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選說課稿模板集合4篇

說課稿2.38W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說課稿模板集合4篇

說課稿 篇1

我執教的是國小語文第一冊,13課《平平搭積木》。課文是從兒童生活實際出發,採用詩歌的體裁,講述平平用積木搭了四間房子,分別想給爺爺、奶奶、 爸爸、媽媽和沒有房子的人住,還要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給大家住。本課通過對課文的朗讀,讓學生自瀆自悟,懂得課文包含的道理,受到“心中有他人”的這種美好 品質的感染。

開課通過輕鬆自然的談話法匯入,揭示本課要學習的課文《平平搭積木》。

第二個環節設計為“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目的是讓學生認識本課生字,並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特設5個問題讀。

第一遍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第二遍讀,把課文讀通讀順,不丟字添字。

第三遍讀,指讀正音

第四遍讀,讀準課文中生字的音,並學習生字。

第五遍讀,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教師儘量啟發學生用多種方法分類識記生字,引導學生髮現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牢固地記住生字。教師引導學生組詞擴詞說句子,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第三個壞節設計為“學習課文,感情朗讀”,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受到平平的美好品質,並帶著對課文的理解有感情地讀文,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第一遍讀,教師扮演奶奶,學生扮演平平,通過合作讀文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遍讀,理解平平說的話,完成設計問題:

平平搭積木,搭了四間房子,

一間給 住,因為 ;

一間給 住,因為 ;

一間給 住,因為 ;

還有一間給 住,因為 。

學生通過填空的形式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感受到平平是個怎樣的孩子,得到思想上的薰陶。

第三遍,感情朗讀,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把自己當成文中的`小主人公平平,模仿平平的語氣來讀一讀。

第四遍讀,分角色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

第五遍讀,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課文,演一演,加深對課文的印象。

第四個環節設計為“課外拓展,感情昇華”,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新閱讀》27課《地上有塊西瓜皮》,比較三位小朋友的所作所為,瞭解“保 護環境,人人有責”,愛護環境的小朋友同樣會贏得大家的喜歡。引導學生找出生活中受人喜歡的小朋友的優點,爭做人人喜歡的小朋友。

說課稿 篇2

教材分析:

溶解單元通過觀察、比較幾種物質在水中的變化,形成關於“溶解”的描述性概念,以及是什麼因素在影響溶解的快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溶解了的食鹽還能分離出來嗎?……引導學生圍繞著溶解這一主題,逐步深入地開展觀察研究活動。

本課教材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探究在相同條件下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什麼不同;二是用實驗的方法研究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知道很多固體物質都可以溶解於水,至於能溶解多少,溶解能力的大小並沒有認識;對比實驗,學生沒接觸過,如何使對比過程公平,需要引導;學生對氣體能溶解於水是缺少直觀認識的,需通過實驗加深理解。

教法學法:

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做中學”,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實驗研究、觀察描述等方法進行學習。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一些氣體也能溶解於水。

過程與方法:

1、研究食鹽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進行氣體溶解於水的觀察實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1、認識到細緻地觀察、比較的重要性。 2、意識到溶解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難點:研究氣體在水中的溶解。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裝50毫升水的燒杯2個、筷子1根、小勺2個、、注射器1支、食鹽、蘇打各20克並分成10等份、汽水1瓶。

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五個部分。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二、實驗設計、驗證猜測。三、彙報交流、獲取結論。四、引起經歷、形成概念。五、問題延伸、深化理解。學生在科學體驗活動中將對本課的實驗研究學習有更清晰的認識,掌握新的`實驗方法,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下面我就把這五部分展示給大家。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桌上紙包)同學們,在你們的桌子上都有一個這樣的紙包,請開啟看看,知道是什麼嗎?食鹽和小蘇打是廚房中常見的物品,看起來比較相似,卻是兩種不同的物質;今天我們就來共同研究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匯出課題並板書)

二、設計實驗,驗證猜測。

1、 猜一猜,食鹽和小蘇打誰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強?

(設計意圖:通過猜測讓學生輕鬆進入學習狀態,激發起學生想要探究、想要主動參與的慾望,為驗證猜測結果做好鋪墊。)

2、引導實驗設計: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只有通過實驗來驗證,這是一個對比實驗,關鍵是如何才能使對比過程公平?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交流,並撰寫實驗計劃。

(設計意圖:通過充分討論交流,使學生積極主動建構實驗過程操作的規範性,實驗條件的公平性。引導學生撰寫出比較規範的實驗計劃)

3、學生實驗,並做好實驗記錄。

(設計意圖:學生在活動中觀察的實驗現象和記錄的實驗資料是說明實驗結果,驗證猜測的有效論據。)

三、彙報交流、獲取結論。

通過實驗交流,資料分析,讓學生在實驗研究中得出實驗結論,從而激發出學生在實驗探究活動中的飽滿熱情,並獲得成就感。

四、引起經歷、形成概念。

1、教師出示汽水一瓶,搖一搖請學生觀察液體中出現的氣泡。

(設計意圖:學生看見大量的氣泡逸出,喚起生活中時常出現類似現象的場景回憶,激發學生想探究的興趣。)

2、教師解釋:搖瓶子時從液體裡逸出的氣泡就是溶解在飲料中的氣體。

3、學生實驗:觀察溶解在汽水裡的二氧化碳。

介紹操作步驟: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體,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後慢慢地往外拉(往裡推)注射器的活塞,觀察注射器裡的氣體和液體的變化。

(設計意圖:明確實驗步驟,規範實驗操作,通過親身經歷,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使下面的提問順其自然。)

4、提問:怎樣解釋注射器裡氣體和液體的變化?

(設計意圖:在實驗中可以清晰地觀察到氣體也能溶解於水,又能從水裡析出,氣體溶於水是一個可逆的過程,並初步瞭解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與氣壓的大小有關。在學生親身經歷中形成概念。)

五、問題延伸、深化理解

怎樣觀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氣。在課文中的小資料,與生活相聯絡,說明水中的動物、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進行呼吸的。)

板書設計:

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件的教材內容是《生命與健康常識》三年級下冊條三課《心裡話說出來》的第一部分《說出來,好處多》。

《生命與健康常識》是一門旨在提升人生命質量的課程,心理健康是保證人生命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可如今,人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呢?據有關資料統計,全世界有接近兩億人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擾,特別是一些有特殊生活經歷的人,比如這次經歷汶川大地震的孩子們,國家不是急著給他們復課,而是派出大量的心理專家進行心理干預,心理治療,由此可見,心理教育是多麼地重要。選擇這一課,我希望學生今後能更多地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從國小會說心裡話,學會更健康地生活,為今後的幸福人生作好鋪墊。

可是心理話題因為它的不直觀性,一直是老師教學中的一個難題,如何讓這樣一個沉重的話題變得輕鬆,使學生容易接受呢?我想到了製作精美的課件,來輔助教學,引起他們的興趣和積極性。整個課件,我運用了清新的畫面,生動的形象,輕快的音樂,給課堂營造一種親切,舒服,放鬆的氛圍,課件製作時,我秉承著實效性,針對性,創造性的原則,以此達到真正為教學服務,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整個課件,主要包括三組燈片:

首先我為大家介紹第一組燈片:(出示課件)

這裡講述的是一個父母離婚的小男孩林林的故事,因為時間的關係,故事暫且看到這,為什麼我會用課件再現一個這樣的故事呢?

在教材中,編者使用了“爺爺去世”的素材,通過試教,我發現這一素材很好,卻不太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於是我想能不能挖掘出更貼進學生生活的素材呢?我想到了離婚現象,有心理專家說: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父母離婚現象。如果課堂上創造性地運用這樣一個素材,學生通過參與,討論從而受到啟發,就算能讓一個孩子學會樂觀堅強地面對父母離婚的困擾,這堂課也是很有價值的。

主意已定,可是我想口頭講述這樣一個故事,顯然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我想到了課件。我利用一組形象生動的圖片,為學生講述了林林的故事,學生通過觀看故事,討論故事,感受著林林因父母離婚的憂傷,感受著他因把心理話悶在心理的痛苦,不用多說,學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心理活悶在心理的危害,也實現了本課的第一個教學目標。這樣,通過第一組燈片,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生活素材,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還因為素材的針對性,落到實處地指導了學生生活。如果今後萬一有學生要面對父母的離婚,我想他們也會變得更加從容,至少有一個借鑑的例子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第二組燈片,每個人都有煩惱,煩惱時你是不是很希望走進大自然裡呢?聽,海浪的聲音!

為什麼選用這樣一張燈片呢?本課有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就是讓學生把心理話說出來。

可讓學生大聲地在課堂上說心裡話,有點難,怎麼辦呢?我想起一次去海邊旅遊,面對遼闊的大海,朋友們在海邊盡情地大喊著的情景,是的,置身於大自然的環抱,我們會不自覺地想喊、想說,可短短的40分鐘課堂,我是沒辦法把學生帶到海邊的,於是我想到了,利用課件,把大自然搬進課堂,把大海帶到學生身邊,看著遼闊的大海,聽著澎湃的海濤聲,在我的帶頭示範下,學生大膽地敞開心扉,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看,他們紛紛走上講臺,不僅說出了自己心底的煩惱,還大聲地為自己加油,讓自己做一個更快樂的人當時的氣氛真是太棒了!此時此刻,學生的情緒非常高,可是上臺的學生畢竟只是一部分,於是,我引導學生理解這裡的說出來,不僅可以用嘴巴說,還可以寫下來,在寫心裡話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營造更輕鬆的氛圍,我用課件,給孩子們播放了一段輕快的音樂。

瞧,這就是我的孩子們在輕快的音樂聲中,圍坐在一起寫心理話的情景,他們在小卡片上輕鬆地寫下自己的心情,然後貼到教室的貼吧裡,或者找到好朋友一起分享心情。此時,音樂是流動的,課堂也是流動的,在這種輕鬆、愉快、和諧的氛圍中,學生的心扉不知不覺地敞開了,整個課堂也達到了高潮,在課件的幫助下,巧妙的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每個學生都用自己的方式地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通過這一組課件,營造了很好的氛圍,增強了教學的實效性,成功地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第三組燈片:

孩子們是最喜歡動畫的,課上到這也快接近尾聲了,怎樣營造課堂亮點,讓孩子們流下深刻的印象呢?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動畫:

課件中,小動畫形象生動,活潑可愛,加上心“開”了,開心了這句話,不僅是對課堂的昇華,也是人生智慧的總結,讀起來琅琅上口,很快成為了學生的流行語言。此時,課件的運用,提煉了課堂,也營造了本課的亮點,讓學生記憶深刻。

心“開了”開心了,隨著課件,老師帶領同學們輕輕地讀這句話,感悟這句話,若干年後,學生可能忘記這堂課,忘記了上課的老師,但是,只要他們能偶爾還想起這句話,在人生品這句話,我想我就是最幸福、最欣慰的人。

課堂的最後,我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心靈之窗”網頁,這裡就像一個心靈的小社群,希望學生在課後能經常來逛逛。網頁上,內容豐富多彩,比如你開啟故事口袋,可以讀到一些哲理小故事,豐富學生對“心裡話說出來”好處的認知。 除此之外,還包括了很多讓學生參與的欄目,如:心靈小調查,大肚子信箱,心情貼吧等,孩子們可以在上面自由地灌水,輕鬆地交流,讓“說出來”的習慣從課堂延續到生活。 如果累了,孩子們還可以到開心一刻和綠色心情裡放鬆一下,那裡有幽默的故事,美麗的大自然風光,讓心情頓覺愉快。

一堂課再精彩,它的內容也是有限的,只有把課堂拓展到生活中,課堂的生命力才會更強大,這樣,以網頁為紐帶,把孩子們的課堂和生活聯絡起來,延伸課堂,把生活的點滴變成更廣闊的課堂,使學生獲得更大的收穫,我想,這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

我的課件說課到此結束,祝願在座的各位每天都擁有好的心情,也祝願我的孩子們都能擁有幸福的生活。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3-4圖文混排》是教材《計算機應用基礎》的第三章的第四節,這一節的主要內容是插入並美化文字材料及圖片,最終實現圖文混排。通過前面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具備WORD文件格式操作的能力,本節內容的學習,是原有基礎上的一個再提高,知識的綜合應用——圖文混排,為後面表格、電子表格、幻燈片等內容的學習打下基礎,本小節內容在本章中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再結合日常的應用來看,本小節內容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很普遍,因此在本書中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學生情況分析

他們在上國小以及時國中接觸過電腦,但很多學生僅僅把它作為上網玩遊戲、聊天的工具,到職業學校以後,這一點更為明顯。進入職業學校的一部分同學,對學習不感興趣,再加上基礎層次不齊,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能將網頁中的文字以純文字形式複製到WORD文件;

(2)能在WORD中插入外部圖片檔案。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編輯文字資訊的.能力;

(2)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課上記筆記、課後預習的習慣。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的人文知識、人文思想,加強科學與人文融合;

(2)增進與他人的交往合作,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3)培養學生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

將網頁中的文字以純文字形式複製到WORD文件。制定的依據:編輯文字資訊是學習第三章WORD軟體的最基本的能力。

2.難點

插入圖片。制定的依據:日常生活中學生接觸的文字材料較多,而圖片相對較少,學生有畏難情緒,接受困難些。

3.重點的突破

採用任務驅動法來突破本節課的重點。但一開始並沒有直接把這個重點作為一個任務展示給學生,而是先讓學生從插入文字材料這個小任務著手,分組討論,然後先讓一些小組演示操作,再讓大家一起動手操作,在操作過程中發現問題,進行操作比較,從而解決問題,突破本課的重點。

4.難點的突破

複製網頁的內容講完後,引導學生能否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圖片的操作,引出任務,讓學生分組討論、嘗試操作、探究,最終突破本課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本課採用“任務驅動——師生討論——任務完成——效果評價——歸納總結”的五步教學模式。教師活動圖:

引導設計——啟發討論——講解輔導——歸納總結

在活動中,採用“任務驅動”結合文化薰陶法、分層次教學等多種方式開展教學。

六、學法指導

學生活動圖:

發現問題——思考討論——探索質疑——小結——記筆記——自主創造

在活動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等方式掌握操作技能。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互相協作的精神;培養學生大膽嘗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興趣匯入——主要採用文化薰陶法

讓學生欣賞一幅優美的詩詞畫,當學生還沉浸在優美的意境中時,我緊接著問:同學們說這幅畫美不美?想不想自己來設計?回答是肯定的,順勢匯入新課。

2.新課——主要採用任務驅動法、分層教學法

任務一:處理文字材料。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口答、實踐。

教師活動:巡視、答疑、輔導,發現典型問題。

學生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積極進行學法的指導,注意分層教學。

教師質疑:貼上或選擇性貼上有何區別,讓學生討論、操作、比較。

師生小結

任務二:如何插入圖片?

學生活動:嘗試操作、協作學習。

教師活動:採用類比法,引導學習,巡視、組織討論,輔導、答疑。

師生小結

3.作品提交與展示

先自評,然後組內互評,最後教師點評。通過網路展示一部分同學的作品,增強學生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4.歸納總結

先讓學生總結,然後教師補充,集中給予肯定,指出其中還需要提高的地方,並鼓勵學生在課後繼續學習。

八、教學設計的幾點思考

1.本節課突出以任務驅動為主線,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讓學生善於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勤於動手,積極思考,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好。

2.如何讓基礎較差的學生課堂上有任務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如何讓分組討論體現到真正的效果,而不是流於形式?

4.多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多給學生貼上積極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