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選化學說課稿錦集八篇

說課稿1.49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化學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化學說課稿錦集八篇

化學說課稿 篇1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

大家早上好,我叫程志平,來自浙江省台州中學,我說課的主題是《酚的性質和應用》,選自蘇教版《有機化學基礎》專題4第二單元第一課時。我將從思考、實踐、反思三方面完成說課。

一、我的思考

環繞著本課題,我從以下5個方面作了分析與思考

1.教學價值

①學科知識的建構價值

《有機化學基礎》介紹了常見幾類有機物的組成、結構和性質,並建立它們之間的聯絡,《酚》作為重要的一類有機物,它的出現可以完善有機物知識體系,豐富學生對有機物的認識。

②學科方法的發展價值

酚繼醇之後出現,同官能團性質卻有較大差異的事實,讓學生認識到有機物性質不僅取決於孤立基團的性質,還要考慮相互影響,豐富發展了結構決定性質的內涵,為以後複雜有機物性質的學習提供了方法指導,這是酚教學的最大價值。

③學科認知的情感價值

酚可以造福人類,酚的不當使用也會汙染環境,如何解決?關鍵還是靠化學本身,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化學的發展對社會、環境的影響。

《酚》的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在原有認知基礎上生長出的新的知識。

2.學情分析

知識基礎:學生已學芳香烴和醇,掌握了苯環和羥基的性質。

能力基礎:學生已瞭解有機物學習的重要思想,結構、性質、用途之間的關係,也初步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

潛在困難:對結構決定性質的理解比較片面,大部分同學對於基團之間是否存在著相互影響以及如何影響不清楚;實驗方案設計能力和實驗操作技能比較薄弱。

基於對教材內容和價值的理解,結合《化學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學情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

瞭解酚的結構特點;掌握苯酚的性質,並能準確書寫相應方程式;瞭解苯酚的常見用途;知道酚對環境的影響;知道基團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的事實。

②過程與方法

經歷從結構預測性質,用實驗探究性質的過程,認識苯酚的性質;通過實際生活中問題的分析與解決,瞭解苯酚的用途及對環境的影響;應用對比分析、類比遷移、歸納總結等方法,形成基團間相互影響的觀念。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提高化學學習興趣;通過基團相互影響的學習,樹立事物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是物質世界普遍規律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

這裡重點體現過程與方法目標,因為只有在一定的過程和方法中才能落實知識、鍛鍊技能、提升情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具體我將在實踐環節滲透介紹。

4.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苯酚化學性質的學習

教學難點:分子內基團間相互影響觀念的形成

如何突破重難點,如何達成具體的教學目標,要選擇一定的教法學法作為支撐。

5.教法學法

教法:通過情境創設,任務驅動、協作交流等形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完成知識的自我構建。

學法:通過小組合作、實驗探究、對比分析、歸納總結等學習方法自主形成概念,構建知識,發展觀念。

這是我選擇的教法和學法,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教師則是幫助者、促進者角色。

以上是我的5點思考,接下去我重點介紹我的教學實踐。

二、我的實踐

本課教學我將從以下四個環節展開:

第一環節:情境匯入——引出概念

創設情境1,什麼叫醇?喚醒原有的認知經驗,醇含有羥基官能團。創設情境2,也含有羥基,為何叫酚?引發認知衝突,必然促使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得出酚含有羥基和苯環,且要直接相連,從而引發認知結構的重組,完成概念的順應。

發現了酚的本質特徵後,學生自然能寫出最簡單的酚——苯酚的結構簡式。苯酚是酚的代表物質,它有何性質?本課進行到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結構分析——預測性質

用結構指導性質的學習是有機研究的重要方法。教師提示新舊知識聯絡的線索:哪些物質含有苯環?學生想到了和,哪些物質含有羥基?學生想到了CH3CH2OH、H2O。進而提出一個驅動性的'任務:根據苯酚的結構,分組討論,寫出你認為苯酚具有的所有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並說明理由。通過同伴互助,縮小認知差異;通過頭腦風暴,激發創新靈感;通過展示交流,暴露認知困難。

學生認為苯酚應該易溶於有機溶劑,而在水中溶解度意見出現分歧,有些同學認為含有羥基,所以易溶,有些基於原有經驗,含有苯環一般難溶,也有些同學認為兩者都有影響,可能微溶。這是物理性質上的認知困難。

對於化學性質,學生則寫出了許多方程式:

顯然,學生將苯酚中的羥基同化為醇中羥基,將苯酚中的苯環,同化為苯,苯酚的性質是苯和醇性質的加和。對於這些反應是否全部都能發生以及有無其它反應學生不確定,這是化學性質上的認知困難。如何解決?實驗就是一把最好的鑰匙,本課推進到第三環節

第三環節:實驗探究——歸納性質

環繞著苯酚溶解性的分歧,採用分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由於之前猜想的分歧,所以學生是帶著強烈的學習動機進入到探究活動中去的,更有利於學生髮現問題,引發思考。

通過實驗,學生得出苯酚易溶於有機溶劑,而在水中溶解度不大的規律,同時基於好奇心和本能,學生會主動看,會聞,也發現了其它的物理性質。經歷整個探究過程,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鍛鍊了技能,也感受到了探究的樂趣。

性質反映結構,如何理解苯酚水溶性與結構的關係?通過反思策略,學生感悟到苯酚的水溶性不是由羥基和苯環單獨決定的,而是兩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初步建立基團影響的觀念。

化學性質我不急於實驗探究,而是設定如下三個疑問:

①苯酚中羥基的性質與醇的性質完全相同嗎?

②苯酚中苯環的性質與苯的性質完全相同嗎?

③苯酚的性質有無不同於苯和醇的特殊性質?

這三個問題正是學生的認知困惑,於是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慾望,此時教師再提供實驗支援,學生則通過觀察巨集觀的實驗現象,分析微觀的反應本質,並嘗試用化學符號——反應方程表示,經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協作交流,從而歸納出苯酚的化學性質。這與學生原有認知又產生了強烈的衝突,為何同為羥基,苯酚有酸性而乙醇沒有?性質反映結構,對比醇、苯酚結構,感悟到是苯環對羥基造成了影響。為何同為苯環,苯酚更易發生取代反應?對比苯酚與苯的結構,感悟到羥基對苯環也造成了影響,從而得出基團間相互影響的觀念性認識。而顯色反應是醇和苯均不具有的性質,對比結構可知,只有同時含有苯環和羥基,且直接相連才具有這樣的特殊性質,其它酚也應該有,用於檢驗酚的存在,從而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最後通過一個反思性的問題:如何認識苯酚化學性質與結構的關係?讓學生意識到不能孤立的理解苯環和羥基的性質,還要考慮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反思中完成觀念和方法的順應。

化學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和創造物質,造福人類,這是化學學科的價值所在,本課推進到第四環節。

第四環節:拓展應用——體驗價值

酚用途的介紹,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造福人類;苯酚甘油說明書的閱讀與分析,旨在引導學生主動運用化學知識解釋、解決生活中問題,同時也鞏固加深了對苯酚性質的理解。

化學的發展同樣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我採用“拋錨式”的教學方法,創設“新安江苯酚汙染事件”的真實情景,讓學生意識到酚的不當處置也會對環境造成危害,但此時學生更加關注的是如何處理這一危機,抓住學生這種強烈的心理動機,我提出瞭如下5個問題:

1.交警面板灼傷如何處理?

2.岸上洩漏苯酚如何處理?

3.洩漏點附近水域苯酚濃度較高,如何回收?

4.下游低濃度含酚廢水可能如何處理?

5.教會普通市民如何用簡單的方法檢驗家裡的自來水是否遭到苯酚汙染。

問題解決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學生知識落實情況的反饋過程,而問題解決的結果也使學生意識到化學汙染問題是可防可治的,而解決的主要方法還是靠發展化學,增強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認同。

課堂教學已經結束,但是我們的思考仍在繼續。

我佈置課後作業1:實際工業上含酚廢水的處理方法還有哪些?引導學生關心、關注環境治理的問題,拓展學生知識的廣度。

作業2是學生能力提升的需要,即從典型代表物的性質遷移到一類物質性質的能力,也為下節課繼續學習酚的性質提供鋪墊。

三、我的反思

當完成本課教學後,我在思考到底什麼樣的知識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最有意義?宋心琦教授認為,不是具體的化學專業知識,而是影響他們思維方式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具有化學特點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本課教學中,如何學習苯酚的性質?結構預測,實驗探究是兩種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如何正確理解結構與性質的關係?應該用聯絡的觀點看待基團性質,因為不同基團間存在著相互影響,從而形成較完善的結構觀。

如何看待化學的發展對社會、環境的影響?化學的發展是兩條腿走路,既能造福人類,也會帶來環境問題,這是事物的兩面性,化學發展的目標是努力減少並消除汙染,發展綠色化學,從而形成科學的價值觀。

當學生具備了這些基本的化學觀念並將之內化為自身的認識後,原來有機物是用這樣的結構觀去認識的,用這樣的實驗觀去探究的,用這樣的價值觀去對待的,學生也就具備了較高的學科素養和終身發展的能力,這不正是我們教育追尋的目標嗎?

以上是我說課的內容,不當之處請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化學說課稿 篇2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說課對於廣大考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考生不清楚圍繞哪些內容進行展開說課。今天,中公教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關於《愛護水資源》的說課範例,希望能夠為各位考生的考前備考提供一些啟發和幫助。

各位評委好,我是X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愛護水資源》,下面開始我的說課。根據新課標理論,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說明,首先說一下我對教材的認識。

 一、說教材

《愛護水資源》教材主要介紹了人類擁有的水資源概況和愛護水資源兩部分內容。人類擁有的水資源概況,一方面從儲量上說明水的豐富,另一方面從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說明水的短缺。這種從事物兩個方面認識事物的方法不僅有利於學生對水資源形成全面、正確的認識,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愛護水資源部分,主要是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增強學生的愛水、節水意識,有利於提高學生從科學角度認識水的積極性。

過渡:這是對教材的認識,下面說一下本班學生的情況。

 二、說學情

九年級的學生對於生活中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尤其對於像水這種生活中學生可以接觸到的事物,更能增強學生的興趣。在課前老師佈置了預習任務,通過蒐集資訊使學生了解相關知識,在學習後能夠加強學生對愛水和節水的責任意識。

過渡:結合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瞭解自然界水的存在和分佈,知道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情況,掌握水體汙染的.來源、危害以及防治水體汙染的措施。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調查研究和收集資料,學會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合理利用水資源的重要性,初步形成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意識。

過渡:下面我再說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

水資源概況,水資源保護。

 【難點】

水資源的保護。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落實課程目標中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和全面的發展,這節課我將採用資訊搜尋法、講授法、多媒體展示和討論法等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蒐集資訊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渡:下面說一下本節課教學過程的設計,這節課我準備分四個環節:匯入新課,新課教學,鞏固提高和小結作業。層次分明,重難點突出。下面我詳細介紹我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匯入新課

用投影儀播放節水標誌,教師提出疑問,引出水資源的寶貴,提高學生對水資源的重視,引出今天學習的重要內容—愛護水資源。

環節二:新課教學

1.人類的水資源既豐富又短缺

(1)教師調查瞭解預習作業中搜集有關世界和我國儲水量的資訊,說明水資源豐富。

對於以敘述性材料為主的學習內容,我設計了學生資訊搜尋的預習環節,一方面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對課堂上學生討論探究打下基礎。對於具體資料和圖片的蒐集更能直接的增強愛水、節水意識。

(2)淡水資源極度缺乏

淡水資源的缺乏與人類水資源豐富形成對比,從事物兩個方面認識事物的方法不僅有利於學生對水資源形成全面、正確的認識,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更加鮮明的證實水資源的寶貴。

(3)我國屬於嚴重缺水的國家

教師通過了解學生蒐集的資訊和展示我國水資源總量圖片和人均水量資料,說明我國是嚴重缺水的國家,學生對於缺水幾乎沒有切身體驗,但缺水的問題卻一直存在。浪費水的現象普遍存在,運用學生們所說的浪費現象,進行下一板塊愛護水資源的學習。

2.愛護水資源

(1)節約用水

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節約用水可以從哪些方面做起,在增強意識的基礎上,使之與生活實際結合,分享節水的具體實際行動,我們教學的目的最終是為了影響學生,改變浪費水資源的行為。同時

運用20xx年7月紫金礦業發生銅酸水洩露事件,表明愛護水資源不單單要節約用水,還要防止水體汙染。

(2)防止水體汙染

我會組織學生對蒐集的資料和教材中關於水汙染的話題,討論總結如何防治水汙染,增強學生對汙水處理時的科學理念。之後我會歸納總結工業、農業、人類生活三方面對水資源造成的汙染及防治,使學生初步瞭解從哪些方面防止水體汙染,為後續學習奠定基礎。

環節三:鞏固提高

我會提問學生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是哪幾天?激起學生對身邊節水活動的注意,增強節水意識。在此基礎上為同學們普及中國水周等節水措施。

環節四:小結作業

向每個學生髮放一張生活用水調查表,瞭解各個家庭用水量及其是否做到節約使用。課後學生交流彙報,討論有效建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

化學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地位與作用:

本節選自高中化學人教版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的第二章第二節,是化學反應原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就全章內容來看,既是第一節化學反應速率的理論延伸,也是第三節化學平衡的研究基礎,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2、教材處理:

○1為了加強學生自主探究,一改教材邊實驗邊理論的方式,採用先理論猜想後實驗驗證的科學發現的次序,使實驗的開放性更強,方案均由學生設計。

○2為了使現象對比更明顯,增加caco3和不同濃度鹽酸反應的實驗。

二、學情分析

1、已有的知識:

○1必修2中,學生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存在一定的感性認識;

○2在本冊緒言中學習了碰撞理論相關知識。

2、已具備的能力:

○1學生初步具備簡單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能力,能夠合作完成實驗探究;

○2具備一定的觀察、分析、質疑和表達能力。

3、可能遇到困難:

○1抽象思維還不成熟,困惑於巨集觀現象的微觀解釋,尤其是壓強對速率的影響;

○2對實驗方案的選擇和評價,缺乏多角度的綜合分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初步運用碰撞理論解釋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探究外界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聯絡舊知-提出問題-理論猜想-實驗驗證-現實應用”的科學發現方法來學習化學反應速率;

○2通過設計方案-動手實驗-交流討論-自評互評,掌握對比法、控制變數法、定性實驗方案選擇原則等科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在操作、觀察、討論、聯絡的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體會化學對生產生活的重要性;

○2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及創新、求實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

4、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實驗探究濃度、壓強、溫度和催化劑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教學難點:實驗方案的選擇與評價;壓強及催化劑對化學速率的影響。

四、教法學法

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法、直觀教具法、視訊動畫法

學習方法:探究發現法、討論交流法、對比評價法。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動畫匯入-討論猜想-學生拼圖-深入講解-實驗探究-自評互評-應用思考

在任務驅使下,經過討論,學生拼圖思維容量很大,能帶給學生一次認知飛躍,而實驗驗證將迎來認知上的又一次飛躍,自評互評則把整堂課推向高潮,現實應用則使學生產生言猶未盡的感覺,把進一步探究留到了課後。整個過程重現了“聯絡舊知-提出問題-理論猜想-實驗驗證-現實應用”的科學發現方法。

【匯入】通過動畫演示,複習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等舊知識,思考討論:

化學反應速率與單位體積反應物分子總數、活化分子百分數、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數、單位時間單位體積內有效碰撞次數之間的邏輯關係?

【任務一】碰撞理論。

請學生根據討論結果完成拼圖。

進而思考:影響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它們(碰撞機率、內能、反應路徑、攪拌、接觸面積、濃度、壓強、電弧、溫度、超聲波、放射線、光輻射、強磁場、催化劑)之間的邏輯關係?組織討論並通過完成拼圖展示討論成果。

教學中預先準備好一些因素(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的動畫講解,針對學生出現問題的因素,有選擇地進行動畫演示。例如上課時,我發現很多學生對催化劑的'影響不是太清楚,就播放了動畫。又針對壓強影響的多樣性,我播放了壓強的的影響,並藉助圖例,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啟發學生得出壓強對速率

影響的關鍵所在。

【任務二】實驗探究

任務:用實驗法探究濃度、溫度、催化劑等因素如何影響反應速率。

試劑:大理石,1mol/L鹽酸,0.01mol/LKmno4,熱水,冰水,0.1mol/LH2c2o4,0.2mol/LH2c2o4,0.1mol/L鹽酸,0.1mol/LNa2s2o3,5%H2o2,0.1mol/Lcuso4,0.1mol/Lfecl3溶液,mno2粉末

分組實驗:組織各小組“明確任務—瞭解試劑—設計方案—小組分工—進行探究—交流彙報(強調從所控制的變數、方案、依據的現象、結論、微觀解釋五個方面進行彙報)-自評互評”。如此開放的實驗設計,有利於學生髮散思維的訓練,往往能得到多種設計方案,教師再加以恰當引導,引發認知衝突,為實驗方案的選擇與評價提供了平臺。

例如:探究濃度影響時,有小組提出用硫代硫酸鈉和鹽酸反應,先後用0.1mol/L的鹽酸和1mol/L的鹽酸,對比生成沉澱所需的時間。

立即就有學生提出不同看法,認為兩組同時操作,更省時間,對比性也更強。

這時我對同時操作予以了肯定,並啟發學生思考:兩隻試管現象差異大嗎?對比真的很明顯嗎?從節約時間和現象對比考慮,還有沒有其它更好的方案?

這時有人提出,他們小組選擇用大理石和濃度不同的鹽酸反應,控制的變數也是鹽酸的濃度。

又有小組又提出質疑:變數唯一嗎?如何控制兩組實驗大理石顆粒大小一致?應該選用Kmno4和H2c2o4……

有小組反駁:Kmno4和H2c2o4反應速率太慢,浪費時間,現象對比也不如大理石和鹽酸的明顯……

這樣,學生在爭辯中,掌握了知識的同時,收穫了對比法、控制變數法和定性實驗方案選擇等科學方法。

【練習】設定目的:第一題針對實驗結論,第二題針對碰撞理論,第三題節選自今年新課標大學聯考題,檢驗學生對控制變數法的理解。

【結課】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穫體會。

以當地景觀本溪水洞結課,有關人士建議限制日遊客數量的原因何在?速率的影響因素在生產生活中還有那些重要應用?作為課後作業。

六、板書設計

化學說課稿 篇4

我說課的課題是《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八年級第一單元課題二。

本節說課共分八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化學 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會做實驗,是學生獲得化學知識,應用化學原理的必不可少的途徑,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

本節內容主要是實現《課程標準》中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它是學習化學的初始階段,也是學好化學的基本功訓練階段。在學生剛剛學習了化學的發展史,瞭解了化學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後,安排本節課,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親自探究,通過自己的探究實踐體會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會成功的喜悅,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為今後的化學學習奠定了基礎,在整個化學的學習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學情分析

學生存在著一定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是學習的基礎,但存在著侷限性。本節課的兩個探究實驗都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提煉出來的,會給學生以新的感受和啟迪。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尋求新知的,再加上八年級學生樂於探索,大膽實踐的優點,為本節內容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和情感基礎。

第三部分: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特點,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1、能知道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嚴謹的科學態度、正確的實驗原理和操作方法是成功的關鍵;

2、能遵守實驗規則,初步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3、能進行藥品的取用、加熱、洗滌等基本實驗操作。

過程與方法目標:親身操作、體會操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第四部分:教學重點與難點

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

教學重點:藥品的取用、加熱、洗滌等基本操作的訓練,觀察能力的培養。

教學難點:操作的規範性和觀察能力的培養。

第五部分:教學模式

本節採用的教學模式是:問題情境—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解釋與結論

之所以採用這種教學模式,是因為它可以使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實驗的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並完成課程目標。

第六部分:教學手段

本節運用投影儀和下列實驗儀器及用品:蠟燭、火柴、燒杯、澄清石灰水

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直觀、形象、簡單、易於操作,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並理解本節課的知識內容。

第七部分:教學流程

分六個環節。

環節1:前測補救

①什麼是化學?

②什麼是化學變化?

這兩個問題設計的理由是:它可以檢查學生對前面知識的掌握情況,為本節課內容的學習掃清障礙;同時,通過學生的分析回答,教師指出: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一個你非常熟悉的化學變化,它是什麼呢?大家聽我講一個故事:從前某國有一位使者出使到另一國,面見國王,國王有意刁難使者,於是出了這樣一題:“我給你一塊硬幣,去給我買東西,並使買回的東西必須能充滿整個皇宮。”同學們,請發揮你的聰明才智,想一想買什麼東西才能滿足國王的要求,好使這位使者免遭殺身之禍呢?學生討論,但提出的`方案都一一被否決,最後教師點題:這位聰明的使者想了一下後,馬上到集市買回了一根蠟燭和一盒火柴,並在皇宮點燃了蠟燭。小小的燭光充滿了整個皇宮,解決了皇帝的刁鑽難題。親愛的同學們,燭光給皇宮帶來了光明也給使者帶來了生的希望。今天我們就來探索“光明”——探索蠟燭燃燒。

這樣,通過一個故事引入了新課,並使學生興趣高漲,有利於課程內容的學習。

環節2、創設情境,提出猜想

同學們的桌上有你熟悉的蠟燭,你注意觀察過它嗎?

教師出示投影內容:探究一:蠟燭的外觀,包括顏色、狀態、形狀、硬度、氣味、溶解性、密度等;

探究二:蠟燭的燃燒過程中,火焰各層的顏色是否相同,各層溫度高低如何進行實驗驗證?

探究三:蠟燭燃燒的生成物是什麼?如何驗證?

探究四:蠟燭熄滅前和熄滅後形成煙的顏色如何?熄滅後的煙能否被點燃呢?

利用投影,出示問題,並持續實驗過程始終,保證實驗圓滿完成。

問題提出後,教師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猜測。這個問題情境的設定,因為它的熟悉,能夠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學生的興奮點,並使學生感覺到化學的生活化。

環節3、驗證猜測,學生實驗

第一步:知識準備,教師提出本節課用到的知識。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第二步:閱讀教材,明確實驗過程。

在課前,學生有過預習,但鑑於學生的年齡特點,缺乏系統性,再讓學生閱讀教材,明確過程,使學生實驗時能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盲目。

第三步:設計實驗報告。

由於學生第一次設計實驗報告,教師指出設計重點。並提示可參照教材提示,也可增加或更改某些實驗觀察的內容。

第四步:設計方案,學生實驗。

教師明確要求:提示學生觀察時注意運用除味覺外的所有器官,儘可能從多角度對實驗進行觀察,注意觀察的順序和角度,做好記錄。然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始實驗,重點完成探究二和三的實驗方案的確定。教師巡視,並參與到學生中,和學生一起活動,使學生感覺到老師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從而體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理念。

環節4、交流與合作

組織學生將自己填寫的表格與同學進行交流,比較誰觀察到的現象多,誰的描述更細緻、更準確?並與同學交流進行觀察和描述的體驗。

此環節的設計,體現並促進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

環節5、彙報實驗結果,得出結論,驗證猜測

教師鼓勵學生大膽描述,鼓勵學生補充不足。

通過實驗與分析,師生共同得出結論。解決投影中提出的問題。肯定優秀的設計方案。並通過探究三得出蠟燭的燃燒過程屬於化學變化,同時伴隨著物理變化,以鞏固上節課對物質變化的學習,體現知識的聯絡。

環節6、知識回顧,總結提高

教師鼓勵學生獨立對本節課的學習過程進行回顧,總結自己的收穫,然後全班交流。教師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評價,鼓勵優點,指出不足。

通過觀察和學生總結,使學生感悟到學習化學時需要掌握以下要點:

① ①關注物質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硬度、熔點、沸點、密度以及如石蠟能否燃燒,其燃燒產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等。

②關注物質的變化及變化時伴隨的一些現象,如放熱、發光、變色、生成氣體、產生沉澱等。

③關注物質的變化過程及現象,對物質在變化前、變化中及變化後的現象進行細緻的觀察和描述,並進行比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結論。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避免有些學生只是出於好奇心,課堂看熱鬧,無收穫的現象,使學生真正體會探究這一重要的學習手段。

第八部分:板書設計

我採用的是要點式板書,它簡明扼要,突出體現本節的知識與技能目標。

化學說課稿 篇5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課題4《化學式與化合價》第一課時。

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對本課的理解和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時內容包括化學式的含義、化合價及化學式與化合價的推求。化合價是書寫化學式的重要依據。另外學生掌握本節知識將對以後的學習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酸、鹼、鹽的學習。也就是說,本節課是國中化學知識鏈中的重要一環,它貫穿著化學學習的始終。

二、學情分析

對已進入九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課堂上他們對教師的說教灌輸已經麻木,希望教師創設便於他們自主學習的環境,給他們發表自己見解和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希望教師滿足他們的創造性願望,讓他們自己進行自主學習活動,讓他們獲得施展自己創造性才能的機會。在之前的教學中我早已給出了化學式是表示純淨物的思想,學生也已提前背熟了常見元素化合價口訣。

三、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內容、學生實際和課程標準,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化學式及化學式的意義,使學生學會用化學語言表述物質組成的能力。

2)熟記常見元素的化合價,能利用化學式簡單推求化合價,能用化學式正確地表示常見物質的組成。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化合價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觀察、比較、概括等處理資訊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不同化合價的記憶方法的交流,培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2)通過化學式和化合價的學習,使學生領會必須根據客觀事實和物質的組成寫化學式,建立科學的物質觀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1)熟記常見元素及原子團的化合價。

2)用化學式表示某些物質的組成,並利用化合價推求化學式。

教學難點:化學式的書寫,利用化合價書寫化學式。

四、教學方法

通過教師的激發、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通過展示商品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學習化學式的重要性;採用直觀教學法,形成印象。利用口訣,幫助記憶;由個別到一般,得出規律。

五、學習方法

利用自主、合作與探究相結合形式,運用對比與歸納的方法,把學生帶入一系列問題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索的精神。採用先學後教,讓學生大膽嘗試,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利用競賽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六、說教學流程

複習回顧、課前熱身 創新情境、引入新課

自主合作、發現探索 課堂小結、梳理建構

當堂檢測、學以致用

1.複習回顧、課前熱身

1)請學生用化學符號表示熟悉的物質(設計時按單質、氧化物、化合物分類,以便於總結化學式的書寫方法)

2)請學生思考H、2H的含義,為化學式的意義作鋪墊。

2.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展示食鹽、斯達舒的包裝標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新課。

3.自主合作、發現探索

活動一:觀察之前書寫的化學式,你認為什麼是化學式?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後得出概念,強調每種純淨物組成是固定不變的,所以一種純淨物的化學式只有一個。

活動二:小組合作觀察水的化學式,體會水的化學式與巨集觀物質水及微觀水分子之間的聯絡。思考:化學式H2O可以表示什麼?學生的回答中可能有錯誤的表達,由此引發討論,從而加深對化學式表示意義的認識。

活動三:以小組內競賽1)說出P2O5、N2、O2的.意義。2)符號H、2H、H2、2H2的意義。通過訓練明確元素符號、化學式含義及其包含數字的意義,同時培養學生合作競爭意識。

活動四:自主學習、體驗成功。P84化學式的讀寫(化合物只研究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出示習題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過渡:物質的化學式有著這麼豐富的內涵,大家想不想輕鬆正確地書寫化學式?

活動五:引導觀察H2O、HCl、NaCl 、Fe2O3四種物質的化學式,由不同元素原子相化合的數目引出元素具有化合價這種性質。 在四種物質的元素符號上方標出各元素化合價,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並小結,物質中元素化合價規律。

活動六:出示常見元素和根的化合價表,引導學生髮現規律。投影加深印象。

活動七:知識辨析:區分元素化合價與離子符號的表示方法。通過辨析加深學生對化合價的認識。

活動八:以練助學:1)P89-3、4題,並說出解題方法。 2)標出P2O5中各元素化合價,引導學生探究,若已知P、O的化合價如何推求化學式?並小結書寫步驟。(該過程由學生自主發現獲得方法,使學生在發現探索中感受成功的快樂。)3)P89-5、6,觀察書寫過程,尋找最簡潔的書寫辦法。和學生一起編寫化學式口訣“正價在前,負價在後,價數交叉化成最簡比”,體驗成功。

4.課堂小結、梳理建構

讓學生對本節所學知識要點交流回顧,引導學生構建化學式與化合價之間的聯絡圖,然後再用多媒體提綱式顯示,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的能力。

5.當堂檢測、學以致用

分層次的習題使不同程度學生都有收穫和提高。(看時間定題量)

七、說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設計時有意把教學內容和形式有機的結合起來,採用競賽形式,把學生帶入一系列問題情境中,層層遞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猜想探索的精神;教學過程中應用教材習題,不脫離教材。給了學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使全體學生都能通過自主探索輕鬆掌握化合價的知識,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尤其是教學設計中創設錯誤情境,鼓勵學生懷疑老師、質疑課本,能極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課堂節奏緊湊,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利於學生知識系統化。作業設計具有很強的開放性,能較好的反映課堂教學效果。

化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 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學反應和能量變化作為主要線索貫穿在整個高中化學教學中,這是教材體系的總體安排,新教材除了以物質結構知識統帥整個化學教材外,還以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來組織教材。其原因是化學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對人類十分重要。能源又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人們目前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化學反應產生的,又通過化學反應來利用能量,因此研究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充分利用能源的方法,更可促使學生找到新能源以及確保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 本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教材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為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即放熱反應、吸熱反應;二為燃料的充分燃燒的條件。教材內容重視理論聯絡實際,注意反映了化學的發展與現代社會有關的化學問題。如把一些問題放在社會的大背景下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了解化學與社會、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等密切聯絡,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經濟效益觀念,以有利於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和學以致用。如放熱反應中的熱量的利用,煤的燃燒,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減少汙染,開發新能源等。

3、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瞭解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概念,瞭解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學習資料的查詢,培養學生獲取資訊,理解資訊並得出結論的.自學能力。又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勇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對學生進行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教育,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辨證唯物主義思想,通過化學實驗的創新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情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通過設定家庭小實驗和研究性學習活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

4、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難點:化學反應中能

量變化觀點的建立

二、說方法

因為大綱對本節的要求都是A層次要求,我們可嘗試通過設計開放性問題情境和實驗情境,使具有不同思維優勢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中來,通過自由表達各自觀點來感受成功的喜悅,同時在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又使學生體會到合作的必要與快樂,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競爭,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堂。

改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方式,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體現教材改革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思想,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說程式

本節內容學生在國中已積累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且內容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也是當今家喻戶曉的話題,學生很易於發揮,是學生把廣泛興趣與中心興趣有機結合,同時培養自學能力的較好內容。

首先提前1~2天要求學生預習好本節內容並設計好問題上報教師,教師提前把問題按思維發展的過程提煉出幾個核心問題,通過問題串連課堂,通過問題鼓動學生踴躍小組合作討論,發表各組見解,不斷完整問題的答案。主要問題如下:

1) 化學反應有用嗎?化學反應都有用嗎?舉例說明。

有些有用、有些有害。

2) 化學反應都伴有能量變化嗎?這裡所指的能量你有何認識的嗎?

一定。能量可能熱能、光能、化學能。

3) 化學反應常常伴隨熱量的變化,你有體會嗎?為什麼化學反應中會有吸熱和放熱現象?學生猜想,教師總結。

強調“常常”,並非一定。做好實驗是建立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概念的關鍵。

①新舊物質組成結構不同,本身具有能量不同。

②反應中能量守恆。

③反應物生成物若以熱量形式表現為放熱或吸熱。

∑E(反應物)>∑E(生成物)------放熱反應(能量釋放)

∑E(反應物)<∑E(生成物)------吸熱反應(能量貯存)

④反應的吸放熱與反應本身是否需要加熱無關。

媒體演示非常形象直觀,便於理解。

4) 人類現階段是如何利用能源?利用這些能源有何利弊?舉例說明.

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電力、水力、太陽能等等.

5) 你認為如何來提高煤等燃料的燃燒?

從燃燒的條件上分析,充分燃燒放熱多:足量空氣(適量);增大接觸面(固、液→氣).

6) 人類很多時候在利用反應放熱,是否有利用反應吸熱?

充分利用"家庭小實驗"進行探究性實驗.

7) 閱讀課後"資料",你有何認識?

為何要發生伊拉克戰爭?我國為何要實施西氣東送?西電東輸?

媒體演示"能源的儲量"、"可開採年限"

8) 人類利用能源可分為哪幾個時代?

利用課後"閱讀",體會到人類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對未來充滿信心。

本節作業:調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效能、價格、燃燒產物對環境的影響及提高燃燒效率的措施。通過作業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化學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

國中化學簡單介紹瞭解甲烷、乙醇、乙酸等有機化合物,在高一也剛剛重點學習了飽和烴代表物甲烷和不飽和烴烯烴的代表物乙烯的結構和性質。可以說苯是高中化學必修階段有機化合物的學習由鏈烴向環烴的的轉折,本課時主要包括苯的發現,結構及物理化學性質等知識,屬於有機化學的範圍,是在學習烷烴和烯烴的基礎上,這是有機物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今後深入學習有機化學奠定了基礎。 2.教學目標 ⑴知識技能

①瞭解苯的物理性質和用途,理解苯的分子結構; ②掌握苯的'主要化學性質。 ⑵過程與方法

①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對比歸納方法;

②指導學生初步認識有機化合物“結構--性質--用途”的關係。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勤于思考的科學態度; ②通過學習使對學生認識化石燃料綜合利用的意義;

③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和資源的綜合利用的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教育。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苯的主要化學性質以及分子結構的特點。

難點:理解苯環上碳碳之間的化學鍵是一種介於單鍵和雙鍵之間的獨特的化學

鍵。

二、說教學方法

本節課所採取演示法和講授法,屬於物質性質課學習物件是高中學生,他們 已經具備基本的有機化學的知識,思維已由經驗、直觀向理論、辯證邏輯轉化, 所以採用演示法和講授法,有利於啟迪學生對化學事實的分析與思考,培養他們 對化學客觀事實的分析、推理和歸納的邏輯思維能力。

通過藥品和模型展示,使學生對苯的性質、結構有直觀印象。在已有知識的 基礎之上讓學生初步推斷苯的可能結構,這樣既複習了舊知識,又對新知識進行 了探索。在初步推斷出苯的可能結構之後,學生通過實驗進一步驗證,結構是否 正確,這樣既提高了動手能力,又獲得了新知識。在探索出苯的分子結構之後, 再由學生總結歸納出苯分子的結構特點,從而使學生對苯分子結構真正理解,並 為苯的化學性質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三、說教學程式

四、說板書設計

第三章 第二節 苯

一、苯的分子結構

二、苯的物理性質

1.無色、有特殊性氣味的液體 2.不溶於水 3.密度比水小 4.有毒

三、苯的化學性質 1.取代反應

2.加成反應

3.氧化反應

因為苯中含碳量高,故燃燒不充分,出現黑煙。 反應方程式。

2C6H6+15O2→12CO2+6H2O

佈置作業:課本第72頁 1—7小題

化學說課稿 篇8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我們學習了 這為本節課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後面我們還要學 。可見本節課在整個教材體系中也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本節課也是由理論轉變為實際的橋樑,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2) 過程與方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 教學重點、難點與解決方法

(1) 教學重點:

(2) 教學難點:

重點、難點解決方法:

現在是一個網路發過的社會,所以本節課我會利用現代的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和教師演示實驗及學生分組實驗,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微觀思維的發展。

二、 教法與學法

1. 說教法

德國大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說過:“科學知識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該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它通過教師演示實驗或組織學

生親手實驗操作,能把書本知識由抽象變成具體,變無形於有形,使學生易獲取多方面知識,鞏固學習成果,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探究學習”。根據新教材編寫特點,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這一節課的知識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培養目標,我採用美國著名現代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發現問題”-------實驗探究教學法配合互動教學法 。主要是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等活動過程,師生雙方相互配合,相互瞭解,處於協作關係(新型的師生關係)。這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體驗學習化學的快樂,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學生情況分析

對已進入九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課堂他們厭倦教師的說教灌輸的教學方式,希望教師能創設便於他們自主學習的環境,給他們發表自己見解和表現自己才華的機會。所以本節課我設計了很多活動:比如,“我會填”“我會答”“討論與交流”等。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在整節課的學習中始終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而且還能為學生在探索中學會學習。

2.說學法

德國大教育家第斯多惠還說過:“一個差的教師只會奉獻,而好的教師則教給學生髮現真理。”現代教育理論認為:現代的教學,應以發現為重點,確實幫助學生學會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教會學生如:(1)實驗探究法。從探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分組準備實驗,分組討論,使學生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

三、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將分成十個階段進行,同時將全班分成六個小組。

第一階段:創設情境:演示燒手帕的化學小魔術。提出問題:為什麼手帕燒不壞呢? (這樣設計是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第一條:“讓每一個學生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這樣做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感受到在生活中化學是無處不在的。)

第二階段:教師演示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

我會在大螢幕上將實驗所要用到的儀器、藥品及實驗步驟給出,由各小組進行討論,最後發表自己的見解。來預測可能產生哪些現象?然後由老師演示實驗,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結束

後由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燃燒的條件是:(1)有可燃物(2)與氧氣接觸(3)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

第三階段:提出問題:如果我想讓水中的白磷也燃燒,我們應該怎麼做呢?由小組再次進行討論,拿出實驗方案。然後選定最佳方案由教師進行演示實驗。實驗結束後由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出燃燒是三個條件要同時具備的。

(這樣設計依據新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中的第二條:“給每一個學生提供一個平等的學習機會,同時可以使不能程度的學生有所提高。”這樣設計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的的積極性,以及培養他們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第四階段:我設計了一個小環節-------叫做我會答:在這個環節中我將會出幾道和實際生活相關的習題:

比如:正在燃燒的爐子(1)如果不再繼續加柴禾,爐火還能繼續燃燒嗎?

(2)如果把爐門關的嚴嚴的,一點氣不通,爐火還能繼續燃燒嗎?

(3) 如果把燃著的柴禾拿走,爐火還能繼續燃燒嗎?

這些問題都是由小組進行討論,然後回答。看看哪組的答案好。

(這樣設計可以與生活相關係起來,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處於興奮狀態,還可以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

第五階段:我們知道了燃燒的條件了,都可以生火。從古至今,火給人類帶來了很多的好處,讓各個小組討論,然後說說火對於人類都有哪些好處?

(這樣設計可以進行學科滲透。與歷史等學科相連。)

第六階段:播放錄影片:20xx年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院的火災。讓同學們體會到,火可以為人類造福,同時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看完後讓學生們說說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辦?

(這樣設計可以讓學生了解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知道事物是兩面性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還可以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要珍惜生命,愛護國家財產。)

第七階段:創設情境:大火我們可以撥打119。要是遇到一些小火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在這個階段要進行學生的分組實驗。給出一個大燒杯,燒杯中放有一根燃著的的蠟燭,提出問題:如果我想讓燒杯中的蠟燭熄滅,你想怎麼辦?由小組進行討論,拿出實驗方案並進行實驗。實驗結束後由各小組代表發言。最後由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滅火的原理。

(這樣設計可以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同時還可以鍛鍊他們的設計實驗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

第八階段:結合生活實際的小環節-----我會答。

給出幾個生活中的例子:

1.如果炒菜的油鍋著火了怎麼辦?

2.如果實驗桌上酒精灑了,著火了怎麼辦?

3.如果液化石油氣著火了怎麼辦?

4.如果電器著火了怎麼辦?

(這樣設計是想讓理論聯絡實際,讓學生感覺到化學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也很有用,以激發他們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九階段:通過錄像片介紹一些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以及一些滅火器具的使用方法。

第十階段:反思小結。這個階段會提出問題:這節課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由各小組分別討論回答。最後由教師引導,學生串線總結。

3. 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主要分為 部分。分別是

4.佈置作業:

本節課的作業為:書後 頁 題。以及我從參考書中選取的習題。

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次訓練,還練習了一部分的實際生活相關的題,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有能力的同學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撥尖和減負的目的。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主要採用教師引導,學生為主,師生協作,以實驗為基礎,以思維為重點的合作探究教學形式,著重了兩個體現、四個突出。

1. 兩個體現:

(1) 體現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

(2) 體現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2. 四個突出:

(1) 以實驗為基礎,引導科學發現

(2) 以思維為核心,開展問題探究

(3) 以學生為主體,促進知識內化

(4) 以小組為單位,構建研究氯圍

那麼以上就是我關於 說課的內容。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