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14篇

說課稿6.65K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14篇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在第5-7課中,重點學習了“畫圖”軟體工具箱中的各種工具,而本課則轉向選單命令,由“一繪”到“變”,就要求學生更多地進行抽象思維。對接觸電腦不久的學生來說,理解“複製”“貼上”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複製,按照學生的思維,“複製”後就立刻出現一模一樣的內容,而實際操作中還必須執行“貼上”這一步。

根據教材分析及學生已有的資訊素養。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

(1)學習“選定”工具的使用方法。

(2)掌握“複製”和“貼上”命令。

(3)學會前景色與背景色的正確選擇。

2、技能性目標

(1)學會對圖形的疊加處理。

(2)學會調整、移動、修飾圖形。

(3)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畫畫要有次序、有層次這種邏輯思維能力。

3、 情感性目標

(1)保持學生用電腦繪畫的興趣和創作欲。

(2)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並滲透給學生要注意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1)合理有效地使用“畫圖”軟體中的“複製”、“貼上”命令。

(2)對圖形進行疊加處理時的透明樣式的選擇。

(3)圖形的移動,背景色的選定。

2、教學難點

(1)感性理解“複製”、“貼上”命令。

(2)對圖形進行疊加處理時的透明樣式的選擇。

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是三年級第二單元第8課的內容,學生已經通過一個單元的學習,畫圖軟體也有了些基礎,在這節課中,我主要通過“任務驅動”,“自主探究”等方法。

在一開始展示一張做好的葡萄畫面,然後明確本節課的任務就是畫葡萄。

教學過程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和資訊科技學科的特點,結合三年級學生實際認知能力,設計教學過程如下:

(一)謎語匯入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喜歡)今天老師可以滿足你們的要求,下面就請同學們一起來猜一猜。(課件出謎語)

樹彎彎藤彎彎,結的果實一串串,一個一個圓又圓,吃到嘴裡酸又甜。

師:誰來說說謎底是什麼?(葡萄)

師:真棒,這麼輕鬆就猜出謎底了,你們平時都見過什麼樣的葡萄呢?(出示圖片)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串葡萄,而且還把它放好放在盤子裡,那麼我們本節課的題目就叫“有趣的水果盤”。

(設計意圖:謎語的匯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本課的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

出示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給學生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以“我能,我會,我要”等方式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滲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翁意識)

四、聚焦問題,合作探究

師:老師今天帶了一些葡萄圖片,你們想看一看嗎?注意觀察每種葡萄的外形特徵。(瀏覽葡萄實物圖)

師:你們已瞭解了葡萄的一些外形特徵,下面請你們評一評,這兩幅畫哪一幅更好?(一幅葡萄排列的有些亂且沒有修飾,這樣畫面沒有層次感,另一幅是完整的畫。)為什麼?(排列的很自然,看上去就像葡萄串;讓人感到豐富、飽滿;有立體感的好點,看上去更新鮮水嫩)

葡萄串是有一個個葡萄組成的,在畫葡萄串時要注意疊加排列要有次序,要按在一定的次序去排列,最後還要對整個作品進行修飾,這樣繪製出的葡萄串看上去才像葡萄串。

師:看到這裡,你們想畫嗎?一盤葡萄為例,你認為應該怎樣才能畫好這樣一幅畫?

(設計意圖:學生觀察思考,通過對比分析,直觀感受兩幅畫的不同之處,體會按次序排列的重要性。)

(四)展示彙報,互補互糾

(五)教師引領 任務驅動

1、任務一:畫一串葡萄

(1)畫一個葡萄

(2)圖形的選定

(3)圖形的複製、貼上

(4)圖形的移動

2、生自主操作 繪製葡萄串

3、任務2:繪製果盤

4、任務3:修飾美化作品(學生自主探究完成)

(1)調整葡萄串大小

(2)移動葡萄串至果盤

(3)繪製綠色果柄

(4)修飾葡萄串

(四)欣賞點評作品

(設計意圖:通過互評,自評等評價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通過教師的講解和演示,即對前面任務的分析,使學生明確畫葡萄的步驟,進一步鞏固了新知,達到了教學目的。)

(五)儲存作品 關閉電腦

(六)質疑、課堂總結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師:這節課,通過大家自己的努力,同學們掌握了“選定”工具、“複製”、“貼上”命令的使用,明白了畫畫要有次序,還利用了自己豐富的想象當了一回電腦小畫家。其實電腦王國裡還有很多知識需要我們去探索,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你們一定會成為電腦小高手的。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我們身邊的機器人》,本課是選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小資訊科技教材第四冊第10課,屬於指導綱要中課程內容安排的拓展模組,簡單的計算機程式設計的第一課內容。在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常用搜索引擎的有關知識,掌握了網路搜尋和文字的輸入技能,本課的學習內容是瞭解機器人的應用及發展狀況,瞭解機器人的組成和簡單的工作原理。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利用網路解決問題和輔助學習的意識得到加強,也為以後學習在模擬軟體中設計簡單程式打下紮實的基礎。

二、學生分析

本課授課物件為國小6年級的學生,對於計算機的操作相對比較熟練,但是他們也有特定的心理特徵:好玩、好問、好奇,情感比較豐富,自主意識和探究意識開始加強。

三、教學目標

基於上述對教材的分析,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我制定了本課的三維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機器人應用及發展現狀;瞭解機器人的組成和簡單的工作原理

2.技能目標:熟練利用網路獲取資訊

3.情感目標:感受機器人的廣泛應用,使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和利用計算機輔助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學重難點

鑑於本課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我把教學重點確定為了解機器人應用、發展,組成和簡單的工作原理,因為這些知識理論性比較強,而且在以後的學習中非常重要。由於國小生的認識和理解水平有限,把辨別機器人和機器人的工作原理確定為本課的難點。我認為重點知識可以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進行突破,難點可以在學生的實踐操作中逐步滲透。

五、教學方法

本著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原則,我主要採用任務驅動法實施教學。教育心理學研究表面,好的任務是從問題解決出發,讓學生親歷處理資訊、開展交流、相互合作的過程,從而建構新的知識。本課我主要設定“觀察機器人——認識機器人——瞭解機器人”這一系列任務鏈,引導學生採用嘗試探究、觀察對比、協作學習等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終身受益。

六、教學準備

本課教學將在多媒體計算機網路教室中進行,藉助多媒體控制平臺實現實時調控,為學生準備一個機器人的網站

  七、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資訊科技的學科特點,結合6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我設計以下教學環節:

1.欣賞視訊,匯入新課

上課一開始,我給學生欣賞一段20xx春晚的“機器人跳舞”視訊,然後請同學們說一說,你所瞭解的機器人是什麼樣的?你是從哪裡獲得的這些資訊?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機器人”,通過學生熟悉的視訊,師生的交流,將學生迅速帶入課堂,同時引出並板書課題“機器人”。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參與意識,同時對學生對機器人的瞭解做一個初步的調查。

2.提出任務,引發探究

在視訊背景的.薰陶下,我提出本課的總任務機器人的概念、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應用。從下面三個任務來展開。

第一個任務:瞭解機器人的概念。通過之前的討論,你知道什麼是機器人嗎?你會採用哪些途徑?學生會說書本、網路等,書本上的知識很有限,從而引導學生利用網路搜尋機器人的概念。再讓最先搜尋到的學生回答機器人的概念,讓他說說搜尋到這條資訊的方法和步驟。最後出示一些機器和機器人的圖片,讓學生根據機器人的概念辨別哪些是機器哪些是機器人。這一環節通過交流、網路搜尋和討論,採用“講授——討論”對其進行小結,以幫助學生完成從“探究體驗——知識技能構建”的跨越。

第二個任務:瞭解機器人的組成和工作原理。剛才我們知道了什麼是機器人,現在你知道機器人有哪些組成嗎?它的工作原理又是怎樣的?請大家結合我們人,思考一下。對於學生而言這是個難點,因此我主要通過機器人跟我們人進行對比來展開教學。提問我們人是怎樣獲取資訊的?學生就會思考並很容易地想到眼睛、鼻子、耳朵等感覺器官,機器人也有這些感覺器官——各種感測器,並板書。我們獲取資訊之後,通過什麼分析處理呢?學生會回答大腦,從而引出機器人的大腦——微處理器,並板書,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思想不同,你知道機器人的思想是什麼?是從哪裡來的呢?引導學生翻書思考,得出程式,並板書,最後我們人處理後的資訊是怎樣表現出來的?學生會回到說好、走路、表情等等,引出機器人的執行器官,並板書。通過機器人跟人的對比,使學生明白了機器人的組成和簡單的工作原理,並通過板書,使學生的調理更加清晰。

第三任務:機器人的應用——我們身邊的機器人。隨著科技的進步,機器人已經悄悄的走進我們的生活,來到我們的身邊,你發現你周圍有哪些機器人?提問讓學生感受機器人就在我們身邊,從而補充課題“我們身邊的機器人”。你還想知道機器人有哪些應用嗎?請大家訪問“機器人網站”,在這個網站裡有大量關於機器人的資訊。

3.課堂評價,以評促學

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本課教學的昇華,一方面培養學生對資訊活動過程進行評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對已學知識和技能的再提升,因此我設計了一張學習自評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相應打分,自評表內容分為下面幾個部分:

1、能舉例周圍的機器人;

2、能夠通過網路獲取有用資訊;

3、知道機器人的特點,會辨別機器人;

4、知道機器人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5、瞭解機器人的應用和發展現狀;

6、本課的學習表現;

7、本課學習的收穫。

分別從3顆星、2顆星到1顆星,讓學生自己評價。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自我評價不僅可以讓學生認識自我,瞭解在本節課中的表現和學習體會,其次6年級的學生已經不太願意表現自己,不願意在同學面前談自己的學習感受和學習體會,這樣更加能反應出學生的真實感受和體會,對我們瞭解學生和課的開展做了一個很好的調查研究。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堅持按照“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以全面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為目標,使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學有所樂。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打字速度靠指法》這節課主要是練習學生的打字能力和速度。本節課是對前面知識的鞏固和提高,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坐姿和加強指法的練習。主要的教學內容是通過金山打字通打字遊戲的練習,提高擊鍵的正確率和擊鍵的速度。

二、說學情

教學物件是五年級學生,正確的指法是電腦操作的一項重要基本功,練好指法能大大提高操作電腦的速度,為學生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學習,學生已基本掌握正確的坐姿和正確的指法,但還不夠熟練,需要通過專項的不斷訓練來強化,形成習慣。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到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我精心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鍵盤指法和左右手的鍵位方法;學會手指的分工。能夠找到基準鍵,並能正確使用。掌握正確的打字姿勢。

瞭解鍵盤的組成,掌握基準鍵位的手指分工及操作,掌握空格鍵的使用,養成良好的打字坐姿及擊鍵習慣

【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一比的形式,初步感受打字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對比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及小組間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培養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操作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基本鍵的位置和使用,學會正確使用指法。

【難點】使用鍵盤指法輸入字元。

五、教學方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採用1。任務驅動法 2。協作學習法 3。分層教學法4。賞識教育法。意在幫助學生通過觀察,自己動手,從實踐中獲得知識。整個探究學習的過程充滿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體現了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怎麼才能快速輸入字元嗎?像打字員那樣快速輸入字元”,學生彙報。

教師小結:提高打字速度的關鍵是正確的指法和姿勢。

(二)發現與探索

1。十個手指的分工:每個手指都有分工,既減輕了疲勞,也提高了速度。

教師出示一段字元,學生嘗試輸入。

教師指導,出示十指分工圖,學生牢記分工圖,並再次練習。

2。基本鍵的使用。

你們知道什麼是基本鍵麼,基本鍵有什麼作用呢?

教師:手在基本鍵位,無論按上面的鍵還是按下面的鍵,手指移動的距離短,速度也快。練習基本鍵位的使用。

3。同桌互相檢查一下,是否都完成了任務。

4。正確的打字姿勢

出示不正確的姿勢圖片

教師:時間長了,不僅影響速度,而且還會讓你的脊椎變形呢。

出示正確的打字姿勢圖片,並指導:

面向正前方,兩臂自然下垂,手腳平放,眼平視,脊椎挺直,手指稍微彎曲,用指尖敲擊鍵盤。老師編了一首關於打字姿勢的兒歌。(投影出示)

(三)加油站,學生練習

啟動金山打字通,並練習初級課程。

教師巡視指導

七、板書設計

最後,為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便於學生理解掌握。我的板書將採取簡明直觀的提綱式。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考官。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4

一、本課是蘇教版《資訊科技》(國小六年級下冊)教材第2課,教材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充分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感受聽覺媒體的功能,教材目的是讓學生學會進行聲音的播放、錄製與應用(設定系統聲音),形成學生"瞭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的知識鏈。為學生提供了有利於多元智慧發展的智慧環境。學生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能進行文書處理、作圖繪畫等。"聲音的播放與錄製"一課,主要讓學生學會利用的"錄音機"播放和錄製。wav聲音檔案,學會查詢聲音檔案及對聲音檔案進行簡單的處理(主要介紹效果(S)子選單,如添加回音、減速等),操作較簡單,學生很容易掌握。

二、作為六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Windows98的基本操作,能利用多媒體計算機進行文書處理、作圖繪畫等,能操作實物錄音機,知道錄音機的各個按鈕功能。能利用網路查閱資料。

三、學會使用錄音機

(1)學會使用"錄音機"播放與錄製聲音。

(2)學會查詢聲音檔案和學會儲存錄製的聲音檔案。

(3)初步瞭解"錄音機"的"效果"功能。

(4)學會系統聲音的設定。

四、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熟悉計算機的"錄音機"功能的操作,體驗多媒體計算機中聽覺媒體的功能,掌握對聲音進行效果處理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如何獲取聲音資訊、處理聲音資訊和應用聲音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五、學會使用"錄音機"來播放與錄製聲音檔案"。wav"。

1、學會查詢聲音,學會儲存錄製的聲音。

2、初步瞭解"錄音機"的效果功能,能使用錄音機進行簡單的聲音編輯。

3、系統聲音的設定

六、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資訊科技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通過學生已經受過的音樂教育、英語教育和資訊科技教育(課程整合),創設一個優美音樂、歌曲演唱的情境(創設情境法),設定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錄音機的各種操作(任務驅動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主動與其它學科整合,如:用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中國,中國,我愛你》,結合愛國主義教育,與音樂課程整合;讓學生用英語來錄製聲音,與英語課程整合。

七、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操練"。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物件轉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著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八、播放音樂

1、音樂教材第十二冊中的歌曲《中國,中國,我愛你》,找一學生錄製一句英語"同學們,大家好!歡迎您的到來"。下載幾首學生喜歡的流行歌曲,如《老鼠愛大米》,並用。wav的格式儲存在教師機中。

2、實物錄音機和錄音機按鈕的圖片。

九、想象意境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首先創設一個優美音樂、歌曲演唱的情境(播放音樂教材中的歌曲《中國,中國,我愛你》)。問:剛才的歌曲好聽嗎?你還想聽什麼歌曲?(學生點歌)。好!等一會同學們自己點播。接著播放學生錄製一句英語"同學們,大家好!歡迎您的到來",猜猜看,誰說的?(學生回答:xxx)讓學生產生好奇性。聽了剛才的歌曲和xxx的一段英語,你想說點什麼?想知道點什麼?同學們發言,提出一些問題,如:"我也想在電腦上聽歌。""我想知道xxx的聲音是怎麼錄進去的。"等等。很好,我也想知道這些。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學習"聲音的播放和錄製"。好嗎?板書課題:聲音的播放和錄製此環節設計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巧妙地讓學生提出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

(二)播放聲音問:你在家裡是用什麼來聽歌的?(錄音機,教師拿出實物錄音機),電腦上的錄音機在那裡呢?讓學生找到後回答。板書:開啟錄音機:"開始"—"程式"—"附件"—"娛樂"—"錄音機"。學生開啟錄音機後觀察上面的按鈕和選單,教師出示錄音機按鈕的圖片,讓學生比較。下面同學們可以聽音樂了,音樂在"教師機—D盤—流行歌曲"同學們相互交流,幫助學習有困難同學。此環節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錄音機的各種操作,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

(三)錄製聲音有的同學想知道xxx的聲音是怎麼錄到電腦裡去的,下面我們就來研究聲音的錄製。行嗎?誰願意來先試試看,讓一學生上教師機試錄一段話,("大家好!我是xxx")。錄好後播放給大家聽。你學會了嗎?你是否也試一下。同學們合作學習,自己錄音。並播放自己的錄音。儲存處的聲音在D盤自己的資料夾中。小結,誰來說說聲音是怎樣錄下來的。(板書:"檔案"—"新建"—"錄音"按鈕—"停止"按鈕—"另存為")此環節教師則以參與者的身份介入,目的是發揮協作學習的作用。

(四)師:我們還可以對錄製的聲音進行加工,在"效果(S)"選單中的"提高音量(按25%)(I)"、"降低音量(D)"、"加速(按100%)(N)"、"減速(E)"、"添加回音(A)"、"反向(R)"對所錄製的聲音進行修飾。(演示)將剛才錄製的聲音進行效果處理,並播放。

(五)設定系統聲音學生閱讀第6頁的內容。教師演示,(開啟"控制面板"—雙擊"聲音"圖示—開啟"聲音屬性"—在"事件"列表中選擇"啟動Windows"選項—按聲音"瀏覽"按鈕—找到剛儲存的一句話聲音檔案—選定後按"確定"按鈕—試聽效果—設定好聲音後單擊"確定。同學們合作學習,設定系統聲音。此環節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對教材內容有更深刻的學習,培養同學間的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六)小結說一說用"錄音機"錄製聲音的過程。師:開啟"錄音機"程式,單擊"錄音"按鈕,進行錄音,結束單擊"停止"按鈕。點選"播放"按鈕,即可聽到錄製的聲音了。

(七)作業利用錄音機程序錄一段話,並播放、儲存,對聲音進行效果處理。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5

教學目標:

1.熟悉用即時通訊軟體交流的過程;

2.瞭解網路即時通訊的特點;

3.體驗即時交流的魅力。

教學重點:熟悉用即時通訊軟體交流的過程

教學難點:瞭解網路即時通訊的特點

教學準備:

1.除錯每臺計算機。

2.開啟計算機並由教師機控制。

3.由各組組長帶隊有秩序地進電腦室。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引入。

二、進行新課。

(一)申請賬號

1.雙擊桌面上的POPO快捷鍵,啟動 2.開啟申請賬號的對話方塊;

3.輸入自己的賬號名稱及個人資料等資訊; 4.根據視窗中的提示繼續操作。 (二)新增好友 1.教師演示、講解:

2.向周圍同學詢問他們申請到的賬號; 3.開啟用於新增好友的對話方塊; 4.輸入一個聯絡人的賬號並新增為好友; 5.繼續新增好友。 學生實際操作。 (三)收發資訊 1.開啟對話視窗; 2.輸入併發送資訊;

3.開啟表情框,插入需要的表情符號; 4.輸入其他表情符號或文字資訊併發送; (四)傳送檔案

1.開啟“傳送檔案”對話方塊; 2.選定要傳送的檔案,提交發送申請; 接收好友發來的檔案

1.接受傳送申請,開啟“儲存”對話方塊;

2.選定合適的資料夾,開始接收檔案。

(五)共享網路資源

1.搜尋感興趣的圖片;

2.檢視並複製圖片的網址;

3.設定“網路資源”;

4.傳送資訊,觀察對話窗中出現的圖片。

(六)練一練:

(七)總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2.生答,師訂正。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6

各位考官大家好!

我是××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製作表格》。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過渡語】教材是進行教學的評判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分析。

Word是我們處理工作和學習的重要工具,而插入表格又是Word中排版必不可少的部分。本節課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Word基本操作基礎上進行的,並且學會本節內容會為後面更高層次的排版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我所面對的是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對計算機的操作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他們在生活中也會遇到很多的表格,因此本節課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陌生。我在授課過程中將著重把握學生對操作和知識之間的結合。

三、教學目標

【過渡語】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在Word中建立表格的方法,以及合併單元格的具體操作步驟。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探究過程和觀察老師示範演示,學生能熟練掌握建立表格和合並單元格的具體步驟,提升學生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對錶格的建立與編輯,激發學生對美的追求。

四、教學重難點

【過渡語】考慮到學生原有的基礎,現有的困難以及學習上的心理特徵

【重點】在word中建立表格。

【難點】合併單元格。

五、教學方法

資訊科技新課標告訴我們,資訊科技課程應該以興趣為起點,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玩中學,做中學,因此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設定情境法、任務驅動法和演示教學法

六、教學過程

【過渡語】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環節一、設定情景-匯入新課

首先是匯入新課環節:

這一部分我將採用情景匯入法,具體的做法是我先假設這樣一個情景:(植物園內有很多植物,為了植物的健康成長,園長要求工作人員在每次工作之後都要進行記錄。如果你是植物園工人,你會如何記錄呢?)然後我會向學生展示一個採用純文字記錄的植物生長檔案,並且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能否快速找到西紅柿3月20日的長勢情況嗎?)學生會發現純文字資訊記錄的`全面,但是卻不能直接快速找到有效資訊。此時我會引導學生思考,(通過什麼樣的形式記錄才能更加清晰,更加直觀呢?)引導同學想到,通過表格的形式記錄能夠符合以上特點。從而引出今天的課題《製作表格》

【設計意圖】在本次匯入,我設定了一個任務,引領本課進行任務驅動教學,在任務的選取上我注意情境性、意義性、可操作性、堅持科學、適度、適當的原則,通過循序漸進有梯度的任務鏈,便於學生他這任務的階梯去建構知識。

環節二、新課教學

接下來是新課講授環節

承接匯入的情景,利用製作植物生長記錄表為任務進行教學,在學習插入表格的操作步驟之前,我會先讓學生對錶格的一些基本概念做一個簡單的瞭解,講解橫為行,豎成列,然後讓學生觀察我給定的表格,並且提問表格有幾行幾列。學生通過觀察很容易的回答出“七行五列”。然後提問,如何插入一個七行五列的表格呢?引出插入表格內容。

【設計意圖】觀察是操作的基礎,只有瞭解了表格才能夠製作表格,通過觀察為製作表格做鋪墊。插入表格的操作,我採用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學習,我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書上的操作步驟,然後分小組進行交流討論,並進行操作,我進行個別指導,讓學生能夠全部掌握插入表格的操作。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從問題出發,讓學生親歷處理資訊、開展交流、相互合作的過程,讓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材之間,產生有序又有效的互動,插入表格的學習。

表格插入之後,還需要製作標題,就涉及到了合併單元和的操作,在這個部分我會引導學生繼續思考,我們製作的表格和植物園實際應用的表格有什麼不同,學生會發現在第一行,植物園是標題,是已經把單元格進行了合併的操作。以此開始進入我們合併單元格的學習。

在這個部分我將採用演示法進行教學。首先,我先選中第一行的所有單元格,並且提問,大家看,選中的單元格和未選中的單元格有什麼樣的變化,學生會發現,選中的單元格的背景變成了藍色。此時我再點選右鍵,讓學生觀察對話方塊並且找到合併單元格,點選,完成操作。

學生之前並沒有接觸過表格,因此我邊演示邊講解,對一些細節內容進行細緻講解,在老師演示,講解,學生觀察操作中,讓每一位學生都牢固掌握合併單元格的操作,突破難點。

表格調整完成之後,我繼續帶領同學進行輸入文字和調整行高和列寬的操作,在教學過程中,我會注意營造學生課堂學習的小環境,在引導學生完成《植物生長小檔案》的基礎上,夯實知識體系,內化操作技巧。學會操作並且能夠理解Word中表格製作的一般規律。完成本課的教學。

環節三、鞏固提高

在鞏固提高環節我將設計製作一個課程表,這樣及複習了本課的操作,對於學生又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

環節四、小結作業

我總結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後,會給同學們留一個作業,讓同學們聯絡生活實際,找出Word製作表格在生活中有哪些實際的應用,並請同學們進行製作,下節上課前進行簡單交流和分享。

七、板書設計

製作表格

一、建立表格的步驟

二、單元格的合併,拆分

三、輸入文字

四、調整行高和列寬

板書是一堂課的體系和內容的重要體現方式。這是我的板書設計,清晰明瞭的展示這節課的重要知識點。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的全部內容。

八、教學反思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剪貼圖形》是安徽省國小資訊科技教材第17課,它是用計算機畫畫模組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在學完畫圖工具後,對選單工具的深入的學習。其中的複製、粘帖和旋轉命令是以後學習的基礎。本節課的資料如果掌握好會大大節省創作繪畫的時間,變換各種圖形的形狀,為電腦繪畫的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掌握圖形的複製、貼上的技巧,學會翻轉命令的使用方法。

2、潛力目標:透過學生的觀察、分析、創作培養學生處理資訊和運用資訊的潛力。

3、情感目標:在同學的互助和交流合作中,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

三、教學重點:修改選單中“複製”、“貼上”命令的使用。

四、教學難點:影象選單中的翻轉/旋轉工具的使用。

五、教學方法:

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資訊科技課程本身的特點,要求我們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透過學生已經受過的美術教育和資訊科技教育,利用創設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設定一個任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動手,有機結合畫圖的各種工具,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發展潛力。使教學資料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互助貫穿始終,創造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平臺,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六、學法指導: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分析體驗——理解任務——合作探究——綜合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物件轉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故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著一個個任務透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互助合作,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發展潛力,訓練思維。

七、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網路教室。

八、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匯入新課

以“你明白孫悟空有什麼本領嗎?”學生明白,有七十二變。那麼這天我們在計算機上也來一個七十二變。透過課件向學生展示將一朵花轉成了許多花。(設這樣情境的意圖是激發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興趣,孫悟空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形象,也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

(二)、講解重點、點拔難點

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務必有必須的知識基礎,否則就只能是盲目嘗試。所以本環節對14課畫出一個月亮進行回顧,演示月亮的“複製”、“貼上”的過程。指出“旋轉”命令在“影象”選單中。以此來為學生完成任務帶給基礎,使教學難點降低了坡度。

(三)、自主探索、協作學習。

教師出示本課的第一個任務是畫一個大風車,在此利用中央電視臺大風車節目為學生創設一個情境,在明確了教學任務,創設情境後,這時就應大膽的讓學生嘗試練習。因為這個操作的具體方法在課本中已經有了具體的步驟講解,而且,剛才在對月亮的回顧當中,老師將幾個主要命令已經做了指導。在操作過程中學生有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我主要提示他們透過這樣的渠道來解決:1、閱讀教材;2、同學之間的幫忙;3、舉手請教教師的指點。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中得到新知。

(這個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不斷嘗試中得到新知。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把教材、同學、教師都作為學習的幫忙者,目的是為了自我學習,同時也可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讓先完成教學任務的同學幫忙學習慢的同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學的難點也就得以突破。)

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後,教師選取畫出不同效果的同學的作品,讓師生進行評價。這一步主要透過對好的進行表揚,起到一個激勵的作用,對存在不足的進行指導,使他的練習能得到進一步完善的機會。

(四)、創作繪畫,互評互學活動。

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後,已經掌握了必須的技法,他們就有一種創作的慾望。為了讓學生的創作有坡度的循序漸進,我讓他們先在書後的`練習中選取一幅圖形進行練習。這時候書上沒有了具體的指導,靠剛才學到的方法的積累。接下來再鼓勵學生自己用學到的方法,結合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創作出一幅“簡單的繪畫作品”。這一個步驟,不僅僅僅是計算機繪畫方法的運用,還有一個就是美術方面知識的綜合運用。最後,教師引導同學們從技法的運用,構圖是否合理等幾個方面,讓同學之間展開互評。教師選幾個好的畫讓全班同學進行評價。

(評價本著發展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的原則,評價方法要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新。上面的評價方法,旨在使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者能夠是自已、同學、教師。評價的結果要多樣化,不再是單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勵性的話語給予肯定性評價。這樣設計,能夠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辨別的潛力。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潛力,提高資訊的辨別力,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這正是我們資訊科技所力求的目標。)

九、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1、學科整合的問題。本課整合了美術、資訊科技兩大學科,同時注意了資訊科技教育知識的學科特點,在必須程度上強調了教師的講授作用與引導、啟發作用。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透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等),獲取資訊,掌握操作技能。

3、在體驗感受中學習。這節課中透過“放”,讓學生探究工具的用法,在探究中,學生肯定會有許多失敗。正是在失敗中找到成功,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4、分層教學的實施。照顧到學生個體差異性,透過互幫互助,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都獲得個體的發展。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題目是《感受千變萬化》,《感受千變萬化》是省國小資訊科技教材四年級上冊第2單元“電子作文”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改變字型、字號、字型是以後學習的基礎。本節課的內容如果掌握好會大大節省今後的學習時間,為自由創作打下良好基礎。

根據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制定了教學目標為:

1、(知識和技能)學會用格式工具欄為文字設定字型、字號和字型。

2、(能力)通過學生的觀察、分析、創作培養學生處理資訊運用資訊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同學的互助下交流合作中,培養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通過格式工具進行字型、字號、字型的設定

教學難點:怎樣通過文字的設定體現出文章編排的美。

資訊科技課是以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獲取資訊、處理資訊、運用資訊的能力。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而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理論指出學生獲取知識不是通過教師教育,而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學習資料,能通過自我建構重組的方式獲得知識。因此,為實現教學目標我設計的設計時準備以學生“任務驅動”為主線,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

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通過學生已經受過的美術教育和資訊科技教育,創設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設定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進行對字型、字號、字型的各種設定(任務驅動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學法指導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學習”。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物件轉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因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著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過對範例激趣——個案示範——小組合作——教師指點——展示作品等,讓學生在不斷的嘗試中得到新知。

這個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不斷嘗試中得到新知。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把教材、同學、教師都作為學習的幫助者,目的是為了自我學習,同時也可照顧學生之間的差異。讓先完成教學任務的同學幫助學習慢的同學。

4、千變萬化,互評互學活動。

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後,掌握一定技法,就有一種創作X望。這時教師讓學生自主創作,充分利用本節課學習內容,設定自己喜歡的字型、字號、字型,然後教師引導同學從技法的運用是否合理等幾個方面,讓同學之間展開互評。教師選幾個好的畫讓全班評。

評價本著發展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有利原則,評價方法要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新。上面的評價方法,旨在使評價主體多元化,評教師是自已、同學、教師、評價2、結果的多樣化,不再是單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勵性活動給予肯定性評價。

這樣設計,可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辨別的能力。讓學生不要單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是說出好在哪裡,,實現主體的多元化。評價的結果多樣化。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資訊的辨別力,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這正在我們資訊科技所致力求的目標。

(突出說課中的亮點)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感覺比較有特色的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習由

1、被動接受變為愉快的學習。體現在自主學習,教師沒有把教學任務一一講解,而是讓學生自主完成任務。

2、合作作學習,交流的方式只是教師,學生之間互學

3、創造學習,即鞏固所學的知識,對貼近生活,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9

活動目的:進一步瞭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學習設計名片。

活動準備:教師--“名片樹”兩棵,上面懸掛各種各樣的名片。

學生--每桌上放有鉛筆、模板、彩筆、卡紙、剪刀;學習書寫數字、名字。

活動過程:

一 、總結故事中名片的功能

1提問:小老虎來到森林以後,是什麼幫助它認識了那麼多的新朋友?後來,小老虎生病了,又是什麼幫助它請來了河馬醫生?

2小結:有了名片真好,既可以用它認識許多新朋友,又可以根據名片上的電話號碼、地址與朋友保持聯絡。

二、欣賞名片樹上的各種各樣的名片

1提問:小朋友,平時,你們見過名片嗎?見過誰的名片?

2我這裡也有名片,還有兩棵名片樹呢!(出示名片樹,幼兒觀察名片的形、色、裝飾方法)

3小結:名片樹上有各種各樣的名片,都裝飾得很漂亮。

三、一步瞭解名片的功能,和設計名片的要素。

1提問:剛才,我們看了各種各樣的名片,你們知道名片有什麼用?

2小結:名片有各種用處,認識新朋友、與朋友保持聯絡、介紹自己單位的.產品等。名片為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了不少方便。

3請幼兒當設計師為自己設計名片。要求幼兒不忘名字、電話等設計要素,還可以寫上自己的班級。

四、幼兒設計名片

五、教師巡迴指導:名字、電話號碼是否寫清楚;是否會使用模具剪各種形狀的名片;裝飾得是否漂亮。

六、相互交流

1提問:你想把名片送給誰?為什麼?(提醒幼兒可以把名片送給其他班級的小朋友。)

2 學生,教師之間相互交換名片。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10

一、教學構思

課改以來如何將學生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已成為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我作為一名資訊科技老師,一直在為學生能將自己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而努力。本課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不僅學習課本知識,更主要的是要將課本知識與生活知識聯絡起來,開拓知識學習的領域,培養學生拓展性思維習慣,讓學生在開放的知識學習過程中,培養創新精神,體驗自主、成功的愉悅。

本節課是將國小數學第八冊第五單元“小管家”的內容和資訊科技第四冊第七課《美化我的統計表》進行整合,並以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進行呈現,主要學習如何美化統計表。

二、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1能在自己的電子統計表中插入行和列。

2知道利用表格自動套用格式的方法使自己的統計表更漂亮。

3能對錶格進行底紋設定。

能力培養:1、讓生知道自己家裡一個星期要花多少錢,把錢花在哪兒,使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理財實踐能力,同時能夠幫助家長幹好家務。

2、通過親身體驗,培養學生生活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

情感態度:1、利用所學的數學、資訊科技及生活知識去解決家庭一週開支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欲X。

2、教育學生要合理用錢,改掉浪費的壞毛病,並通過這次的實踐活動體會父、母的開支意圖以及對自己的關愛,激發學生對父母、對家庭的熱愛。

教學重點: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喜好來美化統計表。

教學難點:通過親身體驗,提高學生生活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

三、教法學法分析

中年級的學生思維已經比較活躍了,對計算機的操作也都有了一定的瞭解,對於這節課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因此在本堂課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學生為了對“家庭的開支記錄”統計出資料,將採用自主探究、小組協作學習等方式獲取知識來完善和美化自己的統計表。

四、教學過程分析

1、 匯入

因為第一課時學生已經對課題根據喜好分了組,並製作填寫了家庭一週開支記錄表,所以上課一開始就讓學生將課前準備進行展示,然後出示增加了總計的新統計表讓學生進行比較,看有什麼不同,哪個更好。在這裡學生通過比較找出了不同,知道了統計表應該還有總計和小計,很自然引入了本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插入列和行。

2、 自主協作探究

(1)動手實踐,在表格中插入列和行

老師在這裡指導學生可以根據“小博士”提示,試試自己能不能在表格右邊加入“總計”一列,在下面插入“小計”一行。這樣學生就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來學習。在探究過程中老師還將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所碰到的問題提出來,比如插入的行或者列位置不對怎麼辦等,讓學生幫助解答,體現了一種協作學習的方式。

(2)美化表格

首先展示幾個美化好的統計表,讓學生明白普通的統計表也可以製作得這麼豐富多彩,以誘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接著學生就通過老師給的提示,自主實踐,掌握美化表格的方法。

3、交流展示,共同評價

學生先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方法,並選出一張統計表向全班進行展示。這樣即有小組的評價,又有學生相互的評價。然後將好的作品打後張貼在微機室裡進行展示,這樣能學生是一種莫大的鼓勵。

4、拓展延伸

最後老師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統計出來的資料,顯示出每週要花這麼多的錢,有怎樣的想法。在這裡教育了學生要合理用錢,改掉浪費的壞習慣,並引出了下節課的內容。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11

一、說教材:

本課是針對新課標資訊教材第三冊(五年級)其中一課《小丑變臉》設計的拓展延伸訓練課,原課主要是對photoshop的多邊形套索工具的學習,本課將通過對3種套索工具的學習和功能比較,再合理使用相應的工具進行創作,完成將自己的頭像移動到明星的身上,自己也來做一次明星。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特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1.複習套索工具,探索三種套索工具的用途和優劣。

技能目標:2.能以自己的頭像製作大明星照片

情感目標:3.激勵學生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學習,自強不息。

重點:探索三種套索工具,以自己的頭像製作大明星照片。

難點:學生收集自己喜愛的明星照片。

三、說過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學們你有自己喜愛的明星嗎?給大家說說。(展示自己喜愛的明星圖片)

[鼓勵學生大聲的喊出來:“我愛XXX”,這樣可以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也可以更好的營造情景,彷彿真的是明星來了一樣。]

老師也喜歡明星,還收集了不少呢,咱們一起來看看。

(課件展示明星照)

[展示時可以問問,“你認識嗎?”以此談話,讓自己也融入學生的追星夢中去。]

認識我嗎?其實我也是大明星嘞!不信就看看。

(課件播放修改後的與明星的合影照)

[修改後的老師和明星的合影照令課堂頓時趣味橫生。]

二.探索套索工具的“祕密”

1、引入套索工具

瞧瞧,老師不就是一個大明星嗎?怪了?老師怎麼成大明星了呢?誰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知道是用什麼變的嗎?對了PHOTOSHOP!那老師是用的哪個工具你們看得出來嗎?正是我們熟悉的套索工具!

2、啟動photoshop7.0,找到套索工具。

3、三種套索工具,到底哪個最好用呢?請大家開啟一張明星圖片,大膽的去試一試套索工具的妙用吧!

(學生自主探索三種工具的優劣,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師巡視,提示引導並瞭解學情。)

[大膽的嘗試和探索,可以將孩子對未知領域的興趣最大限度的激發出來,同時也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注意:只需要試出3種套索工具的區別即可,不用盡善盡美)比一比,看看誰最先試完,誰就是我們班的大明星——智多星!

4、交流探究3種套索工具的優劣點。

[小組探究或全班交流都可以很好的讓孩子總結出自己嘗試的發現的問題和新知識]

5、總結三種套索工具的`優劣和使用範圍。

6、現在大家掌握了套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就可以準備變明星了!

三、學習使用套索工具修改圖片,把自己變成大明星。

1、選擇套索工具,選中頭像。

2、複製頭像。

3、貼上頭像到明星照片上。

4、選擇“編輯”裡的“自由變換”工具改變頭像的大小和角度。

5、點回車確定。

我們大可將自己變成大明星,你願意嗎?咱們一起來比比看那個組的同學最先變成大明星!有信心嗎?!

(想一邊做一邊聽歌嗎?聽誰的?)

[講解步驟,根據學生學情,將選擇講解詳細或者粗略,這樣可以更好的既保證學生掌握知識點,又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

(三).學生完成範例.教師個別指導。

三.全班交流心得及作品。

1、展示

抽取有代表性的和創意性的兩類作品展示,激發學生大膽創新的意識,同時鼓勵學生,建立自學自悟的信心。

2、評價

評價採用螢幕監視進行廣播的方式進行,以生生評價為主,師生評價為輔,好的作品予以獎勵,授予“super star”勳章,不夠理想的作品,以發展的眼光評價,由學習夥伴提出委婉的建議(大家說說這幅圖怎麼稍微處理一下,可以變得更美觀?)

四.總結。

今天同學們過足了明星癮,但是這只是在利用電腦技術成了明星,課後可別隨意去修改別人的照片,那可是會侵犯別人的肖像權的哦!

[對孩子就肖像權問題進行適當的提醒,可以讓孩子用更謹慎的態度對待科學技術,同時也讓孩子從學知識的同時也學習了法律]

如果真想長大後成為明星,那麼現在我們就要努力學習了,只要你肯付出,你就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你就是自己人生的明星!

[激發學生對未來對夢想的追求和渴望,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四、說板書:

本課的重點是探究三種套索工具的不同、優劣,然後根據具體情況再決定採用哪種工具,根據這種情況,我採用了一個小小的圖表形式,顯得簡潔明瞭,而且重點突出。學生一目瞭然,理解起來也很輕鬆。

五、課後反思

這節課,總的說來還是比較成功,閃光點處處可見:

1、教學設計新穎,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學生學習興趣高漲,主觀能動性強,學起來積極,老師教起來就輕鬆,一開課便深深吸引了孩子的興趣和注意,正所謂“好的開始便是成功的一半”,雖然上課的時候是下午將近放學,但是在有趣的內容激發下,學生們情緒高漲,效率頗高。

2、教學重難點把握得當,知識點突出。通過簡明扼要的板書和課件演示,將本不容易的三種套索工具比較運用學得很靈活,深入淺出,學生很容易理解並運用到實踐中去。

3、教學方法合理,學生在重點學習,難點突破上循序漸進,掌握很快。

4、各種評價運用合理,相得益彰,師生評價,生師評價,生生評價,小組評價,學生敢說會說,同時也樂於接受同學的表揚和建議。

5、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不管是三種工具功能的對比探索,還是個性化作品的評價問題都在孩子們的精彩回答中體現。

6、資訊課本身比較容易導致學生分神幹不相干的事情,如遊戲、上網等。於是平常教學中,老師們都極力採用控制學生螢幕等手段來避免這個情況。但是這堂課的任務活動中,學生積極探索,沒有分心。一方面,任務激勵的方式讓學生積極面對任務,如教學時說“誰完成的又快又好,誰就是我們班的超級明星,將授予‘智多星勳章’”,這些語言都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無暇他顧。

有得難免有失,這堂課也有不足之處:

1、本課教學物件是五年級的學生,語言上的一些表揚和鼓勵應該可以很好的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在上課時,中年級比較常用的手段——鼓掌,顯得用得稍多,評價方式或者鼓勵方式都可以更豐富多彩一點,同時流於表面的鼓勵只能是無根之草,孩子們喜歡的是老師和同學們真正看到他的長處和成功之處。

2、在對學生評價的過程中,因為時間緊迫,沒能完成對每個小組代表作的評價,只是對突出的2-3個小組的作品進行了點評。

3、教學中,除了小助手的幫助以外,老師應當更多的關注各個層次的學生,儘量讓學得快的學生吃得飽,讓學得慢的學生吃得下,好消化。

4、對教學中的生成性問題把握不太好,學生能力的長足發展對教師的教學機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學是一門殘缺的藝術,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間完美,只有在一點一滴中去淬鍊。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12

教材分析:

電腦教學的每一節實踐操作課學生都非常喜歡上。在五年級學生學會了使用powerpoint軟體設定背景、插入圖片、插入藝術字、文字框等一些操作技能之後,我設計了一節讓學生學習製作賀卡的綜合實踐課。

賀卡是學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種表達美好祝福的方式,它可以傳遞祝福、表示問候與祝賀,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距離。製作賀卡不僅能讓學生綜合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識表達心意,還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後的自信與愉悅。

設計理念:

以學生髮展為主導,以自主探索為主線,採用“自主、實踐、創新”為特徵的教學模式,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在愉快、和諧、寬鬆、平等的氛圍中通過嘗試、觀察、分析、探究和實踐後主動建構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教學目標:

1、在powerpoint軟體中運用圖片、藝術字、文字框、背景設計賀卡,培養學生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觀。

2、以任務驅動的形式介紹製作電子賀卡的全過程,讓學生體驗、探究、實踐,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和綜合實踐操作能力。

3、通過分析和欣賞作品,使學生對多媒體制作軟體有更深刻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作熱情。

4、通過動手設計和製作賀卡,發揮學生的設計才能和創意,並學會評價作品,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

教學重、難點:

重 點:賀卡中圖片、藝術字、文字框、背景之間的位置關係。

難 點:賀卡中各物件的色彩搭配和版面佈局。

教學準備:教學

課件

11張 製作素材(春節 中秋節 國慶節 教師節)100多幅

教學過程:

在進行本課教學時,我設計了以下五個教學環節:

一、談話導課,激發興趣(談話、欣賞、分析)

二、任務驅動,實踐探究(提問、嘗試、歸納)

三、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動腦設計,動手操作)

四、展示交流,評價作品(展評、介紹、共享)

五、總結延伸,拓展提高(總結、鞏固、延伸)

1、談話導課,激發興趣

新課一開始,我先和學生一起開心地交談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節日來臨時,以怎樣的方式表達祝福,引出課題。接著我又和學生一起欣賞和分析了四張節日賀卡(春節、中秋節、國慶節、教師節)的主色調,內容及給人的感覺。

春節賀卡主色調為紅色,再配上黃色的藝術字,色彩搭配很和諧,給人以喜慶、熱鬧的節日氛圍。

中秋節賀卡以藍色為主色,配以黃色的圖片、藝術字,整個頁面給人以爽朗、詳和、秋高氣爽的感覺。

國慶節賀卡主色也是紅色,以代表性建築物天安門廣場前鮮花簇擁,營造出一片歡騰、熱烈的節日慶祝氛圍。

教師節賀卡上一束溫馨的康乃馨,一杯濃濃的咖啡,配以清新淡雅的背景,表達對老師的問候與祝福。

欣賞教師精美的賀卡,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想自己動手製作賀卡的興趣和慾望,因此我設計了欣賞精品賀卡這一教學環節。

欣賞完這些精美的賀卡,我又出示了一張教師節賀卡,讓學生仔細觀察賀卡中都有哪些我們以前學過的操作內容?想想它是怎樣設計的?讓學生分析一張賀卡要包括的各個操作要素:圖片、藝術字、背景、文字框。知道使用powerpoint軟體製作。分析這張賀卡的目的是要讓學生知道製作一張賀卡並不難,都是一些我們以前學過的操作內容,更加躍躍欲試,想很快就動手製作。

這時我又設計問題:如果讓你製作,你會分幾步?先製作什麼?讓學生在頭腦中規劃製作賀卡的整體佈局。學生回答後,我加以補充,並出示

課件:製作賀卡的四步操作法。

2、任務驅動,實踐探究

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學生在完成一個個小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完成各個小任務的過程也就是製作賀卡的過程:頁面設定-背景設定-插入圖片、藝術字、文字框-儲存,在完成這些小任務的過程中,我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操作方法,並在邊講邊操作的過程中探究,解決,嘗試,掌握各個操作小任務。學生熟練掌握了這些操作方法之後,為他們後面獨立完成賀卡製作做好了鋪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小組合作,完成任務

學生熟練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後,我將學生分成四組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製作素材分別製作春節賀卡、中秋節賀卡、國慶節賀卡和教師節賀卡。動手之前,我再一次讓學生明確製作一張漂亮賀卡應該注意的事項:課件出示製作要求,同時要求在各小組中開展競賽,看哪組的作品最精緻、最有創意。這個環節的設計使學生都能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建構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各小組同學在一起互幫互學,營造了濃厚的合作學習氛圍,也增強了他們的團隊意識。

在學生製作的過程中,伴隨著課件出示製作要求的悠揚的輕音樂飄逸在教室的各個角落,優美的音樂聲給課堂創設了更加輕鬆和諧的`氛圍,學生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把美好的祝願運用賀卡的形式展現出來。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對圖片東挑西選,心猿意馬而浪費時間,結果許久仍想不出滿意的賀卡設計稿圖。對此,我把賀卡設計的基本方法、步驟介紹給學生,讓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在藝術的天地中馳騁。而在講述方法步驟時仍可結合展示的賀卡引用加以示範。在實際設計中鼓勵學生打破陳規,樹立獨創意識,精心設計製作出具有獨創風格的,新穎的賀卡。當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我會及時地走到他們身邊,耐心指導,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體驗成功後的快樂!

4、展示交流,評價作品

一張張作品製作完成了,儘管有些作品並不是十分的完美,但都是學生用心創作的作品,是學生思想的結晶,這時我讓學生盡情地展示交流,講解,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在各小組推薦的代表展示的時候,我和學生一起從作品的色彩、版面、創意、審美幾方面評價作品,使學生知道一張精美賀卡的標準,並評出最好的一組為最佳設計組。課堂上,學生興致很高,都希望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欣賞。

5、總結延伸,拓展提高

在鼓勵和表揚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優秀作品後,我又讓學生欣賞了一張帶音效和動畫效果的賀卡,告訴學生這就是我們下節課要學習的新內容,激發學生將今天的學習熱情持續到下節課。

課後反思:

本節課在總體上進行得比較順利,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積極,課堂氣氛活躍,無論是課前的引入,還是中間的學生製作階段,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都非常高,而且課快結束時,每個同學都設計出了非常精美的賀卡作品,甚至還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整個的教學過程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老師進行引導的新課程理念。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13

  一、教材分析

真情告白》是新綱要雲南省資訊科技教材國小三年級第二冊第二單元11課的內容,其課文是通過在word中插入自選圖形的標註文字,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深刻感情。並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學習完大部分word的相關知識,本節課在學生能正確地輸入文字,並能對字型、字形、字號進行修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三、教學理念

在教育教學中,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潛在的個性,教師應該根據他們的個性差異,充分挖掘他們的智慧和潛能,引導他們思索、質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慾和進取精神。

四、教學目標

l、學會在word中插入標註框,設定標註框格式。

2、逐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是學會在word中插入標註框和掌握填充效果的設定。

六、教法學法

本課在教法設計上注重四個方面:

一、營造氣氛,讓學生樹立興趣;

二、挑戰自我,讓學生激發動力;

三、自己動手,讓學生參與實踐;

四、互幫互學,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七、教學過程

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新課程標準對資訊科技課的要求,以及對學生的`瞭解,我精心設計了各個教學環節:

1、激發興趣,匯入課題:我首先利用學生都喜歡在課餘時間讀漫畫先激起了學生的興趣,然後為學生提供了一組他們感興趣的四格漫畫播放給大家欣賞。隨著一聲高過一聲的歡笑,我知道已激起了學生的興趣,教學有了一個好的開始。我讓學生觀察漫畫上人物的交流方式,順理成章地引出了課題,學生立即恍然大悟,原來今天我們所學習的知識有那麼有趣的用處,知識聯絡生活,立刻提起了學生學習的想法。

2、鑽研教材,自主探究:緊接著,我讓情緒高漲的學生自己閱讀教材上的知識點,教材是知識的載體,在教材上有完整的操作步驟的講解,在此不妨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並把自學成果和其他的同學進行交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學到的知識,使本來枯燥的知識點的講述變得自然、生動。避免了老師說、學生聽的老套路,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在動於操作中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主探究教材,進行標註框的插入,位置、大小的調整,文字的修飾,標註框填充效果的設定,能讓學生說的,鼓勵學生大膽說;能讓學生做的,鼓勵學生放手做;讓學生幫助學生,共同成長。

3、動手操作,分層練習:計算機操作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從不同的途徑達到相同的結果,就像數學題中的一題多解,解題方法多種多樣,但結果可謂“殊途同歸”。根據我以往教學經驗及學生的反饋,在教學中做了適度的調整,我注重分層次教學:教學任務設定由淺到深,初級任務先讓學生製作一句話的配注,中級任務再製作一個對話的配注,最後高階任務製作一個故事的配注,讓學生每一步都學得踏實。讓學生從興趣入手,熱情高漲地製作自己的作品。

最後,學生的學習效果超出了我的意料,大部分的同學都能正確、完整地給圖片中的人物配話,特別突出的幾個同學不僅超額完成任務,製作了四格漫畫的語言配注,還充當了老師的小幫手,在幫助同學的同時,展示了自己的能力,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達到了知識理解和動手操作的結合。教師在巡視中能針對有困難的學生,重點地進行了輔導,課堂成了師生共同創造的舞臺。

4、統計成果,展示交流:課堂的最後,我採用統計的方法彙總成果,所有學生都能完成初級任務,有一半的學生完成了中級任務,還有四五名學生較好地完成了高階任務,再從各個任務中適當地挑出幾個作品進行全班展示。教學成果一目瞭然,既照顧了全體,又突出了優秀,使所有學生感到了成功的喜悅。

在本節課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組織者和參與者。以“生活為基礎,體驗為主線”,整個教學活動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各種活動情景中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和體驗,從而完成本課的意義建構,很好地體現了德育課程要以學生的生活動為基礎的基本理念。

這節課給我的啟示是,興趣是學習中最大的助力,再難的知識,只要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能夠迎刃而解,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在備課時應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面多下功夫,使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高興,達到最佳得教學效果。

國小資訊科技說課稿 篇14

一、說教材

本課內容選自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國小資訊科技第 課《我來出謀劃策》。本單元重點介紹如何(單元目標) 運用電子郵箱、網路論壇、即時通訊工具以及部落格,並養成良好的計算機操作習慣,樹立正確的網路意識。等,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收發電子郵件,使用即時通訊工具 等技能之後,開設的更高層次的任務,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學會如何正確面對網路,如何養成良好的網路道德意識,正確看待網路遊戲的利與弊。瞭解計算機的其他功能。熟練掌握網路通訊工具的使用技能。該年齡學生計算機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對資訊科技課非常感興趣,樂於探究利用計算機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我也應該看到國小生比較好玩、好問、好奇,對理論性強的知識點不易理解,對具體的操作較容易接受。他們開始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應多培養他們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制訂了以下相應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的內容;

2.過程與方法:利用多種手段進行成果的交流與共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良好的網路道德意識,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網路遊戲

本課主要圍繞 學生就網路遊戲的利與弊以及應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網路進行討論 展開,所以我把本課的重點定為:讓學生學會如何使用多種網路通訊工具進行交流與討論。難點定為:如何讓學生樹立健康的上網習慣,養成良好的網路道德意識。

二. 說教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採用了創設情境教學法、任務驅動法、自主探究法和鞏固練習法。通過感知——模仿——遷移——運用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正確操作方法,運用操作方法去實踐,從而培養學生對於資訊的獲取、分析和處理的能力。教學中,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給出一個個的小任務,讓學生自已動手,自主探究。以任務的方式再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教學內容合理的流動

三. 說學法

新課改下的資訊科技教學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要以學生為主心。使學生處於主動的地位。因此,我通過自主探究學習和討論協作學習相結合的學法來引導學生來完成學習任務 。

四. 說教學準備

硬體準備:帶多媒體教學系統網路教室

軟體準備:windows作業系統,多媒體網路教室軟體

素材準備:課件、視訊等素材

五. 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當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分四部分來完成本次教學:

首先是創設情境匯入新課,接著是任務驅動自主探究,第三是鞏固知識課堂練習,最後是歸納總結,佈置作業。

第一.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興趣是學習的力量源泉,是學生能力培養與提高的`

前提。有了興趣,才能喚起學生求知慾望,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探求未知領域。充分利用多媒體工具把形、聲、色等各種資訊作用於學生感官,創設出一種溫馨和諧的教學氛圍。此環節設計的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用學生好奇好動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主動的接受學習任務,從而樂學

第二. 任務驅動自主探究: 要善於發現,並創造條件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找出

解決問題的方法。任務驅動自主探究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鍛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首先我會向同學們出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第一個:網路遊戲的利與弊。第二個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網路遊戲:第三個怎樣樹立良好的網路道德意識。任務提出之後,同學們探究思考討論,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看看誰最先得出結論。這樣意在培養學生自動探究的學生習慣。在操作過程當中,學生的水平不一,這時候可以通過小組討論解決,適時加以點撥。這種“資訊交流”,不僅擴充套件了學生的視野,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既延伸了課堂教學內容,又增加了學生的資訊知識。

第三. 鞏固知識課堂練習:資訊科技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工具課程。

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論知識是技能的基礎,技能是理論知識的目的。只掌握知識沒有技能就如同紙上談兵。要真正把所學習溶入到自身,還必須親身實踐,動手操作。學生通過以上知識的學習,已經基本掌握瞭如何運用網路交流討論。 他們在任務的驅動下,自主探究、動手實踐,解決了問題。學生的角色從“讓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學習的興趣也在不斷的提高,好奇也隨之得到滿足。

第四. 歸納總結,佈置作業:在結束本節課的同時我會讓同學們談一談這節課

自己的收穫,不僅能讓同學會回顧整個教學過程,對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梳理。加深對本節課重難點的理解。接著佈置作業。

六. 評價分析

評價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僅能檢驗學生一節課學習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給學生一種鼓勵,激發學生創新動機,發揮他們的創造力。首先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並對學生的總體情況進行評價分析。重點從“行為養成”、“學習內容”、“學習興趣”三個方面進行評價,要積極體現評價是鼓勵、評價是指導。在評價的最後,指出不足之處,以有利於學生進一步提高。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意了情景(設計)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將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能力放在首位。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自我創新,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學習。既提升了學生的知識技能,又陶冶了情操。

我的說課完畢。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導。謝謝!(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