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品】數學說課稿國小四篇

說課稿1.5W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數學說課稿國小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數學說課稿國小四篇

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1

揭示課題

師:前面我們認識了圓,學習了圓的周長,今天學習“圓的面積”。(教師板書,學生齊讀)

師:看到這個課題後,你們會想到什麼?這堂課要解決什麼問題呀?

生:這堂課我們要學習圓的面積是怎樣求出來的。

生:學生圓的面積公式。

師:你們知道圓的面積公式後,你們還想到什麼問題?

生:圓的面積公式根據什麼推匯出來的。

師:對!剛才這幾位同學跟老師想的一樣。這堂課我們要解決兩個問題。(出示小黑板上的板書,學生齊讀。)

1.計算圓的面積公式是什麼?

2.這個公式是怎能樣推匯出來的?

匯入新課

師:現在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基本圖形的面積計算。

生: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教師隨著學生的回答,逐一用投影機放出上述圖形)。

師:上面這五種圖形和今天學習的圓形有什麼顯著的'區別?

生:上面五個圖形是由線段圍成的,下面的圓形是由曲線圍成的。

師:因為圓是由曲線圍成的,計算圓的面積就比較困難了。能不能直接用面積單位去量呢?

生;它是圓的,用面積單位直接量是有困難的。

師:究竟用什麼方法,請大家閱讀課本,在課本中尋找答案。(學生閱讀課本後,紛紛舉手要求回答)

生:我們可以用圖形轉化的方法,求圓的面積。

師:這個辦法很好。那麼把圓形轉化成什麼圖形呢?

師:以前我們學習的哪些圖形也是轉化成長方形,來推匯出面積計算公式。

(用投影機放出幾種圖形的轉化圖解,邊出示,邊討論)

進行新課

師:我們先用一個簡單辦法,猜想一下圓面積的公式。把一個圓4等分,用半徑作邊長畫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可用r2表示。在這個圓上可以畫同樣的4個正方形,它們的面積可以用4 r2 表示,你們觀察一下這個圓的面積等不等於4 r2 ?

師:為什麼?

生:因為,這個圓面積還要加上外面的4小塊,才是4 r2 。

師:這個圓的面積比4 r2 小,等不等於3 r2 呢?

生:看上去比3 r2 又要大一些。

師:現在我們可以大致估計一下,這個圓面積要比3 r2 多一點,也就是r2 的3倍多一點。至於多多少,現在就來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師要求學生把預先準備好的一個圓分成16個相等的扇形,拼成一近似的長方形,學生可以一邊看書,一邊操作)

師:同學們觀察一下,拼成的是什麼圖形?

生:近似於長方形。

師:說得很好,為什麼說近似長方形,哪裡不太像?

生:長邊都是許多弧形組成,不是直線。

師:這裡我們把圓分成16等分,還能分嗎?

生:可以分成32等分、64等分、128等分……

師:究竟能分多少份呢?

生:無數份,可以永遠分下去。

師:對。這就是說,分的份數是無限的。你們可以閉上眼睛想一想,如果分的份數越多,長邊就越接近直線,這個圖形就越接近於長方形。

師:把圓轉化成長方形後,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教師要求學生觀察自己在課桌上拼出的圖形,一邊討論,一邊逐步寫出推導的過程。)

長方形面積= 長 ×寬

↓ ↓

圓的面積=圓周長的一半×半徑

= πr × r

= πr2

師:現在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問題,圓面積是以半徑為邊長的正方形面積多少倍呢?

生: π倍。

生:約等於3.14倍。

師:剛才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圓面積的3 r2 多一點,現在推匯出來的圓面積公式是πr2 ,也就是約等於3.14 r2 。

師:現在請同學們把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再完整地說一遍。

(學生回答略)

鞏固新課

採用搶答比賽的形式鞏固新課。把學生分成4組,每組的底分為100分,答對1題加10分,答錯1題扣10分。搶答題用投影片逐題出現:

(1)計算圓的面積必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2)一個圓的直徑與正方形邊長相等,圓和正方形哪個面積大?

(3)半徑是1米的圓,面積是3.14平方米,半徑是2米的圓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4)圓能不能轉化成三角形,來推匯出求圓面積的公式?

(出示第4題前,教師宣佈:第4題比較難,要先用學具擺,用相等的16個扇形先擺成三角形,然後觀察,再寫出推導過程。誰回答正確得30分。學生情緒高漲,都積極思考,搶著擺學具,搶著到黑板上寫出推導的算式。)

三角開面積= 底 × 高 ÷ 2

= 2πr÷4 × 4r ÷ 2

=2πr × r ÷ 2

=πr2

課堂小結

師:這堂課大家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

學生熱烈發言,最後教師總結,解答了課一開始提出的兩個問題。

叮鈴鈴,下課鈐響了,這堂課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結束。

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2

一、教材分析

《青蛙吃害蟲》選自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24—25頁。“青蛙吃害蟲”使學生理解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兩位數加、減整十數”,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為後面學習100以內進位加、退位加減法打下基礎。首先利用“青蛙吃害蟲”的故事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滲透環保和愛護動物的教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電腦演示的動畫中,自己提出數學問題,並解決問題。其次是探究計算方法。以小組合作為基礎,並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不同的想法,然後,在學生交流演算法的基礎上,進行整理,滲透相同數位相加減的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的確立及依據

本節課是百以內不進位、不退位加減法的第三課時,由於有整十數加減法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這兩節課做鋪墊,再加上學生對這一型別的加減法已經有一定的計算能力和計算方法,因此,學生學習起來不太困難,學習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個十,也就是相同數位相加減。基於此,在教學中應將加減運算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結合起來,在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同時,更側重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也就是讓學生在經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驗演算法多樣化。因此,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問題情境,使學生建立加減的直觀表象,並鼓勵學生列出抽象的算式,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創設問題情境,感受加減法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活動對學生滲透環保意識和愛護小動物的德育教育。

三、教法、學法的確定及依據

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對於本課的教學,我將從以下三方面談談我的設想。

1、創造利於學生成長的課程環境,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經歷數學化的過程,讓學習數學、探索知識成為學生的需要。

2、提供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不斷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

3、鼓勵演算法多樣化,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應有的尊重。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採用“操作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等活動方式,讓學生從中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嚐到發現數學的滋味。

四、教學流程設計

依據這節課的教材知識結構,為優化教學過程,實現“尊重學生、注重發展”的課堂教學要求,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1)創設情境;(2)合作探究;(3)鞏固提高;(4)拓展延伸;(5) 評價體驗

五、具體流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老師和大家在一起學習、生活快一年了,我知道大家都是猜謎高手,現在老師有個謎語,大家願意猜嗎?

師:出示課件“小小遊泳家,說話呱呱呱,常在田裡住,捉蟲保莊稼。猜一種動物。”

師:(出示課件:畫面先後蹦出兩隻青蛙,蹦跳三下叫道:呱呱)同學們猜對了,你們真棒!今天哪,這兩隻青蛙就陪我們一起走進新課,再次探索數學王國裡面的奧妙)今天啊,這兩隻青蛙它們說有問題向你們請教,怎麼樣?你們有信心幫助他們解決嗎?

師:好,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可愛的小青蛙們正在忙什麼呢?

(設計意圖:用課件以用猜謎語的形式創設情境,為學生創設一個愉悅、寬鬆、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為整節教學活動做好鋪墊。)

二、探究新知:

師:(播放課件):同學們,你們一邊聽一邊看,我們能蒐集哪些數學資訊。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青蛙吃害蟲的只數了,那麼請你想一想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呢?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貼上有以上問題的紙條)

師:同學們真棒!好,提出這麼多數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奧祕,相信大家一定都是勇敢的小探索家。

(一)探究兩隻青蛙一共吃了多少隻害蟲?

師:我們先研究第一問題,誰來列式?

(指名列式引導學生計算)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麼快就找到了計算方法。(拿起計數器)如果我們用計數器來計算,該怎樣操作呢?(學生有些疑惑,在下面小聲討論)現在老師就交給大家用計數器計算的方法:(出示課件演示操作過程)首先來撥56,56裡有5個十和6個一,就在計數器的十位上撥5個珠子,在個位上撥6個珠子,再加上30,30裡有3個十,那3個十該在計數器上怎麼撥?(電腦出示撥3個十的答案) 現在看看計數器是多少?

師:所以56+30=86,單位是隻。

師: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一起研究一下第2題和第3題。

(二)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第2題和第3題。

(學生小組學習、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師:同學們在小組學習中,都很認真,都挺喜歡發言的,下面請各組派一名同學彙報以下你們學習的成果嗎?

師:好,老師給同學們演示一下。(出示課件,演示),所以呀56-30=26.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通過圖片中的資訊,自己提出數學問題,並解決問題,以此訓練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小組合作為基礎,並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不同的想法,然後,在學生交流演算法的基礎上,進行整理,滲透相同數位相加減的思想。)

三、鞏固提高

師(出示課件):我們在計算時,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計算方法,就會很快計算出結果。啄木鳥聽小青蛙說大家很厲害,也想考考大家,我們分小組合作學習,比一比哪個小組做的即對又快。

(小組學習、交流、相互訂正)

師(出示課件):為了祝賀大家的聰明智慧,38只小青蛙舉辦了演唱會,一曲結束後跳下去多少隻青蛙準備下場節目呢?快快開動你們的小腦筋,想一想,算一算吧!

(先獨立完成,同座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麼快就完成了任務,這時小青蛙班長說:“同學們,我們來個智力大比拼好不好?看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出示課件)

(以開火車的形式完成,教師隨即在電腦上完成)

(設計意圖:延續“青蛙吃害蟲”這一情境,設計、組織了一系列充滿童趣的練習,激發學生鞏固計算的興趣,從而更好地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對於練習題的訂正是否過於細緻,因而使課堂密度減小。)

四、拓展延伸

師(出示課件):同學們,老師剛剛收到了朝陽國小老師的求助資訊,朝陽國小有42名同學來我校參加獻愛心活動,可我們學校會議室只有30把椅子!每人一把椅子,還有多少名小朋友沒有座位?看誰能又快又準地把答案告訴老師。

師:你們都很聰明,不光是小青蛙佩服你們,老師也佩服你們了。

(設計意圖:練習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情境,滲透了“生活無處不數學”的基本理念,讓學生從小培養成“學以致用”的意識。是否可結合實際情況,安排一些學生可以完成的實踐活動。)

五、評價體驗

師:短短的四十分鐘很快就要過去了,老師感受到了同學們學習的快樂,現在請把你的收穫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學生彙報交流)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現在看看這兩隻青蛙(出示課件),他們已經吃了很多害蟲,你們看,他們的肚子脹脹的(青蛙的肚子脹兩下)那青蛙對我們有這麼大的好處,我們應該怎麼對待它們呢?

(學生自由回答)

師:對,青蛙可以把莊稼裡的害蟲吃掉,那農民就不用把農藥播在莊稼裡,這樣對我們的環境就可以起到綠化的作用。希望同學們能遵守你們的諾言保護好自然環境,做一個有環保意識的好孩子,同學們再見!(放歌曲結束)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自己參與的整個學習過程做一個總結、反思。通過恰當的評價激勵學生,讓學習再次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滲透保護小動物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意識。)

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3

一、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力圖體現“尊重學生,注重發展,使之‘做’數學”的教學理念。做數學是目前數學教育的一個重要觀念,它強調學生學習是一個現實的經驗、理解和反思的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學的重要性。根據本節教學內容的特點,主要意在體現“做”數學的兩方面:一引導學生“玩”數學;二幫助學生“悟”數學。因此有意識地採用操作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等活動方式,讓學生從中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嚐到發現數學的滋味。

二、 設計思路

“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是浙江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二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是在學生能“比較數量多少”和“求兩個數相差多少的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又一類應用題。

教材強調“先分後合”,通過“誰與誰比,誰多誰少,多的可以分成哪兩部分”來理解算理。因此,通常的教學模式是“著重讓學生理解:母雞與公雞比,母雞多,母雞的只數分成——與公雞隻數同樣多的和比公雞多的兩部分,把這兩部分合起來,就是母雞的只數來解此類應用題。”但從實際的教學情況看,讓一年級的學生完整地敘述這一思考過程是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學生對為什麼要分?分了過後又為什麼要合很難理解,教師上課時也說不明道不清。

針對以上的現象,本節課設計的意圖是想在強調“同樣多”與“多的部分”的概念的基礎上,抓住“母雞比公雞多3只”的重點句,通過探討“誰和誰比,以誰為標準,誰多誰少”,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即求母雞的只數轉化抽象成“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文字題(求比5多3是幾)”來解此類應用題,使說的過程變得簡潔,以便於學生接受。而且還為學生以後學習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尋找單位“1” 的量作鋪墊。基於以上教學想法的另一個原因是教材在教完“求兩數相差多少的應用題”、“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應用題”各內容之後,都出現了同類的文字題。說明各類應用題與同類文字題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絡,是否意味著生活問題與數學模型的建構相互依存。

針對以上的教學設想,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通過觀察和操作,滲透“一一對應”及“比較”的思想、方法,幫助理解掌握“同樣多”與“多的部分”。

(2)學生掌握表述解答方法的過程,並能正確解答此類應用題。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動手操作和實踐應用能力及探索創新、合作學習的意識。

(4)向學生滲透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思想觀點,進行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為力求體現“引導學生‘玩’數學,幫助學生‘做’數學”這一教學思想,教與學主要舉措為學具操作、計算機輔助教學、組織討論探索、引導合作發現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來,構建“轉化”的全過程,幫助學生建立一個“理解”或“消化”的過程,同時通過以下的學習方法親身體驗合作的成功和愉悅。

(1)觀察的方法,通過觀察電腦的動畫演示,突出“同樣多”這一重要概念,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動手操作的方法,通過動手操作擺“同樣多”與“多的部分”,感悟應用題與文字題的轉化統一。

(3)嘗試法,教師先讓學生嘗試從具體實物操作中抽象成文字題,在嘗試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然後相互討論,相互啟發,最後總結出方法。

(4)概括的方法,在合作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能總結概括出解此類應用題的方法。

三、教學程式

依據這節課的教材知識結構及國小生認知規律和發展水平,為優化教學過程,實現“尊重學生,注重發展”的課堂教學要求,這節課的程式安排為:

第一環節:引導學生“玩”

1、開門見山地讓學生按要求玩學具

(1)擺一擺“同樣多”的兩種物體,學生自由擺。引匯出“一一對應”的擺法後,再次擺“同樣多”的兩種物體,同桌交流檢查。

(2)擺一擺“多的.部分的物體”,學生自由擺並演示說操作的過程。第一行擺4個 ,第二行擺比第一行多2個 。就是比4多2個所以擺6個。主要引導學生說出為什麼第二行為什麼擺6個?(比4多2是6。)

(3)相互合作擺“多的部分的物體”,指名演示並說過程。

2、教師引導得出:剛才我們所做共同點就是算“比幾多幾是多少”

[設計意圖:愛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設定“玩”的環節是針對兒童這一特點及教學內容所考慮。“玩”數學不僅是學生的認知過程,而且也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意交流的過程。“玩”數學的獨特之處在於主體處於愉悅心理狀態下去學數學。學生通過擺學具從具體實物操作的過程中初步感知“求比一個數多幾是多少”的文字表述,為新課應用題學習打下基礎。]

第二環節:幫助學生“悟”

1、應用題教學 例 公雞5只,母雞比公雞多3只,母雞有多少隻?

(1)獨立思考,嘗試解題。

(2)小組合作,交流解法。教師參與學習。

(3)彙報解法。可能出現:用學具演示;直接說算式;轉化成“比5多3是幾”等。

(4)電腦演示線段圖,抓住“母雞比公雞多3只”通過“誰與誰比,以誰為標準,誰多誰少”來進一步理解算理。

2、引導歸納轉化成文字題

[設計意圖:合作方式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本節應用題教學,也想嘗試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如: 從實際的問題“母雞比公雞多3只”的理解:誰與誰比,以誰為標準,誰多誰少,及轉化成文字題都有一定的難度,安排合作討論等。這樣以分組合作的形式,出現在課堂上,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提高了參與學習的效率,也便於教師的個別輔導。更重要的是在合作學習中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和交流。由此引發了他們的成就感和進取心。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學生的個體人格的發展,創造了適宜的環境條件]

更多相關的國小數學說課稿推薦:

國小數學說課稿《秒的認識》

國小數學說課稿《角的度量》

國小數學說課稿《分數的初步認識》

國小數學說課稿 《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

國小數學面試說課稿《長方體和立方體的認識》

第三環節:組織學生“用”

1、課後練習。

2、選擇自己喜歡的兩樣物體編應用題

[設計意圖:學生在以上合作交流探索的基礎上,已初步建立把應用題轉化成文字題的思想方法,並能正確解答。這裡設計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編題的目的一是鞏固新知,步步深入;二是給學生提供自主的活動空間及實際的應用意識。]

第四環節:指導學生“想”

1、 談談對這類應用題解題的感想。比如請你用“難、容易、比較難、比較容易”選一來進行評價並說明理由。

2、如果是“母雞比公雞少3只”你會做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回憶歸納本節課所學內容,讓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知識網路,培養了抽象概括能力,同時抓住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與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應用題的內在聯絡來再次調動學生的求知慾。]

數學說課稿國小 篇4

一、 教學理念

教師的教學方案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基礎之上。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筆者認為教學中成功的關健在於:教師的“教”立足於學生的“學”。

1、從學生的思維實際出發,激發探索知識的願望,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存在差異,處於同一階段的不同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也存在著差異。人的智力結構是多元的,有的人善於形象思維,有的人長於計算,有的人擅長邏輯思維,這就是學生 的實際。教學要越貼近學生的實際,就越需要學生自己來探索知識,包括髮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在引導學生感受算理與演算法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嘗試,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並適時調動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方法,然後讓學生自己去比較方法的正確與否,簡單與否。這樣學生對算理與演算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既明於心又說於口。

2、遇到課堂中學生分析問題或解決問題出現錯誤,特別是一些受思維定勢影響的“規律性錯誤”比如學生在處理商的小數點時受到小數加減法的影響。教師針對這種情況,是批評、簡單否定還是鼓勵大膽發言、各抒己見,然後讓學生髮現錯誤,驗證錯誤?當然應該是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法、想法。學生對自己的方法等於進行了一次自我否定。這樣對教學知識的理解就比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學生通過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分析或解決的問題提出質疑,自我否定,有利於學生促進反思能力與自我監控能力。

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是一個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並用多種數學語言分析它,用數學方法解決它,從中獲得相關的知識與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感受教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獲得對數學較為全面的體驗與理解。因此,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獲得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二、教學思路

一個數除以小數”即“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九冊的重點知識之一。本節教材的重點是: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時小數點的移位法則。其關鍵是根據“除數、被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的性質,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1、 調查分析

在教學小數除法前一個星期,筆者對曾對班內十五位同學進行了一次簡單的調查,(調查結果見附表)筆者認為學生存在很大的教學潛能,這些潛在的“能源”就是教學的依據,教學的資源。從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 學生對小數除法的基礎掌握的比較鞏固。

(2) 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但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潛力。

(3) 優秀學生與學習困難生對算理的理解在思維水平上有較大差異。但對豎式書寫都不規範。

筆者認為小數除法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教學是很不合理的,不僅浪費教學時間,而且不利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小數除法,不利於知識的系統性的形成,更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建構。因此,筆者選擇了重組教材。(把例6例7與例8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2、利用遷移,明確轉化原理

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演算法則的算理是“商不變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後就用“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演算法則進行計算。為了促進遷移,明確轉化移位的原理,可設計如下環節:

(1)、小數點移動規律的複習

(2)、商不變規律的複習

(3)、移位練習

3、試做例題,掌握轉化方法

明確轉化原理後,讓學生試算例題。在試做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抽象出轉化時小數點的移位方法,最後概括總結出移位的法則。具體做法如下:

①.學生試做例題6例題7,並講出每個例題小數點移位的方法。

②.學生試做例8

③.引導學生概括總結出轉化時移位的方法,同時在此基礎上歸納出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演算法則。在得出計演算法則後,還要注意強調:

(1)小數點向右移動的位數取決於除數的小數位數,而不由被除數的小數位數確定。

(2)整數除法中,兩個數相除的商不會大於被除數,而在小數除法中,當除數小於1時,商反而比被除數大。

(3)要注意小數除法裡餘數的數值問題。對這一問題可舉例說明。如:57.4÷24,要使學生懂得餘數是2.2,而不是22。

4、專項訓練,提高“轉化”技能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後,被除數可能出現以下情況:被除數仍是小數;被除數恰好也成整數;被除數末尾還要補“0”。針對上述情況可作專項訓練:

①.豎式移位練習。練習在豎式中移動小數點位置時,要求學生把劃去的小數點和移動後的小數點寫清楚,新點上的小數點要點清楚,做到先劃、再移、後點。這種練習小數點移位形象具體,學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橫式移位練習。練習在橫式中移動小數點位置時,由於“劃、移、點”只反映在頭腦裡,這就需要學生把轉化前後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瞭然。 (1)判斷下面的等式是否成立,為什麼?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要使下列各小數變成整數,必須分別把它們擴大多少倍?小數點怎樣移動?

0.003

2.把下面的數分別擴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1.342,15,0.5,2.07。

3.填寫下表。

根據上表,說說被除數、除數和商之間有什麼變化規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根據商不變的性質填空,並說明理由。

(1)5628÷28=201; (2)56280÷280=( );

(3)562800÷( )=201; (4)562.8÷2.8=( )。

(重點強調(4)的理由。(4)式與(1)式比較,被除數、除數都縮小了10倍,所以商不變,還是201,即562.8÷2.8=5628÷28=201)

(該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學生的講與練,理解其轉化原理是:當除數由小數變成整數時,除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被除數也應擴大同樣的倍數。)

(二)探究算理 歸納法則

1.學習例6:

一根鋼筋長3.6米,如果把它截成0.4米長的小段。可以截幾段?

(1)學生審題列式:3.6÷0.4。

(2)揭示課題:

這個算式與我們以前學習的除法有什麼不同?(除數由整數變成了小數。)

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個數除以小數”。(板書課題:一個數除以小數。)

(3)探究算理。

①思考:我們學習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現在除數是小數該怎樣計算呢?

(把除數轉化成整數。)

怎樣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呢?

②學生試做:

板演學生做的結果,並由學生講解:

解法1:把單位名稱“米”轉換成釐米來計算。

3.6米÷0.4米=36釐米÷4釐米=9(段)。

解法2:

答:可以截成9段。

講算理:(為什麼把被除數、除數分別擴大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