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兒童詩》說課稿

說課稿2.93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兒童詩》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兒童詩》說課稿

《兒童詩》說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九課《兒童詩兩首》的第一課時《我想》的教學內容,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對我的教學構想進行一下闡述:

一、教材分析

《我想》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這些充滿童趣的願望,充分表達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嚮往。

根據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藉助拼音讀準生字“丫”“汲”,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目標:朗讀兒童詩,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寫兒童詩的興趣。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激發學生創作兒童詩的興趣。

二、教法學法

五年級學生正處在童年階段,他們有豐富的想象力。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徵和教學內容的特點,我在教學中採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師生、生生互動,練筆嘗試等方法。

三、教學流程:

在教學這節課的時候,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二、初讀詩歌,讀中悟學

三、精讀詩歌、品味感悟

四、賞析詩歌,領悟寫法

五、 總結延伸,佈置作業

接下來我將對各部分內容進行一下詳細的闡述。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上課之初,我會提出一個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話題:“此時,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幫你實現一個願望,那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呢?”

這一環節的設計能令孩子們暢所欲言,他們會說出許許多多稚嫩而美好的願望,從中我們可以更真切地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當孩子們紛紛說出自己的願望後,我便由此匯入:是啊,美好的願望有那麼多,要是都能一一實現那該多好啊!這不,有一個孩子就把自己的`願望寫進了詩裡,他的願望會是什麼呢?咱們趕緊去讀讀吧,此時板書課題。

(二)初獨詩歌,讀中悟學

在這個環節中我首先讓孩子們自由讀詩,把詩讀通順,讀流利。在初讀的過程中,我會及時指導“丫”、“汲”的讀音。

接著指名分小節讀詩,讓孩子們整體感受詩的內容和節奏。這一過程中我會及時的給予朗讀的指導和激勵性的評價。接著我會適時的進行範讀,讓孩子們在聽的過程中:1.用斜線畫出朗讀的節奏。2.哪些詞語重讀,做上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節奏和重音後再讓他們模仿讀,展示讀,想讀的自己站起來讀,挑選自己喜歡的段落來讀,通過多種朗讀方式,激發孩子的朗讀興趣和熱情。

(三)精讀詩歌,品味感悟

讓孩子們再讀詩歌,體會每一小節裡作者都有什麼樣的願望,隨著孩子們的交流我進行板書。

接著引導學生說說在“我”那麼多的願望中,哪一個最令你神往?為什麼?

在孩子們交流自己最喜歡的願望時,鼓勵他們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會是怎樣的情景、怎樣的感覺;如果真的把眼睛裝在風箏上,你可能會看到什麼,把自己種在土地上,你會變成什麼,會有收穫嗎?

接著邊讀邊想象每個夢想的情景,你彷彿看到了一幅幅什麼樣的畫面。在這個環節裡可以通過以下問題進行引導:你好象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感受?

比如:“牽著萬縷陽光”是怎樣的感覺?“成為柳絮和蒲公英,飛呀,飛”又是怎樣的感覺?請你帶著這種感覺來讀一讀你最喜歡的願望。

最後我會和孩子們合作朗讀:在那桃花盛開的春天,我想像……;旭日,和風,垂柳拂岸,我想象……;放風箏的季節,藍天白雲下,我在想……;陽春三月,綠草如茵,我把自己想象成大地……。孩子們依次接讀課文的四個小節。通過入情入境的引讀,讓他們們進一步感受詩歌意境。接著讓他們說說,大自然的一切是那麼美好,你還有什麼樣的夢想,鼓勵大膽的說說自己的想法。

(四)賞析詩歌,領悟寫法

1.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這首詩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2.接著讓孩子們自由交流自己的發現:

他們可能會說出:每一小節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

還有:每一小節裡都有一個疊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這樣的語句。在孩子們暢所欲言後,引導他們進行小結。

然後進行一個小練筆,模仿課文的結構,再寫一小節的詩歌,表達自己的願望,寫完後小組內進行評價,把組內幾位同學的小作品連起來就又是新的一首小詩《我想》。這個環節可以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四:總結延伸,佈置作業

童年,總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們記憶、有太多的場景值得我們收藏,同學們還可以多閱讀一些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下節課請大家按照這節課的學習方式自學《童年的水墨畫》。

《兒童詩》說課稿2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願望。

2、認識本課生字,背誦喜歡的詩歌。如果有興趣,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朗讀詩歌

1、出示課題《兒童詩兩首》,說說你知道那些兒童詩。可以說說詩歌的題目,也可以背誦其中的一兩句。

2、朗讀課文。

二、感情朗讀,體會意境

1、指導學習《我想》

(1)朗讀詩歌,想象體會"我"的願望。

①朗讀詩歌,說說"我"的那麼多願望中,那一個最令你神往?

②默默誦讀最令你神往的願望,想象那是一個怎樣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麼?

◇你有什麼感受?比如:"牽著萬縷陽光"是怎樣的感覺?"成為柳絮和蒲公英,飛呀,飛"是怎樣的感覺?

③有感情的朗讀最令你神往的願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樣的情景下產生這些美好的願望的?具體說說。

◇春暖花開的時候,坐在綠綠的草地上……

◇在陽光下,春風中起舞……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指導學習《童年水墨畫》

(1)朗讀詩歌,比上眼睛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①靜靜地在街頭閱讀《水滸傳》。

②魚兒釣上來了,魚在草地上蹦跳。

③在江面上打水仗。

……

(2)細細朗讀有關的詩句,體會其中的快樂。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體會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比較朗讀,理解詩歌

1、反覆朗讀兩首兒童詩,比較:這兩首兒童詩有什麼不同?

2、在充分朗讀、思考的基礎上,小組討論。

3、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我想》是一首詩歌,《童年的水墨畫》是組詩。

引導學生注意其中的區別:組詩有小標題;每一節詩歌寫的`是不同的內容……

(2)《我想》是押韻的,《童年的水墨畫》不押韻。

引導學生朗讀這兩首詩,體會押韻和不押韻的區別,瞭解兒童詩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

(3)《我想》描寫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願望,《童年的水墨畫》描寫的是童年的生活學習場景。

①說說《我想》描寫了"我"的哪些願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

◇"我想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

◇"我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

……

(2)說說《童年的水墨畫》描寫了哪些學習生活場景?

◇在街頭看書

◇在溪邊釣魚

◇在江上游泳

③朗讀詩歌,體會描寫的願望和場景

四、誦讀詩歌,感悟語言

1、自由誦讀詩歌,畫出你認為寫得最特別的句子

(1)"牽著萬縷陽光,/悠啊,悠──/悠出聲聲春的歌唱"

(2)"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

(3)"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也想著‘黑旋風’水戰‘浪裡白條’。"

……

2、說說這些詩句特別在什麼地方?

(1)很有韻味。

(2)語言中有圖畫。

……

3、朗讀或背誦這些詩句。

五、拓展延伸

1、交流課前蒐集的兒童詩。

2、學寫兒童詩。

六、作業

1、選擇背誦詩歌。

2、辦兒童詩主題手抄報

《兒童詩》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我想》是一首兒童詩,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麼的美好幸福!

 二、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針對本班學生實際認知水平和語文學習情況,我把教學目標設計為:

1.讀詩:讀準這首詩中出現的“花苞、柔軟、柳絮、蒲公英”等詞語;理解“汲取”、“篷帳”等詞語;自由輕鬆地朗讀詩歌。(這課是略讀課,學生可以自己讀準字音和詞語。)

2.悟詩:通過反覆朗讀,感受兒童豐富的想象力,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悟兒童詩的特點。(讀是寫的基礎,學生在反覆閱讀中,感悟詩歌表達的無拘無束,自由快樂。為寫詩做準備。)

3.仿詩:瞭解詩歌特點,學會用換詞、嵌入等方法仿寫詩歌。

(對應課前導語中的最後一句,學生展開想象,並結合自己的童年記憶,試著用自己感興趣的另外一些詞語,來替換文中的詞,實現學以致用。)

 三、說教法、學法

1.重視朗讀訓練,朗讀法為主。《我想》節奏齊整,韻律感很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讀材料,教學中,會在不同的環節安排朗讀訓練,但要突出朗讀的層次性,不斷提升朗讀的質量。

2.鼓勵大膽想象。指導學生結合小詩內容、課文插圖和自身生活實際,想象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感受童年的異想天開和瑰麗多彩。

3.學寫詩歌。在仿說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借鑑詩歌的表達形式和方法,把內心想法及時抒於筆端。

 四、說課前準備:

1、注重雙基訓練,讀準詩中出現的詞語;

2、音樂是心靈的按摩師。配上輕柔的音樂,學生的思緒會更開闊,更自由;學生朗讀起來也會更輕鬆,更奔放。

五、說設計理念:

在兒童的眼睛裡,世界是那麼美麗;在他們的世界裡,生命是那麼自由!所以,在他們看來,夢想可以無限延伸。因此,在教學中,我會放手讓學生朗讀,讀悟結合,以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文字的語言文字,體會詩歌情感,直至學習用優美的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

 六、說教學過程

(一)說匯入

首先引用課文前面的導讀部分來匯入新課,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親愛的同學們,童年是一幅畫,畫裡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裡有我們的幸福和歡樂;童年是一個夢,夢裡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回憶童年中的趣事,講給大家聽聽,一起分享快樂。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4課,共同來分享童年的多姿多彩!

板書課題時,注重書寫的養成教育。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範寫既能體現對書寫的重視,更能對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起到推動作用。

(板書課題)《我想》,(板書並提醒學生注意“我”字的寫法,第4筆是提,杜涵博同學尤其要注意。)

(二)說讀詩

讀詩環節中,要突出指導朗讀的.層次感:

第一步:出示詞語卡片,正音;

第二步:讀通全詩,讀得正確、流利;

第三步:讀得輕鬆,讀得快樂,讀出自由,讀出灑脫的感情。

(三)悟詩

本環節中,突出“詩讀百遍,其義自現”的原則,鼓勵學生在朗讀中發現、感悟,尋找童年的自由、快樂和幸福。

針對本詩最後一節,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因為學生年齡小,有時候不懂得保護自己,因此,教師一定要強調外出安全。

七、說仿詩

仿說是仿寫的基礎,在學生大膽表達的同時,鼓勵學生更換詩中關鍵詞,把所想象到的畫面用優美的語言記錄下來,試著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八、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設計就是微型教科書。針對本詩中心和教學環節的安排,我的板書是:

我想……

省略號既包含了小詩內容,又是學生仿說、仿寫內容的省略,還能給予學生無限的想象和創作空間。

 九、說作業

我本節課的作業是:試著寫一首完整的兒童詩《我想》,併發到自己的部落格裡。因為我班有部落格圈,學生有用部落格記錄自己生活的習慣。

《兒童詩》說課稿4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的語言活動《蒲公英》。

下面我就說說本次活動的設計方案:

一、說教材:

《蒲公英》這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作品,它篇幅短小,結構層次清楚分明,以擬人的手法來寫,使孩子們在領會詩歌擬人手法產生的美時,從蒲公英的這種微笑的植物中感受生命的美麗而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形象而易於孩子瞭解的比喻手法,使整篇兒童詩優美而又富於生命的活力,增添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憧憬,易於孩子們朗誦和仿編。結合季節特點,我在活動前帶領孩子們去感受大自然,去接觸和了解認識蒲公英,讓懂得蒲公英“為他人著想,助人為樂”的美德。

二、說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及心理特點,從情感教育、能力培養、知識三個方面,我將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定位於: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在觀察認識蒲公英的基礎上,欣賞兒童詩,理解詩中優美的詞句和比喻句手法的運用,感受。

2.要求幼兒學會有感情地朗誦兒童詩,並能用繪畫等形式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3.擴充套件幼兒的想象,引導他們運用積累的經驗與詞彙,仿編新的兒童詩。

三、說重難點

活動的難點在於引導幼兒理解兒童詩優美的詞句而重點則是在認識蒲公英的基礎上能有感情地學會朗誦兒童詩。

四、說教法:

每個孩子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具有極強的興趣。活動程中我運用了自制的課件、背景樂和兒童詩錄音、教師自身的朗誦,把孩子們帶入一種美的意境,使孩子們在優美的意境中感受了兒童詩的語言美,體驗學習兒童詩的快樂。活動的開展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使孩子們能主動積極、自願地參與和學習,獲得經驗,體驗了孩子的主體地位,也正好契合了《綱要》中關於“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理念。此外我還採用了欣賞傾聽法、談話交流法、遊戲表演法引導孩子在活動中敢說、想說、願意說,樹立了孩子的自信心,從而使本次活動達到美的享受,快樂學習的和諧統一。

五、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了活動的重、難點。在活動中教師充分調動幼兒運用直觀視聽法、討論談話法、情境表演等學習方法,讓孩子學得輕鬆,感興趣。

六、 活動準備:

1。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利用散步或春遊的機會,引導幼兒觀察蒲公英,瞭解它的外形特徵。

(2)、錄音機、配樂朗誦錄音磁帶。

(3)、蒲公英頭飾若干。

(4)課件及背景樂(畫面一:蒲公英的外形圖;畫面二:青草地上開著許多野花;畫面三:蒲公英的花形→凋謝過程,結出絨白色的球→風一吹,花朵上的絨毛隨風飛揚→雪白的絨毛輕盈降落;畫面四:第二年絨毛種子生根發芽的過程)

七、說過程 :

每個活動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一環緊扣一環,也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活動設計很重要的體現和實現的過程。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幼兒的接受能力,我把活動分成幾個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通過課件的展示,激起幼兒興趣。 《綱要》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援、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還提出了讓幼兒“想說、敢說”。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教師以談話的方式和課件的展示給孩子創設了一種散文意境。以神祕的語氣告訴孩子說:“昨天,老師做了個夢,夢見我來到了青草地上,看到了什麼?你們來猜猜!”孩子們一定會積極的響應我的提問,他們會展開想象的翅膀來猜想我在夢中看到了什麼,這時我再告訴孩子們我看到的是草地上開著許多美麗的野花,讓孩子們繼續猜想我最喜歡什麼花?激起幼兒強烈的好奇心,給孩子提供一個自由想象說話的空間和機會。孩子們在談話想象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體驗到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這時教師再開啟課件畫面一:蒲公英的外形圖,讓孩子得到答案會無比興奮和滿足,激發起幼兒想去欣賞和學習兒童詩的興趣。

第二部分:欣賞兒童詩,引導幼兒瞭解兒童詩優美的詞句和比喻句並學會有感情地朗誦兒童詩。 這一部分我分四個環節來完成:

(一)通過播放課件和配樂錄音,讓幼兒感受兒童詩的語言美。在孩子們對兒童詩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後我回提問:①蒲公英在什麼季節開花?②散文裡說青草地上怎麼樣?“我”最喜歡什麼?③蒲公英開著什麼顏色的小花朵?④蒲公英長得和其他花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說它“打著一把傘”?…蒲公英在晴天和雨天各做什麼事?你聽後心裡是怎麼想的?詩人為什麼對蒲公英說“你悄悄告訴我吧,我不會和別人講……”?你覺得蒲公英美在什麼地方?通過提問,讓幼兒對詩的形象及其產生的意義有進一步的理解。

(二)幫助幼兒欣賞兒童詩並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情景表演和視聽講結合法,主要根據了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且安靜的環境中,通過多媒體課件,更加形象的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對蒲公英為他人著想,助人為樂過程的描述,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引導幼兒進行細緻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在教學中為了讓幼兒充分體驗詩歌優美的詞句,利用課件展示幫助孩子理解,激發孩子對生命的熱愛,陶冶他們的情操感受到生命的美麗。在示範朗誦時,教師配以情境表演和優美的背景音樂進行聲情並茂的朗誦,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官。講就是指教師和幼兒的互動式的交流,教師和幼兒充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想法和願望。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自然的張口習得詩歌的語句,豐富幼兒的語言。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讓孩子們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活動的重點在這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突破活動的難點,理解什麼是比喻句。教師採用的是學習詩歌形象的比喻(把蒲公英比做小傘)和擬人的手法(和人一樣有良好的情感和能力),讓幼兒談談:你平時看到的花草(如向日葵、仙人掌、荷花、茶花、菊花、含羞草等),在不同情況下會有什麼不同的姿勢,或有什麼作用,學習說說比喻句或擬人句。啟發幼兒充分想象,鼓勵幼兒講出與別人不一樣的發現,幫助幼兒使用恰當的詞語編出一首小詩。

(四)請孩子們戴上蒲公英的頭飾,跟著配樂錄音磁帶,一邊表演,一邊自己輕輕地跟著朗誦兒童詩,進一步感受兒童詩的特點,激發孩子們對生命的熱愛。

在每個環節中,無論是提問還是孩子交流中,我始終注意和孩子處在同一平行線上,善於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回答,而且每次的提問都出自於雙方自然的對話,使整節課輕鬆自然。在設計提問中,我給予孩子們更多說的空間,不去束縛他們的思維,充分體現孩子們在活動學習中的自主性。

第三部分:延伸後續部分設計了兩個活動:

1.帶領幼觀察,觀察後談話:“你看到什麼花兒也開放了,它們開著什麼樣的小花朵?”

2.在觀察談話的基礎上,提出繪畫要求,請幼兒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花,在繪畫中表現出它們的特徵。

(幼兒語言的獲得依賴於環境,幼兒語言的發展是與環境的互動作用的結果,觀察活動是幼兒積累感性經驗的過程,也是幼兒整理經驗的好時機。)

以上是我對這個教學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給與批評指正,謝謝!

《兒童詩》說課稿5

教材簡析:

《我想》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麼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畫》以跳躍的鏡頭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場景,如"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生動地展現了一個個快樂場面。

設計理念:

在兒童的眼睛裡,世界是那麼美麗;在他們的世界裡,生命是那麼自由,所以,在他們看來,夢想可以無限飛翔,快樂可以無限傳達。因此,教學中應放手讓學生朗讀,讓他們讀個夠,讀個透,結合誦讀,以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文字,體會詩歌情感,並且鑑賞詩歌寫法,用詩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目標:

1、藉助拼音讀準生字"丫""汲",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水墨畫"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願望。

3、背誦喜歡的詩歌,感悟兒童詩的特點,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教學難點:

比較兩首兒童詩表達方式上的區別,領悟兒童詩的寫法。

課前準備:

1、找幾首兒童詩讀一讀;2、瞭解《水滸傳》裡面的英雄人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學習《我想》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此時,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幫你實現一個願望,那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呢?

[這是一個讓人感興趣的話題,尤其是孩子們,這一環節能令他們暢所欲言,一吐為快。孩子的願望是那麼多,又那麼美好,教師從中更真切地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2、是啊,美好的願望有那麼多,要是都能一一實現那該多好啊!這不,有一個孩子就把自己的願望寫進了詩裡,他的願望是什麼呢?趕緊去讀讀吧。(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詩歌)

(二)初獨詩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節讀詩(注意"丫"、"汲"的讀音)。

自由讀詩,讀通順,讀流利,並想一想,孩子的願望是什麼?

交流作者在每一個小節裡所表達的美好心願。(師隨機板書)

(三)精讀詩歌,進入情境

1、那麼多願望中,哪一個最令你神往?說說理由。

2、誦讀最神往的願望,品讀這一節詩句,想象畫面。

[讀通詩句,讀好詩句,調動多種感官體驗詩歌描繪的意境,學生大膽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會是怎樣的情景、怎樣的感覺;把眼睛裝在風箏上,還會看到什麼,把自己種在土地上,還會變成什麼……]

3、想象"我"是在怎樣的情景下產生這些願望?

有感情地朗讀。

(四)賞析詩歌,領悟寫法

1、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這首詩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2、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每一小節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

每一小節裡都有一個疊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這樣的語句。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3、生再次自由讀文,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

4、全體齊讀。

二、學習《童年的水墨畫》

(一)自由讀詩

生自由朗讀全詩,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讀詩,其餘生邊聽邊試著在每節的標題後加上動詞,概括主要內容。

2、生個別回答,教師隨機板書:"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

3、分組讀詩,生概括全詩大意。

4、學生質疑,釋疑。

(三)賞析詩句

1、畫出文中精彩的語句,反覆誦讀、體會。

2、欣賞交流佳句。如:"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像剛下水的鴨群,扇動翅膀拍水戲耍"等語句,體會詩句所包含的動感畫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感情朗讀。

(四)鑑賞寫法

1、默讀兩首詩,比較這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麼區別?

2、 交流感悟。

3、小結:

第一首,每小節的結構基本相同,並且都圍繞"夢想"這一主題,語言比較跳躍。

第二首,主要通過捕捉鏡頭來記錄童年生活場景,有一種動態的美,還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性。

4、模仿這兩首詩中的其中一首,記錄下自己的童年夢想與童年趣事。

5、生動筆習作,教師巡視。

6、交流作品,師生互動點評。

三。總結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請大家課外多閱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或者仿照課文寫法,記錄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與大家分享。

練習設計:

1、我的夢想是

2、仿照課文嘗試寫首詩歌。

教學建議:

1、重視朗讀訓練。《我想》節奏齊整,韻律感很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很好的朗讀材料,教學中,在不同的環節安排朗讀訓練,但要注意層次性,提升朗讀的質量。《童年的水墨畫》則應重在讀出每個活動場景的趣味性。

2、鼓勵大膽想象。如:《我想》一詩,學生通過想象一個個心願的畫面,感受童年的異想天開,《童年的水墨畫》通過想象體會詩句所包含的動感畫面,感受童年的瑰麗多彩。

3、借鑑詩歌寫法。學生自主比較兩首詩的異同,借鑑詩歌的表達方法,詩化自己的表達方式,及時抒於筆端。

補充資料:

愛 之 歌

黑塞(德國)

我是一頭鹿,你就是那小鹿,

小鳥是你,我就是那樹,

太陽是你,我就是那白雪,

白天是你,我就是那夢。

夜晚,從我入睡的嘴飛出,

一隻黃金鳥,飛向你,

歌聲嘹亮,翅膀斑斕,

它對你唱一支愛之歌,

它唱著我給你的歌。

《兒童詩》說課稿6

一、說教材

兒童詩以其豐富的想象,表達無限的童真童趣而廣受學生喜愛。因此,我選擇了兩首關於具有代表性的春天的兒童詩,一首是《春天來了》現實寫出了春天將要來時動物們欣喜的心情,一首是《春姑娘》,寫出了小孩子們對春天的留戀之情,這樣能很好的組織教學。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正處在童年階段,有豐富的想象力。這兩首兒童詩貼近學生生活,能激發他們讀兒童詩和寫兒童詩的興趣,所以學生興趣濃厚,能把自己豐富的想象力融於寫作之中。

三、說目標

我設計了三個目標:

1、感悟兒童詩的特點通過兒童詩,感受春天的美麗。

2、通過品讀賞析,瞭解兒童詩的特點,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3、激發學生創作兒童詩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嘗試用兒童詩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三、說重難點

1、讓學生了解兒童詩的特點,並創設情境讓學生嘗試創作詩。

2、引導學生大膽想象,讓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盡情地表達。

四、說教學過程

一、播放動畫,匯入課題。

以春天動畫和聲音,讓學生很快的融入到學習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發學生學習春天兒童詩的興趣。

二、賞詩引路,捕捉詩意

通過適時出示兩首詩,讀詩品詩,比較兩首詩的異同,讓學生感受兒童詩的特點:想象豐富,充滿童真童趣,為後面的寫詩作鋪墊。

三、寫詩、讀詩

通過前面的詩的學習,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瞭解到兒童詩的`特點,我再出示一些春天的圖畫,和一些學生寫過的關於春天的兒童詩,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寫詩的慾望,然後讓學生在《我在貴州等你》這首詩情畫意的歌曲中(因為這首歌本身就是一首描寫春天的詩,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進行詩的創作,當學生寫完之後,挑選出好的向全體學生展示,從而達到我本節課的最終目的:瞭解兒童詩的特點,寫自己春天的兒童詩。

《兒童詩》說課稿7

一、說教材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9課《兒童詩兩首》是本冊教材第二組中的最後一篇。本單元的主題是“童年”,使學生感受童年的生活情趣,體會詞句表達的感情。從習作上講也很重要,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交流和描繪自己的童年生活。本課是閱讀課文,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畫》這兩首兒童詩組成。《我想》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把自己種在春天的土地上,童年是多麼的美好幸福。《童年的水墨畫》以跳躍的鏡頭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場景,如“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生動地展現了一個個快樂場面。這節課主要講《我想》,《童年的水墨畫》佈置自學。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正處在童年階段,有豐富的`想象力。這兩首兒童詩貼近學生生活,能激發他們讀兒童詩和寫兒童詩的興趣,所以學生興趣濃厚,能把自己豐富的想象力融於寫作之中。

三、說目標

1、知識與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藉助拼音讀準生字“丫”“汲”,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水墨畫”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並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體會作者巧妙優美的語言特點及抒發內心情感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兒童豐富的想象力,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悟兒童詩的特點。

四、說重難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五、說教學過程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實現教師觀念及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引導學生獨立讀書,邊讀邊想象,同時感悟兒童詩的特點,激發學生讀兒童詩和寫兒童詩的興趣。

1.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童年是一幅畫,畫裡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個夢,夢裡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瞭解了古人童年生活的情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兒童詩兩首》,體味現代兒童童年生活的快樂。板書課題,齊讀。(出示幻燈片一二)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是匯入後首先進行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首先讓大家自讀,讀準字音,解決生字詞的障礙。讀錯老師糾正,同時對本課生字詞出示,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考察。接著指名讀,談感受,使同學整體感受本詩的內容和節奏。然後比賽讀:看誰能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教師在學生讀的過程中給出激勵性的評價,同時指出朗讀詩歌應該注意的問題:注意把握詩歌的節奏和重音,該停頓的地方停頓,該重讀的詞語重讀,同時要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意境

再讀課文,在這一環節首先提問每一小節分別寫了小作者什麼夢想,這些夢想中你最想往哪個?為什麼?讓學生明確內容,體會情景。《童年的水墨畫》中的孩子在幹什麼?哪些詞用的準確生動?調動多種感官體驗詩歌描繪的意境,學生大膽想象: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會是怎樣的情景、怎樣的感覺;把眼睛裝在風箏上,還會看到什麼,把自己種在土地上變成什麼,街頭看書、溪邊垂釣、江上嬉戲的情景是怎樣。接著讓同學邊讀邊想象每個夢想的情景,提問:你彷彿看到了一幅幅什麼樣的畫面,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明結構,寫小詩

再讀小詩,體會作者是怎樣把理想表達出來的,提問你發現小詩在結構上有怎樣的特點?學生談自己的發現,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出它的特點。然後讓學生模仿課文的結構,再寫一小節,表達自己的願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寫完後小組評價,最後把幾位同學的小作連起來就是一首新的小詩。

5.知識拓展

欣賞詩歌《山村孩子的畫》和《愛之歌》。

6.課堂小結

小結:童年,有太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希望大家課外多閱讀其他的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

7.課堂鞏固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有感情地朗讀。續寫“書包”。

8.佈置作業

《兒童詩》說課稿8

一、說教材

《家》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通過用學生的熟悉的事物作比,讓學生體會為什麼說“祖國就是我們的家”。這首兒童詩在本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過本文的感情朗讀,落實《小語大綱》中提出的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同時進行說話和表演訓練,進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本課的重難點在於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力求做到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昇華。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將本課分兩教時進行教學。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運用“什麼是什麼的家”的句式說話。

2.技能目標:

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學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說學生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在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說一句較完整的話,並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較多地積累了不少與本課有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於學生朗讀課文時可能會出現一個字或詞一讀的現象。

三、說教法

從本課兒童詩的特點考慮,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學時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在教學方法上,因為學齡初期兒童活潑,富於想象的心理特點,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擬定以下教法:以“突出一個特色,遵循四個原則,落實兩個結合”為指導思想設計教法、學法、以及教學程式。“一個特色”培養學生自讀會讀。遵循哪四個原則呢?

1.“三為主”原則,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語言文字訓練為主線;

2.直觀性原則,

充分利用直觀形象、激發興趣、創設情景。

3.文道統一原則

在學習課文時,教育學生之間要團結友愛。

4.課內外聯絡原則

讓學生把課堂知識向課外閱讀、觀察、研究這一應用上延伸,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在目標上落實兩個結合,即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把握詩歌教學特點,又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與發散思維訓練結合起來。

此外還有以讀代講法,讀中感悟法等。

四、說學法

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的學習過程,要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從過去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必須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益,把課堂這一個廣闊的舞臺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素質,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學生採用:看、聽、讀、演的方法學習。

五、說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六、為什麼這樣教

1、這樣教既鍛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保證了課堂教學的生動活潑,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了合作學習的氛圍,引導學生互幫互學,從而加強了學生間的學習資訊交流,使學生由學習上的競爭對手變成了互助協作的學習夥伴。

2、這樣教落實了以讀為住,聽、說、演為副線的教學思想,在課堂上充分讓學生讀,讀出感覺來,也可以加上一些動作,其餘同學認真聽並進行評價。這樣的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還培養了學生聽、說、讀、演的能力。

七、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5課——生:家

(1)請小朋友張大小眼睛仔細看老師一筆一畫把字寫好了。

(2)指名讀課題A、B 齊讀

2、讀詞

(1)在上新課之前我們先來複習一下這一課的詞語。(出示詞語)

(2)開火車讀,看看哪一列火車開的又快有穩。(相機正音)

(3)齊讀。

過渡:詞語讀好了,那課文能不能讀好呢?(能)那老師要考考大家了。

(二)學習第一句話

師:你們瞧,藍天是——生:白雲的家

1、練習說話,指導讀詞

(1)這個字誰來讀一讀雲

(2)詞連讀誰會?白雲

(3)你平時見過什麼樣的白雲?(龍、棉花、小鳥、牛)相機指導朗讀,評價

(4)我們一起來把這個詞語讀一讀。

2、指導讀句子

(1)這句話連起來誰會讀?(指名讀,相機評價)

(2)齊讀。

(三)學習第二句話

師:瞧,樹林是——生:小鳥的家

1、指名讀:這一行誰願意讀?(指名讀)

2、齊讀全班一起來讀一讀

(四)學習第三句

師:我們一起到小河邊去看一看,鳥兒們都在幹什麼呀?它們都在做什麼?

1、指名說:游來游去

2、遊的怎麼樣?(指名說)是啊,這條魚還衝著我們笑呢,你來給我們讀一讀。

3、他們還在做什麼啊?(吐泡泡)指名讀

4、齊讀:全班一起試試看。

過渡:很好,下面老師讓大家看一個神奇的景象,你們看。

(五)學習第四句話

1、你們想到了詩中的哪一句話?(指名說:泥土是種子的家)

2、這個詞誰來領大家讀?(泥土)

3、小種子睡在地底下是泥土給了他營養,給了他溫暖,春天它才可以發芽,長葉呢!

4、指名讀,評價。

5、齊讀:全班一起來。

過渡:剛才我們學的這四行它們是完整的一句話,你們能把它連起來讀好嗎?(能)那我們自己可以試試看,可以做一些動作。

(六)表演

1、自由練習(大家練的真不錯,誰願意一邊作動作,一邊讀給我們聽。)

2、指名錶演讀3、齊讀:起立,邊做動作。

過渡:我們小朋友共同的家是哪裡呢?

(七)學習第五句

1、生齊讀最後一句話。

2、是啊,我們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它像一隻昂首挺立的大公雞,又像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同學們就是朵朵鮮花,在花園裡幸福的成長,我們一起再把最後一句話讀一讀。

(八)總結

1、這一篇課文同學們已經學完了,你能完整的把它讀好嗎?給你們練習一下。(指名讀)

2、誰願意一邊做動作一邊讀給我們聽。(相機評價)3、齊讀

(九)延伸

1、這首詩彷彿就是我們同學們心中流淌出來的歌,剛才我們瞭解到白雲、小鳥、魚兒、種子的家,那麼你們還知道什麼是誰的家呢?請四人小組討論討論。

2、交流

3、大家真愛動腦筋,老師也寫了幾句變成了一首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十)佈置作業

老師請小朋友把我們剛才在課上說的詩句抽幾句變成我們自己作的詩。寫在我們的拼音小日記上,題目就叫《家》。

(十一)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白、雲

2、指名讀準字音,組詞。

3、學生自學筆順。

4、做小老師說說如何寫好這兩個字。

5、師範寫,生描紅。

《兒童詩》說課稿9

一、分析教材

《家》這首詩歌語言樸實、淺顯易懂,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概括事物的依屬關係,詩中大膽的想象一下子調動起幼兒親切的感覺,幫助他們從全新的視角想象周圍的世界。結尾處用一句“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將幼兒從想象拉回到現實,更貼切地聯想到自己,給幼兒以有趣有餘蘊的感覺。這首詩歌文字形象,巧妙地運用了疊音,讀起來琅琅上口,充滿了歡快流暢的情緒,易於為幼兒喜愛和接受。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幼兒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因此適合中班教學。

根據中班語言教育目標,教材特點及本班幼兒新生多年齡偏小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活動的教育目標是: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把握這首詩歌的內在情感脈絡。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想象事物之間的關係。

3、學習仿編詩歌,體驗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本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為上這節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幼兒缺乏仿編詩歌的經驗,基於這一點,確定教材的重點為理解,掌握詩歌內容,難點為學習仿編詩歌,發展創造性思維,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二、教學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本活動採用了觀察法、遊戲法、直觀演示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綜合語言、遊戲、操作探索等活動,優化教學過程,共分為四個環節:

(一)觀察感知,積累經驗

這是一個課前準備的環節,需要在日常活動中逐步完成。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只有藉助事物的具體形象,才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根據這一特點,在課前我將幼兒帶到戶外,讓他們用眼看、手摸、鼻子聞、肌膚感知等方法尋找事物:如藍天、白雲、小河、草地等,引導他們發現事物的.歸屬關係,並在平時利用掛圖、圖書引導幼兒觀察,以獲得有關於事物歸屬關係的經驗,為理解詩歌內容,仿編詩歌做鋪墊。

(二)操作探索,具體感知

這一環節為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做準備,約需5—8分鐘

有關理論指出:詩歌教學中,應將重點放在幼兒理解方面,不要讓幼兒機械記憶、背誦詩歌內容,減輕幼兒在學習時的記憶負擔,以便他們將注意更多地投向學習過程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我設計了找家的遊戲置於學習詩歌之前,以為迷路的小鳥、小魚、小羊等找家為由,激發幼兒參與遊戲活動的興趣,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操作探索,探討小鳥、小羊、小魚等與樹林、草地、小河等之間的歸屬關係,幼兒遊戲時,我全面觀察幼兒操作情況,瞭解需要,及時予以幼兒適當的支援和幫助,使幼兒充分感受家的內涵。

遊戲後,我發出啟發性地提問:你幫誰找到了家,為什麼這麼找?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彌補感知的不足,讓幼兒進一步瞭解事物的歸屬關係,理解家的含義,為下階段活動奠定基礎。

(三)理解學習詩歌

這一環節是本活動的重點,約需10分鐘

皮亞傑兒童發展理論告訴我們,兒童發展是他們自己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而建構起來的,兒童的語言發展也是通過個體與外界環境中各種語言資訊,非語言資訊互動作用逐步實現的,因此活動中大量運用觀察、遊戲、欣賞等方法,引導幼兒積極地與文學作品相互作用,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首先,我採用了視聽結合的方法,結合卡片朗誦詩歌,使幼兒對詩歌有一個初步整體的認識。

接著概括性的提問:詩歌中說了什麼事,引導幼兒結合卡片回答,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回憶操作探索時獲得的知識經驗。然後通過整體朗誦,前後半句接龍,輪流等趣味性方式組織幼兒學習朗誦,使幼兒感受到詩歌的內在語言韻律。

之後,我發出邀請:“現在要請小朋友來扮演,白雲、小羊、糊蝶等等各種各樣的東西”,讓幼兒自由扮演角色,大膽地用肢體語言表現詩歌內容,使他們沉浸在表演的喜悅中,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同時為幼兒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機會。

(四)擴充套件想象,仿編詩歌

這一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約需10分鐘

中班上期幼兒語言領域發展目標提出要求:在仿編活動中只要求幼兒通過交換詞句,使詩歌畫面出現新的內容。

由於班上的孩子是初步學習仿編,感到比較難,因此我通過對話、示範、討論等方法引導幼兒仿編,突破難點。

1、擴充套件想象,回憶經驗。

我啟發性的個別依次提問,比如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雲的家外還可以是誰的家?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回憶經驗,表達自己的理解,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並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在卡片後添畫。為幼兒的創編留下完整的視覺印象。

2、學習仿編

這一環節中我通過生動的語言示範仿編:“現在老師要把大家說的這些東西都編進兒歌裡……”,讓幼兒更加明確詩歌的句式,知道仿編時每一句的前半部分不變,只要改動後半部分就可以了,這樣為幼兒的下一步自由創編奠定基礎。

3、分組討論,自由創編

引導幼兒自由組討論,以強帶弱、大膽創編,在討論過程中,我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指導,針對幼兒提出不同要求,成為他們的

合作者。讓幼兒樂於嘗試,樂於合作,充分體驗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獨立自由、大膽構思的好習慣。

4、集體交流

在幼兒個別自由交流後,為幼兒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請他們在集體面前朗誦自己編的詩歌、詩句,並組織其他幼兒學習優秀詩句。這樣進一步調動幼兒情緒,使活動在高潮中結束,讓他們在輕鬆的氣氛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三、自我評價

本次活動我根據“開發幼兒潛能,培養完整幼兒”的整合幼兒教育理念,遵循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科學地設計了直觀、操作、探索、嘗試、討論、趣味性遊戲等多種教學形式,創造條件,使每個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尊重理解幼兒,使幼兒主體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