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關於國小語文說課稿模板彙總6篇

說課稿2.15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語文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國小語文說課稿模板彙總6篇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1

說課要點 不倒翁是孩子們喜歡的玩具之一,孩子們即便是初次見到它,也會一下子喜歡上它。

這首寫不倒翁的兒歌內容非常有趣,琅琅上口,用生動、富有兒童化的語言描述瞭如何將不倒翁推碰,讓它東歪西倒,它最後都能回覆原狀,這也是孩子們之所以喜歡它的原因。作為讀兒歌識字學拼音的課文,課文只是一個載體,理解課文內容並不是難,語言環境中識字是重點。 本課的教學物件是剛入學一個多月的一年級新生,學生的好奇心強,而且大部分學生對於通過兒歌學習生字的這種形式有著強烈的興趣,敢於大膽開口,在學習上認真、進取,樂於在課堂上積極完成老師佈置的要求,開始逐步養成較好的聽說讀寫的習慣,學生願意在兒歌學習中學習生字,在遊戲中鞏固生字。但一年級的新生剛剛入學,自制力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況且一年級學生入學時的基礎也是不一樣,教學內容太難能力差的學生接受不了時,他們的注意力便不會集中,此時可以適當穿插一些遊戲吸引學生注意力。 教學目標詳見教學設計,認知、能力和情感這三方面的目標遵循了識寫分流、優化寫字的原則,簡化了語文知識,強化積累和運用,認知目標以學習內容為內容,學習拼讀音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在語言環境中認讀生字,正確朗讀課文,瞭解兒歌的內容,描寫“又、來”。三個方面的目標包含著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這些目標通過每一個具體活動落實到學生身上的,同時也考慮到了學生的興趣、知識經驗和接受能力等。

1、通過聽讀方式感知整篇課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的各個環節都要特別重視“激趣”。開始,教師激趣導人, 實物演示不倒翁,問:這是什麼?學生一下子被臺上這欲倒不倒的不倒翁吸引住了,出示課題後讓學生聽課文錄音,思考:你覺得不倒翁怎麼樣?先自由準備,然後討論。這時候,學生自己讀課文的本領還不是很強,需要通過聽錄音或教師範讀來引領,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初步感知生字。再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生字的字形和字音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聯絡起來,課文短,讀的遍數可以多一些。此時對生字的音、義和讀通句子,先不作過高的要求,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初讀從整體上初步感知課文的大體內容。

2、抓重點,在語言環境中掌握生字新詞 依據學生已有的拼音能力,要開始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並依據學生的生活體驗,提倡個性化的學習生字,發展學生的思維。本課生字不多,“把、孩、又、起、來”這五個字難度也不大,學生又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五個生字可以一起出現。當然在識字教學中一味地不能平均使用力量,每個字都花大力氣識記,也應該各有側重,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3、加強寫字習慣的培養。 認寫分開,出於兩種考慮。一是保證多認字,二是少寫字,寫好字。五個字都寫,寫字難度太大。因為剛入學的6、7 歲兒童 ,手部的小肌肉群還不發達,而筆畫多的字要精細描畫,這對以粗疏、整體感知為特點的兒童來說很難適應。但是,打好執筆寫字的基礎相當重要,低年段又是黃金時間,在這段時間孩子們可以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用鉛筆寫字,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特別是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執筆方法,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看到不少學生在上學前就形成了錯誤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他自己根本寫不好字,老師也很難糾正他。所以我們在教一年級新生寫字時,要特別注意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4、朗讀和語感的訓練 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能感受到兒歌語言的趣味,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使生字學習的重複操練變得豐富了。怎樣才能讀得深入,怎樣才能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學生的朗讀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對此我做了如下幾步:在指導學生讀好一句話時,首先不要急於要求他們讀出感情。如指導“說你呆,你 不呆,鬍子一把,樣子像小孩。”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錯字的前提下,讓學生在自讀中體會句中的逗號停頓之處,並通過師問生答指導讀好“鬍子一把,樣子像小孩”來突破難點。形成一定語感之後再試著讀出喜愛的語氣。如部分學生仍沒有讀好,千萬不能著急,或是就此草草結束進入下一個環節。而是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繼續進行耐心的指導,同時注意保護學生朗讀的積極性,通過範讀、賽讀等形式,反覆練習把句子讀好。

5、新的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 “不倒翁,有點呆,鬍子一大把,樣子像小孩。不倒翁,並不呆,推他倒下去,他又站起來。”這段話與課文有聯絡且語言結構相似,改變語境讓學生朗讀既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的生字,又可以幫助學生再一次瞭解兒歌內容,同時進行不加字漏字的朗讀訓練,落實本單元朗讀訓練目標,獲得的是“溫故而知新”的'效果。課文的改編或者課外閱讀的補充,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拔高要求,難度過大否則將“弄巧成拙”,扼殺學生閱讀的熱情。

1、掌握識字方法,形成識字能力 因為學生已經在學習中掌握了許多方法,因此能根據字的不同情況加以靈活運用,比如姐妹字換偏旁記:像“把”和“爸”這樣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我班學生稱之為“姐妹字”。在漢字中,這樣的現象很多,換偏旁記便成了學生識記生字的主要方法。比如複雜的字,拆開記,對於筆畫結構較複雜的字,孩子們也並不害怕,會拆字組合、化難為易。如“孩”,右邊筆畫較多,孩子們開動腦筋,用書空的辦法寫一寫,用這樣的方法,學生很快記住了這類難字,並且記得相當牢固。其實孩子們學字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想象識記法、形體識記法、熟字加減法、畫畫法等等,或許還有讓我們老師都沒有想到的方法,在實踐中,我們應該引導養成一套適合他們自己的識字方法。

2、分層要求,循序漸進 當出現新的語言環境認讀生字時,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優等生要求不加字漏字、正確、流利的朗讀;中等生先讀生字,再一小句一小句地讀,不求快, 但求讀正確;後進生閱讀比較困難,便引導他們“找朋友”,即從書中找出自己學過的生字,並用鉛筆在其下打一小點。這樣,人人都在“閱讀”,人人都能“閱讀”,包括“找朋友”的學生也“讀”得興致勃勃。日積月累,打點的字越來越多,學生便可以自由閱讀了。 要注意的是,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練讀的時間,不要急於檢查,更不應以個別會讀的學生的朗讀來代替全體學生的自讀。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家》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通過用學生的熟悉的事物作比,讓學生體會為什麼說“祖國就是我們的家”。這首兒童詩在本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過本文的感情朗讀,落實《小語大綱》中提出的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同時進行說話和表演訓練,進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低年級段學生的年齡特徵,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8個生字,"藍、祖"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一種筆畫。

3、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說教學重難點:

課文的第五句“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不容易理解。體會其中包含的意思是教學難點。為抓住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從本課兒童詩的特點考慮,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學時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此外還有以讀代講法,讀中感悟法等。

學法: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的學習過程,要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從過去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必須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益,把課堂這一個廣闊的.舞臺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素質,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學生採用:看、聽、讀、演的方法學習。

五、說教學過程

(一)聯絡生活,激趣匯入

上課開始,我先給學生播放歌曲《幸福的家》用歡樂的音樂渲染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再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家。接著,引出課題:.有一首很美的詩,題目就叫家(板書課題:家jiā)

指名讀課題。

並設疑:詩裡的家究竟是怎樣的。

(二)看圖識字,整體感知

(出示書上插圖)這裡的景色美嗎?你看到了什麼?再引導學生認識“白雲、種子”等由生字組成的新詞,並相機正音,接著通過提問“他們的家在哪裡?”引出課文內容,啟發學生互動交流,然後我結合學生回答,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走進文字。

教師:藍藍的天空白雲飄,鳥兒在樹林裡歡快地歌唱,魚兒在小河裡自由地游來游去,種子在泥土裡慢慢地生根發芽,多麼優美的景色呀!書上是怎樣寫的呢?自己讀一讀課文。並出示自讀要求:自讀課文,把字音讀準,詩句讀連貫。讀完後老師加以檢查,指名讀。

(三)巧設情境,突破難點

1、第一句

(1)白雲的家在哪兒?(出示白雲圖)練習

說話:藍天是——的家。(出示白雲、小鳥、魚兒、種子圖)說說它們的家在哪兒?

(2)把(四幅圖)它們送回家(貼圖),“送回家”時需說一句話:——是——的家。

(3)自由朗讀,你最喜歡讀哪一行。

①想不想看看白雲的家?白雲的家怎麼樣?指導讀第一行:指名讀、範讀,學生閉上眼睛,彷彿看到了什麼?齊讀。練習用“藍天是——的家”說話。

②出示第二行:如果你是一隻小鳥,會在樹林裡幹什麼?你和小夥伴會說什麼?你的心情怎麼樣?開心的讀第二行。練習用“樹林是——的家”說話。

③出示第三行:(顯示動畫)魚兒在幹什麼?魚兒能離開水嗎?學著魚兒遊動,讀句子。練習用“小河是——的家”說話。

④出示第四行:(看圖)猜一猜種子在泥土裡會慢慢地怎麼樣?讓我們來做一粒種子,演一演你是怎樣慢慢長大的。是呀!種子從生根發芽到長葉開花都離不開泥土提供的營養,讀句子,練習用“泥土是——的家”說話。

(4)課文的第五句“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是全文的重點句。由於低年級學生對祖國瞭解甚少,我預計理解本詩句的精確得當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因此,我先調動學生大腦中與祖國相關的知識儲備,創設“我對祖國知多少”的情境,引導學生自由交流課前瞭解的知識。接著在音樂的渲染下,播放祖國山水風光的圖片:遼闊的原野,巍峨的高山,雄偉的天安門廣場和遍地的鮮花,讓學生來感受祖國的偉大和美麗的景象,進而感悟祖國就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園。激發學生體會在祖國的哺育健康學習、生活、成長的快樂,進而感悟“祖國就是小朋友幸福的家。”最後引導學生走入詩的意境。在音樂聲中感情朗讀,入情入境,與文字產生情感的共鳴。最後再出示句子“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指名讀,齊讀。

(四)拓展延伸,遷移練習

師:這首詩彷彿就是我們同學們心中流淌出來的歌,剛才我們瞭解到白雲、小鳥、魚兒、種子的家,那麼你們還知道什麼是誰的家呢?請四人小組討論討論。

在整體感受文字的基礎上,請學生仿照課文,實現遷移,創設“學做小詩人”的實踐活動,把語文課的視野延伸到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不僅巧妙地進行語言訓練,更積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而且體現大語文觀教學。

(五)識寫生字,探究入微

重點教學生字白、雲。出示生字卡片:白、雲,指名讀準字音,組詞。然後讓學生自己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從旁點撥和指導,再讓孩子們做小老師說說如何寫好這兩個字。

最後老師師範寫,學生描紅。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3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第19課的《秦兵馬俑》。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狀物類的散文,課文從兩方面詳盡而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巨集大、型別眾多、形象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表達了作者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文中既有說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使我們如臨其境,而且深深地體會到字裡行間洋溢著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學情分析。

編者選編這篇課文,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秦兵馬俑,感受其巨集偉氣勢,激發民族自豪感,培養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通過閱讀課文,想象秦兵馬俑巨集偉的氣勢和鮮明而豐富多樣的神態,激發民族自豪感,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教學中如果想僅僅通過課文的語言材料讓學生來感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和古代人民的無窮智慧,似乎有點難度。因為,雖然學生對秦兵馬俑本身非常感興趣,但它畢竟是離我們兩千多年前秦王朝的產物,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太遠,這除了給秦兵馬俑本身罩上了一層神祕感之外,也讓學生對於它的理解與想象產生了很大的難度。採用課件能拉近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讓秦兵馬俑似乎一下子處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課的教學我就充分運用了課件來組織學生學習課文,感悟語言,進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目標。

本篇課文共分兩教時教學,我所執教的是第二課時。根據本篇課文的型別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教學的目標確定如下:

1、知識與技能。精讀課文第3——11小節,理解秦兵馬俑“型別眾多、形象鮮明”的特點,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2、過程與方法。利用課件資料,結合課文內容,組織、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味、解讀,理解秦兵馬俑“型別眾多、形象鮮明”的特點,感受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第二段,憑藉課文的語言材料,理解“舉世無雙”的含義,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匯入

在這一環節,我從整體入手,請學生回憶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加深學生對本篇課文的總體印象,然後再順理成章地匯入今天的新課。

匯入新課

1、在上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秦兵馬俑》,領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蹟的魅力,那麼你用一個詞語說說秦兵馬俑給你留下的印象嗎?(規模巨集大)

2、“巨集大”往往給我們的是一股蕩氣迴腸的氣勢,一種粗狂豪邁的氣概。作為一項人間奇蹟,光有恢巨集的氣勢還不夠,必然還有一些重要的元素,會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學習3----10自然段。

(二)、精讀課文第3——10自然段。

課文的3——10小節是本課時教的重點,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內容。但秦兵馬俑所處的時代畢竟離學生已經久遠,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課文的內容,並透過課文的語言文字去觸控那段凝重的歷史,去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首先就要使學生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所以,在這一環節,我首先播放了一段錄象,讓震撼人心的畫面及鏗鏘有力的音樂一下子抓住學生的心靈,帶領他們穿越時空的遂道,去親身感受秦兵馬俑的魅力。事實證明,在那撼人心魄的音樂中,學生全神貫注,一個個目不斜視,緊盯著大螢幕。此時無聲勝有聲,一下子將兩千年前的那段歷史拉到了學生的眼前。此時,對於課文學生已經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再讓學生翻開課本,去字裡行間細細品味,感受秦兵馬俑眾多的型別及鮮明的形象,無疑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賞完錄象之後,我首先請學生說說這幾小節主要寫了什麼?然後提供充裕的時間讓他們反覆地讀課文,找一找,秦兵馬俑以怎樣鮮明的形象吸引著中外的遊客,同時,老師以大螢幕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圖片,要求學生在自讀、理解的基礎上,圖文對照,選擇自己喜歡的、形象最鮮明的2——3種兵馬俑進行細細地研究,從字裡行間去品味它鮮明的個性。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這一環節,我還特意要求學生在書上圈圈畫畫,或者將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寫下來。

在學生彙報交流的時候,我始終抓住一個評價原則——理解各種兵馬俑的型別特點,並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創造力,在此基礎上,相機指導學生朗讀,通過讀,把自己的理解表現出來。

引讀課文的第10小節,並追問學生:“你從中還讀懂了什麼?”讓學生用“有的……有的……”練習說話,讓學生張開想像的翅膀去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到秦兵馬俑的`惟妙惟肖,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

三、學習第11小節。

這一段,我以讀代講,讓學生讀後再說說自己的體會,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並進一步展示課件,著重理解“”這個詞,以此來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那種舉世無雙的創造才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總結課文、課後延伸。

學生對於兵馬俑的探究興趣不能侷限於課堂,而應將這種學習興趣延伸到課外。為此我設計瞭如下的拓展訓練:課後繼續上網收集有關兵馬俑的資料,繼續進行探究,增強民族自豪感。這一設計主要是讓學生利用提供的網路,積極為自己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資源背景,從而使學生不斷地完成新知的建構過程,自覺地養成資訊的“獲取——內化——提升——再獲取”的習慣。

綜上所述,我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充分利用課件,集中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讓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學生的潛能和自主性,讓他們在主動、互動、創造性的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交流資訊的能力,最終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五、教學媒體運用的說明

1、錄象音樂給學生提供直觀的感受,使他們對秦兵馬俑有個初步的印象。

2、將軍俑、武士俑等圖片、錄影能讓學生直觀瞭解不同兵馬俑的特徵。

3、提供一些兵馬俑網站,讓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去網上查閱蒐集資料。

六、教學反思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小池》是新課標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的一首古詩,詩句內容簡潔,語言通俗淺易,用詞精準凝鍊。內容中情景交融,動靜相宜,好比一個個鏡頭移動交織成兩幅行動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圖。教學中應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編寫意圖,引導學生反覆誦讀,進面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薰陶。

二、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吟誦古詩,背誦古詩。

2、認識“池、惜”等7個生字。會寫“立”1個生字。

3、抓住詩眼“惜、愛”體會小池之美、畫面之諧、詩人之愛,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三、說重點:

以朗讀和背誦作為基本訓練形式,讓學生通過反覆吟誦來逐步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感受自然景色的美麗可愛,接受美的薰陶。

四、說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細流”與“泉眼”透過字面意思挖掘詩句背後的意蘊,感受到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鑑賞力。

五、說學法:

對於一首古詩,在一年級學生的教學,如果只停留在對學生進行繁冗枯燥的解說,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種把詩的言語肢解為有關言語,捎帶情理的空洞說教的教學,讓學生對詩通過其特殊形式表現出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就始終缺乏真切的感受。所以,本詩在教師的引導下,應該這樣學:

1、強調吟誦傳情法。前面已經講述,詩歌學習缺少吟誦,就等於是魚離開水一樣。詩歌應有的意境就會喪失全無。所以教學中的朗讀指導,以正確讀—熟練讀—感情讀為途徑,配以音樂讀,體會情趣讀,從而使學生在吟誦中受到美的感染。

2、玩索養趣法。古代詩人在字詞的使用上十分講究,力求完美。本詩也不例外,抓住古詩中“惜、愛、立”,品味玩索,深挖細酎,讓學生走進詩境,體驗小池的情與愛,才能讓學生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體會詩味詩情,感受作者對小池的喜愛。

3、想象展情法。想象是審美的翅膀,凡是我們在藝術作品裡發現為實的東西,並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過眼睛去發現美的。因此,古詩教學中,我讓學生想象還有哪些動物立上頭。不僅可以使學生積澱了語言,更重要能使學生獲得小池不僅景色美,而且和諧美,也可以激發學生學古詩的興趣。

4、多媒體整合法。本詩雖是描寫初夏的小池的景色。但詩的言語與現代文相比,大相徑庭,對國小低年級學生,言語積累能力比較低,理解起來更不容易。於是在教學古詩前運用多媒體以圖說話引入,以詩找景,以圖解詩,以景悟情,變靜為動,化難為易,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學習能力。

六、說教學程式

(一)、觀圖說話,激趣匯入

1、出示小池圖,思考提問:圖上畫了什麼,怎麼樣?

2、組織學生說說畫面的景色。(從訓練學生根據圖畫說完整話開始,同時引出下面古詩的語言品味學習,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反覆誦讀、品味詩語

師:有一位詩人是這樣描述這幅畫面的。(出示古詩全文)

1、學生讀詩(自由讀、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教師示範讀(讀出古詩的韻味)

3、學生繼續讀(指名讀、正音、齊讀)

4、提煉詞語品味(出示詞語)

(1)學生讀

泉眼樹陰小荷蜻蜓

尖尖角細流晴柔

(2)這些都是小池中的景物,你能從剛才那幅圖中找到這些景物嗎?然後找景物,乘機理解“泉眼、細流”等詞。

(3)學生可能找不到“晴柔”,可以通過組詞讓學生找到。

出示:晴——晴空、晴天

柔——柔和、柔軟

師:晴可以組成晴空、晴天,柔可以組成柔和、柔軟,晴柔就是柔和的晴空,它在圖中的哪裡?學生找到水中的晴空。

(對於一年級學生讀圖相比於讀字,更感興趣。從讀圖到讀字,再從讀字到讀圖,這種圖文結合一是合乎學生髮展規律,二是有機的把識字與理解結為一體,既能讓學生識字讀書,又能使學生在圖理解詞的意思,突破了學生閱歷少,對於古詩文理解的難度。)

5、師:這幅畫十分美麗,有泉眼、小荷、樹陰、蜻蜓構成了一副和諧的小池圖。你們喜歡這首詩嗎,喜歡哪一句。學生以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

(詩意、詩味、詩情原本就存在於詩的言語中,通過反覆誦讀,自然詩歌的意味情也會明晰起來,當然在學生述說自己為什麼喜歡這首詩時,詩美的表達方式也潛移默化到學生的頭腦之中,這與作者的喜歡也具有一致性。)

(三)、走進詩境,體會詩情

1、你們都喜歡這首詩,是因為喜歡這些景、這小池,詩中哪些字是說喜歡的意思?

(1)學生找出惜、愛,教師隨機也提問:誰惜誰,誰愛誰?同時理解簡述詩句。

(2)還有誰喜歡誰,為什麼?同時理解簡述詩句。寫“立”。

2、在這樣美麗的小池裡,小荷剛剛露出了漂亮的尖尖角,喜歡小荷的蜻蜓早已立在上頭,還有哪些動物立在上頭呢?想象說話。

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頭。

3、可見,小池是多麼美麗,而且每種景物都喜歡和睦地生活在一起。誰來有感情的朗讀。朗讀指導,讀出美麗、和諧、喜歡,配樂朗讀。

(藉助圖畫,抓住詩眼“惜、愛”引領學生走進詩所描述的意境,在詩境中表達想象,學生也自然成了小池中的某某景物,他們能體會出什麼是美,什麼和諧、什麼喜歡。學生從詩的字裡行間體會詩的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走近作者,加深印象

1、師:這是一首描寫初夏小池的寫景詩,它表達美、表達愛、表達和諧。詩人愛小池嗎?我最愛小池中的什麼?為什麼?

詩人最愛小池的,因為。

隨著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朗讀訓練,讀出詩人的愛池之情,特別要讓學生站在詩人的`角度吟誦。

2、詩人是一位怎樣的人呢?(學生回答)詩人不僅是愛小池的人,還是一位愛自然、愛田園風光的人,具有愛心的人。出示楊萬里的兩首詩,學生誦讀。

(從認識一首詩並進行感情吟誦到吟誦兩首詩,從學習一首詩到認識一個人,楊萬里在一年級學生的心裡再已不是詩人,而是見得到,摸得著的朋友,學生爭著讀詩的興趣也會因此大增。)

七、說教學建議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運用各種有效的評價手段,能夠達到激勵、導向、調控作用。在這節以詩歌誦讀的古詩教學課堂,我努力以真誠的語言,溫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寬容的態度,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當學生朗誦出現誤差時我給予糾正安慰,當學生了解找不到方向時我給予尊重引導,當學生理解感悟呈現連珠妙語我給予表揚放大。這樣及時關注不同層次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及時予以鼓勵、評價,以建構民主、互動、和諧的課堂,讓課堂詩情飛揚!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黃山奇鬆》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八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鬆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讚歎之情全文共3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講人們對黃山奇鬆情有獨鍾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大名鬆的動人姿態第三自然段寫千姿百態的松樹使黃山更加秀麗

2、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通過朗讀感悟文中新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屹立”、“鬱郁蒼蒼”造句

4、觀察圖片,任選一種松樹,仿照課文寫一段話

這些目標的制定是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力求在優化課堂結構、改革閱讀教學上有所突破和創新,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學習。

3、教學重點:

本課的訓練重點是利用多媒體的優勢來拓展學生的視野,進行語文整合教學,使學生體會黃山松樹的“奇”。

二、說教學策略

1、提煉主線以“黃山奇鬆”奇在哪兒為主線展開教學活動。

2、創設情境通過視訊、音訊、文字、圖片等,創設情境,讓學生進入“旅遊”境地,感受黃山松樹的奇美。

3、朗讀感悟讓學生反覆朗讀,通過對關鍵詞句的品味、聯想,感受黃山松樹的瀟灑、挺秀。

4、化語為畫學生讀懂文字語言、浮現語言形象,用電腦繪製名鬆形象。

5、讀寫結合仿照課文寫法,自選一種松樹試著寫一寫。

三、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文

1、請同學們說說你知道哪些聞名中外的風景區和旅遊勝地?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直接、間接的經驗,喚起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2、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被人們稱為“天下第一山”的黃山去看一看,好嗎?(板書:黃山)開啟網頁,進入“黃山旅遊” 觀看錄象和圖片,說說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兒童的思維來自對世界的好奇與驚詫網路的視訊播放生動直觀,使學生入情入境,對黃山產生直觀感知以及各自的體驗,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3、“黃山四絕”聞名於世,而人們對“奇鬆”則情有獨鍾,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仔細觀賞一下這些奇特的松樹吧。(補充完整題目:奇鬆)

【設計意圖】[據題提出閱讀專題一個,既培養了學生的質疑能力,又能以此為主線,展開自主學習系列活動]

4、據題質疑:黃山鬆奇在哪兒?

二、初讀感知

1、進入“閱讀指南”的“整體感知”,呈現: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落實自主學習理念,人人蔘與讀書活動,圍繞閱讀專題,接觸文字語言,感知課文內容,初步瞭解松樹之奇,以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

(1)自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並結合上下文初步領會生字詞的意思,不能解決的加下劃線

(2)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麼?

(3)簡要說說黃山鬆奇在哪兒?

2、自學課文

3、讀後檢測交流

4、簡要說說黃山鬆“奇”在哪兒?

5、小結:黃山鬆非常奇特,那就讓我們再讀課文,細細地去感受一下。

三、精讀第一節

1、進入“閱讀指南”的“整體感知”,呈現:

(1)默讀第一節,想想黃山鬆奇在哪兒?

(2)聯絡課文說說“四絕”、“情有獨鍾”的意思,有困難的可以訪問“說文解字”

【設計意圖】[訪問“說文解字”,可讓學有困難的學生得到指點幫助,是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的具體體現]

2、學生返回首頁自學

3、同桌討論

4、學生顯示網頁內容進行交流。

(1)學生讀第二句,抓住“瀟灑”、“挺秀”體會,並點選第二句話,出現黃山全景圖,展示黃山鬆瀟灑挺秀的身影,體會黃山鬆的奇特

【設計意圖】[語文姓“語”,網路環境下的語文教學同樣十分注重語意的領悟和把握]

(2)讀好第二句

(3)學生點選第一句話,聯絡“說文解字”,展示“黃山四絕”的圖片,理解“四絕”的詞意。

(4)開啟“說文解字”,理解“情有獨鍾”的意思。

(5)讀好第一句話,讀出人們的喜愛之情。

5、齊讀第一節,再次完整地感受黃山鬆的奇特。

四、精讀第二節

1、進入“閱讀指南”的“第二節導讀”,呈現:

(1)讀讀描寫三大名鬆的語句,想想從哪些重點詞語中感受到名鬆的奇特呢?加上下劃線,並說說是怎麼體會到的

(2)聯絡課文說說“飽經風霜”和“鬱郁蒼蒼”的意思,並用“鬱郁蒼蒼”造句有困難的可訪問“說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通過想象任選一種名鬆,把它的形象畫下來嗎?你可以進入“創造天地”試一試

【設計意圖】[利用網路優勢,給學生創設創造性學習的空間學生自瀆自悟,感受三大名鬆瀟灑、挺秀的身影,語感得到培養在感受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用電腦繪畫這一學生極感興趣的方式,讓學生描繪“內心視像”,在相互評價中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

2、學生自學,同學之間可以交流討論

3、學生顯示網頁內容進行交流

(1)感受“迎客鬆“之奇

A、學生讀寫“迎客鬆”的`句子,抓住“遒勁”、“飽經風霜”、“鬱郁蒼蒼”、“斜伸”等詞體會,並點選這句話展示“迎客鬆”的圖片,進一步感受迎客鬆的奇特

B、部分學生把優秀的畫作傳送到大螢幕,圖文對照,師生點評

C、讀好這段話,讀出迎客鬆的奇特和人們的讚美之情

(2)感受“陪客鬆”之奇

A、學生讀寫“陪客鬆”的句子,抓住“如同”、“綠色巨人”體會,並展示“陪客鬆”的圖片進一步感受陪客鬆的奇特

B、部分學生把畫好的陪客鬆的畫傳送到大螢幕,師生點評

C、讀好這句話

(3)感受“送客鬆”之奇特

A、學生讀寫“送客鬆”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體會奇特,並點選這段話出示“送客鬆”的圖片進一步體會

B、學生把畫好的送客鬆的圖片傳送到大螢幕,圖文對照,師生點評,進一步感受送客鬆的奇特

【設計意圖】[展示是最好的學習為了展示,學生會以自己最大的負責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作品在釋出自己作品的同時,學生能品嚐到成功的快樂,激發起內心的創造慾望,有利於個性的發展和創造力的養成 ]

C、讀好這段話

(4)齊讀寫三大名鬆的句子,整體感受他們的奇特

(5)看圖描述三大名鬆

4、部分學生把造的句子傳送到大螢幕,師生點評

五、精讀第三節

1、進入“閱讀指南”之“第三節導讀”,呈現:

1)默讀第三節,想想“千姿百態”是什麼意思?文中列舉了哪些不同的姿態?可以進入“圖片集錦”欣賞千姿百態的松樹

(2)理解“屹立”並造句,有困難的可訪問“說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選擇一種最喜歡的松樹,學習第二節的寫法,給它配上幾句話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選擇最喜歡的寫一寫,併發布到網上,把作品展示給大家充分體現了自主學習,實現了讀與寫的完美結合 ]

2、學生自學 3、學生開啟網頁交流

【設計意圖】[利用網頁,展示更多的黃山鬆的形象,加深學生對黃山松樹之奇的感受]

(1)展示圖片理解“千姿百態”、“屹立”、“斜出”、“仰”、“俯”等詞,,體會松樹姿態之奇

(2)部分學生把寫好的片段傳送到大螢幕,師生點評

(3)讀好這一節

六、總結全文

1、讀了《黃山奇鬆》,請你說說黃山鬆奇在哪兒?

2、讀了《黃山奇鬆》這篇課文,你是否覺得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對黃山奇鬆的讚歎之情?如果是,請你瀏覽全文,舉例說說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部分精讀迴歸整體,這一教學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引導學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則能使學生受到人文精神的薰陶]

七、課外延伸

讀完課文,你還想知道什麼?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6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一冊的拼音,12課 ɑn en in un ün,學好漢語拼音是學習漢字和普通話的重要保證,兒童學習漢語拼音是一個從語言實踐中來,又回到語言實踐中去的過程。是一個將已有的生活經驗與學習物件建立起的新的聯絡過程,漢語拼音字母標識的語音,其實是在兒童語音中經常出現,因此教學中只要善於藉助兒童已有的口語經驗和相關的生活經驗,使之與所學的字母接通,匹配,化難為易,這樣大大提高漢語拼音的學習效率。下面我把它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說說教材,第12課有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五個前鼻韻母ɑn en in un ün和三個整體認讀音節yuɑn、yin、yun,配有圖畫。第二部分是拼音學習。包括兩項內容,

(1)聲母與ɑn en in un ün的拼音,鞏固新學的韻母,複習j、q、x跟ü組成音節省寫ü上的規則。

(2)看圖讀音節詞語。培養學生認識事物,準確拼音的能力。第三部分是看圖藉助漢語拼音認字讀韻文。第四部分兒歌,配有圖畫,我們根據新課程標準。根據本組拼音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實際,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前鼻韻母ɑn en in un ün,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學習聲母與前鼻韻母組成的音節能正確拼讀,讀準三拼音節,複習ü上兩點省寫規則。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拼讀音節的能力。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學好漢語拼音,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

前鼻韻母的發音,聲母和前鼻韻母組成音節的拼讀。

三、教學難點:

三 拼音節的拼讀。

四、教法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們綜合了談話法、觀察法、遊戲法、先扶後放的方法及教學設計。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為了達到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教學。

五、教學過程:

(一)創新情境,複習引入。《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漢語拼音儘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遊戲為主。所以一上課老師放一首歌曲引入。學生自由地做動作,在輕鬆的氣氛中學習。接著讓他們做摘蘋果遊戲,將學生帶入拼音樂園中去,從而激發學生對拼音的興趣。

(二)聯絡語境,教學發音,指導書寫。出示情境圖,在看圖時注意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首先學習兩個前韻母時,老師示範發音,講解發音的方法,讓學生模仿、交流。小組學習,老師巡視作個別指導。然後放手讓學生學習後面的'三個後鼻韻母。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發音,體會發音的過程,探究發音的方法。在已熟悉的事物中找新的未知點,從而使學生產生對學習拼音的興趣。在指導書寫時,老師用生動的語言讓學生看清五個前鼻韻母的位置,再讓學生在本子上練習寫幾個,這樣學生記住字母的形,講練結合。

(三)合作探究,拼讀音節。《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聲母與ɑn en in un ün相拼時,採用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先由老師帶著學生學習第一組拼讀音節,再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合作學習其它的三組音節,然後交流反饋。

(四)複習舊知,突破難點。三拼音節拼讀是難點,老師用填空形式g― ―ɑn→ɡuɑn、q― ―ɑn→quɑn讓學生說出介母是誰,然後指導拼準三拼音,在j、q、x與ü的相拼省寫兩點學生已學過,但學生易忘記。教師先複習j、q、x與ü的拼讀規律。讓學生拼讀,使學生化難為易。最後用遊戲的形式彙報拼讀音節。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始終在興趣盎然中學拼音,在遊戲中學,學生就會學得輕鬆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