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假設的說課稿

說課稿3.11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假設的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假設的說課稿

假設的說課稿1

一、 說教材

《假設》是蘇教版國小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本課是體現過程技能顯性化,是屬於科學探究的範疇。本單元在全套教材的科學探究過程技能學習與訓練順序中的位置在最後第二位,說明假設是探究中較為高階過程技能。

學生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有經驗的人會對事物進行解釋和假設。解釋是因為覺得我們的認識已經有把握貼近事實,但當我們期望貼近事實與真相,又由於事實的因果關係複雜,難以確定,依據不充分時,我們就會做出假設或猜想,來引導探究的方向。教材分四部分安排教學內容:第一是說明猜想與假設的關係,通過偵探破案和尋找殺樹凶手,引導學生做出不受任何限制的猜測。第二是介紹“大陸漂移說”和“恐龍滅絕假說”,讓學生了解一些科學家做出的假設,學習給假設找依據,並嘗試做出自己的假設。第三是讓學生回憶以往做過的假設的內容,為強調有依據的進行假設做好鋪墊。第四讓學生在找殺樹凶手過程中,懂得假設要有依據,並說明依據中的經驗也會造成假象。要證明經驗是不是正確,可以通過實驗驗證,為下一課內容的展開埋下伏筆。

六年級的學生在三年多的科學學習中,已經對不同的研究問題做過假設。但要明白假設的提出要有依據以及假設依靠的經驗未必可靠,對於學生有一定的困難。綜合以上分析確定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1、知道假設的含義,能有依據地提出假設。

2、瞭解假設在科學探究中的作用。

3、意識到假設需要驗證。

重點是懂得假設是有依據的猜測,難點是明白經驗可能會造成假想。

二、 說教法

假設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根據建構主義的原則,我通過創設不同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進行探究,如分析魚缸少魚事件。為體現“做中學”,根據魏格納的假設讓學生拼接地圖,從活動中懂得假設是要有依據的。

三、說學法

實驗法、互動討論法

四、說教學過程

學生對於教材的內容有一定的瞭解,所以對教材內容進行一定的修改。首先我創設一個情境:魚缸少魚事件,匯入新課。然後讓學生在為什麼少魚的.問題上尋找原因,並讓學生說一說,為什麼他們會這麼想。學生在尋找原因的過程中提出了很多猜想,這時學生就在對問題作出假設,從而引出課題——假設。為了讓學生嘗試自己作出假設,我設計了一個問題:恐龍是怎麼滅絕的。這個問題學生都很感興趣,提出了很多的假設,其中有科學家已經提出的假設,也有同學們自己的假設。提出假設在科學探究中是很重要的一步,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介紹了魏格納的“大陸板塊漂移學說”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我首先介紹魏格納的故事,讓學生走近魏格納提出假設的這個情景。假設提出後要證明它是正確的,需要依據去支撐。下面我就讓學生去尋找依據,其中有一個很直接的依據,就是把地圖剪一剪拼一拼。於是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尋找依據的過程。學生也在拼接過程中發現,確實有很多陸地可以貼合在一起。僅這樣一個依據是不夠的,也不能說服當時的科學家,所以魏格納需要尋找更多的證據。在魏格納尋找證據的過程中,有一些典型的例子,那就是結合課本的兩個例項,即在兩個大陸上都發現了中龍的古化石和格陵蘭島當時在逐年地漂移歐洲大陸。通過這些證據來證明魏格納的假設是正確的,然後通過大陸板塊漂移學說的示意圖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最後回到魚缸少魚的事件中讓學生明白,假設提出後要證明它是正確的,需要去尋找證據。而對於學生提出假設的依據的正確性還有待進一步證實,這還需要去調查研究,通過實驗等方法證明。這樣就為下一節課的學習埋下伏筆。

假設的說課稿2

一、說教材。

首先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這部分內容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解決問題的策略》的第一課時,在此之前我們學習了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以及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這為我們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而本節課將為我們後面要學習的解決更復雜實際問題奠定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人人都要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發展。根據這一理念,聯絡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運用假設的策略分析數量關係,確定解題思路,並有效解決問題。

2、技能目標:讓學生在對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不斷反思中,感受假設的策略對於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展學生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等習慣,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說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於:理解並運用假設的策略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運用假設策略要理清楚新的數量關係。

四、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為了達到這一要求,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我將運用啟發式教學、複習引導教學、講授法、探究法等多種教學方式,去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導他們去感悟運用假設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妙處。

五、說教學程式

根據上述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課分為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第一個環節:複習鋪墊,引入課題

首先,我向學生展示兩道關於果汁的問題,這道題目是根據教材中的例題改編過來的。讀題並提問:“同學們,你會解決這兩個問題?”讓學生根據題意分別列出算式後,引導學生提問:“你能說說每一道題目都是根據什麼數量關係式列式計算的嗎?(學生積極思考後,回答問題)接著提問:“每一道題目中都有幾種型別的杯子?”接著指出:只求一種杯子的容量是比較簡單的。

然後,出示例1,先讓學生齊讀題目,體會和上面兩道題目的不同。接著,比較兩道題目的異同點,培養學生審題與表達的能力。根據題目的異同點引出課題,今天就來學習解決這類含有兩個未知量的實際問題的策略。通過改編例題也會學生解決例題提供了一種思路,為下面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第二個環節: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解決這道題目似乎有些困難,先和學生一起分析一下題意,找出兩個數量關係式。

然後讓學生根據數量關係式再聯絡以前的知識,討論探索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學生的思路可能有:第一種:列方程,讓學生說出怎麼設未知數,設小杯的容量是x毫升,則大杯的容量是3x毫升。第二種:畫線段圖的方法。引導指出一般我們先畫單倍量。小杯共9段,大杯共3段。第三種:全部換成小杯,一個大杯就可以換成3個小杯,一共9個小杯。學生只要說出思路即可,然後事實總結三中思路的共同點,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學生能夠發現:都是把兩種杯子轉化成了一種杯子(小杯)。根據學生們的發現,可以指出:像這樣把兩個未知量轉化成一個未知量的方法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策略假設,運用假設策略可以把複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的問題。進一步揭示課題。

接下來,讓學生開啟課本69頁,任選其中的一個思路解決這個問題,填寫在書上,並提醒學生要檢驗。教師巡視,觀察並引導學生的解題方法。學生完成後,選擇使用列方程和畫線段圖的學生說說解題過程。因為這兩種方法是以前學過的,這節課就一帶過過,目的是讓學生明白解決一個問題有很多方法,起到活躍學生思維的作用。而本節課的重點是第三種思路全都換成小杯,也就是假設全是小杯,需要重點講解。根據課件輔助教學運用假設全是小杯的解題思路和過程,提供給學生一種思考過程,因為是本節課的重點,所以請了3位學生按照該思路想一遍,然後再讓全班學生想一遍。思路比較明確了,學生比較容易的根據思路列出算式,教師根據學生想法板書解題過程,以及檢驗過程。學生容易忽略檢驗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提醒學生養成檢驗的好習慣。

提問:剛才假設全是小杯解決了這個問題,這道題還可以怎樣假設?讓學生不能只滿足於解決問題,還要多加思考用不同的假設解決問題。學生比較容易想到還可以假設全是大杯。同樣,根據課件講解思考過程,這一遍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說,自己想,獨立完成解答。

第二環節:歸納整體,提煉策略

講完例題後,及時回顧整個例題,總結運用假設策略解決問題的`步驟,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假設策略。根據剛才解題的過程,一步一步地總結出5個步驟,第一步,分析題意,找到數量關係,發現要求兩個未知量,需要使用假設策略。第二步,做出假設,假設全是小杯或假設全是大杯,把兩個未知量轉化成只有一個未知量的問題。第三步,根據假設,調整數量關係,使數量關係變得簡單。第四步,列式解答。第五步,檢驗反思。

第三環節:運用策略,掌握策略

出示練一練,及時鞏固新知。練一練是和例題類似的題目,於是我要求學生根據剛才總結的運用假設策略解決問題的5個步驟,去思考並解決這個題目。這道題可能對一部分學生來說還是有些難度,於是我和學生一起完成了第一步分析題意,讓學生找到數量關係。接下來的4步就由學生獨立完成。第2步時提醒學生假設全是什麼更方便解題。一些學生會模仿老師的解題步驟完整得做完這一題。這就說明他們學會了運用假設策略。通過本題提問為什麼不假設全是桌子,讓學生明白在做假設時要選擇方便解題的那個假設。

在以前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使用過假設策略。讓學生先回想一下,國小生的聯絡知識能力並不強,可能不能一下子想出來。於是,教師讓學生觀察老師想出來的,讓他們判斷一下是否運用了假設策略,進一步加深對假設策略的理解,同時也培養學生聯絡知識的能力,讓學生有用新知聯絡舊知,讓自己的知識成為一個體系的意識。

第四環節:運用策略,闖關練習

簡單總結一下所學新知,設計三個題目,考察學生掌握情況。題目由易到難,層次分明。第一關,填空題,有一個是看圖填空,題目比較簡單,學生基本都能通過,這便增強了學生的信心,提高了繼續闖關的慾望。第二關,稍有難度,但題目中提供瞭解題思路,根據解題思路,多數學生可以正確解答出來,啟發學生課下運用第二種假設解決該題目。第三關,圖文題目,先讓學生從圖中讀出有用的資訊。然後獨立完成,教師巡視,用獎品激勵大家認真完成,並找出運用不同假設策略解決問題並且書寫完整和完美的學生,放到展示臺上供大家學習。

第四個環節:歸納小結

提問:今天你有什麼收穫?通過學生自己歸納,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進一步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的策略

兩個未知量 假設 一個未知量

複雜 簡單

假設全是小杯 分析題意

共有:3 1+6=9(個)

小杯:720 9=80(毫升) 作出假設

大杯:80 3=240(毫升)

檢驗:80 6+240=720(毫升) 調整關係

80 3=240(毫升)

答:小杯的容量是80毫升,大杯的 列式解答

容量是240毫升。

檢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