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1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1噸的概念,並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課前瞭解自己的體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猜體重?同學們,你們以前學過計量物體的質量用什麼做單位?(板書:千克?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板書:1千克=1000克)

你估計老師的體重是多少?你是怎麼估的?

2、創設情景

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水果市場逛一逛。看,這裡到處可見一箱箱的水果,真熱鬧啊!讓我們拿一個大蘋果看看能有多重吧![出示:一個蘋果重200(克)]

那一箱蘋果呢?[出示:一箱蘋果重10(千克)]

[出示:一卡車蘋果重3()]一卡車蘋果的重量是3克,還是3千克?都不恰當,是吧?因此,人們就又規定了一個新的,比克和千克都大的重量單位——噸。揭題: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噸”。噸也是一個質量單位,那麼1噸有多重呢?噸與千克有什麼關係呢?

二、講授新知,解決問題

1、1噸有多重

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說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讓學生相互背一背,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

1個同學的體重約是25千克,4個這樣的同學約重多少千克?(約100千克)

40個這樣的同學大約重多少千克?(約10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聯絡班中40個體重約是25千克的同學,讓學生感悟1噸的重量。

2、哪些東西大約有1噸

(1)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幾袋大米重1噸?

(2)一頭牛約重500千克,幾頭牛約重1噸?

(3)你能說說生活中什麼東西大約重1噸嗎?請在小組內相互說說。

(4)你認為什麼樣的物體要用噸作單位呢?

小結:我們在計量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質量時,常用噸作單位。

(5)你平時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噸作單位的嗎?

(貨車的載重量、電梯的載重量、橋的載重量等)

(6)完成32頁的做一做,集體訂正。

3、單位換算

剛才我們認識了噸,到現在為止,我們學過了哪些質量單位?請大家把這些學過的質量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理一理。

反饋後,提問:“噸和千克有什麼關係?”“千克和克呢?”

通過剛才的整理,哪個單位最重?最輕的是?

4噸=____千克

3000千克=____噸

學生嘗試完成,並說說你是怎麼想的。(課件演示)

4噸=4000千克,因為1噸=1000千克,4噸就是4個1000千克,就是4000千克。?3000千克=3噸,因為1000千克就是1噸,3000千克有3個1000千克,也就是3個1噸,就是3噸。

完成32頁做一做,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學以致用

1、估一估,連一連

大象 鯨 山羊

50噸 60千克 4噸

2、在一輛載重是2噸的貨車上,裝6臺重300千克的機器,超載了嗎?為什麼?

3、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1)卡車載重4()。

(2)小明體重35()。

(3)一塊橡皮的質量是8()。

(4)碼頭停泊的貨輪能載貨10()。

4、13頁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介紹方法

四、課外延伸,加深理解

1、日記一則。

大家好!我叫小馬虎。星期日旱晨我從2分米的床上起來,洗刷完畢,就去吃旱飯。我吃了一個50噸重的`肉包,喝了一杯牛奶,然後開始做作業。我做的幾道題是這樣的:

5噸=(5000)千克

4020千克=(4)噸(200)千克

3噸400千克=3400(克)

下午我去逛公園,看見公園裡有一隻大象重7千克,晚上8小時30分我睡覺了。

2、你知道嗎?講曹衝稱象的故事,學生談談感受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有什麼收穫?

反思:

在學習噸這個質量單位前,學生已經對克和千克有了感性的認識。知道了1千克=1000克。較輕物體的質量常用可作單位,而一般的物體用千克作單位。這樣一來學生就知道了測量較重的物體或者是大型物體時常用噸作單位。但是噸到底有多重呢?學生沒有直觀的認識。也不可能像認識克和千克那樣讓學生通過掂一掂一個2分硬幣或者是兩袋鹽的重量來建立感性的認識。所以,對於噸這個質量單位要想建立噸的觀念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本節課在創設問題情境過程中,我是先讓學生用所學噸的知識解決小動物的過橋問題、貨車、電梯的載重量、多少物體的重量約1噸、哪些物體的質量要用噸作單位、估計一些大動物的質量等,使學生體驗到噸的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學習噸的知識能解決許多生活實際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我首先課堂上利用10袋100千克大米的質量就是1噸,讓學生感受1噸到底有多重。再利用班上孩子們的體重,從數量上體會。

我找了班上體重正好是25千克的一個同學,這樣學生可以想象大約四十個學生的體重就是1噸。然後告訴孩子們,我的體重是50千克。20個老師的體重就是1噸,同時課本上也提供了兩頭牛的體重也大約是1噸。讓學生在對比的數字中感受1噸之大。

但在教學時發現三年級的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較差,讓學生推算多少個物體重約1噸比較難算;是否有更大、更直接的物體能幫助學生建立1噸的表現;雖讓學生進行較充分的體驗,但畢竟是三年級的學生,噸離他們的。生活實際太遠,有的學生對千克、克的質量的表象還不清晰,對以噸為單位的物體質量的估計就有些離譜。有一位學生說一幢教學樓一棵樹的重約1噸。教學時要讓學生在估計時與1噸重的表象,如2頭牛、40位同學進行比較。由於噸是用來計量較大的物體質量,所以學生在做題的時候很少出錯。但實際上學生對於這個單位的掌握還不是很好。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今天上的“時間的計算”是建立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間單位“時、分、秒”的概念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教材設計了兩個例題——例1:2時=()分,簡單的單位換算;例2:7:30到7:45中間經過了多長時間。

對於例1的教學,我是這樣處理的:除了教學教材中的例題,還增加了一些其他的單位換算,如:120分=( )時、150秒=()分()秒。這兩道題的出示,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最後一題,充分給學生討論的時間,發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在思考、討論、交流,這一系列的`活動中,不僅更好的掌握了時間之間的單位換算,而且也培養了能力。

本節課,我還注重將新課的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如:對於例2的教學,我將題目變成實際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很快學生便發現了計算中間經過的時間的方法。還有學生利用我手中的鐘表,發現了用“數大格”的方法計算出經過的時間。對於例2的教學,我並沒有就此停止,而是藉此機會將怎樣計算“從家出發”的時間、怎樣計算咱們這節數學課“下課”的時間。由於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所以,學生們很快就發現了求“開始時刻”、“結束時刻”的計算方法。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拓寬知識,本節課我還增設了一道判斷題——體育課上跑400米,小明用了1分48秒,小力用了1分54秒,誰跑得快?快多少秒?這一題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多數學生也正確解答出了此題。

總之,本節課我覺得上的比較成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教師結合教材將內容進行了拓寬,教學效果也較好,師生配合和諧,是一節成功的數學課。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注重加強學生的體驗,強調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本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瞭解了乘法的意義,會用2-5的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這一課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即分一分的實踐活動),經歷從“任意分” 到“平均分”的過程,瞭解平均分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把一些具體物品平均分,並知道每份是多少。反思本節課,我覺得有以下收穫與不足。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求,使他們享受到從事數學學習活動的喜悅。

這節課一開始,我以故事引出問題:猴媽媽要把8個桃子全部分給他的兩個猴寶寶,有幾種分法?請大家用圓片代替桃子分一分(學生很願意動手分),通過全班交流,列出各種分法。接著問:你認為哪種分法能讓兩個猴寶寶都滿意?說出你的想法。(每個猴寶寶分到的桃子一樣多)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操作活動中學習數學 ,體驗平均分的'意義。

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認識既不發生於主體,也不發生於客體,而發生於聯絡主體與客體之間的活動之中。“平均分”的認識,是國小生學習除法的開始。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理解“平均分”的意義,我引導學生參與到多種形式的“分一分”活動當中,循循善誘,從一個總數分成2份到多份,從“隨意分”到“分到同樣多。” 在參與這些操作活動的過程中 ,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幫助學生體驗理解了數學知識,即“平均分”的認識。

3.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與交流,感受分法的多樣化與答案的統一性。

在“小貓分魚”的活動中,我讓學生小組合作來幫助小貓解決“12條魚,4只小貓想分到同樣多的魚,每隻小貓分到幾條呢?”小組4位同學分別扮演4只小貓、用12根小棒代替魚,動手分一分,分好後,派代表彙報是怎麼分的,(即交流分的過程,說出不同的想法),得到什麼結果。感受分法的多樣化與答案的統一性 。這既尊重了學生生活經驗、認知特點等的差異,又為學生展示個性提供了較為廣闊的空間,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然後引導學生用畫圖的方法來表示分魚的過程和結果。

總之,這節課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不足的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爭取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揚長避短,為成為優秀的數學老師而努力。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4

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被除數個位上除以除數,應在個位上寫0。難點是讓學生初步感知和理解為什麼商的個位上要寫0的道理。

教學目標

l、熟練掌握一位數筆算除法法則的基礎上,學會正確、熟練計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並用乘法來驗算。

2、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

片段一:

情景匯入

小朋友,中國羽毛球隊齊心協力,頑強拼搏,在奧運會上多次奪得冠軍,領獎臺上一次又一次升起五星紅旗,為祖國爭光。我們小朋友喜歡打羽毛球嗎?看,老師給你們帶來的禮物。(課件出示例題情境圖)

一、探索計算方法

l、一個學生讀題:老師帶來了62 個羽毛球,要分給三個班級,平均每個班能分到多少個羽毛球呢?還剩幾個?

學生根據題目列式,教師板書出算式。

同桌合作用學具分一分,求出結果。個別同學交流答案及方法。

教師指出:我們可以用學具幫忙,還可以用豎式來計算。通過學生回答怎樣列豎式板書。

(1)學生自己列豎式計算

(2)說說遇到什麼疑惑,同桌研究個位上2除以3不夠商1,怎麼辦?

(教師指出:個位上2除以3不夠商1,要在商的個位上寫0。)

(3)小組內說說為什麼個位上要寫0;個別交流、同桌互說。

(4)接著完成題目,完成板書。

2、鞏固計算方法。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自己做一做。交流答案。說說個位上為什麼寫0。

(2)展示圖中同學做的,為他批改。

3、學習驗算。

(1)展示另一個同學做的(“想想做做”第3題:改錯題)

(2)學生檢查,說說找到錯誤之處,逐一改正。

(3)怎樣才能知道是對還是錯呢?

(4)學生寫出驗算過程,一人板演。

4、“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分組練習、6人板演。

集體交流後讓學生觀察這些題目的答案進行分類(商末尾有0的;沒有餘數的;有餘數的)(課件根據學生回答分組)讓學生說說91÷3個位上為什麼有0。

5、“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分組練習,說說發現了什麼?

三、聯絡實際,解決問題。

想想做做第6題:天漸漸暗了,同學們準備搭帳篷了。(展示搭帳篷情景)一學生說:“每頂帳篷最多隻能住6人,至少需要多少頂帳篷?”

學生同桌討論;個別交流想法;同桌再說說為什麼要多搭一頂帳篷。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五、課堂作業。

反思:

1、通過複習題的練習,不僅複習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而且也鞏固了等分除法的解題方法,為學習新知作鋪墊。同時新授中先讓學生列出算式,再利用學具進行實際操作,為豎式計算的思維過程提供了形象支撐,學生便於理解。

2、新授前先讓學生計算商末尾沒有0且整除的除法,而後讓學生試算商末尾有0且有餘數的除法,新舊知識產生了矛盾,這時教師引導學生同桌合作用學具分一分,求出結果;當得出商的.個位上寫0時,教師組織學生討論為什麼商的個位上寫0。整個新授過程充分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課堂教學模式。

3、注意了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絡,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生活離不開數學

4、改錯題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錯誤原因,有利學生在實際計算時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達到了防患未然的作用。由圖中一個同學向同學求助怎樣才能自我檢查自己的題目做得是對是錯來讓學生為他想辦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進一步養成進行驗算的好習慣。通過練習計算並驗算進一步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並讓學生根據得數分分類讓學生進一步感知理解為什麼商的末尾會有0。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5

一、在情境體驗中理解意義

本課的設計,使學生在豐富的問題情境中用數學眼光去發現生活裡的“有餘”現象,例如用花盆佈置聯歡會場、分食物、擺學具、包裝麵包、校運動會的很多情景等等。學生充分體驗生活中的數學氣息,感受生活中的餘數問題需要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在心理上驅動著強烈的求知慾,在情感上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重點通過分食物和擺學具這兩種生活情景,瞭解到平均分有兩個結果:一是剛好分完;一是餘下少許不能再平均分。通過小組和全班同學的討論、辨析,大家都參與了有餘除法、餘數等知識的發生、發展的過程,學生們獲得了成功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在情景體驗中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二、在操作比較中探究方法

本課的教學通過學生幾次自主操作,在比較認識中探索有餘數除法,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積累和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獨立地完成從表內除法到有餘除法的學習,並且自己發現餘數比除數小的規律,在操作比較中,學生還注意對事物的觀察、分析、探究,自主發現問題,使他們逐漸養成自主探索、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三、在實踐應用中加深認識

通過情景體驗有餘除法,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有有餘除法,從而更理解有餘除法的意義和更熟悉有餘除法的演算法。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6

學生對測量在大腦裡不知是怎樣做的,因此先了解長度單位和釐米的基礎上,學習毫米和分米。在教學中我安排了一些讓學生量一量的活動。如,量數學課本的短邊有多長,量橡皮差有多長,量一條線段有多長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1釐米和1毫米的實際長度,同時用手勢分別表示1釐米和1米以及1分米的實際長度,讓學生在大腦中感知長度概念,再引導學生推算出米、分米、釐米、毫米之間的關係。接著用厚度不足1釐米的身份證,讓學生進行測量,結果發現比釐米小的長度單位毫米,並讓學生感受到了1毫米大約是一張銀行卡的厚度。學生在直尺上認識了1毫米後,可以測量不是整釐米的較短的物體。接下來我安排了10釐米長的`硬紙條給學生先估計,再測量,從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認識了“1分米”之後,我組織學生開展了“找一找”的活動,看誰能發現身邊“1毫米”、“1分米”長的物體。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提高了,我讓他們分小組討論,推選代表發言,答案多種多樣,有的說身份證的厚度,硬幣的厚度,磁卡的厚度等大約是1毫米,還有個小朋友說出了10張紙的厚度大約也是1毫米,把學生帶入思考問題當中。

這節課,我充分發揮學生動手操作的學習地位,引導學生估一估再測量,並組織學生分組合作測量紙條、針線以及線段和身邊的實物,如圓珠筆、鉛筆、筆盒、粉筆、課桌等長度。使學生在大腦中建立1分米、1毫米、1米、1釐米的長度概念。為今後打下紮實的基礎。當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分米、釐米、毫米之間的關係,其次是不會用直尺來測量,第三是測量的方法不靈活。這些都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7

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低年級的國小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與他們的實際生活最為接近的時間單位,如時、分等。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才能逐步理解離他們較遠的較大的時間單位,如年、月等。而理解一年或一個月的時間有多長需要藉助一定的想像力。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選取了和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素材,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1、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感受時間。

為了幫助學生建立較長的時間單位,教學時,我把教材上提供的幾幅有意義的日子的圖片製成投影片,一張一張給學生出示,先讓學生觀察,再說一說呈現的什麼情景,這些情景發生的什麼時間。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申奧成功、植樹節、兒童節等有意義的日子,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了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保護環境的'意識。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置於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價值。

2、為學生創設自主建構知識的活動和思考空間。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瞭解年、月、日之間的關係,教學中,我注意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主動建構知識的平臺。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和組織探索性的學習活動。如觀察年曆時,讓學生思考“一年有幾個月”等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來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係。

3、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鐘錶模型等教具、學具和身邊的教育資源的作用。

在教學24時記時法表示下午或晚上幾時時,學生往往感到不習慣。教師充分使用鐘錶模型和課件演示或學具,加強了對鐘面的觀察操作,體會鐘面外圈與內圈的關係讓學生積累了豐富的表象,從而理解了24時記時法。

總之,通過這節課的教學,絕大部分學生對年、月、日知識有了充分的理解,學習興趣也很高。但反思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覺得學生在觀察、操作、合作交流過程中教師組織不夠,少數學生沒有準備一張年曆,教師也沒有準備,只是課件出示了年曆,學生觀察不清,稍有些混亂,今後要加以改進。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8

《軸對稱圖形》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而且比較熟悉的圖形。因此,在教學中我緊密聯絡生活實際來設計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整個過程我充分讓學生動手,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軸對稱圖形的美,讓學生充分感知數學美,激發學生愛數學的情感。

但課後,我想了又想:還是不應該一上來就把抽象的事物展現給學生,應把實際轉化成抽象,這樣更能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在讓學生畫圖形的'另一半,使成為軸對稱圖形時,不應該拘泥與一種形式,放開,讓學生選任意一邊為對稱軸畫另一半,這樣的話,效果會更好,更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最後環節,應該讓學生通過學的知識,畫軸對稱圖形。既然學了,就應該讓學生嘗試運用學過的新知畫軸對稱圖形,再一次把抽象迴歸到生活中。總的來說,這節課該放手還是不夠放手,作為老師應該多相信學生,相信學生是能做到的。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9

估算是指在不需要精確計算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種簡便的、粗略的計算。《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

存在問題:學生估算意識淡薄。學生的'生活經驗匱乏,尤其缺乏估算的機會,所以普遍覺得估算沒什麼作用,所以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場合下要用估算。為此,只有明確要求估算時,他們才進行估算,沒要求時一律精算,他們覺得精算更可靠,更有安全感!簡言之,就是因為缺乏在具體情境中的估算體驗,所以造成估算意識的淡薄,當然估算意識的培養非一時而蹙的,需要有長期的體驗,才能逐漸培養起學生的估算意識。

1.從生活實際匯入,創設了問題情景,突出估算教學的重點。

2.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給學生創設思考與交流的空間。

新課標提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加強估算,鼓勵演算法多樣化”。創設情景,感受估算的簡便,引導學生親歷多位數乘一位數估算方法的探索,並能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題目:激流勇進票價6元,我們全班(56人)玩,大約付多少錢?選擇並說明理由:

學生在嘗試中發現A.6×56,56看成60,6×56≈360(元);而6看成10,6×56≈560(元),多看了4個56,估算得太大不合理。

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與合作交流漸漸得出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在探索估算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體會了計算的用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課堂中上不足之處:對那些內向不喜歡發言的同學關注不夠,在合作交流中,參與的深度就遠遠不及活潑開朗的孩子,這就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當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0

估算是指在不需要精確計算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種簡便的、粗略的計算。《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

存在問題:學生估算意識淡薄。學生的生活經驗匱乏,尤其缺乏估算的機會,所以普遍覺得估算沒什麼作用,所以他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場合下要用估算。為此,只有明確要求估算時,他們才進行估算,沒要求時一律精算,他們覺得精算更可靠,更有安全感!簡言之,就是因為缺乏在具體情境中的估算體驗,所以造成估算意識的淡薄,當然估算意識的培養非一時而蹙的,需要有長期的體驗,才能逐漸培養起學生的估算意識。

1。從生活實際匯入,創設了問題情景,突出估算教學的重點。

2。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給學生創設思考與交流的空間。

新課標提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加強估算,鼓勵演算法多樣化”。創設情景,感受估算的簡便,引導學生親歷多位數乘一位數估算方法的探索,並能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題目:激流勇進票價6元,我們全班(56人)玩,大約付多少錢?選擇並說明理由:

學生在嘗試中發現A。6×56,56看成60,6×56≈360(元);而6看成10,6×56≈560(元),多看了4個56,估算得太大不合理。

學生通過認真的思考與合作交流漸漸得出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在探索估算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體會了計算的用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課堂中上不足之處:對那些內向不喜歡發言的.同學關注不夠,在合作交流中,參與的深度就遠遠不及活潑開朗的孩子,這就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當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1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藉助實物、圖形、直觀認識幾分之幾,認識分數各部分組成的名稱,並且知道幾個幾分之一就是幾分之幾,發展分數的概念。讓學生體會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就是幾分之幾的認識。

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傳授新知識之前,我先進行復習匯入,讓學生溫故幾分之一的內容: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從而為學習新知識做鋪墊。在傳授新知識的時候,我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同時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比如讓學生說說這個分數各部分的名稱以及它底表示什麼意思。然後通過適當的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在學生做練習的時候,我仍然讓學生思考每道題的意圖和如何解答。力求做到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當然,這節課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的地方,教學重點基本上把握,但花的力氣不夠,需要反覆強調和講解。學習分數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平均分”,做好使學生在動手中深刻的體會到“平均分”,並且驗證自己的觀點,並通過小組間的討論與合作,得出結論。這些方面的缺憾都值得我今後思考和改進的。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2

《認識方向》是在認識了東、南、西、北,知道了平面圖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基礎上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能在現實的情境或者平面圖上辨認上述幾個方向。

通過課前預習調查,我發現學生中對這四個方向瞭解的同學約60%。於是我通過複習舊知入手,試圖找到學生的知識生長點,通過複習,我發現學生對東、南、西、北這四個主要方向掌握的還挺不錯,全班只有兩三位個同學不能正確指出圖中的.東、南、西、北,所以學生都能夠說出平面圖上的方向(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這四個方向)。於是我開始引入新課,問:右上角、右下角、左上角、左下角是什麼方向?(請同學們用學過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進行對應。)下面比比誰能夠通過一節課就學會,好嗎?激發學生興趣,增加學生學好方向的信心。

出示課件後,我先是引導學生觀察這幅圖上有些什麼地方,要求學生說說汽車站、火車站、電影院、少年宮分別在學校的哪面?再要求學生像老師一樣提出誰在誰的哪面這樣的問題,當學生提到如“超市在學校的哪面”的問題時,我及時評價,這個問題提的好,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下像這樣不是正對著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超市是在哪兩個方向的中間,接著介紹這是右上角(東北方向,並畫箭頭板書出這個方向),用右上是東北面幫助學生記憶這個方向。然後再提出你還能提出一個也不是正對著的問題嗎?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都能仿照前面的同學提出問題,這個環節我讓學生自己說是什麼方向,如果有學生說是“北西”、“南西”等說法時及時糾正(先橫著讀在豎著讀,簡記先橫後豎)。在這個環節後,我又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說方向,如:電影院在少年宮的哪面?學校在超市的哪面等,通過多認多說進行鞏固,最後再進行練習。

在練習的環節,最後一道練習情況並不良好,我忽略了學生層次的差異和方向板的合理利用。因為生活中的方向與平面圖上的方向不相吻合,如何將平面圖上的方向正確引入到生活中,這是一個關鍵。學生習慣上知道上北下南,於是教學生面對實際方向,按“東南西北”四個字的順序沿順時針方向90度90度的轉動。這樣仍然有一部分同學難以掌握,需以後解決。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3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因為這節課主要學的是除法豎式,考慮到課程內容的單一性和難度,為了不使學生產生厭倦的感覺,我以小朋友熟知的《西遊記》為藍本,創設了“齊天大聖孫悟空回老家花果山”這樣一個情境,所有的課程圍繞情境展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西遊記》為我國本土歷史神話,我覺得比人為硬造的情境吸引力會更強一點。在遊戲活動中,數學知識變得不再枯燥,很多時候學生就是遊戲活動的參與者。在遊戲中學習知識,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不僅學得輕鬆、愉快,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課程把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目標定在探索、創造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強調把學生的“學”作為教師“教”的基礎。本著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思想,著力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為他們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與機會,使學生在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感悟算理。這節課中的3個知識點都通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自主學習而獲得。

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抓住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從直觀到抽象,從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出發類比遷移新知。通過小猴採桃這個情境,引導學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0不能做除數”。然後教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有0的除法。通過不同角度的思考,讓學生體會商中間有0的除法計算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算理,突破計算中的難點。再通過練習環節,讓學生加深理解,這樣不僅為學生留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而且有利於學生認識到商中間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通過前面的學習,最後遷移到“商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把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創設各種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學生產生積極學習的願望,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就越來越濃。通過對這節課的回顧與反思,我也感覺到一個成長中的教師,不斷學習、鑽研教材、勤于思考,是使自己的課堂春意盎然的必經之路。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4

我的一節數學課《分數的初步認識》,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去說、去做,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學生的思維與創造能力。

講課中,我讓學生用自己準備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對摺,再用陰影畫出一部分,說出這是幾分之幾,又讓他們貼在黑板上。孩子們折呀、畫呀,說出了許多。貼的時候個子小,夠不著,我把孩子一個個抱起來讓他們貼。每發現有孩子說出一個新分數,我都要誇獎一番:“你真聰明。”“你真了不起!”雖是一聲很平常的.讚語,但卻極大地激勵了孩子的自信心。

講分數各部分名稱時,我不是膚淺、生硬地去講分數線、分子、分母。而是生動地打比方:我們開頭把一個大圓月餅從中間切開,平均分成兩份,這一刀啊就代表平均分,用一橫表示,咱把它叫分數線。平均分成兩份的“2”寫在下面叫“分母”。這一半月餅是兩份中的一份,就寫在上面。它和下面的分母關係密切,該起個什麼名呢?學生天真地說:“叫分兒。”“叫分女。”我微笑著告訴孩子:“你們想象得很好,等你們長大了也許會創造出新的數學公式,命名為‘分兒’‘分女’,咱們今天先叫它分子,同意嗎?”我感到:這不是無足輕重的兒戲之舉,它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點燃的是智慧與創造的點點火花。

下課鈴聲響了。孩子們纏著我再講一會兒,不願讓老師下課。在依依不捨地停止了授課後,孩子們一個個爭著告訴我:“老師,你的教材好。”“老師,我愛您!”這充滿稚氣又帶著真摯情感的童言,打動了我的心。樸素的感情是最美的,它是孩子對老師的最高獎賞。我激動地說:“孩子們,我也愛你們。”我相信,這群孩子會把我永遠銘記在心,終生難忘。

什麼是師生平等、民主討論,什麼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學習興趣最佳方式,從這節課裡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真誠地愛學生,尊重學生,一切為了孩子獲取知識,設法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興趣。愛心是敬業的根本,博學是付出的源泉。把講臺讓給學生,把學習、思維的更大空間留給學生,這樣,也就把成功,把美好未來交給了學生。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

這節課設計的數學學習活動,通過觀察、猜想、估測、操作等活動,在多次的比較中,使學生逐步清晰對面積的認識。

一、讓學生經歷體驗的過程 。

動手操作有利於學生感知並形成表象。動手操作也是發揮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有力保證。這節課每個人都鋪了樹葉和硬幣,給他們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記憶非常久遠。

二、讓學生在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有任務感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只是用幾個簡單的故事,動畫來吸引學生已經不奏效了,更多的學生需要的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一種解決問題的責任。這一節課的問題就是:怎樣比較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經歷直接看比大小,重疊後比大小,鋪紙條比大小,鋪正方形比大小等,正是在比大小的過程中理解了面積的意義。

三、為學生提供探索和研究的空間

在比較一塊長方形和一塊正方形面積的大小時,給了學生充分探索和研究的空間和時間,最初學生想出很多辦法但比較麻煩,這對學生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接下來他們就思考和實踐更好的方法,這個過程正是他們探索和研究的過程,由於每一次鋪完都有新的發現他們探索的興趣也就更高了。

四、讓學生感悟和體會由不嚴謹到嚴謹,由近似到精確的過程。

在學生感知面積大小時,讓學生動手操作,開始用不規則圖形——樹葉鋪,到後來用規則圖形——正方形來鋪。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經歷了一個由近似到準確的比出面積大小的過程,感受到數學學習也是一個由不嚴謹到嚴謹,由近似到精確的過程,由模糊到清楚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