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華】幼兒園說課稿模板彙編9篇

說課稿2.18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幼兒園說課稿模板彙編9篇

幼兒園說課稿 篇1

【活動意圖】

隨著小班幼兒對環境的熟悉,我們對孩子早晨的入園和放學後的離園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家長手拉手自己走。這樣既鍛鍊身體,又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同時也很安全。但在利用晨間談話、平時的個別教育、以及語言故事、兒歌的多種教育形式後,效果仍然不是很明顯。早晨依舊看到年老精瘦的奶奶揹著白白胖胖的孫子從門口搖搖晃晃地往教室門口走;放學後,背上趴著,肩膀上扛著,手上抱著,姿態各異。更有一些孩子撒腿在前面跑,奶奶在人群中邊喊邊追;有時還會出現孩子走散,家長到處找的局面。

看到以上這些發人深省的場面,我們找到了靈感:何不利用我園的`現代多媒體手段,把這些具體的,來自孩子身邊的場景拍下來,讓他們自己來分析,評價呢?使他們真正地從知識、情感上意識到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的好處呢? 於是,我們就設計了情感活動《我會自己走》。

【活動目標】

1.知道放學回家時應小手拉著大手,跟著家人有序地走出園門,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

2.掌握自己與家人走散後的最基本的解決方法。

3.知道自己長大了,要自己走;激發自己走的榮譽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學過兒歌《我要自己走》

2.物質準備:錄影鏡頭

A.家長蜂擁著從園門口走來。

B.幼兒離園時要家人抱著、扛著、揹著走。

C.幼兒跟著家人手拉手,一起走,隨著人群有序地走出園門。

D.放學時幼兒離開家人,跑得遠遠,家人追也追不上。

E.在幼兒園走散了,回教室找老師幫忙。

3.動畫課件: 兒歌《回家啦》

【教學過程】

1.看錄影匯入,激發交流的興趣。

(放錄影片段A.家長蜂擁著從園門口走來)

提問:小朋友看到這是什麼地方,有誰?他們是來幹什麼的嗎?(幼兒園放學的時候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接小朋友的)。放學後,家長們來接我們小朋友了,離開教室後,你是怎樣到幼兒園門口的?

2.看錄影分析討論,與同伴互相學習。

導語:老師把平時小朋友和家人一起到幼兒園門口的鏡頭拍了下來,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1)幼兒看製成ppt課件的錄影片段:(錄影片段B)幼兒離園時要家人抱著、扛著、揹著走。(錄影片段C)幼兒跟著家人手拉手,一起走,隨著人群有序地走出園門。最後定格在場景總圖上。

提問:

你認為他們中誰做的最棒?

我們一起為她鼓鼓掌。

為什麼你覺的他做得不太好呢?你想對他說些什麼?我們一起對他說一說。

小結:我們小朋友已經長大,變重了,家長抱不動我們了,同時我們已經上幼兒園了,變得能幹啦,要自己走。

(2)播放兒歌,幼兒跟著一起朗誦複習兒歌《我要自己走》。

導語:你們看,不但我們小朋友很能幹,連小鳥、小兔,小動物們也很能幹,它們也不要爸爸、媽媽抱呢。

播放兒歌:媽媽、媽媽,你快撒手,我要自己走。你看小鳥自己飛,小兔自己跳,小狗自己跑,小魚自己遊,我為什麼不能自己走?媽媽、媽媽,()你快撒手,我要自己走。

(3)幼兒看錄影片段D:離開教室後,幼兒離開家人,跑得遠遠,家人追也追不上。

提問:有一個小朋友,他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離開家人自己一個人跑得很遠。你覺得這個小朋友的表現怎樣呢? 後來發生了什麼事?

(4)看錄影片段E:在幼兒園和家人走散了,回教室找老師幫忙

提問:發生了什麼事啦?他是怎麼做的?

小結:如果在幼兒園裡找不到家人,我們要回到教室裡請老師幫忙,等家長來接你。

提問:老師是怎麼說的?這次他是怎麼和家人一起回家的?(和家人手拉手回家的。)

3.學習兒歌,在文學藝術美中提煉行為要求。(看動畫課件)

導語:老師把小朋友正確的回家方式編成一首兒歌。

兒歌:放學啦!回家啦!

爸爸媽媽來接我!

我和他們手拉手,

快快樂樂走呀走。

我不跑,也不抱,

早早離園回家啦。

幼兒先聽一遍兒歌。

邊看錄影,邊聽兒歌。

和老師一起表演兒歌。

4.回家遊戲,在遊戲情景中進行行為練習。

老師扮演家長來接小朋友回家,故意抱起孩子或背起孩子走,引導孩子自己說:我長大了,我要自己走。

教學反思

生活瑣事是存在與生活中的細小而繁雜的事,經常會被我們的傳統教學拒之門外,但是這些瑣事卻是孩子們每天都會碰到的。在這些不起眼的事情背後,卻有著巨大的教育潛力,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本次活動的選材,教師注重了對生活地觀察,抓住了生活中"下午放學後幼兒離開教室"的這一段時間中所蘊含的教育素材,運用錄影讓孩子們平時的生活情景真實地展示在他們面前,使他們有話可說。

本次活動中,藉助多媒體,教師在自然狀態下采集了孩子們放學離開教室後的情景,讓孩子看看——大家在離開教室後的不同表現;評評——他們誰對誰錯,為什麼對,為什麼錯;聽聽——其他的小朋友是怎麼說的;做做——我們一起來跟著兒歌學學該怎麼做呢,營造出生活化的學習情景,使孩子的生活經驗和情感得到提升。

建議:孩子的一些不良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家長的錯誤的教育方式而造成的。本次活動中的錄影短片,可以在家長會上播放,和家長們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指導家長正確地育兒,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從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幼兒園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數學活動的內容具有生活性,這是指數學教育活動內容與幼兒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這些內容是幼兒所熟悉的,也是他們所能理解的,讓他們感受到數學可以解決人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數字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現周圍環境中哪些地方、哪些物體上有數字,這些數字表示什麼。例如:房屋上的門牌號碼、書上的頁碼、汽車和汽車站上的數字、日曆上的日期等等,它們分別表示著不同的意義。若能通過與幼兒生活實際相聯絡數學活動,讓他們感到學習的內容是熟悉的,不僅能激發他們的興趣,而且能讓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他們身邊是很有用的,並能激發幼兒更加註意,發現周圍與數學有關的事務和現象。大班數學活動《設計門牌號碼》就是運用生活中的序數經驗,引導幼兒體驗生活中數字的作用。

二、動目標:

1)、感受門牌號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對應關係,學習用數字表示。

2)、運用生活中的序數經驗為動物樓房設計門牌號碼。

3)體驗數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重難點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運用生活中的序數經驗,感受門牌號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對應關係,這也是此次活動的主要目標,通過觀看錄影、及在生活中觀察記錄門牌號碼,幼兒討論等形式讓幼兒明確門牌號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關係。即:前面一個數字表示樓層,後面一個數字表示樓層中的第幾間房。難點是幼兒嘗試給小動物家設計門牌號碼。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對門牌號並不陌生,通過幼兒生活中的觀察和體驗,以故事的形式貫穿活動始終,激發幼兒那種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情感意識。

四、活動準備:

課前引導幼兒注意觀察自己家、姥姥家、奶奶家、哥哥、姐姐等親屬家的門牌號碼。為給幼兒以視覺方面的直覺感知,準備錄影或課件。教學掛圖一幅,小熊指偶,信封一個。幼兒人手一份的設計門牌號碼材料紙、鉛筆等。

五、教學方法:

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教師以參與者、支持者、引導者出現,恰當的使用教學方法,引領幼兒在已有生活中的序數經驗的基礎上,運用情景法、遷移法、觀察法、比較法、嘗試操作法理解門牌號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關係併為小動物樓房設計門牌號碼。

六、教學過程:

依據目標結合以上教法、學法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整個過程以故事情景引領。

一)、引導幼兒回憶數字在生活中的作用。(5分鐘)

小朋友今天許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小熊,看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數字”小熊要考考你們都在哪裡見過數字,那數字可以告訴我們什麼?

(引導幼兒從時鐘、電話、汽車站牌、商品標價等多方面感受數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1)、瞭解門牌號碼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家的門牌號碼,門牌號碼上的數字可以告訴我們什麼?如果我們家中的地址沒有數字會發生什麼問題?

2)、出示掛圖,教師再次操作指偶小熊拿著一封信非常著急的在樓房前走來走去。老師邊發出“唉聲嘆氣的聲音。”小熊今天是怎麼了?“噢!原來小熊今天去給小鴨送信卻不知道它住在哪裡?”引導幼兒討論分析原因。激發幼兒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意識。

3)、你們知道許老師家的門牌號碼嗎?看錄影或課件讓幼兒通過視覺直接感知門牌號碼。

主要教法:情景法主要學法:觀察法、比較法

二、)、討論明確門牌號碼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關係。這一部分是難點(10分鐘)

1)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家的門牌號碼是多少?隔壁鄰居家的門牌號碼是多少?樓上的和樓下的又是多少?教師隨幼兒的講述記錄。

2)、引導幼兒觀察教師記錄的門牌號碼,如:401、402、503、604等,你知道這些小朋友住在第幾層樓、第幾間房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討論:小朋友的家401,隔壁是402,為什麼前面的數字是4呢?為什麼小朋友的家是401,樓上是501,樓下是301為什麼後面得數子都是一樣呢?

3)引導幼兒發現門牌號碼前面的數字表示的是樓層,後面的數字表示的是樓層中的第幾間房,401、501表示的是樓層不一樣,位置一樣,401、402表示的是樓層一樣,位置不一樣。

主要教法:比較法主要學法:觀察法、比較法

三)、嘗試給小動物設計門牌號碼(8分鐘)小熊著急了請小朋友為小動物們設計門牌號碼。

1)、教師出示:作業單,交代設計門牌號碼的規則要求。

要求:看看小動物住在新樓房的那一層?然後為它設計門牌號碼。每家的號碼不能相同,要讓小熊從門牌號碼上能看出每隻小動物住幾樓,誰和誰是隔壁鄰居,誰和誰是樓上樓下鄰居。

幼兒為小動物們設計門牌號碼,教師對出現問題的幼兒給予幫助。

主要教法:生活經驗的遷移法學法:觀察法、比較法、操作法

四)展示佈置設計的門牌號碼,互相學習同伴間的各種設計。(3分鐘)

1)、請幼兒將自己設計的門牌號碼展示在泡沫板上,並鼓勵幼兒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

2)、觀察個別幼兒的作業單,這幢樓房都有哪些門牌號碼?它們一樣嗎?從門牌號碼中能看出誰與小狗住在幾層樓嗎?哪些門牌號碼是他的隔壁鄰居?哪些門牌號碼是他的樓上樓下鄰居?小朋友一起告訴小熊小鴨住幾樓幾房間?小熊非常感謝大家。

3)、小朋友數字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用處,以後要注意觀察發現他表示什麼?

七、教學活動分析:

這次教育活動我試講過,通過以上的教法和學法的恰當使用,幼兒通過遷移已有的生活經驗,觀看錄影,加之觀察比較樓上樓下和樓層間的關係,幼兒能夠運用生活中的序數經驗為小動物設計門牌號碼,體驗數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幼兒園說課稿 篇3

在中班科學活動《電動玩具》開展前,我們班的孩子們帶來了許多的電動玩具,其中包括為數不多的幾個手電筒,在幼兒對手電筒的把玩中,他們驚奇的發現它能照出影子,於是,對影子又有了新的興探索。

想到皮亞傑曾經說過:“兒童就是科學家。”這句話的意思是:兒童天生對這個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探索活動是兒童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兒童理解環境的途徑,因此,為了培養他們樂於嘗試、勤於動手,通過觀察、操作、發現一些科學現象的能力,於是設計這個嘗試性、操作性和探索性都較強的科學活動。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要,我確立了以下幾個目標:

1、在做做玩玩中感知“有洞才能透光”這一科學現象。

2、樂於參與活動,願意在動手、動腦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制定活動目標時,我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索的過程和方法,注重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注意面向全體,又注意個別差異。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探索有洞才能透光的科學現象,主要通過感知、探索、交流、製作等來實現。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的活動目標,《綱要》中提出要為幼兒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位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為此我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材料:

手電筒若干,小兔頭型若干,四個盤子(裡面放記號筆,剪刀,固體膠,紙,牙籤)等,物品都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貼近孩子的經驗。

本次活動的教法主要以遊戲法,操作法為主。在操作法中,我非常重視幼兒通過操作,探索,主動獲取知識,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展和完善認知結構。

本次活動的學法:

此活動我著重操作嘗試法,圍繞“如何讓你的小兔影子也有眼睛”這個問題,鼓勵幼兒在不斷的嘗試與探索中得到新穎、多樣的方法。

我的活動流程如下:

找小兔影子――第一次探索如何讓小兔的'影子有眼睛――交流、驗證、總結――第二次探索製作小兔影子的眼睛――嘗試製作小兔影子的其他五官――延伸:為什麼有的小兔影子眼睛小,有的大?

中班科學活動:

小兔的眼睛

活動目標:

1、在做做玩玩中感知“有洞才能透光”這一科學現象。

2、樂於參與活動,願意在動手、動腦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手電筒若干,小兔頭型若干,四個盤子(裡面放記號筆,剪刀,固體膠,紙,牙籤)

活動過程:

一、探究光和影子的關係

1、寶寶們看,我們今天玩什麼?(手電筒)我把手電筒對著白板,開啟,你看到了什麼?(光)

2、這是誰啊?(小兔),如果把小兔放在手電筒和白板的中間,你會看到什麼?

3、你想來找一找小兔的影子嗎?

4、幼兒第一次操作。

二、探索方法

1、出示課件,集體交流:

這兩隻小兔影子一樣嗎?哪兒不一樣?你的小兔影子有眼睛嗎?怎樣讓你的小兔影子也有眼睛?

2、這裡還有些材料(教師介紹材料),它們也許會幫助你找到小兔影子的眼睛,一會兒我們去試試。幼兒第二次操作。

三、集體討論,修正方法

1、集體交流,請畫,貼,挖洞的寶寶個別驗證:跟大家介紹一下你的辦法(畫),能看到小兔影子的眼睛嗎?(不能)

師幼總結:看來,畫眼睛,貼眼睛的方法都不能成功,什麼方法才能看到小兔影子的眼睛?(剪洞)為什麼用剪洞的方法就能看到眼睛了呢?有洞,光就能穿過去。

2、剛才沒變出小兔影子眼睛的寶寶現在有辦法了嗎?剛才已經變出眼睛的寶寶想一想,小兔影子除了眼睛還少什麼?讓我們再去試一試。

3、幼兒第三次操作。

四、分享成功,延伸經驗

剛才**和**發現了一個小祕密,他們兩個小兔影子的眼睛一個大,一個小,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回去再研究研究好嗎?

幼兒園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及設計思路

顏色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顏色遍佈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佈滿顏色的世界裡,萬物沒有了顏色,我們的生活也會暗淡無光,顏色使世界美麗,顏色也美化幼兒的心靈,所以我們的生活及我們生活的整個世界是不能沒有顏色的。

每當孩子們在玩積木時,他們常常會對五顏六色的積木愛不釋手、每當孩子們在幼兒園吃了營養飯時,他們回家後會對爸爸媽媽說:“幼兒園的飯真漂亮,可好吃了”、每當孩子們畫完一幅畫時,他們會對自己的作品有一種特別的滿足感,那是因為顏色的魅力。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認識顏色——紅黃藍。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將活動目標確立為以下三個方面。

1、認識目標:認識、區別紅色、黃色、藍色,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2、能力目標: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標:體驗與老師和同伴遊戲的快樂,從而激發幼兒的求知慾。

4、活動重點:是讓幼兒認識、區分紅色、黃色、藍色;

5、活動難點:是在活動中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

三、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活動目標而服務的,活動準備必須與活動目標的需要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紅色、黃色、藍盒子、氣球,笑臉卡若干,同時又考慮了幼兒已有接觸過顏色的生活經驗。

四、說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運用了講述法、遊戲法、啟發聯想法等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活動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五、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引導、觀察、講述、遊戲,讓幼兒認識和區分紅色、黃色、藍色。並儘量營造寬鬆的學習氛圍,鼓勵幼兒找出與之相對應的顏色。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表現力和辨別能力。

六、說活動過程

我把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部分去完成。

(一)認識顏色

活動一開始,我以“神祕的盒子”引出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當第一個紅盒子展示在幼兒面前時,我故作打不開狀,引導幼兒說出:“紅盒子紅盒子快開啟”,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說出:“藍盒子藍盒子快開啟”“黃盒子黃盒子快開啟”,以強化幼兒對顏色的'認識。當在最後一個盒子中找出紅、黃、藍三個氣球寶寶時,引導幼兒找一找身上有這種顏色嗎?說一說你還看過這種顏色的什麼東西?在這裡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非常寬鬆的語言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在激發幼兒對顏色興趣的同時發展了幼兒的口語。

(二)顏色寶寶找家

今天天氣真好,氣球寶寶們說好一起去公園玩,玩著玩著一下就天黑了,還不見回家,現在我們小朋友一起來把它們送回家了。(老師在黑板上畫出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家,幼兒每人一張笑臉卡片,請幼兒把自己手上的顏色寶寶把它貼在同顏色的房子)。

(三)尋找相對應的顏色

這個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設計了一個“大灰狼來了”的遊戲,對於剛入園僅二個月之久的小班幼兒來說,要在音樂停止的瞬間,快速找到與自己身上,太陽寶寶顏色相同的大圓,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在遊戲中我為每個孩子準備了一張舊報紙,舊報紙上分別畫有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大圓,對能力弱的孩子、膽怯的孩子,我則去幫助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於能力強的孩子,我則鼓勵他們大膽的去尋找與自己顏色相對應的大圓,從而使每個幼兒都有獲得成功的愉悅心情。

七、說延伸活動

課後讓幼兒在美工區運用塗色的方法,給每個區域製作不同顏色的標記牌;在益智區放置各種顏色的物品,讓幼兒按照顏色進行分類;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相關的顏色活動。

八、活動小結

本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注重個體差異,教師通過為幼兒創設由易到難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在直接觀察、直接體驗、具體表現的活動中,能動地建構著知識經驗。

幼兒園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說教材

《草地上的空罐頭》是選中班語言看圖講述。它用簡潔易懂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小猴看到空罐頭為什麼扔空罐頭?小豬被空罐頭砸到後會怎樣?小兔看到空罐頭後是怎麼想?怎麼做的?小烏龜把空罐頭當成什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其實每一樣東西都有它的價值,就算是我們暫時用不著的東西,也可以找到別的途徑發揮它的長處,迴圈再用。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標:

2、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根據圖片大膽想象,清楚講述小動物是怎樣對待空罐頭的,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2)能力目標:培養認真傾聽與大膽講述的習慣。

(3)德育目標:懂得要保持環境衛生,合理利用費舊材料。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心理活動,能用較清晰的語言進行講述。

3、說教材重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引導幼兒充分利用想象,用表情、動作等表現小猴、小豬、小免、烏龜的心理活動並大膽講述。

教學難點,通過對教材的理解,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保持環境衛生,不汙染環境。

4、說教學準備

為了展示作品的優美意境,又能使幼兒在活動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達,我作了以下的準備:

1、大掛圖4張,幼兒兩人一張小圖片,空罐頭若干。木偶

2、場境佈署:草地、空罐頭、小兔的家、小河

二、說教法:

師生關係不再只是“授”與“學”的關係。《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領者。在

活動中力求合作式的控究學習方式。因此,在活動中採用合作交流共同建構方式。

1、看圖講述:為了讓幼兒對小猴、小豬、小兔、小烏龜所處的環境有感性的認識,我選用了掛圖,這樣幼兒感到形象、具體、新穎、有趣。

2、交流討論法:皮亞傑指出:“兒童是個具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

我和幼兒一起扮演小猴、小豬、小兔、小烏龜並根據它們不同的心理變化進行討論,讓幼兒在平等、寬鬆、活潑的環境中有足夠的表現自我的機會。

3、操作演示法:木偶形象逼真,深受幼兒的喜愛,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為了幫助孩子的理解,我操作木偶,讓幼兒講述小動物是怎樣對待空罐頭的?引導幼兒運用“如果------就會------”的句式講述。

4、創設情境誘導法:具體的場景,能引起孩子一定的態度體驗,能使孩子心理機能得到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我把活動室佈置的到處都是空罐頭、紙屑,讓幼兒參觀,並說說他們的.感受。這樣既能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又培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從而,突出了教學重點,解決了難點。

四、說學法

1、操作法: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的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邊操作圖片邊講故事。

2、自由討論法:求異思維是創新思維的核心,教師應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大家都隨意扔空罐頭,我們生活的環境會怎樣?如果你看到空罐頭,你會怎樣做?引導幼兒用“如果------就會------”的句式講述。

3、體驗法: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通過親自體驗環境的髒亂,感受到要懂得要保持環境衛生,不亂扔垃圾和廢棄物。

五、說教學思路,

流程:出示空罐頭,設疑、激趣---看圖講述

交流討論---木偶演示以境促感---境中生情,要求感受---拓展昇華,延伸活動

1、出示空罐頭,設疑、激趣---看圖講述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今天老師還帶來一組圖片講的就是關於這個空罐頭的。

出示掛圖:(1)請你們看看圖上有誰?在幹什麼?

(2)幼兒自由觀察、講述。

2、交流討論---木偶演示

我用木偶的形式吸引孩子,由於木偶形象直觀,色彩鮮豔,而且富有動感,更能使語言和形象有機融合,直接作用於幼兒的感官,生動地形成語言表象。根據故事內容提問:

(1)小猴為什麼扔空罐頭?

(2)會用表情、動作等表現小豬被砸到後會怎樣?

(3)小兔看到空罐頭後是怎麼想?怎麼做的?

(4)小烏龜把空罐頭當成什麼?

3、以境促感---境中生情

(1)小動物誰做得比較好,誰不好?為什麼?

(2)如果大家都亂扔空罐頭會怎樣?如果你看到空罐頭,你會怎麼做?

4、要求感受---拓展昇華

懂得要保持環境衛生,不亂扔垃圾和廢棄物。其實每一樣東西都有它的價值,就算是我們暫時用不著的東西,也可以找到別的途徑發揮它的長處,迴圈再用。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它是那麼的美麗,大家應該一起來珍惜愛護它,善用身邊的資源,讓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更加乾淨、美麗。

5、延伸活動

有趣的空罐頭:收集各種空罐頭,在區域活動中開展“用空罐頭做------”的製作活動。製作後請幼兒向同伴介紹:“我用空罐頭做------”

幼兒園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的選擇:大家都知道,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而且隨著年齡的發展,小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在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更加喜歡直接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觸控。他們學習、活動的特點是隻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遊戲化、情景化。

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因為幼兒時期,興趣是其學習活動中最強烈的心理因素,幼兒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能自發地把心理活動指向學習物件,且能取得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動都應重視興趣的培養。因此,教材的選擇至關重要,正如《綱要》中所說的,“即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而此活動〈好聽的歌〉既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而且本教案,從教材的選擇到教法的設計,較多的考慮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各種物體發出的各種不一樣的聲音,把語言、科學內容有機地聯絡起來,即加深了幼兒對詩歌本身的理解,又有效的提高了科學活動的能力。還使他們對優美動聽的聲音產生了好奇心,平時更加善於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這個奇妙的世界。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幾個目標:

並在活動中,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中。充分的課前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說教學程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式,活動步驟為:

激發興趣——動手探索——幼兒交流——觀看多媒體——欣賞詩歌(遊戲)——音樂遊戲(好聽的歌)——延伸活動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一開始,我就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活動環境,準備了很多能發出聲音的物品,“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東西,你們看看都有什麼啊?這些東西可好玩了,還能唱出好聽的歌呢?而且每個東西唱的都不一樣呢,小朋友想不想聽?從形式和內容上都吸引了孩子。因為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才開始萌芽,簡明的導語直接切入主題,豐富的物品,旨在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

(二)、動手探索

根據小小班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在第二環節,我為幼兒安排了動手探索,為每組幼兒提供了很多能發出各種不一樣聲音的物品,供幼兒動手操作。在這個活動環節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寬鬆的活動氣氛中,幼兒敲敲,打打,拍拍,按按,聽聽,比較各種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獲得的經驗是很零碎的,單一的,那怎麼給幼兒一個系統性的認識呢,讓他們瞭解每種物體發出的不同的聲音呢?

(三)、幼兒交流

於是,在自由探索過後,我就採取讓幼兒自由介紹自己玩了什麼,發出了什麼聲音,和別的聲音一樣嗎?這樣的方式對幼兒獲得的經驗進行整理。由於物品在幼兒的手裡,幼兒模仿的聲音和結合實物進行,還可以請其餘的小朋友學一學,說一說,他模仿的像不像,避免了單一性。

(四)、觀看多媒體

小小班幼兒注意時間短,興趣穩定性差,新異、強烈以及活動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除了這些物品可以發出好聽的聲音,大自然也有很多奇妙的聲音呢,那他們的聲音又是怎麼樣的呢?小朋友想不想聽聽?採用多媒體教具,把幼兒帶入了奇妙的聲音世界,讓幼兒聽一聽,猜一猜,學一學。能再次吸引幼兒注意,激發活動的興趣。視覺聽覺的完美結合,促進了幼兒的思維的發展。

(五)、欣賞詩歌(2遍)

將幼兒已獲得的知識經驗用詩歌的語言表達出來,詩歌語言簡單,節奏明快,幼兒易懂易讀,在詩歌欣賞2遍之後,採用師生問答的方法,加深幼兒對聲音的記憶,同時也為後面的音樂遊戲奠定基礎。

(六)、音樂遊戲(好聽的歌)

把〈小動物怎麼叫〉改編成(好聽的歌),和幼兒表演唱,使幼兒情緒到達最高潮,藝術融入科學,達到比較完美的統一。讓幼兒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七)、延伸活動

可請幼兒在課間,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找找生活中還有什麼奇妙的,不一樣的.聲音。持續和拓展幼兒對各種聲音的探索和研究的興趣。

三、說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在本活動中,教師不僅僅要用生動的語言,神祕的動作來感染幼兒以外,還要積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於是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操作法:它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基本方法,就是幼兒根據教師準備的物品進行操作,探索。本次活動在引起興趣後,採取了操作,讓幼兒在動一動,敲一敲,聽一聽中獲得感知,比較出不同的物體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

2、交流討論法:進行了探索操作,我創造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通過介紹,讓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深化了幼兒各自的認識。

3、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在音樂遊戲的環節中,我引導幼兒和教師進行一問一答的表演遊戲,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掌握了詩歌中的語言。

4、提問法:設計提問,引導幼兒想問題,回答問題。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這也是語言教育的任務之一。

5、演示法:我還通過多媒體,把大自然的許多聲音演示給幼兒聽,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認識,多媒體的運用,引導幼兒去聽去猜去模仿,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考,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加深刻。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和審美情趣的統一。

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四、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加升華了情感,在本活動中,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方位的參與:新〈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的指出,“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敲敲,打打,拍拍,按按,聽聽多種方式的參與,對奇妙的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產生了興趣。

2、師幼合作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會明顯的提高。為了讓幼兒對各種聲音有進一步的認識,我採用了教師和幼兒合作對答法,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積極對答教師的活動中,理解並學習了詩歌的語言,感受各種大自然不同聲音的奇妙。

3、音樂遊戲法:通過輕鬆愉快的樂曲,優美熟悉的旋律的聽覺刺激,有助於幼兒對詩歌語言的記憶,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促進思維的發展。

採取的以上種種教學方法,極大的體現了“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

幼兒園說課稿 篇7

說教材:

這是一節以計算為主的綜合活動,感知物體數量及其數字對應關係是中班學習數學的重要階段。它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關,而數學是枯燥無味又抽象的一門學科,特別是中班幼兒,往往對學習數學很不感興趣。針對孩子這與特點,我運用了故事引發孩子興趣、請小朋友幫忙鼓勵孩子參與其中、利用遊戲這一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讓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在活動中輕鬆獲得知識、經驗,根據這一特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的教學內容,是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主要考慮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出發,把數學融入到故事、情節、遊戲之中,讓幼兒在說說玩玩中理解、學習數學的實際意義。

說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應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根據《綱要》這一精神,結合中班的年齡特點實際情況,制定了本活動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2、能力目標:瞭解幾種常見飛禽的本領,激發幼兒觀察、探索飛禽的興趣。

3、技能目標:幫助幼兒理解5的實際意義,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5個物體,正確認讀數字5,學習5的形成,知道4添1是5。 在本次活動中,我還大膽的嘗試利用二次比本領的機會,讓孩子在理解5的實際意義的'基礎上,向孩子滲透順數、倒數、單數、雙數等粗淺的數學知識,加大了難度,給孩子一定的挑戰。

說準備:

在活動過程中,我準備了必須的圖片,方便孩子直觀的瞭解數的形成,為孩子獲得知識提供必要的輔助。

說教法和活動過程:

活動分成5大環節:

首先,老師運用故事匯入法,向孩子介紹燕子、貓頭鷹、啄木鳥這幾種飛禽在吵架引出本次活動,由於孩子平時缺少對飛禽這方面的瞭解,所以,本環節以老師的介紹為主,孩子的討論交流為輔。

第二個環節我運用了情景感染法:請孩子們幫小鳥們比本領這一情景,讓孩子在觀察、操作、比較、分析的過程中,重點了解5的形成,難點是比較4和5之間多1少1的關係。

第三個環節運用的是遊戲探索法:《規程》指出:“幼兒園活動組織應以遊戲為基本形式,教育寓遊戲之中。”根據這一精神,我採用了遊戲探索法,利用手指遊戲,來進行鞏固複習,手指用起來比較方便,遊戲又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方式,而且在生活中隨時可以帶孩子玩一玩,進行鞏固複習。

第四個環節我運用的是邏輯推理法:讓孩子第二次為飛禽們比本領,在這一環節運用了猜測、推理、點數、驗證的方法,向孩子初步介紹順數、倒數、單數、雙數,並沒有要求孩子一定要掌握,只是滲透這一方面的知識,然後我變了一個小魔術,把四副掛圖摺疊起來,裝訂後變成了一本繪本,可以讓孩子隨時翻看,講一講,說一說,在不知不覺中增長了知識。

最後我運用的是交流提升法:“開心聊吧”,在活動中孩子對飛禽有了一定興趣,讓孩子說一說自己知道的飛禽,講一講它的本領,鼓勵孩子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繪本,或者利用早間區域活動時間和小朋友合作來畫繪本,做好了可以用來講故事,既鍛鍊了動手能力,又鍛鍊了動口能力,還能複習數學知識,一舉多得。

幼兒園說課稿 篇8

一、設計意圖

這個活動聯絡兒童的實際生活,在兒童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物件,引導兒童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為兒童創設寬鬆的環境,提供可操作的材料,讓兒童在以前學的數字的基礎上,能夠把圖形與數字聯絡起來,學會尋找圖形中的數字,同時達到了鞏固的效果,所以這篇教材適合中班小朋友學習。

二、重點、難點

這篇教案主要是讓兒童學會看圖數數尋找號碼,並且能夠比較每組數字間的不同處與相同處,按老師要求編號碼,這是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圖形與數字匹配,鞏固對7以內數字的認識。

2.引導兒童感受數字的`豐富變化,從中發現數字的排列規律,提高兒童

的觀察能力。

3.通過遊戲的形式,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四、教學準備

1.幾何圖形組合若干,小動物圖片。

2.數字卡片。白色紙條、糨糊。

3.12只電話機。

活動過程

一、看圖找電話號碼

1.“冬季運動會就要開始了,老師想邀請小動物也參加,那用什麼方法通知它們呢?”

2.“打電話需要電話號碼,你們知道小動物家的電話號碼嗎?”老師這裡有

不過和我們見過的號碼不一樣,需要你們在圖形中來找小動物家的電話號碼。

3.幼師分別出示圖形卡,引導兒童看圖形,通過圖形尋找電話號碼。

(這部分主要是根據兒童平時的一些生活經驗,知道需要用電話來通知,由

於兒童對圖形已經非常熟悉,所以我又通過圖形,以小動物為名讓兒童從中找出數字,有一定的趣味性,,這樣兒童的學習興趣會更濃厚些)

二、觀察數字,感知數字的豐富變化

1.你們在這些號碼中發現了什麼祕密?

2.這些電話這些號碼有什麼不一樣?(數字排列順序不一樣)

(讓兒童知道數字排列的順序不同,排出來的號碼也是不同的。這裡我讓兒童自己觀察,自己發現,充分體現了兒童的自主性。)

3.“數數電話號碼有幾位數字呢?”(都是7位數的號碼)

(這部分主要是根據兒童在認識數字的基礎上,幼師從旁引導,讓兒童觀察比較這三組數字的變化,激發了兒童的探究慾望。這裡我就採用了集體教學,讓每個孩子都有表達的機會。)

三、創編號碼

1.“有許多小動物家都沒有電話號碼,我們用數字來幫它們編個電話號碼吧!”

(這環節主要是讓兒童已經感知到數字豐富變化的基礎上,讓他們動手嘗試

排號碼)。

2.幼師交代要求:用7個不同的數字編電話號碼。

3.幼師巡視、指導,並請兒童上來念一念編的號碼。(我請兒童個別講述,可以讓其他兒童幫助檢驗,同時也鞏固了兒童對數字的認知)

四、遊戲打電話

1.有了這些電話號碼我們可以幹什麼呢?

2.交代遊戲要求:那我們來玩一個打電話的遊戲,兩個小朋友一部電話機,一個小朋友撥電話,一個小朋友看看他撥的號碼對不對,也可以交換號碼來撥。

(這部分是以遊戲為主,利用兒童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特點進行教學,並讓兒童來玩打電話的遊戲,在認識數字的基礎上,正確撥打電話號碼,這樣的環節增加了趣味性,孩子就不會感到枯燥,同時我又提出打電話的要求,兩個小朋友一部電話機,相互撥打對方編的號碼,主要是為了讓兒童鞏固對數字的認識與操作,也能讓孩子感到生活的有趣。)

五、延伸活動

“電話號碼上的數字非常有趣,其實在生活中還有許多有趣的數字,請小朋友一起去找一找生活中有趣的數字。”

幼兒園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教材來源:我班幼兒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已有三年,幼兒已有大量的有關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大班幼兒馬上就要升入國小了,獨自穿越馬路的機會增多了,如何正確的將遵守交通規則的方法應用於生活中對他們今後的安全出行非常重要。綱要中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就要求幼兒園教育目標必須以幼兒為本,從幼兒生命健康成長的需求出發實施教育,為幼兒奠定終身發展的基礎。為此,我設計了這個主題系列活動,一方面滿足孩子們的心理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孩子瞭解有關安全出行的知識,知道必要的自我保護的措施。讓幼兒瞭解交通規則,在親身體驗中獲得更多的有關如何安全出行的知識,提高幼兒自我安全防護能力。

二、說目標:

就本節活動而言,我將主題定為社會領域活動。培養幼兒的社會意識,增強幼兒融入社會的能力,在實踐中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交往意識。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融合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領域的整合,在綱要精神的引領和我班幼兒認知能力的實際水平下,根據20xx年新交法規定,我將目標分解為三個小目標:1.瞭解交通標線的.作用,有初步的交通安全意識。2.複習一些常見的交通標誌。3。在集體創造未來道路設施中,感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和集體創造的快樂。

三、說重、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瞭解交通標線的作用。通過觀察、比較、播放錄影、交流分享、展示自己的作品,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讓幼兒感受幾種標線的不同,理解各標線的作用,並能在生活中提示父母按馬路標線的指示安全行駛。主要是通過引導幼兒積極思考、探索、自主操作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發散思維的能力。

四、說準備:

在目標定位後,樹立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

1。馬路上車流的聲音、撞車急剎車的聲音,

2。介紹馬路標線的ppt、

3。互動式白板課件“誰走錯了”、

4。違反交通規則掛圖、

5。知識準備:幼兒與家長一同蒐集的各種交通標誌、

6、前經驗的準備:幼兒已掌握很多的有關交通安全的知識。在這段視訊中大家可以看出,家長並不能完全按交通法規安全出行,所以我們將十二五課題的重點定位在家園合理進行幼兒交通安全教育的研究上,使幼兒交通安全教育進一步昇華。

五、說教學過程: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在組織本次活動時我採用環環相扣的活動程式,活動流程如下: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收穫新知――交流新知――操作表現、分享快樂

環節一:激發興趣,通過環境的刺激,聽錄音引出話題。

培養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讓幼兒交流討論可能發生車禍的原因。並用肢體模仿,感受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活動開始,聽錄音引出話題“剛才你們聽到了什麼?這些聲音讓你想到什麼?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什麼行為能引起車禍呢?”

環節二:自由探索(欣賞各自收集來的交通標誌)、分組交流,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

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幼兒互相討論交通標誌的名稱及用途,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在集體分享中,培養幼兒注意傾聽對方講話的習慣和準確的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這一過程是幼兒和家長在家中搜集而來的體現了家園共育的園本理念,我通過有效引導:“和你周圍的小朋友介紹一下你帶來的標誌是什麼,有什麼作用。”讓幼兒將帶來的交通標誌介紹給大家。教學目標二得到了體現。

環節三:收穫新知,播放PPT

課件,瞭解兩種馬路標線的名稱及作用。通過多種現代化資訊科技的應用,將幼兒聽覺、視覺充分調動起來,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在輕鬆的環境中使幼兒的觸覺等感覺器官調動起來智力水平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在這一環節中我通過提問“今天,我又給你們帶來了兩個新朋友,看看他們是誰,在哪見過?”將幼兒帶入對新知識瞭解的渴望中。讓他們對了解兩種標線充滿興趣。

環節四:交流體驗,通過運用互動式白板教學,引導幼兒能從生活和

遊戲中分辨哪些行為違反了交通規則,並親自操作將不正確的行為改正。通過提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看看下面的行為哪些是不對的,為什麼?”、“你能將行使不正確的車輛正確行使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能大膽講述自己對違反交通規則行為的認識。並能積極的參與互動,通過互動式白板的使用,讓孩子親自對違反交通規則的車輛進行改正從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學目標一得到體現。

環節五:操作表現,分享快樂: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瞭解交通法規,我讓幼兒在

區域活動時進行自由創作“如果你是未來的交通設計者,你會為公路設計些什麼?”通過引導幼兒積極思考、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發散思維的能力。這是活動的延伸,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再一次深化,通過製作、想象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未來道路的理解與期盼,體驗成長後建設未來社會的快樂。《綱要》指出“為幼兒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幼兒在這一環節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同伴,愉悅的情感得到極大的滿足,很有成就感。

在過去的三年時間,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我們收穫了很多。孩子們不僅認識了很多的交通標誌,懂得各種標識的用途,還學會了很多有關如何遵守交通規則的常識,感受了很多交通法規的知識。最重要的是他們不僅自己學會了還能提醒父母遵守交通規則,成為每個家庭安全的小小監督員。這也實現了我們進行此項研究的初衷:“教育一個幼兒,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群,輻射整個社會”相信,在今後的研究中我們一定會收穫更多,我們的交通秩序也會隨著更多家庭的參與變得更暢通、更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