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有關語文說課稿六篇

說課稿1.59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語文說課稿六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擬行路難》選自《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一單元。《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高二語文選修教材,這本書著重從文學鑑賞的角度引導學生閱讀古代詩歌散文,進一步夯實高中生古代詩文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文言文閱讀能力以及文藝審美能力。

第一單元為古代詩歌鑑賞,按照不同的教學要求本單元又可分為賞析指導、賞析示例、自主賞析、推薦作品四部分。

賞析指導部分明確提出本單元教學目標是“以意逆志,知人論世”。所謂“以意逆志”就是指我們在鑑賞詩歌的時候,一方面要在正確理解詞義、字義的基礎上,從作品的整體出發,由表及裡地理解詩歌的主旨,另一方面要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和情感體驗去推測作者的寫作本意,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所謂“知人論世”就是指在分析詩歌時要結合作家的人生經歷、思想傾向、審美情趣和他所處的特殊時代背景來理解作品,深入挖掘作品的深刻含義。二者之間是相互交融的,密不可分的。

在賞析示例部分,安排的詩歌是《長恨歌》,由於篇幅較長,難度較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自主賞析部分的《擬行路難》可以說是本選修教材的第一篇課文,科學地引導學生從“以意逆志”“知人論世”角度來解讀詩歌既可以為本單元的推薦作品部分的學習打下基礎,也可為本教材剩下的兩單元詩歌的學習起一個示範作用。因此,本課的學習意義重大。

二、教學目標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根據《全日制普通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全日制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20xx年湖北省大學聯考語文大綱》對詩歌鑑賞的要求以及14班學生的語文學習實際情況而制定。

(一) 《全日制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初步鑑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

(二)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要求:

1、培養和激發學生閱讀古代詩文的興趣,培養學生誦讀的習慣,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2、藉助工具書和有關資料,讀懂不太艱深的古代詩文,瞭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3、學習鑑賞古代詩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個性化體驗,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 《20xx年湖北省大學聯考語文大綱》要求:①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②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三者可歸納為十個字:學生 語言 形象 技巧 情感 。簡單地說,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品味詩歌語言,分析人物形象,賞析表現技巧,感悟詩人情感這些角度來鑑賞詩歌。

(四) 高二(14)班學情分析:

1、在必修二必修四的閱讀鑑賞板塊的古代詩歌學習的基礎上,(14)班學生已有一定的詩歌積累,具備一定的詩歌鑑賞方法;

2、(14)班學生基礎差,積累實詞少,完整地理解詩歌大意尚存在問題,對文字的分析能力還需加強;

3、(14)班是理科班,邏輯能力很強,形象能力稍差,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書寫的文采性需要加強;

基於以上教學要求和14班的學情分析,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知識與能力:

(1) 瞭解鮑照的生平及作品;

(2) 理解詩歌大意,背誦全詩;

(3) 分析詩句中“愁”的動作表現和社會根源;

(4) 賞析比興手法的運用;

(5) 分析詩人形象。

2、過程與方法:

(1) 從“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角度展開師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 從“以意逆志”角度分析詩人內心的愁悶通過外在的動作表現出來;

(3) 從“知人論世”角度分析詩人悲憤苦悶的根源。

3、情感、態度與價值:

(1) 把握詩歌情感,體會詩人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

(2) 激發學生對詩人懷才不遇的同情和對其才華橫溢的敬仰。

其中,教學重點為:

(1)把握詩歌主旨,掌握詩歌朗讀技巧,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分析“愁”的動作表現和社會根源;

(3)詩人形象分析。

教學難點為:

(1)學習“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鑑賞方法;

(2)比興手法的理解。

三、 教法學法

為了給學生創造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參與教學,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課文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徵,我採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誦讀法。誦讀是古代詩歌教學中關鍵環節,聲情並茂的吟誦,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幫助學生把握詩歌的情感,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為詩歌鑑賞打下良好的基礎。

2、問題法。問題的科學設計不僅能突出教師的引導性作用,還能激發學生思考的樂趣和好奇,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辨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法。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它既強調教師給予足夠的課堂空間給學生,又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合作性,它既是一種教法,又是一種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我在課前安排學生預習詩歌,弄清詩歌大意,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詩歌朗誦過程中,先由學生代表嘗試讀,再由學生點評朗讀效果,教師引導點評角度,最後由教師總結閱讀技巧,整個過程強調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在探究詩人“愁”的根源時,我注意引導學生結合社會背景和詩人生平深入探討詩人“懷才不遇”的具體性和社會根源。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倡導學生與學生的合作,教師與學生的合作,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教師成為課堂的引路人,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引導性。

四、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以杜甫和李白對鮑照的讚美匯入,從感性上給學生樹立鮑照的高大形象,讓學生敬仰、欽佩詩人,為後面分析詩人的不幸遭遇作鋪墊,前後形成鮮明對比,加深學生對詩人內心愁悶的理解和對其懷才不遇的深切同情。

(二)詩題解讀與預習答疑:樂府詩。“行嘆復坐愁”互文;“歌”,歌詠,吟詠。

(三)誦讀詩歌(重點)

學生集體自由讀mdash;教師提要求:情感,語速,語調。

學生代表嘗試讀mdash;學生點評,教師引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完成情感、語速、語調的教學目標。

教師配樂示範讀mdash;教師示範,帶領學生逐句模仿讀。

學生代表示範讀mdash;檢查模仿效果,學生示範。

學生集體齊讀mdash;進步把握情感,揣摩語速語調。

(四)分析情感:

1、承接朗讀的情感,提問學生:詩歌中那個詞直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悲憤苦悶?從而引出詩眼“愁”?

2、接著提問:詩人是怎樣表現這種愁的呢?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柳永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辛棄疾的'“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歸納出通過外部的動作行為來表現內心的愁悶的寫法,引導學生找出《擬行路難》表現詩人內心的動詞。

3、學生分四個小組用四字短語概括這些動詞所在的詩句,師生合作,通過比較辨別,得出最好的概括。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出詩人“愁”的層次感。

以上問題,既培養學生通過朗讀詩歌把握詩歌的情感的能力,又注意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詩歌語言的能力,強調師生的合作學習,注意從“以意逆志”角度鑑賞詩歌。

4、提問:詩人“愁”的原因是什麼? 引出從“知人論世”角度鑑賞詩歌。

5、提問:詩人對造成自己不幸人生的根源有沒有清醒的認識?有。

6、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呢?學生容易答出“命”,很難答到第一二句。教師引導:“命”是直接道出,第一二句直接道出。先分析一二句,再分析“命”。

7、提問:第一二句明明是寫的水呀?怎麼會是愁的根源呢?該怎樣理解?教師引導:此處用的是一種表現手法。學生容易答出“比喻”,教師補充“起興”,綜合起來即“比興”。

8、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詩人對“命”的態度:知命認命 抗命 認命

這個問題的設計,注重文字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挖掘出文字的深度。

9、教師小結:全詩圍繞一個“愁”字展開,“瀉水興愁”含蓄地道出了“愁”的根源,“行坐嘆愁”“酌酒消愁”“悲歌斷愁”,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的愁緒在不斷流動,不斷加深,當詩人情不能自已時,他發出了生命中的最強有力的吶喊:“心非木石豈無感?”可最終,也只能吞聲躑躅,不敢言愁。在“愁”的背後是詩人對不公平的命運的抗爭,對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學完詩歌,我想,在每位同學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鮑照。

10、詩人形象分析:讓大家在紙上寫,教師引導學生從外部形象和內部形象來展開。教師朗讀習作,然後點評。本環節調動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完成了分析詩人形象的教學目標。

11、背誦詩歌:個人背mdash;分組背mdash;集體背

12、作業:蒐集“愁”的詩句。

七、教學板書

板書分為正板和副板。正板的設計圍繞兩個字:“愁”“命”。“愁”分為:瀉水興愁 行嘆坐愁 酌酒消愁 悲歌斷愁 吞聲咽愁。“命”分為:知命 認命 抗命 認命。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本詩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特點:

高三階段對詩歌的學習不能僅限於讀懂而要鑑賞。李白是唐代詩壇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詩飄逸豪放,語言流轉自然,他的古體詩和七絕尤為後人所稱道。《將進酒》是一首鮮明體現詩人風格的勸酒詩,李白飲酒悲歌,一吐為快,既有大濟蒼生的理想又有懷才不遇的苦悶,但李白傲世的態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又使全詩悲而不傷,憂而不愁。蘊涵其中的開闊與曠達打動人心而又引發思考。教材雖然是一個例子,但又是一個很特殊很重要的例子。李白及李白的詩歌學生較熟悉,以此為例培養學生理性的鑑賞詩歌,學生更容易接受,效果會更好。

二、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高二詩歌單元的學習,我發現學生對詩歌不感興趣,很少能深入挖掘,而詩歌本身表達含蓄,跳躍性又大,學生對詩歌產生了敬而遠之望而卻步的態度,這節課就要以《將進酒》為例結合實踐滲透學法激發興趣。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體會詩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詩人充實深厚的內在情感及潛在的鬱怒情緒。

2、體會李白詩歌誇張的藝術手法。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聲情並茂,準確傳達情感的朗讀能力。

2、培養學生篩選資訊,抓住關鍵詞語進行分析的能力。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勇於發表自己見解的勇氣。

教學重點:把握詩歌整體內弄,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教學難點:發表對李白痛飲狂歌的見解,從而加深學生對詩歌主旨的理解。

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運用

在“授之以魚”的基礎上“授之以漁”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和學生共同鑑賞時先讓學生通過聽讀、朗讀、帶著問題讀這些方式使學生在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在突破學習目標的鑑賞中力圖結合時代背景體會情感、感受形象。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採用朗讀、討論、質疑這些方式使學生動口動腦。教學手段是多媒體。

五、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是學生走向自主學習的根本途徑,因此本節詩歌教學也十分注重學法的滲透:1通過強調朗讀加強學生讀的意識,尤其是詩歌這一體裁。2李白其人及其詩歌學生略知一二,通過讓學生自己查詢相關資料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並加深學生對詩人的瞭解和對作品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詩仙是哪位大詩人,酒中仙又是誰的自稱?李白一生詩酒相隨,“李白一斗詩百篇”而又“舉杯銷愁愁更愁”。大濟蒼生而又處處碰壁的李白有悲嘆,有憂愁,但李白畢竟是李白,他的悲愁不是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愁,不是李清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愁,也不是賀鑄“一川菸草,梅子黃時雨”的愁,李白的憂愁中有達觀,李白的憂愁中有豪放,《將進酒》就是酒助詩興,筆酣墨飽的豪放之作。

說明:《將進酒》是鮮明表現詩人個性的勸酒詩,匯入時將詩和酒聯絡起來,既關照了全詩內容,又感受了詩人飲酒悲歌的形象,更主要的是突出李白的悲而不傷,憂而不愁的開闊、曠達,對李白的個性風格有一個初步的感受。

(二)多媒體展示配樂朗誦,同時,展示於本詩相關的畫面,如李白狂歌圖、黃河奔流圖等。

說明:朗讀詩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新教材也非常重視誦讀和背誦,朗讀錄音聲情並茂的示範朗讀,讓學生整體感知又將學生帶入詩歌的情境和感情中。

(三)學生準備後,指明朗讀詩歌

(四)師生研討,完成教學目標

師:《將進酒》中的“將”是什麼意思,從內容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首什麼詩?

說明:學生根據註解和預習提示首先明確這是一首勸酒詩,這樣才能照應匯入,也讓學生有整體認識,還可以讓學生學會讀書,從註解、預習提示、課後習題、補充知識等篩選有用的符合要求的資訊。

師:雖然是勸酒詩,詩人一落筆卻先寫了一個什麼闊大的場面,詩人在描寫時視角是什麼樣的?山巔俯瞰詩人聯想到什麼?

說明:這一問題的設計主要讓學生感受詩人的慷慨生悲並不是沒來由的,而這來由與悲嘆構成了詩歌的“興”的手法。讓學生通過具體分析感受“興”的手法的特點:“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師:整日窮愁並非李白本性更何況白髮如絲悲無益,所以詩人的情感陡然變化,哪個詞表明詩人從悲嘆中跳出來,這個“歡”字控制到哪句?

師:“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不同於凡夫俗子的.一醉方休,你怎樣理解“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說明:“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象而已,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中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事的積極的本質內容來。設計此問讓學生通過討論,透過現象看到詩人的這種蔑視權貴、建功立業的心志和報負。

師:待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酣暢淋漓地向友人一吐為快,李白狂歌的12句話根據感情的不同可以怎樣分為兩個層次

說明:讓學生以感情為標準劃分層次,還是繼續體會詩人感情上的起落,只不過由悲到歡這一感情變化過程很明顯,學生很容易就感受到,而這兩個層次中作者的激憤與狂放並沒有明顯的語言標誌,問題難度的加大會讓學生知難而進,深入探究,準確與否畢竟學生有自己的看法,如不準確或不到位可做如下啟發:

師:第一層次中直接表明詩人態度的詞有哪些?(“不足貴”和“不復醒”)“鐘鼓饌玉”指什麼,“鐘鼓饌玉”真的不足貴嗎,詩人說富貴不足貴是出於什麼,詩人為什麼願長醉不醒?請大家聯絡背景思考這個問題。

說明:電腦螢幕打出寫作背景。這首詩大約安史之亂前四五年光景,當年唐玄宗眈於女色,先後將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

師:所以這兩句集中表現了詩人的什麼情感。(激憤)

師:詩人的激憤不僅是為了一己遭遇,他還想到了和自己命運相同的古來聖賢,古來聖賢皆寂寞,豈止寂寞,為人民苦難疾呼甚而拋灑熱血的經天維地之才大有人在,請學生追念歷史長河中可親可敬的他們,請舉出你崇敬的抑鬱不得志的古來聖賢。

說明:通過此環節激發學生對那些有經天緯地才能的大聖賢的深刻理解,感受他們壯志難酬的苦惱。

師:古來聖賢不計其數,何以偏舉陳王?

說明:此環節讓學生體會作品中作者所用材料的典型性。在遭遇排擠,抑鬱不得志的聖賢中曹植於丕、睿兩朝備受猜忌,這是典型其一;陳王與酒聯絡較多,這是典型其二。

師:第二層次的內容是什麼:“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盡顯詩人怎樣的氣魄?

師: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激憤,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但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麼?

說明:在這一環節中明確什麼是感情基調。基調,指的是一篇作品整體上感情色彩或氛圍。這首詩初讀一遍,會覺得它豪氣十足,但弄清詩人感情發展的脈絡以後,就會看出詩人的憤激之情占主導地位,確切的說,豪放只是它的外殼,而核心則是激憤。

(五)體會藝術特色:詩人好用誇張寫法,這和他的浪漫氣質和狂放性格有關,所以不使人感到言過其實,試從這首詩中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來源

《行道樹》是人教版課改實驗教材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短文兩篇》中的一篇。

二、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擬人手法借行道樹的自白,描繪了以製造清新,獻出濃陰和迎接光明而自豪的行道樹形象。表達無私奉獻的人生理念。本文還通過行道樹與同類的優越處境對比,類的無知行為對比, 表現了“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這種痛苦能把深沉給予我們”的人生哲理。 本文篇幅短小,語言清新,凝鍊。精闢的議論更是點睛之筆。教學時應抓住議論性的文眼,,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通過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聯絡學生自己的人生體驗,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和閱讀方法的指導,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是七至九年級這一學段的起始階段。學生經過六年的學習已有一定的認知水平和人生體驗,對一切都有一種新鮮感和期盼,但又住住僅停留在表層,難以深入。表現在語文學科,就是隻滿足於對字詞句的理解,而對文章的社會價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認識不足。因此要藉助學生的閱讀期待,引導組織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從事學習,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體驗、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四、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再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我認為本文應達成的學習目標為:

1、知識和技能目標:有感情朗讀全文,體味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2、過程和方法目標: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培養合作研究的習慣,並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表達自己的看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文章的情感,知道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學習奉獻者的崇高精神。

其中朗讀、體味、領悟是學習的重點,理解無私奉獻者形象是學習的難點。

五、教法設計和學法指導

1、教法設計

①情景創設法 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我認為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輔助作用,把握與學生知識水平和情感的.貼近點,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產生情感共鳴。

②朗讀感悟法 朗讀是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情感的重要方法。要通過學生默讀、朗讀、賞讀、品讀、賽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啟迪。

③對話互動法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要讓學生成為對話的中心,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中建構文字意義,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2、學法指導

①圈點批註法 通過畫一畫、勾一勾、圈一圈、注一注,養成讀書就動腦動筆的習慣。

②探究閱讀法 在教師的引導下,對閱讀材料的深層含義提出疑問,小組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在全班合作探究。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設定情景:炎炎夏日,當你走在光禿禿的道路上你的感覺是什麼?烈日當頭, 當你走在城市的水泥路面上時,你最盼望的是什麼呢?

2、多媒體顯示行道樹,學生用優美的詞語形容,揭示課題。

[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初步感知行道樹的作用,形成與文章感情相一致的價值傾向;同時藉助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朗讀全文,整體感知

1、課前預習 對照導語,默讀課文,藉助註釋和詞典正音釋義。運用文中優美詞語,寫一段表意完整的話,課堂交流。

2、朗讀課文,從文章的寫法內容情感等方面談整體感受。

[引導學生逐步獲取有效的學習方法,如藉助工具書解決疑難問題;片段練習,積累詞語;初步感知,明確學習方向。並讓學生逐步養成習慣,為終生學習奠定紮實基礎。]

(三)賞讀課文,感悟情感

1、小聲朗讀課文,畫出喜歡的句子和語段並在旁寫上感受。

2、學生朗讀喜歡的句子和語段(朗讀時要說出欣賞的理由)其間可用學生賽讀,師生賽讀的方法,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發音、停頓、語速、語調和情感等方面的問題。

(四)、品讀課文,合作探究

1、學生再讀課文,然後自由提問(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問題,中間可啟發學生找出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語句並理解它,還可以啟發學生對文章表達方法的思索)

2、找學生代表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①“墮落 ”一詞應如何理解?②為什麼說“我們的存在只是一種悲涼的點綴”?③、“憂愁”和“快樂”是否矛盾?為什麼?④、“神聖”、“痛苦”和“深沉”的含義是什麼?⑤文章運用了幾處對比?有何作用?然後學生分組討論。

3、將不能解決的問題,用紙條的形式交給老師,再在全班集體討論。

語文說課稿 篇4

各位領導,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一年級上冊第X單元第X課的《小小的船》。下面我從說教材、說學生、說教法、教學程式、教學思想五個方面對本課設計做介紹:

一、說教材

《小小的船》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描繪出晴天夜空美麗的景象。文中寫了—個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聯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藍天中航行,表現孩子喜悅的心情。

本課教學目標是:

1、圖文結合,在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中認識9個字。

2、會寫4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舟”、“門。”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並能正確流利地背誦課文。

本課的重點:

1、學會認9個生字、2個偏旁,會寫4個字。

2、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會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本課的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看圖領悟星空的美麗,產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說學生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採用課件、卡片、圖片來吸引學生的興趣。

 三、說教法

從本課兒童詩的特點考慮,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學時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程式,主要設定七個環節。

(一)出示謎語,激發興趣

本課一開始,我就藉助課件,播放謎語,讓學生猜一猜,從而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培養了他們認真看的習慣,並能一邊看一邊想 。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學生是閱讀主體,應始終處在積極主動的地位。因此,我設計以下閱讀環節:

1、一年級學生的朗讀往往需要教師的指導。因此,我先範讀課文。這樣,教師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熱情洋溢,學生就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會神,真正受到薰陶和感染。

2、再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告訴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藉助漢語拼音的辦法讀準字音

3、多媒體出示生字(船、彎、坐、只、看、見、閃、星、藍)學生認讀,教師及時糾正讀不準的字音。

4、認讀偏旁。

5、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這一環節由扶到放,符合認知規律,意在反覆強化認讀,鞏固識字,逐漸建立字形與字音之間的聯絡。同時,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克服困難的信心,相信學生的認讀興趣會更加濃厚。

(三)研讀課文,朗讀感悟

學習詩文,引讀激情

(1)出示課件

問:a.課文一共有幾句話?抽生讀前兩句。

b.什麼樣的月兒什麼樣的船?小小的船指的是什麼?小小的船怎麼樣?

c.找學生讀第3句。問:我在小小的船裡坐,只看見了什麼樣的星星,什麼樣的天?

(2)多形式朗讀,體會感悟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表演是兒童思考、再現生活的基本方式。因此,我設計這樣的演讀方式:自由演讀、個別演讀

(四)課間休息。

聽音樂,練習背誦課文。讓我們輕輕唱起《小小的船》(放歌曲)伴隨歌聲,學生將會進入美妙的境界,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促發他們欲飛上月亮船的美好心願。

(五)指導寫字。

學生對於寫字感到很枯燥,我通過課件來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樂於寫。

(六)課後延伸。

通過風景圖和古詩的薰陶,拓展學生的思維。

 五、教學思想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求體現新課程改革理念,將自己定位於各學生平等的合作者,在充分尊重學生及其獨特體驗的基礎上,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落到實處,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得輕鬆、愉快,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達到教學目的。

語文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板塊的《感受自然》,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來談一下。

首先我想說一個問題,請老師們看一下目錄,細心的老師會發現為什麼“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他們的位置會有所不同?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要有一種對話意識,就是與編者的對話,也就是名稱位置的不同,教學的側重點就不同。當然我們不能形而上學,也要結合教學實際進行設計,我對這個專題就想以綜合性學習為切入點進行展開,確定了以下教學思路:

一、課前:自主、蒐集、思考

二、課上:合作、展示、交流

三、課後:寫作拓展、逐步形成態度價值觀。

我認為,綜合性學習不能僅僅侷限於語文知識、語文課程本身,而應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將語文與其他學科相結合,與生活相結合,在聚焦知識積累的同時,還應關注能力結構的多元化。綜合性學習屬於過程性學習,一定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語文素養。基於此,我在日常教學中,針對《感受自然》這個板塊,我會帶著學生們走進大自然,走進四季的懷抱,藍天白雲、紅花綠葉、在山水人家中去感受自然。然後提前一週進行佈置,我會不讓學生看課本,將“感受自然”板書,問:要感受自然的什麼?讓學生自由討論,通過交流,估計大多數同學會運用對本單元課文的學習和到大自然的深切感受,來抒發對大自然的讚美!也可能學生會想到對大自然的畏懼,針對近年來頻發的地震、海嘯、颱風、暴雨等等的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在這時我們老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自己身邊的生活環境來談一下感受,可能就會有學生提到某些企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等。也有可能學生還會說動物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我們應該從動物身上學到很多知識等。

通過以上的交流,我會安排學生分組去收集整理材料。

如在讚美大自然時,學生可以去收集一些精美的圖片和談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感受等。我會特意安排學生分組去收集積累優美的古詩文、詞句、成語、諺語、歇後語等,先制定小組分工計劃表,讓每位同學都要參與。老師要對小組的活動情況進行適時的瞭解,並在資料收集與獲取的渠道方面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利用圖書、網路和社會實踐等不同的途徑進行資料收集。還要積極詢問小組活動情況,並對相關問題進行解答,特別是資料資訊整理與分析、篩選的過程,指導學生對收集的資料要進行分類,並表明資料的出處。上課時可讓學生採用課件和表演的形式進行展示小組活動成果,其他未展示組的同學做好記錄,並從聲音、感情、內容、語言等方面進行點評。引導學生去體味雄奇的大自然是如何通過優美的文字表現出來的。當然不能光展示說出來,還要看誰積累的多,當堂限時進行默寫,對優勝學生進行獎勵。估計以上環節要一課時。

第二課時分組討論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影響及動物對人類的啟發。將學生課下收集的颱風、海嘯、地震、泥石流等一些照片或視訊進行展示,有的同學可能會拿起相機對身邊的汙染進行拍攝,我認為這更具有說服力。在這裡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增強抵制風險和侵害的意識,增強在與自然社會和他人互動中的應對能力。在動物對人類的啟發方面,學生可能會提到動物的生存本領,節能術等,也可能提到從動物的一些特性引發我們人類的.一些發明創造等。當然也有可能同學會想起“非典”,那就是動物對人類的一種懲罰等等。

通過以上展示,同學們可以對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或辯論,最後得出不僅要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同時也應產生一種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課下讓學生根據課上的討論交流,用寫作的形式來表達對自然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藉助這次專題學習,學生在蒐集材料中涉獵了大自然的許多方面,與大自然進行溝通對話,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培養了學生們的獨立探究,與他人合作的學習能力,提高了自身參與實踐活動的能力,也儘可能的完成了由注重學生練習向注重學習過程的轉變,而且還引導學生走向社會生活,學會觀察社會,關心身邊的人或事,學做生活的有心人,培養學生視野的廣闊性。

以上內容僅以我的教學實踐為例,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語文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jqx》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一冊的拼音教學的第6課。

1、教材簡析。

本課包括五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三個聲母jqx,每個聲母配有一副圖畫。第一副圖畫是一隻雞抬頭望著蝴蝶,雞是j的音,雞和蝴蝶構成的形狀提示j 的形。第二副圖畫是七隻氣球,“七”“氣”提示q的音,左邊那隻單獨的氣球提示q的形。第三副圖是一個切開的西瓜,西瓜的西字提示x的音,西瓜上的刀印提示字母的形。第二部分是音節拼讀練習,括jqx與i、a的兩拼音節和三拼音節。第三部分是jqx與ü的相拼,要注意ü上的兩點要去掉。第四部分j q x的書寫格式和筆順。第五部分是學兒歌,識漢字。這五部分內容需要兩課時完成,我給大家執教的這節課是第一課時。

2、教學目標。

(1)學會三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會三個聲母與單韻母拼讀音節及帶調拼讀。

(3)熟練的掌握j q x 與ü相拼時頭上兩點要去掉的規律

3、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三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難點:學會音節的拼讀及帶調讀。

說教法學法: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採取引導法,利用情景圖引導學生自己讀音,自己認形,最後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通過各種形式練習拼讀(同位互讀、開火車讀、比賽讀等)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故事的'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趣味性,加強了知識的昇華,從而更好的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談話,直接匯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有這麼多的老師到我們班來做客,你們高興嗎?(生:高興)就讓我們用高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生:鼓掌)就在這時有三個小夥伴聽說老師們來做客,它們也想來玩,你們歡迎嗎?(生:歡迎)同樣用歡迎的掌聲請出它們。(生:鼓掌)

2、師:出示課件1(三副圖)

3、讓學生先根據圖畫猜一猜它們的名字。

二、創設情境,學音辨形

(一)學習聲母j

1、讓學生根據圖畫,指名描述j的樣子(學生在描述的過程中就記住了這個字母)

2、老師根據描述出示字母j(當學生看到自己描述對了,心裡很有收穫感)簡單介紹字母,同時老師給予及時的評價(你真是一個愛觀察的孩子)

3、教給學生正確的發音方法,舌面朝上,頂住上鄂,氣流從縫隙中流出,讓學生模仿正確拼讀。

4、齊讀、指名讀練習、體驗發音。

(二)學習聲母q

1、指名描述字母。

2、出示字母,簡單介紹,及時評價。(你真是愛學習的好孩子)

3、指導發音,多種形式練習準確發音。

4、擺一擺的遊戲,讓學生掌握由半圓和一豎組成的字母有那些(學生通過親自實踐,既習了舊知識,又讓學生很形象的區分、記住這幾個字母。)

5、彙報、演示、交流。

(三)學習聲母x

1、師生一起描述字母形狀。

2、強調發音方法。

3、學生嘗試練習。

三、反覆練習,拼讀體驗

(一)j q x和i 相拼

1、師:i聽說我們班來了新朋友,它也想來和它們認識,看一看,i見到它們該怎樣打招呼呢?(師出示課件2)

j-i→ji q-i→qi x-i→xi

2、學生一起打招呼(齊讀、指名讀)。

3、帶調讀,並組詞。

師:i可是一個魔術師,看一看,它今天變了哪些魔術(出示課件3)

生:自由拼讀、拍手齊讀、指名讀、說詞語。

4、三拼音節的拼讀練習。

師:正當jqx玩的高興的時候,a正好經過,它也想一起玩,看一看,三個寶寶在一起,又會玩什麼遊戲呢?(師出示課件4)

(1)強調三拼音節的讀法,“i”介母。

(2)試著齊讀。

(3)a的變調音節。(出示音節)

同桌相互拼讀糾正、指名讀、開火車讀(及時評價)

(4)試著給“家”“下”“恰”組詞。

(5)兩拼和三拼對比度,讓學生感受不同。

教師總結它們有什麼不同(jqx是聲母,應該讀的又輕又短,而ji qi xi是音節,應該讀的又響又長,三拼音節讀的時候,要前音輕,介音快,後面的音要重。)

5、jqx和ü相拼。

師:jqx玩的很累了,正當它們想回家的時候,小ü又跑來了(出示課件5),jqx會和它玩嗎?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出示課件6)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把你的發現告訴老師。(生:認真觀察)

(1)學生觀察說發現。

(2)教師講故事。(幫助學生理解)

(3)拼讀音節。(齊讀、分排讀、指名讀)

(4)出示兒歌幫助理解、記憶、區分。(出示課件7)

(5)做填空遊戲,學生獨立完成,相互交流,核對答案。(出示課件8)

四、指導書寫,鞏固運用

師:時間過的真快,不知不覺jqx在我們班玩了一節課了,它們該回家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牽著它們的手送它們回家吧!

1、教師範寫jqx,學生書空。

2、學生獨立寫字母,教師巡迴指導。

3、作業展示、交流、評價。

五、小結

同學們今天的收穫可真不少,你們高興嗎?(生:高興)明天老師將帶你們去漢字王國裡去遊玩,到時候,我們還要帶上今天認識的好多音節,到漢字王國裡去幫它們找好朋友,你們想去嗎?(生:想)我們一起期待下節課的到來,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