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有關說課稿合集六篇

說課稿3.66K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說課稿合集六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嘗試使用工具來探索問題、尋找答案,將使幼兒得到莫大的愉悅,並對其終身的生活和學習有益。”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孩子們的科學探究是從身邊的事物開始的,這個活動恰恰能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當他們自己親自動手實踐找到答案,得出結論時,那種喜悅是任何情感不能代替的,從而將更加有效地促進幼兒主動學習和發展。

原本一錘子下去就能砸碎的核桃,在孩子眼裡卻充滿著無盡的探究餘地,為使這個活動構成一個漸進的整體,使幼兒的經驗逐漸加深,我首先請幼兒競猜可以砸開核桃的工具,然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進行各種工具成功與否的假設,無論他們的預想怎樣,我都支援鼓勵他們去嘗試,讓他們從事實中得到反饋,在嘗試統計的過程中構建新的知識經驗,讓每一個幼兒都有自己的感受、體驗和發現。

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他們生機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圍世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強調:“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我也認識到,孩子們的科學探究是從身邊事物開始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和現象,更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和探究熱情,同時也有益於保持孩子們的好奇心,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幼兒獨立設計記錄符號在記錄表中記錄,嘗試統計的方法,使用恰當的語言與同伴交流、描述探究的過程。

2、技能目標:鼓勵幼兒運用原有經驗,猜想並嘗試,發現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3、情感目標:體驗思考、發現、探索與成功的樂趣。

三、說教學準備:

1、知識準備:認識一些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工具,並能正確的說出它們的名稱。

2、物質準備:

(1)核桃肉若干,放在一個方盤裡;核桃若干(每名幼兒三到四顆);

(2)記錄表;筆;

(3)紙板(供幼兒砸核桃時墊在桌子上,保護桌面)。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使用不同的工具砸開核桃,學習用表格的方式記錄。

2、教學難點:運用統計的方法表述探究的過程。

五、說教法學法

《綱要》裡提出:創設寬鬆的環境,讓每一幼兒都能參與實際探究活動,感受探究嘗試活動帶來的樂趣,感受發現的喜悅。我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實物核桃、工具、記錄表等),讓幼兒在操作中自主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而我始終只是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結合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觀察法,講解法(記錄表格)等進行教學。幼兒始終是活動的主體,在具體的操作中學習知識和技能,引導幼兒運用探索發現法、交流討論法、實驗法、觀察法、記錄法等進行學習。

六、說教學流程

一、情境匯入

1、集體品嚐,激發幼兒砸開核桃的慾望。

2、說工具,請幼兒說一說有哪些工具可以用來砸核

二、猜想與嘗試

(1)示範講解記錄表格的使用方法。

(2)幼兒設計記錄符號,記錄猜想結果。

2、實驗與驗證

(1)請幼兒自由使用各種工具實驗,並記錄結果。

(2)幼兒間交流實驗結果,引導幼兒注意到同一工具有不同的使用結果。

三、探索與發現

1、統計與排除

經過小組統計與集中統計,確定能成功的工具,排除不能成功的工具,找出有分歧的工具。

2、交流新發現

(1)交流工具的恰當使用方法

(2)交流砸核桃的適合部位

(3)交流使用工具的力量

四、激勵與創造

欣賞成型的藝術作品(圖片),激發幼兒用核桃殼創造的慾望。(在收集核桃殼的同時整理活動室)

教案:

大班科學活動《誰能砸開核桃》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獨立設計記錄符號在記錄表中記錄,嘗試統計的方法,使用恰當的語言與同伴交流、描述探究的過程。

2、鼓勵幼兒運用原有經驗,猜想並嘗試,發現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3、體驗思考、發現、探索與成功的樂趣。

二、教學準備:

1、認識一些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工具,並能正確的說出它們的名稱。

2、核桃肉若干,放在一個方盤裡;核桃若干;記錄表;筆;紙板。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集體品嚐,激發幼兒砸開核桃的慾望

(1)出示核桃,幼兒品嚐核桃仁

師:“小朋友,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位小夥伴,快來看看它是誰?”(出示核桃)

核桃:“小朋友,你們好,我是核桃,我有一件硬殼做的外衣,肚子裡有香香的果肉,你們吃了我的果肉,會變得更聰明、更健康的,今天我就請你們來品嚐我的果肉,好嗎?”(請幼兒品嚐核桃仁,每人一塊)

核桃:“小朋友,你們一定沒吃夠吧,那好,我把夥伴們請來,讓你們吃個夠!但是,這次你們要自己想辦法吃到香香的果肉,你們能做到嗎?”

(2)出現核桃的夥伴們(完整核桃),幼兒討論怎樣吃到核桃仁?(充分討論、爭議、辯論,漫畫演示各種辦法的結果)

師:“快來說說你們有什麼好辦法?”

幼:“用腳踩”、“用牙咬”、“用拳頭砸”、“用錘子(或其他工具)砸”……(根據幼兒的回答內容請幼兒分別示範不同的辦法)。

2、說工具

請幼兒說一說有哪些工具可以用來砸核桃?

師:“那你們都知道哪些工具可以用來砸核桃呢?”

二、猜想與嘗試

1、成功的設想

(1)示範講解記錄表格的使用方法。(工具下第一欄填預想哪種工具會成功,第二欄記錄實踐後的結果。)

師:“這是核桃帶來的記錄卡,記錄卡第一行畫的都是什麼呀?”

師:“第二行的前面有一個問號,它的意思是請小朋友猜一猜、想一想,哪些工具能砸開核桃;第三行的前面有一隻手,它的意思是請小朋友動手試一試,把結果記在這裡。”

(表格中選擇了八種工具,分別是剪刀、錘子、鉗子、鑷子、螺絲刀、木棒、扳子、鎖頭。)

(2)幼兒設計記錄符號,記錄猜想結果。

師:“在記錄之前,你要先選擇一種符號,然後在第二行認為能成功的工具下面畫上符號。”

2、實驗與驗證

(1)請幼兒自由使用各種工具實驗,並記錄結果。教師注意引導幼兒邊實驗邊記錄,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幼兒間交流實驗結果,引導幼兒注意到同一工具有不同的使用結果。

三、探索與發現

1、統計與排除

經過小組統計與集中統計,確定能成功的工具,排除不能成功的工具,找出有分歧的工具。

師:“現在我給每組發一張大統計卡,請每組的小朋友把自己的嘗試結果記在上面,你使用哪種工具成功了,就在這種工具的下面畫個1,每組的每個小朋友都要記錄。”(各組統計)

師:“現在請每組派一名代表,把你們的統計結果說一說。”

2、交流新發現

(1)交流工具的恰當使用方法

師:“請大家說一說你發現哪種工具怎樣使用容易成功?”

(2)交流砸核桃的適合部位

師:“砸核桃的哪個地方容易成功呢?”

(3)交流使用工具的力量

師:“我們要怎樣砸容易砸開核桃?”

四、激勵與創造

欣賞成型的藝術作品,激發幼兒用核桃殼創造的慾望。(在收集核桃殼的同時整理活動室)

師:“核桃肉可以吃,核桃殼能幹什麼呢?小朋友快來看一看吧!”(展示核桃殼製作的作品)

師:“我們回去後,也用核桃殼做一些漂亮的作品,好嗎?現在讓我們一起把活動室整理乾淨吧!”

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的第25課《太陽是大家的》。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節課進行闡述:

設計理念:

兒童詩是兒童生活的詩意所在。是用兒童的眼光去發現生活用兒童的心靈去感受世界,用兒童的視野去表達情感。因此,我在教學中遵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的教學原則,從多方面引導學生讀詩、體會詩歌意境,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體會詩歌擬人化的寫法,初步學會詩歌的創作。以詩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導學生感受、理解、昇華對太陽的熱愛,激發學習語文和創作詩歌慾望。

教材分析:

“地 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組的主題。其中《太陽是大家的》是該組教材的第一篇文章。它是一首兒童詩,用擬人化的手法,把太陽當作全世界 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裡,和不同國家的孩子游玩。詩人從“太陽普照全球”這一自然現象中提煉出詩意,把太陽當作所有孩子的朋友,為他們帶去了 快樂和希望。“太陽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在一片藍天下,分享太陽的溫暖、社會的安寧和世界的和平。

學情分析:

三 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和寫字能力,對於詩歌也有一定的瞭解,他們初步掌握了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能力。獨立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的語文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但對於創作詩歌還缺乏一定的經驗,這也是這節課的難點和亮點,因此,我決定在這方面做突破,通過老師的引導讓他們參與進來,體 會到寫詩的樂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會認兩個生字,會寫四個生字,正確讀寫“紅彤彤、晚霞、睡夢”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知道擬人的修辭手法在詩歌中的使用。

情感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感受詩歌的快樂氛圍。

2、體會到“太陽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快樂生活,與全世界孩子在一片藍天下,分享太陽的溫暖、社會的安寧和世界的和平。

能力目標:

1、能仿照詩歌的寫法,能進行簡單的詩歌創作,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對課文的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

感受詩歌的韻律美,引導學生朗讀,背誦詩歌;

體會詩歌中的用詞準確。

教學難點:

理解、感悟詩歌的含義。

教學方法:

1、啟發式教學。即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在讀中思考、領會,讓學生動腦、動口、弄懂弄通詩歌的內容,在講解的過程中點撥。

2、分享閱讀法。提倡分享閱讀的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詩句的美,在讀中感悟太陽落山的美景,在讀中感悟太陽為我們做的好事,在讀中感悟太陽是我們大家的。

3、直觀教學法。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教學內容直觀呈現、整合學科,有助於突破教材的難點。

4、討論教學法。通過在讀詩時討論分析字、詞、句、標點符號的用法,幫助他們分析瞭解詩歌的內涵。

此外,在教學中還運用講讀法、板書法等,多法並舉。

學習方法:

朗讀、感悟、聯想。

讓孩子們多讀多參與,自省自悟,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匯入新課。

蘇 霍姆林斯基說過:對所見所聞的觀察、傾聽和體驗,猶如通向美的世界視窗。在這一環節,我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意境。通過播放歌曲《種太陽》,師生拍手唱歌 來匯入新課。以此來吸引孩子們的興趣,讓孩子們說出歌曲中小女孩的願望是讓陽光給全世界帶來光明和溫暖,沒有黑暗和寒冷。從而以“美好的願望”為主題引出 本課內容,為詩歌的學習做好鋪墊,促使孩子們產生渴望學習的興趣,形成學習衝動的教學效果。

二、多種形式,理解課文。

教師在指導學生深入領悟課文時,需要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的能力,這是實現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前提。本課是一首兒童詩,因此,我在教學中以多種方式的讀來引導學生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靈與詩歌對話,通過沉入文字展開想象的翅膀,感悟詩歌的意境。

1、以讀促悟,想象入境。

在 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後,我以配樂朗讀的形式範讀詩歌的第一節。這樣,在學生先讀的基礎上範讀,避免對學生進行機械的朗讀技巧的指導,為整節課奠定了一個情感 的基調,又能啟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體會詩句所描寫的意境。再通過欣賞圖片,感受詩中所描寫的內容。“太陽帶給我們這麼美的享受,你能將這麼美的景色留 在腦海中嗎?”然後引導學生和老師配合自由試背。這樣讓學生通過聽、賞、感悟。讓他們在欣賞中想象、回味,這樣學生的朗讀就有了感性的基礎。也為第二小節 的學習做了鋪墊。

讓 學生理解“太陽是大家的”寓意“地球是大家的”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因此,教學環節中各種形式的誦讀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在朗讀中發現,在朗讀中體會,在朗讀中 感知課文的內涵,並讓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引入第三小節時我就引導學生“太陽給我們帶來了溫暖,我們把她留下好嗎?”將學生引導到“太陽是大家 的,我們需要她,別的國家的小朋友也需要她”。再通過對第四小節的朗讀“等她,盼她……”再次引導學生說出“太陽是大家的”,既迴歸了全文,又將主題再次 的明確、提升。

2、抓住重點詞,體驗入情。

兒 童詩是兒童生活的詩意存在。因此,我在教學中抓住重點詞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豐富詩歌形象,在感悟詩歌意境的基礎上,架起詩歌與學生生活之間的橋樑。調動學生 的生活體驗,實現心靈的對話,情感的共鳴。也為“課堂小練筆”做好鋪墊。如對第二節當中的“灑”“拔”等擬人化的動詞的理解我就是通過做動作,想像體會等 形式進行啟發,使學生感受到用詞的準確,和學會運用擬人的寫法。

3、詩歌創作,展現自我。

為 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詩歌,除了要讓學生通過誦讀活動充分展現自己對詩歌個性化的理解、體驗和感悟外,還要引領學生用詩歌的語言和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 驗。教學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在感悟第二節詩歌,體會到擬人的寫法後,引導學生看圖進行詩歌的創作。通過“課堂小練筆”讓他們發現其實寫詩並不是很難的事,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作能力,以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並讓他們展示自己的作品,享受成功的喜悅。這種“遷移創作”既可以促進、鞏固學生的積累,又可 以挖掘學生的潛能,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三、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課 的延伸我通過直觀的畫面和真情的敘述讓學生了解世界形勢,讓他們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孩子生活在戰爭和飢餓中,讓他們感受到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幸福,然後激情 引導“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呢?”再回到“你現在知道薛衛平叔叔的願望了嗎?”與匯入遙相呼應。並再次引導學生體會到“全世界應該和平共處,讓世界充滿和平 和安寧”,因為“太陽是大家的,地球也是大家的”,最後再以薛衛民的另一首詩《地球萬歲》結尾,讓這節課的主題得以昇華。

四、板書設計,點明主題

2 5 太陽是大家的

溫暖 分享陽光

能幹

博愛 共享和平

這樣設計板書,簡單明瞭,既是教師引導學生感悟的結果,又點明瞭課文的中心,便於學生一看就能明白課文的主題。

在這節課中,我對學生的評價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既有物質性的太陽小貼紙,又有肯定、鼓勵性的評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的基礎上,又整合了音樂、美術等學科,讓學生在多種方式的薰陶下感知課文,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整堂課,我以“讀”感知課文、理解課文,貫穿整個教學環節。因為,“讀書”是語文學習的第一要務。只有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薰陶下感知課文,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良好發展,讓學生學會學習。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給予指導。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一冊的拼音,12課an en in un ǚn,學好漢語拼音是學習漢字和普通話的重要保證,兒童學習漢語拼音是一個從語言實踐中來,又回到語言實踐中去的過程。是一個將已有的生活經驗與學習物件建立起的新的聯絡過程,漢語拼音字母標識的語音,其實是在兒童語音中經常出現,因此教學中只要善於藉助兒童已有的口語經驗和相關的生活經驗,使之與所學的字母接通,匹配,化難為易,這樣大大提高漢語拼音的學習效率。下面我把它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說說教材,第12課有四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五個前鼻韻母an en in un ǚn和三個整體認讀音節yuɑn、yin、yun,配有圖畫。

第二部分是拼音學習。包括兩項內容,

(1)聲母與an en in un ǚn的拼音,鞏固新學的韻母,複習j、q、x跟ü組成音節省寫ü上的規則。

(2)看圖讀音節詞語。培養學生認識事物,準確拼音的`能力。

第三部分是看圖藉助漢語拼音認字讀韻文。第四部分兒歌,配有圖畫,我們根據新課程標準。根據本組拼音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實際,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前鼻韻母an en in un ǚn,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學習聲母與前鼻韻母組成的音節能正確拼讀,讀準三拼音節,複習ü上兩點省寫規則。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拼讀音節的能力。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學好漢語拼音,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

前鼻韻母的發音,聲母和前鼻韻母組成音節的拼讀。

三、教學難點:

三拼音節的拼讀。

四、教法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們綜合了談話法、觀察法、遊戲法、先扶後放的方法及教學設計。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為了達到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教學。

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教材在編排上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及接受能力,突出以學生為主,注重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本課在教材中居於第五單元的位置,在前幾單元中,已多次涉及文言文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學習基礎。第五單元的主題是“自然與環境”,教學要求通過課文的學習從中明確: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善待自然,優化生存環境。

《治水必躬親》一文既涉及“人與自然、環境”這個大主題,同時又是一篇議論性的古文。文章論述了躬親是治水的必要條件,強調親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說明只有躬親、清廉,才能治好水。文章由治水要防止的現象說起,繼而說明要躬親的原因,之後提出中心論點;緊接著運用例證法,舉海瑞治水的例子,論證中心,同時運用正反對比論證,一實一虛,有力地證明了文章的中心。通觀全文,觀點鮮明,結構嚴密,論據確鑿,令人信服。

談學生

國中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初具文言文閱讀能力,有一定的文言文學習基礎,而且學生思維活躍,能積極地去發現問題,大膽地去質疑;但議論文知識學生還不曾具體涉及,因此議論文知識的學習就成為本文學習的一個難點。

講教法

本節課按五個板塊進行:激情匯入、讀文解意、讀文品味、思路延伸、課後探究。每個板塊都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教學中採用誦讀法、討論法、啟發誘導法、知識聯想法等教學方法,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質疑和探究。首先以誦讀的形式初步理解課文,接著小組合作學習,解決文言文中的重點字詞,進一步疏通文意。在此基礎上品味分析重點句段,理清文章思路。在深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啟發學生由治水聯想到做事,使學生認識到做任何事情都應做到事必躬親,注重實踐的的道理。整個教學過程一環扣一環,步步深入,學生由“入書”到“出書”,既牢固地掌握了文言文必學知識,又擴大了教學容量,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述過程

【學習目標】

1 、疏通文意,明確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意思,積累文言詞彙。

2 、學習文中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理解文中所講述的道理。

3、認識海瑞這一人物形象,進一步認識到不只是治水,做任何事都要“躬親”、“清廉”的道理,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重點:疏通文意,理解文中所講述的的道理。

難點:論證方法的運用。

學習過程:

匯入: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因地制宜,終將水患治服。被後世傳為佳話。

你還知道哪些治水的人或事?說出來與同學交流。

清官海瑞,他體恤民情,嚴懲貪*汙吏,被稱為“海青天”。可同學們知道嗎?他在治水上也頗有成就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海瑞治水的文章《治水必躬親》(板書),看看他是如何治理水患的。

(閱讀“資料連結”瞭解作者與海瑞。)

自學導引:

1、朗讀課文,以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去讀,掃除文字障礙。

注意:下列句子句讀“……不扣一釐,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必如是/而後/事可舉也”。

2、參考註釋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有疑問的詞句可查詢工具書。

3、理解課文:

(1)、若治水不躬親將帶來怎樣的後果?(請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段先說明治水要防止的現象,用兩個“不可”從反面強調,然後用“蓋”領起下文,論述 的原因,並用兩個雙重否定句強調治水必須 、 、 的重要性;然後得出結論:“ ”。第二段舉海瑞治水為例來證明論點。先正面講海瑞治水不但 ,而且 ;接著從反面說,用假設論證的方法來說明。

文章第一段提出論點,第二段用 論證,說明治水不但要 、而且要 。

(3)、本文論述了 的道理,說明只有 、 才能治好水。

合作探究:

1、學生小組交流本文應注意的一些生字及其讀音,然後小組內互讀糾誤,注意字音、停頓和語氣語調,安排展示形式。

2、小組內嘗試翻譯課文,互相指出翻譯不準確的地方並糾錯,推選翻譯展示代表。

3、、理解課文:

(1)、交流自學內容。

(2)、家喻戶曉的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樣一個形象?讀了課文之後,你對這個人物有哪些新的認識。在我們今天有沒有這樣的人?

(3)、課文中舉海瑞治水為例來證明論點,請舉出其它事例來證明作者的觀點。

(4)、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難道只有治水才要躬親嗎,結合現今社會舉出正反兩方面的事例各一,闡明躬親、清廉的重要性。

交流展示:

1、學生展示課文朗讀,然後齊讀課文。

2、學生展示課文翻譯,師生作適當的補充與歸納。(可相互質疑,加深理解。)

3、交流課文內容理解,小結:課文論述 是治水的必要條件,強調親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過 的方法深刻地指出治水 與 之間的關係。

鞏固提升:

1、解釋下列加框的詞語。

(1)泥於掌故( ) 2)非諮詢不窮其致( )

(3)不可執一( ) (4)是以必得躬歷山川( )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諮詢不窮其致。

(2)、親給錢糧,不扣一釐,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

3、作者認為“事舉”、“水利興”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4、海瑞治水不但躬親,而且清廉,古代像海瑞一樣清廉的官吏還有很多,請再舉出一例,概括敘述這個人的主要事蹟。

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稱象》。下面我就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所以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線的方式,引導學生髮現,討論,解決,延伸問題。以此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這樣便可促使學生個性得到張揚,潛能得到昇華。

二、說教材

《稱象》是一篇記敘文。講的是曹衝小時候想辦法稱大象的故事。課文通過對曹衝稱象過程的介紹以及與大臣稱象方法的比較,說明了曹衝的機智與聰慧。本文內容充滿生趣,語言通俗易懂。以故事的形式展現於學生面前,讓學生樂於接受,易於理解。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懂得只要平時善於觀察,勤於動腦,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說教學目標,重難點

新課程明確提出要實現三維目標,將知識,能力,態度進行有機結合。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根據低學段學生思維活躍,模仿性強的特徵,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稱象說課稿|稱象說課設計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能說出曹衝稱象的方法和步驟。

3、培養學生觀察,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學習曹衝善於觀察,勤於動腦的精神。

掌握稱象的過程是對課文理解的關鍵,所以我將曹衝稱象的過程定為重點。

探究稱象方法的原因,低學段學生不易理解,所以將學習曹衝遇事多觀察動腦定為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教是為了不教”這是葉聖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低學段學生好奇心強,愛動手,敢質疑,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這就為探究性學習提供了可能,所以我制定以下教學方法:

1、質疑提問法:

學貴有疑。出示課題後,讓學生就課題提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討論,發展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

2、自學討論法:

新課標提倡自主探究性學習。而小組合作討論正是其精神實質的體驗。在教學中我將合作性學習大量用於“釋疑課題問題,討論官員,曹衝如何去稱象”等重要環節。這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讓學生對課文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3、朗讀理解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朗讀既是重要的目標,又是重要的手段。在教學中我在重要段落,個別字句均採用齊讀,範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形式,使學生通過朗讀更加準確的把握主體思想。

4、動手操作法:

多媒體與實物教學的應用會更加直觀,形象的指導學生理解課文重點。通過課件演示及實物操作,不僅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更使得課堂氣氛輕鬆愉悅。

針對教法又制定了以下學法:

1、小組合作學習

2、讀中思,讀中悟

3、在分析比較中領悟

4、口述練習

五、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針查,檢測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以瞬間識字法,對上節課所學生字進行鞏固

(二)談話匯入,質疑課題

用談話啟發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課題質疑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三)初讀課文,解答質疑

師範讀。感知課文大意。釋疑課題採用分組討論,以此加深理解

(四)精讀課文,合作探究

通過官員與曹衝稱象方法的對比,明確曹衝的聰慧與敏銳。師生,生生合作討論,課件,實物演示更加深對曹衝稱象過程的理解。並做口頭複述。

(五)擴充套件延伸

深化問題,讓學生自己想象,挖掘內在潛能,不斷充實進步。

六、說教學評價,板書設計

教學中運用生評生,師評生,師引生評的方式在朗讀,討論,操作中進行,評價語言應形象,豐富,指導性強。這樣既可以引導學生感知問題,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口語及思維。

板書設計以官員和曹衝解決稱象辦法的對比,直觀的顯現出曹衝的睿智。板書突出重點,思路清晰,易於分析記憶。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小動物的奇妙變化》是河北版三年級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內容,這個年級段的學生一般都是喜歡玩小動物,但卻不懂得愛護它們,也不懂得去仔細觀察它們一生的變化。因而,捕捉和傷害動物的現象常有發生。本課課文針對兒童這一特點和實際,從正面對他們進行動物生理變化的教育。從側面對學生進行愛護小動物的教育。課文圖文並茂,生動形象地介紹了人類的朋友--動物們一生的生理變化。教材的特點是:一、突出了環境教育和生態教育。二、突出教材本身的特點,選材於農村,以學生的實踐探究為主。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出發,從他們身邊的動物說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積極性。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和行為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個別小動物一生的生理變化,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去進一步的研究其他動物的一生。

(2)情感目標:感受動物的可愛,激發學生喜歡動物的情感,願意和動物交朋友。

(3)行為目標:能善待動物,自覺保護動物,不捕捉,不傷害它們,增強環境和生態保護意識。

3、教學重難點:區分動物的童年和成年,觀察動物的成長變化作為本科的重點。如何飼養小動物,並且不去傷害它們作為難點。

4、教具、學具:動物錄影、動物圖片,飼養動物所需要的工具。

二、說學情

綜合課的學習氛圍應該是輕鬆而誘人的,再加上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接觸周圍不少的動物,已初步瞭解到動物的一些知識,但是他們的主觀意識尚未成熟,不懂得去細心觀察,更不會自覺地善待動物,因此,引導學生明理,指導學生行為,培養他們細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從身邊來感受科學。

三、說教法

我在設計本活動教學時是採用情感體驗模式,以境育情——明理激情——育情於行為主線。以學生為中心,掌握知識,發展思維。我設計的教法有看錄影聽故事,動手粘圖片,討論,遊戲表演,動手飼養等,這樣就使教學過程更具有故事性,趣味性,動態性和實踐性。

四、說學法

本活動的學法可以歸納為五個字:猜——看——思——議——行,這樣可以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目的是引導學生迴歸到生活實際中來,讓學生親身體驗直接實踐,在玩中學,在實踐探索中提高認識。

五、說教學程式

本次活動的程式分三個環節。具體操作如下:

(一)猜謎激趣,入境育情

我認為猜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活動,能調動全體學生共同參與,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豐富想象。我在活動匯入部分設計了“猜猜看”環節,出示菜青蟲圖片讓學生猜一猜他的媽媽是誰?等學生猜出後,我再通過放映錄影,真實,生動,形象地再現各種小動物和媽媽一起生活的場面。讓學生感受到動物們之間也有親情。老師提問:為什麼有的小動物童年和成年截然不同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小動物一生的奇妙變化。板書:小動物的奇妙變化

(二)走進教科書,明理激情

這一部分是本次活動的重要環節,通過讓學生走進教科書聯絡生活實際,感受小動物一生的快樂生活,讓教材與學生實際生活產生共鳴,真正體會到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從而激發學生對動物的喜愛,願意和動物交朋友這一情感。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三個活動:

(1)、收集動物的“童年故事”和動物的成長變化,

(2)、飼養小動物,觀察它們的成長過程,

(3)、小動物比童年主題班會。

1、活動與體驗

學生通過看錄影和動物圖片,從中知道許多動物媽媽和動物寶寶的知識,如:菜青蟲的奇妙變化,蠶寶寶的奇妙變化等等。我藉助多媒體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圍繞錄影的內容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以達到認知目標的教學。學生把自己的問題當面提出,由大家一起解決,對於解決不了的問題寫在問題生成卡上。

學生圍繞“動物的童年故事”和“動物的成長變化”兩個話題到圖書室收集資料。學生把收集到的知識填寫在收集卡上,最後裝訂成冊供大家欣賞,學習。學生把收集到的動物的成長變化的知識填寫在課本的表格中,並對它們小時候和長大後的樣子進行比較,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做出課堂小結。

2、養殖與觀察。

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歡並有條件飼養的小動物來餵養,每天認真觀察,記錄它的變化,親自體驗一下小動物成長變化的過程。強調要愛護小動物,不要傷害它們。

3、展示與評價:“小動物比童年”主題班會

通過這次活動,學生會了解許多小動物成長變化過程中的奇聞趣事,學生在活動中可以帶著頭飾來表演,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藝。最後評出表演最好的學生,給它們獎勵。激發他們的興趣。

標籤:說課稿 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