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關於說課稿模板彙編七篇

說課稿2.78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說課稿模板彙編七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設計背景:

中國國際麗水攝影文化節在美麗的毆江之畔——浙江麗水召開。1999年,麗水被授予中國第一個“攝影文化之鄉”,並連續承辦六屆國際攝影文化節。人們都在體驗著攝影帶來的美的文化衝擊。為了讓幼兒對家鄉的文化有一個深刻的認識,並在學習過程中繼承、發揚、創新家鄉的本土攝影文化。我們開展了一次攝影作品展,我們的孩子在欣賞美妙作品的時候,一個幼兒用象聲詞“喀嚓、喀嚓”表現拍照的模樣,其餘的孩子馬上跟著“喀嚓、喀嚓”。我想他們在感受、欣賞美的同時,產生了強烈地操作照相機的慾望。他們都想通過自己的鏡頭去發現生活中的美。但是大多數孩子都不能正確地操作照相機,何不讓他們真實地體驗?於是《鏡頭裡的我們》這堂課孕育而生。

(一)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攝影的簡單技巧。

2、樂意嘗試操作,能夠積極地參與合作、討論、探索。

3、體驗攝影帶來的快樂,感受幼兒園、家鄉、大自然的美。

依據:一是根據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特點:5—6歲幼兒能表現出對美的事物的敏感性,能發現並欣賞周圍生活中多種形態的美。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感受欣賞藝術作品,分析一些美的性質。在認識活動中,由於掌握了觀察、記憶等方法,活動的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幼兒在解決問題或行動之前,不僅具有明確的目的,而且具有計劃的萌芽,能事先思考

活動計劃和行動方法,並能在行動中加強自我控制,以有效地完成任務。

隨著心理髮展水平的提高,幼兒表現出智力活動的積極性,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和認識興趣,好學、好問、喜歡操作、樂於探索,嘗試自己解決問題。他們對富有挑戰性的學習活動表現出興趣、對學習成功感到滿足。二是根據《綱要》的指導精神:在教育的影響下幼兒能參與團體合作活動,互相分工、互相學習、互遞資訊,在遇到困難與衝突時,也能協商解決,接納別人的想法與觀點。具備一定的自我評價和評價他人的能力。由此制訂了認知、情感、行為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重、難點

本活動著重點是讓幼兒初步瞭解攝影的簡單技能,培養幼兒在操作照相機的過程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難點是幼兒樂意嘗試操作,積極參與討論、探索,培養幼兒合作、探索的能力。

設計理念:教師在活動中的如何作好指導者、觀察者、合作者、評價者的角色。作為指導者:不直接干預幼兒的探索活動,教師的指導變成一種隱性指導;作為觀察者:通過觀察去了解幼兒的發現和需要,去幫助幼兒尋到正確的操作照相機的能力;作為合作者: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夥伴,尊重幼兒對美的作品的分析,相信幼兒能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作為評價者:在活動中注意對幼兒進行觀察和指導,對整個活動進行分析、評價。

(三)教學準備

1、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數碼照相機、膝上型電腦、投影儀、電視機2、心理準備:幼兒對攝影文化節有初步的體驗、感知

3、前期準備:課前教師拍攝幼兒在遊戲中的照片

二、說教學方法:

因為活動本身藉助於豐富的教育媒體技術,如:投影型視覺媒體教育技術。可以當場通過電腦連線使學習資料等視覺材料投影。所以我主要採用了直觀實物演示法、討論法。

1、直觀實物演示法:運用直觀的實物(照相機)進行示範,引導幼兒理解操作相機的基本步驟、要領。並將活動素材投影到銀幕上,擴大可見度,便於教師演示講解、幼兒觀察、分析。

2、討論法:指教師根據幼兒已有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在整個活動中教師指導幼兒對操作照相機進行討論:如“你們覺得剛才小朋友拍攝的照片,美不美?為什麼?”幼兒會對問題進行“美”與“不美”的探討。其中教師引導幼兒對拍攝技巧的評價。

三、說學法指導:

本次活動採用體驗發現法、操作嘗試法、小組合作討論法。

1、體驗發現法:我們提供給幼兒進行發現活動的照相機,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如何拍攝出美妙的作品,旨在引導幼兒尋到正確地操作方法。

2、操作嘗試法: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真實地得到知識經驗。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嘗試問題。嘗試過程中幼兒的嘗試和教師的指導是互相依存、親密聯絡的。也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小組合作討論法: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由組合成一小組。在解決如何拍出美妙照片的問題之前,通過互相的討論、交流,先思考行動方法,再在行動中加強自我控制,以有效地完成任務。

四、說教學程式:

整個活動步驟為:提供環境條件——提出嘗試問題——幼兒第一次探索——幼兒小組討論——幼兒第二次探索——教師歸納,活動延伸

(一)序教師帶領幼兒安靜地進入活動室,欣賞課件。(課件內容為麗水攝影節的歷屆獲獎作品,包括:家鄉自然風光、風土人情)

教師提問:剛才你在大螢幕上看到了什麼?幼兒討論。(教師及時表揚、肯定幼兒) 說明:教師以提供材料、經驗、環境為前提,藉助為探索提供的物、事、景的條件,為幼兒探索基本的攝影技巧做準備。

(二)幼兒觀看並討論電視視訊上關於自己的遊戲照片,激發拍照的興趣。 教師提問:1、你們在照片裡看到了誰?

2、想不想自己動手為好朋友拍張照片?

說明:教師抓住一個“趣”字,激發幼兒較快地投入問題的情境之中。

(三)初步瞭解攝影的基本要領

1、幼兒初步瞭解照相機。

教師提問:⑴誰會使用照相機?能告訴大家這是什麼嗎?(鏡頭、取景框、快門) ⑵它是做什麼用的?(幼兒共同交流照相機的功能)

2、教師示範講解。

說明:通過個別幼兒對照相機已有經驗的交流,教師通過實物針對性地示範講解,幫助幼兒瞭解捕捉鏡頭的基本常識。

(四)幼兒自由探索

1、自由組合,互相探索拍照。教師巡迴指導。

2、教師利用電視視訊連線剛才幼兒操作拍攝的照片,共同欣賞。

3、自由組成小組討論、評價。

教師提問:⑴剛才看到的照片美不美?

⑵哪些照片拍得美?為什麼?

⑶哪些照片拍的不夠美?為什麼?(照片是否模糊;取景是否正確) (4)你們認為如何拍攝出美妙的照片? 4、小組彙報討論結果,教師小結拍攝的要領。 說明:幼兒開始探索,關鍵抓住“探”字,善思、敢思。教師及時掌握幼兒探索的反饋資訊,瞭解幼兒學習的難點。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初步瞭解、掌握拍攝的基本要領。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與此同時也學會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結果。

(五)個別幼兒示範練習,然後分組探索

1、個別幼兒再次利用教師的主相機嘗試,其餘幼兒當小模特。同步顯示照片的效果,師幼共同評價。

說明:幼兒第一次討論,是資訊的集合與反饋。是為了試探一下幼兒掌握知識的情況。關鍵要抓住“評”字。把幼兒探索中出現的不同答案、產生的疑問,放到討論中。讓幼兒嘗試充分講道理、例證,知道自己探索的結果是否正確。

2、幼兒再次分組探索。

說明:這一環節是給幼兒“補償”的機會,關鍵要抓住“實”字。在第一次探索練習中,幼兒可能會做錯。有的幼兒雖然做對了,但沒有弄懂道理。經過討論,得到了反饋資訊,幼兒可做第二次探索練習,一方面自我進行改正,另一方面是對自己的探索過程再次作驗證。教師儘量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信心和自尊心。

(六)教師總結:為了讓你們的照片拍的更美妙,老師編了首兒歌,我們一同來念。 小朋友,來來來;

我們一起來拍照; 調焦距,調光圈兒; 手拿穩了按快門兒; 喀嚓、喀嚓、把它照;

我們的照片美不美妙!

教師和幼兒在兒歌中離開活動室,拍攝幼兒園的景色。

說明:這步關鍵是“引”字,教師要把活動從一節教學活動中拓展開來,在日常生活、遊戲中引導、培養幼兒探索的精神。

延伸活動:教師與家長帶領幼兒拍攝家鄉的自然美景。

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是來**幼兒園的一名幼兒教師,我的名字叫**。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小老鼠玩電腦》,接下來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這四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節教學活動選自遼師大出版《幼兒園探究課程》大班下冊。《綱要》提出,大班年齡段語言教育內容,教師需要給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流環境,支援、鼓勵幼兒大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敢於想象創作,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創作能力,所以我設計了這一活動。

為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創作能力,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立了本節活動的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嘗試按照規律仿編兒歌,感受替換詞語之間的關係。

2、願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兒歌,提高傾聽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能夠在兒歌表演的.過程中享受快樂。

活動的重難點:

1、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說一說自己是用那些替換詞進行仿編兒歌的。

2、幼兒以分組的形式,初步嘗試根據兒歌內容大膽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電腦一臺,兒歌光碟,《幼兒閱讀》小老鼠玩電腦

二、說教法

《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加探究活動”,本次活動我運用了以下教法:

1、提問法

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啟發幼兒積極思考的手段。通過提問活躍幼兒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

2、表演法

表演在此活動中,應用於對故事的完整了解環節,是通過讓幼兒之間一起講述故事,自由表演來體會故事中表達的,目的是達到更好的把握故事內容。

3、討論法

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通過討論進行兒歌仿編,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創作能力。

三、說學法

教法和學法一致運用,不僅可以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更主要是讓幼兒由“學會”向“會學”能力轉變。

1、交流討論法

討論包括師生、生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分享。幼兒與教師就兒歌內容進行討論,嘗試按照規律仿編兒歌,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同時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2、體驗法

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會明顯提高。因此加深幼兒對兒歌的瞭解,我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加深體驗。

四、說活動過程

第四環節我說的是教學過程,在理清教材與幼兒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把握教法和學法,選擇既符合幼兒現實生活水平又具有挑戰性的課程。為此本節活動我設定了五個環節:

環節一:問題匯入

首先教師提出問題,請幼兒與身邊的小夥伴交流討論,自己家裡有沒有電腦?電腦是什麼樣子的?電腦有什麼用途?

討論結束後,教師小結:介紹電腦的主機,顯示器,鍵盤,滑鼠等名稱。電腦的用途有看電視,聽音樂,學習等等(此環節用時3分鐘)

環節二:欣賞兒歌

請幼兒欣賞:播放光碟《小老鼠玩電腦》讓幼兒嘗試理解兒歌的內容,教師再次播放光碟,每播完一句兒歌,並提出一個問題:

1、小老鼠是怎樣玩電腦的?

2、他想通過電腦做什麼?

3、它為什麼嚇一跳?

4、看到了花貓,它做了什麼?(此環節用時3分鐘)

環節三:模仿表演

指導幼兒邊看《幼兒閱讀》中的《小老鼠玩電腦》邊朗誦兒歌,直至熟悉兒歌內容韻律。鼓勵幼兒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採用分組的形式表演兒歌,教師對幼兒進行指導。(此環節用時8分鐘)

環節四:仿編兒歌

教師引導幼兒按“誰怕誰”的規律嘗試進行兒歌仿編(如白兔怕老虎,小雞怕老鷹,小羊怕老狼等)(此環節用時5分鐘)

環節五:通過兒歌仿編表演,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真聰明現在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表演小山羊玩電腦,將孩子從仿編轉到表演,帶領幼兒加深對仿編兒歌的鞏固,對自己仿編的兒歌進行表演,感興趣。這樣孩子們會跟隨教師預設的思路自然有趣的結束活動。(此環節用時5分鐘,我預留2~3分鐘處理課堂上的突發事件)

活動延伸:通過幼兒仿編內容,教師製作一些有趣的指偶放在活動區,供幼兒使用。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本節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冊第八章第二節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運用實驗的方法得出玻耳定律的內容及其數表示式,並給出了玻意耳定律的圖象表示法和微觀解釋。

2、教材的地位>>玻意耳定律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個氣體實驗定律,第一次分析氣體狀態參量的定量變化,對學生進一步學習查理定律和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都有重要作用,同時也能培養學生通過觀察來研究物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3、教材的特點:教材突出了得出玻意耳定律的實驗過程、思路和方法。用理想化模型代替實際研究的物件,並對有關過程作出一定的簡化和假設,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忽略了次要矛盾。

4、教材的作用:本節教材的內容及其安排,既能培養學生從具體事物入手的分析方法,更能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給學生提供了學習物理知識的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

5、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知道等溫變化,玻意耳定律的內容和公式及其由來。

b、知道P-V圖上等溫變化的圖線及其物理意義。

c、知道用分子動理論對玻意耳定律的定性解釋。

(2)能力目標>a、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實驗並得出結論的能力。

b、運用玻意耳定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仔細觀察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從具體事物入手,抓住主要矛盾,進行科學抽象的能力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目標確立的依據:本節課是《大綱》和《考綱》規定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

6、教材的重點和難點(1)重點a、由實驗推匯出玻意耳定律。b、動用玻意耳定律解決有關問題。

確立的依據:①玻意耳定律的得出是本節課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②運用本節內容來解決實際問題在大學聯考、會考中常常見到。

(2)難點:一定質量的氣體狀態變化過程和初末狀態P、V的確定。確立的依據:學生在力學中已習慣於對看得見、摸得著的巨集觀物體進行狀態分析和過程分析。是首次接觸氣體的狀態,在感性認識上會不到位。

二、說教法

本節課力求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原則,運用觀察和實驗為主的物理研究方法,引導觀察、誘導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從形象過濾到抽象。通過一定的邏輯思維和推理,找出內在的物理規律,並結合練習進行教學,能有效地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能使教學在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濃厚的興趣中完成,可以很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依據:由物理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採用實驗、引導觀察及推理和講練結合的方法,可以創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科學精神。

三、說學法

學生在學習本節課時,應自始自終參與教學過程。仔細觀察演示實驗,積極思維,充分感知現象,探索本質,使其知識和能力不斷提高,科學態度和優良品德在教師的示範中得到培養,掌握學習物理學的方法,使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加完善。依據:課堂教學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原則。採用如上學法,可以使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使學生的思維活動逐步的深化,這樣,既能掌握知識,有能提高能力。

四、說教學

程式從以上教材、教法和學法的分析,在教學中應以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目標,緊抓重點突破難點,設計如下教學程式:

1、複習提問:這部分大約需要2分鐘,複習提問,檢查上節課的掌握情況,併為本節匯入新課作準備。

2、匯入新課:這部分大約需要2分鐘,在複習上節內容的基礎上自然而然的引入。

3、新課教學:這部分大約需要25分鐘

根據現代教學論,在物理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在本節課中採用突出物理過程的教學,利用演示實驗,創設問題情境,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的`學習氛圍。在得出玻意耳定律時,不僅教師演示,而且請兩位同學協助完成實驗,完畢後,組織分組分別分析和討論資料特點,這樣能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將學生的注意力,興趣點及時地引到課堂上,迅速地調整好學生的學習狀態,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推理,將對空氣適用的結論推廣到其他氣體而得出普通的結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全方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學生一個回答問題、展示自己的機會。在得出結論的基礎上互相討論給出玻意耳定律的數學表示式,並請同學們按剛才的實驗資料作出等溫線,讓他們從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掌握探索物理規律的一般方法。

4、鞏固練習

為了使學生鞏固在本節課中學到的織識,進行知識的運用和遷移。在本節課上安排5——10分鐘的時間進行例題分析和鞏固練習。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和擴充套件,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促進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5、課堂小結:這部分大約需要3分鐘,為了給學生一個完整而又深刻的印象,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小結。這樣有助於鬚生抓住本節課的重點,更好地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形成較好的知識網路和體系。

6、作業佈置為了全面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為了學生全面系統地理解和掌握本節課的內容,有必要佈置一定的作業。

(1)閱讀教材

(2)教材P228練二2、3

7、板書設計

板書的直觀性、全面性和系統性比較好,在黑板上保留的時間也比較長,對學生掌握知識和培養能力的影響也比較大,教學中將黑板分為關於實驗、資料、結論三大部分進行板書和板畫可以更好地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

說課稿 篇4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為高中一年級第四章《平面解析幾何初步》的第三節第一,二課時的內容。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過的二維的平面直角座標系的基礎上的推廣。

學生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已經畫過長方體的直觀圖,在高一第一章中又畫過稜柱與稜錐的直觀圖,在此基礎上,我只作了適當的點撥,學生就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空間直角座標系的畫法。

在研究過程中,我充分運用了類比、化歸、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在求空間直角座標系中點的座標時,學生不僅會很自然地運用類比的思想方法,同時也鍛鍊了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這節課是為以後的《空間向量及其運算》打基礎的。同時,在第二章《空間中點、直線、平面的位置關係》第一節《異面直線》學習時,有些求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的大小,藉助於空間向量來解答,要容易得多,所以,本節課為溝通高中各部分知識,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a在知識上:1,掌握空間直角座標系的有關概念;會根據座標找相應的點,會寫一些簡單幾何體的有關座標。

2,掌握空間兩點的距離公式,會應用距離公式解決有關問題。

b在能力上:通過空間直角座標系的建立,空間兩點距離公式的推導,使學生初步意識到:將空間問題轉化為平面問題是解決空間問題的基本思想方法;通過本節的學習,培養學生類比,遷移,化歸的能力。

c在情感上:解析幾何是用代數方法研究解決幾何問題的一問數學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教育和對立統一思想的教育;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大膽探索的精神。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空間直角座標系的有關概念

(2)一些簡單幾何題頂點座標的寫法;

(3)空間兩點的距離公式的推導

二、學情分析

對於高一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知識積累(如數軸上一點座標用實數表示;直角座標平面上一點座標用有序實數(x,y)表示;及其平面內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有了這些知識的儲備,今天來學習空間直角座標系就容易的多。所以我在授課時注重類比思想的應用以符合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的特點,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三、 教學方法和教材處理:

對於高一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知識積累。所以我在授課時注重引導、啟發、總結和歸納,把類比思想,化歸思想貫穿始終以符合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的特點,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四、 教學流程圖:

(一)基礎回顧

數軸上的點集 實數集

若數軸有兩點:

則: (向量)

中點

平面:

平面上的點集 有序實數對

若點P與實數對對應,則叫做P點的座標。

其中,是如何確定的?

平面內兩點的距離公式:

中點公式:

則中點M的座標為

(二)新課匯入

大家先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天上的飛機,飛機的速度非常的快,即使民航飛機速度也非常快,有很多飛機時速都在1000km以上,而全世界又這麼多,這些飛機在空中風馳電掣,速度是如此的快,豈不是很容易撞機嗎?但事實上,飛機的失事率是極低的,比火車,汽車要低得多,原因是,飛機都是沿著國際統一劃定的航線飛行,而在劃定某條航線時,不僅要指出航線在地面上的經度和緯度,還要指出航線距離地面的高度。

確定空間點的位置需要幾個量?三個。

這就是本節課我們要研究的問題———空間直角座標系。

閱讀課本134-135例一以前的內容。

一,填充下面的表格:

數軸上的點

平面上的點

空間中的點

藉助的工具

數軸

直角座標系

表示

實數a

(x,y)

距離

PQ=

AB=

中點

體現類比思想。

二,回答下列問題:

1,空間直角座標系如何建立,及其相關定義,注意事項。

2,空間直角座標系中座標軸上的點如何求?座標平面上的點如何求?

3,歸納總結:座標軸上的點有什麼特點?座標平面上的點有什麼特點?

4,空間中一點如何求?用了什麼辦法?體現什麼思想?

5,空間中兩點的距離如何求?(類比,遷移,化歸能力的培養)

自主測評

1.點P(-2,0,3)所在的位置是()

A、y軸上 B、z軸上 C 、xoz平面上 D、yoz平面上

2. z軸上的點的座標特點是()

A、豎座標為0 B、橫、縱座標都是0 C、橫座標都是0 D、橫、縱、豎座標不可能都是0

3.在平面xOy內有兩點A(-2,4,0),B(3,2,0),則AB的中點座標是_____(1.5,3,0)____.

4.點P(3,4,5)關於原點的對稱點是_(-3,-4,-5)_______.

(三)例題探究

例一可以放給學生看。

引申拓展1:已知正方體ABCD——A1B1C1D1的稜長為2,建立如圖所示的不同的空間直角座標系,試分別寫出正方體各頂點的座標。(例1圖)

分析:本題是教材例題1的拓展,同一空間圖形,由於建立的空間直角座標系的不同,而使得圖形中同一點的座標不同.

解法:①∵D是座標原點,A、C、D1分別在x軸、y軸、Z軸上的正半軸上,又正方體稜長為2,

∴D(0,0,0)、A(2,0,0)、C(0,2,0)、D(0,0,2)

∵B點在xOy面上,它在x、y軸上的射影分別是A、C,

∴B(2,2,0),同理,A1(2,0,2)、C(0,2,2);

∵B1在xOy平面上的射影是B,在z軸上的射影是D1,

∴B1(2,2,2).

②方法同①,可求得A1 (2,0,0)、B1(2,2,0)、C1

(0,2,0)、D1(0,0,0)、A(2,0,-2)、B(2,2,-2)、C(0,2,-2)、D(0,0,-2).

例2可以放給學生看(本身也可拓展)

引申拓展2:如圖,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6,|AD|=4,|AA1|=3,EF分別是BB1和D1B1的中點,稜長為1,求E、F點的座標.(例2圖)

分析:平面上的中點座標公式可推廣到空間內,即設A(x1,y1,z1),B(x2,y2,z2)

則AB的中點座標為(,,). 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確定點的座標時,經常用到此公式.

解:方法一:從圖中可以看出E點在xOy平面上的射影為B,而B點的座標為(4,6,0),E的豎座標為,所以E點的座標為(4,6,),F點在xOy平面上的射影為G,而G點的座標為(2,3,0),F點的豎座標為3,所以F點的座標為(2,3,3).

方法二:在圖中條件可以得到B1(4,6,3),D1(0,0,3),B(4,6,0),E為BB1的中點,F為O1B1的中點,由中點座標公式得E點的座標為(,,),F點的座標為(,,)=(2,3,3).

引申拓展3:如圖,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BC=2,DD1=3,點M是B1C1的中點,點N是AB的中點,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座標系,求線段MN的長度.

解析:根據點的特殊位置,設出其座標,代入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即可.

解:∵M(1,2,3),N(2,1,0)

∴|MN|=

即線段MN的長度為 .

(例1圖)

引申拓展4:在空間直角座標中平面x0y內的直線x+y=1上確定一點M,使它到B(6,5,1)的距離最小.

解析:利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求最值,通常轉化為二次函式最值問題.

解:由條件可設M(x,1-x,0)則

|MB|min=

=

所以,當x=1時,|MB|=,此時M(1,0,0).

(四)鞏固提高

A. 基礎鞏固

1.點P(1,1,1)關於x0z平面的對稱點是( )

A、(1,-1,1) B、(-1,-1,1) C、 (1,1,-1) D(-1,-1,-1)

2. 如圖所示,正方體的稜長為1,點A是其一稜的中點,則點A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的座標是( )

A、(,,1) B、 (1,1,)

C、 (,1,) D、 (1,,1)

3.點P(a,b,c)到座標平面zOx的距離為_______.

4.如圖,在長方體OABC-D1A1B1C1中,

|OA|=6,|OC|=8,|OD1|=5,

D1、C、A1、B1四點的座標分別是_________.

(第3題圖)

B. 能力測控

5.以正方體ABCD—A1B1C1D1的稜AB、AD、AA1所在的直線為座標軸建立空間直角座標,且正方體的稜長為一個單位長度,則稜CC1的中點座標為( ).

A.(,1,1) B.(1,,1)

C.(1,1,) D.(,,1)

6.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點P(-2,1,4)關於x軸對稱點的座標是( )

A、(-2,1,1) B、(-2,-1,-4)

C、(2,-1,4) D、(2,1,-4)

7.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點P(-2,1,4)關於點M(2,-1,-4)的對稱點的座標為 .

8.在空間直角座標系中作出點A(4,-4,3).

C.拓展提升

9.如圖,已知四面體P-ABC中,PA、PB、PC兩兩垂直,

(第9題圖)

PA=PB=2,PC=1,E是AB的中點,試建立空間直角坐

標系並寫出P、A、B、C、E的座標.

10.正方形ABCD-A1B1C1D1的稜長為1,以D為原點,以正方體的三條稜DA、DC、DD1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座標系,若點P在正方體的側面BCC1B1及其邊界上運動,並且總是保持AP⊥BD1,則下列點P的座標①(1,1,1), ②(0,1,0) , ③(1,1,0) , ④(0,1,1), ⑤(,1, )中哪個是正確的?

(五)學後反思

本節課主要採用了誘思探究的教學方法,通過激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慾望,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首先,為了使學生比較順利地從平面到空間的變化,即從二維向量到三維向量的變化,我採用了類比的數學教學手段,順利地引導學生實現了這一轉化,同時也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然後,從與平面直角座標系內點的座標是藉助一個長方形得到的過程,使學生順理成章地想到空間點的座標可能是通過藉助長方體得到的,讓學生親手實踐後,證實了這一結論,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此後,馬上將書上的例1作為學生的口答練習,(一般學生都能回答正確)然後,及時提出問題;如果改變座標系的確定方法,點的座標會發生什麼變化?經過思考,學生一般也能回答正確,同時,又讓學生明確了:座標系建立的不同,得到的點的座標也不同。

同樣的從在平面直角座標系內求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的思路來求空間內兩點間的距離。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內容由淺入深、環環相扣,不僅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瞭解了知識的發生、發展的過程,也使學生嚐到了成功的喜悅,對於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板書設計

文件內含有圖片、公式、文字框、特殊符號網頁頁面無法正確顯示,請點選免費下載完整WORD文件。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找最大公因數》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中的內容。本課時是在學生找一個數的因數基礎上學習的。同時又為以後學習約分打下基礎。教材中直接呈現了找出公因數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分別找12、18的因數,再找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在此基礎上,引出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教材採用的集合的方式呈現探索的過程。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特點,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探索找兩個公因數的方法,能準確地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2、讓學生經歷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意義。

三、說教學重、難點

新課標鼓勵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經歷探索的過程。

因此確定教學重點為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方法。

難點為用多種方法正確地找出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四、說教學方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本節課學生對因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教法與學法上,可以讓學生在半獨立的狀態下進行自主學習、交流探索。而教師在交流過程中,主要是引導、組織學生歸納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讓學生在經歷體驗、探索中去歸納、總結找最大公因數的方法。這也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五、說教學設計

《新課程標準》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歸納總結的過程。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

( 一)、複習匯入,學習新知

因為學生已經很熟練找出一個數的因數,因此,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匯入新知。(匯入這一環節準備用時3分鐘)

1、師:同學們,我們已學過找一個數的因數,如果老師現在給你一個數,你能很快找出它的因數嗎?

生回答師板出12的因數:1、2、3、4、6、12

2、師:你們真棒!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很快寫出18的全部因數嗎?

生獨立寫並彙報18的.因數:1、2、3、6、9、18。

3、師:那麼準,那你們看看它們的因數你發現了什麼?請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數中有沒有相同的因數?相同的因數有幾個?

生同位交流,共同找出:1、2、3、6。

師:像這樣即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我們就說這些數是12和18的公因數。此時師板書出集合圖形。

4、師:中間這一區域有什麼特徵?應該填什麼數?

生獨立思考後分小組討論。

生彙報:中間所填的數應該即是12的因數又是18的因數。

5:師:在這些公因數裡面,哪個數最大?生:6最大。

6:師:對,6在這兩個數的公因數裡面是最大的,那麼我們就說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

師: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找最大公因數。

師板書課題:找最大公因數

(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探索找兩個數的公因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方法。並且能很快地找出來。同時這也就突破了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

這一層次的設計我準備用時12分鐘。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本單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國中第四冊的閱讀教學,主要是聯絡生活,著重培養閱讀說明文的能力。第一單元是說明文教學的的起始單元,教材選編的五篇課文內容有別,形式各異,但都從具體事物寫起,或說明事物的外在特徵,或揭示事物的內在原理,從不同側面展示了一個新奇的世界。教學本單元,一方面要注意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大千世界的自然美和人工美,另一方面要著力幫助學生領悟文中說明物件的特徵,理解作者是按照怎樣的次序、運用怎樣的方法和語言來說明事物特徵的。

2、教材簡析:《蘇州園林》是一篇帶有文藝性的說明文。說明了蘇州近二百處園林的共同特點和給人的整體印象,即“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3、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什麼是說明文、什麼是說明的物件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幫助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把握說明物件的特徵,學習本文層次分明、表達靈活、語言簡潔的特點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

1、快速閱讀,感知形象

在簡要的匯入之後,立即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在3—4分鐘內讀完全文,並思考,這篇課文說明的物件是什麼。

注意:這篇課文所要說明的,不是蘇州某個園林的特色,而是蘇州近二百處園林的共同特點和給人的整體印象。

2、定向閱讀,提取資訊

(1)文章1、2段總體說明了蘇州園林的重要地位和總的特徵。從文中提取出可以概括這個特徵的一個句子。——“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個特徵又體現在哪四個方面?——“講究亭臺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這是全文的綱)

(2)下面請同學們提取3—9段的中心句,並抓住這四句話理解課文內容:先從佈局(第三段)、配合(第四段)、映襯(第五段)、層次(第六段)這四個角度具體說明了蘇州園林的主要特徵。接著又從園林的細部著眼,介紹角落的佈置(第七段)、門窗的雕琢(第八段)、油漆彩繪的調配(第九)所體現出的圖畫美。

第十段欲言又止,結束全文,引人回味。

3、可視閱讀,學會鑑賞

準備一些宮殿式建築、西方園林中的行道樹、北京的'宮廷園林和蘇州園林的圖片,用多媒體展示出來,讓同學們比較鑑賞,感覺蘇州園林的“圖畫美”,提高同學們鑑賞造型藝術的能力。

4、句段品讀,學習語言

(1)文章用語典範,簡潔精美,試找出自己喜歡的語例加以品析。如:

①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典範、代表的意思,形象地表明蘇州園林繼承了古代園林藝術傳統,濃縮了中國園林藝術精華,具有典範性)

②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藝術是一種精神的創造,是體現個性的審美活動;技術僅僅是長期重複勞動中獲得的經驗、知識或技巧,二者有層次高下之別)

③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儘管花牆和廊子作為一個隔界把景緻分為幾個部分,但是好像並沒有真的把景緻分開。)

④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牆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體現了匠師們的細心和匠心,善於注重圖畫美,使單調變為多彩)

(2)文章段式規範,結構嚴謹,教師選擇一兩個有代表性的語段設計練習,指導閱讀(這個環節要特別注意說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如: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裡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遊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1、指出下面的詞語在文中的具體含義:

①相間:②閱兵式:③不感到寂寞:

2、文段的中心句是:

3、文段的結構方式是:

4、蘇州園林栽種樹木的特點是:

5、蘇州園林修剪樹木的特點是:

6、文段主要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7、文段說明物件的特徵是:

(參考答案:

1、①一個隔著一個;②整齊劃一的;③一年四季都開花

2、第一句

3、總分

4、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

5、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

6、打比方、摹狀貌、作比較、舉例子

7、著眼在畫意)

8、美文聯讀,鼓勵創新

組織同學們通過網路或圖書館或是其它途徑查詢以“蘇州園林”為“話題”的美文,比較閱讀,感受說明文的文體特徵,對層次較高的同學,可以指導他們寫“話題作文”鼓勵他們大膽表達、積極創造。

三、說學法

1、自主學習。

快速閱讀,感知形象;定向閱讀,提取資訊;可視閱讀,學會鑑賞這三個部分主要採用自主學習的方式。前兩個部分主要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訓練學生快速閱讀、提取資訊的能力。第三部分要求同學們聯絡自己的視覺感受,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去品味美、鑑賞美。對於層次較高的班級,還可以組織同學們暢談審美體驗。

2、合作學習。

句段品讀,學習語言主要採用合作的學習方式。品味詞語這一塊,可先讓同學們用“我發現文中××詞用得好,好在……”說話,然後以學習小組的方式,整理上述發言,共同探討本文典範精美的語言。精段閱讀這一塊可以先由老師給出示例,並指出說明文擬題的常規考點,之後讓同學們相互自選美段出題,相互檢測,鍛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探究式學習。

美文聯讀,鼓勵創新這個環節可以課前完成,也可課後去做。主要鍛鍊他們蒐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使他們逐步養成勤思索、善探究、常積累的習慣。

說課稿 篇7

各位領導和老師們:

你們好!

首先感謝洛旺國小給我提供一個與大家共同探討教學的機會,讓我在這次教學研討中得到了很大的鍛鍊。現在我針對所上的《雲雀的心願》這篇課文說說自己的思路和設計理念。

一、說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要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本著“主線簡明,細節飽滿”的思想,本課的教學以讀為主,通過個性閱讀、分析品味,在師生、生生、生本的平等對話中引導學生在讀中學,在讀中悟。教學中,我充分運用我校“兩型四步愉快課堂”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採用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課堂中,我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民主、和諧、愉快的氛圍,以喚醒、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我以一個組織者、引導者、激勵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習中,把寶貴的時間交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感

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張揚個性、展示自我。

二、說教材

1、《雲雀的心願》是蘇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課文通過精彩的童話故事,寓環境保護的科學道理於有趣的故事中,展示了小云雀和媽媽在飛行途中對沙漠、江河惡劣環境的抱怨,對比了綠化的重要,並且提出了要植樹造林、保護環境的明確目標。

2、說學情

四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能通過字裡行間來分析感悟課文所表達的意思,一部分學生已經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課文的獨特理解,這對文字的理解奠定一定的基礎。加上我課前對洛旺國小老師、學生的瞭解,發現本校教師已經基本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所以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這些條件為我教學的開展提供很大的幫助。

3、說學習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學段要求及學生情況,我設定了以下兩點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讀課文。

2、通過學習,能說出破壞環境造成的危害,森林對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

學習重難點

能說出破壞環境造成的危害,森林對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

三、說學法。

根據新課程“以生為主,以讀為本”的精神和“兩型四步”教學模式的要求,課前讓學生預習好課文,對課文有初步的理解和感悟;課中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運用“自讀自悟法”和“討論法”進行學習。通過學生的讀——找——畫——說等活動,使他們走進文字,明白“森林的重要性”,啟用他們的思維,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合作探究的過程中。

四、說教法

主要是以讀代講,同時採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圖片、文字、視訊的多種感官作用,激發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文字,有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成學習目標。

在以讀代講中:讓學生在充分朗讀小云雀和媽媽的對話中抓住關鍵詞句,明白森林的作用和破壞森林會造成哪些災難,由此感受森林的重要性。然後全班交流閱讀收穫,明白保護環境迫在眉睫。引導學生和文字對話,將文字讀透,讀出語言的魅力明白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圖。

四、說學習互動流程

1、激趣匯入,明確目標

用圖片引入,讓學生大概瞭解雲雀。談話引出課題,接著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走進文字,學習課文。

2、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因為有了學生的預習作為前提,所以我用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走進課文,直奔重點,要求學生自主完成:自己通讀課文,說說雲雀的心願到底是什麼?接著用追問的方式引出全文的`中心句:森林

實在是太重要了!用創設情境的方式激發學生尋找小云雀為什麼會說“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這句話的答案的興趣。

3、緊扣重點,走進文字,尋找答案。

出示課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2---13自然段,說說雲雀和媽媽都到過哪些地方呢?

讓學生找出小云雀和媽媽飛到過的地方,並且找出描寫每一個地方的都有哪些自然段。當學生彙報雲雀飛到過的地方時,順勢引導雲雀每飛到一個地方肯定有所見所聞,於是水到渠成地引出合作學習:

出示課件:小云雀和媽媽飛到沙漠、大河、森林時看到了什麼?(畫出相關語句)小云雀從媽媽的話中知道了什麼?

(溫馨提示:以小組為單位選擇雲雀和媽媽飛到的一處地方進行 學習,然後填表)

因為小云雀和媽媽旅行的地點都是按飛到什麼地方、看到什麼景象和介紹森林的作用的方式來描寫的,具有雷同點,所以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這三個地點進行選學,而且也填表的方式來降低學習的難度,最後分組彙報。這樣既可以節約學習時間,又可以在小組彙報時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同時在小組間的彙報中來突破課文的重難點。然後再通過對話的分角色朗讀來感悟語言的魅力和文字的意境。

曾有人說過,“對於教育,教是為了不教。”所以在整個教學中我始終注重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4、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本著拓展延伸既要與文字有聯絡又要讓學生感興趣的宗旨,我設計了

“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你們有什麼保護森林的好辦法?請 寫下來,交給我,我將替你們轉交給彝良縣林業局。

5、回顧目標,檢測效果

這樣的設計避免了傳統的一問一答的啟發式教學,而是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積累去自主閱讀,通過朗讀、討論、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在談話中思考,感悟,從而讓語文教學充分體現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整個教學過程,我始終恰當地運用激勵機制來激發和引導學生大膽地想,自由地說,盡情地讀,任意地論,從而不斷啟用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得到真正地培養和發展。

五、 說板書設計

19、雲雀的心願

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沙漠 防風固沙

蓄水防洪

調節氣溫

《雲雀的心願》一課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很零散,但是板書又不能太繁瑣 ,因此我只抓住了作者主要要闡述的雲雀的心願和森林的作用來進行設計,這樣既簡潔明瞭,又有助於輔助學生回憶課文內容。

六、 說課後反思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從古到今,教育家們始終不斷的改革,不斷的創新,但還是達不到完美。因此只能說在不斷的實踐中追求更好,沒有最好。對於我的這堂課,由於是借班上課,對學情瞭解不夠,對學生的認知水平更沒有全面的掌握,所以在教學中還存在牽引得太多,放手的度不夠,但還是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請大家多提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