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7篇

說課稿3.13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語文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7篇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登高》這首詩是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唐詩單元第五課《杜甫詩三首》中的最後一首詩。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中學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感情,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形成健全人格。唐詩作為中國文學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鑑賞唐詩對於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和積澱學生的人文素養意義非凡。

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中高中語文教學應“讓學生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這一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知識與能力目標:瞭解詩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把握詩歌的主要意象;

2、過程與方法目標:感受、品味詩歌意境,培養初步鑑賞詩歌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

詩歌鑑賞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反覆吟誦中通過聯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語言文字還原成立體的、生動的畫面從而把握隱藏在文字背後的詩人的內在情思。據此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重點:把握詩歌中景、境、情三者的關係,而本課的教學難點則是在理解詩人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的同時,最根本的一點是悲國家之秋、社會之秋也就是理解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懷,這也是本詩的關鍵。

下面我將從教法、學法以及教學過程的設計方面對本課的教學設想進行說明。

三、說教法

詩歌講究韻律和節奏,只有通過反覆的聲情並茂的吟誦,能使學生感受古典詩歌的格律美、音韻美。所以我將採取誦讀法,通過多種方式的反覆吟誦,培養學生的語感,激發他們的聯想和想象能力,使其進入詩歌的情境。在本詩的鑑賞中,由於學生知識積澱和人生經歷有限,理解詩人的悲社會之秋、國家之秋存在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我將運用講析法和點撥法補充詩人杜甫生平的有關重要的資訊以及進行簡要的點撥。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每一個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詩人。要讓他們心靈的琴絃響起來。”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針對文字這個平臺平等對話和心靈溝通的過程。所以我還將使用討論法使學生參與討論,培養和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

四、說學法

學生也將採用朗讀法、欣賞法、討論法開展學習活動。

五、教學程式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的要求,我將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提高教學效果。本課的教學過程我將設計為如下幾個環節: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匯入新課時我將用這樣一段話: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個秋天的傳統佳節,是與親人一同登高,九月九日重陽節前後。夔州,長江邊。刺骨的寒風凜冽地吹著,江邊萬木凋零,漫山遍野滿是衰敗、枯黃的樹葉。渾濁的江水滾滾翻騰,向前奔湧。幾隻孤鳥在天空中盤旋。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猿的哀鳴。這時,一位老人走來。他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滿身疾病,步履蹣跚……

重陽節,本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是與親人一同登高祈求長壽的日子。可是這位老人,半生懷才不遇,晚年窮愁潦倒,孤獨在外漂泊,已然走到了他生命的秋天。而讓他時刻不忘的國家此時也是戰亂頻仍。重陽佳節獨自登上高樓,面對萬里江天,面對一片衰敗,老人百感千愁湧上心頭……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杜甫的七言律詩——《登高》,共同去領略詩聖的才情,觸控其慷慨的靈魂。

(二)整體感悟,把握詩歌

在整體感悟環節,將主要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首先我會配樂範讀詩歌,通過自己聲情並茂的`朗讀把學生帶入情境之中,並給他們提出一個問題:你認為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麼樣的?學生聽讀後自由朗讀並結合註釋體味,就能對《登高》一詩的悲哀的情感基調有個感性的整體認知,並在誦讀的過程中培養其語感,體味詩歌的音韻美。

(三)研讀寫景的詩句,品味深邃的意境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應培養學生髮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首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全詩的情感基調是“悲”,詩人“悲”什麼?此問題設計承接上環節順勢而出,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在思考這個問題時,閱讀經驗、知識積澱有限,大多數學生只能理解到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而理解到社會之秋、國家之秋這個層面則存在困難。因此,我先讓學生在充分理解自然之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和理解詩人悲國家、社會之秋的情懷。

具針對悲自然之秋這一層面,我從文字出發,設計如下的兩個問題:

首聯寥寥數語就勾勒出一幅廣闊深遠的圖景,請你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這幅登高秋景圖。

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以上的兩個問題設計解決詩歌是怎樣寫景的問題。學生通過聯絡和想象,把枯燥的文字還原成立體可感的畫面,領略詩中天地蕭颯悲涼、悽清的景像,品味其深邃悠遠的境界,從而把握詩人的情感,體會詩人登高望遠時內心的無盡的悲涼,並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聯想、想象能力,基本上解決悲自然之秋這一層面。

(四)研讀抒情的詩句品味深沉的感情

關於詩人悲己、悲生命之秋這個層面,可在學生結合文字研讀頸聯的基礎上,適時的提出這樣兩個問題:詩人僅僅悲嘆大自然的秋嗎,所悲之秋還有沒有別的意味?宋代羅大經指出此聯有八層意思,你能讀出幾層呢?

此時可結合多媒體展現杜甫生平及此詩的寫作背景:本詩作於安史之亂後第二年,晚年的詩人仍四處漂泊,居無定所,生活困頓,再加上年老多病,登臺賦詩,想歲將百年,生命將盡,而命途多舛,壯志難酬,而對於封建時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無異於要了詩人的性命,今詩人頭髮花白,命將盡而事業無成,不由悲從中來,悲嘆個人生活的困頓同時,更加悲嘆政治生命的困頓,實為悲嘆個人人生之秋。此教學環節意在讓學生對詩歌有更深入的體會和深切的感悟,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於第三個層面,即詩人悲社會之秋,國家之秋。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中鑑賞文字應把握文字背後的思想核心,情感內涵的要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由學生進行個人思考、小組討論:詩人悲秋,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這些也許都不是“悲秋”的根本,研讀尾聯思考“悲秋”的根本是什麼?

此問題是本節課的難點,在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抓住尾聯中的“艱難”一次並結合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討論、分析。艱難在這裡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國中時所學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則表現了詩人流寓蜀中生活的艱難,更寫出了詩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推己及人的偉大胸懷。由此引導學生理解詩人的“悲秋”不僅是悲自然、悲個人,更深層的是悲國家、悲社會,相對於國家的風雨飄搖,破敗不堪,詩人自己的生活困頓、年老多病,大自然的秋風蕭颯,即個人之秋、自然之秋只不過是文字的表層罷了。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作為平等主體參與討論,最後只進行簡要的梳理。

(五)課堂小結

在最後,我將對本課進行總結:“詩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時節,獨自登高望遠,縱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謂壯懷激烈,慷慨悲歌。這裡有對自然秋景的悲傷,有對自身命運的嗟嘆,更有對國家命運的憂慮。讀這首詩,應體會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明代胡應麟推此詩為——古今七言律詩第一,確實如此。”

(六)作業設計:

要求學生課下研讀杜甫的其他詩作,並以小課題的形式寫出一篇關於杜甫專題的研究小論文。

佈置這項作業,一是引導學生課外閱讀,二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課堂教學的成果,培養學生培養學生求知慾望和真正的主動意識。

(七)、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主要體現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思路。

首聯哀婉孤獨

頷聯沉鬱高昂悲自然之秋

頸聯愁苦沉痛悲人生之秋

尾聯憂憤無奈悲國家之秋

總之,這堂課將在美妙的誦讀中開始,在學生的思考中結束,我將盡全力去創設溫馨、和諧而又創新、熱烈的課堂氛圍,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

1、介紹教材

《訴肺腑》是對寶玉和黛玉感情穩定成熟時期的一段描寫,作者曹雪芹借寶黛之口,傳達了自己的愛情觀,在《紅樓夢》中有著重要地位,是解讀《紅樓夢》的關鍵。

2、目標重點難點依據

A、就文字而言,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寶黛互訴衷情是需要契機的,這個契機是如何出現的,就是學習的能力目標:層層鋪墊,使中心事件水到渠成的寫作技巧。這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

B、之所以將這個目標確定為難點重點,主要是因為當前學生對小說記敘類文章的閱讀鑑賞只重情節,不重構思技巧,將學教材當作消遣性閱讀,而考綱有更高層級的能力要求,就是分析作品的寫作技巧。如果我們能把學習中的思考領悟應用到考試卷的閱讀理解當中,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做題會事半功倍,所以教材也是一篇閱讀理解材料,只要老師引導得當,語文老師最擔心的教學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

另外一個知識目標是分析其愛情基礎並用現代觀點進行評析。主要強化尊重原著的原始解讀,同時也有個性化解讀,這是一個彈性目標,給學生一定的空間發揮。

二、教法與學法

在教法上,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形成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互動,不同的目標採取不同的教法。

在學法上,根據新課程標準,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三、教學過程

(一)在匯入上設定問題情境。學生的學習應有問題驅動,這個問題還要能夠引起學生興趣,興趣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多媒體上顯示漢代卓文君給司馬相如的一封信:一別之後,兩地相思,只說三四月,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欲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作男! 學生很容易就看出這個特點是從數字一寫到萬,下半闋又從萬回到一,我利用學生的成就感,提出問題:自古以來,男女傷離別的詩很多,各有各的精彩,這首詩最精彩的是什麼?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出課堂匯入:寫作固然是為表情達意,但同一份情,同一種意,有人將其寫成白開水,讓人生厭,而有人卻能寫得讓人拍案叫絕,不同在哪裡?就是巧思。我們以前看重的是《紅樓夢》的思想內涵,今天我們也來看看這部鉅著中的一個片段有沒有巧思。

螢幕顯示兩個學習目標。

(二)完成能力目標,即寫作技巧的賞析。文字是節選,情節環環相扣,讓學生從一個本來突兀的開頭去層層推敲,是很困難的,所以讓學生做一回偵探,從結局入手,採用反推法,層層向上推理。首先螢幕顯示第一個提示問題:寶黛二人最後互訴衷情,說出了在當時看來已是有違禮法的話,是什麼緣由呢?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給我們的啟示:表現一個教師真正能力的,不是把學生講會,而是讓學生學會,給學生一個可操作的目標,讓學生自己動腦和動手,是最好的途徑。

所以我採用了這樣的活動方式:為了給學生最生動直接的感受,在多媒體上播放《紅樓夢》電視劇中“訴肺腑”這個片段,讓學生在聽與看中去思考問題。然後,讓學生從結局“訴肺腑”開始,緊扣教材,在紙上用劃箭頭的方式寫出推理。先自主完成,然後拿到小組交流,再以小組為單位全班交流,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將幾個小組意見彙總並引導全體學生分析,找到最符合原著的'推理。討論中的爭論點是湘雲這個人物,可以展開小辯論,求同存異。

學法上,這個目標的學習,強調以“自主學習”為重點,緊扣教材,自我感知,不依賴老師和其他同學,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別人的回答中發現並認同,主要是學生與學生間的知識互動。難點可以先自主學習,再採取“合作”的方式,積極參與討論,達成一致,即使不到位,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匯入第二個知識目標提示:寶黛互訴肺腑,表示二人的感情已經成熟,那二人的愛情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呢?

根據研究性學習理論:教師不應把現成的結論交給學生,而應該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增長知識,提高能力,獲得一種親身體驗與感悟,這就是創造,教師多加肯定鼓勵。

所以我採用了這樣的活動方式:在平等基礎上,進行背對背式的默契測試,讓同學將自己的理解寫在紙上,然後同桌對照,再和老師的理解做對照,學生的理解只要緊扣教材,有理有據,教師就應該承認,甚至可以捨棄自己的理解,這樣,就形成了學生和學生、老師和學生間的互動。

簡短的分析後,引導學生用現代觀點來評析。學生可以暢所欲言,教師也參與討論,平等對話。

學法上一方面,分析愛情基礎的時候,強化原始閱讀。讓學生自主理解消化,形成自己的想法,同時緊扣教材,,課堂操作中,允許學生出錯,“錯誤也是一種資源”。老師應持鼓勵態度。

另一方面,評析寶黛愛情的時候,強化個性化解讀。老師放低姿態,學會傾聽和理解,和學生一起探討,我們要求學生對文字有個性化的解讀,老師也應該有自己個性價值的發揮,老師代替不了教材,但教材同樣代替不了老師,教師可以發掘自己的知識深度和廣度,和學生進行思想層次的交流。通過這樣的互動,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愛情觀。這比空洞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四)歸納小結這節課主要學習的兩點:一是《訴肺腑》水到渠成的寫作技巧,

(五)能力遷移

文字本身是一座房子,把房子拆了,看佈局,看設計,目的是自己蓋房子,分析別人的作品,學生就會有自己的設計,寫出有自己個性的作品,這是能力的拓展與創新。

所以我採取了這樣的活動方式:

印發一篇文章,讓學生分析作者的寫作技巧,列50字的提綱,課堂交流。

讓學生能有意識地去注意技巧性問題,並活學活用。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囚綠記》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單元第三課,本文是一篇散文,現代作家陸蠡按照“戀綠--囚綠--釋綠--念綠”的思路與講述了與常春藤相處的經歷,描繪了綠枝條的生命狀態和“性格特點”,同時也寫出了作者的生活現狀以及真摯的心願。含蓄地指出了作者和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文章構思新奇,詳略得當,語言含蓄,深沉厚重。

二、說學情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瞭如指掌,還應該對學生情況有所把握。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高一年級的學生經過國中階段的學習,具有較強的概括和歸納的能力,所以找出本文的行為脈絡並不困難。但是他們文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態度把握還比較膚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將重點對這一方面進行引導學習。

三、說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學習比喻、反覆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通過朗誦、小組討論的方式,品味文章中的語言,學習象徵的寫作手法以及借物抒情的寫作特色。

3.體悟作者對綠的摯愛之情,對生命的愛,對光明、自由的嚮往,對堅貞不屈的抗敵精神的歌頌。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學習比喻、反覆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學習象徵的寫作手法以及借物抒情的寫作特色。

教學難點:體悟作者對綠的摯愛之情,對生命的愛,對光明、自由的嚮往,對堅貞不屈的抗敵精神的歌頌。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朗誦法;討論法;講授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獲取新知識。我的匯入將會設定情境:同學們,我們常說綠色象徵著希望、象徵著生命,受到了大部分人的喜愛。由於喜愛,不少人則有了將一抹綠色“佔為己有”的想法,然而當綠色被囚禁時,生命之色便開始發黃、發枯,不再有活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囚綠記》這篇文章,看看文章中的“綠”是否遭受了同樣的經歷。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瞭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首先,我會讓學生根據課前預習,出聲誦讀課文,然後再播放音訊,糾正他們的讀音與情感。

其次,我會讓學生來介紹作者,我來介紹文章的寫作背景。

最後,我會讓學生尋找文章的寫作思路。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1.讓學生有感情地再讀文章,找出文章中所說的“綠”指的是什麼?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我會進行明確:作者寫到:“圓窗外面長著常春藤。當太陽照過它繁密的枝葉,透到我房裡來的時候,便有一片綠影,我便是歡喜這片綠影才選定這房間的。”由此可知,文章中所說的“綠”指的是常春藤的枝條。

2.緊接著我會讓學生思考:“我”為何如此喜歡“綠”?在學生思考後我會指定學生作答。並且明確學生的答案,因為“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

3.順勢我會問學生是否自己的喜歡的.東西就要據為己有呢?文中的“我”為什麼要“囚”綠?我會讓學生在同桌之間相互交流,我來對學生交流的結果進行總結:“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鬱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隻小鳥,要它為我作無聲的歌唱。” 因為“我”喜歡這抹綠色,希望“綠”可以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4.最後我還會問學生這樣一個問題:“我”“囚綠”的結果如何?“囚”住了那抹綠嗎? 學生在之前學習的基礎上能夠齊聲回答沒有囚住。然後我會帶領學生一起來分析他們所找的具體的語句。“可是每天早晨,我起來觀看這被幽囚的‘綠友’時,它的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甚至於一枚細葉,一莖卷鬚,都朝原來的方向。永遠向著陽光生長的植物。……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得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常春藤被“囚”之後,它還是固執地向著以前的方向生長,而且在被“囚禁”的情況下,常春藤開始變得沒有升生機和活力。不得已,只能“放走”這抹綠色。

(四)拓展延伸

語文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會組織學生合作討論:聯絡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作者的這種“囚綠”的行為,思考作者想要表達什麼情感?(前後四個人討論後回答。)最後我對學生的討論進行概括性的總結,昇華本節課的情感。本文是作者在抗日戰爭爆發一年後寫的,回顧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將窗外的常春藤囚禁起來的事。之所以囚禁這抹綠色,一方面是因為喜歡,另一方面是因為綠蓬勃向上,充滿生機,永遠向著陽光,可以使處於孤獨、寂寞、苦悶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勵,所以,他想囚禁這株常春藤。作者那份對綠的渴望,表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的嚮往。同時也揭示出了常春藤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生命的不可侵犯。在此可以看出作者運用了象徵的寫作手法。

(五)小結作業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我會結合學生所談感受,再次回顧本課的思想,體會作者對自由的嚮往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通過作業的佈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並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基於此,我將作業設定為:運用象徵手法寫一篇文章。

七、說板書設計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荊軻刺秦王》是戰國策的名篇。在“新課標”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被選入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單元。通過荊軻刺秦王的過程,抒發了對荊軻的讚美。認識荊軻那種捨生忘死、扶弱濟困、反抗的精神和正義行為。學好這篇文章,可以感受荊軻這一悲劇英雄的人格魅力,還可以利用古今視界差異,激發學生讀出新意,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侷限性,並在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 三維教學目標及確定依據

1.知識與技能:

①、進一步掌握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培養文言斷句和翻譯的能力。

②、學習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在尖銳複雜的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

依據:課標指出“閱讀淺近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瞭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中舉一反三。”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設疑、自主探究、合作解決,培養學生的能力。

依據:目標要求“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通過誦讀培養學生的文言語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風格、節奏等都刻骨銘心在自己的腦海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思想內容,學習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依據:“理解和評價古代文學作品的方法論的要求:歷史眼光與現代觀念的統一。”

(三).教學重點、難點及確定依據

重點:分析人物形象,從對話、動作、神態的角度入手,認識荊軻那種捨生忘死、扶弱濟困、反抗的精神和正義行為

依據:課標指出:“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

難點:如何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

依據: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很可能在這個問題的看法上失之偏頗,無法認識到刺秦的合理性和侷限性。

(四).課程資源的開發及有機整合

利用影視資源,通過多媒體進行文稿演示。尤其是“易水送別”和“刺秦”兩個精彩片段。展示歷代文人對荊軻刺秦或褒或貶的詩詞。

語文新課程認為學生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老師是學生的指導者和組織者,是最主要的語文課程資源,要能利用教科書,進行再創造,把教科書變成發展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內容,賦予教科書內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師應創設一種情景,點撥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

二.說學法

(一)學情分析

由於本文主人公所置深的特定時代背景,學生已經習慣接受傳統讚賞荊軻的觀點,甚至形成思維定勢,因此作為老師應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問題。用現代觀念重新審視作品,形成個性化的認識。

(二)心理調節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學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難題,學生往往視為畏途。老師應該少作一些脫離語文語境的、所謂梳理規律的、機械操練性的客觀化、標準化練習,文言常識的教學要少而精,點到即可,重在提高學生古文能力。學習最好的動機是來自對學習材料的興趣。

(三)知識建構的.方法指導

“新課標”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我設計了:

(1)朗讀法——只有反覆讀才能讓學生領會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不學。本節課,我以語文學習普遍規律“寫了什麼—怎樣寫的—為什麼這麼寫”為指導而設計教學,以教給學生現代詩歌賞讀方法為目的而推進教學,以“情”為突破口,以“讀”貫穿始終,期望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說教法

朗讀法、提問法、討論法。

依據:對於教師的作用,“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點撥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學生的獨立思考。因此,這堂課我將藉助多媒體的手段,運用朗讀法,啟發探究法,啟發學生思考、探究,期望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上新課《荊軻刺秦王》,關於荊軻,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北宋蘇詢稱其“始速禍焉”,朱熹認為他“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但司馬遷卻為他立傳,並在《史記》結尾評價其“名垂後世”。還有其他人,如陶潛,稱其“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為什麼前人對他會做出這種評價。相信我們學了這篇課文,也會對荊軻有更深入的瞭解。(用多媒體展示上邊內容)

同學們已經做過預習工作了,那該文選自哪裡?

1.交流同學們收集到的資料,瞭解《戰國策》

《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國策》。

《戰國策》的內容,主要記載戰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遊說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勇於鬥爭的行為。《戰國策》長於議論和敘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瞭解本文的背景。可讓同學們結合學過的歷史知識來談一談。

戰國末期,秦統一中國之前的六年,秦滅韓,又破趙,統一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為了結好於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做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國,為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為此,他找來了荊軻,精心侍奉。(肯定學生的預習)

二、研讀課文

(一).讓學生藉助工具書,對照註釋,初讀課文,要求劃出疑難詞句。整體把握作品的故事情節:(板書)

1、開端(秦將王翦破趙──願足下更慮之):行刺緣起。

2.發展(荊軻知太子不忍──終已不顧):行刺準備。

3.高潮(既至秦──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廷刺秦王。

4.結局(末段):荊軻被斬。一幕驚雷乍起、劍拔弩張的活劇,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終。

(二).提問:

1.荊軻刺秦王的謀劃,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特點?寫太子丹「不忍」,有什麼作用?

2.“怒叱太子”表現了荊軻性格的那個側面?

3.作者是怎樣描寫易水訣別這一場面的?

問題設計意圖:主要是讓學生利用文字從對話、動作、神態等角度入手,分析悲劇人物形象,認識荊軻那種捨生忘死、扶弱濟困、反抗的精神和正義行為。

4.如果荊軻把秦始王刺死呢,那將會怎樣,中國將會出現怎樣的局面?

問題設計意圖:以往的課堂,總是老師預設好課堂教學流程,預設好問題,甚至預設好問題的答案。本課教學既有預設的內容和流程,同時也注意課堂的生成。如學生會提出類似的質疑:這是筆者在預設內容裡沒有的,然而,一發現問題,老師便即時對問題進行整理,把問題擺出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如何能讓人人都“動”起來,成為學習語文的主人。

(三)討論並小結:應該怎樣評價荊軻刺秦王的行為?

荊軻刺秦王,是反抗的正義行動,而秦統一六國是歷史發展的趨勢,這是個人或少數人的願望改變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劇告終。荊軻刺秦王就與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消極因素作鬥爭來講,這場鬥爭具有合理性;就整個歷史發展過程程序來講,它有著很大侷限性。

對荊軻的評價,歷來見仁見智。但評者大都認為,荊軻雖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難以挽狂瀾於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他不畏、不怕犧牲,在國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艱險的精神和氣概還是值得稱道的。

(四)佈置作業

把你對“荊軻刺秦王 ”的看法整理成一篇文章。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雨霖鈴》,現在我從以下八個環節來說說這首詞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理念。

一、教材分析

《雨霖鈴》是婉約詞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別離詞,全詞圍繞“傷離別”而構思,層次特別清楚:分離別之前、離別之時、離別之後,層層深入,離情別緒,淋漓盡致,令人歎為觀止。這首詞,具有較高的鑑賞價值。有助於提高學生古典詩詞的鑑賞能力。

二、學情分析

作為高一年級的學生,對宋詞知識已經有所接觸,已經感受了詞的語言美、意境美,但鑑賞只停留在較淺的層面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

三、學習目標

1.知識和技能

感知作品內容,體會詞中悽清的意境和哀傷的離愁。

2.過程和方法

通過朗讀、意象來掌握寫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詞人傷離別的愁緒,培養學生健康、敏銳的審美情趣。

(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學習重點和難點)

四、學習重點和難點

感受詞人在詞中流露出的濃濃離別之愁;領會全詞情景交融的寫法。(為了突破學習重難點,我將通過以下三個方法來實現,從而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五、說教法與學法

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①誦讀討論法②提問點撥法③自主探究法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課文,營造氛圍。

播放《送別》歌曲,將學生帶到一種悲涼的氛圍之中。我設計的匯入語:

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苦痛。自古以來,分別都是痛苦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宋詞婉約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鈴》,看看他又是怎樣寫“傷離別”的?

(二)讀聽結合,整體感知

讓學生反覆誦讀課文,然後聽配樂示範朗誦,再讓學生嘗試配樂朗讀。在讀和聽的過程當中,我會給學生設定如下問題:

找出所描寫的景物及分析這些景物有何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去聽)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誦讀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層層深入地誦讀,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在誦讀中初步感知詞的情感基調。帶著問題讀和聽,強化讀和聽的目的性。

(三)具體賞析,揣摩名句

在這一環節中,我圍繞以下兩個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來體會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1)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試分析這些景物(意象)所抒發的感情,是如何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這一問題的設定,是讓學生通過體會多個意象所構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詞中所瀰漫的濃濃的離愁,從而對情景交融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這就初步地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2)“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歷來為人傳誦,甚至有人拿它來代表柳詞。這兩句詞的典型景物何特殊意義?詞人藉此表達了怎樣的情懷?

設計意圖:情景交融這一手法在古典詩詞中很常見,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表現手法。在這一環節中,通過引導學生找意象、分析意象特徵和所包含的情感、賞析名句,讓學生理解情景交融這種表現手法,體會詩歌意境,更深刻地體悟到宋詞婉約之美,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並教給學生以賞析情景交融的方法。此外,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得出結論並各抒己見,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方式,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並使自己的賞析活動更活躍更豐富,更能體現出學生作為鑑賞主體的獨特個性。

(四)背誦(在完成課文分析的基礎上,我將組織學生背誦)。

設計意圖:古語道:“腹有詩書語自華”。背誦一定數量的優秀作品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這一環節的設定,就提高了學生背誦的積極性,實現當堂任務當堂完成。

(五)課堂練習,拓展延伸: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應是“授之以漁”,並讓學生及時有效地學以致用——為強化學生對賞析情景交融的方法的掌握,因此我就設定一道課堂練習題。讓學生讀李華的《春行即興》賞析這首詩的情景交融)

七、說板書(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形成以下的板書,這個板書可以幫助學生更完整的理解課文。)

上闕:冷清秋之景離情別緒歸期渺茫

下闕:傷離別之情前途黯淡命運難測

八、課後作業

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一個務實的語文老師應該把學習的金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課外大量的歷練來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這節課,我佈置課外作業:請任選一角度,對《雨霖鈴》進行賞析,寫出自己的獨特見解。200字左右。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祝福》。

一、說教材

(一) 教材所處的位置和地位

高中語文新課程教材必修五本書,共有2個單元中外小說單元。一個必修3的第一單元,一個是必修5的第一單元,共六篇文章。(《林黛玉進賈府》《祝福》《老人與海》《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裝在套子裡的人》《邊城》)《祝福》是屬於前者。

小說是擁有眾多讀者的一種文體,它可以多方面刻畫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完整地表現人物之間的衝突,還可以具體生動地再現人物生活的環境,因此在反映複雜的社會生活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所以學習小說這種文學樣式,也是有助於學生學會鑑賞小說的基本方法,為將來的小說閱讀打下基礎。

魯迅的《祝福》是中國現代小說的精品,當中的人物祥林嫂也是魯迅小說中與阿Q、孔乙己三個最為出名的人物之一。研讀好這篇文章,對將來小說的閱讀,小說中人物的理解,甚至小說的寫作都有深廣意義。

(二) 教學目標及確定的依據

根據新課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 掌握小說的基本要素,理清小說的情節。

2、 理解環境描寫對人物塑造的作用。

3、 分析人物性格的特點,並研究形成的原因。

4、 總結人物刻畫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鑑賞小說的基本方法。

5、 體會小說中所描寫的中國婦女悲劇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深入認識到造成人生悲劇的社會原因。

(三) 教學重難點

1、 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等所造任務的方法。

2、 對造成祥林嫂悲劇社會根源的認識。

 二、說學法

(一) 學情分析

高二的學生對於小說並不陌生,相對的也比較喜歡閱讀小說。但是學生閱讀中關注的更多的是小說的故事情節。所以老師要適時採取情況,引導學生從情節入手,學會歸納總結人物形象,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題,學會鑑賞小說的基本方法。

(二) 學法及確定的依據

A、預習

此文長達萬餘字,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通讀全文是不現實的,因此,要強調預習,培養閱讀的自覺性。

B、對比閱讀法

由於小說所反映的社會背景,對於今天的學生來說,較為陌生,所以在課堂開始時有必要讓學生聯絡歷史知識弄清。但是,學生接觸魯迅小說並非第一次,因此。可引導學生回憶相關知識。進行對比。教師注意突出不同點。在思想內容方面,本文與《孔乙己》、《故鄉》、《藥》相比,其一,雖然它們的題材相同,但是各有不同的生活側面,有的反映的是讀書人的生活,有的反映的是壓在底層的一般農民的生活,有的反映的是城市貧民的生活,而《祝福》反映的則是壓在底層的被僱傭的鄉村勞動婦女的生活;其二,雖然都表現了反封建的主題,但側重點各不相同,有的側重於對封建科舉制度的否定,有的側重於對封建等級觀念和私有制觀念的批判,有的側重於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剖析,而《祝福》則是對封建的政權、族權、神權、夫權等全面而猛烈的抨擊,作者對祥林嫂的同情也甚於其他三者;其三,雖然主要人物都有共性,但是他們還有各不相同的個性,就生活環境而言,祥林嫂比其他三者要惡劣得多,她沒有孔乙己好吃懶做、自視清高的惡習,卻也同樣遭到周圍人們的冷遇,她有閏土、華老栓一樣的勤勞,但是最後卻落得一無所有,可見其命運更悲慘,更令人同情。

在表現形式上,本文與《一件小事》、《孔乙己》、《故鄉》等相比,雖然都是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但是,由於各自表現的主題思想存在著差異,各自採取了僅適合自身的故事順序。《一件小事》以順敘為主,以此表現"我"的思想認識的進步。《孔乙己》順敘中有補敘,使歷史和現實連為一線,以此來揭示主人公性格發展的必然性。《故鄉》順敘中有插敘,通過歷史與現實的對比,來突出封建制度給人造成的影響之大。而《祝福》則採用了倒敘,把祥林嫂的被淪為乞丐和悲滲的死提在篇首,與地主階級"祝福"的歡樂聲形成鮮明的對照,然後再追敘祥林嫂的生前事蹟,揭示兩個階級嚴重對立的社會根源,表達作者對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切齒痛恨和憤怒鞭笞。

經過這樣的比較研究,學生不僅能夠捕捉課文的新意向和靈魂,而且也提高了質疑、析疑、釋疑的能力,使原有的認識結構和思維勢態在深度和廣度上有所掘進,同時,也為今後的學習積累了可以借鑑的經驗。

C、比較法

此文是現代文學作品,不少詞語如"決計"、"肯依"等與現代漢語意義不甚相同,正好可用來訓練利用上下文推斷詞義的能力。

D、討論法主要運用在第三課時中對本文主題的'理解上。

(2)教師課堂教學中主要使用分析引導、提問法。

三、說教法

編者希望學習這個單元,要著重 欣賞人物形象,品味小說語言。欣賞人物形象,要注意情節、環境和人物之間的關係,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品味小說語言,要注意把握敘述語言與人物語言的不同特點,體會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點,體會不同作者不同的創作風格。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同學們接觸到的小說其實已有很多,但他們是不是就會鑑賞小說了呢?可以肯定地說"不"!所以,我考慮先教給學生鑑賞小說的方法,然後讓他們在方法的指導下,在老師的引導下去鑑賞本篇小說,並爭取能夠舉一反三,用於其他小說的鑑賞中。

新課程理念很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基於此,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設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一) 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

(二) 點撥法——分析引導,拓展思路

教學方法的最本質特徵就是要促進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動腦。因而,我較多的採用了分組討論,師生對話、探究等方式。

 四、說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講述人物遭遇

學生讀小說最關注的是情節,所以就從情節入手。讓學生講你知道了祥林嫂的哪些故事。

挑選幾位同學複述祥林嫂的不幸經歷。

要求:(1)只作純粹的敘述,不帶議論分析。

(2) 敘述時要突出與悲慘命運有關的細節

(3)要有感情地複述,儘可能進入祥林嫂的情感世界,真切地體驗祥林嫂的痛苦與不幸。

(二)理清情節

在學生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介紹小說的情節大致有幾部分,讓學生梳理文章的情節。

在複述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師生共同歸納總結等方式,得出本文的線索提綱 :

序幕: 魯鎮祝福景象和魯四老爺

結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 祥林嫂初到魯鎮

發展: 祥林嫂被賣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魯鎮

尾聲: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三) 探討環境描寫在人物塑造上的作用

祝福禮的社會環境的描寫

祝福之夜的自然環境的描寫

(四) 人物形象的塑造

1、 列表比較祥林嫂初到魯鎮、再到魯鎮、臨死前的三次描寫,概括人物形象。

2、 列表對比對祥林嫂眼睛變化的細節描寫,分析人物當時不同的內心變化。

初到魯鎮:順著眼—— 善良、安分

再到魯鎮:順著眼,眼角帶著淚痕—— 再受打擊,內心痛苦

講阿毛的故事:直著眼,瞪著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門檻:分外有神—— 又有希望

不讓祝福:失神—— 再受打擊

行乞:眼珠間或一輪—— 麻木

問有無靈魂:忽然發光—— 一絲希望

3、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語言描寫

與我對話靈魂有無——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對四嬸講阿毛——痛苦、自責

對大家講阿毛——麻木、空虛

與柳媽的對話——精神重壓,陷入恐懼

4、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行動描寫

反對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門檻)

懷疑靈魂——問

總結 人物描寫的幾個方面。(還暗含了心理描寫)

(五)問題探究

1、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凶手?

從小說情節分析、總結入手,祥林嫂為什麼做工?為什麼改嫁?為什麼捐門檻?為什麼行乞?得出結論:罪魁禍首是封建制度。

2、電影中增添了祥林嫂捐門檻 不被承認後砍門檻的情節,好不好?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徵?

總結 人物的形象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賣)——守家不成(喪夫失子)——守命不成(贖身行乞),是一個不幸的女人。祥林嫂這個善良的勞動婦女被毀滅了,她的悲劇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社會的悲劇。

(三) 鑑賞小說的基本方法

(1)要了解小說所反映的社會背景,作者寫作發表時的社會背景及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此基礎上領會小說所揭示的主題思想。

(2)認真分析人物形象,通過對有關描寫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理解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從而深入領會小說的思想和藝術。理解人物與環境會互相作用:環境作用於人,人又反作用於環境,這會使環境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如果人物幾經抗爭,仍無法改變環境,就造成了悲劇的結局。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別人看。

(3)研究小說的故事情節、線索結構怎樣為創造形象,表達主題服務的。

(4)分析小說的社會作用:認識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

(七)作業佈置

把祥林嫂喪子之後回到魯鎮的那部分,改寫成劇本,並進行排練。

(四) 板書設計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7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文章是《漁父》,我將從教材、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課時、教學流程設計這幾個方面來論述。

一、說教材

《漁父》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三專題“直麵人生”中的一篇課文,本板塊還選了《報任安書》這篇文章。這兩篇文字在內容上既對立又統一,它們是“生存與毀滅”的選擇問題,有較強的互補性。

本專題教學目標主要是:通過閱讀作品,能讓學生對重大人生問題有思考和追求;學生能對問題展開探討,學會辨證地思考,周密地說理,有所發現和創新;學生能通過經典文字學習,思考“直麵人生”的豐富內容和表達上多樣的方法;積累經典文字中的名句,歸納整理文言文的基礎知識。

二說學習目標

根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與文字展開對話”和“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結合本專題教學目標和文字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①能夠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現象,較準確地將本文翻譯為現代漢語;

②通過對屈原和漁父的對話的分析,認識屈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偉大人格;③體會屈原和漁父在表達各自的人生哲學時所運用的方法及其好處;

④通過對比閱讀,學生能對屈原和司馬遷的不同人生選擇作出自己的評價,能對人生問題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三說重難點

重點;能夠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現象,較準確地將本文翻譯為現代漢語;通過對屈原和漁父的對話的分析,認識屈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偉大人格。

難點:體會屈原和漁父在表達各自的人生哲學時所運用的方法及其好處,並通過對比閱讀,學生能對屈原和司馬遷的不同人生選擇作出自己的評價,能對人生問題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四說教學方法

這篇文言文在文字上較淺顯,翻譯理解的難度不是很大,因此重點在問題探討上。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整個教學過程中,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注重讓學生積極參與和互相學習。主要採用誦讀,引導,點撥,研討等方法。

五課時設計

因為這篇文章相對比較簡單,我設計的是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六、教學流程設計

(一)匯入新課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莎士比亞在其名作《哈姆雷特》中的發問。前幾天我們學習了《報任安書》,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為了完成傳世之作《史記》忍辱負重,選擇了生存。而兩千年前的湘江水畔,一位詩人在踽踽獨行,憔悴的臉上寫滿孤獨的悲憤。當他的心被憂慮撕裂的那一刻,他選擇的是縱身躍下汨羅江。其熱血化作滔滔波浪,隨著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潤了整個民族的靈魂!他,就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二)整體感知

1、作者及寫作背景

找一位學生介紹,之後出示PPT

屈原:(公元前339——前278)名平,字原,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詩人和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開創者,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代表作為第一首政治抒情詩《離騷》。輔佐了楚懷王、楚頃襄王,在鄭袖、張儀的離間在兩次被流放到江南、漢北。

背景:屈原在最後一次被流放時,秦將白起攻破楚國的都城——郢都,屈原悲憤難捱,在湘潭一帶遊蕩,遇到一個漁父,在和漁父交談以後便懷石投江。

2、找學生範讀課文,注意字音和斷句。

漁父(fǔ)淈(gǔ)餔(bū)歠(chu?)

醨(lí)汶(mén)枻(yì)濯(zhu?)

3、結合註釋,學生自由讀,找出文中的古今異義詞和活用字,並指出下列句式的特點。

(1)古今異義詞:PPT,板書

顏色(臉色)、形容(形體容貌)、至於(到)、可以(可以用來)

(2)詞類活用:

鼓枻而去(鼓,名詞用作動詞,敲打)

(3)特殊句式: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語後置)

屈原既放(被動句)

遊於江潭(狀語後置)

是以見放(被動句)

行吟澤畔(省略句、狀語後置)

聖人不凝滯於物(被動句)

自令放為(被動句)

4、疏通文意

學生翻譯,其他同學補充指正,學生齊讀,進一步理解和感悟文字。

(三)區域性分析

1、文出現了幾個人物?全文是以怎樣的形式展開的?

生明確:漁父和屈原兩個人物。

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詩人和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開創者,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漁父:不知姓名和來歷,駕一葉之扁舟,垂釣於江上。

全文是以人物間的對話形式展開的。

2、本文字文塑造了屈原怎樣一個形象?表現了屈原怎樣的人格?試結合文中的相關語句來回答。(以四人為一小組,明確發言人,小組內成員討論5分鐘,其他小組成員在別人回答的基礎上可以補充。)

屈原不願“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願“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塵埃”,他是一個不隨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協的特立獨行者,“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還刻畫了一個矢志不渝地堅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表現了屈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偉大人格。

3、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時,還塑造了漁父這一形象,那麼漁父是怎樣一位形象?塑造這一形象有何意義?試結合文中的相關語句回答。(小組內成員討論5分鐘)

漁父規勸屈原“不凝滯於物”,要“與世推移”。當“世人皆濁”時,他開導屈原“淈其泥而揚其波”,當“眾人皆醉”時,他規勸屈原“餔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舉”,漁父具有明哲保身、隨遇而安、與世推移的處世態度,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隱者形象;此外,當屈原表示不贊成他的處世態度時,漁夫只是“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不復與言”,也刻畫

出他不慍不火、不強人所難、心平氣和的超然姿態。塑造這一形象,對屈原來講,具有襯托的作用,突出了屈原堅持理想、堅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

4、屈原和漁父在表達各自的人生哲學時運用了怎樣的方法?有什麼好處?

比喻(使哲理性的道理變得形象化、具體化和生動化)、反問(強調人物的堅定決心)

5、擴充套件

①屈原和漁父分別體現哪個派別的處世主張?

儒家道家

入世出世

②把二者對立起來的目的是什麼?

作為對比和襯托,表現屈原的潔身自好、決不同流合汙的高潔的品質。

總結:這是一次靈魂的對話。

6、比較閱讀

屈原與司馬遷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傑出人物,一個毅然赴死,一個忍辱而生。他們為什麼會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選擇?結合文中的相關語句談談你的認識。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原具有高潔的人生品格和遠大的政治理想,他不願隨波逐流,“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也不願“蒙世俗之塵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動選擇死亡,以死來體現生命的意志和尊嚴。

司馬遷隱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他為自己規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記,成就人生的大事業,實現人生的價值。

司馬遷和屈原樹立了兩種人格榜樣:一個擇生,一個擇死,一個以生踐志,一個以死明志,對後世知識分子產生了巨大影響。

7、自由討論你怎樣看待屈原和漁父的處世態度?更欣賞哪一位?

各抒己見,言之有理即可。

總結三位人物

屈原選擇了壯烈的死,以死明志,表現了不屈的氣節。

司馬遷選擇了勇敢的生,以生踐志,表現了堅韌的意志。

漁父選擇了超然的活,以隱守志,表現了自由的靈魂。

這三種不同的人生選擇都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所以有了文天祥、聞一多,用他們的生命向我們闡釋了什麼叫做堅貞不屈;所以有了韓信、勾踐,用他們的行動向我們驗證了什麼叫做堅韌執著;所以有了陶淵明、柳宗元,用他們的詩篇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做瀟灑豁達。

(四)結課

那麼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我們又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讓我們珍愛生命,用堅強的意志和高尚的氣節來提升生命的價值。在生命的得失中,不忘擁有一份超然與豁達,享受生命的魅力。

(五)作業設計

1、背誦文中的名句;

2、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識(古今詞、活用字、特殊句式)。

我的說課講完了,這是我的板書設計,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