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有關說課稿模板7篇

說課稿2.55K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認真擬定說課稿,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說課稿模板7篇

說課稿 篇1

大家好,我是醴陵市陶瓷煙花職業技術學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師汪嬋,今天我要說課的課程是《客房服務與管理》,下面我從課程設定分析、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與手段設計、教學實施—單元設計和學習效果評價設計等五個方面向大家介紹《客房服務與管理》這門課程。懇請各位專家、領導、老師批評指教,謝謝。

一、課程設定分析

1、課程定位

《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是中職學校酒店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屬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與技能並重的課程。它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為一體。其授課物件為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課程開設時間是第二學期,學期總學時為72學時。

2、前後課程聯絡

在此之前學生先修課程是《飯店管理概論》、《酒店禮儀》、《前廳服務與管理》等課程為本課程學習奠定了豐富的理論基礎,同修課程是《餐飲服務與管理》、《飯店情景英語》等。後續課程有《飯店服務心理學》、《飯店綜合實習》、《飯店插花藝術》等。而本課程的學習又為學生畢業實習從事客房崗位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和技能基石,在專業課程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與前續、後續課程銜接得當。

3、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

(1)設計思路

本課程的開發與設計是建立在對酒店客房行業人才需求和學生

主要就業崗位群的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酒店專業培養的三個核心崗位方向是客房服務員、前廳服務員、餐飲服務員。

本課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體現 “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放在首要位置。本課程採用“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理念,在教學方法上結合學生職業考證要求,採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方法。設計體驗情境,注重學生的體驗學習。採用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專案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對中、基層的服務人才的培養,側重客房服務管理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本課程無論是在學習過程,還是在具體的專案任務學習中,每一個實訓的.環節都強調注重學生的體驗——設計相應的體驗情境,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感悟、昇華,牢牢掌握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和素養。

(2)課程教學目標

本課程一方面注重知識性,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理論;另一方面注重實踐性,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同時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在此基礎上設定《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的三大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課程的學習,掌握客房服務的基本知識、服務技能和相應管理知識等,使學生具有酒店服務部門基層崗位服務能力與督導管理能力。

技能目標——通過技能的訓練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客房清掃程式、床、地毯和大理石地面的清潔技能、接待服務技能等適應現代酒店業客房服務等領域一線服務和管理需要的能力。

素質目標——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酒店業一線應用型或管理型人才。

二、教學內容設計

1、 教學內容選取

本課程圍繞酒店客房將教學分六個模組進行,即客房基礎知識、清潔劑和清潔器具、客房的清潔保養、公共區域的清潔保養、客房對客服務和客房管理六個模組。

2、教學內容組織

經過近年的教學探索與實踐,我們摸索出了“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主體,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並以“參觀見習”來加速學生對行業的認知,以“職業技能鑑定”來鞏固訓練效果,以“崗位體驗實踐”來檢驗教學成果,形成了“參觀見習+課堂學習+崗位體驗實踐”的教學模式。在理論與技能學習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我們參考現代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客房服務與管理》教程。同時配有老師自制的多媒體教學課件。以及根據對酒店的實地調查,認真分析客房工作過程,制定出本課程的課程標準和實操考查專案及標準。

具體教學內容的環節設計通過創設情境安排任務,圍繞接受任務、進入學習、獨立實踐和能力提升等四大基本工作環節,實現課程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

三、教學方法與手段

“六步教學法”貫穿了整個教學的始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一個諮詢者或者指導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參與全部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還使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創造。

其他常用的輔助教學方法有多媒體教學法、實境訓教法、案例

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多媒體、網路資源的運用以及實地參觀、頂崗實習等教學手段的運用讓教學過程豐富多彩,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四、教學實施—單元設計

我選取了客房對客服務這一模組內容作為具體教學單元設計的實施物件。首先第一環節是任務引入,將具體的情境描述呈現給學生,讓其深入情境,領會教學任務。第二環節是講授學習,將新知識傳授給學生,抓住重點讓學生將其掌握。第三環節是實踐訓練,通過模擬訓練讓學生掌握客房樓層對客服務的基本技巧。以教室為實境,進行樓層對客接待情景模擬,實現學做合一。最後一個環節是目標深化,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客人接待方案,自主練習並寫出總結。

五、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1、考核模式

學生考核採用作業、職業道德、測驗、實際操作、技能比賽相結合,小組與個人表現相結合,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結合等多種形式,全面對學生進行學習效果的評價。

2、考核標準

具體的考核百分比是:學習紀律、學習態度20%,操作規範15%,職業素養40%,作品25%。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導,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三顧茅廬》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改寫成的,課文講述了劉備三次親自到隆中拜訪諸葛亮,誠心誠意地邀請他出山,輔助自己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文中著力刻畫了劉備的動作、語言、神態等,讚美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課文第四節通過“諸葛亮分析了群雄紛爭的形勢,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後取勝的策略”短短一句話,諸葛亮的奇才便可略見一斑。本課語言通俗易懂,適合國小生閱讀,細節描寫是本文的重要特色。另外,環境描寫和對比、比喻等修辭方法的恰當使用也是本文的一個亮點,是對學生進行語言積累,強化寫作技巧的一個很好的素材。

二、說教學目標

《三國演義》裡的人物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我們農村的孩子對裡面的一些小故事也能略知一、二,但畢竟只是支離破碎的知道一點,不夠全面,對人物的性格特點及課文的背景瞭解得更是不夠透徹。根據課標提出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結合我們農村孩子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特色,第一課時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本課重點詞語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

3、 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與被比喻的事物之間的關係。

4、 初步認識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中年級段學生的接受與理解能力的特點,我將目標3、4作為本課時的教學重難點。

四、說教學思路

以上教學目標,我將通過如下教學過逐一落實:

(一)、談話匯入,投石問路

由於農村孩子課外閱讀面比較狹窄,家長與老師對孩子課外閱讀的都不是太重視,所以導致孩子課外閱讀材料的匱乏。為了瞭解孩子課外知識面,我先以“知道中國有哪四大名著嗎?”這一問題引出《三國演義》,從而引入我的課題。這樣,既瞭解了孩子課外知識的接收資訊,又使本課的匯入水到渠成。四年級孩子處在中年級的末尾階段,識字教學上強調的是自主識字,所以為落實課標的這一教學目標,我在識字環節上採用的是放手識字:即課題中的“顧”與“茅”是一類生字,板書課題時隨機就完成寫字教學,在檢查讀文中就可瞭解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這樣,生字教學板塊在老師的扶與放相結合中巧妙完成。

(二)、質疑導讀,理清文意

提綱挈領,百毛皆順。文題是文章的眼,緊扣這個文題,展開教學,課堂教學流程就會有一條明晰的流線。故此,我先要求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理解“三顧茅廬”的意思,並要引導學生清楚知道“是誰‘三顧茅廬’?怎麼‘顧’的?”由此,為下面劉備誠邀諸葛亮出山的教學埋下伏筆。而且,第二個問題很自然地把學生由對課題的理解上引入到正文的教學中來。課文中的第一節“誠心誠意”一詞便是回答這一問題的。下面的教學就緊扣“誠心誠意”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在自讀的基礎上自己感悟劉備的這份“誠意”。

課文的第二、三節內容都是寫劉備邀請諸葛亮“誠意”,尤其是第三段後半部分,我把這一部分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詞句來品味、感悟劉備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這一環節,要注重引導學生讀讀議議,保護學生的獨特見解,真正做到向全體學生開放,向學生的思維開放。在本節的重點詞句的品讀中,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的體會,落實課標中“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途徑也是語文實踐,不應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與完整。”正因語文的學習在大大量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感悟、習得,以使學生逐步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所以我們語文教學,尤其是中高年級的語文課教學要給學生創造儘可能多的實踐機會,提供一個語文實踐的場,讓學生有鍛鍊語言運用的平臺。那麼寫體會、寫感受是學生對語言實踐的最好的鍛鍊,所以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就要求學生把對重點的詞句的理解寫出自己的感受與體會,哪怕是一句話都行。這樣不僅鍛鍊了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更加深了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課文的第四節是寫諸葛亮的雄才大略的,第五節寫的是劉備得到諸葛亮這一曠世奇才真是如魚得水,本節教學中只一筆帶過,只要通過這兩節讓學生感受到諸葛亮的是軍事上一個不可多得的奇才就行,不必做過多的解釋。

本課詞語很多,特別是一串又一串的四字片語,有些詞語可在第一課時解決,如“三顧茅廬”、 “蜿蜒起伏”、“秀麗宜人”;而有些詞語必須得結合課文仔細深入理解如 “恭恭敬敬”“茅塞頓開”、“如魚得水”這三個詞語在課文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切不可一帶而過,需放到第二課時引導學生細細品味了(為了突出我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於是我把“恭恭敬敬”一詞的理解放在了第一課時)。

(三)、賞讀拓展延伸:學完全篇課文,為了使學生對整篇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明晰的思路,我要求學生再自由讀一遍課文,再次感覺劉備邀請諸葛亮出出輔佐自己成就立國大業誠心誠意的態度。為了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重點有所鞏固,我的作業佈置的第一項就是描紅、仿寫生字各兩遍;為有效拓展學生學習空間與知識積累面,我佈置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閱讀《三國演義》,尤其是把《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找來讀一讀,比較課文與原著的異同,體會原著的語言風格以及編者的用意。

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是語文( )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文A版五年級下冊 2 課《 三月的原野 》,我將從說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課前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七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教材分析:《三月的原野》節選自蕭紅的《小城三月》,作者真實地描繪了北國初春原野獨特的景象,同時傳達出對生命的渴望,對春天的喜愛和對未來的憧憬,抒發了春天到來時的欣喜之情。 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自悟能力,且樂於表達和交流,但要完全透過文字感悟文字背後蘊含的情感還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本課我將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品析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情感,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基於對教材的分析和學情的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對五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技能目標: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運用邊讀邊想象,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理解“ 蠱惑”、“脹破”等詞語的意思。

過程方法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情感價值目標: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啟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

為了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為:品悟原野上景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體會春天到來時人們的心情。 教法與學法:教是為學服務的,選擇適當的教法,可以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本節課我將採用創設情境法,朗讀品悟法,想象感悟法,多媒體輔助法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讀、品、悟”(或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方法來學習本文,讓學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在讀中獲得思想啟迪,在讀中享受審美樂趣。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以學生的學為立足點,預設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一、 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一個成功的匯入,能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所以開課伊始,我從詩詞匯入,課前播放《春天在哪裡》,讓學生欣賞歌曲,通過歌曲感受春天的氣息。

二、 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因此,

我將讓學生先自由地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找出描寫春天景物的句子來讀一讀。

三、細讀品味,理解感悟

閱讀是一個讀者與文字相互作用,構建意義的動態過程。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與文字對話,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根據上一環節的回答,我將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引導學生品析以下詞句。

品讀句一

“三月的原野已經綠了------那一定是向陽的地方”,讓學生說說你感受到了什麼?從哪兒感受到的?引導學生抓住“透出”“轉折”“欣幸”等詞語來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再引導學生抓住孩子和媽媽的對話,來感受初春到來時人們的喜悅之情,體會到春天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然後讓學生通過“讀”把這種情感表達出來。接著,我將通過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天氣------都有意思”這句話的含義,先讓學生讀一讀這句話,然後問學生:你從哪些景物的描寫感受到“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我將通過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來幫助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引導學生抓住靜態描寫:小草、蒲公英;動態的描寫:羊羔的叫聲,河水在流,烏鴉、楊花在飛;有顏色的描寫:變黃的榆樹,白色的搶根菜的籽兒的景物描寫,並藉助多媒體播放這些景物每天的生長變化,來感受作者看到這些景物變化的欣喜之情,感受到春天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力,也彷彿聽到了春天離我們越來越近的腳步。這一切都讓作者覺得是那麼的有意思,激發學生和作者一起產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並讓學生帶著這份情感再讀“天氣--------都有意思”。

品讀句二

學生可能“河水發了,奔放地向下流”這句話並不一定能理解,我將通過多媒體播放河水融化時的場景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苦悶又奔放”的意思,以此感受春天的活力,並通過讀把這種活力表達出來。有了以上學習的基礎,學生對“春天帶著強烈呼喚,從這頭走到那頭”就很容易理解了。我將通過問學生春天帶著什麼樣的強烈呼喚,讓學生聯絡上文的靜態、動態的景物描寫,來理解春天的盎然生機,“這頭”、“那頭”分別指的是那頭?幫助學生理解春滿大地,感受到春天是一個充滿希望、充滿生機的季節,激發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並讓學生帶著這種喜愛之情齊讀全文,以此讓學生再次感受春天的生機盎然。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課文學到這兒,我將設計這樣一段結束語。讓學生課外閱讀朱自清的《春》,或蒐集一

些詩句,以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最後來說說我的板書設計,根據課文內容,我設計了這個板書,我是按文章的主題線來設計的,該板書力求簡潔清晰,使學生一目瞭然就能對文字有所感悟,有所思。

3、 三月的原野

驚喜 呼喚

希望、生機勃勃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現在我要說的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八冊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寓言二則》中的第一則寓言《濫竽充數》。寓言同古詩一樣都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文學經典。語言簡練卻耐人尋味,給人以深刻的警醒。對於寓言,學生並不陌生,學生已經接觸過,讓學生在閱讀淺易寓言的同時,感受語言的精華,初步對學習寓言產生興趣。

《濫竽充數》這則寓言主要講的是南郭先生聽說齊宣王喜歡聽很多人一起吹竽,就混了進去,領取報酬。等齊宣王死後齊湣王繼位,沒想到齊湣王喜歡一個一個地單獨吹,南郭先生趕快逃走了。為什麼呢?寓言中沒有說,留下的是思考,這也正是引發學生思考、交流、感悟的核心問題之一。

二、說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課是上給學生的,學生學什麼要依綱扣本。對於寓言教學,《語文課程標準》只是在評價建議中指出: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於考察學生積累的過程和從中學會做人的道理,由此可以看出重在理解。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理解能力,本節課將完成二專案標:

1、理解寓言中相關詞語的詞義。

2、使學生理解寓言內容,懂得不會裝會、不懂裝懂騙人害己,要有真才實學的寓意,並結合濫芋充數的三種比喻義和對課文的理解嘗試運用“濫竽充數”說生活中的現象和做相應的練習,學會做人。

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這一培育一指導恰恰是我們教師所做的,這一理解一運用恰恰是學生要做的。要想讓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要想讓他們熱愛我們的語言文字,我們就要把死板的文字啟用,讓他們充滿生機、充滿情趣。正如葉瀾教授指出:“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啟用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成生命的湧動。”因此,這節課的重點就是讓“濫竽充數”這個成語在學生心中爛熟於心。也就是重點指導學生學會、理解與運用濫竽充數。由於濫竽充數的現實價值學生可能感受不到,或沒有接觸過,在運用上將是這節課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運用“直觀、提問”的方法落實儘可能多的語言文字。

學法: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讀、議、說相結合。

四、說教學流程:

為真正地讓學生感受寓言的豐厚內涵,並對其產生閱讀的興趣,這節課將從以下幾環節進行: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濃厚,這就需要老師怎樣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所以我一上課就先以《濫竽充數》的動畫資料入手,為學生創設了學習的情境,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引導他們對這則寓言故事進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自主學習,解決疑難問題。

(二)、小組合作討論,理解寓意。

對於語言的理解,課文內容的感知,不是靠教師的講解的,分析,而是讓學生在語言的實踐中完成。從課題入手,以句子為切入點,引發學生個性化的體驗。

對於寓言的理解,我們要利用最簡單的方法、最直接的方法學習語文是我們所追求的。我就將寓言貫穿於三個問題中。(1、南郭先生為什麼能濫竽充數?2、南郭先生是怎樣濫竽充數?3、南郭先生為什麼只好偷偷地逃走?)對學生把握不好的地方給與及時指導。教師是什麼,教師就是最瞭解學生學習中的.困惑並幫助他們學習的人。對於理解的內容只有內化,才能達到真正的理解,在學習了課文的時候,接著就利用填表的形式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是活化故事中人物的過程,也是學生與文字對話的過程。

五、質疑交流明寓意,結合實際巧運用。

《新課標》指出: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教育是無聲的。我將隨著學生的回答點撥:對,他是因為不會吹竽而逃走的。孩子們,南郭先生是逃走了,但他留給我們的思考卻沒有走,值得我們深思呀!學生深深感受到不會裝會、不懂裝懂,騙人害己,要有真才實學。人哪,不能靠矇騙過日子,要靠真本事。同學們,這則寓言流傳了兩千多年,這個成語也被人們廣為運用。運用至今,由比喻人的不會裝會、不懂裝懂到比喻物的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再後來又比喻人的自謙。讓學生說說“濫竽充數”在我們生活中的現象和出示相應的練習題讓學生充分去理解“濫芋充數”這個成語的三種詞義。最後我還設計了一道課後作業《南郭先生下崗後》為題的練筆,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

說課稿 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網路日記進行互動閱讀,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再次感受春天的美好。

2、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驗共同生活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教師主頁:春天的日記及相簿MTV幼兒主頁:事先積累有關春天的感性經驗。

2、材料準備:動物卡紙、水粉顏料,圖畫紙,漿糊,剪刀若干。

活動過程:

一、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看主頁的滾動條)

1、這是什麼時候,去哪裡照的呢(找春天的時候照的)

2、春遊的時候心情怎樣?我們再來感受春遊的'快樂吧!

3、(回憶春遊時的發現)

二、春姑娘的禮物真多,這些天我們小朋友一直在找春天,你們到哪些地方找春天呢?

1、我在田野裡找到了春天,我在公園裡…

2、老師把你們找到的春天儲存在日記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A:小河裡的春天

B:田野裡的春天

C:山林裡的春天看MTV

D:幼兒園裡的春天

(1)看個人相片,介紹自己的發現。

(2)互相交流,用兒歌的形式來表達。

3、姑娘把大地媽媽打扮的漂漂亮亮地,象一座大花園,你能用哪些詞來讚美春姑娘呢?

4、配樂小結:春姑娘真能幹,她來到花園裡……

三、春天真美,我們一起來歌唱春天吧。

說課稿 篇6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將要說課的內容是《畫風》。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設計理念、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畫風》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三個小朋友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在紙上的故事。課文內容淺顯,對話較多,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體會三個孩子的思想,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作的精神。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考慮課文的特點及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將《畫風》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1)能認識 “宋、濤、陳、丹、趙、藝、顯”7

個生字,會正確書寫“丹”。(2)讀懂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2、情感目標:激發學生朗讀與創新的熱情。

3、發展目標:培養學生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和創新意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只有通過孩子們的仔細品讀,因此,我將本課時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意;對於二年級的小朋友,“怎樣開動腦筋想辦法,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是很難做到的事情,因此,我將“培養學生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確定為教學難點。

二、設計理念:

語文是一門充滿激情和愛的課程。我希望在語文課堂上,能用一顆童真的心,和孩子們一起快樂,一起憂傷,一起燃起學習語文的激情,一起去實現人生的夢想,希望自己的語文課堂,洋溢著陽光和歡樂。因此,我的第一個設計理念是:點燃激情!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本堂課上,我希望能夠在一種有形、有聲、有色的情境中,盡力點燃孩子們思維的火花,激發起孩子們創造的熱情,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我的第二個設計理念是:情境創新!

三、教法學法:

語文教學,不僅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更要發展學生的

思維、讓學生學會學習。我根據各個教學環節的需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法上,我選擇了謎語匯入法、自主閱讀法、情境創思法等。在學法上,我主要選擇了合作探究法、情境品讀法,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以及動口說、動手畫,積累語言,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發展創新思維,營造出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中。

四、教學流程:

(一)猜謎激趣,匯入課題

一堂新授課,富有情趣的匯入,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能撥動孩子們的思維之弦,能架起一座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畫風》一課,我採用謎語匯入法:即“雲兒見它讓路,花兒見它點頭,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這是什麼呀?”學生情意盎然,很快就可以猜出謎底:風。

我又提出:“小朋友們,大家都知道有哪些風呀?風是什麼樣子的呢?”針對孩子們的回答,我將及時做出評價:“大家表現得真棒,今天有3個小朋友也很能幹,看他們會幹什麼呀?”——畫風!於是,課題《畫風》呈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我再讓學生圍繞課題,大膽質疑,激發學生學習的情趣和好奇心,產生讀書探究的慾望。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我叫同學們一邊讀課文,一邊標出自然段,一邊圈出並認讀生字,還建議同學們同桌互考生字,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了寬鬆的學習氛圍,又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三)創設情境,自主識字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本課要求認識的7個生字,有6個出現在課文人物的姓名中。為鞏固對生字的識記,我通過貼上帶有名字的三個小朋友的頭像,讓學生與他們打招呼。就這樣,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生活情境中,鞏固了對生字的記憶。低年級識字最基本的原則是:復現、復現、再復現!我又出示了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認讀中,我相機指導 “丹”字的寫法,讓學生通過丹與舟的對比,發現 “丹”比“舟”字少一撇、一點。接著,我在田字格里寫,讓學生跟著我將“丹”寫在書後的田字格中。學生通過對比和書寫,能對“丹”字有深刻的記憶,其他字聯絡學生生活與學習實際認識,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識字的質量。

(四)情境體驗,精讀感悟——情境閱讀法

1、我們再次和新朋友打招呼,看看他們在草地上幹什麼?自然過渡到課文1--3自然段的學習。然後,我提出問題:“那他們是怎麼畫風的呢?請小朋友們讀讀課文的4--8自然段,一邊讀一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課文中描寫三個小朋友怎樣畫風的句子,畫好後在小組中交流。”

2、全班彙報交流。

在學生自主閱讀、感悟交流時,對於文中的幾個重點句子與段落的朗讀感悟,我將採用下面的方法進行:

⑴“宋濤是怎樣畫風的呢?”這個環節,我將採用現場畫畫的方式指導學生的朗讀感悟。我預設的情境如下:“小朋友們,你覺得怎樣讀才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風呢?這樣吧,老師就當宋濤,請大家一起用朗讀告訴我應該怎樣畫風吧!”在學生的朗讀中,我故意把雨絲畫直,讓學生髮現問題,第二次隨著學生的朗讀我畫出了斜斜的雨絲,這樣做學生就能更好體會風藏在斜斜的雨絲裡。 隨機出示宋濤的畫,讓學生找出“風藏在哪裡?”並讓學生以“風來了,風把__(什麼)__吹__(怎樣)__了,風藏在__(哪)___裡”這樣的句式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朗朗上口的句式讓學生覺得非常有趣,而我“小詩人”的誇獎,將逐漸激發孩子們表達的熱情,課堂情緒將逐漸高漲!

⑵在指導朗讀“陳丹是怎樣畫風的”句子時,為了讓學生讀出風的感受,先指名找出對應的句子讀一讀,讓學生評價,並找出能感受到風的詞語,再一次指名試讀。學生的興致定然高漲,此時,我提出:“小朋友們,請全體起立,現在,我們都是小樹,如果你覺得自己讀出風的感受了,請你像小樹一樣彎一彎,好嗎?”小朋友們在愉悅的朗讀中,自然而然就體會到風藏在彎彎的小樹裡了。

⑶學習趙小藝畫風的句子時,前一句中,“杆”是個多音字,我會作為一個知識點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讀一讀、記一記。由於前面學生能夠自己找出可以感受到風的詞語,我會叫學生直接回答,學生會說出紅旗飄、風車轉。接下來,我採用賽讀的方法,激發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將這些句子讀好!

⑷課文最後一自然段語言文字優美,並且描繪的畫面也很迷人,我將出示帶有動畫的課件,讓學生欣賞美麗的畫面,並美美的朗讀。

3、朗讀感悟,體驗文字。

此時,學生的情緒已經達到了一個高潮,更希望能把課文從頭到

尾再讀一次。於是,我又讓孩子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朗讀,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融入課文的情境;既培養同學間的團結協作精神,又進一步增強了語感!

4、通過剛才的朗讀,孩子們已經對文中的三個小朋友有了很深的印象,我提出:小朋友,你們喜歡這三個新朋友嗎?為什麼?學生將探究出:他們愛動腦筋、愛思考,平時留心觀察生活。<板書>

(五)聯絡生活、拓展想象——情境創思法

1、接下來,我設計了找風這個環節,讓學生從教室裡一切可以被風吹動的事物出發,找到大街上、小河邊、森林裡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既尊重學生對事物的獨特感受和獨特的情感體驗,又培養學生大膽想象,仔細觀察的好習慣。

2、此時,孩子們思維的火花已經點燃,我就激勵學生,拿出畫筆,紙張,畫出自己找到的風,也許,他們的筆法不那麼高明,色彩也不一定和諧,但他們求新求異的思維卻得到了發展。

3、孩子們展示了自己畫的風以後,我將引導學生動腦筋想辦法,畫出聲音、氣味,進一步訓練學生的思維。孩子們高漲的情緒中,已經播下了一顆顆創新思維的種子,也許有一天,這些種子將萌芽,生根,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

五、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希望能夠用概括的文字、簡單的構圖、凝練而直觀地濃縮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課程即生活!整堂課的學習,我希望能夠與孩子們共同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讓他們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品味到學習的快樂,並通過對文字的感悟,積澱語感,發展思維,希望我的學生,在學習結束之後,對這樣的語文課程,能夠有一種心靈的期待!

謝謝大家!

最後,敬請各位老師多多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7

《打字機》說課稿

美國作曲家安德森創作的管絃樂《打字機》,以它獨特的魅力深深打動了我,比如:樂曲在快速的旋律中用打字機作為打擊樂器,詼諧有趣,表現出辦公室裡人們緊張愉快的工作情景。

我首先尊重教材,深挖教材,根椐新課標中“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參與音樂體驗,培養聆聽音樂的.興趣和習慣”等要求,針對學生節奏感強的特點,設計了在樂曲中加入四種打擊樂器的伴奏,讓學生參與式地聆聽音樂。

同時,我針對學生唱譜較弱的特點,設計出圖形譜,讓學生邊看邊在體態律動中哼唱旋律。

我緊緊圍繞音樂審美核心來設計教學環節,運用達爾克羅茲教學理論,使音樂要素的訓練變成環環相扣的遊戲。

比如:當學生初聽音樂時,先讓他們自由律動感受音樂,雖然表現粗糙,但可自然輕鬆地由音樂感轉入運動感;然後我請學生說出感受,再給學生提示,並與學生互動,讓由運動感返回到音樂感,更為生動地感受音樂;學生活躍起來了,我引導學生將感知的東西上升為符號,順帶學習音樂知識與技巧;最後我啟發學生把掌握的知識技巧還原到音樂表現中,將學生引領到音樂審美的更高層次。

我的教學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我設計的每個環節都能為膽小害羞的學生提供表現機會,讓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音樂實踐。 我十分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創新表現。特別是演奏樂器時,我留出了充足時間,讓學生自由探索打擊樂器的演奏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當學生在多層次合作演奏中陶醉時,當學生在“超大打字機”中愉快“工作”時,當學生在有趣地表演“悠閒”時,都掛掩飾不住內心的雀躍,流露出自然的滿足感。

本課設計曾經多次參加異地教學,雖然學生能力不同,但都成功地做到了師生共同分享音樂美感與興趣的效果,廣州教研室朱則平老師和中央教科所許洪帥博士都給予很高評價。

不過,我有個反思,就是今後可以通過豎笛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音準能力,將高年級的音樂課上得更好。

標籤:說課稿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