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關於說課稿模板錦集7篇

說課稿2.95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說課稿模板錦集7篇

說課稿 篇1

第一、說政治複習課的性質和目的要求

政治複習課是以完成“某部分”教材內容的複習、鞏固為任務的單一課型。它通常是在某課、某單元的新知識學習結束後,或在期中、期末、升學考試前進行的,其目的主要是通過複習課這一教學步驟的實施,引導學生把原先學過的教材內容進行系統的複習、疏理、概括、歸納、整理成知識網路,使知識系統化。這樣,不但使學生原來在新課學習時的知識缺漏得到彌補,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識記,使知識點串成線,繪成面,構成體,使各章節之間的知識融會貫通,進一步掌握所學過的“部分”的知識“體系”。同時又憑藉複習課的“強化訓練”使學生的知識朝著能力方向的轉化,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境界。這可以說是複習課的性質和所要達到的目的要求。

第二、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投身於精神文明建設》是人教版九年級第三單元第八課。本課是依據《課程標準》中“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瞭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而設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社會。在此之前的第六課、第七課,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我國的政治建設、經濟建設,這為過渡到本課的文化建設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也為後來的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學習打下了理論基礎。因此本課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也是會考的重要內容。

2、說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本課時中:

知識與能力目標是:

①瞭解先進文化的含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形式。

②知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中心環節、基礎工程、根本任務。

③掌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加強社會主思想道德建設。

過程與方法是:

通過分析歸納法,使學生按照單元、課、框、目的知識層次來構建知識體系結構圖;用比較法、圖示法、分解法等識記本課的重點知識;用“三步法”引導學生理清辨析題的解題思路;用“四步分析法”引導學生學會解答材料分析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自覺履行公民道德基本規範,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自覺投身於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立活動。

3、說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的預設

本節課學習的重點是: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重點設定的依據是: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社會主義文化、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證。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

教學難點: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難點預設的依據是:本課中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理論性太強,學生不容易理解。且該理論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嚴重脫節,學生缺乏相應的知識背景,學生學習中難度較大。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多樣化,在中國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過程中,在要不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等問題上,應該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答案和正確的引導。

第三、說學情

九年級學生雖然通過前面的學習,掌握了一些淺薄的理論;但由於九年級政治各單元之間的理論聯絡性不緊密,彼此之間沒有沒有太多的關聯性,給本課的學習帶來一些

困難。本單元中先進文化的方向理論性太強,學生不容易理解。且該理論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嚴重脫節,學生缺乏相應的知識背景,學生學習中難度較大。

同時九年級學生面臨著會考,但卻知識相對零散,缺乏系統性;對會考中難點題型(如辨析題、材料分析題)缺乏清晰的解題思路;面對一些新的材料無從下手;平時記憶的教材知識在考試中不會運用等。

第四、說教法、學法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複習課也應該“複習有法、複習得法。”凡是從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知識現狀出發,為指導學生順利圓滿地完成複習目的,非用不可的複習方法,都是“有法”、“得法”的。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針對學生的學情,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分析歸納法(引導學生學會構建知識體系)、自主探究法(教會學生理清辨析題的解題思路)、科學記憶法、總結反思法。以上這幾種學法指導我將在下面的學習流程和導學案中有詳細說明。

第五、說學習流程

本節課共分為5個環節:

1、匯入新課:(2-3分鐘)

由視訊片段《感動中國》頒獎晚會匯入新課:

設計的依據:“生活即課程、課程即生活”。

目的:運用“圖片、音訊、視訊”教學手段,使原本抽象死板的教學內容生活化和情境化,喚起學生學習的內在興趣和需要,提升他們主動探求的慾望;豐富教學內容,實現思維碰撞。進而匯入本課的內容。

2、學生自主學習:(10-12分鐘)

在導學案的自主學習環節,我共設定了6道問題。

學法指導:用課本標註法在教材上標示出來並進行簡單記憶。

設計的依據:圍繞著課標、教材知識、重點難點和學情來設計。

設計的目的:通讀教材、研讀教材,掌握教材的核心知識和骨幹內容,為下面的展示做充分的準備。

3、學生探究與展示:(15-18分鐘)

(1)展示一:構建知識結構體系圖

學法指導:依據政治課程的設計的思維層次:單元、課、框、目的的內容安排,按照知識內容的相容性來畫出知識結構圖。

要求:把這一課的知識結構提綱具體定出來,按知識結構的有關內容進行展示,根據知識提綱帶領同學複習。

目的是:使學生在腦海裡形成知識體系的輪廓,為後面的做準備。

(2)展示二:用最簡潔、有效地方法記憶本課的知識。

學法指導:用比較法、圖示法、分解法等識記本課的重點知識。

目的:科學的複習方法可以使我們的複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展示三:我會辨析:

學法指導:辨析題的解題思路是一要辨,二要析。(具體的分析過程看導學案)

要求:寫出辨析題的解題思路,然後依據思路再回答具體的答案。

目的:“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在解題的過程中鞏固教材知識,提高學生的解題的能力和技巧,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4)展示四:我會分析:

學法指導:以社會熱點或者重大時政為背景材料,設定考試情境,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掌握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會考中最常見的試題。對於此類的試題,學生應熟練掌握其解題的方法和技巧,以不變應萬變。

4、達標測試以及小組評價(5-8分鐘)

測試內容設計的依據是:課程標準、教材知識、以及突出重難點和學生的學情。(具體見導學案)。

最後,結合小組在各環節的表現,統計各小組在所有環節的得分情況進行點評。

5、整理導學案以及寫出自我反思。(2-3分鐘)

我學會了……

我要改進的是……

說課稿 篇2

尊敬的評委: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國小語文第十一冊第21課《匆匆》。

一、說教材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運用排比、擬人、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滔滔逝水,急急流年,時光轉瞬逝,彈指一揮間”的無奈和惋惜。文章中巧妙的大量疊詞、短句的運用,使文章簡樸、輕靈,讀起來輕巧、婉轉,是一篇指導學生練習朗讀、學習語言的佳作。

二、說教學方法、學習方法

課堂是學生習得讀書能力的重要場所,所以,讓學生學會閱讀應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本課就立足於此,採用“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提問、交流、探討中讀懂文字,品悟情感,昇華認識,並在閱讀品悟中完成語言的積累和對本文獨特寫作手法的欣賞和描摹。

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對國小5—6年級的階段目標,結合本組的訓練要求即重點句段,聯絡生活實際,領悟道理,體會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以下三大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讀準較生僻字詞的讀音並正確領會詞語意思;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在朗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品味字裡行間流露的情感並受到感染;

過程與方法:通過提問、彙報、交流、探討等形式,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意思,進而體會作者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情感;在閱讀中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嘗試學習作者具體形象地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同類文章及詩詞、警句的引入強化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

在此基礎上,確定本科的教學重難點是

四、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課文,並能夠感情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品味字裡行間流露的情感並受到感染。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一)在聊天中相遇——讓先生走進孩子們

我這樣設計導語:在我國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大家,他,就是朱自清先生。(出示朱自清照片。)關於朱自清先生,相信大家對他有一定的瞭解,交流交流,讓他的形象在大家心中更豐滿一些。(學生交流)

(設計理念及操作事項:看似很簡單很隨意的聊天,其實拉近了朱自清與孩子們的距離,在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們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和朱自清先生面對面的感覺,“親其人,愛其文,信其言”的道理不僅適應於成年人,兒童尤為如此。再者,此文理解難度較大,對作者的認識有助於學習過程中讀懂文章的含義,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第二部分:(二)在讀書中相識——初窺先生內心

這一環節主要設計一是讓自己把課文讀一遍,注意讀準帶拼音字的讀音,把讀不好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學生朗讀,教師巡視,發現讀不好的詞語或句子予以指導,並把一些錯誤率較高的詞語寫在黑板上結合實際理解。(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頭涔涔淚潸潸)

(教學理念及操作注意事項:何為生字詞?我認為判斷的標準應該是學生不認識、讀不準確、不能明晰其意思。因此,識字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確定自己該重點指導的字詞,而不應該完全以課文注音或課後的生字表而定。這就需要教師既要關注教材的提示,又要在備課中根據自己的判斷搞好重點字詞的預設,還要在學生讀課文的時候,關注到學生學習的實際,三者相結合,才能使識字教學更趨完善。)

設計二是讀了這篇課文,知道了什麼呢?還有什麼不太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大家討論交流。

(教學理念及操作注意事項:瞭解學生需求,並根據需求狀況調整教學預設,使課堂更具有“現場化”特點,使教學更緊密的貼近學生的學習實際,一直是我們倡導的教學理念,追求的目標。需要注意的是,這篇課文,學生關於詞句意思方面的提問一定比較多,教師要善於梳理歸類,要善於把解決問題與品味語言、感情誦讀等形式相結合,以免陷入問題的泥沼,使教學死於章句。)

第三部分:(三)在交流中相知——理解先生的`感嘆

我設計了這樣的引導語:時間就是這樣,無論你是否願意,它都不會停下自己的腳步,所以才會有“時間轉瞬逝,彈指一揮間”的無奈,才會有“日月如梭”地感嘆,才會有朱自清先生感受到時間腳步匆匆的緊張、難過和深深地反思。再讀讀課文,你從那些文字中感受到了時間的流逝和朱自清先生的無奈和痛楚呢?學生交流。

交流第一段時我這樣問:這一段僅僅是一段文字麼?不!再讀讀這段話,閉上眼睛想一想,相信大家會有驚奇的發現。我相信,在大家的眼前一定出現了一幅幅的畫面,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

是啊,想起了一首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春去會再來,花落會再開,但我們的時間呢?(指導學生朗讀幾個問句,嘗試體驗朱自清先生的無奈和焦慮。)

(教學理念及操作注意事項:王鬆舟老師有一段話說得好:學生對畫面的描述過程其實是觸控朱自清內心的過程,這樣的教學設計與我們所常用的“你體會到朱自清先生怎樣的心情?”、“你感受了朱自清先生現在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等問題相比較,多了一點詩性,少了一點理性,而語文的學習很大程度上是培養學生詩意棲居於世界的能力的。同時,邊讀邊想像畫面是一種很重要的語文能力。教學中要注意的是要追求學生表達的流暢完整,不苛求學生表達的優美,)

學習第二段時抓住重點語句進行交流,例如抓住“我”頭涔涔而淚潸潸體會原因,感受朱自清的無奈和痛楚;重點解決“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裡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引導同學們聯絡自己的年齡談。算一算自己過去了多少日子?(四千左右日子)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大約是七十歲左右,也就是說現在你們的人生已經走過了七分之一,你感覺到了嗎?你的日子到哪裡去了?學生可以按書上的回答,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回答),然後指導感情朗讀。

(設計理念及操作注意事項: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越是難以理解的語言,我們越難以解釋,甚至解釋得越多越說不清楚。但這些所謂的難點一旦和自己的實際結合起來,瞬間就會變得清晰又簡單。朗讀中感受依然是本段學習的重點。)

第三段學習側重交流作者沒有一句話直接告訴我們應該珍惜時間,但我們彷彿從每一句話中又都感受到了。這就是作者在寫法上的獨到之處吧。再讀這段話,體會作者寫法的巧妙,能不能結合自己的實際,說一說你的時間都在什麼時候,從哪裡溜走的?然後交流。

(教學設計理念及操作注意事項:此環節不僅僅在課堂練筆、吸收運用語言的層面,更重要的是學生由讀作者到了讀自己,這一角度的轉變使學生的學習發生了質的飛躍,讀自己的過程是他們感受切膚之痛的過程,只有用自己的身心親自去體驗,領悟才是深刻的,記憶才是永恆的,影響才是深遠的。

第四段依據學生彙報的情況,引導:在這段話中你還讀明白了什麼?重點引導學生明白“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

通過再瞭解朱自清生平,就這樣一位可尊可敬的人,竟然說自己“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他在表達什麼?如果讓你給朱自清先生下個評語,你怎麼說?

(教學設計理念及操作注意事項: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是讓受教育者感受不到自己在被教育。由此我們可以推理出:理解文章內容的最高境界應該是讓學生感覺不到自己在理解。為朱自清先生下評語和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兩個,看似風馬牛,實則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教學中注意兩者之間的結合點,及時引導梳理,使學生的理解更清晰。)

第四部分:四、在拓展中深思——讓時間成為永恆的關注

教學中設計讓大家交流關於珍惜時間的名言佳句,像《明日歌》,像“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等等。接著在同學們的品讀聲中,出現一正在行走的鐘表,它告訴我們,四十分鐘就要結束了。同學們,讓時間這匆匆的腳步聲永遠響在我們的心頭吧。

六、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閱讀朱自清先生的其他散文

七、說板書設計

2、匆匆

(朱自清)

花有重開日逝去如飛

人無再少年珍惜時間

說課稿 篇3

【教材分析】

第二單元編排《識字2》、《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裡的陽光》、《月亮的心願》等五篇課文,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

敬長輩,樂於助人,使學生懂得要尊敬長輩、敬愛父母等道理。

《看電視》這篇課文是一首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感人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

語言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精彩處既讓人忍俊不禁,又讓人感慨萬千。作者以“奇妙”為線索貫穿全詩,開頭、結尾兩次提到我家看電

視有些奇妙,首尾呼應;整首詩也都在寫我家看電視的奇妙——放棄自己愛看的電視節目,換成別人愛看的頻道。最後,作者巧妙地拋給讀

者一個問題,引起讀者思考——每個人的心裡都裝著一樣什麼東西?

【教學目標】

《看電視》這首詩歌的教學時間安排為二課時,其中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

學生會寫“家”、“完”兩個字,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技能目標:

學生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情感美,喜愛讀詩歌。

3、情感目標:

學生能體會人與人之間親情。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在於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力求做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人與人之間的親情。

【教法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題,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

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設計及理論依據】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五個環節進行:

一、小記者採訪,談話匯入新課

小記者採訪時提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平常在家最喜歡看什麼電視節目?

第二個問題:你知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最喜歡看什麼節目嗎?

第三個問題:你家的遙控器平常誰拿著,你家看什麼電視節目誰說了算?

小記者採訪代替了教師的平淡談話帶入,讓他們帶著新鮮、好奇進入本課學習,而且所採訪的問題為後面學習課文時解決重難點搭設了

一個橋樑,起到了一個鋪墊作用。

二、聽看結合,整體感知

播放課文動畫範讀,渲染烘托氣氛。在輕鬆愉快氛圍中感知課文,初步獲得對教材整體內容的感性認識。

隨後教師提出問題:歡歡家看電視藏著好多祕密,你們想知道嗎?要想知道祕密,就要“闖四關”

這樣設計是充分掌握學生好勝、喜歡挑戰的心理,設計“闖四關”遊戲,激發學生主動往下學習的願望 。

第一關:

放課件,認生字,摘果子,教寫“家”、“完”兩個字。

第二關:

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才算闖關。

教師提示:

遇到讀不準的字要看準字音,多讀幾遍,知道讀準再往下讀。學生讀完後可讓學生說“哪些字經你後來努力,你讀準了?”。每組喊一

學生讀課文來代表本組闖關。

第三關:

同桌讀書,一人讀、一人聽,讀得好,獎給他一顆星。

可以讓他當小老師,糾正別人的錯誤,也可以當虛心的學生,從小夥伴那學會一個字。

第一關認生字是複習上節課所學,是為後面讀課文掃清障礙。教寫“家”、“完”兩個字,主要是把識字量分散,體現了每節課動筆!

第二關一讀課文,要求明確,教師提問題“哪些字經你後來努力,你讀準了?”,讓學生自己解決難點,互相有啟示作用,同時也讓學生有

了成功學習的體驗。第三關二讀課文,互聽互幫,讀得有層次、有目的,合作讀書,人人蔘與,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穫。

第四關:

經過一讀課文二讀課文後填空:

爸爸和我愛看____________;卻換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奶奶愛看________________;卻換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一起為媽媽換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關的填空是將課文的主線抓出來,學生讀課文後如果能將這條主線抓好,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比較容易了。同時,第四關的填空題

將學生的視線直接拉入到學生課文之中。

三、圖文結合,讀中悟情

針對填空題解決三個問題:

1、為什麼爸爸和我愛看足球賽,卻又換成了京劇?你是從課文的哪一小節知道這些的?學生讀第一小節後,用“因為”、“所以”回

答這個問題。

2、為什麼奶奶愛看京劇卻又把它換成了足球賽?出示課文上插圖,學生觀察圖上有誰?他們分別在幹什麼?

重點引導學生分析奶奶當時的表情和心理。

採用師生賽讀、生生賽讀、男女生賽讀等多種方式重點指導讀第三小節。

3、為什麼我們最後又都提議換成音樂舞蹈?指導齊讀第四小節,用“因為……所以……”回答這個問題。

設計以上三個問題,正是對本課重難點的剖析,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用上“因為……所以……”說話,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

力。在解決三個問題時,把重點放在了第二問題上。通過看圖分析奶奶的表情心理,多種方式指導讀第三小節,可謂是突破了重點中的難點

,解決了難點中的重點。本課的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同時,本課的“情”和“趣”都被抓住了。

4、用自己的話講述歡歡家看電視的故事。

這種做法有兩個好處:

一是培養學生語言口頭表達能力。

二是訓練學生讀詩時,在頭腦中形成詩歌畫面,在轉述過程中讓學生隱隱感覺體會到詩歌分行排列的文體特徵。

四、整合全文,整體感悟

教師提出問題:

歡歡家看電視的故事講完了,她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

(課件出示最後一小節)。

學生齊讀。

教師問:

你現在知道歡歡家看電視的祕密是什麼嗎?

學生自由說。

最後一問,是對全文的一個整合,學生自由說的答案也是對課文所要表達“情”的一個整合。

五、小記者採訪

問題一:

你最喜歡課文中的誰,為什麼?

問題二:

以後如果你最喜歡看的《動畫城》開始了,而奶奶最愛看的《梨園春》也開始了,你會怎麼辦?

小記者採訪首位呼應,同時小記者所提的兩個問題也是對本科內容的一個綜合,而且將“情”落實到學生今後的行動上來了。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動物遊戲之謎》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3)第四單元的一篇科普說明文。

這個單元的文章都屬於科普說明的文章,它又在整個章節中處於第一篇文章,所以我覺得這篇文章起到了一個很重要地承前啟後的作用,一方面將學生國中學習的說明文的知識撿起,另一方面為學生學習後面的文章做鋪墊。

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閱讀科普說明文不僅可以啟迪心智,瞭解更多知識。而且更夠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學習這些文章要注重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關注科學探索的過程,感受科學家在科學探索中表現的人格魅力。我們知道一些科學家就是因為閱讀了相關的科普文章才對某一學科產生興趣,從而走上成功之路的。我們在講解的時候可以跟學生列舉一些例子,讓學生認識到一篇好的科普文章的重大意義。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和對文章的理解我將教學目標定為: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掌握科普說明文的相關知識,理清課文層次結構,學習條理清晰的寫作方法。

能力目標:2.培養篩選和概括資訊的能力 ,善於提出問題,善於交流合作學習。

3.鑑賞準確平實而又巧妙生動的語言風格及豐富靈活的說明方法。

情感目標:4.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勇於鑽研的科學精神,通過學習和討論,使學生建立起與自然諧相處的態度,尊重他人,尊重大自然。

通過學習目標的設定,我確定我了我的學習重難點:

(三)學習重難點:

重點:1、梳理文章的結構,篩選和概括文中的資訊 ,善於提出問題,善於交流合作學習。

2.鑑賞準確平實而又巧妙生動的語言風格及豐富靈活的說明方法。

難點:學習運用文章中的寫作模式,學習寫一篇有深度的說明文。

我們教學的物件是學生,而每個學生都是有其個性特點的,教學方法一定要與一定的學習物件相適應,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一瞭解:

二、說學法、教法

學法和教法應該是與學生情況和學習目標相適應的。而且,我覺得學法和教法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就決定了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所以在這裡我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重點確定了學法和教法:

說學法:根據學生情況,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說明文的知識,但是又覺得枯燥,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更注重閱讀,只有讀進去了才能領會文章之美。而且,學生已經具備說明文的一些知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我可以放心的讓學生自主的去分析文章。

說教法:

對於教師的作用,新的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這也是我教學的一個理念:教師只是引導者。所以根據以上的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這一堂課,在教法上我採用對話式教學模式,主要通過我的問題的提出,和學生的提問來引發學生思考。關於剛才提到的學生興趣問題,我會選擇通過看視訊《動物世界》、看圖片,討論聊天的形式來激發。這一堂課,在教法上我採用互動式教學模式,主要採用討論法、提問法、講解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

三、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小時候都玩過遊戲。遊戲讓我們的童年充滿了快樂,那麼動物呢?它們會遊戲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周立明的一篇科普說明文,去探尋動物遊戲的祕密。

(板書)動物遊戲之謎

二、展示目標 (課件)

三.介紹作者和文體

四、學法指導

五、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文章,看看文章寫了哪些主要內容呢?圍繞下列問題理清文章結構。

①文章中列舉了哪些動物遊戲的事例?

②科學家認為,動物的遊戲有幾種型別?

③科學家對動物遊戲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④文章最後對動物遊戲之謎是什麼,下結論了嗎 2.你同意或不同意哪種學說呢?為什麼?你有自己的觀點嗎?

3.學們各持己見,很難有統一的結論,所以文章說真是一個謎。那麼課文既然是研究動物遊戲之謎,為什麼說仍然是一個謎呢?課文為什麼沒有確定的結論?

4.瞭解了課文中的四種假說,你有什麼啟發?你想對我們人類甚至整個自然界說些什麼嗎?

①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但人類並不是地球上的唯一。動物也有自己的遊戲。

②人與動物並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人與動物應該和諧相處。

③為了生存,地球上的各種生物都採取各種手段來調節自己、適應環境,人類也不例外。但是現在人類卻在大肆破壞環境,所以人類應該反省自己,保護地球。

④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動物也有自己的智慧潛力、語言、遊戲等等,這些也應該算是動物的文化吧,所以請保護動物的文化,和動物和諧相處。

⑤動物是有靈性的,它們有自己的生命權利,人類應該尊重動物。不要為了自己的私利去傷害它們。

⑥人類和動物的關係是密切的,我們人類可以從動物身上學到很多。比如飛機的發明。

⑦通過鍛鍊說,我們可以聯想到不要溺愛子女。

⑧通過科學家提出的這幾種假說,我們應該懂得在科學的道路上,不要盲從他人,迷信權威,應該勇於探索,提出自己的觀點。

六、拓展視野,探究原因

智力潛能:動物們的.遊戲,“與人類兒童的遊戲行為有著相似特徵”,這說明動物在遊戲中蘊含著智慧。具體如給黑猩猩棍子,它會用棍子做各種遊戲,等等。自我剋制能力:戰鬥遊戲,“看似激烈,其實極有分寸,它們配合默契,絕不會引起傷害。”“動物嚴格地自我控制,使遊戲不會發展成真的戰鬥。”創造性和想像力:北極熊玩棍子或石頭;野象“踢”草球等。狡猾、計謀:葉猴在樹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鬧。豐富多彩的通訊方式:動物群體的遊戲活動,必定有各種形式的交流通訊方式,才能保證遊戲的組織、進行。如北極渡鴉排隊滑雪,沒有溝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

動物遊戲中必然包含以上所說的各種能力,是綜合性的能力,並不是說一種遊戲只包含一種能力。

七.本文的說明順序是什麼?

《動物遊戲之謎》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說明文,記敘、描寫、說明渾然一體,綜合的運用了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語言簡潔、平實、準確、全面,淺顯易懂,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例如比喻、擬人等。在文章結構上採用的總分總的結構,結構清晰明瞭。開頭採用設問的方式設下懸念極大地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提問:哪些句子用詞你覺得很準確和精要?請在文中找找看!可以相互討論。

八.大學聯考連結: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錯誤的一項是( )

A.嬉鬧(xī) 墜地(zhuì) 聒噪(ɡuō zào) 懵懂(měnɡ)

B.默契(qì) 銜恨(xián) 勾當(ɡōu dānɡ) 嚼舌(jiáo)

C.汲取(jí) 調劑(tiáo jì) 天賦(fù) 長史(zhǎnɡ)

D.陡峭(dǒu qiào) 消融(rónɡ) 愜意(qiè) 垓心(ɡāi)

【解析】B項中“勾當”應為“ɡòu dànɡ”。

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興高彩烈 緬甸 嬉鬧 撕打 B.得意洋洋 汲取 睚眥 天賦

C.比比皆是 反饋 端倪 鍛鍊 D.各執己見 陡峭 懸崖 紛紜

【解析】A項中應為“興高采烈”“廝打”。

3.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動物身上,無論從形態結構、生理過程,還是行為方面去分析,儘可能節省能量的例子幾乎俯拾皆是。

B.單獨遊戲時,動物常常興高采烈地獨自奔跑、跳躍,在原地打圈子。

C.每當颳起大風時,成群的露脊鯨把尾鰭高高舉出水面,正對著大風,以便像船帆似的,讓大風推著它們,得意洋洋地“駛”向海岸。

D.研究者們各執己見,眾說紛紜。

【解析】A項中應是“比比皆是”。“比比皆是”和“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處都是。前者側重表示多得很,到處都是;後者側重表示容易得到。

九、課堂小結:

學習了這篇文章之後,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動物,審視自己,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真正懂得,地球不是人類獨有的,動物一樣是地球的主人。 “讓我們和動物和諧相處,共同邁向美好的明天。”

十.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擬寫“保護動物”公益廣告詞,要求:1.印象深刻,2.新穎別緻,3.簡潔明瞭。

板書設計:

說課稿 篇5

《8、9的加減法》是國小數學第一冊第六單元第二小節的重點內容之一,它是在同學學習了7以內的加減法和8、9的認識的基礎上佈置的,是進一步學習20以內加減法計算最直接的基礎。它是本單元的重點,也是本冊書的重點內容之一,甚至在整個國小數學教學中都佔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特點以和同學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通過觀察、操作,使同學感受到根據一幅圖能夠列出兩加兩減四個算式。會計算8、9的加、減法。

2、培養同學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3、培養同學合作意識、探索意識、評價意識和創新精神。其中教學的重點是計算8、9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是看圖列算式(減法算式)、正確計算。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學法上我採用了讓同學通過合作交流、操作、考慮、遊戲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培養同學善於歸納、合作以和創新的精神、培養同學思維的靈活性,充沛體現同學的主體地位。在教法上採用一法為主、多法配合的方式,主要應用引導、探究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通過點撥、引導使同學形成技能。在教學程式上,遵循同學的認知規律,佈置了以下三個環節:

第一:導課。

在這個環節中,首先對同學提出《課堂常規》要求,以對口令、比一比的形式,讓同學瞭解《常規》、遵守《常規》;再複習8、9的組成,為熟練口算掃清障礙。

第二:新課。

1、結合情境,引導同學充沛感受“一圖四式”。由於同學已經有了看一幅圖列出兩個算式的基礎,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對容易一些,而列出減法算式則是這區域性的難點。因此我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同學以看圖說話的方式蒐集相關資料,初步感知根據一幅圖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2、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操作,通過擺蘋果圖使同學進一步鞏固和理解“一圖四式”。在計算過程體現加減法之間的聯絡。

3、協助同學積累計算方法,為同學提供發明的空間。直接出示算式5 3、3 5、8-3、8-5計算,提問:你是怎樣算出得數的?鼓勵同學說出多種計算方法,使計算方法多樣化(如:數數、想數的組成與分解、調換加數的位置、算減法想加法等)。同時讓同學進一步感知加減法之間的關係。

第三:反饋練習,鞏固新知。

根據一年級同學的特點,在練習內容的設計上由易到難,符合同學的認知規律。如:先根據班內兩組同學的人數列出兩加兩減四個算式;再通過找朋友的遊戲進一步鞏固加減計算;最後通過看卡片計算提高同學的計算能力。這樣的設計同時又能夠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課文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單元目標

《孫權勸學》選自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該單元是一個名人單元。這些文章人文內涵豐富,都各自有側重地寫出了名人的品格、氣質和生活道路。教學這一篇課文,應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這三個方面著手。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以及給我們的啟發意義。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養成自覺誦讀的習慣在反覆誦讀中,並對作品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該課總得來說在名人單元,而且又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對人物的體會必不可少,對文言文的教學我們應重視落實字詞和朗讀的培養,可以說是文言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決定的。)

(1)知識目標: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文章內容,瞭解一些文言的實詞、虛詞的意思。

(2)能力目標: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分析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3)情感目標:理解“讀書求知的可貴”(開卷有益)

二、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運用

1、總得來說,“教學千法,朗讀為本。”朗讀法的運用不可缺少,同時應在課堂中教學形式多樣,齊讀、誦讀、自讀、對話朗讀等等相結合。文言文教學新課程標準提倡新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教學思想,但是卻不能忽略了“雙基”教育,這對文言文教學可謂是一大挑戰,注重朗讀,以讀會意,可以加強對文言文的理解,同時給予文言文準確的定位很重要。對學生來說能夠閱讀淺近的文言文,注重工具性、人文性的統一,這是學習它的目的,要注重學生字、詞、句的積累,因為它是學生舉一返三,閱讀的基礎。

2、情境設定法,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設情境,讓學生深入課文。

3、討論法,這是學生掌握運用,實踐能力培養的一種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來自行解決問題。教師則引而不發,學起于思,思起於疑,疑則誘發探索,通過探索,可能發現真理。

三、學法的指點與指導

傳統的文言文教學的方法往往採用串講法,師授生法,字字落實。重視了文言文的工具性,但不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更忽略了文言文的人文性。怎樣把文言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恰倒好處的結合起來,是語文教學課堂應訓練和實踐的。

我國古代的教育文獻《學記》曾強調“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反對注入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從教與學兩方面進行點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學法具體: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方面的共同發展。

第一方面,在誦讀基礎上,讓學生提出詞法方面的難詞難句、重要字詞,並由學生互相解答,教師“引而不發”,只把獲得結論的途徑指給學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從中悟出解詞的方法。

第二方面,讓學生提出對課文思想內容理解方面的疑難問題,教師組織課堂討論,以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第三方面,感知文章的`主題,對求知的正面宣傳和教育意義。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主要分三步:初讀—精讀—品讀。以讀貫穿始終。

(1)匯入新課:三國時期,孫權手下有一大將軍叫呂蒙,英勇善戰因此孫權十分器重,但他卻不愛學習,每次孫權勸他學習,他都推三阻四,這不今天孫權又來勸說他了,那麼我們一起走進《孫權勸學》去看看,以講故事的形式來引發好奇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2)整體感知

學生朗讀,朗讀是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手段,古人曰“熟讀百遍,其義自現。”應反覆進行,要引導學生採用個讀、聽讀、競賽讀等多形式朗讀,以讀帶動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感到以讀為樂。(在朗讀的基礎上,簡單回顧。可以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培養質疑問難的情緒。),所以可以設定第三個問題。

1、齊讀課文,對文中的生字、詞、句進行解疑。

2、請部分學生朗讀,找出認為特別需要重視的文言字詞。

a.如:豈,難道。辭,推託,當塗:當道,當權博士:當時專掌經學傳道授業的學官,等等。

b.呂蒙面對孫權的勸說,有沒有接受?他後來的結果怎樣,你從哪裡看出來?

不可不學———辭+就學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3)協作質疑

(朗讀課文,同學之間合作、討論、探究)學起于思,思起於疑,要有懷疑精神。通過對文章的品讀,這一教學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求學生藉助註釋、資料,運用自學法閱讀課文,提出疑問,師生共同解答,這兩個問題的設計意在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讓我們從一前一後先明的感受到主人公的變化。

1、文章題為“孫權勸學”重在“勸”字,他是如何來規勸的。

2、呂蒙的改變,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魯肅的論議:(一問一答)

(4)品味賞析

精讀課文使學生進入情境,感受揣摩當時人物的語言、神態以及對待讀書的態度,進一步明確文章的主題。可以說這是一種思考閱讀,這四個問題的設計涵蓋了整篇課文的內容,而且又緊扣教學目標,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

1、呂蒙乃一介武夫,要勸說他學習是何等困難,在這過程中孫權對此又是何等態度?

(請學生進行對話朗讀,體味孫權當時的心態。呂蒙的話課本交待不多,可以根據課文進行改編)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嚴肅、懇切

卿言多務,孰若孤———責備

乃始就學——不情願

2、文章中沒涉及呂蒙求學的過程,卻讓我們見證了他極大的變化,主要是誰的神情、態度讓我看到了這一切(朗讀呂蒙和魯肅的對話,體會說話人當時的神態)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驚讚)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魯肅為什麼與呂蒙“結友而別”?

3、孫權的話與魯肅的話情調有何不同?

孫權比較低嚴肅、認真(君臣之分)

魯肅則有調侃意味是(朋友之情)

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學生已經能夠體會到文章的深層次內容和意義,對於自身的讀書有了進一步的明確,可以說有了教育意義。在此基礎上經過反覆誦讀和品析語言,對課文內容應相當熟悉,可以開展類似於背誦比賽這樣的遊戲,目的是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積累,此環節可保持學生高漲的熱情,有利用記憶的鞏固。

(三)拓展遷移

有人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要學以致用。這兩個問題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對已學的知識是否可以做到拓展和遷移,做到鞏固新的,複習舊的,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和知識的積累。可以感受讀書事實正反兩面的例子,也可以從兩文的寫法特點上進行比較。對文言文字詞的理解和掌握學習方法都是一種鍛鍊。

①與《傷仲永》進行比較閱讀,合作探究這兩篇文章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

②既然讀書如此重要,請同學們列舉和讀書有關的的名言警句。

(四)師生小結,可以在學生總結的前提下,老師進行補充,也可以在此基礎上提高,拓展學生的縱深思維。形式也可以是“當庭陳訟式”、“新聞採訪式”。讓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能有一定的成就感。

(五)作業佈置,比如抄寫字詞解釋,可以鞏固學生已學的知識,另外作業的佈置主要是為培養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作訓練。

說課稿 篇7

教材分析

1.本節內容是使學生認識組成神經系統的各部分結構的名稱,在身體上的位置以及初步認識他們的功能。所以學生在學完此課之後,應該至少有如下收穫:第一層次:對著別人的身體或自己的身體能指出大腦,小腦和脊髓的部位。知道神經分佈於全身各處;第二層次:知道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在功能上的差別;能夠想象由神經細胞如何組成神經系統,如何作為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單位在其中行使作用;第三層次:會用以上的知識初步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2.教材上提供了許多實用和生動的資料,比如說97頁上的資料分析中的病例、98頁上的圖片等等,在教學中巧妙地使用這些資料,既充分利用了教材,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話說:久病半個醫。人們在面對現實問題時會有更大的`興趣和決心去分析它、解決它。本課從病例開頭,可激發學生繼續進行探究的熱情和好奇心。

教學目標

依據生物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一、知識目標

1、知道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各組成部分之間功能上的關係。

2、能夠理解神經細胞如何起到結構和功能單位的作用。

二、能力目標

1.用所學的知識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一定程度的分析;

2.培養學生勤於分析、思考問題和大膽假設的習慣。

三、情感目標

1.激發對人體自身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2.養成收集資料和隨時進行科學記錄的愛好。

教學重點

認識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教學難點

能夠理解神經細胞如何起到結構和功能單位的作用;使學生認識到神經系統在身體中的切實存在並能和日常生理活動聯絡起來。

解決重難點的途徑

1.對於神經系統的組成,要利用掛圖和模型或者幻燈片,區分脊髓和脊柱、腦與腦神經、脊髓與脊神經。還要讓學生體會到身體上的任何一個點都與脊髓和腦是溝通的。

2.神經細胞形態奇特。運用形體教學法,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實際,把神經元比喻成人手的形狀,使學生非常容易識記。另外還要搞懂形態結構與功能相互適應的關係,圓形的細胞既不利於接收刺激又不利於傳導資訊。可以設計活動讓學生對比口腔上皮細胞和傳出神經元空間分佈範圍。

3.神經元之間的資訊傳遞。充分利用課本99頁的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連線。

教學過程

第二節《神經系統的組成》

教學環節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依據

匯入新課 做小遊戲,測定反應速度。思考:要順利完成本遊戲,身體各部分應該怎樣默契配合? 組織學生做小遊戲(如接直尺、紙、書等),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問題。

鼓勵學生自由發言,引出本節課題。 激起學習的慾望,從而引出反應速度的概念。

資料分析

1.腦血栓

2.脊髓損傷

3.扭傷

4.腫瘤 ①個人閱讀教材97頁資料分析,診斷病情。

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針對資料產生疑問及聯想,進行交流,並對問題作出假設。(每小組分析一個病歷,給出假設性解釋)

③討論完畢,同學發言 ①教師指導學生圍繞發病原因、發病部位及症狀來分析,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②給予鼓勵性評價,並對學生寄予希望。

③引導學生體會人體各部分的協調活動靠神經系統的調節來完成。 小結:1、神經系統控制身體各部分;2、神經系統中任何部分的損傷都會影響正常的生理活動;3、如果神經系統受傷,即使器官完好無損,也會不能工作。

神經系統的組成部分 ①仔細觀察神經系統的分佈

②仔細閱讀教材98頁中的文字,瞭解大腦、小腦、脊髓和神經的功能,用這些知識再次分析97頁的資料。

③以小組為單位,設計表格,分類記錄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③小組彙報,大螢幕展示表格,描述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其他同學補充完善

指導學生設計表格。

引導學生圍繞表格設計展開想像,選派幾組有代表性的展示,進行歸納總結,並及時進行評價,同時強調腦、脊髓的功能。

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 ①仔細觀察觀察神經細胞的結構和特點

②觀察人體各類細胞的課件,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討論,區分神經元與其他細胞的異同。

交流討論,認真思考並舉手回答,組內補充,組間評價,暢所欲言。

③根據你所瞭解的知識和神經元的特點,推測並想象一下神經細胞如何進行工作?

觀看神經元組成和功能的錄影。尤其要反覆觀看“傳導”的慢鏡頭,深刻體會神經元形態結構的特殊性是與它具有傳導神經衝動的功能相聯絡的。 ①把神經元比喻成人手的形狀

②展示人體各類細胞的課件,啟發學生比較神經元與其他細胞的異同,給予評價。

播放神經元的組成和功能的影像資料,讓學生加深理解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統一性。

教師補充功能:感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 神經細胞形態奇特。運用形體教學法,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實際,把神經元比喻成人手的形狀,使學生非常容易識記。另外還要搞懂形態結構與功能相互適應的關係,圓形的細胞既不利於接收刺激又不利於傳導資訊。可以設計活動讓學生對比口腔上皮細胞和傳出神經元空間分佈範圍。

健康教育 在日常生活、勞動和體育鍛煉中,有哪些情況容易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對此你有什麼好的安全建議? 導學生提出並解答問題。

學生提出一些安全建議,給予鼓勵性評價,並寄予期望。

小結 請一名同學到黑板上畫出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圖”,其他同學在筆記本上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