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有關說課稿模板集合7篇

說課稿1.7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說課稿模板集合7篇

說課稿 篇1

一汪翠綠的湖水邊,一個普通的老人和一群快樂的海鷗相依相隨,這是一幅多麼和諧的圖畫。然而,不幸的事發生了,有一天老人與世長辭,海鷗們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這是何等悲壯的場面,更是一份令人震撼的情,讓我讀過之後不得不為人和動物之間有這樣真摯的情感而動容。《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所展現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兩幅動人的畫面,更是那無限的真情和真情背後的感動。

為此,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在情感朗讀中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的真情,瞭解真情是文章的靈魂。

2、學習描寫海鷗動作的詞句,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動物是有靈性的,它們是我們親密的朋友,我們對它們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他們的加倍回報。

3、通過學習課文的細節描寫,學會如何真實具體地表達感情,並進行語言積累。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練習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詞句,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整個教學過程設計了四個環節,分別是:

1、入境,感受海鷗老人。

2、入景,欣賞和諧畫面。

3、入情,體會靈魂震撼。

4、表達,祝福海鷗老人。

下面具體談一談這四個環節的教學設計。

一、入境,感受海鷗老人

首先,出示海鷗老人吳慶恆的照片。“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張照片,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照片上的老人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麼?”(學生自由發言)。然後齊讀課文的第二小節描寫老人外貌的部分,讓學生感受一下課文是怎樣描寫老人外貌的。

接著教師總結“這位老人就是昆明市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名叫吳慶恆。吳慶恆老人被昆明市民親切地稱為“海鷗老人”,他和海鷗之間地故事在各大媒體報道之後,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近吳慶恆老人去感受他和海鷗之間的深情厚意。”

二、入景,欣賞和諧畫面

這一環節主要是教學課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1~11小節,主要圍繞一個“讀”字,放手讓學生自己讀課文,來想象老人與海鷗的和諧畫面。教師提問“在這一部分中你看到了哪幾幅畫,畫中有些什麼,這幅畫給你怎樣的感受?”學生可以找到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來描述畫面,並暢談自己的感受。

畫面一:老人喂海鷗。

首先,教師範讀,在朗讀時要注意讀好“很小心”、“退開一步”、“撮起”、“掃”這幾個詞。接著提問:

1、從老人喂海鷗這幾個動作的細節描寫中你看出了什麼?

(可以看出老人動作的嫻熟,老人與海鷗配合默契和諧。)

2、海鷗飛成的樂譜能唱出一支怎樣的歌?學生可能會說“快樂的歌”、“自由的歌”、“飛翔的歌”等等。然後,再讀課文(請學生個別讀),感受老人喂海鷗的畫面是一篇有聲有色的和諧樂譜,讓圖畫和音樂融為一體,讓靈動的畫面唱起美妙的歌。

畫面二:老人給海鷗起名字。

“這是一個多麼神奇的`老人,在空中飛翔著那麼多海鷗,他都能一一喊出它們的名字,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描寫這幅畫的語句,感受一下海鷗老人的親暱和他對海鷗的愛。”(學生齊讀課文,親暱的語氣)。相機教學“抑揚頓挫”把“抑”與“仰”、“柳”等形近字進行區分,並讓學生知道“抑”的意思是“低”,整個詞語的意思是“形容聲音高低起伏,節奏分明,和諧悅耳。”同時,讓學生用“抑揚頓挫”造句。教師總結“剛才老人喂海鷗時起起落落的節奏譜出了一篇和諧的樂譜,現在老人親暱地呼喚著海鷗的名字,又好像抑揚頓挫的和諧歌唱,老人與海鷗之間的真情就好像交響樂,正一章一章地演奏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接下來他們又在唱些什麼,說些什麼了。”

過渡到畫面三。

畫面三:老人和海鷗親暱地講話。

我們好像聽到一陣陣親切喃呢的和諧交流。靜下心來聽一聽他們在說些什麼呢?(多媒體播放畫面和音樂),學生兩人一組練習老人與海鷗之間可能會有的對話。如:老人說:“獨角、灰頭、紅嘴、老沙、公主,快來吃食啊!”海鷗說:“謝謝你,老爺爺。謝謝你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翠湖來給我們送餐,和我們做伴。”

通過這三個畫面來展示和諧的樂譜,和諧的歌唱,和諧的交流,最終突出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那種和諧快樂。三個畫面,三首歌,讓學生感受音樂和畫面的和諧交融。

三、入情,體會靈魂震撼

(首先出示老人喂海鷗的畫面)這是一個普通的老人,更是一個特殊的老人,他愛海鷗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寄託在海鷗身上,讓我們再看一看那幸福的眼神,多麼美好的畫面,可是世間美好的事物總是那麼短暫,這樣美好的畫面再也看不到了,老人去世了,這是他留下的最後一張照片。當這張照片出現在湖邊時,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教師引讀13、14、15小節)。

接下來,第13、14、15小節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從字裡行間,你感受到了一種什麼情感?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海鷗的心情嗎?

生:戀戀不捨、難捨難分、焦急萬分、心如刀絞般疼痛,等等。

師:海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情?

生:因為老人十多年來,一到冬天,就每天必來給海鷗送食物,和海鷗做伴。

因為老人把海鷗看作是自己的親人。……

師:親人?誰能舉例子,說說誰是你的親人?

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師:親人就是有血緣關係的人。海鷗和老人、動物與人類之間有血緣關係嗎?很顯然沒有。但是,老人把海鷗當作了自己的親人,海鷗把老人當作自己的親人了。文中哪一句話直接點出了海鷗是老人的親人?

學生回答後出示句子:

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師: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瞻仰”寫出了海鷗們對老人的敬仰,尊敬。

從“急速”一詞,我感受到了海鷗那種焦慮、急切的心情。

師:你還從哪裡讀出了海鷗對老人親人般的感情?

學生討論後交流:

交流1: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生:從“紛紛”一詞,我體會到這麼多海鷗行動一致,似乎有誰在無聲地指揮。

“站成了兩行”“肅立不動”“白翼天使”寫出了海鷗對老人的尊敬、愛戴,對老人的一片深情。(指導學生朗讀,讀好這句話)

交流2: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態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

師:這裡兩次用了“撲”這個詞,為什麼不用“飛”呢?

生:因為海鷗們意識到就要和老人永別了,所以希望能阻止我們拿走遺像,希望能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老人的遺像能停留一會兒,所以用“撲”比較好,更體現出海鷗們那種傷痛,那種無奈,那種急切、焦慮的心情。

師:這麼多的海鷗快速撲來的景象是多麼壯觀、美麗啊!這麼多的海鷗來送別老人,這場面是多麼悲壯啊!一起讀讀這兩句話,讀出美麗的海鷗對老人的一片深情。(學生朗讀)

接著,教師出示說話練習“海鷗的心裡是老人,海鷗在鳴叫什麼?(目的是讓學生把前面的課文說進去)”。“老人的心裡是海鷗,老人在呼喚什麼?”把學生分為兩組,一半做老人,一半做海鷗,先寫一寫再交替發言。

四、表達,祝福海鷗老人

老人離我們而去了,許多人來送他,沒有悼詞,沒有哀樂,只有那張與海鷗一起的照片相依相隨,你想不想來祝福一下老人?假如你是海鷗,你會怎樣祝福老人?假如你是人們,你會怎樣祝福老人?

本課的作業設計是:收集描寫人和動物之間的真情故事,並寫一寫讀後的感受。

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課文所處的地位及聯絡

省編九年制義務教育中學語文教材第一、二冊對記敘文作了詳盡介紹,通過一、二冊學習學生對記敘文有一定掌握,有必要讓學生深入學習記敘文的其他樣式。散文作為必須掌握的重要記敘文樣式,第三冊開始安排散文學習單元,如這一課所在的第六單元“散文中的記敘和描寫”。對國中學生來說,這一課將是第一篇真正當作散文分析的課文,學習這一課會有一定難度,這一課給學生印象好壞必將影響到以後學生對散文學習的興趣,因此有必要對這一課進行適當的處理,培養學生學習散文的興趣。

散文在體裁上屬於記敘文,對學生而言這一課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指學生對記敘文的中心、順序、詳略已有初步的瞭解。陌生是指散文這種記敘文樣式是第一次學習,對散文特點、包含意蘊、寫作技法較生疏。故而課文處理上應該多啟發學生將記敘文的學法遷移到散文上來。

2、教學內容

本課共包括兩篇文章,《小院》和《小鎮》,共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學習《小院》,第二課時學習《小鎮》以及兩文的比較。這是第一課時,主要學習《小院》。

3、教學目的

①掌握“星羅棋佈、招徠、醇厚、笑靨、馥郁、突兀”等詞的音義,並會運用。

②瞭解散文一般特點,初步學會分析散文中記敘和描寫的特點及其作用。

③感受改革開放給祖國帶來的可喜變化及新時期和諧、溫馨美好的人際關係。

4、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散文是記敘文樣式中重要的一種,其主要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文章結構自由,從頭到尾貫穿作者的情感於片段的記敘和描寫中,散文中記敘和描寫的分析理解決定了你對文章的掌握與否。因此這一課的難重點是通過對散文中記敘和描寫地分析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要突破難、重點其關鍵是仔細體味散文形式的自由,內在意蘊獨一,和語言的生動形象性。

二、教學方法

1、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首先採用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後引導學生美讀散文,在讀的過程中,啟發疑問:文中作者醉在哪裡?最後教師適當的點撥、歸納、小結,啟發學生理解本文的文眼“醉”。

2、採用投影、錄音等電教手段,豐富了教學手段,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3、採用卡片教學法學習字詞,引導學生學會做字詞積累卡片。

三、學法指導

1、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語言欣賞能力,課前佈置學生預習,掌握生字詞,課堂中通過朗讀進一步鞏固。

2、對於散文重要的是讓學生把握它的“神”,散的結構如果讓學生像無頭蒼蠅樣亂竄,且過必然不理想。所以這一篇文章讓學生通過找“文眼”的方法,把握全文的“神”,整體在“神”這根線下串聯行文。通過本文學習,使學生把握這種學散文的最基本方法,並初步能遷移到課外。

四、教學程式

(一)教學準備

佈置預習《小院》,掃除生字詞障礙,思考本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預習,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瞭解,解決字詞關,帶著學生自己對課文的瞭解和疑問,進入課堂學習,將對課堂效果起到較大影響,符合教育學上的主動學習原則和學問質疑的學習方法。

(二)匯入新課

好的景色給人以美的享受,這一節課我們將隨著作者陽關一起進入五臺山下這普通的農家旅舍,去體驗翠綠擁抱中普通小院,給我們帶來的清新、自然、溫馨、熱誠。板書課題作者:《小院》陽關

設計意圖:導語設計成情景式,引導學生進入課文設定的情景,讓學生入景,由景入情,引起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與求知慾,調動學習積極性,進入積極地學習狀態。

(三)預習檢查

學生分組朗讀課文,一二大組朗讀(2-4自然段),三四大組朗讀(5-8段),全班齊讀第1、9自然段,教師隨機指點學生有關本課的字詞音義,出示卡片提問解答。需要注意的幾個字詞重點提示:星羅棋佈、招徠(láī)、醇(chǘn)厚、笑靨(yè)、馥(fù)鬱、突兀等。

設計意圖:這一步朗讀有兩個目的,一是為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落實教學目標中的`字詞教學要求,掃除字詞障礙。二是引導學生初步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進一步熟悉課文,為後面文章意蘊理解分析打下基礎。卡片解答有利於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符合八年級學生應側重於基礎知識的積累原則。

(四)分析課文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內容,用文中的詞語試給這篇文章加一個副標題:

從給這篇文章加一個副標題這一問,正式進入本文學習的主體部分。學生填副標題的答案可能會有多種,教師要針對學生回答,逐步引導學生到“花映香薰”的小院上來。“花映香薰”的小院到底有多大?明確:小,們被擠到西南角。出示幻燈,小院之門和小院之老主人夫婦。板書:“花映香薰”的小院。

設計意圖:錄音的示範,往往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更加專注閱讀課文,特別是這樣一片美文。由於散文的形式上很散,學生容易在學習時不知所云,故而設計上根據散文特點,放開形式,引導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理解文章的整體印象。“的小院”這一設計較好的起到整體感知效果,有利於學生的學習。

2、齊讀最後一段,思考在這“花映香薰”的小院人家,作者不禁油然而生怎麼感受?明確:醉意,這便是本文文眼,即解釋文章中心的關鍵所在。板書:醉在,與上文“花映香薰”的小院相聯。

設計意圖:給文章加一個副標題,起到了整體感知課文的效果,啟發學生理解作者的感受是為了引導學生找出文章的文言——醉,本課課堂將以“醉”為線索,逐步引導學生進入“小院”。從另一個角度講這樣設計是為了由簡單的問題慢慢匯出本深層次的內容,符合由淺入深的認識規律。

3、那麼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醉在這“花映香薰”的小院呢?文中那些句段可以看出來呢?

⑴課文1-4自然段寫了我傍晚投宿臺懷鎮普通的農家旅舍,寫我醉在農家小院的“信賴”。“小大嫂”給我的印象是值得信賴。(亮亮的眼神,甜甜的笑靨)老夫婦給我的感覺是如在自己家(同樣的笑)。此時,我雖是初到小院,卻已有一點點得醉意,可以說我一醉在這小院人家的信賴,在這小院可以無拘無束的像在自己家裡一樣。齊讀這一段,體會濃濃的鄉情,值得信賴的醉意。板書:醉在信賴。

設計意圖:根據認識論原理,人的認識是一步一步深入的,所以我們教學中也要符合作者的逐步認識的過程。小院給作者第一感覺就不錯,文中用了“信賴”這詞,在作者敘述我們可以感受濃濃的鄉情,教師的任務便是引導學生髮現這濃濃的鄉情。

⑵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思考這一段描寫了我醉哪裡呢?

醉在清晨小院之清新空氣。

清晨的小院空氣格外清純,花香馥郁,讓人神清氣爽,讓我們大家也一起來體會著清晨的清新:閉眼,清新的空氣中飄來陣陣馥郁的花香,令人精神一振,不覺得令人醉了。開眼眼前竟是滿院的鮮花,排行整齊,錯落有致,勃勃生機。在仔細一看花盆,原來都是由遊客拋棄得的廢物整治而成,別有一番雅趣。我們可看出小院主人的精神也如這滿院清新香氣,令人讚歎。出示幻燈:五臺山清晨。板書:醉在清新空氣。

設計意圖:古人一向提倡即景入情,今人也認為設定合理的情景,引導學生深入其中,如身臨其境,其教育效果將是不可言喻的。《小院》中這一段清晨景物的描寫很生動、很有情趣,值得品嚐,所以我採用的設定情景的方法,讓學生在意識上進入校園,體會小院之美。當然真正最好的方法是帶領學生進入這樣的小院人家,教學很難實現,只要退其次而求之。

⑶我正在欣賞著小院花景的時候,小院主人“小大嫂”在做什麼?她對年輕人碰破玻璃持何態度?從課文6-7自然段可以看出“小大嫂”怎麼樣的品質?

明確答案:深夜燒茶,早起大掃,沒有怨言,理解他人,反映了她勤勞、善良和寬容、理解他人的品質。人與人之間的寬容與理解,如同世外桃源般純樸善良,令作者深為陶醉,多麼溫馨,多麼和諧。我醉在小院人家的寬容與理解,滿屋的溫馨之情。板書:醉在寬容與理解。

設計意圖:最珍貴的不外乎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溫馨,所以讓學生體會這種溫馨至為重要。課文寫作上符合了由景及人的寫法,滿院花香令人油然而生醉意,小院主人的寬容與理解更令人發醉,教學上我側重由景及人,側重上下文的聯絡,引導學生明白景美而人更美,為下文的情景交融昇華打下基礎。

⑷課文8自然段我醉在哪裡?

明確:醉在黛螺頂美景,醉在小院之景,更醉在小院人所蘊含的品性情懷。

深情齊讀這一段。正當我人景共醉的時候,抬眼望黛螺頂景色宜人,回望小院綠瑩瑩、藍汪汪,此時我達到了情景人共醉的境界。黛螺頂,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山頂寺宇名為大螺頂,又稱黛螺頂,為五臺山著名景點,出示幻燈:氣衝黛螺頂。再一次飽含深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情景人共醉的境界。板書:醉在眼前美景。

設計意圖:語文教育學原理認為教育者應該積極調動學生的各官能參與課堂學習,其最好的方法是讓學生朗讀,朗讀有助於體會語言的優美和含義的深刻。此處作者情感上是達到情景人共醉的境界,有感情的朗讀對學生獲得這種境界體驗會較大的幫助。

3、所以我們說作者是醉在“花映香薰”的小院,醉在的小院的人與人之間“溫馨”。講到這裡老師也不覺油然而生醉意了。板書:醉在其中。

(五)課堂小結

《小院》作者敘述了自己傍晚投宿普通農家旅社,深深的沉醉在“花映香薰”的小院,醉在初到小院的“信賴”,醉在小院清晨清新的空氣,醉在“小大嫂”的寬容與理解,醉在眼前的美景,醉在其中,讚頌了改革開放後山區小院的濃濃鄉情和人與人之間的溫馨和諧。

設計意圖:本部分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本課教學內容,達到加深印象,鞏固知識的作用,有助於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主題中心。

(六)課後作業

1、課外學習材料《小院小記》。

2、細讀課文,再一次體會小院濃郁的溫馨醉意,抄寫課文重要詞語。

3、預習《小鎮》

設計意圖:知識學習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運用,為了遷移到課外,這符合教育學中“舉一反三”的原則,故而我安排一篇也寫小院的課外散文供學生自學,以鞏固課堂所學。細讀課文抄寫詞語則既鞏固了課文知識,又培養的書面表達能力。預習《小鎮》是為下一課時打下基礎。

五、課後說明

板書是隨著課堂進行而逐步新增的。課件過於粗糙,有待提高。教學過程是瞬息萬變的,有死的教材、死的教案,沒有死的教法,具體課堂操作要隨機應變,其結果不是這一說課稿所能預料的。

茶山中學黃朝亮

附板書

小院

陽關

說課稿 篇3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六課《愉快的勞動》中的第二課時歌曲《採山》教學。

一、教材分析:

《採山》這一課描寫了孩子們在春暖花開的季節裡一起到野外,山上玩耍、勞動,採摘的故事,歌曲學習中所出現的不同音樂節奏更是成為了孩子們學習娛樂的道具,充分帶動了枯燥樂理知識的感悟學習。這既是一首歡快活潑,富有朝氣的兒童歌曲,又是在第一課時欣賞樂曲的基礎上,以體驗實踐教育為主線的一堂音樂課。

二、通過本課的教學,結合新課程理念和一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會歌曲《採山》,感受歌曲輕快、活潑的情緒,能正確流暢的演唱歌曲。

(2)通過遊戲活動等方式,鍛鍊學生音樂節奏的'感知認識能力及配合意識。

(3)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三、針對以上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分別確定為:

(1)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用遊戲帶動十六分節奏的學習。

(2)培養學生有表情唱歌的能力,並在學唱歌曲中培養學生的熱愛勞動、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3)十六分音符不同搭配下的銜接感悟。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黃河象》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是一篇科學小品。課文通過介紹北京自然博物館陳列的古代黃河象骨骼的化石,推想了它的形成過程,以及被發現、發掘、命名的過程。說明了大地在二百萬年間發生了滄海桑田般的巨大的變化,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演變的可靠證據。文中假想的大象化石的形成故事,想象細緻合理,描寫生動形象,讀後不僅使我們增長了關於化石的科學知識,而且激發起熱愛科學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本課我準備分二課時教學,我說課的內容是第二課時。根據大綱要求和本單元訓練重點,結合教材特點,按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我把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如下幾點: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炙烤”、“有氣無力”、“發現——發掘”、“挖掘——發掘”等詞語的意思。

(2)、通過閱讀,瞭解古代黃河象骨骼化石儲存完整的特點,以及它的形成過程,被發現、發掘、命名的過程。

(3)、找出課文中推想的內容,根據課文內容說說這樣推想的依據。

2、過程與方法

能抓住主要內容,簡要複述課文。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1、體會黃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點及形成的過程。

2、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踐,展開想象。

二、說教法

學生對科學小品故事的文章一般還是比較有興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精彩的故事情節,而忽略句子詞語的深刻解讀,教師要循循善誘,讓學生細細品讀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詞語。

在教學中,我採用以下方法:

①從興趣入手,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文字訓練。

②運用情景教學法,通過課件,使學生進入情景,瞭解古代黃河象骨骼化石儲存完整的特點,以及它的形成過程、被發現、發掘、命名的過程。

③朗讀指導法。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詞彙,陶冶情操。

三、說學法

1、重點詞句品析法:第四自然段是重點段,特別要注意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把老象陷入淤泥的情景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

2、自主探究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學習科學家假想化石的來歷部分,我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科學家假想了些什麼。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悟情感,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朗讀感悟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文科學家假想黃河象化石來歷部分是一個美麗而悲壯的故事,語言描寫細緻,是很好的朗讀材料,在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

四、說教學過程

我要說課的內容是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中學生已經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理清課文層次。

板書:黃河象

骨架樣子————假象來歷————發掘化石

為了完成我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個環節:學習第一部分,瞭解象化石的特點。

學生已經瞭解了課文的層次和主要內容,所以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直接出示古代黃河象的骨骼化石,讓學生看著這具大象骨架的樣子說出它的特點。接著引入課文,問課文是怎樣描寫它的樣子的呢?讓學生自瀆第一段,找出相關的語句,體會它的特點。

在學生彙報的過程中,要重點引導學生從“高四米,長八米,大象牙就有3米多長,連末端趾骨也有3、4釐米長”體會它的高大。從“甚至連很難發現的舌骨也儲存著,連三四釐米長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這句話體會它儲存完整的特點,用重點詞語“甚至連…也…”仿照課文的句式說一句話。這樣使學生積累了更豐富的詞彙。在本段的教學中適時的進行多種形式的指導朗讀,從讀中讓學生感受黃河象化石的高大和完整的特點。

板書:高大、完整

第二個環節:學習第三部分(8—9自然段),找出發掘經過。

在學生已經感受化石的高大完整的特點後,學生會產生不同的疑問。根據學生的問題總結有價值的問題:黃河象化石是怎樣被挖掘出來的?為什麼能被儲存得這樣完整?……然後讓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快速地朗讀最後兩個自然段找出答案。

其中要抓住重點的詞語:斜站沙土、腳踩礫石。從它的姿態,人們做出了合理的科學的推想。

板書:斜站沙土、腳踩礫石

在本段中為了讓學生體會時間的久遠,變化的巨大,要重點指導朗讀“二百萬年間……黃河”一句。

第三個環節:學習第二部分(2—7自然段),理解合理假象。

通過提問、感悟、品讀,讓學生產生疑問。然後我接著問:瞭解了有關黃河象化石的這麼多內容,接下去你最想了解些什麼。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然後在全班交流,師生共同探究原因,選取故事內容認真導讀,明確聯絡。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詞彙,陶冶情操。指導學生朗讀好2—4自然段,例如讀第三自然段時前兩句要讀得低沉緩慢些,要體會黃河象被疲勞和乾渴折磨得有氣無力的情景,突出“撲踏撲踏、走、乾渴、有氣無力”等詞語,第三句要讀得高揚些,突出“小河、高興、跑”等詞語,和前面的形成對比。

板書:炙熱、乾渴

第四自然段是重點段,特別要注意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把老象陷入淤泥的情景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本段中“老象的左腳正好踩在一塊橢圓形的石頭上,石頭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腳來不及往回收,一下子就踏進河裡,踩在河底的淤泥上,深深地陷了下去。”這一句是關鍵句,描寫細緻的句子,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來理解。

板書:陷進

在此處為了培養學生口頭表達和想象能力,發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轉變學習方式,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表演大象當時陷進淤泥裡的情景。

為了進一步地體會推想的合理性,可以在熟度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小組內把黃河象骨骼化石形成的過程講一講,並且表演出來。為了激發培養學生的科學、合理想象的能力可以進一步啟發學生:如果不是這樣,還可能是什麼樣呢?讓學生進行同桌、小組、全班交流、評價、爭論。

第四個環節:嘗試變換順序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的可以讓學生變換寫作順序重新敘述這個故事。

第五個環節:開拓思路延伸

傳統教學重結論,而新課程強調過程,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所以在課文的最後我讓學生憑著已有的對科學假想粗淺的認知進行自編故事實踐,“難道這個黃河象僅僅是為來喝水才掉進河裡去的嗎?”如果不是科學家想象的這樣,還可能是什麼樣?學生會想象到:兩群大象為了爭奪地盤,一方追另一方,其中一隻大象就……這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為學生個性化發展創造空間。

第六個環節:課堂小結:

為了體現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改變傳統的教師總結學生被動聽教學模式,改為學生小結教師適時引導補充,這樣,既強化了學生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歸納和概括能力。

第七個環節:作業

為了把課內課外有機融合,適當拓展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我還佈置了課外閱讀作業:將黃河象還可能是怎樣掉進河裡的用一段生動、形象的話寫出來!

第八個環節:教學體會

總之,本節課我是在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前提下設計的。教學中採用多種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把學生探索知識、培養學生興趣和能力、滲透學生學習方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目的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第九個環節:板書設計

黃河象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節中,教材是從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引入的,然後例舉例項,介紹了細菌和真菌對動植物及人的危害,接著又講述了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共生的例項。引導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多層次、比較全面地認識自然界中細菌和真菌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說出細菌和真菌在物質迴圈中的作用。

2、用所學的細菌和真菌的知識,列舉它們對動植物及人類的影響。

3、通過對細菌和真菌對動植物和人類關係的認識,體驗從正反兩個方面辨證地看問題。

三、重難點:

能說出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列舉它們對動植物和人類的影響,體驗從正反兩方面看問題。

四、說教法學法:

1、分析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所扮演的角色,思考如果沒有它

自然界將會是什麼狀況?

由學生分析回答。

2、在多媒體課件、圖片等的輔助下,探討真菌和細菌在物質迴圈中所起的作用。

學生小組討論,分析回答,教師糾正補充。

(板書)作為分解者參加物質迴圈

3、由學生課後培養的腐爛的水果和長毛髮黴的麵包,具體分析細菌和真菌是怎樣分解麵包、梨等物質的。最終的產物是什麼,意義何在?

4、從學生身上或學生身邊所發生的細菌和真菌使人或動植物致病的`例子說起,列舉細菌和真菌對動植物和人類的危害,指導學生積極預防。

(板書)使動植物和人患病

5、通過一些實物、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共生的現象和概念及共生對動植物、人和環境的好處。

6、指導學生閱讀課後材料“以菌治蟲”,並結合共生現象,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細菌和真菌對動植物和人類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學會辯證地看問題。

(板書)與動植物共生

7、引導學生討論和評價三個實驗方案,選出哪個實驗方案更能說明問題,並說明各個實驗方案可行或不可行的道理。

說課稿 篇6

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大班社會活動《有卡真方便》。這是幼兒園大班建構式課程主題活動《亮眼看世界》中的一個內容。隨著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門方便了。購物方便了。聯絡更方便了,怎樣讓孩子用心去感受這種變化呢?於是我以"卡"為教育的契機,以"卡"折射出社會中的新事物、新環境,讓孩子越看眼睛越明亮,越看越驚喜。

我在本次活動中把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作為目標制訂的前提條件預設以下目標:

1、讓幼兒在欣賞、交流、遊戲中感知卡的特性,使他們進一步懂得卡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諸多方便。

2、激發幼兒設計卡的興趣,引導他們大膽想象,設計出更多功能的卡。

3、培養幼兒幫助他人的情感,並鼓勵他們在活動中主動積極的與他人進行交往合作。活動的重點在於讓孩子識別生活中幾種常見的卡,瞭解它們的用途,活動的難點在於引導他們大膽想象,設計出更多功能的卡。

整個活動分為三個遊戲環節:我收集的卡。有卡真方便和我設計的卡,第一個環節我採用了討論法,讓孩子在自由欣賞交流中建構對卡的進一步感知,而社會教育是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絡的教育。強調幼兒在做中學,通過真實的體驗來學習。

因此,我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課件真實再現生活中的場景,讓孩子在精心創設的遊戲情景中感知卡的用途。有效的促進幼兒的發展。活動的上一環節是下一環節的感知基礎,下一環節是上一環節的鞏固提高。我通過這種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來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完成活動任務,實現活動目標,並在此過程中致力於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教學中,我始終扣住"社會性教育"這個要素把握教學重點、解剖教學難點,並把目標達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兒學習方式的轉變作為衡量本活動成功與否的標準。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我採用操作活動法,讓幼兒遷移學習經驗,嘗試設計並製作一些各種功能的卡。

在幼兒設計製作操作活動中,我會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這次我設計的社會活動不是單一的。孤立的,而是與其他領域相互滲透。有機結合的。體現了整和性,而讓孩子設計更多功能的卡開拓了幼兒的思維,極具趣味性,體現了學習的主動性。

我期待今天的活動能夠把快樂帶給每個孩子,也希望通過此次的交流活動,能夠讓我對社會領域的活動組織有更深的感悟和反思。

說課稿 篇7

一、 教材闡說

1、 教材地位。“與快樂相伴”這一課是“熱愛生活”單元中的最後一課,也是本單元教學的落腳點和歸宿點。有助於學生懂得具有良好心態的人對學習、對工作、生活都能充滿信心,有助於學生掌握調節情緒的方法,做情緒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讓生命更加燦爛,讓青春更加亮麗。

2、 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教學活動中,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克服不良情緒,做一個活潑開朗的快樂小天使。知識與能力:學會在生活中根據不同的情況運用調節情緒的不同方法,克服不良情緒,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

3、 教學難點及重點。如何把調節情緒的方法從理論應用到實踐。難點善於表達不滿是本課的難點。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在相互交往與接觸過程中,難免會產生誤會、矛盾或衝突,從而引起情緒上的`不滿。這是一種與願望相背離或願望達不到的情緒反映。七年級學生的特點是:變化大、不成熟、不善於調控自己的情緒,為此有必要提高學生的情緒的調控能力,既得體地表達不滿,又不傷害對方,還有利於問題解決。

二、 教學方法

這節課主要採用對話似、研究性合作學習,鼓勵大家參與討論,用情景還原的表演方式呈現。從而在知識與能力,讓同學比之前所學知識應用回實踐,讓課堂為生活服務。在情感態度上,讓學生真正通過自身體驗、自身講述、自發表演,能夠在生活中做一個快樂的中學生。也還給同學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課堂。

三、 學習方法

主要以小組合作展開,如情景模擬,對話等。在合作中學習,在合作中感悟,在合作中進步。

四、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經典搞笑集錦》

設計意圖:營造快樂氣氛,為主題做鋪墊。

匯入新課

推薦一位同學唱首歌。從聽歌與唱歌的人入手尋問感受,體驗快樂。從而匯入課題:讓我們快樂起來吧。

設計意圖:重視同學的內心感受,並知道其實快樂很簡單,直入主題。

講授新課

(一)尋找快樂之星,分享他的祕訣。

設計意圖: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並承前啟後。

(二)分組合作,換個想法解決煩惱。

活動過程:1、分組交流煩惱。2、選取代表性煩惱小組分析合作解決幾個方面的問題:分析成因,帶來的負面影響,如何轉換成積極的想法及這樣做的好處。3、選取兩到三組在班級分享。

經驗之談,展示我對身邊人解決煩惱的調查實錄。

設計意圖:完成本課的重點問題,在合作探究中學會調控情緒,轉換認識。體驗合作學習帶來的成果及快樂。注重同學全程全員參與。並通過對成人世界的瞭解,更好的認識主題,快樂是握在自己手中的。

(三)情境還原,善於表達不滿。

活動過程:1、回憶最近生活中出現的不滿意的狀況分組交流。2、選取一個同學故事通過表演做到情境還原。注意還要還原當時處理不滿的方式。3、選取兩到三個組在班級分享。

表演過程中注意兩個問題:1、給予同學表演適當評價及鼓勵。2、通過表演反映出來同學處理問題的方式是否得當,從而引出主題,表達不滿要重在“善於”。

設計意圖:把生活引入課堂,再讓課堂回到生活,解決同學身邊出現的實際問題,迴歸思品課的主旨,同時解決本課難點。我們要明白的不是沒有情緒,而是學會管理情緒,併合理的宣洩情緒。通過表演,更能帶動同學的熱情,真正讓課堂快樂起來,也暗合主題。

(四)拓展天地:快樂是什麼?

設計意圖:讓同學對快樂有一個認識上的昇華。快樂可能是無憂無慮,但有時候可能是一種壓力,可能是一種責任,為了更快樂,有時快樂可能還要付出代價。讓快樂的主題貫穿本節課始終。

課堂小結:

製作班級笑臉相簿(因為平常有相片的積累)

設計意圖:讓同學感受快樂就在我們身邊,不經意的尋常,都可能是彌足珍貴的快樂,用同學的笑臉編輯成相簿,既是關注同學的內心感受,更是讓快樂迴盪左右,甚至延續到生活的每一天。

這節課的邏輯主線:體驗快樂----怎麼快樂(方法:換個想法、善於表達不滿)----感悟快樂

五、板書設計

讓我們快樂起來吧

體驗快樂----怎麼快樂(方法:換個積極想法、善於表達不滿)----感悟快樂

標籤:說課稿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