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松鼠》說課稿

說課稿8.09K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松鼠》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松鼠》說課稿

《松鼠》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松鼠》是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是關於動物的說明文單元,教材編者稱之為“動物世界”單元。我認為教材編者的目的是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習性,從而呼喚我們人類關注動物世界的生存狀態,激發我們人類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熱情。《松鼠》是法國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一篇科學小品文。科學小品文,它是說明文的一種,它與其他說明文不同之處,是採用某些文學的表現手法來說明事物。《松鼠》這篇課文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採用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所以這是一篇學生喜歡讀的介紹小動物的文章,更是學生學習說明文寫作的一個“摹本”。

2、教學目標:

鑑於以上分析,我把這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學習和掌握抓住事物特徵有條理的說明事物的方法。

能力目標:體會本文文藝性說明文的語言風格,初步學會採用擬人手法生動說明事物的寫法。

情感目標: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

思維目標:指導學生學習和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培養他們的觀察、思考、聯想和想象能力。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根據教材本身的特點和單元的教學要求,本課教學重點確定為:學會抓住事物的特徵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這篇課文語言風格生動具體,屬於一篇文藝性說明文,由於七年級學生接觸說明文還不多,讓學生一下子就分清平實說明與生動說明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學生又容易混淆說明文中的描寫與記敘文中的描寫,所以我把教學難點確定為:體會本文文藝性說明文的語言風格,初步學會運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特徵的寫法。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提倡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是比較淺顯的文章,介紹的又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小動物,所以本課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老師的啟發、引導為輔。學生以讀為主,以閱讀促進學生思考,通過師生交流、溝通,生生交流、溝通,合作探究,達到共識,進而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同時藉助多媒體手段和情景的巧妙設定來啟用課堂的教學氣氛。

三、說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匯入課文。

同學們,你們喜歡哪些小動物呀?(學生自由發言)看來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也很熟悉小動物吧,現在我們來一個猜謎比賽,看看誰猜得又快又準(多媒體展示動物謎語)。

第四個謎語把同學們給難住了吧,因為這種動物在我國主要生活在西北和東北地區,所以同學們不熟悉它,它是誰呢?你看它駕著一隻小船來了。(多媒體展示松鼠的圖片)今天我們就隨著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筆端去結識這位新朋友。

【設計說明】運用猜謎的方法匯入課文,既增加課堂的知識性又增強趣味性。藉助松鼠的圖片,給讓學生對松鼠有了具體可感的認識,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

1、快速閱讀課文,圈點出生字生詞,討論查證。

問題一:請你以“我知道了松鼠是……的動物”的句式說話。(師生共同歸納出松鼠的一些特徵,板書)

【設計說明】通過說話的形式使學生對松鼠的`特徵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訓練了學生對重要資訊的篩選、歸納能力。

問題二:文中是否能找出一句話來概括松鼠的這些特徵。(板書文章的結構)

【設計說明】幫助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掌握文章總分的結構形式。

2、品讀課文

問題一:假如你就是一隻最漂亮的松鼠,請結合課文有關內容,大膽發揮你的想象,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漂亮。

【設計說明】讓學生以松鼠的身份來介紹松鼠的漂亮的特點,讓學生不僅對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在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又讓學生學會用用擬人的手法來介紹小動物。這樣,教學的難點也能得到了很好地突破。

問題二:(多媒體展示老師用“反串法”講有關松鼠的故事)“反串法”故事內容就是從松鼠的活動範圍,活動時間,食性等方面故意反說,並串編成一個故事。讓學生改正故事中的錯誤,並說說松鼠的“馴良”表現在那裡。

【設計說明】利用講故事的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反串法”故事促使學生更認真的閱讀課文,記憶更紮實,通過對比學生對松鼠馴良的特點理解更深刻。

問題三:閱讀第4、5段內容請你以“我覺得松鼠是一種乖巧的動物,理由是……”的句式說話。鼓勵學生有獨特的認識和體驗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設計說明】利用說話的形式使學生在講述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熟悉松鼠內在習性“乖巧”這一個特點,從而進一步掌握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他們進一步體會到生動說明的妙處。教學重點難點再次得到落實。

3、能言善辯

多媒體一段同樣是介紹松鼠的文字,讓學生與課文比較一下有什麼不同。

【設計說明】通過對比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本文生動說明的妙處,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歸納的能力。

4、遷移訓練

那現在我們就一展身手,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一下你喜歡的小動物吧!

【設計說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習課文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寫作。通過口語訓練,對課堂知識的加以鞏固及運用。

(三)課文小結

提問:學了這篇課文,你受到哪些寫作上的啟示?讓學生暢所欲言之後,由學生自己來板書明確。

【設計說明】把黑板交給學生,讓學生來總結,會比由老師執筆的效果來得好。這更體現了本課以學生的自主學習閱讀探究為主,教師點撥、啟發為輔的教學方法。

(四)佈置作業

佈置學生課後去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仿照課文《松鼠》的寫法,寫一篇說明文。

【設計說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仔細觀察事物的習慣。 

《松鼠》說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中學語文組__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松鼠》。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說教材

《松鼠》是蘇教版國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5課,作者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本文是一篇說明文,也是一篇描寫大自然中的小動物的文學作品。通過對松鼠的形態、顏色、用途等方面的細緻描寫,勾畫出了這種小動物漂亮的外貌、馴良的習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愛的特點。本文旨在說明松鼠外貌(形態與顏色)、習性(馴良與乖巧)、用途(肉、毛、皮)及其他特點。說它是文學作品,因為它不同於一般的說明,它是將自己細緻入微的觀察與研究的結果,用文學語言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來,給人以一種藝術享受。這種文藝性的說明文又稱為科學小品。它的特點是短小精煉,一篇集中說明一個問題,資料可靠,資料確鑿,力求知識的科學性;活潑生動,有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可敘述,可描寫,把科學融於藝術之中,引人入勝。

說學情

對於剛剛跨入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文字鑑賞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對自然界的動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學習這個單元,可以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在閱讀思考中瞭解動物的形態、習性、性格等方面的特點,教師適當地加以點撥、引導,讓學生在反覆的閱讀中體味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此外,教師要因勢利導,激發學生關愛、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學習重在強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相互滲透和協調發展,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是: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

過程方法目標是:朗讀課文,感知內容,初步培養分析說明文的能力,通過分析重點語句,學習說明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提升學生的說明文鑑賞能力。

說教學重難點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我將本文的重點放在分析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本文難點是提升學生的說明文鑑賞能力和寫作手法的運用能力,感悟作者對松鼠的熱愛與讚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目標的制定,使得課堂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但任務的完成,還得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手段,是使教學過程達到優化的一種推動力。孟子說:“教亦多術矣。”“術”即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採用靈活的教法,不拘一格,凡是能達到目的、快的方法,便是好方法。

根據閱讀教學的特點和本課的實際情況,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本課主要採取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在讀課文的同時,勾畫圈點,養成勤動筆墨,積極讀書的習慣。

2、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3、比較法:通過《辭海》介紹松鼠的短文與課文語言的比較,體會課文語言的生動性。

4、歸納法:通過歸納,總結出學習說明文,寫好說明文的方法。

5、拓展遷移法: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模仿課文介紹一種小動物。

學法: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教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生學。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教師的教,只有通過學生的學,才能起作用,見效率。

就這堂課而言,主要方法:圈點勾畫法、朗讀法(理由: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習慣),體驗法(理由:讓學生盡情地說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話題,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南師大教授吳永軍先生認為,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對於文字的解讀,誰都不能聲稱自己具有特別的見解或洞察力,在極端的意義上,所有見解都是旗鼓相當的。)

《松鼠》說課稿3

【教材簡析】

本課是上海版國小語文二年級第一學期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童話寫小松鼠在不同的情況下三次發揮尾巴的作用。課文第一節寫小松鼠有一條毛茸茸的尾巴,但它不知道有什麼用。第二~第四節寫在媽*的幫助下,小松鼠瞭解到自己的尾巴能當笤帚、降落傘和被子。第五節小松鼠感到自己的尾巴真頂用。

【教學目標】

1、識記8個生字,正確書寫6個生字。認識部首“屍字頭”。積累7個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在閱讀的過程中根據要求圈畫詞句。

3、能正確劃出表示小松鼠尾巴作用的句子。

4、瞭解松鼠尾巴的特點和用途,激發學生觀察動物、瞭解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根據要求圈畫詞句。

【教學難點】

瞭解松鼠尾巴的特點和用途。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蒐集動物圖片和它們尾巴用處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松鼠的尾巴》,讀課文,瞭解松鼠尾巴的特點。

2、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個別讀、集體讀)

3、出示:松鼠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_。

(板書:毛茸茸、大)

二、研讀:松鼠尾巴的用處

(一)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圈劃寫松鼠尾巴用處的詞句。

2、根據學生回答,教師作重點引導。(彈性處理)

(1)出示:小松鼠找遍全身,最後,發現只要把尾巴收攏,就是最好的掃帚。他用尾巴把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

(2)重點理解“收攏”。 (板書:收攏)

(3)理解“乾乾淨淨”,體會松鼠尾巴的作用。(板書:乾乾淨淨)

(4)指導讀,讀出高興、明白。(一般學生都能把“原來”讀重音,要求學生不僅僅侷限於這種讀法,嘗試用其他不同的讀法,體現學生個性化理解。)

(二)研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朗讀第三自然段,圈劃寫松鼠尾巴用處的詞句。

2、理解“緊追不捨”,看出情況危急。

3、出示:小松鼠照著媽媽說的往下一跳,張開的尾巴就像降落傘一樣,它安全地落到

地上。

(1)理解“張開的尾巴就像降落傘一樣”。

課件演示:松鼠從一棵大樹上輕輕跳到一棵小樹上。板書:張開)

(2)理解“安全”“像降落傘”,體會松鼠尾巴的.又一個作用。

(板書:無影無蹤)

(3)讀,讀出遇到險情的緊張,逃生後的驚喜。

(三)研讀第四自然段。

朗讀第四自然段,圈劃寫松鼠尾巴用處的詞句。

出示:小松鼠馬上明白了,他把毛茸茸的大尾巴蓋在身上。

(1)理解“蓋”。(板書:蓋)

(2)理解“暖和”, 體會松鼠尾巴的另一個作用。(板書:暖和)

(3)訓練朗讀。

(四)研讀最後一段。

齊讀這句話。

說說小松鼠懂得了什麼。(板書:真頂用)

三、拓展:松鼠尾巴的聯想

1、引導學生說說松鼠的尾巴還可能有什麼用處。

2、引導學生說說其他動物尾巴特殊的用處。讓學生懂得每一種有尾巴的動物它的尾巴都有用處。

《松鼠的尾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以松鼠尾巴的“奇怪”為主線,貫穿課文始終,引導學生探究課文,自主發現,合作交流。

教學目標:

1、用“覺得”等詞語、句式說話。

2、培養學生探究、合作、交流、想象的能力。

3、通過研讀,深入體會松鼠尾巴的用處,激發學生觀察動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匯入:松鼠尾巴的奇怪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松鼠的尾巴》。出示:我覺得松鼠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_。

(很大、毛茸茸、又輕又軟、像降落傘、當被子等)(板書:大又輕又軟)

2、小白兔看見松鼠長著這樣一條又輕又軟的大尾巴覺得很奇怪。(板書:奇怪)你猜它會奇怪些什麼呢?

(奇怪一:小白兔自己的尾巴小;奇怪二:這麼大的尾巴有什麼用。)(板書:有什麼用呢?)

3、誰能用奇怪的語氣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個別讀、集體讀)

二、研讀:松鼠尾巴的用處

1、是呀,這麼大的尾巴,小白兔怎麼會不感到奇怪呢?可是後來,小白兔還奇怪嗎?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句子中發現的?請小朋友仔細地、大聲地讀課文。

2、根據學生回答,教師以下列三處句子作重點引導。(彈性處理)

(1)你能從那樣高的樹上跳下來,原來是大尾巴幫的忙啊!

a、說說自己的理由。

b、強調讀,讀出高興、明白。(一般學生都能把“原來”讀重音,要求學生不僅僅侷限於這種讀法,嘗試用其他不同的讀法,體現學生個性化理解。板書:原來)

(2)那條又輕又軟的大尾巴就像一頂降落傘。

a、說說自己的理由。

b、我們來看降落傘,(課件演示)它很輕,而且從高處跳下來又是慢慢地,所以不會摔疼。松鼠的尾巴怎麼會像降落傘呢?你看——(課件演示松鼠從一棵大樹上輕輕跳到一棵小樹上)(板書:像降落傘)

c、讀。

(3)松鼠睡覺的時候,把大尾巴當作又軟又暖的被子呢?

a、說說自己的理由。

b、松鼠的尾巴怎麼可以當作又軟又暖的被子呢?(板書:當被子)

c、讀。

3、聽了小朋友們的回答,看來這隻小白兔的確不奇怪了,(板書:不奇怪)課文中小白兔從開始的“奇怪”到後來的“不奇怪”,是松鼠告訴他的嗎?(不是,是小白兔自己認真觀察,仔細思考的結果)(板書:觀察思考)

4、這時他會對小松鼠說些什麼呢?出示:這時,小白兔一點都不奇怪了,他真想對小松鼠說: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松鼠尾巴的聯想

1、多有意思的尾巴啊,既能當降落傘,又能當被子,那除了松鼠,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有特殊的用處?(學生說、教師補充)其實每一種有尾巴的動物它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處。

2、哎,我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假如你(指著同學們)也擁有一條尾巴,你想長一條怎樣的尾巴呢?用它來幹嘛?說說你的想法。

板書設計:

大 觀察 像降落傘

有什麼用呢? 奇怪────→ 不奇怪 原來

又輕又軟 思考 當被子

《松鼠》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鞠躬)我是語文組*號考生。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松鼠》的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

《松鼠》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組的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都是說明性文章,要抓住課文的要點,瞭解基本的說明方法,並試著加以運用。《松鼠》是法國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一篇科學小品文。科學小品文,它是說明文的一種,它與其他說明文不同之處,是採用某些文學的表現手法來說明事物。《松鼠》這篇課文作者就是從外形、活動、吃食、搭窩這四個方面介紹了松鼠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的特點,採用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是精讀課文中的重點篇目,起提綱挈領的作用,所以這是一篇學生喜歡讀的介紹小動物的文章。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五年級的學生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但是本文的學習對他們來說難度不是很大。此外,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能把自己的理解說出來,可以講述自己遇到的事情、見到的現象,對於問題的看法還有自己的觀點,這為本課的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馴”等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等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激發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在讀中感受松鼠的特點,並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為我的教學重點,激發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為我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談話匯入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獲取新知識。我的'匯入將會用談話匯入,上節課我們瞭解了海中之王——鯨,今天又有一位朋友想和我們見面,請看大螢幕。看過之後,請你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你喜歡它的什麼特點。你喜歡它的什麼特點?想知道松鼠更多的祕密嗎?有一位法國博物學家寫了一篇有關松鼠的說明性文章,讓我們一起走近松鼠,去了解這種可愛的小動物。然後讓同學們齊讀課題。旨在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本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依據教參中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略讀課文的教學第一步是先讓學生參照連線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所以,我採用開門見山的直接匯入方法,讓學生讀導讀中的一段話,找出向我們提出了哪三個問題,使學生有了學習的目標。從而做到學習不盲目。這樣,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使學生很快的走進文字。為後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五年級要求學生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所以此環節,讓學生圍繞“課文是從那幾方面向我們介紹松鼠的。”這一問題默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默讀時給學生一定的默讀時間,讓他們有思考的時間。這樣才能做到讀有實效性。通過學生充分的讀課文,開啟學生思想的閘門,一邊讀書,一邊彙報。抓住問題的主線,使學生整體把握文章。

(四)自主閱讀,體會喜愛之情

此環節教學,讓學生自由的讀課文,圈畫出作者對小松鼠喜愛的語句。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教學時,我把介紹松鼠外形特點和搭窩過程兩個內容作為重點,多媒體出示內容和松鼠圖片,使學生通過看圖,理解帽纓形的尾巴的樣子。此時再一次讀書,使學生對課文已經有所瞭解的基礎之上,通過教師的點撥,鼓勵,使學生和作者產生共鳴。

(五)再讀課文,感悟寫法

國小生邊讀邊思考:《鯨》這篇課文和《松鼠》這一課比較一下,看看這兩課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彙報時可以從說明的角度(內容)、表達方法、語言風格三方面進行比較。此問題是三個大問題中比較難理解的一個,所以,教學此環節時,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集思廣益,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小組力量,使問題迎刃而解。

(六)拓展延伸

小松鼠非常可愛,相信大家都很喜歡。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眼中的小松鼠?也可以把你眼中的小松鼠話出來,給大家10分鐘時間,一會兒我們一起交流討論。

(七)小結作業

小結:小動物非常可愛,我們都非常喜歡,在生活中我們要保護它們,不能傷害它們。

作業:請同學們學習本文的寫法,生動而有條理地向同學們介紹你喜歡的小動物。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松鼠》說課稿5

一.說教材

《松鼠》這篇課文選自北師大版教科書三年級下冊。這是一篇寫物的文章,課文從外形、活動、吃食、搭窩這四個方面介紹了松鼠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在第一課時,我安排的是從外形上感受松鼠的美麗,從活動、搭窩這兩個方面感受松鼠的機靈和可愛。

《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第二學段閱讀目標指出要引導學生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三年級是學習表達的關鍵期,因此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擬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松鼠的美麗和可愛。

2.藉助教材內容,學習有情趣地表達。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其中我將品讀課文、練習表達作為本課地教學重點,而學習松鼠搭窩活動特點,體會松鼠的機靈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

目標的實現需要有適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是適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呢?我覺得它們首先必須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引領學生走進文字,與文中的角色做零距離的接觸。這樣才能情感湧動,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

下面,就這篇課文的教學方法分四點展開說明。

1.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於引導學生感受語言和形象,營造歡樂向上的氛圍。情境教學以“情”為紐帶,以教師之情去撥動學生心靈的情弦。我是一個喜歡動感情的人,曾有人說我的每一個細胞都洋溢著激情。因為我認為一個沒有激情的老師怎能調動孩子的情感,怎能讓孩子充滿熱情地學習。我思量著要把我的情感傳遞給學生,喚起學生內在的情感,讓情感流動的課堂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2.朗讀教學法

朗讀有助於感知語言,懂得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感悟作者情感的抒發。本課第一自然段的教學中,我著重指導學生通過抓關鍵詞朗讀、對比讀、引讀、表演讀等方式,讓松鼠的形象和生動的語言留存在孩子的記憶中。

3.懸念教學法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巧設懸念,能激發學生趣學、樂學。在《松鼠》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通過“看誰的記憶力最強”、“誰找的最快”、“誰能用上書上沒有的詞”、“誰能讓畫面活起來”這些富有懸念性的鼓動性的語言來激勵學生,讓教學過程“變苦為樂”。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鞏固知識和獲得學習技能的基本方法,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主要的實踐活動。《松鼠》一課是以

教案《新人教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說課稿》,

平鋪式安排的。我在每一個自然段的教學中都設計了小練習,對學生進行詞、句、段的訓練和聽、說、讀、寫的培養。

三.說學法

學法指導,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需要,更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需要。為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探究,讓學生自主發現。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感悟。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原本屬於孩子的一切。在我的課堂上有許許多多的內容是孩子們自己發現的。請記住,別告訴他,他會知道的更多。此外,還對學生進行朗讀、想象、表演等的學法指導。

四.說教學程式

1.動畫,營造氛圍

上課一開始,我通過動畫演示,帶著孩子們進入森林樂園,讓他們和松鼠打招呼。可愛的餓松鼠一下子走進了孩子們的心裡。學生暢談對松鼠的印象,表達對松鼠的喜愛。

2.記讀,感受形美

在教學松鼠外形這個自然段時,我設計了“讀——記——說——讀”的.教學環節。初讀第一自然段後,讓學生記住你認為非常關鍵的詞語,接著以競賽的形式說出松鼠各部位的特點,最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進一步從文字中感受松鼠外形的美麗。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體現“活”,更重要的是十分有趣,孩子們能在趣中學,同時還能起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作用。

3.探究,文中尋密

教學松鼠搭窩這個片段時,我借“這樣就﹍﹍”這個句式,讓學生在熟讀這個自然段的基礎上,去發現松鼠搭窩背後的祕密。充分給學生讀的時間,充分給學生髮現的機會。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充滿童趣的回答中,我們不僅看到學生對松鼠機靈的感悟,也讓我們看到兒童靈性的迸發。

4.想象,化靜為動

“天機雲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是出自陸游筆下的兩句詩,這兩句詩引發了我的思考。在引導學習第二自然段,瞭解松鼠活動情況時,我不是大費周折地製作動畫課件,而是就書取材,藉助多媒體將課文插圖呈現,抓住“追逐嬉戲”這個詞,通過想象,讓孩子們用上書中沒有的動詞來說一說,讓圖中地松鼠鬧起來,動起來。將課文插圖那靜止地畫面轉化為富有動感的語言描述,融理解、想象、表達等能力訓練於一身。

五.說教學片段

六.總結

各位老師,讓學生享受語文時我追求的語文教學境界。在今天這堂課中,我著力體現一個“趣”字,洋溢一個“情”字,讓學生在愉悅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在發現中體驗,在體驗中發展,讓我地課堂成為學生享受語文的樂園。

《松鼠》說課稿6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松鼠》是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是說明文單元,我認為教材編者的目的是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習性,從而呼喚我們人類關注動物世界的生存狀態,激發我們人類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熱情。《松鼠》是法國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一篇科學小品文。科學小品文,它是說明文的一種,它與其他說明文不同之處,是採用某些文學的表現手法來說明事物。《松鼠》這篇課文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漂亮、生活習性的特點,採用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所以這是一篇學生喜歡讀的介紹小動物的文章。

2、教學目標:

鑑於以上分析,我把這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1、認識11個生字。

2、能用“先……再……然後”造句。

能力目標:理解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

思維目標:指導學生學習和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培養他們的觀察、思考、聯想和想象能力。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根據教材本身的特點和單元的教學要求,本課教學重點確定為:

1、自主識字識詞。

2、能夠按照一定順序描寫事物。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標準提倡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是比較淺顯的文章,介紹的又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小動物,所以本課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老師的啟發、引導為輔。學生以讀為主,以閱讀促進學生思考,通過師生交流、溝通,生生交流、溝通,合作探究,達到共識,進而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同時藉助多媒體手段和情景的巧妙設定來啟用課堂的教學氣氛。

三、說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匯入課文。

同學們,你們喜歡哪些小動物呀?(學生自由發言)看來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也很熟悉小動物吧,現在我們來一個猜謎比賽,看看誰猜得又快又準(多媒體展示動物謎語)。

第四個謎語把同學們給難住了吧,因為這種動物在我國主要生活在西北和東北地區,所以同學們不熟悉它,它是誰呢?你看它駕著一隻小船來了。(多媒體展示松鼠的圖片)今天我們就隨著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筆端去結識這位新朋友。運用猜謎的方法匯入課文,既增加課堂的知識性又增強趣味性。藉助松鼠的圖片,給讓學生對松鼠有了具體可感的認識,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

1、快速閱讀課文,圈點出生字生詞,討論查證。

問題一:請你以“我知道了松鼠是……的動物”的句式說話。(師生共同歸納出松鼠的一些特徵,板書)通過說話的形式使學生對松鼠的特徵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訓練了學生對重要資訊的篩選、歸納能力。

問題二:文中是否能找出一句話來概括松鼠的這些特徵。(板書文章的結構)幫助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掌握文章總分的結構形式。

2、品讀課文

問題一:假如你就是一隻最漂亮的松鼠,請結合課文有關內容,大膽發揮你的想象,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漂亮。讓學生以松鼠的身份來介紹松鼠的漂亮的特點,讓學生不僅對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在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又讓學生學會用用擬人的手法來介紹小動物。這樣,教學的難點也能得到了很好地突破。

問題二:(多媒體展示老師用“反串法”講有關松鼠的故事)“反串法”故事內容就是從松鼠的活動範圍,活動時間,食性等方面故意反說,並串編成一個故事。利用講故事的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反串法”故事促使學生更認真的閱讀課文,記憶更紮實,通過對比學生對松鼠馴良的特點理解更深刻。

問題三:閱讀第4、5段內容請你以“我覺得松鼠是一種……的動物,理由是……”的句式說話。鼓勵學生有獨特的認識和體驗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利用說話的形式使學生在講述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熟悉松鼠內在習性“機靈”這一個特點,從而進一步掌握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他們進一步體會到生動說明的妙處。教學重點難點再次得到落實。

3、能言善辯

多媒體一段同樣是介紹松鼠的文字,讓學生與課文比較一下有什麼不同。通過對比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本文生動說明的妙處,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歸納的能力。

4、遷移訓練

那現在我們就一展身手,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一下你喜歡的小動物吧!“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習課文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寫作。通過口語訓練,對課堂知識的加以鞏固及運用。

(三)課文小結提問:學了這篇課文,你受到哪些寫作上的啟示?讓學生暢所欲言之後,由學生自己來板書明確。把黑板交給學生,讓學生來總結,會比由老師執筆的效果來得好。這更體現了本課以學生的自主學習閱讀探究為主,教師點撥、啟發為輔的教學方法。

(四)佈置作業

佈置學生課後去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仿照課文《松鼠》的寫法,寫一篇說明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仔細觀察事物的習慣。

(五)板書設計(多媒體展示)

《松鼠》說課稿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簡單的句子講述四季中小松鼠幫助別人的情節。

2.能根據圖片以及教師的語言提示,講述畫面的主要內容。

3.願意幫助別人,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圖片四幅、人手一份故事的小照片、小簍子6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通過教師的提問,引出話題。

1、教師提問,引出話題。

師:“你們見過小松鼠嗎?”

師:“它有一條?”(大尾巴)

2、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知道的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

●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說一說小松鼠的.大尾巴的作用。

二、運用已有經驗,幼兒嘗試講述故事。

1、教師引導幼兒選擇一張圖片,運用已有經驗講述圖片內容。

師:“小簍子裡有三張照片,請小朋友每人選一張照片說一說,小照片上有誰?發生了什麼事?”

2、教師巡迴指導幼兒講述。

3、教師出示PPT圖片,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照片內容。

●幼兒觀察小照片,嘗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照片內容。

三、仔細觀察圖片,根據教師的提問,感知理解小松鼠的大尾巴在不同季節的作用。

1、教師示範講述前三幅圖片,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啟發幼兒想像故事情節.講述畫面內容。

師:“前面我們說了春天、夏天、秋天,接下來是什麼季節?”

師:“在這個季節裡,小松鼠會用它的大尾巴做什麼呢?”

3、教師用PPT出示第四個畫面,啟發幼兒看圖講述小松鼠用大尾巴當被子蓋的情節。

4、教師完整講述第四幅圖片的內容,引導幼兒理解講述思路。

●幼兒傾聽教師的示範講述。

四、引進新經驗,通過教師的示範講述,幼兒能夠按照故事中的講述思路完整講述故事。

教師再次完整講述故事,鼓勵幼兒和教師一起講述畫面。在講述過程中,教師採用等待、留空等方法讓幼兒填空,講述圖片內容。

●幼兒通過教師的完整講述學習新的講述思路。

五、鞏固新經驗,引導幼兒仿編小松鼠用大尾巴幫助別人的情節。

1、師:“小松鼠的大尾巴真神氣!想一想,小松鼠還會用它的大尾巴幫助誰呢?”

2、教師提醒幼兒用上述思路,講述仿編的故事情節。

●幼兒大膽一起說一說。

六、結束活動,組織幼兒討論.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1、幼兒討論小松鼠幫助他人的心理。

師:“小松鼠幫助了別人,它心裡會怎麼想?為什麼?”

2、引導幼兒聯絡自己,理解幫助別人的快樂。

師:“你在什麼時候,幫助過別人?幫助了別人,你感覺高興嗎?”

《松鼠》說課稿8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松鼠》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閱讀說明文,在這組"說明性文章"中,重點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說明方法,選編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一些科學知識,喚起學生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另一方面是讓學生了解說明方法,體會作者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形象地表達,並能在習作中加以運用。我認為教材編者的目的還在於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習性,從而呼喚我們人類關注動物世界的生存狀態,激發我們人類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熱情。《松鼠》是法國作家、博物學家布封寫的一篇科學小品文。科學小品文,它是說明文的一種,它與其他說明文不同之處,是採用某些文學的表現手法來說明事物。它以準確性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採用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所以這是一篇學生喜歡讀的介紹小動物的文章,更是學生學習說明文寫作的一個"摹本"。

課文共5個自然段,每1段總體介紹了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馴良、乖巧的特點;第2段從它的活動範圍--樹上;活動時間--夜晚;性格特徵--馴良。每3、4段側重介紹它的行為特徵--乖巧。第5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喜歡潔淨等生活習性。在課前過渡語中本文又針對性地提出了本文的要求:本文從哪幾個方面紹松鼠的;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何異同;從哪裡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基於以上分析,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等詞語。

2、朗讀課文,瞭解松鼠的習性特點,體會作者對它的喜愛,激發熱愛自然愛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感受文章生動、細緻的描寫,學習抓住事物的特徵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4、瞭解本文說明方法並比較《鯨》在表達上的不同。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瞭解松鼠的習性特點,體會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

2、比較與《鯨》在表達上的不同。

3、學習抓住事物的特徵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二、說教法和學法

1、新課程標準提倡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是比較淺顯的文章,介紹的又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小動物,所以本課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老師的啟發、引導為輔。學生以讀為主,以閱讀促進學生思考,通過師生交流、溝通,生生交流、溝通,合作探究,達到共識,進而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同時藉助多媒體手段和情景的巧妙設定來啟用課堂的教學氣氛。具體為: 1、情境教學法:準備有關圖片或影片,給學生直觀感受,迅速進入情境。

2、對比教學法:通過比較《鯨》的表達方法,加深對本課說明方法的認識,學習抓住事物特徵描寫小動物的方法。

3、快速默讀法:依據本學段中"默讀要有一定速度"的要求,快速閱讀文章,捕捉重要資訊。

4、合作控究法:以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學習閱讀性文章,提高學習效率。

三、說教學過程

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低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教學過程中緊緊圍繞這一要求進行設計。

(一)、猜謎語,匯入課文。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動物王國的成員可真多呀,昨天我們認識了身形旁大的鯨魚,現在老師想帶你們再去認識一種體形嬌小的小動物,它一般生活在樹上,喜歡吃杏仁、榛子等,而且能把自己的尾巴當作帆來使用,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動物嗎?(學生自由發言)看來同學們都很厲害哦,這樣都難不倒你們,那好吧,現在我們就請同學們來給我們展示一下,你們所講的小動物,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學生介紹後隨機出示多媒體展示松鼠圖片)。

【設計說明】運用猜謎的方法匯入課文,既增加課堂的知識性又增強趣味性。藉助松鼠的圖片,給讓學生對松鼠有了具體可感的認識,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合作探究

1、快速默讀課文,圈點出生字生詞,討論相互正音識字。

設計說明:通過學生快速默讀的方式,自主學習,能夠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或是藉助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問題一:本文共有幾段,分別介紹了什麼?

目的:理清文章脈絡,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

問題二:請你以"我知道了松鼠是……的動物"的句式說話。(師生共同歸納出松鼠的一些特徵,板書)

設計說明:通過說話的`形式使學生對松鼠的特徵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訓練了學生對重要資訊的篩選、歸納能力。

問題三:文中是否能找出一句話來概括松鼠的這些特徵。(板書文章的結構)

設計說明:幫助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掌握文章總分的結構形式,初步感受抓住特點來寫的表達方法。

2、再讀課文,分組品讀

問題一:課文導讀中提出幾點要求?

目的:讓學生在認真品讀課文中能快速抓住重點,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分組學習。每個小組選擇一個要求,仔細閱讀並得出結論。小組內自先分工(有主講者、記錄者、參考者、整理者等)

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理清課文結構,使學生初步把握文章的內容,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以學生四人一組的討論合作形式展開,解決三個問題:

3、交流展示,自主學習

第一小組:作都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松鼠?

總體--漂亮、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外形漂亮

活動範圍和時間--馴良

行為特徵--乖巧

生活習性--生育、潔淨

當學生說得不夠全面時,可把問題留給學生,構建討論式學習方法,調動參與面,一起解決

第二小組:從哪裡看出作者對它的喜愛:

引導學生找出相關語句,抓住重點字詞來理解。教師隨機出示學生提到的句子,在重點字詞上加上著號。

點拔:表達自己的情感時可以通過字詞來體現,這就是所謂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第三小組:比較表達方法上的異同

學生先回顧〈鯨〉的表達方法有: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

本文:採用比喻、擬人等手法

教師引導,我們是否還能發現在說明角度、語言同格上有何不同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更加全面地進行比較,能夠更加清晰地體會到科學小品文與普通說明文的不同。領悟抓住事物特徵來介紹事物的方法。

(三)|拓展遷移,發展思維

1、:假如你就是一隻最漂亮的松鼠,請結合課文有關內容,大膽發揮你的想象,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漂亮。

設計意圖:讓學生以松鼠的身份來介紹松鼠的漂亮的特點,讓學生不僅對松鼠漂亮的外形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在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又讓學生學會用用擬人的手法來介紹小動物。這樣,教學的重難點也能得到了很好地突破。

2、:(課件出示)閱讀第4、5段內容請你以"我覺得松鼠是一種乖巧的動物,理由是 "的句式說話。鼓勵學生有獨特的認識和體驗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設計意圖:利用說話的形式使學生在講述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熟悉松鼠內在習性"乖巧"這一個特點,從而進一步掌握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他們進一步體會到生動說明的妙處。教學重點難點再次得到落實。

3、遷移訓練

那現在我們就一展身手,用生動的語言介紹一下你喜歡的小動物吧!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重要的是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作為一篇寫作訓練的課文,學習課文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寫作。通過口語訓練,對課堂知識的加以鞏固及運用。

四、佈置作業

佈置學生課後去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仿照課文《松鼠》的寫法,寫一篇說明文。

目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仔細觀察事物的習慣。

《松鼠》說課稿9

一、說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以“益智”為主題,借小松鼠找花生這件事,間接告訴學生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常識,教育學生遇事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仔細觀察,勤於觀察,善於思考。課文以生動形象的童話形式講授知識,是活躍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的好方式。文中插圖形象鮮豔,有助於學生觀察想象。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對第一學段閱讀的要求,要讓孩子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我設計了目標:

1、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培養自主閱讀的願望,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我制定的教學目標:

2、是認識12個生字,能準確認讀。

閱讀目標要求孩子能讀一些童話,感興趣的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因此我設計了教學目標:

3、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激發學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三、說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

(1)通過《小松鼠找花生》這個故事,啟發學生明白遇到事情要動腦筋,仔細觀察,善於思考道理。

(2)朗讀課文,注意讀出句子的語氣。

2、難點:

(1)理解“奇怪”“自言自語”的意思。

(2)朗讀課文,注意讀出句子的語氣。

(3)知道花生在地裡結果的這一特點。

四、說學生

1.一年級孩子對花生這種植物的生長過程都不是很瞭解,因此,小松鼠的疑問也就是孩子們很想解決的問題。

2、一年級下學期的孩子朗讀能力都很弱,閱讀後孩子對課文已經有自己的一些問題和想法引導他們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來解決問題,逐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說教學方法

根據學齡初期,兒童感性認識較強,理性思維較弱,而且活潑,好動,富於想象,喜歡嘗試的心理特徵,依據教材特點,我擬定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直觀的東西,表情動作來記住字形,理解字義。

2、體驗法:通過表演對小松鼠的動作心情的體驗,使學生的朗讀更有感情。

3、以讀代講法:在課堂中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程理念,以學生的朗讀,代替教師的講解分析,讓學生在讀中感,在讀中悟。激發興趣,培養語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

4、探究法:引導學生去仔細觀察,積極探討。讓學生懂得去觀察思考、學習。

六、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一堂新課的導語設計是至關重要的所謂“萬事開頭難”。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在師生之間駕起一座溝通心靈的橋。通過橋樑,師生的心拉近了。

《小松鼠找花生》開課時,我是這樣匯入的:

1、小朋友,在森林裡的一棵大松樹上,住著一位可愛的朋友,瞧,它來了!大家看看是誰啊?———(多媒體課件出示:小松鼠)你認識它嗎?大聲地和它打聲招呼吧!

通過打招呼拉近孩子與小松鼠的距離,彷彿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同時也使孩子學著禮貌、熱情地與人打招呼。

2、誰還願意和它說說話?他怎麼啦?他的表情你會想到一個什麼詞?聽他在跟你們說什麼?

3、(多媒體課件出示小松鼠的話---謎語)小朋友,我今天要找一樣東西,你們能幫我找找嗎?這件東西啊,它是“紅房子,麻帳子,裡面有個白胖子”。你知道是什麼嗎?

如此激趣匯入新課,學生的聽覺、思維與想象都被調動起來,“多頻道”地運作,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也更使孩子在輕鬆的猜謎活動中感受到老師更像一個共同學習的夥伴。

4、那就讓我們和小松鼠一起去大森林找花生吧。然後揭示題目《小松鼠找花生》,讓學生想辦法記住“鼠”“找“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對低年級學生來寫,多讀是最主要的理解課文的方法,我採用多種方式的讀:自由讀,體會內容;圖文對照,再次讀,重點語句,體會讀;對話分角色讀,體會人物心理。讀書百變,其義無需再講就會自見。比如:小松鼠和鼴

鼠對話,理解小松鼠的想吃花生的心情。加重語氣讀“小松鼠每天都到地裡去”的“每天”,“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出沒看見一顆花生“,從重點詞語的讀中,感悟出小鼠鬆的疑惑。這樣既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出讓學生隨小松鼠一起思考。

2、老師指導有些長句的朗讀。

3、誰願意來比賽?(各小組選一個學生分自然段進行朗讀比賽)

三)、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第一、二自然段

1、(多媒體出示花生開花的畫面)隨機教學第一自然段。指名說說畫面的景色。你喜歡這些小花嗎?為什麼?課文裡指什麼鮮豔,鮮豔是什麼意思?

課文裡的“格外”一詞,應怎樣理解?可以換成哪些詞?

設計意圖:直觀的畫面。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花生開花的美麗景色,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換詞理解“格外”“鮮豔的()”的教學,注重了低年級詞語的積累與運用。

2、這些花真美,我們看到了,小松鼠和鼴鼠也看到了,聽他們在說什麼呢?

3、帶上你做好的頭飾,當一當小松鼠和小鼴鼠(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老師加以指導。)

4、哪隻小松鼠準備好了,可以上臺表演呢?(請學生表演讀。)

5、聽了鼴鼠的話,小松鼠可真高興,這時它可能想些什麼呢?(啟發學生想象花生成熟後的情景,樹上長滿了花生,小松鼠津津有味的吃花生)

6、老師引讀:小松鼠很高興,他想:

設計意圖:在朗讀上,根據學生理解水平,要求一步步上升。通過學生不同角色轉變,聯絡實際想象說話,師生互動,以讀代講

第三、四自然段

看著鮮豔的花生花,聽著鼴鼠的介紹,小松鼠多麼想吃到好吃的花生。小松鼠越想越高興,那它是怎麼做的呢?結果又怎樣呢?

1、理解“每天”

設計意圖:承上啟下,想象理解,通過從前天、昨天、今天三天的比較,得出“小松鼠每天都去花生地看花生結果了沒有”這個結論,充分感知“每天”所強調的意思,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理解規律。

2、等了多久啊?一天?兩天?大家看看小松鼠等到什麼時候了?

第五自然段:

等了這麼久都沒有看見一個花生,這時候小松鼠會怎麼樣呢?讓我們來看看小松鼠做了什麼?理解“自言自語”

通過實際情景再現,讓學生簡單明瞭地明白意思,並用說話來反饋自己的理解。同時讓學生理解運用“自言自語”這個詞。

1、是誰摘走了小松鼠的花生啊?幫小松鼠想一想,希望大家說的時候要注意說出你的理由。

2、各小組說說自己小組的討論結果。

3、花生究竟都到哪裡去了?出示資料:花生又稱“落花生”“長生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匍匐或直立,有稜,被茸毛。羽狀複葉。腋生總狀花序,花黃色,受精後子房柄迅速伸長,鑽入土中,子房在土中發育成繭狀莢果。我國栽培極廣,黃河下游各地最多。

(四)、再讀課文、迴歸整體

指導學生朗讀,要讓學生自悟自得。通過讀,讓學生理解體會小松鼠心情的變化。

教師在指導朗讀時,要避免逐段逐句地進行,應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和學習的主體性.

(五)聯絡生活,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哪些植物供我們吃的部分也長在泥土裡?(土豆、芋艿、紅薯、藕……)

2、課文裡的故事雖然結束了,但是小朋友們只要你再動腦筋,還會有一個新的故事,你能以《花生找到了》為題目再編一個故事嗎?試一試吧!把你編的故事講給小組同學聽。

總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圖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教學規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及時予以點撥指導,在課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師生關係,學會給別人以補充和幫助,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但由於能力有限,會有許多遺漏與不足,希望各位同行批評指正,我一定會虛心接受。

七、說板書設計

看到——花生開花了

小松鼠等啊,等啊——沒看見一個花生(花生長在地底下)

自言自語——誰偷走了花生

《松鼠》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法國作家布豐寫的科學小品文《松鼠》,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九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文章,是一篇自讀課文,著眼於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心理特點,把握教材,運用教材, 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

二、說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要抓住特點說明事物,感受文藝性說明文的語言風格。

2、能力目標:在掌握根據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採用擬人手法生動說明事物的寫法。

3、情感目標: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

4、思維目標:指導學生運用自主探究、小組探討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思考、聯想和想象能力。

三、說重點難點

由於這篇課文用擬人方法說明事物,語言風格生動具體,屬於一篇文藝性說明文,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說明文,讓學生一下子就分清平實說明與文藝說明的區別有著一定的難度;而且學生在這裡又容易混淆說明文中的描寫與記敘文中的描寫。所以我把教學難點確定為:體會本文文藝性說明文的語言風格,初步學會運用擬人手法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特徵的寫法。

四、說教法與學法

我記得葉聖陶先生曾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重要的是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作為一篇寫作訓練的課文,課文內容一般比較淺顯易懂,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小組討論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在教學上,要體現利用課文充當範文,為學生提供寫作仿效的“範本”,以此來開啟學生的寫作思路,使他們初步學會寫一般的說明文的思路。

新課程標準提倡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本課的學習方法定為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教師點撥、啟發為輔。

五、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分為五個部分: 創設情境—整體感知,明確目標—思維拓展,練習表達—激情小結—佈置作業

1、創設情境

我先讓學生們看一段松鼠的視訊。讓學生從視覺角度整體感受松鼠的可愛。我的這種匯入方式目的在於: 激發學生對於小動物的喜愛,又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使學生對它(動物)感興趣,這時學生的學習方式就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活潑的課堂氛圍。

2、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採用整體交付的方式,使學生初步把握文章的內容,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從整體上感知松鼠的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並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重點語句的理解。水到渠成的總結出本文的寫作特點。

3、思維拓展,練習表達

在學習的本課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在總結的學習方法基礎上提出練習的要求:假如你是一隻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呢?

這種自我介紹的形式,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講述中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熟悉松鼠內在習性的“馴良”和動作的“乖巧”這兩個特點,從而進一步掌握說明事物要抓住特點,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他們進一步體會到生動說明的妙處,教學重點難點再次得到落實。

4、激情小結

出示一些小動物被獵殺的圖片,提問:看了這些圖片,你想說些什麼?從而激發起學生保護動物、保護自然的激情。

5、佈置作業

學以致用,作業就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及運用的一個重要手段。本著本課的重點,佈置學生回家自行去觀察一種小動物,仿照課文《松鼠》的寫法,寫一篇說明文。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藉助視覺作用於學生大腦的重要教學手段,它將複雜的內容簡單化、明確化。本課板書旨在學習運用擬人手法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有條理的說明,因此板書力求簡潔、明瞭。所以本課我設計的板書設計如下:

松鼠

漂亮 馴良 乖巧 生理特性、經濟價值

1,抓住事物的特點。

2,修辭方法的運用

3,語言形象、生動

《松鼠》說課稿11

一、說教學內容

《松鼠》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一篇略讀課文。

主題闡述: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在《略讀教學舉隅》中提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於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精讀文章,只能把它認作例子與出發點,既熟悉了例子,只定了出發點,就得推廣開來,閱讀略讀書籍。”葉老已經十分精闢地闡述了精讀與略讀的關係,精讀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它們都是閱讀的最基本的方法,有著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讀與精讀一樣重要。《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為此我確立的主題是“如何使略讀課文為習作服務。”

二、說教材分析

《松鼠》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閱讀說明文,在這組說明性文章”中,重點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說明方法,選編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一些科學知識,喚起學生探索自然、科學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另一方面是讓學生了解說明方法,體會作者怎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形象地表達,並能在習作中加以運用。我認為教材編者的目的還在於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習性,從而呼喚我們人類關注動物世界的生存狀態,激發我們人類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熱情。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很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本文側重於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採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文章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三、說學生分析

根據本班學生平時學習情況,所以我在教學中設計了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的教學思路。使學生走進文字,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四、說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正確讀記“馴良、勉強”等詞語。

2、朗讀課文,瞭解松鼠的習性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比較《鯨》的說明方法,明白異同點,並充分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五、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松鼠的.可愛之處及生活習性特點。

教學難點: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課文不同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六、說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及教學手段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啟發、引導、輔導及促進作用,另外《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字對話的過程。因此這節課我採用啟發式、談話式和課件演示的教學方法來突破重點、難點,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本文是比較淺顯的文章,介紹的又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小動物,所以本課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老師的啟發、引導為輔。學生以讀為主,以閱讀促進學生思考,通過師生交流、溝通,生生交流、溝通,合作探究,達到共識,進而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

對比教學法:通過比較《鯨》的表達方法,加深對本課說明方法的認識,學習抓住事物特徵描寫小動物的方法。

快速默讀法:依據本學段中“默讀要有一定速度”的要求,快速閱讀文章,捕捉重要資訊。

七、說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談話匯入

依據教參中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略讀課文的教學第一步是先讓學生參照連線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所以,我採用開門見山的直接匯入方法,讓學生讀導讀中的一段話,找出向我們提出了哪三個問題,使學生有了學習的目標。從而做到學習不盲目。這樣,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使學生很快的走進文字。為後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略讀課文的教學一般強調的是“粗知文章大意”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但這一環節的教學是不能隨意刪減的。所以在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一些詞語,讓學生讀一讀,理解個別詞語,為學習課文服務。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五年級要求學生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所以此環節,讓學生圍繞“課文是從那幾方面向我們介紹松鼠的。”這一問題默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默讀時給學生一定的默讀時間,讓他們有思考的時間。這樣才能做到讀有實效性。通過學生充分的讀課文,開啟學生思想的閘門,一邊讀書,一邊彙報。抓住問題的主線,使學生整體把握文章。

(四)再讀課文,感悟寫法

學生邊讀邊思考:《鯨》這篇課文和《松鼠》這一課比較一下,看看這兩課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彙報時可以從說明的角度(內容)、表達方法、語言風格三方面進行比較。此問題是三個大問題中比較難理解的一個,所以,教學此環節時,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集思廣益,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小組力量,使問題迎刃而解。

(五)自主閱讀,體會喜愛之情

此環節教學,讓學生自由的讀課文,圈畫出作者對小松鼠喜愛的語句。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句子。教學時,我把介紹松鼠外形特點和搭窩過程兩個內容作為重點,多媒體出示內容和松鼠圖片,使學生通過看圖,理解帽纓形的尾巴的樣子。此時再一次讀書,使學生對課文已經有所瞭解的基礎之上,通過教師的點撥,鼓勵,使學生和作者產生共鳴。

(六)小結方法、拓展延伸

學習文章,是為了平時更好地運用它。所以,我在學習完這篇文章之後,我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學習了本文和《鯨》之後,你們覺得怎樣才能更好的介紹動物呢?”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平時的寫作中去。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七)作業超市

1、改寫練習

既可以把課文《鯨》仿照本文的表達方法進行改寫,也可以將本文仿照《鯨》的表達方法改寫成一般性的說明文。

2、仿寫練習

運用本課學習到的表達方法,寫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

3、課外閱讀描寫動物的文章,並摘錄精彩的語段。

板書設計:

漂亮(外形)

松鼠

馴良

(生活習性)

乖巧

八、說教學效果預測

正像閱讀教學不同於閱讀一樣,略讀教學也有別於略讀。略讀只是一種閱讀的方式,它的任務比較單一,只是為了獲取相關的資訊。而略讀教學則是一種教學活動,它承擔了更為廣泛的任務,不止是讓學生在略讀實踐中獲取資訊,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習略讀方法,學會略讀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因此,在略讀教學中光讓學生略讀是不夠的,還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學。所以整節課,我僅僅圍繞導讀中的三個問題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反覆的讀文字,儘可能的給學生創造與文字對話的機會,使學生和作者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想:只要我們教師能夠掌握略讀課文的教學方法,善於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靈活的設計教學環節。學生一定能在略讀課文學習的這片沃土上收穫地很多很多……

《松鼠》說課稿12

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所說的課文是《松鼠》,它所處的單元是蘇教版國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下面我將就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這四個方面加以具體的說明。

一、教材:

本課是蘇教版國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者布豐,本文是一篇說明文。

本單元我們將走進神奇而美妙的“動物世界”。七年級學生年齡還小,天真爛漫,對自然界的動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學習這個單元,可以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在閱讀思考中瞭解動物的形態、習性、性格等方面的特點,教師適當地加以點撥、引導,讓學生在反覆的閱讀中體味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此外,教師要因勢利導,激發學生關愛、保護野生動物的熱情,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松鼠的特點

能力目標:學會有條理地觀察和介紹小動物。

學習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提高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其中學習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提高表達能力。既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二、教法:

目標的制定,使得課堂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但任務的完成,還得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手段,是使教學過程達到優化的一種推動力。孟子說:“教亦多術矣。”“術”即教學方法,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採用靈活的教法,不拘一格,凡是能達到目的、快的方法,便是好方法。

根據閱讀教學的特點和本課的實際情況,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本課主要採取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在讀課文的同時,勾畫圈點,養成勤動筆墨,積極讀書的習慣。

2、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3、比較法:通過《辭海》介紹松鼠的短文與課文語言的比較,體會課文語言的生動性。

4、歸納法:通過歸納,總結出學習說明文,寫好說明文的方法。

5、拓展遷移法: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模仿課文介紹一種小動物。

三、學法: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教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生學。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教師的教,只有通過學生的學,才能起作用,見效率。

就這堂課而言,主要方法:圈點勾畫法、朗讀法(理由: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習慣),體驗法(理由:讓學生盡情地說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話題,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南師大教授吳永軍先生認為,閱讀是一種生命活動,是一種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對於文字的解讀,誰都不能聲稱自己具有特別的見解或洞察力,在極端的意義上,所有見解都是旗鼓相當的。)

四、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的教法和學法,我把本課設計成一個具體的教學流程,這個流程包括7個環節。

(一)匯入:

同學們,我請大家猜個謎語:形狀象耗子,生活象猴子,爬在樹枝上,忙著摘果子。 打一動物。學生猜對後,幻燈片出示一組松鼠的圖片,請學生聯絡謎語和圖片說說松鼠的特點。

你想進一步瞭解松鼠嗎?讓我們一起走進布豐的《松鼠》。

(這個導語能夠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和閱讀課文的興趣,創造出較好的學習氛圍。)

(二)整體感知

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完成兩個任務

1、用直線劃出文中概括松鼠特點的句子。

2、這些特點具體體現在文章的哪些段落?

(訓練了學生對重要資訊的篩選、歸納能力,幫助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掌握文章總分的結構形式。)

(三)明確作者思路

思考:“漂亮”“馴良”“乖巧”三個詞語能否交換位置,為什麼?

(這一問題的提出使學生從文章整體的角度體會到根據事物的特點來組織材料的重要性,得出“說明事物要做到言之有序”的啟示。)

(四)感受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的描寫

1、在反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說說你最喜歡小松鼠的哪個方面,作者是怎樣來介紹的。

(提示:可從詞語、修辭、情感等方面來考慮)

2、除了課文的介紹,小松鼠還想讓同學們更多地認識它,瞭解它。請看《辭海》中對它是怎樣說明的(投影)

現在請同學們來比較一下課文和《辭海》中的語言,如果你是小松鼠,你更喜歡哪一種介紹語言?為什麼? 請結合具體的詞語或句子談談。

(比較閱讀能讓學生更感性地體會到課文語言的生動性。)

教師小結:作者喜愛松鼠,他把這份感情融進了人格化的描寫和富含感情的語言中,所以把小松鼠寫得非常可愛。,希望你們能學習本文的寫法,抓住你喜歡的小動物的特點,生動而有條理地向同學們介紹。

(五)拓展

有人認為文章的最後兩句話是這篇文章中的一個不和諧音符,你是怎麼看的,請說說理由。

(這一部分可能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無論是贊同還是反對,學生關心松鼠的命運,喜歡松鼠的感情都溢於言表,而這就達到了本課培養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這個目標。)

(六)請你幫助我

由於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可愛的小松鼠正面臨著生存危機。它們需要得到我們的幫助,請你為保護松鼠行動設想一個好辦法。

教師小結:同學們的想法都有一定的可行性,我代小松鼠謝謝大家。作家劉墉說過:“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這,‘人生的大愛’,愛人群,愛大地,愛宇宙,愛每一個小小的生靈。’就讓我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保護松鼠這一可愛的小生靈貢獻出應有的力量吧!

(七)作業

學習本文的寫法,生動而有條理地向同學們介紹你喜歡的小動物。450字左右

(本文采用擬人手法把松鼠寫得活靈活現,讀起來親切可愛,非常適合國中生閱讀、仿效。而本單元的作文訓練又是“抓住特點介紹動物”,藉此水到渠成地進行說明文的寫作訓練,是在學習課文基礎上的學以致用,也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及運用。)

《松鼠》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科學童話,借小松鼠找花生這件事間接告訴學生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常識。

課文采用科學言語的形式,寓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活潑淺顯,符合兒童特點。課文結尾小松鼠的問題即與課文呼應又能引發學生的思考。這篇課文的大部分生字都集中在第一自然段,學生讀順了第一自然段,接下來的閱讀就容易了。本課難讀的是第四、五自然段的兩句話。前句講小松鼠始終沒看見花生的果實,間接地說出花生的果實不是結在莖上的這一特點,後一句講小松鼠弄不明白,自己每天都來看花生,花都落光了,怎麼沒見一個花生,於是獨自猜想:是誰把花生摘走了?以學生現有的水平及對花生的瞭解應該能夠感知。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學生能認識12個生字,並能理解和運用“格外”、“自言自語”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產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生能認識要求認的字,並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花生結果的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能夠對觀察事物產生興趣,學會觀察事物。

二、說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因為一年級小同學比較活潑,富於想象力的心理特點,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擬定了以下教法:

,我採用了法進行教學。

一是在活動與生活中創設情景,情趣教學

教學中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喚起學生的情感。教學《禮物》我在一下來兩方面作了努力:

(1)讓學生參與猜謎,激發學習情趣。

謎語學生對花生比較熟悉,而且又是最喜歡參與的活動,通過謎語喚起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容易入情入境。

(2)引導學生超越文字,調動多種感官發揮想象。

在理解“自言自語”詞語時,引導學生在自己完成一件事情遇到困難,而旁無他人時會說什麼,說說看,然後接著點撥,這就是“自言自語”。

二是與學生建立夥伴關係,合作學習

(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教師引導學生相互合作,讀通課文。學生讀通後進行激勵,師生互動調動學生情趣。

(2)表情朗讀,體驗真情

品讀課文,越是細細品味,越能夠體會其中的情感與內涵。教師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之後,進行朗讀指導,並鼓勵學生有個性朗讀。

三、說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為了充分體現“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根據課標的要求,這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用發現法、合作法、比較法與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的指導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1、謎語導課

我認為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駕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通過橋樑,師生的心拉近了。如一開始我會問學生:喜歡謎語嗎?老師這兒有個謎語:“麻屋子,紅帳子,裡面睡個白胖子,猜猜是什麼?接著由孩子們喜歡吃花生引到松鼠也喜歡,就把松鼠想吃花生的熱情與自己的心裡結合起來,拉近孩子與小松鼠的距離。通過激發,孩子就能積極、主動地投入自學。

2、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最初接觸課文,學生只要能讀正確,讀通順就可以,讀之前交待一下學生讀書的一點要求,教給孩子讀書方法:比如,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發現易錯字,多音字圈起來,告訴大家……

2)個人檢查讀時,抽幾個小朋友分段讀書,並讓聽的同學與朗讀的'同學互相提要求與建議,使孩子明確自己在讀或聽時該注意什麼。

3)讓學生評價學生。學生之間正確、公正、激勵性的評價與建議可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

4)一起說說自己都讀懂了什麼,讓學生知道課文的大意,提高總結歸納能力。

3、字與文相結合,在合作中學習。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創新和進取的精神,對課文的質疑可以使學生懂得在思考中學習,在問題中學習。

(一)注重識字形式的多樣化

新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識字目標告訴我們: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如何使學生有這樣的願望,我覺得識字的形式應該多樣化。在教案中,我設計了這樣幾種形式,首先是小組交流識字情況,然後小組把好的識字方法推廣到全班。在鞏固識字階段,我設計了“小松鼠過河遊戲”、“花瓶開花”等遊戲,最後圍繞課文內容自編了一首帶有本課生字的兒歌。同時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注意讓學生把字帶到文中去,理解生字在文中特定的語言環境中的意思,這樣的設計,激發了學生識字的激情,課堂頓時活躍起來。同時學習中也加入了合作學習,讓識字在遊戲中完成,讓識字在理解中昇華。

(二) 注重在合作學習中朗讀與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並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採用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嚮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

人們都知道“一千個觀眾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閱讀文章後到底有什麼樣的感受,這是教師應把握住的。要為學生營造寬鬆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起來發表意見,教師應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不要在剛入學不久,就把學生的獨到意見扼殺在搖籃裡。在教案中,我只設計了教師的導語,而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從讀中悟,讓學生參與評價。同時為加強小組的合作性,我設計了每組輔導一名學生參加朗讀比賽,組織記者招待會讓優勝學生談體會,這樣的設計不僅練習了朗讀,也鍛鍊了口語交際能力。

(三) 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想象力

新教材注重了圖文並茂,所以學生愛讀。我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讓學生仔細觀察,透過觀察瞭解文章內容,透過文章內容想象文章以外的內容。教案中,我讓學生觀察“花生開花”圖,引出“格外”、“鮮豔”一詞,引出松鼠與鼴鼠的對話,引出松鼠高興的心情,觀察“小松鼠疑問”圖,引出“奇怪”和“自言自語”,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花生到底到哪兒去了?

(四) 注重課內與生活實際的結合

教案中,我還設計了續編故事和了解還有哪些植物的果實長在地裡。這實際上是讓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

4、指導讀書

通過分角色讀課文,把自己變成文中人物,進一步感受課文內容,進行感情讀書。

5、學會觀察

寫一塊“觀察日記”下節課看看誰觀察地最仔細,評一為“小小觀察家”。引導學生要學會思考,學會觀察,做個有心人。

《松鼠》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是山教版國小語文第二冊第10課的內容,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主要寫兩隻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平衡的故事。文章語言輕新明快,情節生動,引人入勝,深受兒童喜愛。通過學文使學生領悟到我們在向大自然索取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

知識目標:認識“活、眨”等8個生字,會寫“以、後”等7個字。

能力目標:在讀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環保行為,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複述童話。

情感目標:初步感受回報自然、植樹造林的重要,願意參加植樹,認養樹木等活動。

教學重點:讀文理解小松鼠的“聰明活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養成愛綠護綠的行為。

二、說設計思路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把重點放在識字和朗讀上。識字應該目標明確、方法多樣,朗讀要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根據本課的重點以及新課標的精神,課中我讓學生主動探究地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增強合作意識,並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發現學習的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

在識字教學中,我把握“多識少寫”的學理依據,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我採取先呈現帶生字的詞語,從詞語中提出“生字”,運用多種形式熟讀生字後,讓學生通過觀察、小組討論如何識記住這些生字?然後呈現帶有生字的句子,讓這些字回到不同的語言環境中,看看學生“換了環境還能認識它們嗎?”

朗讀感悟是課文的另一重點,我緊扣課文內容的情感線:高興、擔心、快樂,在課件出示第一幅插圖後,讓學生帶著高興的語氣朗讀,隨機出示第二幅插圖後,觀察提問:“為什麼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地裡埋下一個”讓學生自讀自語。然後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兩個重點句:“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和“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以後到處光禿禿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們吃什麼呢?到哪兒去住呢?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體會松鼠的心情,再讀感悟時,特別是省略號,引領學生去發現森林其他動物的擔憂。當學生明白出除了小松鼠之外,其他小動物出同樣離不開森林,抓住契機,再次出現中心句: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地裡埋下一個”,讓學生再讀感悟,學生在讀中情感得到昇華,深深體會文章內涵。

三、說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松鼠嗎?看,有兩隻可愛的小松鼠今天要和我們一起上課呢?

(CAI課件演示:兩隻小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還和小朋友打招呼)

你們瞭解小松鼠嗎?誰來說一說?

板書課題:松鼠與松果

齊讀課題。

(一年級學生對新奇事物好奇心強,又非常喜歡小動物,鮮明的畫面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自然地進入學習情境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大家想不想聽這個故事?先聽教師範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音。

3、指名讀課文,重點評價字音;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遍課文。

4、試說說你讀懂了什麼?如果學生不能複述課文內容,教師可引導進行。

(《新課程理念》十分強調引導學生實實在在地去接觸文字,感悟文字,這是增強學生語感能力的必要前提。讀後交流的空間也是開放的,尊重了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個體差異。)

三、合作交流,學習新字

1、出示詞語

cōng míng huó po hū rán zhǎ yǒn jing

聰 明 活 潑 忽 然 眨 眼 睛

rú guǒ zǒng yǒu yǐ hu zhǔ yì

如 果 總 有 以 後 主 意

自己讀一讀,認一認。

2、指名讀。

3、去掉拼音“開火車”讀詞語。

4、出示生字卡,誰想當小老師來試著教同學們讀讀。

4、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如何記住這些生字?想交流哪個字就交流哪個字?

5、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學生試讀。

聰明活潑的'小明學會了種花。

天忽然暗了下來,很快就下起了大雨。

如果明天天晴,我們就去春遊。

學了這一課,我們以會更愛護樹木了。

我們有了一個美化校園的好主意。

(每個孩子的識字基礎,識字能力是不同的,改變反覆齊讀方法,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交流識記方法再回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深記憶。)

四、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一)、學習第一段

(課件演示:第一幅圖小松鼠在摘松果吃)如果你是這隻小松鼠,在這麼美麗的森林裡,摘吃松果,心裡會怎麼想?課文裡哪一自然段寫這幅圖?

2、自由讀,看誰能讀出小松鼠的高興勁兒?

3、指名朗讀,評議。

4、指導朗讀重點句:每個松果都那麼香,那麼好吃。

(二)、學習課文二、三自然段

(課件演示第二幅圖:小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裡埋下一個)

1、觀察圖中的小松鼠在幹什麼?“為什麼小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裡埋下一個?”

2、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讀二、三自然段,自讀自悟。

3、交流感悟。體會松鼠的心情。

4、引出中心句:“如果光摘松果,不摘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和“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以後到處光禿禿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們吃什麼呢?到哪裡去住呢?”

通過自由讀,教師範讀,指導讀等多種形式體會松鼠的心情。

5再次出示中心句:“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裡埋下一個。”齊讀。

(三)、學習課文5、6自然段

1、松鼠的願望有沒有實現?多種方式讀讀課文第5、6自然段。

2、交流、彙報。

3、如果你是這棵挺拔的小松樹,用你的姿勢告訴我?那麼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樹是怎樣的?茂密的松樹林呢?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那又會怎麼樣呢?

(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來體會松鼠心情的變化,最後用肢體語言來理解“一棵棵、茂密、光禿禿”這三個詞語,有利於學生親身體驗,引起情感共鳴,比空洞的說教更具說服力。)

《松鼠》說課稿15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中班散文《小松鼠的大尾巴》,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和準備、說教法學法、說活動過程和活動延伸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我說的第一點是教材分析:《小松鼠的大尾巴》是一個充滿濃濃愛意的散文故事(體裁風格)通過生動優美的語言講述了小松鼠在四季中幫助別人的故事(內容)。四句式的語言結構,讀起來朗朗上口。(結構)尤其是“**,我來幫助你吧”句式的反覆出現,不僅給幼兒帶來了學習的樂趣,還有助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語言)作品字裡行間始終洋溢著歡快熱烈的氣氛與充滿關愛的情感基調,充分表現了小松鼠美好的心靈。揭示了與人方便,自己也能快樂的道理。(內容反映的思想)

我說的第二點是學情分析中班幼兒掌握詞彙的數量和種類較小班幼兒來說明顯增加,對詞義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能較有序,連貫的進行表達。(學習,年齡特點)結合本班幼兒語言發展特點(本班幼兒特點)及綱要精神“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基於以上兩點分析,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結合綱要)

二.說活動目標和準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總說活動目標)基於對散文的理解和分析,結合綱要精神和本班幼兒發展水平。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我來幫助你吧!”的句式。

能力目標:嘗試自主學習,能用語言,動作等多種方式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情感目標:感受動物間樂於助人的美好情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重難點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發麵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本次活動,我將重點放在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我來幫助你吧!”的句式。我將難點放在能用嘗試自主學習,能用語言、肢體動作等多種方式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是活動成功的前提。為了更好的開展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準備。

1、物質準備:教學課件(共4頁)教學圖譜一套和字卡“我來幫助你”表演道具若干。

2、經驗準備: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三.說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師幼互動。因此,活動中我除了以幽默、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還挖掘此活動價值組織教學,採用的教學法有:自主學習法,多通道參與法,遊戲法,圖譜法。下面我重點說一下游戲法: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的特點。通過遊戲方式進行的教學活動,可以使幼兒學的輕鬆,學的愉快。

四、說活動過程

引導語:綜上所述,根據中班幼兒語言學習和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圖片匯入,引發興趣

(二)自主探索,瞭解內容

(三)完整欣賞,學習散文

(四)多元朗誦,鞏固練習

(五)情感提升,結束活動

引導語:首先我說說我的第一環節

(一)課件匯入,激發興趣

出示一條活靈活現搖擺著的小松鼠的大尾巴,請幼兒猜猜這條大尾巴是誰的。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快來看一看,這條大尾巴是誰的呀?(小松鼠)這條大尾巴到底是不是小松鼠的呢?我們一起來問問它吧:“大尾巴,大尾巴。你是誰的大尾巴呀?”

2、教師:(課件出示一隻小松鼠)。小朋友們真聰明一猜就猜對了。誰來說說這條大尾巴有什麼用呀?(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知道的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

猜測幼兒回答:小松鼠的大尾巴可以打掃衛生,可以當降落傘等。結合幼兒的講述,教師可以予以適當的表揚。

說明: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用一條動態的大尾巴來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接著我讓幼兒猜測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調動了幼兒的已有經驗,打開了幼兒的思維,通過幼兒一個個富有創意的想法,增強了小松鼠大尾巴的神奇性。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的鋪墊。

(二)多種方法學習故事

1、自主學習,瞭解內容。

師:小松鼠的大尾巴有這麼多神奇的作用啊!小朋友們想不想看看小松鼠會用這條大尾巴做什麼事呢?(想)

師:老師用圖片方式記錄了小松鼠大尾巴的故事,請小朋友們去看一看,說一說,然後把你們看到的來和同伴分享好嗎?

做法1、將幼兒分成三組觀看圖片,自主學習故事內容。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與思考。

教師巡迴指導時的提問。

圖片一:春天

1、你看到的小松鼠的大尾巴的故事是發生在什麼季節?(春天)你從哪裡看出來的呀?(柳葉發芽了,桃花開放了……)

2、春天,小松鼠出門去遇到誰呀?(小雞)小雞遇到了什麼麻煩呢?(小雞被雨淋溼了)

3、哦,你們猜猜小松鼠看到小雞被雨淋溼了,會對小雞說了什麼呢?(小雞,我來幫助你吧!)

4、小松鼠會了什麼好辦法來幫助小雞呀?(小松鼠用大尾巴幫助小雞擋雨)

圖片二:夏天

1.你看到的小松鼠的大尾巴的故事是發生在什麼季節?(夏天)你從哪裡看出來的呀?(太陽公公把大地照的很熱,荷花開放了……)

2、夏天,小松鼠出門去遇到了誰呀?(小蝸牛)小蝸牛遇到了什麼困難?(被太陽晒出汗了)

3.哦,那你們猜猜小松鼠看到小蝸牛被太陽晒出汗了,會對小蝸牛說什麼?(小蝸牛,我來幫助你吧!)

4.小松鼠用了什麼方法來幫助小蝸牛呢?(小松鼠用大尾巴幫小蝸牛扇扇子)

圖片三:秋天

1、你看到的小松鼠的大尾巴的故事是發生在什麼季節?(秋天)你從哪裡看出來的呀?(樹葉都變黃了,有的已經落下來了)

2、秋天,小松鼠出門去看見了我誰呀?(小兔)小兔在做什麼?(小兔在掃樹葉)

3、哦,那你們猜猜小松鼠看見小兔子在掃樹葉,會對小兔說什麼?(小兔,我來幫助你吧!)

4、小松鼠會了什麼方法來幫助小兔子呢?(用大尾巴幫小兔掃樹葉)

說明: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課堂的主導。這一環節,我為幼兒提供了與故事內容相符的圖片一套,通過讓幼兒看圖片,在看看,說說,猜猜中學習故事內容。體現學習的自主性。

做法2、教師、通過提問讓幼兒分享經驗,教師依提問出示掛圖,以圖譜形式幫助幼兒梳理內容。

這部分的提問內容與巡迴指導時提問內容相同。但要適當的擴充套件活動的形式,比如在讓幼兒猜測小松鼠的會說的話時,可以讓幼兒學一學。使活動顯得動靜結合。

教師在幫助幼兒梳理內容的時候要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特別是表演的方式,每一句都要體現不同。比如說在學習春天這部分的內容的時候可以讓小朋友想一個動作來表示小松鼠大尾巴,之後由老師來扮演小雞,小朋友們合力來表演一條大大的尾巴,來幫助小雞擋雨。體驗合作的樂趣,幫助他人的樂趣。在學習夏天的時候,可以請小朋友用小手來當小松鼠的大尾巴,為鄰座的小朋友來扇扇風。讓幼兒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在學習秋天的時候,可以請小朋友一起來為小白兔掃落葉。讓幼兒體驗勞動的辛苦,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2、完整學習,多元練習。

(1)進一步學習故事內容

教師:小朋友們!春天,小松鼠用大尾巴幫小雞擋雨。夏天,小松鼠用大尾巴幫小蝸牛扇扇子。秋天,小松鼠用大尾巴幫小兔掃樹葉。我們接著來看一看冬天,這條大尾巴會有什麼神奇的作用吧!觀看課件,並且嘗試用一句連貫的話來表達所看到的內容

(2)多種方式鞏固提高

做法1、師幼共同講一講故事,同時鼓勵幼兒做動作增強感染力。

做法2、迴圈播放小松鼠的大尾巴故事,按小組的形式,幼兒自選頭飾進行故事表演。

說明:這一環節,我通過小組的形式讓幼兒自己選擇頭飾進行表演。讓幼兒在與他人共同完成表演的同時體驗合作的過程,指導合作的快樂。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我讓幼兒自由的進行表演、這樣做不僅豐富了活動的形式,而且有利於幼兒對故事的理解。體現生態課堂理論

(三)提升情感結束活動

引導語:第三個環節是結束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小松鼠的大尾巴。小朋友你們喜歡故事裡的小松鼠嗎?為什麼?

猜測幼兒回答(喜歡,因為小松鼠樂於助人)

離場:可愛的小松鼠門,讓我們一起出門去,看看有誰需要我們的幫助好嗎?

說明:我用小松鼠出門,繼續發揮大尾巴的作用去幫助其他小動物的作為活動的結尾,不僅能夠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能夠在腦海中續編故事,發展語言的思維能力。同時讓活動在自然的過度中結束。使幼兒覺得這不是一堂課,而是一次奇妙的情感體驗。

五.說活動延伸

引導語:最後,我說一下延伸活動,活動延伸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拓展與補充,我為本次活動設計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延伸活動:

1、家園共育:回家後與爸爸媽媽一起想一想小松鼠的大尾巴還會幫助誰?會怎樣幫助?並嘗試續編故事結尾。

2、區域活動:將小松鼠的大尾巴的圖片放到語言區,供幼兒鞏固學習。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設計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幼兒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及時調整,這就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靈活的教育機制,努力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以上是我對這個語言活動的理解、分析與做法,如有不當之處請評委老師給予批評指正,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附散文:小松鼠的大尾巴

春天,小松鼠出門去,看見小雞被雨淋溼了,小松鼠說:“小雞,我來幫助你吧!”小松鼠用大尾巴幫小雞擋雨。

夏天,小松鼠出門去,看見小蝸牛被太陽晒出汗了,小松鼠說:“小蝸牛,我來幫助你吧!”小松鼠用大尾巴幫小蝸牛扇扇子。

秋天,小松鼠出門去,看見小兔在掃樹葉,小松鼠說:“小兔,我來幫助你吧!”小松鼠用大尾巴幫小兔掃樹葉。

冬天,天很冷,小松鼠在家睡覺,用它的大尾巴當被子蓋,真暖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