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必備】說課稿錦集六篇

說課稿2.27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說課稿錦集六篇

說課稿 篇1

橋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三篇課文,課題是《橋》。本單元的單元主題是感人至深的故事。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動我們的地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並且認真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感受人物心靈的美好和品質的高尚。根據對教材特點的把握,我將《橋》的說課內容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橋》的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穩,高風亮節和果斷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老支書身上那種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正是文章要向我們弘揚的。

2、教學目標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品位語言,理解內容,深刻感受課文中人物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3)、讓學生在讀書思考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3、教學重難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難點是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意。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創設情境法,激發學生探索文字的衝動,朗讀感悟法,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詞彙,以及講授法,點撥法等在本課的設計過程中,我著重考慮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參與度,提高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因此,在理解文字的過程中,我讓學生運用探究、合作學習等方法,自讀自悟,自主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悟情感,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說教學程式

(一) 開門見山,聚焦洪水

1利用提示性談話,提出閱讀要求:邊讀課文邊用筆勾畫出描寫大雨和洪水的詞句。努力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根據學生交流的結果,適時用課件出示這些句子詞語,並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朗讀,體會洪水的可怕。(課件出示:略)3、通過多媒體情境展示,再現文字情境,讓學生用心去感受當時的場景,並在情感體驗中聲情並茂地讀,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深化情感體驗,使語言、情感、精神三者和諧共振,併為下文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抓重點詞,感悟群眾

我讓學生找出描寫人們慌亂的詞語,並適時板書:驚慌、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再讓學生讀一讀,感受人們的驚慌失措。

(視訊對學生留下的情感衝擊,會使學生以換位思考的方式,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當時情勢的危急。)(三)、熟讀精思,步步深入

1、激情匯入,聚焦老漢

驚慌失措的人們"你擁我擠、瘋了似的、跌跌撞撞"擁向那唯一能逃生的窄窄的木橋,危險將在瞬間發生!這時,人們看到——(課件出示課文:略)生接讀。(板書:老漢)2、透視老漢,深入感悟

①、潛心會文自讀感悟

閱讀是教師、文字、學生對話的過程,學生潛心會文是實現三者對話的主要環節。讓學生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讀一讀,怎麼感受就怎麼讀,這是對學生自我感受的珍視,體現對學生情感的珍視。因此我讓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老漢是怎樣的一個人?畫出令你感動的詞句。在最打動你心靈的地方寫上自己的感受或感動的原因,並讀一讀,怎樣感受就怎樣讀。

②、抓重點詞句品讀感悟

("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親近文字、感受文字情感、獲得語感體驗的重要手段。以悟代講,以讀代講,更能讓學生直接與文字進行對話,在對話中觸動情感的脈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領悟可能不很到位,我就適時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經過自讀、悟讀、範讀等方式,使學生能較好地把握人物的情感,與文中人物產生共鳴,從而真正達到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如在學生感悟到老漢的鎮定、捨己為人後,我首先用激情的語言過渡,再引導學生抓住"衝、揪、吼、凶得像只豹子"體味老漢的嚴格要求,接著,學生加上表情、動作,帶上自己的真情實感朗讀體會老漢的嚴格要求,品味老漢焦急、惱火背後的那顆愛民之心。

3、走近人物,激情對話

過渡:老漢是村支書,他愛民;老漢是父親,他愛兒子。但在生死攸關之際,他無私地選擇了大家。為了村裡一百多號人的安全,他失去了兒子,留下的只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伴隨著那如泣如訴、深沉悲憤、感人肺腑的背景音樂,我沉痛的交代著課文的結尾。 音樂的渲染,老師深情的範讀,孩子們的感情是一發而不可收。我先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再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聯想:老太太正站在丈夫和兒子曾經站立過的地方,深情地呼喚著她的丈夫,呼喚著她的兒子。老太太會對她的丈夫和她的兒子說些什麼呢?如果老漢能聽見老太太的訴說,他會怎麼想呢?從而深入感受人物內心的真實狀態,達到情感的昇華。)(四)、再度釋"橋",領悟深意

此刻,山澗溪流上,再也沒有了那座帶給人們生的希望的生命橋(板書:生命橋)。可我們卻分明看到有一座橋穩穩地架在了人們的心目中,它熠熠生輝,它堅不可摧。你看到了嗎?是一座什麼橋?學生交流:從而理解這不是一座黨員和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板書:連心橋)(五)、拓展練習,情感昇華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孩子們在"接受感動"後,有著強烈的傾訴慾望,這既是對課文學習的積澱,更是一種真情的感動在傳遞和蔓延。因此,我佈置瞭如下的練習:想象寫話,祭奠的這一天,全村的老老少少都來了,整個村莊都嗚咽了。老支書的墓前,齊刷刷地跪了一片。悲痛欲絕的鄉親們會說些什麼?請你身臨其境地想一想,寫下鄉親們的肺腑之言。

四、說板書設計

老漢 人們

鎮定 橋 驚慌

捨己為人 有序 你擁我擠

嚴格要求 生命橋 瘋了似的

愛親人 跌跌撞撞

連心橋

我的板書力求達到簡明扼要,抓住題眼,直奔中心,達到"高效能、簡約化"的功效,有利於學生理解文字的主旨。

橋說課稿

一、說教材

《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組課文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 ()!肚擰返淖髡唄成釙櫚廝茉熗艘晃黃脹ǖ睦瞎膊吃鋇墓飠孕蝸蟆K焉南M酶褐冢閹賴奈O樟舾約海米約旱難庵鵒艘蛔恍嗟那帕骸?

這篇文章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語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在表達上構思新穎別緻,設定懸念,前後照應;多用簡短的句、段渲染氣氛;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增強表現力。

二、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本課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品味語言,理解內容,深刻感受共產黨員把生的希望留給百姓,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精神。

3.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瞭解課文在佈局謀篇,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上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三、說學生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語言感悟的能力。對於本課扣人心絃的故事,學生的閱讀主動性,積極性應該很高,但對共產黨員面對危險時,把生的希望留給百姓,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夠深入。

四、說教法

1.針對學生認知特點和教材的特點,在教學中,儘量挖掘文字的價值,體會語言的魅力,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媒介,給學生以多方面的感性資料,儘可能多的把課堂交給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的學習2.倡導學生個性化閱讀,探究文字思想美。

五、說學法

學生主要通過自讀自悟,思考,探究等方法體會洪水的凶猛與無情。

六、說課前準備

準備洪水暴發的圖片及重點句子的課件。

七、說課時安排

我準備安排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抓住文中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第二課時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八、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出示課件(視訊資料)。

看完資料,同學們想到了什麼?誰來說一說?

預設:我想到了洪水是多麼可怕,洪水又是多麼的無情啊。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在洪水襲來時人們自救的文章。

出示課件(板書:16橋)

二、自學生字詞。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文章中的生字,劃出新詞。

2.交流彙報。

三、範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

思考:課文寫了怎樣一件事?

2.指名學生回答。

深夜,當洪水襲來時,老村支書記冒著生命危險,不存私念地指揮一百多號人有秩序地過橋,最後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捲走了3.集體朗讀。

四、再讀課文,感受洪水的凶猛。

1.輕聲朗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描寫雨水和山洪凶猛的句子。

出示課件

(1)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你從哪些詞語中看出雨水非常大?誰來讀一讀?

(2)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裡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2.指導朗讀,讀出洪水的凶猛與可怕。

3.出示課件觀察畫面。

這就是當時洪水襲來的情景。看了這幅畫面,這場洪水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形容嗎?

4.出示課件引導:當洪水突然襲來的時候,村莊裡發生了什麼?

村莊驚醒了。人們翻身下床,卻一腳踏在水裡。驚慌失措的人們你擁我擠地逃跑,尋找生路5.引導:人們找到生路了嗎?是什麼?

預設:找到了,是一座窄窄的木橋。

6.引導:橋是一座窄窄的橋,人是一百多號人,水已沒到了腰部,如果人們毫無秩序地搶著過橋,會造成什麼後果?

預設:(橋毀人亡)。

7.引導:然而慘劇有沒有發生?(沒有)是誰扭轉了局面?是誰挽救了大家的性命?

指名回答: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五、品讀語句,體會人物品質。

1.出示課件,提問:年邁的老支書沒有因為驚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樣做的?怎麼說的呢?請讀課文找出最讓你感動的地方讀一讀。

(1)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面臨危機時,老漢的神情是怎樣的?(沉著鎮靜)誰能讀出老漢的沉著鎮靜和威嚴來?

(2)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邊!"指導朗讀。

(3)老漢突然衝上前,從隊伍裡揪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凶得像只豹子。

A.找出描寫老漢動作的詞。(衝、揪、吼)

b.你從這些動詞看出老漢當時的心情怎樣?

c.你能用生氣的語氣讀出來嗎?

問:從"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這句話看出老漢怎樣的神情與品質?

你從這些語句中感受到老漢是個怎樣的人?

六、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領悟了《橋》這篇課文中洪水的凶猛和無情,更加體會到了老支書把生的希望留給百姓,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偉大人格。

七、思維拓展。

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老漢說些什麼?或者你想用怎樣的語言去讚美老漢?

附:板書設計:

16橋

洪水凶猛無情

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

老漢(老支書)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橋說課稿

一、 說教材

《橋》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的一篇感人的文章。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樑。文章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語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文章構思新穎,設定懸念,前後照應;文中用了很多簡短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增強表現力。語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

二。說學生

現在的學生對共產黨員面對危險時,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夠深入,也不容易聯想到橋的深刻含義。

三。說教法

針對學生認知特點和教材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準備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進行自主、探究性教學,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感悟,從而實現與文字的對話。

四、說教學目標:

針對中高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在知識與能力方面:認讀寫生字、詞,能夠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2、在過程與方法方面:初步體會文中環境描寫烘托氣氛,領會作者的表情達意;3、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感受老漢捨己為人、臨危不懼、沉著冷靜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點是:抓住人物言行感受老漢捨己為人、臨危不懼、沉著冷靜的高尚品格;教學難點是: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感受作者佈局謀篇的特點。

五、說教學過程:

(一)、自主探究,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我首先播放多媒體課件:山洪暴發的情景。看完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剛才你看到了些什麼?這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交流以後再請學生看書,()指名讀第一部分,其他同學思考:你從哪些地方能感受到情況的危急?村民們在這種時候又有什麼反應?

這一環節的設計,以達到對課文的深層意蘊的體驗和領悟,使學生在思想上、情感上與文字產生共鳴。

2、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人們跌跌撞撞地向木橋擁去,可來到木橋前,人們都停住了腳,這是為什麼呢?從這些地方,你能感受到什麼?

那麼,老漢是怎樣組織村民們過橋的?從中你又能看出老漢是個怎樣的人呢?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的第二部分並思考、交流,有感情地朗讀。

在學生交流感受時適度引領學生深究並作點撥,提升學生的認識深度。最後再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部分,再一次感受那扣人心絃的場面。

3、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五天以後,洪水退了。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裡祭奠。——老漢的妻子,小夥子的母親,小夥子也是老漢的兒子。同學們,讀到這裡談談心中的感受吧!

讓學生"情動而辭發",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語言實踐的活動。

(二)、拓展——理解"橋"

課文為什麼以"橋"做題目,從而深刻體會"橋"所蘊含的深意。"老支書,你在生死關頭,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永遠不會坍塌的橋".

(三)、總結全文

總結全文,迴應教學目標,這時候我這樣做全課的總結:一座橋一座故事,窄窄的木橋被洪水沖走了,但是全村百姓的心裡卻建起了另一座橋,那就是老漢和兒子用生命築起的生命橋。

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題目是國小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食物中的第4課《食物的營養》。我將從以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食物的營養》是鄂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是讓學生懂得營養全面合理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通過這節課的活動,要讓學生認識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的,其成分包括蛋白質、澱粉、脂肪、維生素等。能通過實驗小組合作學習瞭解常見的食物中分別含有哪些營養成分。

學情分析:

1、學生已經對食物有了充分的認識,都知道餓了就要吃食物,其實就是從食物中獲取營養的過程,這是我們能順利進行並完成本課知識的基礎。

2、由於三年級是本期初步接觸此門學科,通過實驗瞭解食物中含有營養還有障礙,同時也說明了學習本課的必要性。

教學目標:

1、瞭解食物中所含的主要營養成分

2、瞭解營養成分對人體的重要性

3、學會用簡單的實驗方法檢驗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過程和方法:

1、能通過實驗瞭解各種食物中的營養成分

2、能根據食物的不同營養進行分類

3、加強對科學探究一般過程的認識,進一步提高提出問題、處理資訊和分析探究結果的能力。

4、通過對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的瞭解。讓學生意識到養成不挑食的飲食習慣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

教學難點:用實驗的方法辨別食物中的營養,並會按不同的營養分類。

 二、說教法

1、實驗探究法:讓學生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多層次進行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往與對話。著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與“互動”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2、開放式教學法:在教學中運用收集資料,創設情境,提供材料等教學手段,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做到主動地、自主地和創造性的學習。

3、發現法:通過分組實驗,討論,加深對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的認識,進一步提高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處理資訊和分析探究結果的能力。

 三、說學法

本節課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識規律及學習目標,指導學生掌握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探究的方法:本節課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便於發揮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培養學生參與合作的精神,如小組合作、實驗檢驗蛋白質、澱粉、脂肪的方法。

2、實驗探究法: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多層次進行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著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與“互動”的主體性。

3、質疑討論法:如食物中含有這麼多營養,我們每天只吃一種食物行嗎?在學生試驗的基礎上提出問題進行討論交流,營造平等、和諧、互動的氛圍,使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又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

 四、教學程式以及相應的教育教學思想

教學設計思路:本節課主要學習食物的四大營養成分對人體的重要性,通過實驗瞭解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質、澱粉、脂肪、維生素四大營養成分,並能根據食物的不同營養分類。

教學準備:

1、 實驗器材:酒精燈、火柴、碘酒、白紙

2、 食物、瘦肉、熟蛋白、米飯、饅頭、肥肉、花生、黃瓜、辣椒等食物

3、 實驗記錄表及酒精燈圖

4、 按6人實驗小組備齊以上儀器和食物

教學過程:

首先問話匯入新課:通過統計喜歡吃的食物和情景圖,引出新課,板書課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這些食物中有什麼營養的興趣。

接著通過活動探究新知:

活動一:指導學生認識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這是本課的重點所在,通過實驗和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等一系列教學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食物中含有的營養成分,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活動二:能辨別各種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根據食物的不同營養分類。

然後進行課外延伸,通過對食物中營養成分的瞭解,讓學生意識到養成不挑食的飲食習慣的重要性。

再談今天這節課有什麼收穫?對本節課進行總結。

 五、說板書設計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了涵蓋食物中主要營養成分,從食物名稱、實驗方法、實驗結論、是什麼營養成分,簡單明瞭板書。使學生感知到我吃的食物要合理搭配,為下節課設計一日食譜打下基礎。

說課稿 篇3

尊敬的評委、老師:

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題目是 面試禮儀。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法、學法、教學過程這六個方面分別加以介紹分析,不足之處,盡請指正!

首先,我對本教材進行分析。《面試禮儀》是人教版教材 《職業道德與法律》的 第二課第一框的內容。

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過了塑造良好形象,初步接觸了生活中的禮儀。這為過渡到本課的學習起了鋪墊作用。同時學好本課也為學習後面的職業道德打下理論基礎。而在職場中講禮儀,能展示職業形象,有助於求職成功。因此,本課題在本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全書中佔據著重要地位。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結合著學生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識記職業禮儀的含義,掌握職業禮儀的內容,領會面試禮儀的意義。 能力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知禮懂禮行禮的價值取向,提高學生的禮儀修養。

根據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職業禮儀的基本內涵

之所以把這作為重點,完全是根據新課標要求,在考試中這些知識需要學生們牢牢掌握。

根據心理學教學規律,素質的提升非一日之功,習慣的養成最少也需要三週的時間。加之中學生的理性思維不夠成熟,要使他們在生活中遵從禮儀,離不開老師的長期教導。所以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如何使學生提高禮儀素養,養成文明習慣。

為了更好地講解教學重難點,我將採取以下教法:

1、問題設疑法(問答互動法)。通過有意識地設問,一方面能促使學生集中精神,開動腦筋,另一方面,幾個問題環環相扣,把教學目標中的幾個知識點自然地銜接起來,使我更好地控制課題節奏。

2、直觀演示法。我將綜合運用圖片、音訊、視訊等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的氣氛。

新教學大綱上明確指出:要注重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主動學習與探究。本著這個原則,我制定了以下學法

1、小組討論法。組織學生展開小組討論,促使學生在相互交流與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2、自主探究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將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增強他們的合作意識,具體操作我將在教學過程中闡述。

下面,我就來具體談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結構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 匯入新課:(2—3分鐘)

播放視訊《禮儀風采大賽》,讓學生感受職業禮儀的魅力。接著我再出示一系列有關禮儀的時政,讓學生明白禮儀在職場佔有重要地位,引出本課主題職業禮儀。適時丟擲新問題,激起學生的求知慾---什麼是職業禮儀?職業禮儀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帶著這些新問題, 我將進 入講授新課的環節。 2、 講授新課:(35分鐘)

在本環節中,設計了五項活動,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過程中。 從讀說看演聽,全方位訓練學生的能力。

活動一:讀一讀

閱讀書本《小趙的故事》,引導學生領會小趙的成功之處就在於良好職業禮儀。進而我要求學生給課本18頁內容分層,找出職業禮儀的含義、作用以訓練學生分析整理材料的能力。

活動二:說一說

展示材料《三個應聘者的面試經歷》,要求學生閱讀材料,簡要評析三個求職者的禮儀表現,談談並列舉你所知道的求職禮儀。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我將進行修正補充,並做總結:面試是一門學問, 一門藝術。在求職應聘的過程中,最好的介紹信是用我們的太度,素養和實力寫就的,而這些又往往通過我們的儀表形象,言談舉止等細節顯露出來 。

活動三:看一看

觀看視訊《職業禮儀》。要求學生在幽默的講解中銘記職場禮儀的基本要求。加深學生對本課重點的識記和理解。

活動四:演一演

在本環節中,我將要求學生模擬招聘現場。請幾位同學扮演主考官,幾位同學扮演面試者上臺做具體的動作示範,臺下同學上臺糾正,並談談自己的感受。由此我便巧妙的處理好了本課難點,將理論和實踐聯絡起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

活動五:聽一聽

賞析音樂《文明禮儀歌》在音樂聲中結束新課講授環節,深化本課主題。也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聲的渲染下,潛移默化的將禮儀踐行到生活中去。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2—3分鐘)

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將所學知識系統化,深刻化。在此環節我將要求學生花兩分鐘時間結合黑板、課本、筆記,回顧本課內容。

4、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結束語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採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過程中,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而加強職校生的禮儀教育是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一名準政治老師,我將繼續根據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戰線上為為培養高素質新世紀人才獻上綿薄之力。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觀摩!不當之處,盡請指正!

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體積與容積》,我將從教材分析開始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體積與容積》是北師大版教材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第41頁至第42頁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在《數學課程標準》中屬於“(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領域的知識。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的特點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本課將進一步學習體積與容積的概念,

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學好這部分知識是今後進一步學習體積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這一部分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結合教材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瞭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展空間觀念。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含義,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

教學難點是: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生動活潑、富有好勝心理,並且大部分學生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因此,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多種活動,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學生輕鬆學到知識。

五、說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我在教學中採用以實踐教學法為主,以多媒體演示法為輔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注意創設情景,設計啟發性思考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並適時運用電教媒體化靜為動,讓學生更直觀地學到知識,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究問題的積極狀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六、說教學準備:

1、教具:教學軟體、一個量杯、一個乒乓球、各種實物(如:文具盒、橡皮等)。

2、學具:每人兩個大小相同的量杯、兩個大小不同的土豆、一個水盆。

七、說教學過程:

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每個環節的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第一環節:遊戲匯入,激發情趣

首先,我和學生一起玩反口令遊戲:大西瓜、小芝麻在遊戲中出現大西瓜和小芝麻,引出在實際生活中西瓜比較大,芝麻比較小從而接著引導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比較大,哪些物體比較小。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精彩的開頭,不僅能使學生很快由抵制狀態進入興奮狀態,還能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當成自我需要,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在這個環節中,我從學生喜愛的遊戲引入,更能讓學生接受,從而激發學生深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快速的進入學習高潮。

第二環節:實驗探究,解決問題

本環節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活動。

活動一:體積實驗

首先,讓學生估一估他們所準備的兩個土豆誰大誰小,然後讓學生通過實驗驗證猜想。

在實驗前,讓學生了解實驗注意事項並列出兩個思考問題:

1、兩個杯子的水面與原來相比發生了什麼變化?說明了什麼?

2、再觀察對比兩個杯子現在的水面變化情況,有什麼發現?說明了什麼?

實驗完成後讓學生小組討論這兩個思考問題,請代表回答,並且引導學生得出答案:

1、因為土豆佔有一定的空間,所以將其放入水中後擠佔了水裡空間,水面才上升了。

2、水面上升高度不同,是因為物體佔據空間的大小是不一樣的。

最後實驗小結:我們知道,其實所有的物體都佔據一定的空間,如文具盒、橡皮等,而且由於物體本身的大小不同,所佔空間大小也不同,如文具盒所佔空間大,橡皮所佔空間小因此,我們把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板書)

活動二:容積實驗

首先,讓學生理解,比如量杯,水杯水盆等物體都是容器然後讓學生同桌之間量杯相互比較,誰的輩子裝水較多,並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驗證,隨後開始實驗。

最後得出結論:

容器都能容納一定的物體,而且有的容納的物體多,有的容納的物體少。因此,我們把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容器的容積。

(板書)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根據這一教學理念,在本環節中,我前後組織學生進行了幾次自主探究活動,讓學生在保持高度學習熱情和探究慾望的活動過程中,始終以愉悅的心情,親身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思維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參與意識;讓學生在體驗成功的同時也掌握和體會數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實現自主體驗,獲得自主發展。]

第三環節:多層訓練,深化知識。

本環節我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層次分明的練習題。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新知,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創造性,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完善。同時強化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第四環節: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這一環節,我利用課件展示以下幾個問題:

⑴今天你學會了什麼?

⑵有什麼感想?

⑶你還有什麼疑惑?

⑷你感覺自己今天表現如何?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位學生充分發言,交流學習所得。

在評價方面:先讓學生自評,接著讓學生互評,最後教師表揚全班學生,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交流學習所得,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

八、說板書設計

科學的板書設計往往對學生全面理解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課的板書如下……這樣的板書設計既條理清楚、簡單明瞭、一目瞭然;同時又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幫助作用。

以上是我對這部分知識的分析與教學設計。由於時間短促,有很多不當之處,希望各位評委老師多加批評指正,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5

各位教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華南虎》,這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首詩歌。

首先說說教材及教材目標。

新課標對詩歌有以下的教學目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有傷口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絡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第六單是一個以動物為話題的一個單元,共有五篇文章,前兩篇為精讀篇目,後三篇為自讀篇目,五篇文章都與動物有關,文章不只是簡單地描寫動物,更多的是寫到人們對動物的認識,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以及字裡行間折射出的人類生活軌跡。這裡有敘寫人類與動物之間關係的《貓》,有敘寫人類把動物逼上絕境的《斑羚飛渡》,有敘寫被人類囚禁的《華南虎》,有寫被人類征服和改造的動物《馬》,還有“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狼》。這些文章,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人與動物的關係,學習本單元可以培養我們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樹立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觀念。

單元整體目標:

1、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美深刻的語句。

2、提高對不同體裁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

3、能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4、懂得珍視生活,關愛動物,熱愛生命,認識和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

《華南虎》安排在第三篇,是一篇自讀課文。作者牛漢寫作這首詩時是1973年6月,正是“十年動亂”期間,詩人在幹校從事強制性勞動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動物園裡見到了一隻趾爪破碎,鮮血淋淋的被囚禁的老虎,四趾破碎的虎爪憤怒地、絕望地把水泥牆壁刨出一道道深深淺淺的血跡,這與作者當時的境遇何其相似。當時,那老虎不馴的氣魄引起詩人靈魂的強烈震撼,於是回到幹校寫了這首詩,表現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對自由的追求。本詩情感豐富,很有暴發力,非常適合朗讀,所以在確定教學方法中,我將主要採用以讀感悟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的形象和主旨。

本單元的文章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瞭解、認識及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而且還從動物世界裡折射出人類的生活軌跡。《華南虎》中華南虎對自由的嚮往和對冷酷現實的反抗,也曲折地反映了人類的理想和追求。這是本詩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確定中,不可少的部分,而另一方面,激發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的情感,認識生命的平等,每一個人都應保護動物,珍視生命。

本詩文辭優美,含義深刻,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及情感的體驗,在知識和能力目標的確定下,我把背誦《華南虎》定為目標之一。

其次,說說具體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1).反覆誦讀,聯絡寫作背景,抓住關鍵詞句,理解並背誦課文。

(2).瞭解詩中的眾多形象,理解詩歌形象的象徵意義。

(3).品味詩歌,把握全詩主旨,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和理解力。

(4).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學會篩選資訊,掌握以讀感悟學習方法,自主探討語言內涵和詩歌形象。

2、德育目標:

(1).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歷史、文學、藝術等方面收集動物資料,激發學生善待動物、關愛生命。

(2).理解詩人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對自由的渴望。

(3).鼓勵學生培養追求自由的精神,鄙棄庸俗,保持高尚獨立的人格。

二、教學重難點及處理方法。

1、 重點:華南虎形象的認識,象徵手法——通過研討詞句,結合作者處境小組內完成。

2、 難點:幾個關鍵語句的分析,以及幾種態度的對比——通過合作探究,老師點撥攻破。這樣確定原因:這首詩作於一個特殊的年代,表現了特有的政治環境,中國有良知、正直的知識分子不也服於壓制,追求光明、自由的思想感情,而這段歷史,學生陌生,即使瞭解了整段歷史,也難以理解“華南虎”形象及其象徵意義,要突破口重點,就要講清背景,學生反覆閱讀,因為閱讀是走向文字內心的橋樑。本文情感熾熱,詩中老虎的遭遇會引發他們的同情心,因而讓學生小組內探究、交流,教師整理。

第三,說說教法。

學情分析:學生思維活躍,自律性差,依賴性強,語言表達技巧欠缺,因此要督促學生做筆記,練習要限時,要讓學生掌握分析要領,調控好課堂氣氛,以免影響任務完成。

教師的任務重在點燃而不是自已燃燒,是使學生精彩,而不是自已精彩。與動物有關的文章和話題應該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為了引導學生聯絡生活體驗,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我設計了匯入新課的說虎環節,課後蒐集資料,查詢其他動物的生存狀況的展示活動。具體說來我將採用的教法及教學手段是這樣的:

1.情景薰陶法:《新課標》中要求為學生營造積極主動的思維情感活動。一方面是為了讓孩子深入理解課文,薰陶法創設了情感基礎;其次,本詩本就是一篇情感很豐富的文章,所以讓配樂誦讀觸動學生,感情誦讀激發學生,讓他們的感情自然流露,領悟文字的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2.閱(朗)讀法。“閱讀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採取多種閱讀相結合,一方面本文的情感豐富,畫面鮮明,很適合於閱讀,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自己閱讀,領悟,教師再點拔,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自主探究,深入體會詩歌的意境。

3.換位法。這是針對作者寫作時的政治背景學生生活經歷缺乏而選擇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要讓學生有獨特的感受,理解,還得對他們進行思維的引導。讓孩子置身於當時的情景中去體會文章的形象及象徵意義。

4.這三種教與學方法的選擇,都重在情字上下功夫,這是本文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口。

5.本文教學,我製作了課件,採用幻燈片展示。

第四、說學法。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教會學生學習已成為新課標的一個重要要求:自主—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教給學生讀書方法。首先指導學生讀書,勾出知識點,其次老師提問、歸納,板書知識要點,最後老師小結,檢查。

(2)、教給學生詩歌的學習方法——以讀感悟,其中粗讀是感知形象;研讀是把握重點,探究疑難;品讀是探究主旨。

(3)、學會篩選資訊。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對作者及北京的要點把握上。

教與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滲透,相互統一。在教學中遵循學生自主原則,因材施教原則,德育滲透原則,全力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給學生提供足夠空間和時間。根據學生實際,做到深入淺出,簡單明瞭,提問、探究、練習,因人而異,分層教學,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很自然地落實好前面的德育滲透原則,把學文、作文、做人有機結合。

第五、說說教學設想。

“虎落平陽被犬欺 獸王精神仍雄奇”,本該生活於大山與森林之中,騰淵跳崖,位居百獸之王的華南虎。如今卻被囚禁在鐵籠裡,供人觀看、呵斥、捉弄。《華南虎》既是對現實生活的描述,又是超現實的喻指。詩人把環境典型化,把虎人格化,以此來寫一個不屈的生命,來展示一個執著的靈魂。

首先,引領學生走進作者,理解詩文寫作淵源、

作者牛漢,生活在“文革”期間。不平凡的經歷讓作者的詩意從悲憤的心靈裡升起,寫下了不少反映時代氣息的詩作。《華南虎》一詩寫於1973 年6月,展示的是“十年動亂”的特定時空。這是一個囚禁生命、戕害生靈的年代。詩人以一顆敏感的心,強烈的感受到這種悲愴和苦難,同時也感受到了每一個有血性的中國人不屈的靈魂和掙脫禁錮、嚮往自由的頑強鬥爭精神。在詩作中詩人把這苦難和血性賦予了一個有生命的機體—被囚禁的華南虎。

其次,合作交流品讀課文,欣賞華南虎的形象之美。

華南虎有著“斑斕的面孔”“和火焰似的眼睛”,美麗的容貌和強健的形體,但它被囚於人類的牢籠中,遠離了廣袤的山林—它的自然家園。

人們將它囚禁於籠中,“活活地鉸掉”它充滿戰鬥力的“趾爪”,可以用“鋼鋸鋸掉”它堅強的“牙齒”,但是法西斯般的殘忍,終究禁錮不住“不羈的靈魂”。“灰灰的水泥牆壁上/有一道一道血淋淋的溝壑”,暗示著它為自已做過怎樣勇士般無畏但卻徒勞的反抗。抗爭是活下去的全部寄託和現實意義,是它高貴靈魂的有力呈現。這抗爭使得作為觀眾一員的“我”感到“耀眼刺目”,感到“羞愧”,感到靈魂的陣痛。於是,恍惚之中,聽見一聲“石破天驚的咆哮”,“有著一個不屈的靈魂/掠過我的頭頂/騰空而去”,這既是“我”對華南虎不屈靈魂的膜拜,也是“我”屈辱靈魂的覺醒。精神的高尚終究會戰勝世俗的卑劣——從那掠過的身影中我們似乎依稀可以看到人類的希望。

再次,師生共同探究主題,弘揚華南虎精神之美。

被囚在牢籠中的華南虎,代表著不屈的生命,執著的靈魂和自由的精神。它看似被拘押在鐵籠中無可奈何,但他身上那些美好的東西卻是那“你、兩道鐵柵欄”所無法禁錮的。那些豪放不羈的精神美在鐵柵來的襯托下給了讀者更加強烈的震撼。“觀眾”對華南虎“砸”“呵斥”“勸誘”,態度冷漠、粗暴。“我”良心未泯,從“老虎”的“悲憤”中,感到了沉寂在內心深處的精神力量被觸動,有所覺醒。而華南虎在困籠中表現出來的獨立個性和追求,深深地感染啟迪著“我”。事實上,這樣一種獨立精神和個性追求也正是我們青少年的追求。

面對被囚禁的華南虎我們不禁捫心自問:面對大自然中的朋友,我們究竟都做了些什麼?難道你沒有看到那“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溝壑”?

最後,在音樂中放鬆心情,思考人生,銘記善待。

第六、說說教學過程

採取粗讀——研讀——品讀,自主發現——探究疑難——合作交流,抓關鍵,抓重點,構建知識體系,由學到用,拓展延伸,體現一個“活”字,立足一個“讀”字,突破一個“情”字。

(一)多媒體展示老虎圖片,談話匯入:

(學生說“虎”。)

(二 )資料助讀。(學生篩選資訊)

1、 介紹作者:①七月詩成員”,55年受胡風事件牽連,囚禁兩年。②文革期間又被關入“牛棚”,從事勞動改造。

2、《華南虎》寫作時間及背景(略)

(三)聽讀全文,把握情感。(多媒體播放課文配樂朗誦)

1、字音。2、朗讀情感指導。

(四)情讀全文,感知形象。(指名學生感情朗讀,男女學生分讀)

要求:1、勾出佳詞佳句,理解並提問。(學生解答)

思考:1、我從______看出,這是一隻______________的老虎(你可以描述這隻老虎的外貌和處境,也可以揣摩它的個性和心靈).

2、我從______看出,這是一群______________的觀眾。

(五)研讀課文——探究疑難

1、 問:文中的“觀眾”“鐵籠”“我”各代表什麼?(小組研討)

①師提示象徵,就是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間接地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②聯絡背景,找資訊句;③理解;④學生自由發言

明確:“觀眾”——冷漠粗暴,庸俗無聊

“華南虎”——威嚴、高傲、嚮往自由,不屈生命,執著

“我”——在華南虎不羈個性呼喚下,詩人有著對精神自由,人格獨立的極度渴望。

2、 問:誰鉸了華南虎,誰關了華南虎,誰在那裡呵斥,誰在那裡丟石頭?是誰?(自由發言)

師:對,是人。作者在華南虎身上看到的是不也的靈魂,而我們是否也看到了類動物朋友的殘害呢?(學生舉例)

(六)品讀課文(最後部分)——把握主旨

1、 揣摩問題:①明白什麼?②為什麼羞愧?③“我”到底看到了什麼?(主旨句,想象寫)2、面對大自然中的朋友,我們現在應該做些什麼?

(寫段話或幾句詩,班上展示)

師總結:本節課,我們由:說“虎”——讀“虎”——品“虎”,三個環節認識了詩人筆下華南虎的外在和內在,從中也得到不少啟示:如何做人,如何面對現實,超越苦難,如何關愛動物?(課後寫一篇體會)

(七)、課堂小結。

1、學習內容。2,情感教育。3、學習方法。

(八)遷移練習 。欣賞歌曲,在音樂中放鬆心情,思考人生,銘記善待。

(九)、課外拓展。

蒐集動物資料,下節課展示。

七、說板書設計

1、 總原則:力求簡明清晰,既要反映教學流程,又要反映知識脈絡和重難點,文章總體特色、思想,依據課堂構想三大板塊,把板書的要領放在習虎中粗讀、研讀、品讀的主要知識上和疑難上。

2、 附板書

觀眾:冷漠無情、市儈、助紂為虐的群體。

華南虎:嚮往自由、追求獨立、勇於抗爭

“我”:良知未泯、超越苦難、奮然前行,代表有良知,有思想的人的靈魂的覺醒。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首先,我來分析一下教材,教材是教師上課的依據,所以把握教材十分重要。本節課是中國地圖出版社高中資訊科技中第1單元第1課的內容。本課主要內容是關於資訊的定義以及資訊的特徵和資訊的素養,由於理論性知識比較枯燥乏味,在講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結合生活例項,總結資訊的定義和資訊的特徵並在學習後促進良好資訊素養的養成。

二、說學情

高中學生的思想已經接近成熟,是有能力進行討論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並且抽象邏輯思維很強,學生在之前已經學習過資訊,本節課是更深入的探索,形成了知識的遷移,很有利於學生快速掌握知識。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互動目標,在本節課中具體體現在以下三點:

知識與技能:能說出資訊的定義,資訊的特徵以及資訊的素養。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和自主探究,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學習生活理解資訊的定義並說出資訊的特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資訊,以及養成良好的資訊素養。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著新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瞭解學生特點的基礎,在本課中,我將資訊的定義,資訊的特徵設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而將結合生活例項說出資訊的特徵確定為本課的難點。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教學,多樣性的教學方法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本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小組討論法、問題教學法自主探究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首先是匯入環節,教師說出古詩塞外音書無資訊,道傍車馬起塵埃”——《寄遠》唐代詩人杜牧。體現了古人對資訊的企盼,請同學們思考思考,說說有關“資訊”的唐詩、宋詞吧!學生回答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望告乃翁。理解資訊的概念上面,都是古人眼中的資訊,那麼,今天我們對資訊這一概念是什麼如何理解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內容。

通過創設情境的匯入方法,讓學生從古詩詞中感受資訊並引導學生自己來發現還有哪些資訊在學生的周圍,通過學科間的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出本節課的內容。

(二)任務驅動,講授新知

在新課教學環節我將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找到資訊的定義,並發表看法。我來引導目前還沒有一種被各方面都認可的權威性定義。雖然各個領域對資訊的描述各有不同,但它們都是對同一事物的認識和描述,通過對這些描述的分析與理解,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資訊的含義。學生通過老師的引導和閱讀教材知道定義為資訊是反映一切事物屬性及動態的訊息、情報、指令、資料和訊號中所包含的內容。

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資訊定義的眾多,引發學生的思考,進而老師總結,突出教學的層次性。

我來引導學生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認識:資訊的含義、資訊的表現形式、資訊的載體,並填寫表格。10分鐘的時間設定同桌兩人為一組的討論。

學生小組討論資訊的含義:資訊所傳達的內容。資訊的表現形式:資訊的內容通過什麼表達出來,人們是通過什麼來認識資訊的。資訊的載體:資訊依附於什麼存在,通過什麼傳遞。並填寫表格天氣預報含義明天的天氣,表現形式電視的視訊,載體聲音,影象。

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夠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突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程理念。

我利用教材的馬陵之戰為過渡講解資訊的特徵並結合生活例項輔助講授,並會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思考各個特徵所對應的真實案例。我會提問:同學們在上學的路上有哪些發現呢?你怎麼知道要上課呢?其實這些都是資訊,說明資訊具有普遍性。學生認真聆聽,學生說過馬路時紅綠燈,校園裡的花草,指示牌等。通過老師的總結知道了資訊的普遍性。我引導學生們思考,古代如何傳遞資訊以及現代又是如何呢?古時候的烽火狼煙、飛鴿傳信、快馬傳書,現在的電話、傳真、網路。這些全都為我們傳送了資訊。學生思考我們的傳遞資訊的方式不同。我利用龐涓的歷史典故,讓學生同桌討論,獲取錯誤情報。體現了資訊的什麼特徵?以及如果他早一些知道這些資訊的話,結果又會如何?這又體現了資訊的什麼特徵?學生通過閱讀教材能夠回答出是資訊的不完整性,和資訊時效性的體現。

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去感受資訊,發現資訊。這樣的設計可以將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化成學生易接受易懂的內容,提高學生對於理論課的積極性,讓學生對於資訊的特徵有一個深入的認識。著我會利用古代電視劇引導提問:武俠小說裡的經常在爭一種神祕的書,裡面記載練功方法這樣寶貴的資訊。但是有個叫令狐沖學到的各派劍法卻不在書上,誰知道哪裡記載著這些資訊?如果沒有這個記載的物體呈現會有劍法資訊嗎?學生回答思過崖山洞的牆上,並體會到老師所說的資訊的依附性。

通過提問的方式引發學生的思考,並在最後做出總結歸納,讓學生有發表自己見解的空間,充分體現他們的求知探索的特點。

然後我會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閱讀知識擴充套件的內容,並且4人為小組的形式10分鐘的時間動手製作證明勾股定理的過程,在證明的過程中發現總結資訊素養是如何體現的。在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總結:形成良好的資訊素養,可以養成良好的資訊環境,打造終身學習的平臺,同時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閱讀思考,併合作交流的方式著手製作,並總結資訊素養的體現。學習勾股定理的過程是獲取資訊的過程,由現象推導定理是資訊的加工、處理。結論一旦形成就儲存在大腦裡,這體現了資訊的管理。需要使用的時候能夠準確的表述出來,是資訊的表達。

通過自主閱讀教材和學生合作交流證明的教學方法的結合使用,可以發揮學生的自主創新的能力同時又進行了團隊合作,互相之間共同學習,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三)鞏固提升

我利用實踐與思考的問題來提問學生體現了資訊的什麼特徵?並詢問他們還能舉出生活中的資訊存在哪些特徵?

學生進行分析思考:體現了資訊的不完整性。觀看天氣預報看明天的體現了資訊的時效性。

通過舉例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的理解。

(四)小結作業

課程最後,我打算讓學生自己來總結、教師補充的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來進行。我的作業是課後思考資訊還具有哪些特徵,以及資訊素養應該怎樣更好的體現。

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將課堂交還給學生,並在課後延伸本課的教學內容。

七、說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