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實用】說課稿模板彙編六篇

說課稿1.21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說課稿模板彙編六篇

說課稿 篇1

今天我教授的內容是國小資訊科技地圖版教材第2單元《用計算機畫圖》中的“貼上、複製”操作部分。這堂課是在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畫圖工具操作的基礎上進行的。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在新授知識裡我增加了多視窗間的貼上、複製,並把它定為本課的難點。希望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操作畫圖工具,掌握“貼上與複製”操作,包括步驟較多、難度較高的多視窗的“貼上與複製”。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創設了一個情景:住在沙漠的小駱駝想看看大海,所以寄來了求助信,希望同學們能幫助它。於是提出問題,“你想怎麼幫助它?”歸納、總結學生的回答,引出本課的部分課題:大海。然後提問,“你最想畫大海里的什麼動物?”讓學生自己來確定複習操練的主題。在簡單示範後,問學生,“如果你來畫,你會用到什麼工具?”由學生自己給出想用的畫圖軟體的工具。這樣既能幫助學生構思自己的`畫,又起到了複習以前所學的工具的作用,學習的主動性完全由學生掌握,使學生樂在其中。當教授多視窗複製與貼上時,再次徵求學生意見,“大海里除了魚,還有哪些其他動物呢?”讓學生說說還想畫什麼動物。自然過度到新授知識。完成所有新授內容後,啟發學有餘力的學生進一步美化圖畫,提高其創新能力。最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感受,完成整個課題的命名(美麗的大海只是暫定的課題)。

在本堂課中,我堅持以“二期”課改的教育理論為指導,結合我校的校本課程:華師大葉讕教授的《新基礎教育理論》,本著“一切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放手讓學生去說、去嘗試、去感悟,尊重學生的想法,將本課的“命題權”也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將“過程性評價”貫穿整堂課,在生生互評和學生自評時,我又引入“磁性姓名牌”的概念,將積極參與的同學的機器號以海星的形式貼在白板上,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認同,也更進一步激發學生們參與展示、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其實,之前的畫圖工具的出示也用到了這一概念,讓學生回答,然後將其答案貼在白板上,令其體會到意見被採納的喜悅。)最後以表格的方式進行書面評價,以便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進一步的瞭解。

由於三年級學生記憶新授知識的能力還較弱,而“複製、貼上”的操作步驟又比較多,所以我就以板書的形式將步驟出示在白板上。並且用板書組合成了一幅大海的畫,當學生完成作品時,我也已在白板上完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海底世界,雙方都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在德育滲透方面,我牢牢緊扣本課所創設的情景,結尾時回到幫助小駱駝囡囡的情景主線,巨集揚助人為樂的雷峰精神。

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質數與合數》。

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質數與合數》基於網路環境下的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過程及整合點分析;

教學效果。

一、教學分析

《質數與合數》是本冊教材第二單元最後一個知識。 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因數和倍數的意義,瞭解了2、5、3倍數的特徵之後學習的又一重要內容,為學習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以及約分,通分打下基礎,在本章教學內容中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Internet網上有關質數與合數的相關資源非常豐富也非常有吸引力,這就使本節課與資訊科技進行整合成為可能。 同時,我校是全國現代資訊科技實驗學校,五年級學生早已具有網上搜索、交流的能力,為此我設計了《質數與合數》的專題網站,將網路中散落的資源進行整合與集中,便於學生查閱。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本課的具體內容、《數學課程標準》的有關要求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質數與合數的概念,並能根據概念正確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過程與學習方法目標:

通過自主探索、觀察、比較,經歷對自然數的分類和概念揭示,體驗數學問題

的研究過程。

3、情感與態度目標:

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感受現代資訊科技的優越性,增進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重點:

質數與合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質數和合數。

三、教學過程及整合點分析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中”。根據本課特點以及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我採用自主探索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路進行合作探究,自主學習,從而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基於此,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一):情景設疑, 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從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情景:如果我們把教室裡的孩子分一分類,可以怎樣分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思維活躍,很快找到了各種不同的分類,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得出: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的情況也就不同。這樣的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主動學習的氛圍得到了良好的營造。這時引入我們要研究的課題“質數與合數”已是水到渠成。

(二):網上交流,自主探究

為了給自然數的分類作好準備,我順勢提出要求:請找出你們學號的因數,併發到論壇上。這樣利用論壇使每個單一的資訊迅速彙集到一起, 大大增加了資訊量,便於學生從豐富的資訊中觀察因數個數的特點。這樣設計不僅提高了課堂的效率,而且通過多媒體教室的轉播,學生的演示,更有利於生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能利用論壇相互瞭解自己的不同發現,感受思維的多樣性,使課堂上的探究真正落到實處。

接下來,根據學生自己的觀察、思考和發現,教師提出:你認為自然數按照約數個數的多少可以分成幾類?學生立即在網上進行投票,教師通過網路能收到及時準確的資訊反饋,瞭解每個同學的不同意見。最大限度的尊重了學生學習的差異性。教師馬上提出:“那數學家按照這個標準是怎樣分類的呢?”學生通過看書自學,迅速知道了自然數的另一種分類,理解了質數與合數的概念。學生立即運用概念對自己與他人的學號進行判斷。這樣的設計,讓學生輕鬆愉快的掌握了質數與合數的概念,不僅突出了本課的重點,而且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和提升。

此時,我沒有讓學生直接學習“篩法”,而是對教材進行了大膽的處理,教材的編排比較抽象、枯燥,學生不易理解,也要花費大量的學習時間,不利於提高課堂效率。我把“篩法”在網站上動態的展示出來。聲音、文字、圖象的感官刺激,化抽象為具體,正符合學生的心理。使學習化被動為主動,學生能輕鬆的理解知識,從而切實激發學生髮自內心的學習興趣,啟用思維,真正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利用網站有效的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三):網上練習,分層鞏固

專題網站設計了“學習天地” ;“考考你” ;“智力快車”等練習,按照教學要求和進度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習和訓練。在學習和互動練習中,人機互動可以是有快有慢的、有難有易的。學生可以得到網路及時評價,因而既可充分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性,又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學生因需要而學習,達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四):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最後全課總結。這對於幫助學生理清脈絡,鞏固知識,加深記憶,活躍思維、發展興趣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教學效果

總之,本課利用計算機網路資源進行學習,增加了資訊量,擴大了學習活動的自由空間,落實了因材施教,不僅高效地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而且同學們的資訊素養的到了培養。他們不但掌握了質數和合數的概念,還能用多種方法進行判斷。網路環境給數學教學帶來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通訊王國探祕》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們生活在資訊時代》的第一個主題。教材讓學生穿越時空隧道,發現人類智慧,讓學生知道隨著通訊的發展,我們居住的地球變成了小小的村莊,而我選的《文明通訊》是這個主題裡面的第三個課時,這個課時的教材是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出發學會怎樣去做一個文明的通訊人。瞭解我們關於通訊的一些法律知識,成為一個保護通訊設施的好公民。

二、 說學生情況分析

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他們生活在資訊高速發展的社會,對資訊採集的方法、能力比較強;對大多通訊方式都有過使用經歷,但不是所有學生都能正確使用。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分析,他們有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較強,但往往認識不夠深刻或會說不會做、甚至說的比做得好。另外,對法律法規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清楚瞭解,有的有一定的瞭解,但自控力不足,也不能完全遵守。

三、 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遵守通訊過程中的公共道德、法律法規,會使用文明的用語;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文明通訊,愛通訊設施的行為習慣;

能力目標:學會正確使用電話。

教學重點:學會正確使用電話

教學難點:遵守通訊過程中的公共道德,法律法規,會使用文明用語,培養學生文明通訊,愛通訊設施的行為習慣。

四、說設計思路

設計教學時,我注重體現課程的開放性、生活性。我根據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使教學內容迴歸生活。同時我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進行認識。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這樣的活動:在整節課上我作一個旅遊活動貫穿始終(參觀瀏覽通訊王國)。在活動中,我以複習闖關進入通訊王國,再參觀快樂影視廳、禮儀樹林、故事館、、智慧屋,最後國王頒獎來結束課程。

五、 說教學準備

1、師生收集各種電話娛樂資訊臺的使用方式、收費情況,瞭解人們使用電話時節約費用的各種小竅門。

2、課件

六、 說教學過程

1、 在匯入新課時,我採用複習舊知匯入的辦法,但我設計的是讓學生看到緊閉的通訊王國的大門,激發學生想進去的興趣,只有回答對了門衛的話才能進。這樣既鞏固了前一課所學的.知識,又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同時讓他們對大門內的風景產生好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在進入大門後,我們來到了通訊王國的“快樂影視廳”這裡將為學生放映一個相聲《打電話》。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從囉唆的電話中懂得打電話要節省時間,精打細算,講究公德。同時也考慮到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囉唆電話,讓他們來談談體會。體現課程的開放性、生活性

3、 禮儀樹林是我本節課的第三個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採用直觀教學法和體驗、探究性學法。通過讓學生根據我佈置的情境,同桌的討論,表演打電話的過程。然後讓全班學生分析、探討他們為什麼取得了自己想要的結果。從而讓學生明白在通訊的過程中要講文明,講禮貌。然後我設計了讓學生迴歸自己的生活說說常用的文明用語。並直觀的把這些用語掛在我的“禮儀樹上”。讓學生把它們用到自己打電話的過程中去。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教學內容和形式貼近學生的生活,指導他們文明的通訊。

4、 “禮儀樹林”之後,我要帶領學生到達“故事館”。讓學生看動畫聽《一份電話單》的故事。然後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說說為什麼有如此的高額話費。然後討論我們面對的各種各樣的聲訊服務我們能否打呢?這樣設計是為了符合品社教學回歸生活,突出課程的經驗性這一理念,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組織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

5、 下一個活動我們來到了“智慧屋”。我採用直觀的教學方式,把書本上的三幅圖放到課件中,讓學生判斷對錯,並說理由。這幾幅圖都是他們的同齡人做的事,而且有可能學生也做過這樣的事,所以他們很會判斷,但是為什麼?他們就要思考一下了再說了。這樣設計,是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程度上分析,他們有一定的是非分辨能力,但往往認識不夠深刻或會說不會做、甚至說的比做得好,所以在課堂上提出來,讓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再一次昇華。同時為他們再一次鞏固119、120、110、122的用法與注意事項,為他們的文明生活打下基礎。

6、 通訊王國的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皇宮,到皇宮前國王為大家發來簡訊,是兩條關於通訊的法律知識。這樣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就知道有時並不能因為好玩兒,而做了國家法律不容許的事。瞭解了法律知識後,國王為整節課表現的學生頒獎。讓學生在參與了思考、討論、回答後不僅能得到老師的肯定,更能得到同伴們的認可,在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在班集體內形成一種良好學習,交往氛圍,這幾是我們品德老師的責任。

7、 最後小結,我並沒有安排學生直接離開通訊王國,而是說我們的旅遊集體活動今天就到這裡了,讓他們下課後,還可以繼續在通訊王國瀏覽。學生更多的通訊知識,做了人人尊重的文明通訊人

七、 說教學預設

我總的設計的這些程式,我覺得還是很流暢的,但是對於我不熟悉的學生,心中還是很緊張的。主要是我怕我設計的活動,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說在整節課上,學生參與的活動比較多,我擔心學生覺得容易而不能深入思考。然後品德是一門和學生的生活聯絡很緊密的課程,我設計的活動很貼近生活,但是活動的容量是否適中,也需要我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課堂上能隨機應變。

以上是我教學《文明通訊》這一課時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希望能得到各位領導和同仁的幫助,指出缺點和不中足,以備我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的成熟起來,謝謝!

說課稿 篇4

一、 說教材

1、教材簡析:本課選自北師大國小數學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上下》,它屬於“空間與圖形”中的內容,為以後學習“方向與位置”及“方向與路線”做好鋪墊。

2、教材處理:我選取了P62和P63頁這部分內容(課件)在這一課時裡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這一知識的學習融入到參加生日派對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上下的位置關係。

3、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精神和學生實際,結合教材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體驗上下的位置關係,能用準確的數學語言表達出來。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及想象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在有趣的課堂活動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及數學學習的快樂,並養成熱情好客尊敬長輩的行為習慣。

4、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學生會用自己的的語言描述上下位置關係,難點是上下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二、說教法

1、創設情境

2、觀察發現

3、遊戲激趣

4、指導實踐

5、引導反思

三、說學法

1、在活動中學

2、活動中鞏固

3、活動中反饋

四、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以下五個步驟:

(一)、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設計意圖:這一情境的創設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揭示主題,探索新知

課件先出示兩隻小動物,引導學生說說這兩隻動物的位置關係,再引導學生用“誰在誰在上面,誰在誰的下面”說話。由於上下關係具有相對性,當出現三隻小動物時,學生可能就不會準確描述它們的位置了,為了解決這個教學難點,我讓學生先討論後彙報,接著我利用課件,引導學生再次觀察,當小松鼠跟小兔比時,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當小松鼠跟小鳥比時,小松鼠在小鳥的下面;這樣就幫助學生準確地構建起上和下位置相對性的概念,再引導學生說,如果三隻小動物比時,小鳥在最上面,小兔在最下面,松鼠在小鳥和小兔的中間,為了讓學生把所學的新知及時反饋,我把小鳥與小松鼠位置調換,再讓學生說一說,之後引導學生小結:當我們在描述物體位置關係時,要清楚它是跟誰比,在說的時候應該具體說出它在誰的上面,或者它在誰的下面。

設計意圖:用學生喜歡的動畫引入,先解決小鳥和小兔兩隻動物的位置關係,再解決小鳥、小兔子和小松鼠三隻動物的位置關係,由淺入深,有效引導學生掌握新知。

(三)、操作實踐、鞏固新知

派對的第二個節目“我能行”: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就地取材,先根據我的提示,讓學生動手擺好數學書、作業本、鉛筆盒,並說說他們的位置關係,然後再讓學生互相擺一擺,說一說。

第三個節目是開心做遊戲:國小生喜歡在玩中學,為此我設計了一個點臉譜的遊戲,用一首兒歌:“點子點兵點到誰就是大兵”跟學生一起做,然後隨機選擇臉上的一個器官,讓學生用“()在()的上面或()在()的下面”來說說剛才點中那個器官在臉上的位置。

以上兩個節目是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養成從數學的角度去看世界的思維習慣。

接下來第四個節目:送禮物,固新知

我扮演小白兔先送上一隻小船(放在最下面),然後,指名學生扮演小動物到教壇上拖動課件的小禮物,並要用“上下”說出禮物的位置關係。由於小禮物的擺法是多種多樣,我不拘泥於課本的擺法,給出更多空間讓學生髮揮想象,加深對“上下”位置關係的理解,最後,為了檢查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讓學生動筆完成課本的練習。

第五個節目是:開心尋寶,新知更牢

我把解題的各個步驟設計成錦囊,指導學生”運用排除法的思維方式解開謎團。

首先第一錦囊;(課件出示)這樣學生排除了1號盒;然後(課件出示)第二個錦囊:最終讓學生找到寶物。

設計意圖:用尋寶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尋寶過程中進一步深化知識

(四)學以致用,深化新知

最後一個節目是快樂分房,拓展提升;這一活動我讓學生先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然後每個小組都在早已準備好的“房子”上貼上動物的頭像,在小組內先用“上下”練習說說動物的位置關係以及這樣安排的理由,接著,各小組派代表展示作品。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及創新意識,增強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總結體驗,完善認識

學會總結與反思是學習的好習慣,所以在本節課結束前,我設計這樣一幅情境,夜幕星空,明月高升,響起了舒緩的.音樂,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總結體驗。

通過引導學生總結,加深了學生對上下位置關係的認識,明白要養成待人有禮熱情好客的行為習慣,逐步培養學生學會反思和總結的能力。

六、 評價方式

最後讓我說說本課的評價方式和板書設計,整節課我採用了師評,自評和互評的評價方式,尤其是在師評上我設計一棵愛心聖誕樹,在樹上掛滿禮物,因為眾多的的禮物本身就存在上下的位置關係,我讓表現好的的同學摘下指定禮物上面或下面的禮物,如我會對孩子們說:“請你摘下這個聖誕老人下面的一個禮物”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讓孩子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七、 板書設計:

在板書上力求簡潔明瞭,把知識的重點展示給學生。

課堂上將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學生會學、樂學,寓學習於活動中,學生始終在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嘴表達、動手實踐中學習,學生參與面廣,學得輕鬆愉快,學習效果好。

說課稿 篇5

各位老師、各位思品教學的專家:

今天有幸在這樣的機會和大家共同探討思品教學,內心是非常高興的。但同時我又是誠惶誠恐的,因為說實話,對這門課的研究我平時傾注的精力是不多的,正因為這次的活動,讓我切切實實地從本質上觸摸了一回新課程下思品教學的航向,讓我初步領略了思品教學這方和語文教學一樣有著廣闊發展空間的課程。今天的課堂,我如一個懵懂的孩子做了一次新課程下思品教學學步的嘗試。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其主旨是:源於兒童的社會生活、貼近兒童的社會生活、引導兒童的社會生活、迴歸兒童的社會生活。它將學生品德的形成與社會、家庭、學校融合起來,充分挖掘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積極因素,使學生能夠健康、安全、愉快、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導下的品德課堂,力求兒童的學習過程成為其完整生命投入的過程,成為其完整心理結構參與的過程。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經受認知的挑戰,從中獲得理智上的滿足,更要在情感、心靈的充盈上獲得精神的體驗,在迴歸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得到正確的價值觀的引領。對於兒童來說,他們受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生活。我們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只追求教育在未來的結果,而忽視教育自身作為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新課程理念下的品德課堂就是要讓兒童過好他們的教育生活、課程生活。今天的我執教的這堂課正是把自己作為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課前引導學生進行的網路搜尋、圖片蒐集、資料查詢和整理、採訪等,讓孩子逐步深化對傳統節日、民風民俗的認識,課堂上通過交流、共享、創新構想等活動進一步激發共鳴,致力於讓學生充實地過好這一次的教育生活。嘗試著實現課程是為了生活,通過生活學習生活的教育理念。

今天我執教的是九年義務教育《思品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6課《我們的民風民俗》,這一課有三部分內容:傳統的節日、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傳統的文娛活動。本課是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國小《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我的家鄉(社群)”單元第10條“瞭解家鄉的民風、民俗,體會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和各種迷信活動”編寫。由於涉及的內容比較多,比較廣,需要兩課時完成。今天我執教的這一課時就安排了“傳統節日和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兩個內容。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絢麗多彩的傳統節日生活成為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各個民族的習俗和文化像一部部生活百科全書,生動地記錄了本民族的傳統生活習慣、文化特點、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傳統的民風民俗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璀璨的明珠。但是現在,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幸福概念的逐漸物化,西方文化的大量滲入,傳統這部生命之書、生活之書正被長期冷落,沒有得到應有的文化尊重,這個非文字的、一代代口頭承傳的多民族活態文化傳統正在自生自滅著。

通過對我國傳統民風民俗的瞭解和認識,使學生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同時增強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團結意識,培養和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更培養學生以開放的心懷認識、重視、接納中華民族的民風民俗,進而身體力行地傳承這一活態文化。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對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通過本節課的活動,讓學生初步瞭解和認識我國傳統的節日和民風民俗,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愛國主義情感。

行為與習慣:培養學生以開放的心懷認識和重視中華民族的民風民俗,身體力行地傳承本土文化。

知識與技能:在活動中知道獨特的民風民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瞭解家鄉民風民俗來歷的基礎上,懂得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通過大量的課前準備和實在的課堂交流,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 認識瞭解春節及相關風俗習慣

這部分內容設計,從學生最熟知切感受最深的節日入手,容易喚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春節引路,讓學生感知獨特的民風民俗,我安排了以下教學步驟:瞭解春節、古詩切入聊春節、少數民族過春節、海外華人過春節、過年方式知多少。通過這些教學,從總體上讓學生知道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形成了許多獨特的習俗和文化,寄託著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學生在這些教學環節中一方面在進行傳統文化知識的儲備拓展,另一方面又在設計過年新方式時將傳統和現代巧妙結合起來,激發學生開放的思維,身體力行地傳承本土文化。

今天的課堂上學生在交流過年習俗的基礎上,對設計過年新方式非常踴躍,有建議舉辦假面舞會的,有種下心願種子的,有坐蒸汽球放煙花的,創意迭出。

二、 瞭解其他傳統節日

教材上只列舉了春節和端午節兩大傳統節日,課前根據大量的資料蒐集,我在這方面進行了拓展和延伸,列舉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八大有代表性的傳統節日,較大空間的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為此,我安排了看圖猜節日、小組共享蒐集的資料、集體交流資訊、齊讀《佳節樂》兒歌這幾個教學環節。這幾個環節安排注重課堂是一個動態的生成,全員互動,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所收穫,讓那些孩子身上存在的差異,在課堂上無法預料的尷尬成為精彩的瞬間、絢麗的亮點。

比如今天在課上學生從傳統節日的別名、傳說、來歷、風俗習慣、古詩等方面進行了橫向的交流,較大限度地拓展了學生的知識涉及面。

三、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強化傳統

隨著時代的發展,觀念的轉變,西方文化越來越多的進入了國門,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不可迴避的上演著一個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洋節。現在的學生也有很多已經模糊了傳統節日與西方洋節的界限,基於這一現狀,這節課的設計我還安排了由多媒體制作的聖誕老人的語音貫穿,以聖誕老人的視角來看待中國傳統節日的匯入,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無疑為傳統的課堂注入現代的氣息。

此外,在課堂結束之時,由聖誕老人點明聖誕節、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復活節、感恩節、萬聖節、愚人節等均屬西方節日,在學生頭腦中做了一次清楚的節日類別的劃分。並由這節瞭解傳統的課堂出發,延伸到課外對西方節日的瞭解,乃至創想世界大家庭的共同的節日,真正體現《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所有的內容都體現在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就是品德課全部的課堂。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在這堂課上有所體驗、有所收穫,更要讓他們帶著這種熱情,以更濃厚的興趣、更飽滿的激情進行以後的學習生活。

以上是我對這一節課的一點初淺的認識和嘗試,當然,在課堂操作中還留下了一些遺憾,比如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互動的時候還不夠多,懇請各位老師、專家多提寶貴意見,讓我們共同讓思品教學這方沃土綻放奇葩!

謝謝!

說課稿 篇6

新課程標準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強調實踐特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構建較為完整的課程目標體系和發展性的評價方式,注重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團身後滾翻是國小生水平二(三年級)教學的重點教材,主要教學目標是發展學生的協調能力,對學生的柔韌,力量以及時空的感覺有較高要求。同時,學習團身後滾翻對於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

本節課注重的是孩子對知識技能的體驗,認知,教學中採用“學”與“玩”相結合的方法,是實現“快樂體育”的前提,是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教學過程通過教學環境、學習方式、教學媒體、人際關係等一些簡單易行,貼近生活,學生樂於接受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思考,學會創新。

1、採用情境教學模式,利用孩子們熟悉的cctv少兒頻道《智慧樹》欄目的情境,建立“高效、快樂、智慧”為特徵的“魅力課堂”。使學生玩中學,學中樂,樂中悟,悟中得。

2、努力營造獨立自主的學習空間: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通過體驗熟悉的生活場景,觀看視訊等,“發現問題--自主合作探究——提煉生成動作--鞏固提升動作”,引導學生自己去學、主動去學,。讓學生從親自體驗到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把體育學習看成是一種既緊張又愉快的活動,從而自覺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以“汽車突然啟動時,我們的身體由於慣性會向後仰翻”的生活場景提出問題,用視訊:仰面後倒時,如何保護自己? 引出教材內容。體驗練習、自主練習、保護幫助下的合作練習、個體展示、集體展示等,學生們很快生成動作。在相互評價中能指出彼此的優缺點,從而不斷改進,高效達成本節課的認知目標,即: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100%的學生能夠自主地說出後滾翻基本要領;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指出同伴的優缺點。

3、學有所用的實踐環節,巧設情境,以境激趣,培養學生應對危險情況時的反應能力,鞏固團身後滾翻動作。

通過提問:能否把學到的技能運用到實踐當中呢?我們來檢驗一下,兩名同學一組,面對面成半蹲,兩人雙手互相握緊後拉,然後同時鬆手,看看大家能否通過後滾翻的動作保護自己?

情景延伸設計,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增加練習興趣。加大後滾翻的練習密度,鞏固了後滾翻動作。20%的'學生在保護幫助下完成動作,80%的學生能獨立完成動作。高效地達成了本節課的技能目標。本環節有效地將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讓孩子們學有所用。讓學生知道了在生活中不但要應對危險,還要使用最合理的方法進行自我保護。

在接下來的爬行比賽遊戲,緊張、激烈、新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孩子們在遊戲中,學會了團結協作,體驗到了集體榮譽感的愉悅,從而達成了本節課的情感目標。

不過在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同學的困難之處主要在於儘管教師強調了臀部先著墊子,但還是有些同學的重心朝後上方,這樣就導致團身不緊,腰部或者背部先著墊,臀部翻不過去,滾翻失敗。造成這種原因,主要是因為有些學生過於急於完成動作,沒有認真體驗領會,另外教師讓學生體驗的練習中沒有由開始的慢速體驗逐漸強調迅速後移。如果教師在準備姿勢做好後,重複做重心向後向下的由慢到快的練習,就可以減少錯誤動作的發生。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以課標為依據,準確分析學情,深入研究教材,做到讓學生易懂、易學、充分掌握運動技術,以促進學生的健康,增強體質,讓他們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