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華】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9篇

說課稿2.66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說課稿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二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合9篇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狼和小羊》是蘇教版語文第三冊第十課的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狼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小羊據理申辯,狼雖然理屈詞窮,但還是蠻不講理地撲上去吃小羊。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狼的本性是凶殘的,它是一定要幹壞事的,對狼這樣的壞傢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全文篇幅短小,內容凝練,寓意深刻。作者通過對角色的神態、動作、對話的著力描寫,刻畫了角色性格,展開了故事情節,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存心要幹凶惡殘酷的壞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藉口的。”課文通過狼和小羊的神態、對話揭示了角色的本質,故事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使學生明白對像狼一樣的壞人是沒有道理可講的,應該以智取勝。

重點難點

1、朗讀、理解課文。

2、理解狼的三次藉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兒”。

3、分角色讀課文

說教法學法

本文篇幅短小,內容凝練,角色的神態,動作,對話生動,學生能較好的理解寓意,因此,在教學中,我選擇以讀為主,讀中理解,讀中悟理的教學方法。

一、讀中品味詞句,瞭解角色性格

字詞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讀詞語。在理解“找碴兒”這個詞語時,我充分運用課文中的語言,引導學生在具體情景和語言環境中理解“找碴兒”這一詞語的意思。既將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滲透其中,又讓學生加深了對狼的本性的認識。在理解“上游,下游,倒流”這些詞語時,我讓學生上臺貼圖片,把狼和小羊送到小溪邊來理解,並讓學生講一講為什麼要這麼貼。體現了新課程把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文的重點是狼和小羊的三次對話。抓住這個重點設計提問:狼為了吃小羊一共找了幾次“碴兒”?學生回答三次。圍繞三次“找碴兒”進行本節課的教學。通過狼三次找碴兒的`神態各是怎樣的?抓住“氣沖沖、大聲、喊道”等詞進行分析,刻畫狼的凶惡。狼的三次說話中抓住“壞傢伙、背地裡”等詞句進行講解,來理解狼凶惡,蠻不講理的性格。抓住“吃了一驚、溫和、可憐”等詞細細品味,瞭解小羊善良的性格。為下一步弄懂課文寓意打好基礎。特別是在教學小羊第二次反駁狼說的話時,我通過分析理解,讓學生體會出小羊此時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學生回答:害怕、委屈、難過等。接著我又把這幾個詞語加到課文中去引讀“可憐的小羊害怕的喊道。可憐的小羊委屈的喊道。可憐的小羊難過的喊道。”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小羊的心情。因為新課程提倡個性化的朗讀,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讀出學生自己心裡的感受。

二、表演激趣本課具有極強的戲劇衝突

故事形象生動,文中角色性格鮮明,非常適宜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在學完課文時,我先讓學生同桌之間分角色表演,在學生全體參與的基礎上選出一組上臺表演。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更透徹,也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參與性。

三、展開討論,課外拓展,安全教育

1、設計問題:小羊跟狼一次又一次講道理,為什麼狼還往小羊身上撲去?小羊該怎樣做才不會被狼吃掉呢?假如你是小羊,你遇到了這隻狼,你會和它講道理嗎?你有什麼好辦法對付它?學生會回答:“因為狼的本性是凶惡的,所以跟它講道理是沒有用的,應該想辦法叫獵人來打死它。”“小羊用石頭砸死它。”“小羊叫狼去小溪洗手,然後把它推進小溪,自己再逃走。”等等。

2、課外拓展,聯絡生活,安全教育:對於蠻不講理的壞人是無理可講的,只有通過用智慧才能戰勝他。接著,讓學生聯絡自己的實際,假如遇到了像狼一樣的壞人該怎樣做,如果有時間可假擬事件進行討論,如何保護好自己。這樣,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教育他們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四、最後,讓學生續編故事

小羊的命運到底會怎麼樣呢?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說狼把小羊吃了,有的說小羊想辦法逃走了等。孩子的思維永遠是超乎我們的想象的,不管他們如何回答都是經過思考後說出來的,都應該給予鼓勵。

不足之處

本節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本節課的一些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批評指正,謝謝!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教科版語文第三冊第七單元,課文記述了世界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尊敬老師的一件事。通過閱讀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接受一次深刻的傳統美德教育,在思想道德上接受淨化和洗禮。

二、教學目標:

1、學習居里夫人成為世界著名科學家以後,仍然熱愛、尊敬自己的老師的優秀品質。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會寫12個生字,認識11個生字。瞭解“撫摸、慈祥、尊敬”等詞語的意思。

三、教學難、重點:

1、感受和理解世界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熱愛、尊敬老師的精神品質。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教學準備:

1、教學多媒體;

2、生字卡片;

3、課前學生、教師收集有關居里夫人的資料和尊敬老師的故事。

五、教學時間:

本課計劃兩課時,本課時是第一課時。

六、教法:

1、匯入。教師直接匯入新課,出示課題,由學生質疑,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2、初讀並檢查生字。學生按老師要求自由閱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掃除閱讀障礙,從音、形、詞、義方面解決生字。指名讀、同桌檢查讀糾正讀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精講理解並有感情地朗讀。教師、學生收集交流資料瞭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蹟,理解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通過引導理解居里夫人表情、動作和語言描寫的句子及側面人物的描寫的語句,表現居里夫人尊敬老師的優良品質。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拓展昇華總結。通過本課閱讀使學生明白居里夫人在成為世界著名科學家以後,仍然熱愛、尊敬自己的老師的優良品質。收集、交流有關尊敬老師的故事。並引導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敬老師、熱愛老師,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在閱讀實踐中接受一次深刻的傳統美德教育,在思想道德上接受淨化和洗禮。

七、學法:

1、學生同桌、小組互相交流、檢查,將“兵教兵、兵兵互學、互查”引入課堂教學當中,與學生自學相結合,提高課堂效率。

2、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居里夫人的資料和尊敬老師的故事,課堂交流學習,拓展學生知識面,並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八、創新:

1、將“兵教兵、兵兵互學、互查”引入課堂教學當中,使學生自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對自己的教學是一個挑戰與創新。

2、將課桌擺放成“圓桌會議式”,首先源自於家長會時與家長交流,有些孩子在課堂中回答問題的'機會少。其次,會後學生喜歡這種形式的課桌擺放,改變教學形式,對學生也很有新鮮感,用學生話說就是“非常的親切、自然”,教師和學生的距離近了。當天上課時,也讓我深感愧疚,確實有部分孩子回答問題的機會少,也許被我們老師忽視了。這種擺放形式也有其不利的地方,如學生看黑板有所不便、組織教學有一定的難度。但本次教學用此種課桌擺放形式,並不是標新立異,只是一種自己教學形式的嘗試和對我們教師平時教學的一種反思。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分析教材

《三個兒子》是一篇生動感人的生活故事。課文通過三個媽媽對自己兒子的誇獎和三個兒子在媽媽面前的具體表現的對比敘述,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課文內容淺顯,語言通俗,人物對話較多。基於這樣的分析,我讓學生認讀三位媽媽的對話。充分感悟媽媽的辛苦從而引導學生對比三個兒子的表現,我把把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做為難點。

二、教學物件分析

二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是重要環節,學生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說出識字方法。所以我把識字教學作為教學的重點。

三、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新課改的精神和教材內容的特點,我從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三個方面設計了教學目標:

1、在知識目標上,強調會認讀6個生字。

2、在能力目標上,強調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在情感態度目標上,強調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四、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教材重點,克服學習難點,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我通過以下幾個環節推進教學過程。

一、啟情匯入,初讀感知。以談話匯入的方式引入課文,問學生爸爸媽媽因為什麼事,是怎樣誇獎你的?挖掘學生的生活體驗,啟發學生思考,拉近課文內容與學生的距離。

二、整體感知。這部分分兩個環節,一是進行識字教學,二是讓學生說出主要內容。識字教學是本課的重點,這一環節我追尋識字教學規律,先讀帶音節詞語,再去掉音節讀,最後讀單個生字,學生通過自讀,領讀,男女生接讀,開火車讀等各種教學方法,來認讀詞語。讓學生小組交流識字方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引導學生交流識字經驗。並通過帶有生字的一段話來及時鞏固識字成果,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識字效率。

三、重點認知。讓學生精讀1-6自然段,找出媽媽誇獎兒子的話,並指導朗讀。通過朗讀來感悟三個兒子的特點。為了順利突破課文難點,我抓住學生喜歡活動,樂於表演的的特點,讓學生模仿媽媽,有聲有色地朗讀出來。孩子們很快就體會到作為一個媽媽在介紹自己的'孩子時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孩子們在仔細閱讀第八自然段的基礎上,從“直晃盪、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這些細小的地方發現水桶很重,媽媽很辛苦。並通過朗讀來突破課文難點:依據自己的感受、理解,用朗讀表現出水桶重,媽媽的辛苦;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種對媽媽的體貼、關愛之情:媽媽提水多辛苦啊!媽媽多麼希望自己的孩子來幫幫她呀!為了更進一步發現三個兒子對媽媽的一片真情,學生會馬上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地方,並非常準確地圍繞第三個兒子的做法進行朗讀彙報。隨即,老師問學生文中的“老爺爺明明看見三個兒子,可為什麼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看到了一個哪個兒子?為什麼?這正是課文所要揭示的中心也由此顯現出來——能幫媽媽(提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孝順的兒子。最後,我們將對課文的中心進行一個拓展填充,問孩子們在家裡都是怎樣孝敬父母的?孩子們也就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使孩子們愛父母的感情有了質的昇華。

在總結課文的同時,讓學生說說對那兩個兒子的看法。讓孩子們體驗角色,豐富認知,實現與學生生活的連結,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和良好品質的形成。

五、教學設計反思:

由於本人的水平有限,在有效地提高學生朗讀水平和激勵性語言的評價方面存在著一些不足,同時在課堂中也生成了一些新的值得我去關注和研究的問題。我想這些都需要我不斷地學習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以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各位領導、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長版教材第四冊《老師的手》一課。

翻開第四冊教材,我們可以看到一共有39課,除此之外還有5課綜合實踐活動,5課表達,教材不僅教學內容多,而且每一課的識字量寫字量都很大,《老師的手》一課就是這樣一篇典型的文章。它隸屬於第十二版塊“愛在我們中間”,講述了母親節這天,從小失去母愛的小道格拉斯在獻給母親的畫中畫上了老師的手,讚美了師愛的偉大和孩子心靈的質樸,因為真情的流露,文章感人至深,可以說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結合文章特點,我將此課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著重處理讀文與字的識寫,第二課時著重處理鞏固識字與閱讀訓練。

識字是我們低年級學習的重點,下面我就談一下對本課會認的字的認識:課文中會認的字有13個,其中“表、腰、課”三個字學生在學文之前就已大量地接觸過,應該會認;“庭、猜、訝”這三個字簡單易記,相信通過預習、讀文的過程中孩子們就可以自行掌握,像這樣的兩部分,我的定位就是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識字;而“勃、握、賜、測、怯”的讀音容易讀錯,“餚”和“恆”二字在生活中也不太常見,那麼這樣七個難讀難記的字則是第一課時識字教學的重難點。

結合教材特點和本班學情,堅持以課標對第一學段提出的教學目標為指導思想,本著科學性、有效性的原則,我為第一課時確立了四個教學目標:

1、 在課文及其它的語境裡能夠正確認讀13個會認的字和8個會寫的字。

2、學生能夠在理解字義的基礎上給會寫的8個生字正確擴詞,並進行詞語積累。

3、指導學生書寫難寫的生字,書寫時做到姿勢正確、結構合理、乾淨整潔。

4、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能夠簡單地複述。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我的教學流程主要分為五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反饋預習,強調難讀字音”。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啟發、引導、輔導及促進作用。於是在課前我組織引導學生進行了有效的預習,通過預習中的“三讀一查”學生自己就完成了對會認、會寫字的初步認識,熟悉了課文,帶著問題進課堂,有備而來。我的這節課就是在這樣的學情下設計切入的。於是在第一課時的開課,圍繞著預習就提出“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麼”,在課堂的一開始,孩子們就成為了學習的主人,結合預習談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及對生字的認識,提煉出了讀音難讀和不常見的字。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將這七個重點學習的字按順序出示了帶有拼音的和去掉拼音的生字,引導學生開火車讀、選擇自己喜歡的`來讀、當小老師帶讀,通過多種活潑有趣的讀,使學生掌握了難讀難記生字的讀音。有效的預習是課堂省時高效的源泉,不但可以有效地化解了識字的重難點,而且在對預習的交流中,教師也瞭解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問題所在,及時調整預設的教學設計,使得自己的教學更具指導性與針對性,更好地“以學定教”,真正地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理念。[

第二個環節是“認讀生字,正音、記憶字形”。

《課標》對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目標首先的定位就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結合本班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夠穩定,但他們喜歡幫老師找錯這一特點,在教學完重點生字後,我說“一定要記住這些字的讀音,才可以準確地讀文,下面老師讀課文,大家注意聽老師讀的對嗎?”一個問題丟擲孩子們像偵察兵一樣個個睜大了眼睛,豎起了耳朵,專心地開始聽讀課文。雖然沒有找到錯誤,但他們懷著想和老師比一比的心理依然興趣高漲地自讀起課文。在自讀的感悟中正音之後,孩子們進入了他們最喜歡的小組合作交流的環節,在小組中他們自已做主人,暢快淋漓地在小夥伴中交流自己識字的方法,共同感悟識字的樂趣。這樣學生就將會認、會寫字的初步識認基本完成了。

如何進行進一步鞏固識記呢?就是在課文、詞語這些學生熟悉的語境裡反覆復現中識記,這就進入了第三個環節“鞏固識記”階段。

在這節課中,識記生字這部分,我按照學習的循序漸進原則設計了三個環節,分別是讀文章、讀詞語、讀生字。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檢測讀文中,我引導學生以四人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每人選擇一個自然段讀,提出的要求是“請你準確讀文,其他的小朋友注意聽,他讀得是否正確?”孩子們自主地在學習中體驗著、交流著;接著由文及詞,我又向孩子們提出了挑戰,“老師將帶有生字的詞從課文中請出來,你還能正確認讀嗎?”最後由詞到字,開火車讀生字。相信大家不難看出落實識記生字這一重點,在課堂中是有梯度的呈現的。

字都會認了,會寫的字還有一點就是結合字義,能夠正確擴詞,這就進入了第四個環節“積累應用,複習鞏固生字”。

遵循著“學生主體、教師主導、訓練主線”的原則,落實這一目標有三步,第一步是學生在小組交流字形的同時交流自己在預習中所查的詞語,第二步在全班進行交流,在此基礎上老師將更多的帶有生字的詞出現在螢幕上引導學生認讀感悟。這樣呢,通過集體的交流豐富了學生的詞彙,積累了詞語,同時學生又在一個新的詞語環境中,對生字進行了複習鞏固,達到了一舉兩得的目的。第三步,教師出示一段帶有生字的段落提出“在這段文字中藏著我們今天新學的生字,來,讓我們讀一讀、試一試!”學生對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學習熱情也高漲的同時。完成了課堂既定的教學目標。

低年級的語文課堂除了識字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正確書寫。在第五個環節指導書寫中,我主要抓筆順難、結構難、細微變化難三方面字來進行指導,力圖做到省時高效。在這節課中,筆順難抓“級”字指導;結構難抓“表”字;細微變化上指導了“班”。其餘的字則學生自己觀察書寫,這樣的書寫指導完全可以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最後再讓學生跟著課件書空,在課本上描紅。做到了《課標》要求的“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我的說課就到這裡,謝謝!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秋天》是一首現代詩,主要表達詩人對秋天的熱愛與讚美之情,語言美麗,每一節詩都相當於一幅美麗的圖畫。

(2)明確教學目標。

以讀代講,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美,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與情趣。

二、說教法

詩歌重在朗讀,嘗試把詩的意境美通過朗讀表現出來,所以這節課用以讀代講的方式來完成。因為每個人的感悟與感受都不同,所以在備課時未用一些美麗畫面,也未用錄音。想讓學生用心自己去感悟、理解,然後得到自己的收穫。

三、說學法

在教學中教給學生一些學習詩歌的方法,例如朗讀:讀出力度、讀出長度、讀出速度;讀課文一讀字音、再讀節奏、三讀意境;抓住一些重點詞語去推敲,去分析感悟,這都是學習詩歌的`一些方法。

四、說教學程式

1、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安排。

由讀匯入,步步深入。以“秋”貫穿整個課堂,說秋、誦秋、品秋,誦讀出秋意,達到課堂的高潮,這一點做的不夠很好。作業也是為了進一步品秋,讓學生對課文有進一步的思考。

2、說明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安排。

教師引導,學生邊讀邊悟,這一點做到了。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學,教師不是簡單的教給,而是給予一定的影響,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說明重點與難點的處理。

重難點放在了誦秋上,每一節詩都突出幾個詞語,在誦讀中感悟、理解。

4、說明採用哪些教學手段輔助教學。

簡單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心中有數,更加明確我們課堂要做的事及步驟。

5、說清楚課題的板書設計和設計意圖。

板書是對課文內容的整理,因為前面誦讀部分做的到位,歸納概括就很容易了。在板書部分點明熱愛讚美的情感。 簡單,明白為目的。突出中心、主題。抓住三幅圖內容及作者的情感來設計,讓學生明白,且印象深刻。

朗讀的課文以後講時,讓學生先讀,再做指導,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記住課堂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詠柳》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千古佳作,詩人用獨特的筆觸描寫了春天的柳樹,歌頌和讚美了春天的創造力。依據學生實際及教材特點,從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確定本課。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寫本課的5個會寫字。

2。通過理解詩歌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並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3。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詩歌。

三、說教法

語文教學首先是人文教育。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之瑰寶,如何順應新課程理念,使學生愉快輕鬆的學習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領悟作者的審美情趣呢,在這首詩的教學過程中,我將以讀為主旋律,以讀促讀思,讀中悟情,讓學生在讀讀,吟吟,唱唱,演演,畫畫中輕鬆領悟詩歌魅力。

1。初讀,文通字順。即一看見詩後,要求學生先大聲朗讀,讀準字音,掃清生字詞的障,礙,把詩讀的通暢,既是學生的興趣所致,也是為以後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礎。

2。再讀,領悟詩意。即在讀順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自己藉助插圖讀動詩句。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不一定能全讀懂詩中每詞每句的含義,可通過小組或全班交流詩句的含義。當然,在最疑惑時還需老師精當的點撥。

3。聽讀,體會感情。古曰“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批之而入情”,在瞭解了詩的大意後再反覆朗讀就能體會到詩中情感,這裡我們可以借用多媒體手段把學生帶到春的意境,加強感知,形成表象,此外,我會藉助錄音範讀,讓學生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提高。

4。誦讀,熟讀成誦。在悟情的基礎上熟讀,指導有感情的讀,以達到成誦的目的。

5。演讀,唱唱,畫畫,演演。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詩再現,讓詩豐富的內涵再現,讓學生得到真正的理解。

四、說教學流程

(一)匯入課題。

1。課前以一首《春天在哪裡》為引子,並播放幾幅春景圖,創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引入正題: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學生談春天的景色)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讚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學習的《詠柳》,就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通過描寫柳樹來讚美春天的詩。

2。解題:“詠”,歌頌、讚美。詠柳,讚美柳樹。那麼,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

(二)朗讀全詩,初知大意——領略美

通過初讀課文後,我會問學生:你讀懂了什麼,請大家自由來說說,有的可能會說柳樹真美,我會趁熱打鐵問:你認為最美德地方是什麼,

有的會說樹很高,有的會說葉很綠,我會順勢引導這柳樹的確很美惹人喜愛該用什麼語氣來讀呢?學生一定會說讚美的語氣,這時,我讓學生齊讀古詩進一步體會它的美。

(三)質疑問難,想象意境熟讀成頌——欣賞美

此時,學生的情感已經被調動起來了,我適時進行引導:現在你們面對的就是美麗的春景,想不想作一回詩人也來吟頌一下這首詩呢,接著,我會放上音樂,讓學生大膽的去表現把詩中豐富的內涵大聲的朗讀出來。

(四)自主作業,遷移能力——延伸美

乘著學生的情緒高漲時,我會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詩再現可以畫可以演把詩中豐富的內涵變為簡單的形象畫面,再現詩中意境,得到真正的理解。

總之,這一節課我以讀為本,以讀促思重在感悟為教學方式,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學習方法,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陶冶了情操,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讓學生真正從朗讀課文中感受到閱讀的興趣。

六、說板書

板書力求簡潔,便於學生記憶和背誦,又能讓學生體會比喻的妙處以及讚頌春天的主題。

碧玉 —— 青翠

詠——讚美

絲絛 —— 柔順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國小語文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四組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以一個有趣的題目,引起了課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風看不見,摸不著,怎麼畫呢?課文中的三個小朋友一起畫畫,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用不同的辦法畫出了風。課文塑造的是三個敢想敢問、善於思考的兒童形象,所以編者將本課安排在“用心思考,勇於創造”這一單元之中。課文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富有兒童情趣,語言自然樸實。對二年級孩子來說,畫畫他們並不陌生,而且都很喜歡,但是,對於看不見摸不著,但確實存在著的風“這樣一種抽象概念,我估計他們還不大能明確地、理性地理解和接受。對於畫風更是茫然。他們所缺乏的是瞭解風與其他事物之間的關係,懂得用具體事物來表現抽象事物。所以,我認為課堂上我所要做的應該是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明白三個小夥伴”畫風“的思維過程,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通過體驗去感受風的存在和特點,理解這一抽象的客觀存在,從而懂得應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遇事勤於動腦。

對於本堂課,基本的設想如下:

一、圍繞一個主導性問題展開教學。

《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中提出,無論是什麼形式的課,都存在著一個需要重點突破的主攻方向,沒有重點的教學是低效的。要求我們把不同層次、不同類群的目標在主攻方向的提領下匯聚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篇課文內容相對來說淺顯易懂,不宜採用過多的講解、分析。所以這節課教學時,我圍繞一個主導性問題"怎麼畫風"來穿全文。從一開始的三個小朋友是怎麼畫風的,到每個小朋友他們各自是怎麼畫風的,再到你是怎麼畫風的,把整一堂課的過程串連起來。同時通過大量的讀讓學生理解、體驗。

二、“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字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只有讀,才能喚起孩子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情感,只有讀,才能使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所以,本節課我確定了在教學中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書,力求在學生與文字之間架設閱讀平臺,以讀為本,以讀促思。通過讀書,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引發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感悟,突破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中我也提供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如在讓學生通過默讀,劃出三個小朋友是怎麼來畫風的。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再次對三個小朋友各自畫風的方法有了更具體的瞭解。在對趙小藝他們的畫學習以後,我又讓學生進行了做動作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讀,齊讀,分角色讀等不同方式的朗讀。從讀的層次來說,有開始的初讀理解讀到後來的有感情讀,品讀等,隨著學習的深入,也相應的由淺入深。各種各樣酣暢淋漓的“讀”,相信孩子們不僅能把課文讀通順,也能在感受中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

三、自主中求個性,在合作中求共進。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所以,閱讀教學必須尊重學生的想法和選擇,以學生潛心讀書為本,還要鼓勵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和發現。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只有這樣,閱讀課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作用。如在學習了趙小藝的二張畫後,我設計了讓學生讀一讀4、5、8三小節,並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注意描寫趙小藝的句子,想一想從中你讀懂了什麼。學生從眨眨眼睛,想一想可以看出趙小藝是動了腦筋的,他是先想了才畫的。從他說的我能中,可以看出趙小藝是很自信等。在對第九小節的學習中,我先讓學生讀一讀這一小節,並想一想從中你讀懂了什麼。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讀,對於好像都動了,還有一張張畫更美了,都有了自己的理解與收穫。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針對我們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在劃畫風的句子後,讓同桌相互交流、啟發,從而形成正確的答案。保證劃句子的正確。在分角色的朗讀中讓前後的四個同學進行自主分配角色讀一讀2-8小節。又如在說畫風的這個環節中,我先安排了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再讓二個學生來說。在寫字環節中,也先讓學生說一說寫字時要提醒同學們注意什麼,更多的體現出了生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智力互補,實現同學間的合作,共同探究,一起提高的學習方式。

四、讓課堂更符合低段的語文教學。

1、重視生字的鞏固與寫字的指導,培養良好的識字與寫字習慣。我今天上的是第二課時,一開始是對上節課所學生字的鞏固,我採用了一方面是讀生字卡片,另一方面是把生字放到相應的語境中讓學生來進行認讀。以及寫字時的認讀,都為了讓學生達到熟練的程度。同時也把無意識識字放入了教學中,在進行分角色讀時,在小朋友的頭飾上,我特意加上了三個小朋友的名字,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再次來複現生字,本課裡的生字就是三個小朋友的名字。在對寫字的指導上。我先是讓學生讀一讀所要寫的生字,一是再回想一下,同時也是照顧到一些困難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試想一下你在寫的過程中,哪些地方要注意的,然後提醒全班的同學。再則是讓學生指出難寫的字。老師有針對的進行寫字指導。二年級的生字較多,不可能做到都寫,我也不是自己來確定一個,而是讓學生看一下,以他們的眼光與認知來確定難寫的字,體現了寫字教學的指導以學生為本的特點。

2、落實對語言文字的積累。根據本篇課文在語言文字上的特點,與學生年齡和語文學習的實際,在教學中我沒計了讓學生按照彎彎的小樹,斜斜的雨絲進行仿說練習。又如對呼呼地轉動,讓學生聯絡課文進行了理解。

3、重視說與寫的訓練。課文中三個好朋友互相啟發,互相激勵,畫出了風。其實學生讀了課文以後早已躍躍欲試。文中的學習小夥伴提出了你想怎麼畫風。這簡簡單單的一“問”,將激起多少層浪。於是在這裡我安排了說話訓練,先讓學生同桌互說我想怎麼畫風,然後再指名學生來說一說。先給了學生自我練習的時間,再請好的同學為大家作好示範。接下來,我安排了讓學生把想的內容寫下來。孩子們的筆法不那麼熟練,語句不那麼生動,但在這愉悅的氣氛中,他們求新求異的思維條理化,同時給學生練筆的機會,訓練語言的表達能力和寫話的能力。

語文教學是最富個性和最具魅力的精神創造,也是最自由、最愉悅的心靈享受。本堂課中,我教學的落實上可能還與設想存在著一些差距。希望大家能夠提出寶貴意見與建議。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一、本課的設計思路

《木蘭從軍》是一篇歷史傳說故事,學生對花木蘭有一些瞭解,但不多。要讓學生通過本文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簡述悟到花木蘭尊老愛幼、熱愛祖國的優秀品質,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為了較好地完成這個目標,老師作了以下設計:

1、抓住“緊急”、“焦急萬分”讓學生感悟木蘭的尊老愛幼、為國為家。

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圍繞“花木蘭為什麼去從軍”看圖、範讀、思考、朗讀、感悟。在理解了木蘭的心理活動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拓寬學生的思維,拓展“說服了家人”的具體內容,感悟她為國為家敢於自我犧牲的可貴之處。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及插圖可得出,家人包括:父親、母親、弟弟。他們都不同意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要想說明木蘭是怎麼說服家人的,那就得先設定一個場景,家人們是怎樣阻止的,要根據人物的身份,想象出適合特點的語言,這樣,一場勸阻的口語交際就這樣開始了。

母親勸阻時,(木蘭回答):媽媽,我從小練功習武,身體強壯,在不怕他們。您就放心吧!

父親勸阻時,(木蘭回答)父親,您可是咱們家的主心骨,您一定會健康常壽,我去替您從軍,說不定還能立下戰功呢!

弟弟勸阻說,(木蘭回答)弟弟,你在家要好好照顧父親、母親,我走了,家裡的一切都交給你了,你要做個懂事的孩子。

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鍛鍊了思維能力。

2、抓住表示動作的重點詞感受木蘭的威武形象。

抽象的字元是很難讓二年級學生感受到木蘭的英勇形象,在教學中,老師憑藉多媒體播放可視、可聽的形象畫面,帶給學生視聽感官上的衝擊,激起學生無限的思想情感和想象,著重感受花木蘭躍馬橫槍、英勇善戰的威武形象。人物的形象在孩子們的腦海中漸漸豐滿起來,學生也就有話可說,有情可表。最後引導學生去讀,讓學生通過讀表達自己對花木蘭的.敬佩之情。

3、結合插圖、角色想象,體會人們對木蘭的欽佩之情。

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仍以課文插圖引路,結合“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將士,會對木蘭說什麼?”(將士:怎麼英勇善戰的花將軍竟是個女的?我們竟然沒發現!)體會人們的驚訝和對木蘭的欽佩之情。

這樣,通過在一系列多向互動的情境中閱讀、感悟、表達與創新,學生對花木蘭的認識步步深入,情感進一步得到昇華。

二、本課的不足

這節的緊湊度還不夠,老師在指導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這個教學環節還可以緊湊些,不要讓學生講得太多了,應該在讀中悟。還有第二自然段教學中,老師提的一個問題:“木蘭是個女子,她要不要去從軍呢?”學生回答的範圍太廣了,而且會亂,就沒辦法把第二自然段的前半部分講到位。以後還學會再適當的加快些節奏。

二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筍芽兒》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在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有溫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課文形象生動,採用春雨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束縛力,以及筍芽兒自身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敘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

這一課是第一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感情的基礎上,運用朗讀技巧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有了前兩課的訓練,加上這一課內容豐富有趣,貼近兒童生活,語言表達生動優美,情感基調較易定位,所以,在課堂上,我著重引導學生讀課文,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朗讀中領悟內容、體會情感、品味美感,做到朗讀與感悟交融,為第二單元的學習打好基礎。

在上這一課時,我結合課文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會認14個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初讀、精讀、賞讀、分角色朗讀等不同方式朗讀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多讀多想、讀懂課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朗讀,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激發學生讀科學童話故事的興趣,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識字、練習朗讀。難點是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並從中體會到筍芽兒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關心和愛護,學習筍芽兒奮發向上的精神。

二、說教法與學法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我確定了以下教法與學法:

1、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程中來。

2、根據低年級兒童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抽象思維弱,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3、倡導自主嘗試,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

4、創設情境,開展多次、多視角的讀,如:初讀、精讀、賞讀、個別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優化自身的綜合素質。

三、說教學程式

1、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新課程理念強調:課堂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⑴首先,用多媒體VCD展示學生常見的竹林圖片(畫面),讓他們說說竹子是怎樣長成的。

⑵接著,出示“筍芽兒”圖片(畫面),讓學生從圖中認識“筍芽兒”是什麼樣兒的。

⑶然後,啟發學生:

小小的筍芽兒不到二個月就能長成又高又直的竹子,多麼奇妙啊,想知道筍芽兒是怎麼一天天長大的嗎?隨機揭示課題,引導學生好奇地進入文字角色。

2、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⑴第一個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首先,我讓學生讀讀課文。

②接著,讓他們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

③然後,學生在強烈的好奇心下,大都能快速地讀完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⑵第二個環節,學習生字,掃清閱讀障礙:

①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文,強調讀準字音,把不認識的字劃出來,多讀幾遍。

②接著,同桌互讀互聽,互相幫助識記生字。

③然後,小組討論交流識字的方法,再全班共同交流。

⑶播放多媒體

VCD中的“生字學習”部分,出示文中的生字,小組認讀,全班擴詞練習(畫面)。

3、多元閱讀,以讀代講: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激發情感、培養語感。

⑴聽課文朗讀,啟發思考:

我首先播放多媒體

VCD中的課文朗讀部分,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思考:

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

(畫面)螢幕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動畫,配上聲情並茂的朗讀,很快就將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瞭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

⑵精讀課文,深入理解;嘗試朗讀,體會情感:

①啟發學生:

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筍芽兒的生長過程的呢?

請你細讀課文,劃出相關詞句,反覆讀一讀。

學生彙報後,再全班討論交流,通過聯絡實際,啟發學生讀出“撒嬌”、“高興”、“自豪”時的不同語氣,再通過同類詞對比,瞭解“鑽”這個字所包含的意思。

②讓學生說說:

你從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體會到了什麼?

激發他們學習筍芽兒奮發向上的精神。

③讓學生再默讀課文:

看看文中除了寫筍芽兒,還寫了哪些“人物”,他們是怎樣對待筍芽兒的?啟發學生聯絡周圍的人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在這裡,我不去作過多的講解和要求,只要學生能大膽嘗試,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我都給予肯定和鼓勵。

⑶聽朗讀示範,掌握技巧:

低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畢竟有限,在讓他們大膽嘗試之後,教師還須作相應的指導,讓他們能讀出文中包含的情感,使朗讀更有感染力。

所以,當學生嘗試之後,我就播放多媒體

VCD中的朗讀示範部分(畫面)。朗讀示範語言標準,富有感情,而且還有明顯的語音升降符號,學生一邊聽一邊看,馬上就對課文內容有了更真切和形象的美感體驗,也很快地瞭解了自己的朗讀與其還存在的差異。此時,我再因勢利導,讓學生再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他們的朗讀水平得到提高。

⑷角色朗讀,入情入境:

在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後,讓學習小組分角色表演讀課文,再通過小組推薦,請四位同學上臺帶頭飾表演春雨姑娘、筍芽兒、雷公公、竹媽媽之間的對話。讓學生把自己當作文字中的角色,更能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時培養了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

⑸配樂齊讀,感悟語言:

學生經過嘗試、指導、表演後,朗讀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此時再讓他們在背景音樂中展開想象,自由發揮,張揚個性,實現情感與內容的統一,進而感悟語言文字的精妙。

4、讀寫結合,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二年級下期的學生要能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所以當學生學習了這篇優美的童話散文後,我就出示多媒體

VCD中的寫話練習進行寫詩的訓練(畫面),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他們寫話的興趣。在此,教師先示範引路,再讓學生實踐,然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在這裡,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只要他們敢於實踐,我都給予充分的鼓勵,而不作過高的要求。

5、積累語言,課外實踐: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語言,能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因此,在課後,我設計了以下兩項實踐活動:

⑴摘抄課文中和課外讀物中描寫美好春光的詞語和句子,熟讀成誦。

⑵到大自然中實現觀察竹筍,畫一組竹筍系列畫,或拍一組筍芽生長過程的照片。

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建構起大語文的學習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