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選說課稿範文集錦10篇

說課稿1.49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說課稿範文集錦10篇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四年前,當新課改的春雨沐浴我們的時候,我們感覺涼絲絲的,但春雨潤物細無聲,在座的老師們都在這場春雨中茁壯成長起來了,你們都是新課改的精英,所以,我很有幸來到這裡,把我們共同研究的《小小的船》這一課,說給大家聽一聽,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

下面我將從以下六方面說起:

一、課程理念

二、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點、難點、空白點

四、教學方法

五、學生學法

六、教學流程及策略

一、課程理念: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一年級上冊的第七課,本課是葉聖陶先生寫的一首充滿兒童情趣和幻想的小詩,這首詩歌用通俗易通的語言,把藍藍的夜空裡群星閃爍、月兒彎彎的美景活靈活現的描繪出來。全詩極富有想象力、意境優美,把彎彎的月牙比作小小的船。課文插圖是一個頑皮的孩子將書包掛在月亮船尖上,坐在船上遨遊夜空,看到了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教學這篇課文要抓住詩歌的特點,激發學生學詩歌的興趣,又要挖掘出詩歌美的因素,對學生進行審美的教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所以,教學中我們從一年級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入手,聯絡兒童的生活實際,體現形式和內容的直觀性、形象性,創設情境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二、教學目標:

1、創設學習情境,培養學生自主識字,合作識字的能力,從而認識本課九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只”的用法。學唱《小小的船》這首歌。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啟發學生想象,體會飛上藍天坐上月亮的愉快之情。

3、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動探究精神。

4、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空白點:

重點: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在讀中識字,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昇華。

難點:理解詩句和內容,展開想象。

空白點:你坐上月亮船會看到什麼?假如有一天,你飛上藍天你會做什麼?

四、教學方法:

1、創設許多情境:如謎語引入,音樂欣賞,奪星星等。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比如同桌互讀,互認、互檢生字等。

3、“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的方法。

為此,我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缺少生字的兒歌,小星星等,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

五、學生學法:

1、誦讀法

2、自主合作認識生字的方法。

3、啟發學生如何想象。

六、教學流程:

(一)唱一唱,貼一貼,激發興趣。

首先用謎語匯入“一閃一閃亮晶晶,好象無數小眼睛,掛在天空放光明。”然後師生一起唱《閃爍的小星》!最後讓學生再次邊唱邊跳、把星星貼到藍天上。

[在這一教學環節,學生邊歌邊舞把星星貼在黑板上裝飾的巨幅“藍天上”,創造性地把夜空移到了孩子們眼前,再現了教材內容的相關情景,使情境直接訴諸於學生的感官。把學生們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課堂上。]

(二)說一說、想一想,趣中揭題。

這裡老師提出了四個問題:

1、星空還缺少什麼呢?

2、平時你們看到的月亮是什麼樣的?

3、讓學生說說彎彎的月亮象什麼?

然後讓學生閉上眼睛,飛上藍藍的夜空。(點課件)隨即老師問第四個問題:

4、說說剛才看見了什麼?

在學生入情入境的關鍵時刻,引入課文。板書課題

[在這裡,由淺入深的提問,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順序,使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使他們對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親”,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學生在這種角色體驗中,進入情境。]

(三)讀一讀、想一想,自主學習。

1、學生自主識字。

分4步完成:

(1)開啟書自讀課文,畫出生字。

(2)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和同桌交流識字。

(3)檢查認字情況。(小組比賽)創設情境:課件出示靜止的星空圖。(點課件)教師點星星變成生字,學生念出後,生字變成星星飛回天空。

(4)送生字回家

2、教師精心導讀。

“以讀為本、以讀代講”是語文學習的主要方法,也是本課教學的宗旨。所以,我準備分三個階段進行“讀”的教學:

1)、初讀階段:

首先讓學生自由地讀課文,然後及時檢查。

2)、品讀階段:

(1)引讀。

老師範讀之後讓學生給老師評價,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老師告訴學生要讀好彎彎、小小等疊詞。

(2)美讀。

讓學生帶著獨特的情感去讀,要求以聲傳情。

(3)演讀——加上動作讀

[這一個環節,通過“以讀代講、讀中促解”的教學方法,課堂上沒有分析講解,但書聲琅琅議論紛紛,放手讓學生大膽發現、自主識字、快樂誦讀、自由探索、盡情體驗,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唱一唱、說一說,趣中求新。

1、 學唱《小小的船》這首歌。

2、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能飛上太空,你會做什麼呢?

[語文學習不僅僅是讀和背,還要鼓勵孩子不斷的創新,在這裡,教師精心營造了一個讓孩子放飛夢想的情境,讓孩子在這個情境中,大膽地想、大膽地說、盡情地表現。]

(五)作業拓展延伸。

1、當小歌唱家:唱星空;

2、當小詩人:寫星空;

3、當小畫家:畫星空。

[多樣化、個性化的作業佈置是對文字的深入理解和延伸,給學生創設了大膽想象的空間,學生多彩多姿的個性會得以飛揚。]

說課稿 篇2

一、教材的意義:

支撐跳越是學生比較喜愛的一項運動,它對鍛鍊學生的跳躍能力,提高彈跳力和鍛鍊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培養勇敢、頑強、果斷的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二、教材分析:

1、支撐跳躍-山羊-分 腿騰越屬於競技體操專案,動作過程有四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助跑,要求身體重心要平穩,助跑由慢到快。

第二部分是踏跳,有兩種動作,一種是跺板,方法是 上板後雙腳使勁向上跺起;另一種是挫板,上板後兩腳前腳掌向後上方挫起,兩種動作各有千秋。跺板動作的特點是使身體直接彈起,而挫板動作則能使身體自動向 後上方擺起,兩種動作根據運動員的不同的適宜性作為起跳方式,上板的動作是單腳起雙腳落在助跳板上起跳。

第三部分是騰空,騰空包括山羊前的第一騰空和山羊 後的第二騰空,運動水平的高低以騰空的高度來決定的。一般以身體低於肩水平的動作為低難度動作,達到肩水平的高度為中等水平的動作,高於肩水平的動作為高 難度動作。第二騰空也是根據第一騰空的高度和難度來決定的。而高水平的動作是第一騰空和第二騰空的不同難度的翻騰動作。整個動作具有美觀、驚險、和危險的 特點。

第四部分是落地,落地要求身體要平穩,落地的穩定性在正規比賽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作為國中學生學習山羊支撐跳躍,難度較小,而通過訓練後,可增強 學生腿部力量,提高彈跳能力和跳過障礙物的能力,對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促進身心健康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學生通過練習後,通過兩腿伸直,在空中控制身體姿 式,對改善身體恣態,促進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目標確定:

①在初次學習中,瞭解支撐躍的'動作過程及各動作環節的要求和注意事項對於學習和掌握動作具很好的有幫助,支撐跳躍的動作過程有很明顯的四個部分組成,各部分的動作不同,要求也一樣。因此,在學生的腦海裡,先初步建立一個動作概念,對促進學生學習和掌握動作,是十分必要的。

②用分腿騰越的方法跳過山羊是本次課學習的終結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輔助練習,幫助學生很完成動作練習,實現鍛鍊的價值和意義,也是十分重要的。

③由於個別學生因為心理障礙等因素不敢跳,但通過輔助練習和具有良好意義的有淺入深的練習可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增強練習信心,完成練習任務,達成鍛鍊目標。

3、重、難點的分析:

①山羊-分腿騰越是本節課學習的課題,分腿騰越是支撐躍的動作方法。運用分腿騰越的動作跳過山羊,通過反覆練習,發展學生的彈跳力,提高運動能力。

②為 什麼要把雙腳上板與含胸作為難點?雙腳踏板起跳是動作的重要一環,而某些學生由於不能運用雙腳上板的動作而採取單腳上板時往往使動作變成跨欄動作,以致使 身體側騎在山羊上,導致側翻下山羊的危險,是確立動作的難點之一;含胸也是動作的重要一環,個別學生在上板時由於沒有含胸而採取挺身的動作在起跳後直接撞 在山羊上,造成動作嚴重錯誤,所以含胸是確立動作的第二個難點。

教學設計:

一、課題:支撐跳躍---山羊—分腿騰越(學)

二、目標:

1、瞭解支撐跳躍動作過程及其各環節的注意事項。(講)

2、能用正確的方法上板和跳過近距離的山羊。(練)

3、克服恐懼、培養勇敢、果斷的優秀品質。(練)

三、重點:目標2。

四、難點:雙腳上板與含胸

五、教學理念:培養跳過障礙物的能力

六、教學策略:輔助練習與實際練習相結合

七、場地佈置:山羊一個,助跳板一塊,體操墊二塊

八、教學步驟:

1、做好準備活動

2、輔助動作練習

3、單腳起步雙腳踏板起跳練習

4、起跳後的提臀與含胸

5、分腿騰越動作練習

九、教學過程:

1、準備活動:徒手體操 (略)

2、兩腿開立下壓 8*4

3、俯撐,兩腿回收成開立 3-5次

4、兩手叉腰,單腳上步雙腳向前跳成開立,向前跳成並立 3-5次

5、挺身跳,雙腳緩衝落地 2-3次

6、三步上板起跳練習 2-3次

7、三步上板起跳撐羊提臀練習 2-3次

8、三步上板起跳撐羊提臀含量胸收腹分腿練習 2-3次

9、五---八步助跑起跳撐羊提臀收腹含胸分腿練習 2-3次

10、在教師保護與幫助下完成分腿騰越的動作

11、教師依據練習情況進行單個指導和集體指導

12、練習時要求有良好的秩序

13、根據學生練習情況逐漸拉大助跳板和山羊之間的距離,增加練習的難度

14、適當調整山羊的高度增加練習的難度

15、選擇突出的學生進行表演性練習

16、學生對動作進行評價

17、教師評價

十、結束:

1、集合學生

2、放鬆練習

3、總體評價

4、收拾器材

5、宣佈下課

十一、教學反思:

在初步練習時,大部分學生在分腿騰越時兩腿分大、兩腿伸直不夠,並有勾腿現象,這些方面都是造成動作質量不高的原因。改進的措施:

1、輔助練習:①腹開立壓腿練習,壓腿時要求兩腿伸直;②兩腳並立,向前做分腿跳,跳起時兩腿伸直;③直膝跳。

2、練習時提示:①“兩腿伸直”; ②“兩腿分大”;③“繃腳尖”。

3、個別指導:根據學生的不同實際,分別進行指導。

通過以上練習和指導,逐步改進動作錯誤。多次練習後,可使動作美觀大方,以達到目標要求。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分析:

三年級音樂上冊第八單元的主題是金鑰匙。單元的總要求是通過欣賞、演唱等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有關航天知識,啟發學生暢談自己的理想,瞭解與航天有關的知識和文化,引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熱愛,啟發學生從小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學生大膽創想、積極思考、清楚表達、團結協作的能力和行為習慣。本課《老水牛角彎彎》是三年級音樂上冊第八單元裡面的是一首簡潔、淳樸的兒童歌曲。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生動的歌詞,中速的節奏、流暢的旋律為我們展現了一副美好的畫面。表達了山裡小牧童純真的感情和充滿自豪的情感。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上:能認真聆聽音樂,說說所聽到的內容。好動、表現慾望強和模仿能力強,但部分同學較膽小,還不敢大膽表現自己。在課堂上能夠在律動、演唱形式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三、設計理念:

根據課標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本課的設計理念是: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表現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並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現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和行為習慣。

四、根據本課的教材和學情我制訂了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音樂實踐活動體會和表現放牛娃的遠大志向。

2. 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3.啟發學生暢談自己的理想,瞭解與航天有關的知識和文化,引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熱愛,啟發學生從小要樹立遠大的理想。

教學重點是:

1、 能用明亮的聲音、飽滿的情緒表達鄉村孩子們天真、純樸的美好願望。

2、培養學生大膽創想、積極思考、團結協作的能力和行為習慣。

教學難點是:把握和唱準歌曲的節奏。

五、說教法、學法

我採取的'教法和學法有:創設情境法、模仿教學法、對比法、聽唱法等。根據學生在兒童階段自然嗓音很純、很亮、體形靈巧這一特點。我還採取用了律動、分組唱互動法等教學手段。

六、說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 激趣匯入

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創想、積極思考,我運用了多媒體手段,先利用欣賞星空圖片,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想象,讓他們談談所產生的美好願望。再讓他們聆聽動畫歌曲,從而切入本課的正題。

第二環節: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我讓學生聆聽範唱、談論所聽到的內容,讓學生對歌曲有了初步的瞭解和感受。這樣培養了學生認真聆聽音樂、積極思考的習慣。再指導學生按節奏讀歌詞,這樣不但能熟悉歌詞,把握和讀準難唱的節奏,而且為後面學習歌曲中突破難點打下基礎。

第三環節:學習歌曲,感受音樂

結合學生的自然特點,並在教學中建立平等的師生和諧關係,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針對本課難點,我採取了模唱、聽唱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把握和唱準附點、切分節奏。從而突破了本課的難點,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自信。

第四環節:演唱處理 創編表現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表現歌曲,我採用了一下幾個做法,這也正是本節課的一大亮點。

1、我把學生分成了兩組,一組演唱、一組打二拍子的節奏,鍛鍊

他們合作與協調能力,增進群體意識,培養團隊精神。

2、我從歌曲所表現的情感入手,引導學生帶著神氣、自豪的情緒演唱,體會並表達鄉村孩子們天真、純樸的美好願望,培養了學生的音樂表現力。

3、為了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我創設了這樣

一個情境:“歌中的小牧童把牛背當成了飛船,想象著長大後成為宇航員的樣子。同學們,如果你騎在牛背上,雙手握著方向盤的時候,你會想到了什麼?”學生就能很快地聯想到開汽車、開飛機等。再引導他們把想法替換到歌詞中唱一唱。這一學習方式不僅為學生創設了民主、寬鬆、自由的氛圍,更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了自信心。

4.我利用學生好動、表現慾望強和模仿能力強的特點,鼓勵學生

根據歌曲創編簡單的動作進行表演,並和他們一起表演,從而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充分的調動。

第五環節:欣賞圖片拓展知識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有關航天知識,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

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引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熱愛,啟發學生從小要樹立遠大的理想。

第六環節:總結全課昇華情感

鼓勵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學習、用於探索,以實現美好的理想。

小結:以上是本課的總闡述,不到之處請指正

說課稿 篇4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四年級科學上冊第七課《動與靜》。下面我將從教材內容、教學目標,以及重點、難點的確立、教學設計等幾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請各位老師指導。

一、說教材(教材及學習情況)

在學習瞭如何確定物體的位置之後,本課開始進入本單元的另一個重要內容—運動。在本課中,將解釋什麼是運動,怎樣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根據本課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點和難點如下。

1、探索目標:使學生能利用參照物判斷某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

2、情感和價值觀目標:

(1)學生願意對物體“運動和靜止”的問題進行探究。

(2)學生能意識到對一些物體狀態的描述是相對的。

3、知識目標:學生能舉例說明物體的位置和運動需要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4、重點和難點: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參照物的選擇是很重要的,所以如何選擇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的動與靜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法

國小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為宗旨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全面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科學素質是科學課程的核心理念。我在設計這一節課時,

定位在每個學生都能學好科學,以學生生活中的科學為學習的起點,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瞭解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它並不神祕,只要我們能主動探究,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就能認識科學的真面目,因此我採用了探究法、觀察法、歸納法。

三、教學設計

(一)、設計特色:

圍繞“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這一主題,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進行師生交流。

(二)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趣入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本課開始,我首先由問題匯入,提出一個學生很熟悉的問題,“我們坐在行駛的車上觀察車外的景物,會有什麼發現呢?”聽到這個問題後,學生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到課堂上,於是回憶起坐車時的體驗,“坐在車裡看見地面上原來不動的房屋和樹木都往後走”,“實際上是車在地面上行駛”等。然後從這些疑問入手,接著提問“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假如你站在路旁,你認為那些房屋和樹木還是運動的嗎?”激發起學生探究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興趣。接著我又播放一段坐在汽車裡遊覽的視訊,讓學生觀看。看完視訊後,學生探究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興趣更濃了。

2、自主合作,討論交流

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後,我安排了讓學生默看課文中“盪鞦韆”這一部分內容,並引導他們進行分析討論得出問題的答案:從鞦韆上女孩的角度來看,鞦韆上的男同學和她自己的位置關係沒有改變,所以她認為鞦韆上的男同學是靜止的;而對於地面上的女同學來講,鞦韆的男同學對於自己來講位置在不斷改變,所以認為鞦韆上的男同學是運動的。我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到課文中判斷鞦韆上的男同學是否是靜止的,是將鞦韆上的男同學和判斷者自己作比較,看兩者的位置發生變化沒有。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討論作出判斷一個人或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方法:說一個人或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是相對於一個參照物來說的,人或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改變了就說這個人或物體是運動的;反之,位置沒有改變就是靜止的。接著在播放一次坐在汽車裡遊覽的視訊,讓學生再次熟悉判斷物體動與靜的方法。

3、實踐應用,鞏固知識

新課程理念強調“以學生髮展為本”,讓學生在知識、技能、態度、情感各個方面得到發展這才算達到教學的最佳

效果。在學生掌握所學知識之後,我就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這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視訊《奔騰的駿馬》,讓學生判斷視訊中物體的運動情況。然後又讓學生回到課文中,分析課文中自動扶梯上、公共汽車上、旋轉餐廳裡戴帽子同學的運動情況。最後讓學生分析電風扇工作時各個部分的運動情況。通過分析解決問題,發展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教學體會

在本課教學中,我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思想,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深深地感到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同時我也感到,跟採用傳統手段教學相比,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教學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得輕鬆。

板書:

動與靜

鞦韆上的女同學 靜止

鞦韆上的男同學 鞦韆下的女同學 運動

說課稿 篇5

說內容:

教科書第68頁“整理與反思”,完成第68—70頁“練習與實踐”第1-9題。

說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整數、小數的意義,掌握整數和小數的數位順序、計數單位,掌握整數與小數的讀寫方法。體會整數與小數內在聯絡,完善認知結構。

2、使學生通過複習增強用數表達和交流資訊的意識,體會數在刻畫現實世界中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方面的價值,進一步發展數感。

3、使學生通過複習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提高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說重點:

能根據概念間的聯絡與發展把知識分類整理,並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

說難點:

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說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經過六年的學習,已經學完了國小數學的全部內容。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進行總複習,使我們進一步牢固掌握國小數學的知識,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整理整數、小數,包括負數的有關知識。(板書課題)

二、回顧與整理

1、自主整理。

學生在小組裡一起回憶已經學過哪些有關整數和小樹(包括負數)的知識。

2、完善認知結構。

(1)什麼是自然數,什麼是整數?自然數和整數有什麼關係?

(2)整數和小數的計數單位有哪些?相鄰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3)讀寫整數和小數時要注意什麼?

(4)怎樣比較整數、小數的大小?它們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絡?

(5)怎樣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求一個數近似數的方法與把一個數改寫有什麼不同?

(6)小數的意義是什麼?小數的基本性質是什麼?你是怎樣理解小數的基本性質的?

三、練習與實踐

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7題。

四、總結與反思

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複習了哪些方面的知識?是怎樣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的?你有哪些收穫和體會?

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鄉村四月》是人教版課標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組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專題的《古詩詞三首》的一首古詩。詩人翁卷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春末初夏時節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也表現出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讚美。

根據教材特點,結合學情,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生字“蠶桑”,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2、藉助微課和註釋理解詩的大意,體會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欣賞以及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讚美;

3、利用微課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古詩,培養閱讀古詩的興趣,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其教學重點、難點為:

1、通過反覆誦讀,多元體驗,利用微課引導學生感悟詩情;

2、抓住重點詞句,感悟詩歌的魅力。

說教法學法:

採用微課學習法、誦讀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說教學過程:

課前讓學生看微課,做進階練習一,對文字進行深度預習。課堂上分以下五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是情境匯入,出示課題。播放走近鄉村微課,師生交流感受,出示課題:古詩詞三首。齊讀課題。

二是初讀古詩,讀出詩韻。先讀前兩首詩,出示兩首詩。指名讀詩題。並說出自己的感覺。接著讓學生把這兩首古詩自由地讀兩到三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然後指名讀,生自行評議,正音。並檢查生字“蠶”“桑”,相機糾正。指導書寫漢字。然後指名字正腔圓、有滋有味地把第二首詩讀一讀。交流進階練習一。

三是理解詩意,感悟詩情。首先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第一首詩,你從詩中感受到了什麼?接著彙報點撥一二句寫:景美;三四句寫:人忙。課件出示第一句,交流好像看到了什麼畫面?有哪些色彩?“綠”會是什麼?“白”是什麼?出示微課體會“綠滿山原白滿川”。指名通過讀來表現出來。課件出示第二句讓學生感受彷彿看到的畫面。出示微課展示“子規聲裡雨如煙”的情景。出示養蠶圖和名言。從詩句和這些養蠶情景,感受養蠶的辛苦以及農民的勤勞和忙碌。就“忙”出示《四時田園雜興》微課,讓學生體會忙,並交流假設你作為其中的一員,你會忙什麼?最後體會到忙的'快樂。

四、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課後進一步觀看微課,學習《四時田園雜興》

2、收集描寫田園風光的詩句。

說板書:

板書以其內容為結構,一目瞭然,後面是詩人的思想感情。讓學生農民的勤勞和快樂。

教後反思:

作為運用微課開展經典誦讀課題研究,目的是如何藉助微課提高經典誦讀效率。

1,通過微課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前置學習是很好,學生易於接受的策略,不過必須伴隨作進階練習才行。

2、在教學難點處出示微課也是很有效的。

3、在學第一首時,帶出第二首詩,有效減輕第二課時的壓力。

4、在交流進階練習環節,有效體現新課程理念倡導的注重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

說課稿 篇7

一、教材目標

1. 本課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是浙教版八年級冊第四單元第二篇講讀課文,是學生進入國中階段初次接觸小說閱讀。新《語文課程標準》認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絡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依據此標準,通過本課教材的學習,應教會學生體會小說描寫中刻畫人物的方法;在本單元中,本課教材應完成的目標是:使學生了解小說中外貌描寫和行動描寫的特點和作用,提高閱讀、欣賞小說的能力;同時,學習這兩種描寫方法,訓練記述人物的能力。針對以上分析,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 教學目標

① 瞭解《水滸》的時代背景和作者。

② 理解兩種描寫方法對錶現小說人物的性格特點的作用。

3. 教學重點、難點

① 本課教材後半部分(10——21段)是重點。

② 魯達三拳打死鎮關西這部分是難點。

二、教法闡釋

新《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課程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根據本課教材篇幅長,難度大的特點需指導學生進行預習。按照小說特點(三個要素:人物、故事情節、環境),簡要複述故事情節,尤其是對課文前半部分(1——9段)在檢查時要祥於“前因”,將前半部分的內容理清;略於“後果”,因後半部分還要深入學習。

處理好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小說中的難點,教師需要做適當的講述;重點部分,易於理解,側重引導學生思考,以學生分析為主;小說中既是重點又是難點部分,教師應把啟發與講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三、學法指導

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歷來是一對矛盾。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是為了以後的不教,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根據新《語文課程標準》,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課教材的特點,重要的是通過分析人物的行動,培養學生篩選重要資訊、歸納思維的能力。通過體現學生認知主體的'作用,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增強參與意識,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思考問題的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四、教學程式

1. 匯入新課

播放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主題歌。

同學們對這首歌都非常熟悉,那麼你們知道這部連續劇是取材於我國的哪部古典名著嗎?明確:《水滸》)教師板書《水滸》。請同學介紹這部名著。(明確: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描寫農民革命鬥爭的著名章回體小說)《水滸》這部著作塑造了許多搖曳生姿的人物形象,你們最喜歡哪個人物?(林沖、武松、魯智深)順勢匯入魯智深。你們都知道關於花和尚魯智深的哪些英雄故事?(拳打鎮關西,大鬧五臺山,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順勢匯入,我們一起來學習其中的一段故事: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板書: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設計意圖:通過同學們熟悉的《水滸傳》主題歌,順勢引入《水滸》,並介紹;另外,觸擊學生的敏感點,通過學生講述梁山好漢的英雄故事,感受梁山英雄的俠義精神,再順勢匯入教材。)

2. 整體感知課文

根據課前預習,會按照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局複述故事情節。

(設計意圖:掃清語言障礙,把握全文脈絡線索和基本內容,理清作品結構,初步瞭解作者的意圖。)

3. 對教材深入分析

問題一:魯達見到鄭屠後,是不是上去就是三拳?為了拳打鎮關西,魯達是怎樣“消遣”鄭屠的?

問題二:魯達“消遣”鄭屠的目的何在?這表現了魯達具有怎樣的鮮明性格?

(設計意圖:這部分是重點,但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思考後,獨立解決問題,所以,只需設計幾個恰當的問題是可以解決這部分重點內容的。)

問題三:本文描寫魯達的方法,突出的是行動描寫,對其行動的描寫,又集中在“三拳”的描寫上,請同學畫出精彩語句,分析三拳的描寫角度是否一致?這樣描寫有何好處?

行動描寫 比喻 人物性格

第一拳 鼻子 油醬鋪(味覺)

第二拳 眼眶際眉梢 彩帛鋪(視覺) 疾惡如仇

第三拳 太陽穴 水陸道場(聽覺)

問題四:“疾惡如仇”是否是魯達性格的全部?

問題五:對反面人物的描寫也很生動,試分析鄭屠人物性格。

(設計意圖:人物的性格通常是由行動來表現的,所以重在分析“三拳”,歸結出人物性格。問題四、五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比較全面地分析問題。)

問題六:魯達為什麼不把鄭屠扭送到衙門裡,交給官府去處理?

(設計意圖:感受封建社會的黑暗,並叫學生懂得在我們的法制社會,政府是為民做主的政府,適時進行法制觀念的教育。)

五、教後感想

課上,有學生問我,所謂的梁山好漢,大都是“殺人放火”之徒,又怎麼能稱之為英雄呢?的確如此,現今的學生都生活在法制昌明的社會,自然體會不到封建社會的黑暗,所以,才有了問題六的設計。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探索體現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教學模式,我們的教育者經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但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問自己,只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就足夠了嗎?事實上,學生的能力的培養還是需要一個鍛鍊的舞臺,所以,授人以漁還要授人以漁場。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上冊課文第八課《陽光》。這篇課文以抒情的筆調,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話,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話,最後一自然段點明文章的主題: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雖然是篇小短文,但是,結構的嚴謹,用詞的生動、形象,含義的深邃,仍值得我們細細揣摩。第一自然段中的“田野”、“高山”、“小河”,於第二自然段的“田裡的禾苗”、“山上的小樹”、“河面”一一對照。而開頭第一句的“陽光像金子,灑遍田野、高山和小河。”又與“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遙相呼應。作為一篇小美文,《陽光》遣詞造句有許多精妙之處。比如第一段中的“灑遍”,表現了陽光照射度的均勻和照射面的廣。第三自然段中的“跳進”,讓人感受到了陽光的調皮可愛。陽光與人、自然與人的和諧的場景躍然紙上。第四自然段的“誰也捉不住陽光,陽光是大家的。”體現了陽光的博愛和無私。

“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句,課文以抒情的筆調,先給我們描述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禾苗更綠了、小樹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長長的錦緞……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斕的圖景,為這句話作了註解。使我們明白了這一切都是陽光的功勞。沒有陽光,就沒有生機蓬勃的世界,讓我們充分感受到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課文插圖色彩明麗,文字部分語言流暢,富有童真童趣,貼近兒童生活,能引起孩子們感受陽光的強烈願望,生髮對大自然無限熱愛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此外,本課還有生字16個,其中,會認12個,會寫4個。課後,除了朗讀、背誦、寫字要求外,還提出了口頭組詞語的要求。

這篇課文是一年級孩子進入國小所接觸到的第八篇課文。由於前面已經學習了漢語拼音和一個識字單元,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已經得到了一段時間的訓練,朗讀技能經過七篇課文的學習之後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這篇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應繼續鞏固這些訓練成果,如有可能適當拔高。

二、說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也往往是多元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同時,要給學生留有充分的獨立理解和感受的空間,讓學生以自已對課文內容的領悟來代替教師的講解分析。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也、長、山、出”4個字。認識2個筆畫“しㄥ”和1個偏旁“”。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

識字和練習朗讀。

五、教學難點:

第二段中的河面閃著陽光,就像一條長長的錦緞和文中最後一段的理解是教學的難點。

六、課前準備:

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尋找、感受陽光。在指導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哪裡有陽光?陽光下都有什麼?在陽光下有什麼感覺?

七、教學設計:

為了達到以上的教學目標,突破本文的重難點,我打算這篇課文分

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理清課文脈洛,再品

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的第三到五自然段,通過第

三自然段中的“跳進”,讓人感受到了陽光的調皮可愛。陽光與人、自

然與人的和諧的場景躍然紙上。第四自然段的“誰也捉不住陽光,陽光

是大家的。”體現了陽光的博愛和無私。下面我談談第一課時的教學設

想,我準備分六個步驟進行教學:

一、猜謎匯入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從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入手,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拉近師生以及課堂與生活的距離。接著“那你知道太陽有哪些用處嗎?”提出問題讓學生自由表達,從中調動學生對生活的體驗,產生積極的情感,最後引出課題(教師板書:8、陽光)

二、自主識字,初讀課文。

《課標》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先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它。目前的學生主要的識字途徑就是拼音。此環節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意識與能力。在學生獨立識字的基礎上,彙報識字成果,並且交流識字方法,在交流時,相機教學新部首左耳旁。然後採用各種形式,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

三、細讀課文,讀中見情。

1、《課標》中強調: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感悟。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自然段的分法在《新閱讀》中已滲透,故學生可以自主完成)接著指名讀第一自然段,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處都有陽光。然後學習第二段,第二段中的“河面閃著陽光,就像一條長長的錦緞”的理解,我放在了朗讀之後。我認為只有在充分的閱讀之後,才能達到感悟上的水到渠成。不做侷限性的總結,而是鼓勵個性化的解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最後通過展示實物幫助理解“錦緞”。

2、拓展練習說話:還會有誰,因為有了陽光,更好了?

四、欣賞圖片

通過欣賞圖片,進一步感受到陽光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從而增強了要珍惜陽光的意識。

五、指導寫字(認真寫字感受祖國文字美)

本著每節課都讓學生動動筆的原則,本節課安排學生練習寫兩個字“也”、“長”。這兩個字的結構都不容易把握,所以,在範寫時一定要強調學生的觀察,並讓學生談觀察的收穫。比如,寫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哪一筆應該寫在田字格的哪個位置等。在寫“長”字的時候,強調新筆畫豎提。並找住豎提與豎鉤的區別。然後讓學生在描紅的基礎上練寫。寫完後,將練習成果在小組內展示,教師挑選練寫最好的在全班展示,以及犯有典型錯誤的,在全班範圍內糾正。

六、最後,留一個拓展性的作業,鼓勵學生蒐集資料,思考“假如沒有陽光,世界將會怎麼樣?”

本課力求做到以學生自我活動為中心,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積累參與討論、交流、歸納,激活了學生的內在動因,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能。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識字和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第二段中的河面閃著陽光,就像一條長長的錦緞和文中最後一段的理解是教學的難點。

資訊資料:1、生字卡片、課件、樂曲磁帶。2、錦緞實物。3、課前佈置學生觀察陽光,充分地感受陽光。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長、也”2個字。認識2個筆畫“ㄥ”和1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識字和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第二段中的河面閃著陽光,就像一條長長的錦緞的理解是教學的難點。

資訊資料:1、生字卡片、課件、樂曲磁帶。2、錦緞實物。3、課前佈置學生觀察陽光,充分地感受陽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謎語,咱們來猜一猜。出示謎語:(一個球,熱烘烘,落在西,出在東。)誰知道謎底是什麼?(太陽)

2、太陽有什麼作用呢?誰能給大家說說?(指名回答)(板書課題)《陽光》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朗讀。

2、請你自己先試著讀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遇到不會讀或難讀的字多讀幾遍。

3、檢查生字。

(1)開火車檢查生字。

(2)交流識字方法。(你認為哪個字最難記?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

(3)去掉拼音你能讀嗎?咱們再來試試!(生字卡片出示詞語)

4、現在請你們再讀一讀課文。並標出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三、細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誰願意讀一讀第一自然段。(指名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當好小評委。

(2)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3)為什麼說陽光像金子?聯絡實際理解“陽光像金子”,給學生增加感性認識。

(4)你還什麼不明白的?(理解“灑遍”一詞,利用課件演示幫助理解)。

(5)指導朗讀。(指導讀好“金子”、“灑遍”)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請自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陽光照到田裡,高山、小河,都有什麼變化?

(2)誰來說說,田野裡、山上,有什麼變化?

追問:因為有了陽光,什麼?怎麼樣了?

(3)指導朗讀,你能把你的高興勁兒讀出來嗎?自己先試一試。誰能給我們讀一讀?

(4)比較句子:(出示課件)

A、田裡的禾苗,綠了。山上的小樹,高了。

B、田裡的禾苗,因為有了陽光,更綠了。山上的小樹,因為有了陽光,更高了。

師:第一句話和第二句話有什麼不一樣?

從“更綠了,更高了”這兩個詞中你讀懂了什麼?(禾苗在陽光下會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它會變綠,小樹才會長高。)

D、你能用“更”字說一句話嗎?

(5)陽光照在河面上,小河有什麼變化?為什麼說小河像長長的錦緞呢?你能把小河的美麗讀出來嗎?

A、師:誰見過錦緞?錦緞漂亮嗎?(出示實物幫助理解)

B、指導朗讀句子。

拓展練習:還有誰因為有了陽光,。就更好了。

(6)陽光下的景色多迷人啊!就讓我們再美美地讀一讀這兩段吧。(男女生賽讀、齊讀)

(7)課堂小結:通過學習,你明白了什麼?(欣賞圖片)

五、指導寫字(認真寫字感受祖國文字美)

1、出示生字“也、長。”指導認讀。

2、討論:觀察田字格中的字,說說這兩個字的筆順和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彙報:提示:“長”字的第一筆是“撇”,第二筆“豎提”是新筆畫,注意區別它和“豎勾”有什麼不同。

4、教師範寫。

5、學生在描紅的基礎上臨寫,想寫幾個就寫幾個,每個字都要儘量讓自己滿意。(教師個別指導。)

6、選出自己認為最滿意的字組內評議。(培養學生善於觀察的良好習慣,教會學生寫字的方法,加強個別指導,讓學生在寫字中體會到漢字的美。)

六、拓展實踐

1、課後思考:“假如沒有陽光,世界將會怎麼樣?”下節課交流。

板書:禾苗------更綠了

陽光小樹------更高了

河面------更美了

說課稿 篇9

一、說選材:

故事的景物讓人一目瞭然,構圖簡單而清新,畫面充滿童趣,符合幼兒的閱讀、欣賞特點。故事講述的是小兔們都想要得到胡蘿蔔,但大家互不相讓,你爭我搶,亂作一團,最後終於找到了分蘿蔔的好辦法。故事中的老爺爺慈眉目善,小兔子的形象天真可愛,他們只知道快樂地擁有,卻不懂得顧及他人感受,不懂得分享和謙讓,這也是中班幼兒的真實寫照。

最後,當兔子們有序地排隊領蘿蔔時,小兔子們感受和體驗到了排隊拿東西的快速和快樂:“排隊拿東西真快啊!”故事蘊含了教育意義,幫助孩子們知道,在集體中要遵守一定的規則和秩序,要學會謙讓。

二、說設計理念:

幼兒進入中班後,自我意識變得更強,但規則意識的培養很重要。我們知道,幼兒的一日活動有很多環節需要大家遵守一定的規則,比如:人多時有序地排隊盥洗、飲水;活動結束時,有序地擺放物品。在集體中學習交往就成為他們在一日活動中,時刻在實踐的課題。但我們發現,幼兒在有意與他人交往中,還是常出現一些不遵守秩序的現象,而這些現象也往往是不安全的開始。

《小兔子分蘿蔔》這個故事通過簡潔、生動的情節,給大家講述了一群可愛的小兔子從爭搶蘿蔔,到有序排隊分蘿蔔的事情,它讓幼兒知道集體生活中要有初步的規則意識,要遵守規則。於是我想通過執教“小兔子分蘿蔔”這一繪本活動,在閱讀的過程中加入一些排隊的遊戲讓孩子懂得謙讓、遵守規則,使得孩子們自然感受從“亂成一團”到“井然有序”的快樂。

三、說活動設計: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本次活動我運用觀察法、猜測法、提問法、講述法等教學方法,在看、聽、說、想、玩的輕鬆氛圍中幫助幼兒學習。

整個活動的設計我遵循了以下三個原則:

1、以教師主導、幼兒主體,以問題的引導為主線。

2、教師時刻觀察瞭解幼兒的學習行為,進行分析和引導。

3、在教學活動中,顧及到幼兒學習的興趣,態度和行為的培養,既有明確的.重點,又相互滲透。

在活動中,教師在講述的過程中根據故事情節的變化而變化,一開始對環境和老爺爺的講述可以慢點,隨後,爭搶蘿蔔時的語氣稍稍急促與緊張,與前面的安靜祥和形成強烈的對比,讓孩子對故事情節的發展充滿期待。而在整個故事的講述中,我又根據故事的進行隨時穿插問題,引導孩子觀察、思考、理解一些詞彙,幫助孩子們感受故事中的內容,也鼓勵孩子在想說、敢說、願意說的氛圍下學習。最後小兔們有序拿蘿蔔,在學說謙讓對話的過程中,讓孩子從語句中感受到平穩、和諧和快樂。

孩子們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秩序的重要性,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提高了幼兒語言表達的能力。在活動中我還設計了簡單的排排隊的遊戲,使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游戲,並進一步瞭解故事的主旨:在集體中要懂得謙讓,要遵守一定的秩序和規則。這樣,才能體會到集體活動的快樂和有序。

說課稿 篇10

《雲房子》是蘇教版第三冊的一篇童話故事。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沒有什麼太難的地方,重點在於讓學生感受雲的不同形態,培養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全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它用清新、活潑、生動的文字描寫描繪了雨後天空的美麗景色:有云時,雲朵千姿百態,惹人喜愛;有風時,雲朵散去,天空更顯得潔淨、豔麗。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啟發學生想象,提高說話能力,豐富學生語言積累。2、瞭解雨後天空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愛觀察、愛思考的良好習慣。

在教學中我首先用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直接引出了重點段第二段,這一段作為重點指導朗讀的一段,通過讓學生體會小鳥的心情來讀好第一句、第二句。抓住重點句“哇,這麼多白雲!我們來造雲房子!”讓學生以讀悟出小鳥們造雲房子的快樂,體會小鳥的驚奇、開心。後兩個重點句,先讓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小鳥造了哪幾種雲房子?讓學生說出自己最想看的.那一種,再讓學生看多媒體畫面,理解“很高的大樓房”“很寬的大禮堂”“傻傻地橫著”“美美地開著”“一點點小的”,在看畫面的過程中加深對雲房子樣子的體會,並且通過邊朗讀邊做動作,在讀中加深對雲房子的感悟。

在學生感受到雲房子的千姿百態後,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學習興趣,讓學生邊讀邊畫,畫出自己想象中的雲房子,也成為了勤勞的小鳥,此時,這些“小鳥”們快樂無比,造出了“蘋果、汽車、雨傘、小兔、松樹”等雲房子,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起來,思維跳躍起來,想象是那麼豐富,創造是那麼獨特。造完雲房子之後,又請學生來介紹自己造的雲房子,最後用規定的句式來練習說話,並寫一寫,使學生在這種生活化的情境中鍛鍊了語文綜合表達能力。

充分運用電子教材的優勢也是我備課中的一大重點,如對“天空像洗過一樣乾淨,只剩下一個笑眯眯的太陽和一片水汪汪的藍天”一句中“水汪汪”一詞的理解,並不需要學生用語言來描述它的含義,通過情境的創設,通過直觀形象地感受讓學生自然理解

“水汪汪”就是指雨過天晴之後,藍天的明鏡清純、碧空萬里。又如在教學第四段時引導學生想像說話時,讓學生目睹小鳥在雲房子裡歡樂地飛來飛去,耳中聽到小鳥那清脆的叫聲,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作用下,充分發揮想像,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縱觀本課的教學設計,我注重指導學生朗讀,啟發學生想象,進行語言積累。做到以讀為本、讀中感悟、以畫深悟、以說練寫,讀寫結合,語文課與其他學科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