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傷仲永說課稿三篇

說課稿1.95W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傷仲永說課稿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傷仲永說課稿三篇

傷仲永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傷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隨筆,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的悲劇,說明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敘事有詳有略,說理言簡意深。“借事說理”這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2、本文的另外一個顯著特點是語言十分精當。敘事部分方仲永從5歲到20歲間才能變化的過程,僅用了150多字,議論部分也不過70多字,文中的每一詞、句都有其確切的表達作用,而不是可有可無。如“忽啼求之”,“忽、即、立就”這些字詞都極其簡潔而生動。

3、另外,本文語言平實,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傷仲永”為題,寫的是可“傷”之事,說的是何以可“傷”的道理,字裡行間流露著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在文章最後一節,更是集中體現。

二、說教法

文言文相對於現代文學習,比較枯燥,學生遇到的困難也會多一些,學生一般對文言文的學習不太感興趣,或者有畏難情緒。

如果用傳統的串講式教學,就是老師講,學生用筆記,字字落實,句句翻譯,課後再去背,學生一定會更厭倦,學生幾乎沒有了思考的時間,扼殺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於切實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基於以上認識,我就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一)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理解。

1、自讀質疑

引導學生藉助註釋、工具書等自主學習,激發主體參與意識,培養質疑精神。

2、交流解疑

著力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聯絡舊知,聯絡生活體驗來推斷文意,理解詞句。“猜”和“推知”是閱讀文言文的重要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會發現,有些文言文字詞方面並不難翻譯,字面意思挺簡單,但學生就是看不懂文章的內容,理解不了文章的主旨。什麼原因?這裡不僅僅只是字詞障礙的問題,更主要的是學生不會根據具體的語境、聯絡上下文、勾聯已積累的.知識來推斷或猜讀文章的內容。

當然一些重要字詞的積累還是必要的。這一課一個重要語言知識就是意動用法。

(二)引導學生在問題探究中理解

引導學生在問題的探究中理解,以意率文,以問題的思考和探究帶動詞句的理解,激發學生的興趣。如:仲永是神童表現在哪裡?仲永的悲劇責任由誰負?王安石怎麼看?

三、引導學生在誦讀中理解

1、讀準字音,讀出句讀。

著重引導學生讀出句子節奏,讀出初步理解,讀出一點文言文的味道。

2、讀出語氣,體會感情。

引導學生重點品讀第3節,抓住4個句來語氣詞,辨析不同的語氣,體會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議論的觀點。

(四)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

1、為了加深學生對“指物作詩立就”的理解,引入了《詠柳》《詠鵝》這兩首詠物詩。

2、創設“邑人對仲永父親如何勸阻”的情境,意在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和主旨的理解。

3、最後一個“記者採訪”,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悟後天學習的重要。

傷仲永說課稿 篇2

《傷仲永》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借仲永為例,告誡人們決不可單純依靠天資而不去學習新知識,必須注重後天的教育和學習,強調了後天教育和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學習這篇課文 ,小編特意整理了《傷仲永》說課稿內容,歡迎前來學習。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說課的內容是《傷仲永》,今天我的說課主要分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流程、說板書設計五部分,我想要上好一節課首先對教材要有所瞭解,

(一)說教材

(單元)《傷仲永》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五篇課文,是這一冊的第一篇文言文,是學生在國中階段接觸的第四篇文言文。這個單元是以“成長”為主題,通過了解課文中人物的成長曆程,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成長中的苦與樂,得與失,成與敗。從學習技能上,本單元要求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結合自身經歷體味文中的情感,學習文章的表達技巧。

《傷仲永》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寫的一篇議論文,它的特點是借事說理,作者講述了方仲永由一個“神童”變成一個普通人的經歷,並由此引發議論,“一個人能否成才,與天資有關,更與後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學習有關”這一道理。使學生認識到勤奮學習的重要性,同時也表達了對這位“神童”最終變成普通人的惋惜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國中語文中的古詩文教學,強調誦讀,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與運用中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並結合單元目標,因而確定這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朗讀文言文的能力,積累一些文言詞彙。

2.體會課文借事說理和先揚後抑的寫作技巧,體會語言的簡潔、精煉。

3.通過學習方仲永的故事,使學生認識到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更加勤奮刻苦,熱愛學習。

對於初步接觸議論文的學生來講,本節課毫無疑問的將重難點定為體會並學習課文借事說理和先揚後抑的寫作方法,充分認識到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

(三)說教法學法

教學是一個雙向的活動,教法的確定也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七年級學生們雖然有了一個學期的學習文言文的經驗,但對文言文自主學習的能力還不夠,再加上普遍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並不是很感興趣。

考慮到這一學情,並依據新課標對文言文教學的要求,借鑑了“271”高效課堂理論及先進經驗,本節課教師的教法重點定位為引導學生探究文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問題激趣法、分組討論法、競賽機制法。

提出疑惑,設定懸念,好比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被啟用,勢必造成思辯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探究文字的慾望;通過小組交流學習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思考、分析、討論,主動的獲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意識;競賽機制法為了避免學生小組討論流於形式,討論浮淺,缺少熱情這些現象,採用小組比賽加分制獲得激勵卡適當免去抄寫作業的形式,啟用學生的熱情。為了使教學手段更直觀、更形象,我製作了簡單的課件和flash動畫,增強課堂的表達效果。

為踐行“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高效課堂基本理念,在本課的學習中我指導學生採用了分類式筆記法,學案助學法,合作探究法。

(四)說教學流程

1.經典回顧,匯入新課2.反覆讀文,讀通讀懂3.悟讀課文,讀出感悟4.揣摩語言,探究美點5.古今連結,能力提升6.感悟隨筆,課堂小結

一、經典回顧,匯入新課出示學生在上學期熟悉的冰心的《繁星》《春水》中的這節小詩,學生齊讀後,順勢讓學生回顧你所知道的關於機智兒童的故事。正在學生交流慾望初被點燃之時,老師丟擲問題,設定這樣的懸念“如果一個人即使在小時候就表現出過人的天賦,如果他此後就不再學習,那會怎麼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王安石的.《傷仲永》來探個究竟。

(這樣的匯入既兼顧的前後知識的連結,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同時設定懸念,激發了學生探究文字的慾望)

引導學生理解題目。

匯入新課之後,學生齊讀題目,師生一起交流題目的內涵。學生自然就會生成疑問“王安石為什麼為方仲永而哀傷、嘆惜呢?”

(學生的疑問更加的明晰化,探究的慾望更加強烈。這就為接下來的交流作者等各環節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反覆讀文,讀通讀懂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是文言文學習的切入點。)

1.聽讀課文

在“反覆讀文,讀通讀懂”這一環節是“聽讀”,先讓學生在組內交流朗讀的關注點,找一組作一下歸納:朗讀注意:讀準字音找準停頓拿準語調

讀出語氣,這樣學生在接下來聽讀課文環節有了抓手。

為了充分發揮合學的時效性,學生聽完課文朗讀後,在組內交流自己聽到的一些在讀音節奏方面的關注點,然後師出示重點,採用小組競賽法檢查大家的自主合作學習的效果。

(這種競賽法既對學生的合學起到了督促激勵的作用,也讓老師及時的瞭解學生的學情,更使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就感。可謂一箭三雕。)

(這一環節是引導學生讀通本文,下一環節學生結合圖片就對課文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同時為譯讀課文環節做了鋪墊)

2指一學生讀文(顯示圖片及課文內容)

3.譯讀課文。

譯讀課文環節,學生課前導學案助學,課上組內交流,解決不了的,向全班學生求助。然後採用闖關的形式攻破本文的各種文言現象和重點語句的理解。

(這一環節,引導學生正確運用工具書,並且充分發揮同學之間的聰明才智,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競爭的學習意識。)

悟讀課文,讀出感悟

1.欣賞動畫,凝練語言,嘆其原因.

學生闖關結束後後,為了獎勵同學的精彩表現,欣賞一個動畫.提醒學生帶著前面的疑問“王安石為什麼為方仲永而哀傷、嘆惜呢?”來欣賞。同學們以複述或概括課文的形式說出.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也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起到深化的作用。

2.結合語句,探究變化()

師順勢引出:課文寫了方仲永的才能變化經歷有哪幾個階段?是誰造成的這場悲劇呢?那王安石是怎麼看待這一現象的呢?小組內交流,齊讀全文,讀出感情。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四學段“閱讀要求”中有這樣的闡述: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絡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為此讓學生圍繞“變”一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並談談自己的見解。此環節是學生探究文字的突破性環節,讓學生在自己的分析感悟朗讀中體會仲永的人生悲劇,問題的設定有梯度,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認識,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分析感悟能力。)

四、揣摩語言,探究美點

(《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中對“閱讀”的闡述是:欣賞文學作品——品味文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和獨特的寫法。為此提出這樣的問題:)

全文圍繞“傷”展開敘述的,表達的是對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哀傷之情,得到的是深刻的啟示。但縱觀全文,沒有一句是抒發情感的,那令人哀傷,引入深思的緣由何在呢?來源於本文極富表現力的語言和獨特的寫法,試從一個角度加以分析。

學生在獨立思考、組內交流、組內小展示、全班大展示環節中領悟文章中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和獨特的寫法。

五、古今連結,能力提升

(《語文課程標準》第四階段的階段目標中有這樣的闡述: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為此安排了這個環節)

同學們以“從方仲永的悲劇所想到的”為題,在課堂上即席發言,談談自己的感受。時間在1分鐘左右。(可用自己的話,也可引用名言)

六、感悟隨筆,課堂小結

(由於時間關係,學生交流只是從點上闡明自己的觀點,當學生互相啟發點撥產生靈感後,為使這一環節開展的更加深入,並遵循著語文教學“讀說寫”訓練為一體的教學主線,我讓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進行課堂隨筆練習,並將其作為本課的課下作業。)

(五)說板書設計

附板書:

傷仲永

詳略得當

變先揚後抑

對比襯托

不使學借事說理

其受於人者不至

本次說課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說板書設計。這就是我在這節課的板書:

左邊是主機板書,體現了全文的內容主線和中心,“傷”用藍色筆醒目的突出全文的情感基調,右邊是副板書,重點顯示本文的寫作特色。

傷仲永說課稿 篇3

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

1學習本文寓理於事及縱向對比的寫法;

2認識後天學習的重要性;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瞭解故事內容,領悟蘊涵道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縱向對比的寫法;為了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我採用了情境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分組討論法及媒體教學法,為了使教學手段更直觀、更形象,我製作了簡單的課件,增強課堂的表達效果。我的整體教學思路是:複習匯入,創設情境----疏通文意,感知課文----推究文理,把握目標----小結練習,實踐提高我的教學環節是:

一、引入新課: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送東陽馬生序》這篇文章,它啟示我們業精德成的關鍵在於勤奮專心。也就是說,一個人不論天資多聰敏,都需要後天的努力和教育,否則將一事無成。現在,我們就從今天的小故事中再次體會一下這個道理。這樣匯入,銜接舊知識,又聯絡新知識,懸念的設定激起學生興趣,為學好本課創造良好的情境。

二、瞭解作者:提示學生從名、時、地、評、作五個方面掌握,準備作一分鐘的搶答練習。這一環節便於學生掌握文學常識,鍛鍊速讀速記能力,搶答練習培養學生競爭意識,活躍課堂氣氛。

三、教師示範朗讀課文,出示教學目標:這是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過程,利於瞭解字音、字型、字義,對讀文的重音、節奏、語氣等都有提示。

四、學生自讀課文,每人2遍,教師出示朗讀標準:字音規範,語氣適中,節奏準確,重音恰當。這一環節的目的在於鍛鍊學生的朗讀能力,也是再次感知課文、理解文意的過程,“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多數同學都能活躍思維從朗讀中領悟道理。

五、將學生分組準備疏通文意,並選出兩組代表一讀一評,給大家示範。然後教師給予評價,並指明重點的.詞語及用法。(這一環節的設定是學生理解文章的過程,分組法鍛鍊學生合作能力,更調動了中差生學習的興趣,創造性思維,跳躍性使思維得到全面開發。特殊語句的提示引導學生體會古漢語語言的獨特魅力,培養熱愛祖國文字的感情,堅定他們學好語文的信心。)

六、指導學生跳讀,教師置疑,學生合作,思考下列問題:

⑴幼年時的仲永有何表現?

⑵我兩次“還鄉”,見到了怎樣的仲永?

⑶仲永為何“泯然眾人”?你得到什麼啟示?這三個問題的設定重在指導學生理清文章脈落,熟悉課文知識,增強對課文的分析能力。跳讀課文完成問題是學生思維的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問題的討論深入文言文內部層次,扣準教學目標,增進學生的理解力。問題一步步由易到難,有梯度、有層次,讓每個學生都嘗試成功的喜悅。學生髮表議論之後,我是這樣明確的:仲永幼年聰穎過人,天賦超群是“指物作詩立就”的神童,而當我兩次還鄉所見的仲永卻“不能稱前時之聞”,“泯然眾人”原因在於“父不使學”,這就啟示我們:後天的學習教育對一個人的成材具有重要意義。

七、難點探討作者寓理於事,是通過什麼寫法揭示文章主題的?這一問題是難點的提示,激起學生對成功的渴望,培養他們勇於探索的精神。教師在此處明確答案,並作小結:全文作者運用先揚後抑的寫法,把仲永的前後兩個不同時段的情況作了對比,即縱向對比,在敘事中使深刻的哲理得以表現,從而闡述了必須重視後天學習和後天教育的道理。八、設定分層練習,即基礎題和能力題。基礎題側重音、形、義,能力題側重寫作和說話。分層練習全面照顧,既重基礎,又重能力讓各層學生都有成就感,有喜悅感。以上是我的教學過程,環節的安排力求體現語文教學特點,聽說讀寫全面照顧,同時體現自讀課型,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心情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拓展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