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小數已經有了初步的感知,在教學設計時我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積累情況,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通過合作交流、評價讓學生掌握了簡單小數的認、讀、寫方法,並能準確地認、讀、寫小數,知識技能目標基本達成,課堂氣氛比較融洽,師生關係和諧民主,學生學習效果也較為理想。

通過以元為單位的'小數與幾元幾角幾分數的相互改寫,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絡,拓展練習也注意到了知識之間的整合。但整個教學設計沒有什麼亮點,雖然能感覺到教學中的重、難點,重、難點內容在時間分配比例上也佔的較重,但缺乏創新意識,學生只是按照教師生成的環節去學習,沒有完全主動參與進來。上課時各個環節之間也不夠緊湊,教師的語言還不是很精準到位。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2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六冊第七單元的教學內容,這節課的重點是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具體含義和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讓孩子們在熟悉喜歡的情境中認識小數,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理解小數,在積極熱烈的交流中探究小數,在不甘落後的競爭中運用小數。整堂課上下來老師教得放鬆,學生學得輕鬆。

成功之處:

一、以“元”為切入點

通過讀教材、看教參,發現三下與四下關於“認識小數”最大的區別是三下的認識小數是建立在具體情境中,也就是認識“元、米”等為單位的小數,不要求離開現實背景,抽象地討論小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的教學過程,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學生每天學的內容對他們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知識,有些會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做基礎。小數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對於學生,也經常接觸小數,在超市中就能看到。因此,匯入部分就是從超市一角,商品的價格中引出小數,這些小數都是以“元”為單位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認識小數, 教材以米作單位的小數為例,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這類小數對學生來說是較抽象讀寫小數。

二、以“米”作平臺

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中以1分米=1/10米=0.1米為重點,在突破這個重難點後,學生能利用知識的遷移掌握( )分米=( )/( )米=( )米。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教學一位小數的認識,但是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對於分數也只是一個初步的認識,且很多孩子已經有些忘了,在教學中,先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讓學生表示其中的一份。通過套理論得出用整數表示(1分米),用分數表示(1/10米),這裡把重點放在1/10米的含義上,讓學生複習了分數的含義,得出1分米=1/10米=0.1米,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小數。在學生模仿著寫後又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幾分米可以用一位小數零點幾米表示。有了一位小數的學習經歷,再來認識並理解以米為單位的兩位小數就相對比較輕鬆。最後讓學生用小數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瞭解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只是由於時間關係這點沒有實施,但是本意確實如此。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3

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有一位、二位小數的步認識讀寫法。為了適應學生的思維特點,使學生易於接受,教材採取了小步子的編排方法,小數的初步認識只限於兩位數,而且是直觀認識和具體比較,不抽象概括。

教材編排的順序是:結合十分之幾,先出現一位小數,再結合百分之幾,出現兩位小數,在一位、兩位小數的後面分別出現了小數的大小比較,最後教學一些簡單的小數加減法。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教學一位小數的認識、讀寫法。也是本單元起始教材,是學好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的基礎,所以採取了多種直觀,結合學過的幾何初步知識和計量單位的知識,聯絡分數引出小數。

因此,這部分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初步會用小數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計算問題,及孕伏了小數的組成,整數、小數的概念名稱,為以後系統學習小數打下基礎

遵循知識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的原則,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聯絡實際,注意通過直觀幫助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選用的`主要教學方式方法是直觀演示為主,引導學生親自操作、觀察思維、自學討論,多種方法有機配合使用。

通過複習,目的是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以舊促新,引起新知識的正遷移。

通過談話引導過去學過了整數,還初步認識了分數,今天我們開始初步認識一位小數。那麼什麼樣的數是一位小數呢?是這節課要研究的。這樣匯入新課的目的是喚起學生對學習一位小數的熱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孕伏了新舊知識的聯絡,為學生做好學習新知識的心理準備。

針對自己經常忘記讓學生看書,特設了看書、討論、質疑問難。這部分是新知傳授過程,傳授知識本身是一個動態過程。因此,設計意圖是圍繞本課教學目標,運用多種教法,引導學生探索知識規律,揭示知識規律,以達到最佳動態。教學例1採勸扶著走"的方式,例2採取引導學生"自己走"的方式,並通過演示操作,類推、比較、觀察、嘗練、討論、歸納等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自己參與教學活動,獲取新知識。通過質疑,確實讓學生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一起解決,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瞭解到學生還沒有弄懂的知識點。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4

小數的初步認識新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節起始課。學生在認識了整數、分數的基礎上現在又認識小數。這是學生數的認識的又一次飛躍。建立完整清晰的數的感念及數感在本節課起著重要的作用。由於學生年齡較小而學習的'概念有較為抽象所以教師將本節課設計為以下四個環節。分類匯入、認識讀寫、探究表示、鞏固練習。

在分類匯入一環節,數學知識是源於生活的,教師在課前讓學生去超市調查,將自己調查的結果進行記錄。教師將學生調查的商品價格按需要寫出,引導學生將它們分類。將帶有小數點的數歸為一類起個名字叫小數。教師板書引出課題。通過小數的特點認識它的讀寫。學生課前有研究讓學生通過交流認識小數的讀寫。

在以元為單位和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寫法的探究中一定要強調以什麼作單位,寫成的小數是多少。在小組合作探究的後面兩個題主要是學生探究以元為單位和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寫法。學生要會用語言表述教師要起引領作用。同時教師要關注全體適時調控課堂。真正的使學生掌握知識。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5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第六冊第七單元的教學內容。小朋友們平時逛超市有購物經驗,他們對錶示價格的小數並不陌生,因此我把這節課的重點落在小數的讀法和表示長度的小數的意義的教學上。在內容的呈現上,以學生熟悉的日常事務和生活為場景,通過人民幣、數軸這樣的直觀、半直觀模型來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小數,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 緊密結合生活情境,使同學們在具體實踐中瞭解小數的含義。

在初步認識小數的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同學說一說在生活中所見到的小數,學生都很善於觀察,說了很多生活中的小數,聯絡了生活,學生都很快地參與到課堂中,從而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學生會讀小數後,再次讓學生迴歸生活,說一說生活中的小數,讀小數我也選擇了讓學生讀生活中的小數,重視在具體情境下的表達。充分利用了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已有的人只,啟用學生的相關經驗和相關的知識基礎,引導學生在多次表述中感悟小數的含義,促進學習的正遷移。

二、 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注重孩子的`合作交流。

在試讀小數和歸納小數的讀法時,我先讓學生試讀,通過讀多個小數後,讓學生自己歸納小數的讀法,先在小組交流,然後在全班交流。在教學一米三分米為什麼是1.3米時,我也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合作交流,讓學生通過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自主地建構起小數與分數的聯絡,讓學生經歷猜測、舉例、驗證、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認識了小數,明白了小數的含義。學完例1後,讓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在通過同伴的交流促進每個學生感受理解小數表示的具體含義,有助於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這節課通過讀、想、議、說等活動,使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中參與了學習過程,為學生營造了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在這節課中,我感覺也有很多不足:這節課中我雖然努力放手,讓學生多自主學習,但有時當學生說不出來,還會急於講述,“放”得還不夠。如:在講授1米三分米為什麼是1.3米,學生已經明白,只是組織語言不到位,我就又把知識點帶領學生重新說一遍。還有就是“做一做”的教學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理解小數和分數的關係,正確的做出此題,但我仍然怕學生不理解,又解釋了很多內容,結果時間後面鞏固練習的時間很緊張。

總之這節課讓我深深地認識到:學生的生活很豐富,他們很善於觀察生活,教師應把學生的生活當寶貴資源,充分利用,通過已有認知引導新知。課堂上把學習的時間、空間、展示機會留給了學生。師生、生生間的共同探討交流、討論、才能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教學效果。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6

這節課總體來說按照我的意圖完成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但由於我教學經驗不足,對教材的挖掘不夠深刻,所以在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

1.在出示商品價格時,應多出現一些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的例子

2.應先教學小數的讀法,再介紹小數各部分的名稱,這樣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在教學小數的'讀法時,沒有注意到讀法的梳理以及強調兩位小數的讀法。

3.忽略了小數寫法的教學,如果用漢字的形式呈現出來,效果會更好。

4.小數的含義是本節課的重點,而我講解這部分內容時速度太快,學生理解不透徹。在總結十分之幾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的分數可以用兩位小數來表示。沒有反過來再強調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的分數,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的分數。

5.練習題讓學生說明“為什麼”難度太大,練習題的設計應圍繞學生進行

6.語言表達方面欠缺,語言要優美要有亮點。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7

《認識小數》是人教版人教板三年級下冊P88-89的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數,初步認識了分數,並且學會了常用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習這部分知識既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又能為今後系統地學習小數打下初步的基礎。雖然是第一次學習這個內容,但對於學生來說,在生活中,學生已經接觸過了,對小數有一定地瞭解,會認識部分小數,只需要再稍微講解一下。我把課的重點放在了理解小數的含義上,在教學中主要抓住了分數和小數的含義。

一,從生活入手,學生學的順其自然。

超市是學生常去的地方,對於物品所標明的價格,學生也是比較熟悉的。從生活中的數學入手,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極力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從學生熟悉的商品價格中的小數入手,使生活素材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始終。使學生初次學習小數並不感覺陌生,將教學難點在不知不覺中解化。

二,在用形象支撐學生對小數的感知過程後,預防思維定勢的產生。

教材遵循著用具體可感、可知的形象為支撐的原則,設計了先通過商品價格來認識小數每一位,又通過長度單位間的化聚揭示分數和小數之間的本質聯絡,最後再結合自己的身高說明怎樣用小數的.三個環節。以往教學中,部分學生常常形成只能用小數表示價格和長度的思維定勢,因此在最後的練習中我收集了一些小數的其他用途並展示給學生,有效的防止了部分學生的思維定勢。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8

人教版三年級(下)數學,安排了《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節對第一次接觸小數的學生,相對來講就會有一定的難度和學習的負擔。為了能緩解降低難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心理為基礎,營造和諧課堂,活化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過程,較好的完成了這一節的教學活動。現反思如下:

首先,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

1、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促進知識經驗的遷移。

首先複習分數的意義,讓學生體會十分之幾的含義,為下面學習小數打下基礎。小數在生活中學生經常見到,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找身邊的小數,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匯入下一環節的教學,

2 .注重學生的直觀感知、實際操作,認知、感知小數

在本課教學中,有意識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經驗,使學生在實踐體驗中獲得直接的感觀,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以米作單位的小數對學生來說是較抽象的知識,在教學用米作單位表示幾分米的小數,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手段,讓學生體會分米和米之間的關係,老師適時作出點撥,得出幾分米可以寫成十分之幾米,同樣可以寫成小數。又通過讓學生在米尺上找一找、說一說,在實踐操作中理解感知小數的`含義。

3.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整節課我努力創設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設計試讀小數、找身邊的小數、組數比賽等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

4.巧用生成資源,促進有效教學

這節課的第一個知識點是小數的讀法,。我原先想通過學生試讀把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的讀法區別開來,使這兩部分的讀法有了不同,但教學時有兩個學生有錯誤的讀法,我及時讓其他學生去發現,利用這些生成資源使得學生深刻的瞭解了小數的讀法。

在整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有:

1.整合教材,促進有效教學

整節課容量較大,大致分為三個知識點:小數的讀法、以元作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含義、以米作單位的小數表示的含義。在教學中我總擔心完不成教學任務,所以有點“趕”教學的感覺,

2.調整板書,運用多種感官,彌補教學不足

板書的目的是為促進更有效的教學,在板書上再進行一些修改,,並在教學時注重教師語言與板書同步進行,為學生提供更直觀的板書,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

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仍會努力建構和諧氛圍,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創設合理情景,巧妙設計問題進行引導,把重點、難點運用合理的方法有效處理。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獲得新知。真正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感知小數、認識小數。

2。讓學生熟記小數的組成部分。

3。培養主動探索的意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

學情分析:

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對小數並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所接觸,但由於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其意義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學生要深刻理解小數的意義,還有一定的困難,針對這一現狀,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利用生活與數學知識的契合點,重視直觀、引導、注重啟發,利用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絡,讓學生親歷小數的形成過程。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初步感知小數、認識小數,並熟記小數的組成部分。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出示圖片1)觀察圖片說一說這幾種水果的`價錢有什麼區別?你能分一下累嗎?

2、(出示圖片2)師:分成的兩類有什麼區別?你能給他們起個名字嗎?

3、師:同學們很棒,前面的是我們學過整數。後面的就是 今天我們就要學習的小數。(板書課題:小數的初步認識)

二、學習新知

(一)什麼叫小數

1、像2.09 1.45 5.20這樣的數叫做小數。

2、中間的“。”叫小數點。

(二)小數的組成

1、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小數?(播放超市圖片)

2、你能根據圖片中的內容說一說小數有那幾部分組成嗎?

3、小結:小數有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整數部分、小數點、小數部分。

三、課堂練習

找出下面數中的小數

0.23 16 7.4 12.8 590 247.90 0.36

四、課堂小結 評論

說一說:你今天學會了什麼?

請你試著寫一個小數。

教學反思: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六冊第七單元的教學內容。小朋友們平時逛超市有購物經驗,他們對錶示價格的小數並不陌生,因此我把這節課的重點落在小數的讀法和表示長度的小數的意義的教學上。在這節課中,我感覺也有很多不足:這節課中我雖然努力放手,讓學生多自主學習,但有時當學生說不出來,還會急於講述,“放”得還不夠。主要用的不是本班學生對學生了解不夠,怕出問題。

總之這節課讓我深深地認識到:學生的生活很豐富,他們很善於觀察生活,教師應把學生的生活當寶貴資源,充分利用,通過已有認知引導新知。課堂上把學習的時間、空間、展示機會留給了學生。師生、生生間的共同探討交流、討論、才能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教學效果。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0

本課時是對小數的初步認識,不需要作為一個抽象的“數”來研究,因此本節課我重點讓學生藉助“米尺”、“人民幣”和幾何直觀圖,在具體情境中豐富對小數的意義的認知。在教學設計中,力求在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匯入“快”而“趣”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到有關小數的知識,老師以自我介紹的方式向學生提供了有關小數的資訊,既能拉近師生關係,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喚醒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經驗,為下面進一步學習小數的意義做準備。這樣的匯入設計簡單、快速、有趣,為探究核心內容留出寶貴時間,也讓學生對新知產生好奇心,增強學習的“內驅力”,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探究“慢”而“透”

分數與小數實質上屬於同一個意義,既“平均分”之下的兩種不同的表示方式。在小數現實含義的建構過程中,分數是介於“平均分”與“小數”之間的媒介,要建立小數意義的表象,就要從“平均分”開始,把“平均分”的過程及結果用分數來表示,進而用小數來表示。

但分數學好後已經有一段時間,學生有點遺忘,不利於新知學習。所以從分米和米中引出分數,再到小數的整個過程,我都花了比較長的時間。在這裡,我放慢腳步,適時引導,重視具體情境下的表述,使學生真正理解一位小數與十進分數之間的關係。同時幫助學生用規範的數學語言來表達,如: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十分之一米,也就是0.1米。數學語言的梳理也可以使他們思路更清晰,對小數的`含義理解更加“透”了。

三、練習“精”而“活”

在藉助“米尺”理解以為小數的現實意義後,人民幣中的小數,圖形中的小數,數軸上的小數則是對小數現實意義的進一步豐富。

練習設計上我注意一定的層次性,層次一:元和角中的小數是現實情境中的量,與米和分米中的小數相似,通過遷移類比再次強調小數與十進分數之間的關係。層次二:圖形中的小數脫離了具體情境,藉助幾何直觀圖深化小數含義。層次三:數軸中的小數,初步感知數軸這一重要數學模型,體會數與數軸的關係。幾個練習由形象到抽象,層層推進且富有變化,逐步完善對小數的認知。

在這次的磨課過程中,我在一次次的試教、反思、修改中,有過困惑和痛苦,也有過頓悟和快樂,每一次的豁然開朗都是一次成長。當然,我的身上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課堂駕馭能力,應變能力不強,對學生的錯誤沒有很好地引導過來,評價方式有待提高等等。今後的日子我還要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1

《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是通過藉助“元、米”為單位的小數作平臺,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認識小數。對第一次接觸小數的學生,相對來講就會有一定的難度和學習的負擔。為了能緩解降低難度,我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心理為基礎,營造和諧課堂,活化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過程,較好的完成了這一節的教學活動。課後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個人認為在以下幾方面把握的比較好。

1.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促進知識經驗的遷移。

小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就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創設較為豐富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讓學生在熟悉的情景(逛超市)中,感悟小數的含義,體會數學回歸生活,讓每一個知識點都充滿生活的氣息。又如找身邊的小數,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匯入下一環節的教學。

2.教學能面向全體學生,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整節課我努力創設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設計試讀小數、量綵帶、找身邊的小數、猜謎語等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

3、巧用課堂中出現的生成資源,實現知識經驗的遷移。

這節課的第一個知識點是小數的讀法。我想通過學生試讀把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的讀法區別開來,使這兩部分的讀法有了不同,但教學時有兩個學生有錯誤的讀法,我及時的利用生成資源來糾正,讓他倆多讀幾遍,其他同學評價,使學生深刻了解小數讀法,所以在後面的課堂中沒有出現錯誤的讀法。如果巧妙的運用課堂中有效的生成資源,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恰當。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2

在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中我講授了小數的認識和比較小數的大小兩個知識點時,課後反思自己的教學,其中有得也有失。在初步認識小數前,我估計到了有個別學生可能會在小數的讀法上出現跟整數一樣的讀法這種錯誤。在課堂上果真有幾個學生把小數點後面的數字讀成幾十幾,比如:有的學生把25.25讀成二十五點二十五。針對這種情況,我讓讀錯的學生多讀幾次,直到他讀對為止。。

在教學比較小數的大小時,我用課件演示購物情境,讓學生獨立思考“去哪個商店買鉛筆盒”這個問題應如何解決。引導學生說出用比較大小的方法來解決,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小組合作討論研究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通過小組合作來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出現了兩種方法,其一是把小數變成以“角”為單位的整數來比較;例如:比較4.90元和5.10元的大小,有的學生把4.90元變成4元9角0分,把5.10元變成5元1角0分,然後進行比較,因為4元小於5元,所以4.90元小於5.10元。其二是先比較整數部分,然後再比較小數部分。例如:比較2.55和2.62的大小,學生先比較整數部分,2與2相等,然後再比較小數點後面第一位5小於6,所以2.55小於2.62。再如比較4.56和3.83的大小時,先比較整數部分4大於3,所以4.56大於3.83。第二種方法是本課時教學的重點,因此我讓學生根據具體的情境多說,以達到學會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最後引導學生總結出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在鞏固這一環節,我讓學生根據情境圖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而且還採用了一生提出問題,請另一生幫助解決問題的方式進行。在練習比較兩個小數大小的基礎上,引出比較幾個小數的大小,讓學生通過獨立試算、討論,從而掌握比較幾個小數大小的方法和步驟。

在教學把分數寫成小數時,我先讓孩子把整分米、整釐米的數先寫成分數,再寫成小數。然後讓孩子觀察表格中的'小數,它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什麼樣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什麼樣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通過表格的對比,孩子們馬上就能回答出來。我覺得應該讓孩子知道十分之幾的分數可寫成一位小數,百分之幾的分數可寫成兩位小數。表格設計更利於讓孩子們比較、體會。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3

《小數的初步認識》,初看覺得很簡單,但細細地去思考,會引發很多的困惑,促使我深深地去思索,去實踐,去反思,啟發頗多感想,有柳暗花明後的飛躍,小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反思。下面談一點體會。

1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小數的引入是因為在生活實際中經常會遇到“測量長度的結果不是整米數,物品的價格不是整分數”這樣的問題而產生。因此教學中應密切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小數的現實生活作用。於是我一開始結合幫助小紅解決問題,去超市這一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到所學的內容不是簡單枯燥的數學,而是非常有趣、富有親切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他們被濃厚的生活氣息所帶動,投入到學習中去。

2實施有效遷移 建立小數的數感。

數感是一種重要的數學素養,初步建立小數的概念,建立小數的數感,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是本節課的重點,那麼如何建立呢?要通過知識間的有效遷移去達成。這個遷移點首先就是分數的知識,分數的學習對小數的學習特點是小數意義的理解有直接、顯著的影響。在例1中“1分米是幾分之幾米”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只要通過提問,引起學生的回憶和思考,就不難解決,然後不妨直接告訴學生:“米還可以寫成0.1米。”使小數和分數建立起直接的聯絡,讓學生對小數的數感在分數這個平臺上建立。

3豐富學習方式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關於學習方式,應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特點,去設計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方式,教學反思《小數的初步認識 教學反思》。本節課中,例1的教學選用了嘗試講述法,把小數直接介紹給學生,讓學生經歷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同時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作為新知識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通過有目的的觀察、操作、交流、討論,以直觀到抽象,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同時還伴有同桌、小組內的生生互動,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去優勢互補,充實認知。你來報釐米數或者分米數,然後由同桌說出它們的分數以及小數。也充分調動課堂的活躍氣氛,使學生學的輕鬆,學得有趣。

4合理設計習題,最大限度發揮習題的功能(我的困惑)

課上完了,我一直在思考:本節課還有哪些不足之處?還用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教學流程方面還是比較簡單、比較流暢的,但總感覺缺少點什麼,感覺挖的深度還不夠,特別是在分數與小數的關係這一塊上,雖然在自學問題中提及了,但在課上並沒有去解決它,因為教材在四年級還安排了一節《小數的意義和產生》,是把分數與小數的關係在這一課中溝通呢?還是把這一知識點安排在以後再研究呢?對於這一目標的定位總是舉棋不定,還值得深入思考。正因為如此,我發現學生在我第二節小數的初步認識練習課上就出現了困難。1元=10角。7角是()/元,還可以寫成()元。1元是100分。7分是()/元,還可以寫成()元。造成這原因除了前面提及的'情況外,令一種是這一課時包括的新課內容很多:(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小數的現實意義,懂得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2)初步感知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會讀、寫小數。(3)培養主動探索的意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正因為如此,一節課沒來得及讓學生做一些基礎練習加深學生的理解。

本節課課本上的習題編排其實非常巧妙,一個習題一個要求,教學時應該儘量節省出時間善於利用,好好挖掘,發揮更大的價值。如對口令、猜謎語遊戲,既活躍氣氛,又更好地建立了小數的概念,生活中的小數讓學生在讀一讀中進一步感受到小數與我們密切相關;判斷各是什麼數,試圖讓學生在辨析中更加清晰整數、分數、小數的內涵。從而練習中也應該引導學生細細體悟,實現有效遷移。如“想想做做”第3題,類似的圖在分數的學習中也見過,只是當時的圖更一般化,平均分成的份數不一定是10份,到這裡,圖被特殊化為一位小數也就是分母是10的分數的模型。“想想做做”第5題有同樣的作用,只是這條數軸曾經是認識整數時常用的模型,而現在又拓展到了小數。深入地去挖掘,引導學生去理解,幫助學生建立關於小數的數感。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4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三年級學生第一次認識小數,既然是初步認識,這個初步認識的度應該如何把握?因為在四年級下冊還要學習小數的有關知識。到底在初步認識中要不要給學生滲透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這樣的抽象知識?這是很多老師在備課中會思考的問題。

在本節課中,我的教學設計的定位是:在本節課中使學生會讀會寫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和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在具體的情境中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但一定是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從實物操作到認識小數的抽象過程,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學生熟知的貨幣和長度單位兩個素材背景,從而認識體驗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等。但這絕對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學生自我感知—-自我體驗--—抽象概括—--總結應用的一個過程。

課堂上我並沒有過多用課件,始終運用學生列舉的例子為學習材料,從而完成了讀小數,寫小數。尤其讀小數,學生受以前讀整數方法的遷移,會把像120.12、25.25這樣的小數讀錯,但應積極引導,讓學生知道正確讀法是:小數點前面的整數部分要按照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讀法去讀,小數點後面的小數部分,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讀出每個數位上的'數字,就按學生所說像讀電話號碼那樣讀,學生的理解很到位,如果讀的不夠熟練,可以讓孩子課後繼續找到更多的小數讀一讀,不必在本節課中對小數的讀法做深入研究。畢竟在四年級下冊會繼續認識小數的意義。而應把大塊時間留給後面的知識難點的突破中。學生通過觀察米尺圖,認識到1米=10分米.相當於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是1分米,那麼,1分米就是1/10米。還可以寫成0.1米。3分米佔1米的十分之三,所以3分米就是3/10米。還可以寫成0.3米。學生在具體環境中理解了小數的含義,因為有前面知識的鋪墊,後面的百分之幾的分數表示的小數的方法可以讓學生自學,學習的效果也還是不錯的,學生還是比較容易在書上自學填空。再由超市物品價格引入以元為單位用小數表示的數。在學習1角=1/10元=0.1元,7角=7/10角=0.7元,1分=1/100元=0.1元,7分=7/100元=0.1元 從學生熟知的價格背景中體驗分數與小數的關係。最後通過觀察板書,橫向做對比,縱向尋找規律,從而掌握本節課的重點難點。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15

今年三月份參加市骨幹教師培訓時,史紅桃老師帶領我們數學班學員開展《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專題研修,先由兩位老師講《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之後老師們互相交流評議。大家都覺得小數概念的引入不夠理想。回來後我也積極進行了探索,覺得以名字引入效果較好。

教學內容:義教版六年制國小數學第七冊P117—118的例1、例2及相關的“做一做”。

教學目標:⒈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小數,體會小數的含義;初步掌握一位小數的讀、寫法。

⒉通過自學嘗試、合作討論的形式展開學習,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⒊注意培養學生喜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具準備:⒈教具:投影儀、若干明膠片、米尺;

⒉學具:仿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人民幣學具若干,直尺一把。

案例分析:

⒈複習鋪墊,啟發思維。

⑴說一說以下各圖陰影部分用什麼分數表示。(出示陰影圖)

⑵1米=()分米1分米=()釐米1元=()角

評析:複習分數的知識,為蒐集、準備有效的.資訊,誘發知識間的正遷移,溝通分數與小數之間的內在聯絡,做好鋪墊。

⒉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同學,你在家時媽媽怎麼喊你?(小名××),在學校大家又怎麼喊你呢?那你有幾個名字?(兩個)同學們,在我們的數學王國裡也有像×××同學這樣的現象,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數學王國裡的新“朋友”,板書課題:小數。

評析:聯絡學生的實際,由學生身邊的事情引出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幾乎每一位學生在家中都有小名,因此,引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全體學生都踴躍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真實性和現實感。

3認識小數。

(⒈)教師出示1米長的尺子,問: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幾分米?如果用米作單位,用分數表示,應是多少米?(板書1/10米)。在生活中為了便於使用,又把1/10米,寫成0。1米(板書)讀作零點一米。就像×××同學,你在家媽媽叫你××,在學校大家又叫×××一樣,實際上還是同一個你。

評析:由直觀引入小數的概念,讓學生認識到小數產生於生活之中

(⒉)自學嘗試,分組討論。如果是5分米,你能不能用與上題相同的方法說一說?學生思考後分組討論,各組組長召集小組同學討論,並推選出代表說一說本組的想法,通過全班討論,引導學生學會說“5分米,用米作單位,用分數表示是5/10米,用小數表示是0。5米”。

評析:學生的嘗試,不僅僅是對小數的進一步認識,更重要的是學生運用數學思維的一次再創造行為,讓學生主動地探索,類推出這類問題的解決方法。

標籤:小數 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