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10的認識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10的認識教學反思1

在《10的認識》一課中,10的組成這一環節非常重要。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對這一環節有較深的體會:

一、實現了教師角色的轉變。

教學中,我沒有盲目地去執行教材,而是對課程資源進行了創造性開發與挖掘,為學生提供了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10的組成有什麼規律?怎樣記更方便?學生在這開放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觀察、討論、推理、交流等活動,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學知識與技能,並獲得了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二、誘發了學生創新的潛能

學生提出的`10的組成的幾種記法,雖然幼稚天真,卻極富個性,這是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數學的最好體現。同時也讓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一定的發展。

10的認識教學反思2

11月5日,縣數學名師指導小組來我校進行數學教學工作的指導,學校安排我執教一堂課進行教學彙報。這讓我感到既興奮又緊張,一方面這是一次難得的向教壇前輩學習取經的好機會,另一方面自己從事數學教學只有兩個月的時間,擔心自己經驗不足,會班門弄斧而貽笑大方。經過反覆思考,特別是在學校數學教研組同事的指點幫助下,我上了《10的認識》。通過課後與各位縣級名師以及數學組同事的交流,我感受到了在數學教學這個廣闊舞臺上,我邁出了第一步,但前面的路還有很長。

上課伊始,我通過談話形式,小朋友們,你們見過一種白色的鴿子嗎?他叫和平鴿,是和平的象徵,想和她們交朋友嗎?只要你愛動腦筋,愛學習,和平鴿就會飛到你的身邊。瞧,這些就是愛學習的小朋友。很自然地引出了主題圖的教學。此時學生的興趣也比較濃厚。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觀察、操作、遊戲編排的較多(因為一年級的國小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一般只有5到10分鐘),這樣可以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大家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充分發揮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使個個學生都在課堂上,不感到枯燥、乏味,主動的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會到解決問題後的成就感。

存在的不足點:

1.數學培養學生的是一種思維,一種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模仿,記憶,浮於表面的東西。在教學由形抽象到點的過程中,我純粹的讓學生看著10只鴿子,10個人畫出相對應的圓點,而沒有深層次的去培養學生的一種數感。我應該再增加一個估點子數的環節,讓學生估這是不是10個圓點。先畫個兩個圓點,讓學生感知,這比10個圓點少了很多,畫20個圓點,讓學生感知這比10個圓點多了很多,從這樣的一個比較中,讓學生更好的領悟到10個圓點。

2.對“10”的基數和序數的教學編排不夠理想。這裡的著眼點是讓學生明白第10只有一個,10表示10個。我在出題的時候應該給出的數量不一,隨時變化,讓學生靈活運用,而不是機械的出示兩道類似的珠子圖和大象圖。

3.在10的組成教學時,我採用的方法是,讓學生把白紙上的10根小棒按一定的規律分成兩堆(畫一畫)。我的想法是,一年級的孩子比較好動,如果拿實物小棒去分會出現部分孩子玩小棒,而且分完一種之後,不能把分法儲存下來,到最後到底分了幾種方法可能學生並不清楚,通過畫可以把每一種分法都很好的記錄下來。但問題也隨之出來了,通過畫小棒,學生體會不到總數不變,也不能很好的體會到10可以分成1和9,9和1是同一種分法,只是交換了小棒的位置。所以這部分的處理,應該在細緻點。

通過這次鍛鍊,我認識到,相對於教學計劃的完成,學生興趣和能力的培養是更為重要的方面。只有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學生才能鞏固所學的知識,始終保持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同樣,作為教師,在營造輕鬆愉悅教學氛圍的同時,也要積極探索讓學生從直觀認識走向深刻理解,不斷增強教學的層次和深度。

10的認識教學反思3

案例一的設計是嚴格尊重教材的編排順序,亦步亦趨進行教學設計,不顧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教師牽扯著學生往前走,帶來的學生厭學。

案例二的教學設計打破了過去傳統的認數模式,對10的認識與10的加減法進行了整合與重組,教學效果非常顯著。這充分證明有效的教學設計應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突出教學活動的主體化。

教學的起點和歸宿是實現以人為本。首先考慮的就是學生怎樣學習?他們想到哪裡

去?而不是教師想要學生到哪裡去?教師不能把學生當作一張白紙,而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只有建立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的教學,才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真正達到教學有效的境界。

案例一的教學是管束下的學生活動,教師圍著教材轉,學生圍著教師轉,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空間,只能囿於教師和教材劃定的圈子裡,做著無味地、重複性的練習。案例二的教學則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主動活動。

2、突出教學過程的動態化。

當代教學設計理論家和教學心理學家梅里爾教授在其《首要教學原理》一書中提出教學的五項基本原理,實際上是五個要素、五個階段——以“問題”為中心,教學要圍繞著“啟用”、“展示(論證)”“應用”和“整合”這樣一個迴圈圈展開。也就是要創設問題情境,充分啟用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經歷探索思考的過程。

案例二的教學過程是一種流動、動態的過程,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瞭解學生的認知起點,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精心設問,有效引導,引領學生到達他們想去的地方。學生對10的抽象過程、10的基數、序數、含義及10的組成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教師採用壓縮此過程,而將認知的方向延伸到更高的地方,即通過10的組成自然而然學習10的加減法,將10的組織與加減法充分聯絡起來,達到知識整合的目的,使學生在一種動態生成下的“做數學”中建構了數學模型,獲得了成功的情感體驗。

3、突出教學交流的民主化。

4、突出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10的認識教學反思4

這節課是人教版國小數學第一冊第64頁的內容。10是一個特殊的數,由於我們採用的計數法是十進位制計數法,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因此10的組成十分重要,也是今後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進一步認識100以內、萬以內以及多位數的基礎。

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教具、課件和整節課的設計等等,課後,我再回過頭來思考課中的每一個細節時,發現其中有些地方處理得不錯,有些地方就需要改進。這節課我力圖通過愉快的情景啟發學生初步來認識10。在上課時的匯入部分,我選用了小朋友喜歡的數字排排坐課件引人入勝,讓學生幫0和1想出辦法對付橫行霸道的9,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到兩個數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絡的,是可以組合的。在這樣的問題情境裡,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接著我又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主體圖,說一說畫面上有什麼物體是表示10的,還讓學生動口用10說一句話,使學生獲得感性的認識,並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這也很好地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絡,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

在教學10的分解和組成這部分內容中,我注意創設有意義的活動情境,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在10的分與合活動中,學生可以用擺小棒的方法,也可以用1~9排列組合的辦法,能力強的學生可以不擺,直接用類推的辦法都可以。允許學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學習,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過程。雖然我打破了傳統陳舊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及評價等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時,做得還不夠,收放得不夠自如,似乎有點擔心一年級小朋友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學環節,上完這節課後,我覺得很多的擔心是不必要的,一個成功的好老師就是要在教學上敢於突破和創新,我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探索,今後我也會努力地朝這個方向去做。

10的認識教學反思5

本節課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應用了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熟悉活動。在一開始,利用故事引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既複習了9以內數字的大小,又引起了新的數學思考:用什麼辦法不讓9這麼驕傲,幫一幫傷心的0,很自然的引出了今天要學習的新數字朋友“10”。

在數數的時候,創設大量的情境:數人物,數鴿子,數珠子。數刻度等內容都是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教學效果好

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圖和多媒體技術,努力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和數數的`方法使學生充分經歷10的認識過程,在此基礎上,逐層推進,讓學生用這些方法比較10和9的大小。

在教學10的組成時,我提出問題“把10個蘋果分給兩個小朋友,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法?”讓學生自己動手分一分,在這個環節中,我把握的不是很好,首先我沒有引導學生要有序的分,可以在黑板上示範一下。其次,10可以分成9和1,學生大叫這樣分不公平,我沒有馬上強調“這節課我們不去考慮是否公平,而是研究10的組成有多少種。”或者我可以把話鋒一轉:那麼不公平的分法還有哪些呢?這樣過渡就比較自然了,也穩定了學生的情緒。所以我覺得自己的教學機智還有待提高。

總結出10的組成以後,我問學生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快速記住10的組成,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雖然幼稚天真,卻極富個性,這是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數學的最好體現。同時也讓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得到一定的發展。我總結的方法是《湊十歌》,把方法編成口訣,非常容易掌握。學生拍手讀《湊十歌》是本節課的亮點,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並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是充滿樂趣的。

整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10的組成,但是由於前面的內容節奏比較慢,所以講完10的組成以後,剩下的時間就不夠做練習了,以至於有兩道10的組成練習題沒有當堂做完。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上完這節課,我對自己的表現並不是很滿意,還有很多細節的問題需要改正和加強。作為一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和積累,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

10的認識教學反思6

我所教授的《10的認識》這節課,是人教版國小數學第一冊第64頁的內容。10是一個特殊的數,由於我們採用的計數法是十進位制計數法,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因此10的組成十分重要,也是今後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進一步認識100以內、萬以內以及多位數的基礎。

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教具、課件和整節課的設計等等,課後,我再回過頭來思考課中的每一個細節時,發現其中有些地方處理得不錯,有些地方就需要改進。

這節課我力圖通過愉快的情景啟發學生初步來認識10。在上課時的匯入部分,我選用了小朋友喜歡的數字人物課件引人入勝,讓學生幫0和1想出辦法對付橫行霸道的9,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到兩個數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絡的,是可以組合的。在這樣的問題情境裡,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接著我又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主體圖,說一說畫面上有什麼物體是表示10的,還讓學生動口用10說一句話,使學生獲得感性的認識,並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這也很好地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絡,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

在教學10的`組成這部分內容中,我注意創設有意義的活動情境,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在10的分與合活動中,學生可以用擺小棒的方法,也可以用1~9排列組合的辦法,能力強的學生可以不擺,直接用類推的辦法都可以。允許學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學習,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過程。

雖然我打破了傳統陳舊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但是在二人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及評價等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時,做得還不夠,收放得不夠自如,似乎有點擔心一年級小朋友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學環節,上完這節課後,我覺得很多的擔心是不必要的,一個成功的好老師就是要在教學上敢於突破和創新,我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探索,今後我也會努力地朝這個方向去做。

10的認識教學反思7

這次的教研活動內容是大班數學活動《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我在想,這樣的一個活動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思考,能提高我們多少的能力?不由對這個活動充滿了期待。

教學流程是這樣的:情景匯入,激發興趣——找朋友,感知單雙數——交流討論,理解單雙數——操作、遊戲,鞏固單雙數。

首先是找朋友環節,第一個活動中教師先演示怎樣進行遊戲“找朋友”,第二個活動中教師也是先演示圈一圈,直接把卡片覆蓋在相應的錢上。幼兒在圈一圈完成後直接可以進行,減少了幼兒的等待時間,使環節更加緊湊。這個環節中兩位老師的處理都是教師先示範,幼兒再操作。我在想的是教師是否可以再放開些,讓幼兒操作在前,教師提升總結在後呢?

在交流環節,一個活動中老師先讓剩下一個果子的幼兒逐一說,老師逐個出示相應的數字並按順序排列。另一個活動中老師用的策略——剩下一個的放上邊,沒有剩的放下邊,讓幼兒一下子把果子分成了兩組排列,然後教師再進行小結出示漢字“單數”、“雙數”以及相應的小孩圖示。這個“小孩”圖示也是為接下來的幼兒操作活動打下了基礎。給我的啟示是同樣的一個環節,教學效果會因設計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教師要更加關注環節的緊湊和有效,避免重複和冗長。

在感知單雙數排列規律上,用了兩種顏色的卡片來寫單雙數,也都是按照順序進行了排列,但第二個活動中幼兒很快就能發現排列的規律是一個單數、一個雙數。我想原因是由於第一個活動中的.卡片既有數字又有圖示,使幼兒的視線受到干擾。從中我得到的啟示是教具的設計使用要儘量減少干擾因素。

另外我還有一個想與大家探討的是幼兒分組操作後的交流環節是否一定需要?我感覺這樣的操作活動在當時的效果不是很大,因為大家的材料不同,糾錯也只是該組幼兒的參與,對大多數孩子來說是沒有效果的;其次是導致教學活動時間過長,幼兒注意力無法很好集中。我想解決的辦法是教師可以在課後進行批改,看看孩子是否掌握。對於個別的問題,教師可以採用個別輔導的方法,而對於大家都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針對該問題再次集體教學。

教研活動結束了。這樣的研討活動使我們關注的重點不在於一節課的成與敗,而是引發我們思考怎樣更好地上好一節課!它留給我們思考的很多,如幼兒記錄經驗的積累問題,孩子操作快慢的問題、教師提問語言的指向性問題等等。還有,教研活動中幼兒的人數都只是班級中的少數,而且一般還是能力較好的幼兒。那麼,在平時的教學中面對全班全部幼兒教學時對個體幼兒的關注和指導問題,班級中剩下的能力更差的孩子的指導問題等等,都將引發我們的思考、研討和實踐,期待著這樣紮紮實實的教研活動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收穫。

10的認識教學反思8

從本節課的整體效果來看,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積極主動,

這節課我的設計是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在教學“10的認識時”,我用一個有趣的故事匯入新課,在教學“10的認識時”我用一個有趣的故事調動學生的興趣:有一天,0——9幾個數字娃娃做起了排隊遊戲。9最大當上了隊長,就驕傲起來,看不起別的數字娃娃。他神氣的對0說:“你呀,表示一個物體沒有和我比起來真是太小了。”0聽到9這麼說,傷心地哭了起來。1在旁邊聽見了,很想幫助9,同學們你們想幫幫9嗎?快幫他想想辦法吧!這樣創設出學習情境課堂顯得生動有趣,學生的積極性也被大大地調動起來。

在教學中,我向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訊資源,如主題圖中的鴿子與人物;數學具裡的圖片;畫計數器上的珠子;把數字寶寶請回直尺等,讓學生通過具體的物體個數或事物,體會到數是數出來的,而且要指一個數一個,才不容易出錯。注重讓學生經歷認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讀數、數數、寫數;通過對直尺的觀察感知數的順序,10和第10的區別, 建立數的概念,發展數感。

整節課基本結構緊湊,同時學生已經有一定的數字學習基礎,因此對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完成較好。但課堂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在教授知識的同時還應該引導學生關注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比如可以提出問題:找一找我們身上和生活中有用10表示的物體嗎?學生可能發現手指和腳趾都是10根;教室窗戶師10扇;可以訓練學生用10來說一句話。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更會是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數學。這些方面在我這節課的教學中是欠缺的,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會注意改正。

在講10的組成時,我先讓學生了解一首湊十歌,然後再記憶10的組成,這一方法是不對的。這一知識點應該著重在理解,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處理問題,應該讓學生在擺一擺的活動中自主探索。另外,因為在前面2到9的組成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經驗和認知基礎,因此在此處教學中可以稍加指導,並讓學生自己擺,自己說,自己做。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分析學生的學情,該放手的地方一定要明確指導,然後讓學生自主探究,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0的認識教學反思9

《快樂的校園》這節課,主要是認識10以內的數。它是國小生學習數學的開始。雖然內容比較簡單(大多數孩子經過學前教育,對數有一定的瞭解。),但它卻是學生學習數學所必備的最基礎的知識之一,對學生學習數學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節課的資訊圖,是選取的孩子們即將開始的校園生活《科技小組活動》為素材,讓學生在一連串的現實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10以內的數。

《科技小組活動》這幅資訊圖,很能吸引剛入學的國小生,幅一出示,就吸引住了孩子,發言的積極性很高,這一點,作為一年級的教師,應該鼓勵、保護。這也說明了,其實每個剛上國小的孩子,此時對自己都有足夠的自信心,都有表現自己的慾望。但同時,我也發現,孩子對圖的觀察缺乏細緻性和系統性,因此,我有意識地加以引導,讓學生按從上到下的順序去觀察,力求觀察得全面。數數時,我注意發現,有的.孩子們能夠利用實物有序地去數,我就請這樣的同學下來做示範,給別的孩子樹立榜樣,這樣別的孩子就會跟著學,幫助孩子們準確地數數。經過這樣的努力,孩子們對看圖、數數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從中我也體會到,孩子們還小,對於他們來說,一切都是新的,都需要學習,更需要教師的指導,因此,我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儘量從小孩子處著眼,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學會學習的方法。

寫數字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但我在備課時認為孩子在幼兒園有一定的書寫基礎,因此在本節課中把1至5五個數字的書寫在一節課中全部講完,在練習時發現學生書寫並不理想,對書寫要領掌握不到位。對少數學困生來說,更是困難。課後想想,在本節課中讓學生掌握1至3三個數字的書寫應比較合適。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得紮實、有效。

10的認識教學反思10

一、本節課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應用了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熟悉活動。在一開始,利用故事引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既複習了9以內數字的大小,又引起了新的數學思考:用什麼辦法不讓9這麼驕傲,幫一幫傷心的0,很自然的引出了今天要學習的新數“10”。

二、在正確認識了10之後,我設計了找找主題圖中的10,動手數出10朵小紅花,再找找生活中的10。這個環節給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可以從生活中找出許許多多跟10有關的事情,讓學生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感受到數與生活的聯絡,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我們生活中。

三、在教學10的組成時,我採用了同桌合作、實際操作等方法進行教學。因為學生在學習2到9的認識時,已經對數的分解有一定的方法了,所以,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和學習,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同時這也是對初入學的國小生合作學習能力的一次培養。在彙報完答案之後,又讓學生說說看到什麼,就能想到什麼,找出各個分解式之間的聯絡,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四、創設生活中的遊戲,吸引學生參與,鞏固新知。

民主和諧的氣氛加上分富多彩的學習活動組織形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積極主動、全身心投入學習。愛玩愛動是孩子的天性。日常生活中的遊戲各種各樣,可以創造性的把遊戲移植到數學教學中,使學生在數學遊戲中長知識、長智慧。在練習的環節我設計了有關10的組成的歌謠,師生伸手指對口令,動手塗色等活動。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在不知不覺在遊戲中得到了學習和練習,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輕鬆、學得主動、學得深刻。

課後我及時做了反思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

1、課堂討論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效的討論,有利於調動全體學生投入自我探索,有利於師生間、生生間的情感溝通和資訊交流,有利於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尤其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雖然本課學生課堂上的討論交流較多,但我發現有時討論的並不充分,過早停止討論,影響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組織效率也不高,往往只有十幾個學生參與,部分中差生積極性不高且很少有發表意見和提出問題的機會。我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明確討論的目的,給予充足的討論時間,重視討論的組織和引導,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充分發揮課堂討論的獨特作用,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對學生活動指導的不夠。

每次講一次公開課,我覺得自己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學校組織這樣的活動對我來說是一次鍛鍊也是一次提高,給老師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這樣的活動雖然會讓人覺得有點累但是在品味自己進步的時候又是一種快樂。

10的認識教學反思11

週一下午,我們一數辦成員在辦公室對秦靜玲老師《10的認識》進行評課,很遺憾沒有聽秦老師這節課,聽各位老師對秦老師這節課的評價,回想我講這節課,我有很多思考:

口算、複習舊知的時間過長,用了10分鐘左右。過多的複習錯過了學生思維最活躍、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段。複習要精而短。

從圖中的具體事物抽象出“10”,再到點子圖、用手中學具擺10個,再到一些具體的實物,讓學生理解個數是10個的'都可以用“10”表示。在這裡可以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由於課前沒有提醒孩子準備學具,所以擺的活動沒有展開,課前準備不充分。

學習10的過程中有些知識沒有講到位,比如:介紹10是有兩個數字組成的數,雖然在書寫時告訴孩子10左邊是1,右邊是0,合起來讀“十”。

處理練習題時做的不好,聽宗老師講解練習題時發現自己有些知識沒有滲透到。沒有理解這道題意義何在。

講解的內容含量少,沒有講解分成與組成。由於學生學具準備不充分,缺少動手操作環節,所以安排到下節課講解。

整節課感覺學生學習的興趣不足,參與度不足,不像宗老師的課堂,人人蔘與到課堂中來,這點還需要繼續學習。

這節課雖然看似簡單,但如果不吃透教參、課本、課標,很多知識的滲透可能就會被我們遺漏。在教學中,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思考,認真去琢磨這節課,認真去設計,想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我們要努力。

10的認識教學反思12

在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進行“用數學”過程的指導,讓他們明確大括號和問題所表示的意義、重視學生親身經歷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選擇有用條件和恰當的方法計算的過程,以此讓學生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1、對於大括號的作用的很好體現。在引入大括號時我用課件演示出大括號,讓大家體會大括號表示把兩個或幾個物體合起來,讓學生用手勢來演示,再讓學生來說說你覺得大括號有什麼作用,突出大括號的作用,體會大括號的意義。

2、在對進行加法和減法的.對比中,我逐個出示,練習,再讓學生觀察對比這兩組題目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讓他們自己發現其中的不同,再通過他們自己的話說說什麼情況下用加,什麼情況下用減,教師這時做一個總結,這樣教學效果較好。

3、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應用於生活。課前我佈置學生收集一組生活中表示數量是8和9、10的資料,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活動,親身感受到了8、9、10的基數和序數含義,同時培養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對8和9、10已經有了一些的認識,已經掌握了數數的一般方法。因此,在教學主題圖時我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找出數量是8、9、10的物體,並說明數量是8的物體用數字8來表示,數量是9的物體用數字9來表示,學生不僅初步瞭解了數字8、9的形成過程,而切培養了學生有序觀察的能力。在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大小,已經掌握了比較的方法,在比較7、8、9、10的大小時,我沒有講怎樣進行比較,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直接用“、”表示他們之間的數量關係,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10的認識教學反思13

其實,這個反思,早就應該寫出來了,不過,由於實在有點忙,所以到現在和第二單元同時出來。

第1單元,是10以內數的認識,屬於國小數學的起始內容,也是今後學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知識基礎,更是以後學習更復雜的數學計算的基礎,所以總體說來,這部分內容是非常關鍵的。

多數孩子,由於平常生活中接觸到這部分內容較多,所以掌握得也很好。

不足之處:

1、在按順序寫數時,倒著寫,寫單、雙數時容易出現問題。可以是在平常生活中,孩子們接觸到單、雙數的機會較少導致,今後應加強練習。

2、比多、比少時,部分孩子存在不清楚誰前、誰後的問題。

3、圈出“幾個”、“第幾個”時,較容易出現問題,特別是要求從“後面”數時。

4、個別學生對10以內數的組成,不太熟練。

針對以上幾個問題,首先應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並且應多次練習,在練習中再次發現出現錯誤的.孩子,再進行個別輔導,對於單元測試中不達優秀的孩子,進行平行性測試,力爭讓全部孩子都能達到優秀。

另外,還有幾個孩子在寫字時,書寫得較潦草,字跡極不工整。這些孩子應與其家長聯絡,爭取家長的支援,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10的認識教學反思14

在教學中,我是以《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指導思想,即: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本著這一思想,在教學認識10的這節課上,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並對該課做一個簡單的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讓數學回歸生活。

讓學生在廣場上數出鴿子的數量和學生老師的數量後再讓學生舉出生活中與10有關的例子,這個活動的設計給每一個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活動平臺,學生在充分的活動空間中可以舉出許許多多與10有關的例子,讓學生打開了思維的門鎖,舉出意想不到的好例子,如:人有10個手指頭,左邊5個腳趾加右邊5個腳趾就是10個腳趾,10個同學可以組成一組,一桌酒席坐滿剛好是10人等。通過讓學生舉例,動一動、說一說、數一數,知道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學生經歷了由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感悟到數與生活的聯絡,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以“遊戲”活躍課堂氣氛,寓教於樂。

民主和諧的氣氛加上分富多彩的學習活動組織形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學生良好的學習情感,積極主動、全身心投入學習。愛玩愛動是孩子的天性。日常生活中的遊戲各種各樣,教師可以創造性的把遊戲移植到數學教學中,使學生在數學遊戲中長知識、長智慧。如在教學10的組成的時候,設計了“給鴿子找家”的遊戲,改變了以往的數字的組成的教學方法,而是採取了將知識溶入到遊戲中,因為我認為學生在學習2—9的認識時,已經對數的分解有一定的方法了,所以對於10的教學我就嘗試的開放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和學習,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在新授中,有如在練習中設計了給鴿子找朋友的遊戲。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在不知不覺在遊戲中得到了學習和練習,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輕鬆、學得主動、學得深刻。

3、重視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識培養。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本質上是溝通與合作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實現了教學相長。新課程下提倡多樣化的,現實的、主動探索的、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獲得的知識,這樣的知識才是具有應有價值的、終身受用的知識。

綜觀全課的教學,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我決不包辦代替。做到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創造能力的培養。

10的認識教學反思15

這節課不足之處及以待改進的地方有很多: 1.數學培養學生的是一種思維,一種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模仿,記憶,浮於表面的東西。在教學由形抽象到點的過程中,我純粹的讓學生看著10只鴿子,10個人畫出相對應的圓...

這節課不足之處及以待改進的地方有很多:

1.數學培養學生的是一種思維,一種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模仿,記憶,浮於表面的'東西。在教學由形抽象到點的過程中,我純粹的讓學生看著10只鴿子,10個人畫出相對應的圓點,而沒有深層次的去培養學生的一種數感。我應該再增加一個估點子數的環節,讓學生估這是不是10個圓點。先畫個兩個圓點,讓學生感知,這比10個圓點少了很多,畫20個圓點,讓學生感知這比10個圓點多了很多,從這樣的一個比較中,讓學生更好的領悟到10個圓點。

2.對“ 10” 的基數和序數的教學編排不夠理想。這裡的著眼點是讓學生明白第10只有一個,10表示10個。我在出題的時候應該給出的數量不一,隨時變化,讓學生靈活運用,而不是機械的出示兩道類似的珠子圖和鴿子圖。

3.在10的組成教學時,我採用的方法是,讓學生把白紙上的10根小棒按一定的規律分成兩堆(畫一畫)。我的想法是,一年級的孩子比較好動,如果拿實物小棒去分會出現部分孩子玩小棒,而且分完一種之後,不能把分法儲存下來,到最後到底分了幾種方法可能學生並不清楚,通過畫可以把每一種分法都很好的記錄下來。但問題也隨之出來了,通過畫小棒,學生體會不到總數不變,也不能很好的體會到10可以分成1和9,9和1是同一種分法,只是交換了小棒的位置。所以這部分的處理,應該在細緻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