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實用的說課稿範文錦集六篇

說課稿8.51K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說課稿範文錦集六篇

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打碗碗花》是二年級第二學期的閱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回憶童年時代在家鄉見到一種形狀奇特,粉中透紅,形如小碗的花,大人稱為“打碗碗花”。作者懷著強烈的好奇心,“藐視權威”,親自試驗,終於證明了打碗碗花不打碗。告訴我們對迷信的說法不要輕信,要敢於提出疑問,敢於實踐探索。

二、學情分析

課文中對打碗碗花作了生動的描繪,因此會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低年級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本課的設計以學生主動質疑為主,讓學生的學習更主動,更投入。

三、教學目標

本課教學目標旨在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識記本課7個生字,結合課文理解“忐忑不安”、“安然無恙”。同時,引導學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邊讀邊思考,初步培養學生通過個體自學、同桌合作學習,運用“找關鍵詞語——提出問題——聯絡上下文圈劃詞句——解答問題”的方法結構,抓住重點詞語嘗試解疑。通過學習,懂得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培養探究的意識。

四、教學設計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了教法和學法,我將本節課劃分為以下幾個環節。首先出示課題,激發興趣。我通過讓學生欣賞打碗碗花的圖片,引出了文中描寫打碗碗花的句子,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然後開火車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悟課文的主要內容。最後抓住課文的重點,讓學生品讀“打碗碗花,要打碗?”和“打碗碗花,不打碗!”,以此來體會作者的心理變化。

五、課後反思

名教師於漪說過:“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有興趣就會入迷;入迷,就會鑽得進去,學習就會有成效。我覺得,教師要始終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而學生自主質疑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最好體現。

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初讀課文並獨立思考,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打碗碗花”長什麼樣?為什麼把這種花叫“打碗碗花”? 誰說摘了“打碗碗花”會打破飯碗?摘了它真的會打破飯碗嗎?這些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興趣來了,積極性就高了,學習也就投入了。他們通過研讀文字,體會了小作者“半信半疑、緊張、如釋重負,自信不疑”的心情變化,懂得了對迷信的說法不要輕信,要敢於提出疑問,敢於實踐探索。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五彩池〉〉是人教版第七冊的一篇選讀課文,課文講了“我”到四川松潘旅遊時,在藏龍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課文生動地描寫了五彩池美麗的景色,讚美了大自然的神奇,表達了“我”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這篇課文是在學習了〈〈。。。。〉〉、〈〈。。。。〉〉兩篇課文後的又一篇寫景文章,學生通過學習前面的課文,已對第二組的知識重點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因此,該文既是對本組的教學重點進行鞏固,又是為學生自學類似的課文奠定基礎,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教材及學生的實際,我設計了這樣的目標:

1.學習目標:正確、流利、有表情的朗讀課文,抒發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

2.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2、3、4自然段,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想象和探究,瞭解五彩池的奇異以及五彩池水的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

3.明確“從不同角度描寫景物”是寫景記敘文的一般特點。

4.領悟“從幾個方面分別介紹景物習作方法的好處,為嘗試“寫景記敘文”作鋪墊。

三、說重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2、3、4自然段,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想象和探究,瞭解五彩池的奇異以及五彩池水的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難點:瞭解池水能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並感受五彩池的美麗景色。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俗話說“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好之不倦”。我準備通過創設“為

五彩池設計宣傳廣告語”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文字的積極性,並會把這個學習背景一直貫穿課堂教學始終。

(二)欣賞美景,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藉助圖片,整體感知五彩池的神奇與美麗。

學生學習的過程是認識能力日益提高的過程。遵循學生的學習思路來組織教材,突破重點,應選擇好適當的方式,組織新的結構型別。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利用創設的情境,扶放並行,引導學習探究,給他們“動眼看、動耳聽、動口說、動腦想、動手做”的機會,精心設計,突破重點難點。

(三)朗讀體會、賞析句子。

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劃找句子,朗讀感悟,通過朗讀外化所感所悟,使朗讀和感悟有機交融。如學習第二自然段時,為了讓學生領悟到五彩池大小不一、深淺不同,像寶石一樣美。我會引導學生主要抓住以下三個句子去體會:

句子A:“那是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來到藏龍山,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我引導學生從 “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兩個詞語,去體會水池很多。

句子B:“無數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不同顏色的光輝,好像是鋪展著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我從這個句子,引導學生去體會水池很美。在引導學生體會五彩池的美時,我通過範讀、抓關鍵詞讀、配畫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出形、讀出情、讀出神。

句子C:“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綵帶,把大大

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我預設學生會從這個句子去體會水池的形狀各異。在讓學生體會五彩池的形狀時,我以小組交流的形式讓學生說說除了這些形狀外,五彩池還有哪些形狀?然後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訓練他們的想像力及說話能力。

(四)自由選擇,背誦積累

這一環節,我打算將背誦異化為藉助大螢幕投影的解說,讓學生進入情景,體會情景,在美的氛圍中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五)迴應開頭,寫廣告詞。

請學生幫老師的導遊朋友,給五彩池寫一句個性精彩的廣告詞。我想課堂教學不僅要肯花時間讀,還應該重視當堂的動筆寫,寫廣告語用時不費,而且全班可以人人蔘與,人人收益,有利於促進學生將課文語言內化,來提高語言的實踐能力。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珍珠鳥》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七冊的一篇課文。課文是根據作家馮驥才的散文改編的。文章生動、細緻地描述了珍珠鳥的外形特點及在“我”的愛心呵護下,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過程,揭示了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警戒的道理。

課文字裡行間洋溢著“我”地珍珠鳥的喜愛之情。課文的插圖,著力表現了雛鳥對“我”的信賴,有助於對課文的理解和朗讀指導。要求學生掌握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那種和睦信賴的境界,培養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二、說教法。

本人是剛畢業的.新教師,一切都在不斷的探索中,在請教了幾位老師後,大膽進行了教學的嘗試。首先,在第一課時,我儘量讓學生讀課文內容,掌握課文要求會寫,的生字。在初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正音,特別是前後鼻音,和平翹舌音,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節課我在開始的階段,先在課件上出示珍珠鳥的圖畫,讓學生講自己看後的感覺,並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詞語,多讀幾遍,在讀中感受課文語言文字的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瞭解了珍珠鳥的可愛。朗讀的感覺也好了。

接著我引導學生講出,作者對珍珠鳥的感情。然後在課文中找“我”與珍珠鳥相處的語句,並用自己習慣的符號做記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效果良好。在瞭解“我”與珍珠鳥怎樣一步步熟悉的過程時,主要是讓學生自學,從珍珠鳥的動作、表情以及“我”的反應等語句中尋找答案,並通過朗讀來深入體會作者與珍珠鳥的感情,學生學得很投入,朗讀有了較大的提高。在充分朗讀、理解的基礎上最後引出: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一主題。學生有了深刻的感受,學習也就變的簡單而快樂了。在本節課的最後,我設計了徵集愛護鳥類,創造和諧環境的廣告語活動,將課文的學習推向高潮。

三、教學反思

1、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了學習的快樂,在自學的時候,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了深刻的瞭解。

2、教學過程的銜接上本人還是覺得有所欠缺,過渡還不自然,細節的處理不夠精緻,在教師本身的師範性上表現的不到位。特別是朗讀,教師應該把學生不正確的朗讀習慣及時的糾正。

3、課件的使用不是很確切,在製作上就需要修改,另外,在使用上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不夠明顯。

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本人的進步離不開你們的指導。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恐龍》是蘇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知識性短文,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特點和生活習性,內容通俗易懂。

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紹了恐龍的生存時間和地點。第二,三自然段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和形態特點。第四,五自然段介紹了恐龍的生活習性,最後一個自然段說到了恐龍的消失至今還是一個謎。

2.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恐龍的種類、形態特點,內容通俗易懂。藉助圖片、遊戲等手段,幫助學生體悟恐龍的種類、形態特點,進而有感情地朗讀,並學習掌握課文描寫恐龍的說明方法(打比方、作比較、列資料)。

二、說教法學法

將“情景創設”,“主動探索”,“協作學習”,“會話商討”等多種新型教學方法綜合運用,有助於學生髮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孕育。

1.情境渲染:通過視訊、遊戲、文字、圖片,創設情境,渲染氣氛,使學生了解恐龍的特點,認識各種恐龍並積累語言。

2.分層遞進:由淺入深,從教師精講雷龍特點到自學感悟,並在此基礎上自主創作。從扶到放,把傳統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方式改變為以學為主,並按照最有效的個人化原則來學習(如選擇喜歡的恐龍圖片進行交流),體現了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教學規律。

3.賞識成功:通過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生本對話之間的多向互動,讓學生交流自主學習成果,激勵了學生的創造慾望,促進了學生自信心,自我意識,自我概念的形成。“讓學生感受一個成功的,主宰的自我。”

三、說教學過程:

《恐龍》是一篇知識性短文,通過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學生心中最神奇的一類動物,以平時學生對恐龍的興趣和認識來看,若不注意,有可能上成一堂知識介紹性質的自然課。因此,根據學生實際,針對課文特點,本課教學首先應立足“語文學科”的學科特點,利用這些知識進行語言能力訓練,在閱讀中學習如何運用說明方法增加知識性文章的可讀性。其次,以本課為載體,通過生動活潑地學習,激發學生課後繼續探索研究恐龍世界的興趣。我設計瞭如下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

出示恐龍的圖片,並提問,你們認識它們嗎?讓我們一起喊出它們共同的名字——恐龍。

螢幕山形象逼真,生動直觀,新穎鮮活,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從而使教學一開始就牢牢抓住了學生的目光,並延續至整堂課,並順利展開教學。

(二)、創設情境,認識恐龍

創設遊恐龍園的情境,讓學生逛恐龍園,在瞭解課文內容後,對自己感興趣的恐龍反覆研讀。在此基礎上,結合圖片,教師講讀課文,從重點講解到半扶半放到自品自讀書本描寫的語句,瞭解了恐龍的特徵以及學習課文對恐龍的'描寫方法,適時給予獎勵,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加強學生對語言的感悟,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提煉,最終達到品讀的目標。

(三)、猜猜我是誰

這是一個遊戲環節設計,讓學生操作一個將恐龍圖片拖移到相對應的文字上的遊戲,這個遊戲練習的設計,在於讓學生達到對恐龍外形特徵進一步瞭解的目的,因此遊戲的完成也促進了文字的鞏固。

(四)、恐龍園招聘解說員

這一環節是對課文重點內容的提升,在學生通過學習瞭解了恐龍的特徵以及學習課文對恐龍的描寫方法後,給自己喜愛的恐龍做介紹,將語言積累進一步內化,講出恐龍的特徵,達到了知識的遷移。並積極鼓勵學生在介紹時加入自己課前蒐集的資料,讓自己解說的恐龍更加生動具體,對解說精彩的同學頒發“小小解說證”,充分調動了學生主觀能動性和積極參與意識,讓學生真正進入角色,樂在其中。

(五)、課外延伸

語文教學絕不僅侷限於課文知識,同時要求適當拓寬。在可結束時,給學生關於恐龍的網站,讓他們課後自己查閱,記下相關資料,組織交流討論。課外延伸要求學生將這種探究延續到課外,培養學生對恐龍知識的持久興趣,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熱情,以達到持續發展的目的。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恐龍》說課稿之二,恐龍,希望對你有幫助!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教科書第97—98頁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例1。在此之前,學生掌握了面積的含義和麵積單位,對面積單位有了一個較深的感性認識,學會了運用面積單位直接度量面積。學好這一部分內容,對於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推導及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探究有著重要影響。

在學習和研究這一內容後,讓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運用計算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在小組合作,師生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鼓勵學生勇於探索,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現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為了突破重點,長方形面積公式的得出採用讓學生人人動手拼擺,列表觀察,分析推導的方法進行。在學生掌握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大膽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誘發其內在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的思維。

2、學習目標:

⑴、認知目標:

①、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並能應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進行計算。

②、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③、滲透“實驗——猜想——驗證”的數學學習方法,為今後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⑵、情感目標:

①、讓學生動手實驗操作、大膽猜想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②、通過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異同,滲透事物間相互聯絡的辨證唯物主義觀念。

3、學習重點: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現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面積計算公式。

4、學習難點: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二、說教法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強調“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獲得數學經驗;而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參與和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關注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水平和情感態度,促使學生向著預定的目標發展的作用。因此,我運用了”擺一擺——猜一猜——驗一驗——用一用“的教學法,讓學生知道身邊的數學問題隨處可見,能把自己的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事情,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分頁標題#e#

三、說學法

學生分小組活動:用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觀察拼成後圖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面積是多少,並作好記錄。小組彙報拼擺結果,觀察統計的資料,小組討論:通過擺一擺,你們有什麼發現?猜一猜:長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小組合作進行操作,驗證猜想,討論小結出長方形面計算的公式,在此基礎上通過典型和有意義的材料,把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長5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大膽猜想、自主探究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生在活動中拼擺、觀察、猜測、驗證總結。這樣,即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又體現了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的拼擺——猜測——驗證,讓學生經歷從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到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再創造,培養了學生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教學設計

1、溝通知識,建立聯絡(擺一擺 )

①學生估計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釐米面積大約有多大?

②學生把準備好的學具(面積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卡片)拿出來擺各種長、寬資料不等的`長方形,想一想:自己擺出來的圖形面積是多少?

2、自主探索,領悟方法(猜 一猜)

①教師準備幾種不同的長方形,每組選擇一種進行探究。

一種:一個長3釐米、寬4釐米的長方形

二種:一個長4釐米、寬2釐米的長方形

三種:一個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

②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想辦法求出各自圖形的面積。

學生先討論、交流想法,再在練習本上求長方形的面積

③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彙報交流,說出自己的方法。

④師生交流,提煉方法: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什麼有關係呢?

通過 拼、量,學生髮現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寬有關係,並得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3、利用遷移,探究知識(驗一驗)

①引導學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師把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漸變成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的過程;讓學生去猜想、發現其面積的計算方法。

②學生交流、驗證計算公式的產生過程是否正確?

③小組交流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聯絡。

學生在交流、討論中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就是兩條相鄰邊長的積;只是求長方形的面積必須知道長和寬的長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積只需要一條邊長的長度。分頁標題#e#

4、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用一用)

①請你幫老師配玻璃:老師辦公桌上的一塊玻璃面積是24平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碎了,我想配一塊和桌面大小相等的玻璃,你們幫忙算一算它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②學校有一塊邊長16米的正方形園地,中間有一個邊長4米的正方形花壇,周圍是草坪。請你算一算草坪的面積。

在本節課中,我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礎,讓學生操作,觀察討論,猜想驗證;在活動探究中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充分創設情境、提供幫助、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只要我們積極組織活動,變被動的教為讓學生主動的學,那麼教與學就能碰撞出創造的火花,我們的學生就會萌發創新意識,就會富有創新意識,就會富有創新能力。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在校本教材中,插頭的安裝是第一章“電工”中的第四節內容。插頭的安裝需要學生在前期能夠掌握導線的正確剝線、導線與接線柱的連線中的壓接式連線方法的基礎上才能完成的。無論是在上科版,還是在上教版,壓接式的安裝方法都有比較詳盡的介紹,壓接式是電路安裝部分的重要技能之一,而插頭的安裝則是壓接式安裝的典型案例之一。在生產生活中,插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插頭作為家庭電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學生的生活也是密切相關的,掌握插頭的安裝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說學情

本課的教學物件是華實的八年級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思維活躍,也開始學習了物理這門課,有了一些基礎電路的知識。生活中常見的插頭一般都是單相兩極插頭或單相三極插頭,針對八年級的學生,我選擇了難度稍大的三極插頭來安裝,從而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自主探究的意識。

三、說教學目標

本課的知識點主要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常見插頭的分類,知道三極插頭的外部結構和內部結構;技能是學會正確的安裝插頭。由於插頭的正確安裝離不開對插頭結構的瞭解,因而需要學生能夠學會觀察插頭的實物、識讀標識併為正確的安裝插頭在知識層面上打下基礎。插頭的安裝環節主要通過老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交流的方式來完成。

本課的重點是“總結接線規則,正確的連線相線、零線、接地線”。只有學會觀察插頭的外部結構與內部結構、獲取資訊,分析總結出接線規則,並能夠從安全的角度分析走線、正確的連線相線、零線、接地線,最終才能完成插頭的正確安裝。

本課的難點有兩個:一是“白色護套層剝除的長度的確定”;二是“相線、零線、接地線絕緣層剝除的長度的確定”。這兩個難點需要學生會觀察插頭的外部及內部結構,從中獲取正確的接線規則,從而知道相線、零線、接地線的接線位置,並且分析出相線、零線、接地線的正確走線,才能正確地確定白色護套層剝除的長度,併到相線、零線、接地線絕緣層剝除的長度的正確確定。這些都需要學生能夠學會“會觀察、能分析、有結論”的自主探究式學習。在“插頭的安裝”這節課中具體實踐就有些困難,比如說,對於觀察到的資訊不知怎麼去提煉;動手操作了卻不會加以分析;甚至是對操作的結果作了錯誤的判斷等。

四、說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

本堂課教學過程主要分為五個環節:

(1)匯入。

(2)瞭解生活中常見插頭的分類。

(3)知道三極插頭的外部結構和外部結構。

(4)插頭的正確安裝步驟。

(5)交流與評價。本課主要採用探究引導。

本課的第一環節是匯入。通過問題與圖片展示,向學生展示插座與插頭,引出本課的主題:插頭的安裝。

第二環節通過圖片及例子分析,帶領學生了解生活中常見插頭的分類,聯絡生活,同時也激發起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第三環節由學生自己觀察插頭的外部與內部結構,老師提示、學生總結接線規則,為後續插頭的安裝作鋪墊。

第四環節是探究操作。在學生知道插頭的結構、得出接線規則的基礎上,老師扮演指導員的角色,引導學生逐步探究完成:確定白色護套層剝除的長度;確定相線、零線、接地線的走線;確定相、零、接地線絕緣層剝除的長度;接線;安裝。在這個環節中,教師主要引導學生如何去探究,根據安裝要求來進行總結,讓學生初步學會“會觀察、能分析、有結論”。這一環節包含了這節課的難點與重點,也是課堂中用時最長的環節。

第五環節是評價交流。旨在通過評價交流學生的作品,一起查詢、交流安裝中容易出現的典型錯誤,從而加深對於插頭的接線要求的理解與記憶,並提高學生評價作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