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實用】美術說課稿錦集5篇

說課稿1.8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術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美術說課稿錦集5篇

美術說課稿 篇1

1、課型:造型表現

2、教材分析:《粉印紙版畫》向學生介紹粉印紙版畫這種運用水粉顏料塗在刻好的吹塑紙底版上,再轉印到印紙上的紙版畫品種,引導學生學習、瞭解其相關知識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作能力及審美情趣。它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版畫製作的每一道工序,對學生來講都是非常新鮮有趣的。特別是版畫印出來,學生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會更興奮。因此,粉印紙版畫的學習對學生的繪畫能力、動手能力都是一種鍛鍊。

3、學生分析:三年級學生通過前幾節課對紙版畫的瞭解學習,在造型表現能力方面都有了提高,通過欣賞生活中的不同線和藝術作品中的不同線,加深對線的認識,激發創造精神。在音樂聲中大膽的嘗試表現,體驗學習的快樂和自信。

4、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習瞭解粉印紙版畫的相關知識。

技能目標:學會粉印紙版畫製作方法,並能完成一副粉印紙版畫作品。提高造型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對版畫學習的興趣。

5、知識要點

粉印紙版畫:就是用(吹塑)紙作版子,在上面刻出要表現的形象的輪廓,然後塗上水粉顏料拓印出來的畫,叫做“粉印紙版畫”。粉印紙版畫是用吹塑紙製作的。吹塑紙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材料,常用於製作廣告或櫥窗的裝潢美化。吹塑紙質地鬆軟,可任意剪裁,在上面刻畫非常輕鬆。不需用力,用鉛筆、圓珠筆等工具在吹塑紙上寫畫、壓刻,版面上便能產生陰刻的白線與白點。也可用梳子、叉子、瓶蓋、筆桿等物,在吹塑紙上壓刻各種平行線、曲線、圓點等,也可用手卷、折、搓、撕等方法使畫面產生豐富的變化。

6、教學重點:在瞭解粉印紙版畫的基礎上,掌握粉印紙版畫的製作過程。

7、教學難點:製版和上色的技巧。

8、教學方式:欣賞、演示、小組討論、交流

9、教學場所:美術專用教室(3)多媒體教室

10、教具選擇:教師範圖、課件、水粉顏料,彩色卡紙,吹塑紙,毛筆,小夾子,粗頭鉛筆,以及圓珠筆。

11、學具準備:毛筆、顏料、報紙、水杯、調色盤、卡紙

一、欣賞匯入

1、教師提問

師:同學們看,這些紙版畫作品和我們以前做的紙版畫有什麼不同?

2、出示課題

師:這些作品表現力豐富、色彩鮮豔厚重、對比強烈、效果獨特,是我們今天要來學習的粉印紙版畫。(出示粉印紙版畫課題)

二、探究發現

1、教師提問

師:你知道粉印紙版畫是用什麼方法怎麼做出來的呢?(請1、2位學生回答)

2、嘗試體驗

①做遊戲

師:剛才同學提到粉印紙版畫是印出來的,和我們以前畫的畫不一樣。現在我們就來做個小遊戲,動手嘗試印一印。請同學們和王老師一樣,拿出小的吹塑紙,用圓珠筆在吹塑紙上畫一個簡單的形,出示(畫一畫)畫好後我們用圓珠筆刻一刻,出示(刻一刻)刻的時候注意不能將紙刻破,刻好後我們用一個夾子把底版和印紙夾住,最後我們塗上顏料,來印一印。出示(印一印)塗顏料的時候儘量少加水,保證顏色飽滿厚重。

②組織學生討論

師:你在印的過程中有什麼發現?

怎樣才能印出比較好的效果?

3、教師總結

師:粉印紙版畫就是利用吹塑紙刻出有凹痕的底稿,製作成底版,然後用水粉顏料轉印到另一張印紙上的版畫品種。

三、練習創作

1、教師提問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就要來把上節課刻好的卡通底版印一印,印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問題?(請各個小組發表意見)

師:印的時候注意顏料不能塗到凹痕裡,夾子始終要夾好,顏料少加水。

2、欣賞粉印紙版畫製作全過程,瞭解製作過程。(課件播放)

師: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整個製作過程。

(通過小組討論、教師提煉、再次欣賞等環節的教學活動,完成對粉印紙版畫創作要領的認識也把握)

5、佈置作業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來嘗試製作一幅完整地粉印紙版畫作品呢?請看要求(課件出示)

(1)構思:在畫好的卡通人物上做適當修改,並新增上合適的背景。

(2)構圖:飽滿,注意卡通人物和背景的關係: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3)技法:刻板時線條流暢,一氣呵成。(用粗頭鉛筆以免把紙刮透)、將拓印紙與板子對齊夾好,以免錯位。

(4)上色:用色大膽,注意色彩的避免選擇與卡紙同色、顏料可調厚些,注意水分的乾溼程度。

(5)安全使用工具,注意環境衛生。

6、學生創作

7、教師巡視輔導

四、展示評價

1、展示學生作品

2、互評

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麼?(引導學生從粉印紙版畫的特點上來進行評價)

3、自評

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你在這節課上有什麼收穫,談談心得體會。

4、教師提出進一步要求

根據別人的評價和自評,結合學習的達標要求,自己再來進行適當修改。

五、拓展延伸(課件出示)

1、課後可以嘗試用粉印紙版畫的形式來表現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

2、課後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各種紙或布)來進行粉印紙版畫的創作。

3、作品進行裝裱後,變成了一件藝術品,可以裝點我們的房間、教室、學校……美化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一起行動去發現美、創造美。

六、板書設計

粉印紙版畫

想一想

刻一刻

印一印

七、教學反思

版畫這一畫種不僅同其他美術樣式一樣,具有較強的審美性、實踐性和創造性,更由於兼具繪畫和工藝的特性,版畫有更突出的動手的實踐性特徵和動腦的創造性思維特徵。版畫進行過程的多次轉換、多次創造的功能是其他繪畫種類所不具備,更無法替代的。這些功能和特性恰恰適合學生的身心特徵,對於發展學生素質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所以,對本課我一共花了三個課時的時間,第一課時,我安排了對版畫特點、工具的介紹,讓他們知道一件版畫作品同其他畫種的藝術作品形成一樣,要經歷一個複雜的過程:構思──畫稿——作品。對書上一副副版畫作品,學生讚歎不已,當學生得知這些就是採用刻刀在版上“行走”的傑作時,我從學生的表情和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材料的興趣程度甚是超過對畫面的興趣。所以我在佈置工具材料的準備時,學生都很認真的在書上記著,生怕自己忘了。第二課時,當我檢查學生工具準備情況的時候,每位同學都準備好了材料,我講了並示範了刻制的基本方法和注意的安全事項,很多學生早已將在家裡構思好的作品在板上畫了,當我讓他們可以構思、畫稿時,有些同學已經轉畫到版上開始刻了,這讓我有些興奮不已,沒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刻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他們很用心,同學之間還在討論著各自的作品,互相交流著,氣氛很不錯。第三課時,印。印的過程中,在示範瞭如何印以後,我讓學生自己拓印,學生都非常珍惜自己的作品,況且對這種材料還是頭一次用,興趣甚是大。學生也是越做越有經驗,我在學生的臉上看到了燦爛的笑容,有些刻的比較好的作品,學生還紛紛爭著要印。

美術說課稿 篇2

一、情趣示範、合作體驗

1、老師提供給每個製作小組一個卡片(整幅圖片切開的),每小組一份。然後講授,毛線剪下,豆類拼鑲,糧食撒倒,零食等材料的貼上方法!(師生合作),思考自己組內的卡片,應該使用什麼合適的材料,用來貼上。

學生總結。

2、想知道老師怎麼做道具的嘛?請學生參與制作道具的過程,使用實物投影,讓學生們瞭解的更清楚。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操作貼上,教師提醒大家可以藉助其他工具,並注意安全。)

教師巡迴指導時,放舒緩音樂可以使師生情感得到共鳴,活躍了課堂氣氛,這種跨學科的教學方式體現的新課標的倡導理念,對於中高段學生有著示範的必要,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個性和創作精神的培養。這是學生的感覺由體表轉向了內心,感覺的體驗得到了昇華。

3、本課高潮:變一個大型魔術。孩子們大概10---15分鐘就可以製作完成領導的卡片,並貼上好自己的材料。剩下的時間,讓孩子們分別吧自己製作的卡片貼在教師已經準備好,並且貼在黑板上的另一張大卡紙。原來,所有的紙片,貼上好,是一個非常漂亮的聖誕老人。

二、多為評價、個性表達

1、自評、互評:當學生小組基本完成作品時,讓他們把自己貼的卡片給好朋友或者周圍同學看,並說明自己使用的是什麼材料,說說比較經典的地方。比如,使用的材料比較特殊,或者是材料使用非常得當。這一環節的設計一方面是教師對自己的感覺多元素的展示,另一方面又是由製作方法和造型元素的貼上畫給在場老師們的感覺,這又是一個互動交流的過程。

2、每個孩子都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只要有一點進步我都會給予鼓勵和評價:“你使用的材料真有特色。”“這副糧食貼上做的真好。”等,我相信這些激勵性的評語能讓學生變得更加自信!而且,

3、總結評價拓展:快聖誕節了,這幅同學們親手製作的聖誕老人,大家想送給誰啊?(學生說,送老師,送同學,送爸爸媽媽等等。)老師提議這幅畫是4.2班所有同學的共同的心意,放在教室裡,送給在場的每個老師。讓他們感覺到,不但能製作出漂亮的貼上畫,還能表現的很美,很有藝術感,看這些作品非常夠味。

感覺是多方位多角度的,你還能體驗到別的感覺嘛?感覺又是很奇特的,同樣的東西在不同的地方場合給人不同的感覺,如一塊冰冬天給人冷的感覺,而在夏天就給人以涼爽的感覺,你能用今天所學的方法表達出自己真是的感受嘛?

課後拓展讓學生積極的去體驗觀察身邊的事物,自主參與探索過程。

學生的自主創新設計能力的培養:

1、貼近生活、服務生活、美化生活;

2、自主學習、探究發現、合作交流;

3、移情聯想、張揚個性、創新實踐。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要我們都多想一想,試一試,就一定會有收穫。

本課的設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以體驗為靈魂,讓學生在各種遊戲中探索發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使用遊戲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兩次合作嘗試製作的設計和引導,由淺入深,潛移默化的展開教學遊戲活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技能。

美術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我心中的未來》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本科的教學時數為2課時。我所授的是第1課時。

這節課面對的教學物件是四年級學生,這一階段的兒童是想象思維最為活躍的時期,他們快樂的充滿童真童趣的,不守約束的想象會像火上一樣噴湧不止,因此,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總目標》所倡導的“培養學生欣賞評述能力,體驗美術活動樂趣,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維,激發創新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並結合本年級的年齡特點,本著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科的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用多種繪畫形式表現出想象中的未來。

2、培養學生的構圖、造型、色彩等綜合美術能力。

3、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4、聯絡實際生活,想象未來生活變化,激發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5、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構思、想象、構圖及造型的表現。

教學難點:構思、構圖新穎、獨特、能充分體現心中的未來。

二、教法運用

針對這一學段的學生活潑想象豐富的特點,創設與教材享適應的樂學氛圍,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育思想。我打算用兩種方法進行教學:

1、情境激勵法,根據本課特點和學生認知規律,我採用創設情境的手段,讓學生充分感受出示的片斷場景,開啟學生想象的閘門,激發學生創作的慾望,有力地解決了本課重點。

2、德育滲透法,各門課程之間要結合自身特點,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因此,課堂上教育學生從小愛科學,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從點滴小事做起,改善改變我們的未來,從而解決了本課的難點。

三、學法分析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科學的學習是一把開發學生智慧的金鑰匙,也是學習取得成效的必要條件。我準備採用以下兩種方法為主的.學法指導:

1、自主互助探究學習法,讓學生通過觀看課件中的內容,做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大膽想象心中的未來。

2、合作交流法,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通過相互交流,大膽表現自己的奇思妙想,目的是給學生之間提供不同的學習物件,聽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經驗,拓寬學生思路,達成教學目標。

四、教學過程

《美術課程標準》提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採取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展,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培養,使學生能夠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為環節中體驗美術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促進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形成創新意識,培養個性。”

(一)、匯入階段

欣賞科幻小故事,激發學生對太空進行聯想和對未來生活的想象。引出課題《我心中的未來》

(二)、引導階段

1、將自己蒐集的材料與同伴一起分享,回憶過去、看看現在、想象未來,展開聯想,暢所欲言,大家想讓我們以後的生活怎樣?

2、欣賞作品,提高審美,介紹多種繪畫形式的作品:彩筆繪畫,蠟筆繪畫,水彩畫等。本節課是第一課時,主要從構圖和繪畫內容上進行引導。

(三)發展階段

大膽創作,點撥引導,讓學生密切聯絡生活,消除學生的依賴心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創作過程中的問題。(四)展示評議

雖然學生作品為半成品,但也透露出學生們的創新和發現,展示採用自評為主,互評和教師簡評為輔,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美術說課稿 篇4

選課內容:

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第15冊美術教材第一課《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

教材分析

從專題研究的角度分析本課的設定體現美術課程的人文性,旨在引導學生學會從文化的角度認識美術作品,認識美術作品所折射的時代文化特徵,所打上的歷史烙印,從而形成一種良好的美術欣賞習慣和發現各種關係的綜合思維能力.

從教材版面分析,教材中選擇了若干中外美術作品,包括繪畫,服裝,工藝,建築等,引導學生理解在人類的歷史程序和社會的不斷髮展變化中,美術是如何反映社會文化,以及社會文化是如何影響美術創作的.

教學目標:

通過對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賞、比較,讓學生理解美術與社會、美術與歷史、美術與文化的關係。並對美術作品以它獨特的方式承載、展示人類文化這一觀點有初步的理解和認識。

教學重點:

理解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這一基本認識

教學難點:

美術作品與特定時代文化的聯絡。

一 欣賞匯入:

欣賞作品:一幅是中世紀教堂壁畫,一幅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將這兩幅畫進行對比。

提問:通過這兩幅畫,你能看出文藝復興在美術領域表現的突出特點是什麼?(因為上節課已經學過了關於文藝復興的常識性知識)

總結:擺脫了宗教的束縛,更多地反映出人文精神及人們的現實生活狀況。也就是說我們在欣賞一幅作品時既可以得到美感和使用價值,又可以通過其自身的造型和形象因素向我們提供更多的資訊,來了解一個地域,一個時期社會的文化及諸多方面。

因此說“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造型載體”匯入課題.

二 欣賞啟智:

(1)欣賞《清明上河圖》

提問:A這幅畫是什麼時期,誰的作品?

B這幅畫描繪的是什麼場景?

C 你能具體描述這些人都在幹什麼嗎?

D 通過這幅畫,你能瞭解當時社會的哪些情況?

總結:通過欣賞我們不僅瞭解作品本身所描述的內容,還了解了作者本人所處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2)欣賞原始社會《彩陶盆》和商代青銅器《鳥紋爵》

對比兩幅作品是不是都具有實用價值?從審美和造型上 看哪一件作品更精緻?它體現了哪些歷史文化背景?

總結:美術作品為我們提供學習和了解不同時期,不同地域 的社會文化依據。

(3)欣賞《簪花仕女圖》

提問:A從仕女的姿態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現了什麼樣的生 活內容?

B 從她們的華美服飾,你覺得唐代的紡織技術如何?

C 從作品描述的侍女面龐、體態,你能說出當時對女 性的審美觀麼?

美術與政治、經濟、歷史、社會生活、社會生產有哪些聯絡?

(4)建築與文化

從建築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區別。

佛教是沿著黃河流域發展起來的中國古代文化。佛教建築散發著一種現實的、人本的氣息。溫婉馥郁的庭院,平易近人的體量,更多顯現出安詳與平和的氣氛。《五臺山龍泉寺漢白玉牌樓》山西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觀更是對佛寺的模仿。以磚木結構為主,建於山林之中,體現了與自然融合的哲學思想。《白雲觀》北京

教堂建於城市,採用的是石料和水泥,並沿用了古希臘的立柱和羅馬穹窿頂,高聳的尖頂將人的意識匯入“天國”。出人意料的體形。動盪不安的氣氛是它的基調。《倫敦聖保羅天主教堂》

通過欣賞、比較學生馬上可以分析出:不管是從造型還是使用的材料上,不同地域的宗教建築都是不一樣的。主要原因就是宗教思想的不同、、、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欣賞課的學習,我認為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平時要多收集一些資料,這樣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也開闊了視野,同時也為自己的教學積累了寶貴的知識財富。從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和開展情況來看,我主要是想通過對一些有代表性作品的欣賞和比較,讓學生理解美術與社會、美術與歷史、美術與文化的關係。並對美術作品以她獨特的方式承載,展示人類文化這一觀點,讓學生有初步的認識和理解。但在講解每一幅作品的時候,我覺得它所涉及的知識面實在太廣泛。譬如什麼是陶?什麼是俑?什麼是牌樓?不同時代的繪畫風格有何不同?不同時代的審美標準有何不同?不同地域的宗教思想有何不同……針對這些知識性問題同學們都有一種好奇心理,作為教師你必須為學生作一些更加細緻,深入的講解,讓他們瞭解更多的人文背景,這就要求你必須要將歷史、地理等學科知識與美術知識結合起來講解,但是涉及的太深入可能超出了學生的理解力,所以只能是點到為之. 因此更多的收集資料,加強自身修養,針對知識性問題能準確的掌握是作為一名教育者必不可少的能量儲備。

美術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1、編輯指導思想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學習認識色彩是人們生活的需要,是人們掌握美術文化的一部分。認識三原色中的黃色和藍色,引導學生分別欣賞以黃色、藍色為主的圖片,從而體驗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對生活中色彩的感知能力。通過欣賞,感受黃色帶給人們的明亮、溫馨的感覺,感受藍色帶給人們的涼爽、清靜的感覺,提高學生運用色彩的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創造力。本課教材的意圖是通過緊密聯絡生活實際,認識、感受黃色和藍色特有的魅力,幫助學生學會感知色彩現象,並從中體驗到黃色的畫和藍色的畫不同的美感,激發學生學習色彩的興趣,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教材版面分析

本課佔用了兩個版面,共展示了6幅以黃色為主的繪畫和6幅以藍色為主的畫面。它們都是分別以黃色和藍色為底色的。有的主體也是用黃色和藍色來表現的,但是主體和背景有比較明顯的深淺對比關係,有的畫面主體採用的是和底色對比明顯的其他顏色。作品的這些特徵,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反覆欣賞、體驗、感受,還可以把表現不同的兩幅作品,放到一起對比,使學生能比較容易地發現它們的不同,這樣有利於學生在繪畫創作時借鑑其表現方法。書中選用的都是繪畫作品,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補充欣賞一些攝影作品,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去體會色彩的魅力,感受黃色、藍色帶給人們的不同的美感,使學生逐漸豐富對色彩的感覺。

(二)教學目標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結合二年級學生特點,本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相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在黃色和藍色的畫情感體驗中,提高對色彩美的認識。

②過程與方法:通過聯絡生活實際,以及以黃色、藍色為主的美術作品的展示,使學生感受和認識這兩種顏色,增強對色彩學習的興趣,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到它們。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體驗黃色和藍色的畫情感中,提高對色彩美的認識,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感受黃色與藍色,並解讀黃色與藍色以及在畫面上的應用。

教學難點:注意畫面主體和背景的色彩對比關係以及同類色之間的深淺對比。

二、說學情

由於二年級的學生對色彩已有一定的認識,但是他們的感受力、語言表達力較弱,對這一點,我採用多媒體教學來解決學生學習中的難點、疑點,啟用學生的內在潛力,讓他們在寬鬆自由的氣氛中突破已知的形象轉化成經過大腦加工內化的形象,用自己的語言及繪畫語言符號再重新表現出來,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三、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通過師生的互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因此在本課中,我主要採用了啟發式引導為主,以問題的呈現,結合運用多媒體、範畫等直觀教具,不段採用欣賞、啟發、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感受色彩。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參與”氛圍,讓他們多動手進行大膽實踐,養成不怕挫折,不怕失敗,磨練頑強的意志力和創造力。

通過師生雙邊教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探究學生內在的潛能,啟用想象思維能力,迸發出學習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創設課堂的這種氛圍,讓學生的眼、腦、手得到協調的發展,思維意識達到從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轉化,促進創造才能的盡情發揮和智力的發展。

在學法上,主要讓學生多次觀察思考,為學生創設情鏡,使他們在觀察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想象空間。在教學中,採用課堂討論,探究學習等形式,通過比較、分析、實踐讓學生以突破本課的重難點,以便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教具、學具準備:

幻燈、範畫、多媒體教學課件、彩筆、紙張、鉛筆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語言組織教學

第二環節:激趣匯入

講故事《一對好朋友》,激發學生興趣,集中注意力。

第三環節:欣賞圖片,認識色彩

展示圖片:圖片1向日葵花園;圖片2麥田;圖片3:秋天的森林

出示色相卡:檸檬黃、中黃、橙黃、土黃......

圖片4:湖邊美景

出示色相卡:普藍、群青、鈷藍、湖藍......

通過欣賞自然中的美景,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並引入本課內容

第四環節:作品分析

1、品位黃色

欣賞分析梵高的 《向日葵》、《阿爾的房間》、《收割中的田園風景》,體會黃色帶給人們的感受。

2、感悟藍色

欣賞對比分析梵高的《星月夜》,畢加索的《拿菸斗的男孩》,感悟藍色帶給人們的美。

通過欣賞繪畫大師的作品,啟發學生探索感悟色彩的美。

3、認識三原色、三間色

出示三原色:紅色、黃色、藍色

三間色:紅+黃=橙、黃+藍=綠、藍+紅=紫

通過引入黃色與藍色的間色綠色,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色彩。

第四環節:學生實踐

學生根據自己的繪畫實際情況選擇其一

A、將黑白的線描畫,變成漂亮的藍色調或者黃色調的畫。

B、揮動你手中的彩筆,自己創作一張藍色調或者黃色調的畫。

教師通過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要善於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用自己的聰明的智慧與靈巧的雙手去感受、創造美好的生活。]

第五環節:評價拓展

教師評價:在學生作畫時評價展示,啟發學生的創作。

課後拓展采用“連一連”的遊戲,來展示畫中的黃顏色:朱磦、藤黃;藍顏色:三青、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