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熱門】生物說課稿四篇

說課稿1.35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物說課稿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生物說課稿四篇

生物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是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三節內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論述了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生物學觀點,也是理解“人與生物圈應該和諧發展”的理論基礎。所以該節在本書中乃至在本學科中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節“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的基礎上再來考慮“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其實是從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辯證地分析生物與環境之間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也為下一節“生態系統”的學習作好預設。

本節知識點清晰,一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另一就是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呈現的方式也直觀,前者就四幅圖片,後者是一個探究活動,非常符合國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內容看似簡單,但要能讓學生尤其是七年級學生建構生物與環境之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觀手段,認真組織活動,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這個基本的生物學觀點。

二、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我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方式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2、能夠選取多方面的事例來描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文字和圖片資料來提高說明問題的能力;

2、嘗試收集、處理資料的方法;

3、學習通過測量進行科學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瞭解生物與環境的關係,滲透環保意識;

2、樹立“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觀點;

3、利用技能訓練,鼓勵學生多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三、重點和難點的確立:

1、描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是重點又是難點;

2、“植物對空氣溼度的影響”探究是重點,新教材倡導探究性學習,應該利用好每一次活動,來培養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學方法:

1、本節課貫穿觀察和討論,主要運用啟發式談話法,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習熱情,並遵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利用多媒體的現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圖片和動畫,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逐漸認識到生物與環境之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2、本節“植物對空氣溼度的影響”的探究活動並不難,運用前一節的探究活動方法完全能夠完成,所以這個活動我安排在課前,課上主要是組織各小組交流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的處理方法。讓知識的獲得滲透在過程的體驗中,讓成功的喜悅體現於精彩的交流中,讓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活動的參與中。

五、學習方法:

通過觀察、討論、分析去發現知識,逐漸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通過課前的探究活動和課上的交流,體驗知識獲得的過程,感悟科學探究的方法,體會同學間合作的魅力,嚐到探究性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並進一步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六、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匯入新課:

啟發學生例舉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環境中哪些因素的`影響,匯入新課,這樣匯入有兩個好處:

1、既考驗了前一節課的知識的掌握情況,又體現了兩課內容的緊密聯絡;

2、創設了情景,激發了興趣,讓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對環境有沒有影響呢,行雲流水般引入新課。

(二)新知學習: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重點又是難點,我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步:讓學生觀察教材的四幅圖片,引導從“形態結構”、“生活方式”與環境間的聯絡展開小組討論。然後讓學生選擇一幅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創設了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這可是思維發展的肥沃土壤,也是我的課堂風格。在這種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是發散性的,充滿靈性的。

第二步:啟發學生還能找到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方式與環境相適應的例子嗎?鼓勵學生提取平時積累的知識,給他們表現的機會,激起競爭意識。

第三步:媒體呈現配有介說詞的圖片,如:烏賊的墨囊;含羞草的葉與多暴雨的環境相適應;尺蠖的擬態等等,讓同學們認識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具有普遍性的,這種適應是生物通過漫長的年代,不斷與環境摩合,自身不斷進化、生存下來而形成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對環境相適應的觀點,對於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具有相對性,考慮到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不便提,以後高中會學到。

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這部分的知識我是這樣處理的:

第一步:讓學生親身驗證“生物也可以影響環境”這一結論:

課前親自探究“植物對空氣溼度的影響”,課上交流。這樣安排體現1、有做事的過程;2、有明確的目標;3、有明確的結果;4、使用語言傳達資訊5、體現過程的真實性。這是任務型教學的五要素。交流時注意:對於國中學生來說,過程是比結果更重要,但在這兒,由於結果涉及到對資料的收集和處理,這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方法,應以激勵和引導。

學生從“做中學”中親身驗證了植物對空氣的溼度有影響,有利於認識生物是可以影響環境的。

第二步:再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a、地下耕耘者是哪種動物,它對自然界有什麼益處?

b、為什麼我國開發西部強調要退耕還林和還草?從生物對環境產生的作用這個角度來認識生物的存在確實影響著環境。

第三步:讓學生嘗試舉例描述“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的生活中的例子。加深並及時反饋學生對這方面知識的理解。

第四步:播放動畫“屎克螂出國記”,以生動的畫面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物對環境的作用和影響,同時在學生注意力即將分散的時候再一次激起他們的興趣。

3、技能訓練:

這是新教材的一個別有用心之處,旨在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綜合等能力,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一優勢。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看誰提出的問題最有價值?”在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中培養思維能力。

生物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 各位專家、 大家好:

我是磨市中心學校的教師, 我說課的內容是 1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下而我從教材內容、 學生特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等幾個方而進行闡述:

一、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國中生物新教材 (人教版) 第五單元的第三章c 本節內容的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對動物的作用進行概括; 也為第六單元中 《保護生物多樣》 打下基礎、本課教學資源豐富, 主要是歷史上的生態事件, 生活中的人與動物關係例項, 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它具有三個方面的重要作用、 即在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 幫助植物傳粉、 傳播種子, 我們應當愛護它們D

本章內容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生物圈是一個統一整體的認識、 本節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寬度, 一眉七上 《生態系統》 有關聯、 與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的知識更是有緊密聯絡, 可以說是一次總結坊提升, 因而舊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本課的效果有較大影響、

二、 學生分析

根據八年級學生思維是感性到理性的過渡階段, 對資料的分析尚不夠深入、 不能主動透徹的去分析和總結現有的資料、 但學生的好奇心很強、 應該採取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 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 讓學生白主學習、

三、 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1、 舉例說明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 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和幫助植物傳粉、 傳播種子等方面的積級作用、

2、 知道生態平衡的含義

3、 鞏固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的知識

4、 認同生態系統中生物驚生物之間相互依賴、 相互制約的關係、

(二) 能力目標

進一步提高分析資料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情感目標

1、 樹立環保意識, 培養愛護動物的情感, 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觀點、

2、 辯證地認識動物與人類的益害關係、

四、 教學重點

1、 舉例說明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 促進生態系統的的作用、

五、 教學難點

1、 說明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 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中的作用、

2、 學會辯證地認識動物與人類的益害關係、

六、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七、 教學課時: 1課時

八、 教學過程

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進入課堂我首先展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引言: 讓我們跟隨一首兒歌,走進今天的動物世界曼 (我播放的兒歌是 《蝸牛 鐳黃鷓鳥》 ) 播放後直接問有哪二種動物, 你們喜歡它們嗎?過渡: 和蝸牛與黃鵬深受人們的喜愛, 與之相比, 有的動物卻沒有這麼幸運, 接著把書中的前二點資料用多媒體展示出來,因為它們反映的是一個主題o

一、通過一組資料認識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 麻雀啄食和糖蹋農作物, 曾被列為主要的害鳥口 20 世紀 5Um60 年代, 我國開展了 輾巢滅麻雀” 的群眾運動。 據有關資料記載,上海市在5天內就消滅麻雀 686172只, 獲雀卵 265 968只q 現在, 有關專家發出了要保護麻雀的呼籲n 這是為什麼?

2、 、 呼倫貝爾草原是我國最大的牧業基地o 過去那裡有許多狼, 對牧業的發展構成嚴重的威脅n 為了保護人畜的安全, 當地牧民曾經組織過大規模的獵捕狼的活動n 但隨後野兔卻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口 野兔和牛羊爭食牧草, 加速了草場的退化o 想一想, 野兔的數呈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3、 金合歡與螞蟻的資料, 我先展示金合歡的圖片, 接著把書中的表展示出來n 然後師生一起研究表, 得出結論n學生檢視目標師生進行情感交流, 學生進入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氛倒a

學生通過書中的資料和課前上網查詢得知=雖然麻雀平時多食穀類,對人類有害,但在生殖季節大里捕食農業害蟲, 間接的保護了莊稼,因此有對人類有利的一而.我們應該辨證的看待麻雀,如果把麻雀都消滅掉了,那麼農業害蟲會大量增加,對人類更為不利,所以專家提出的保護麻雀的呼籲是正確的n

野兔數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狼的數量的減少.每一種動物在生物圈中都有自己的作用和地位, 不要因為人類的目私和無知再做傻事口金合歡的資料提示人們不能想當然, 生物之間的關係有時很複雜。讓學生在目標的指引下H0LD住教材n

引入不用書中的羊草及三個問題是因為不好與後續知識建立聯絡=

這樣做的好處是: 用到了書中的例項, 貼近生活, 創設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引入課題, 自然過渡.這裡的資料我打算採取師生談話讓幾個同學發表一下觀點就行, 不深度討論, 中競也沒很深的內涵金合歡的資料很不用但還是放進去n 並放了一張金合歡的圖片

三個討論題不想展示出來、 設計意圖: 這是發生在澳大利亞的一個著

4、 補充生態故事: 《毛毛蟲紀念碑》 再 名的生態故事, 類似一次證明動物的作用 的故事還有很多, 比這個故事的內容: 澳大利亞人從引種中嘗 如美國的海鷗紀念到的了甜頭, 於是大規模引種, 他們引種 碑、大豆便成了大豆生產大九 引種綿羊便成 學生回答老師的提問了蓄牧大國, 有一個人看見仙人掌花美, 教師講解生態平衡定義還可以作柵欄, 結果苦不堪言、 生物學家建議用毛毛蟲, 用了十年才控制了, 人們為了感謝毛毛蟲, 建立了

二、 展示草原生態系統, 分析一條食物鏈 由一條食物鏈進行分(草一一一兔一一一膊) 三種生物之間的數重誰 析方便認識動態之間最多? 誰最少? 當一種生物數裡發生變 數量上各個時期的相化時, 其他生物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對關係, 也容易知道,

3、 動物的`數裡能不能無限地增長? 為什 它們之間是一個動態麼? 平衡、

小結: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凰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這種現象就叫生態平衡、 這是一種相對平衡,又是一種動態平衡, 而不是絕對平衡、

三、 動物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是難

1、 學生認真思考、 用圖示可以把書中的點, 我先學生回憶有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2、 動物作為消費者, 直 文字變得更形氯 也用的知識, 在這生有困難時把二個公式展 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 便於抓住重點, 更好示出來接著提問= 食, 通過消化和吸收, 地理解、

沒有植物, 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會越來越 將攝取的有機物變成目一一一, 氧氣會一一一、 這是不是很非常有利 身能夠利用的物質、 這的呢? 不是最終會導致植物 ---- " 些有機物在動物體內經1、 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製造的有機物,

是怎樣變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無機環境中的?

2、 假如沒有動物, 這一過程會受到影響嗎?

引導學生思考並展示二個公式, 使學生形成知識之間的聯絡、

過分解, 釋放能裡、 同時也產生二氧化碳、 尿液等物質, 這些物質可以被生產者利用、 動物排出的糞便或遺體經過分者的分解後也能釋放出二氧化碳、 含氮的無機鹽等物質、

3、 學生認識動物對二氧

化碳的迴圈有重要作用

四、 動物幫助植物傳粉、 傳播種子教師讓學生觀察: 多媒體中的動物

(多媒體展示的是學生熟悉的蜜和蒼耳)

想一想: 動物在自然界中還有那些作用?

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粉, 使這些植物順利地繁殖後代d

動物能夠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 有利於擴大植物的分佈範圍

提問: 動物有危害的一面嗎?

最後, 講述動物有時也會對植物造成危害, 從而對動物的作用有一個全面正確的

認識o

五、 師生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小結

六、 用課後的習題進行反饋n 並用多媒體

結 展示進行訂正u學生通過生活經驗說出動物還可以具有媒介作用 o

由一些熟悉的動物,比如蜜蜂、 牛分析出動物的傳播作用口 最後播放課件中的視訊形成對某些動物的這一作用進行加深認識

九、 板書設計: (只板書課題)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生態平衡的概念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這種現象就

叫生態平衡 (ecoloqical balance) .

乙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在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g

幫助植物傳粉、 傳播種子

生物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分四個方面

(一)首先是教材地位分析

本節內容是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細菌和真菌》的第二節,本章教材的引入是從細菌和真菌的分佈開始的,是在學生學習了植物和動物以及生態系統的組成之後進行的教學,為後面真菌的學習作了鋪墊,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二)其次是教材內容

雖然學生對某些細菌引起的疾病等有一定的瞭解,但對細菌的繁殖、結構特點、營養方式的知識,缺乏認識,難以理解。因此,教學內容是按照從巨集觀到微觀的順序呈現的,從學生最熟悉的環境啟發他們進入微觀的環境中去。教材在本節以科學探究的過程為脈絡安排內容,講述細菌的發現過程,引導學生了解細菌的形態結構特徵,側重引導學生自己通過與動植物細胞進行比較,來歸納出細菌的主要特徵,讓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獲得基礎知識,發展相關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同時,學習本節課是為後面討論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起了鋪墊的作用。

(三)再是課程標準: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提高生物科學的核心素養,而生物科學的核心素養是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這是生物科學的最終目標,《細菌》是國中生物課程標準十大一級主題下的第八個一級主題生物多樣性的內容,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調查和資料的收集、處理、交流等活動,幫助學生領悟各類生物和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並積極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活動,在二級主題《生物的多樣性》中,課程標準是這樣要求的:描述病毒和細菌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四)最後是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和以上內容,把課程目標轉化為課時目標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描述細菌的形態和結構。

(2)關注細菌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2。能力目標

通過與動植物細胞的比較,嘗試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

3。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細菌的發現過程和巴斯德實驗,認同科學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認同飯前便後洗手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細菌形態結構的特點;細菌的營養方式和生殖。

難點:細菌的生殖及分佈廣泛的原因。

二、說學生

八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植物、動物、細胞結構和生態系統方面的知識,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對細菌的發現史、形態結構較為陌生。因此,展示一些常見的細菌圖片,製作多媒體動畫效果,讓他們對細菌有一個感性認識。為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運用直觀性原則,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面向全體學生,以問題為導向,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挑戰,學生才能主動參與,使全體學生能保持較大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己描述現象,表達總結,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說教法

本節課採用自主學習、直觀教學、比較、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方法來實施這節課的教學;製作多媒體,插入相關圖片、動畫演示等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教學更加形象、直觀。

四、說學法:

遵循先學後教的原則,先讓學生自學課本,找出疑難問題,然後逐步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從而歸納知識要點,得出結論,突破重難點。

五、說教法過程及策略

(一)新課匯入:

從生活例項出發,提問:在你吃飯前,媽媽總是先讓你洗手去,這是為什麼呢?你的課桌上、書上、鋼筆上有細菌嗎?通過簡單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細菌並不陌生,其實自己時時刻刻在與細菌打交道,進而提出問題“細菌是一類什麼樣的生物?”“你瞭解細菌嗎?”引起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新課教學

教師提出學習要求,在學生自學期間,教師巡視指導個別學生,發現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大概瞭解學生自學情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1、細菌的發現:從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入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問:細菌從哪裡的啊?是誰先發現了它們?(列文虎克、巴斯德)巴斯德是怎樣從實驗中總結細菌是本來就存在的呢?(鵝頸瓶實驗),引起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然後讓學生討論,讀了這個故事,你對科學的發現有什麼新的認識?通過交流使學生情感得到昇華。

2、細菌的形態和結構:這部分是本節的重點。由於細菌個體微小,只有用高倍鏡或電鏡才能看到。所以,在這裡設計用多媒體展示電鏡下三種不同形態細菌的圖片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歸類總結,再根據細菌的不同形態具體舉出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例子,如大腸桿菌、肺炎球菌等。接下來提出三個問題,首先提出“細菌的結構有什麼特點?”,在上呈現細菌結構模式圖,讓學生一一指認對應的結構名稱,以加深學生對細菌結構的認識,培養他們的觀察、表達能力,讓學生建立直觀的認識,最終總結出細菌的結構特點。第二個問題是“細菌的結構與動、植物細胞有什麼不同點?”在這部分把三種細胞的結構圖放在一張幻燈片中讓學生們比較,並培養他們總結歸納的能力,通過比較討論也解決了第三個問題“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分析比較推理的能力,又突破了本節難點。

3、細菌的生殖:這裡除了呈現細菌分裂生殖的電鏡照片,還插入了細菌的生殖過程的視訊,並在這部分設計完成書中的技能訓練,通過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解決了本節的難點,讓他們知道細菌生殖速度之快,從而認同飯前便後洗手的必要性,使學生對細菌生殖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接著再介紹芽孢的形成,強調芽孢是休眠體,不是生殖細胞,然後討論:為什麼細菌的分佈十分廣泛?學生討論完後教師總結:(1)進行分裂生殖速度快,數量多。(2)能形成休眠體芽孢,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而且還能四處飄散,落在適宜的環境中,又能萌發成細菌。(3)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極易被各種媒介攜帶,之後再設計學以致用—走進生活這個環節,以問題為導向,設計三個問題,用細菌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也起到檢測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是否達成的作用。

(1)自然界中,為什麼不會有大量的動植物遺體堆積?

(2)為什麼食品放在冰冷的地方可以儲存較長時間?

(3)外科醫生在手術前,都要對手術器械進行消毒,是以殺死細菌為標準進行消毒的嗎?

(三)課堂小結,達標檢測

學生積極參與歸納、總結,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接著進行練習鞏固,檢測基礎知識學習情況,最後讓學生聯絡現實生活,做到學以致用,體現生物學價值。

六、說板書設計

1、細菌的發現

荷蘭人—列文虎克—顯微鏡

法國人—巴斯德—微生物學之父

2、細菌的形態結構

(1)形態:球狀桿狀螺旋狀

(2)結構

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集中區

特殊結構:莢膜(保護)、鞭毛(運動)

(3)營養方式:異養

3、細菌的生殖

方式:分裂生殖

芽孢:細菌的休眠體

生物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題目是《生物入侵者》。下面我就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預期效果六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生物入侵者》選自人教版國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4篇課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介紹的是關於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生物入侵者”標題生動形象,引起讀者注意,開頭引出說明物件,然後是介紹什麼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再分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然後寫出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度,以及世界各國對此採取的相應措施,這是通過邏輯順序來說明的。思路清楚、層次分明。

根據新課標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結合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一)知識與能力:1、瞭解與生物入侵相關的生態知識;2、理清說明順序,概括說明要點;3、體會文中說明方法表達效果。(二)過程與方法:1、閱讀課文,篩選主要資訊;2、在掌握“生物入侵者”概念的基礎上,明確說明順序,討論說明方法,品析說明語言。(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多媒體介紹我國生物入侵的嚴峻形勢,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1、理清說明順序;2、把握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看待生物入侵這種現象。

二、說學情

對教材進行分析並且瞭解教學目標之後,就不難理解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因此,根據我瞭解本班學生的認知程度和思維能力,我覺得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回答問題等方面有條不紊,學生髮揮了主體作用,體現了本班學生的素質很高,完成了我設計的教學目標。

三、說教法

教有常法、但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用法,教學不僅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怎樣堅持“以人為本”和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原則,選擇最適合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課堂呈現出一種自我合作探究的氛圍,使教學互動起來,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我採用了朗讀法,多媒演示法、合作交流法。

朗讀法:教學千法、朗讀為本。要想獲取文中的資訊,必須通過朗讀對課文的感知來了解。

演示法:本文有許多生物入侵者學生沒見過,通過演示圖片,使學生更直觀地瞭解生物入侵者對人類的危害。

合作交流法:學生可把疑難問題解決,通過探究發現一些真理,獲取更多的知識。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幾個人在一起交流,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說學法

這節課中主要以自學與合作探究這兩種方式為主,在上課前,同學們已預習了本課的內容,生字詞的音、形、義,我也調查一下學生對說明文的相關知識,在這節課,我沒有檢查文中的生字詞,我重點安排學生獨立勾畫文中每段的中心句,說明順序及說明方法的好處或作用,讓他們在自學的基礎上合作探究一些答題技巧和方法,這樣一來,既提高了他們的自學能力,也提高了他們合作探究的意識,還提高了他們閱讀此類的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激情匯入;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怎樣理解“入侵”和“生物入侵者”?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本文除了告訴我們什麼叫“生物入侵者”,它還講了哪些內容?(在找出各段的中心句的基礎上進行歸納)

三、把握內容,理清順序;

學生瀏覽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文中寫了哪些生物入侵者?它們有什麼危害?

2、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分別是什麼?

3、本文采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說說這樣安排的好處。

四、合作交流、探究方法;

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並說明它們的表達效果。

1)通過圈點勾畫,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說明方法。

2)可用 文中“ ”這句話運用了 的說明方法 說明了 的特點。

五、跳讀課文、賞析語言

1、文中哪些詞、句子用得好?

2、文中有些字詞可否刪掉,為什麼?

六.質疑問難,領悟主旨 。

1.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

2.師提出問題突破文中的難點。

3.師生共同探究本文的主旨。

七、展開辯論,表明觀點。

針對“生物入侵者”的危害,生物學家和生態學界的人士持不同的態度,你贊同誰的觀點?

1,學生分甲,乙兩組展開討論。

2.師生點評,歸納小結學生的態度和觀點。

八,拓展延伸、連結生活

1、生物入侵者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聽說過或看到過?說說他們有沒有給人們帶來危害。

2、怎樣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現象。

九、課堂小結,結束新課

讓我們共同努力抵抗“生物入侵” !

讓我們用心關愛我們的大自然。

六、說預期效果

本節課按照我的教學設計,我認為教學目標達到,從教學實踐看,學生的概括能力較好,歸納能力也很強,教學環節的展開還算流暢,今後在教學中需要加強的是:留給學生質疑的機會,把文字挖掘更透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