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精選說課稿模板彙編7篇

說課稿2.77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說課稿模板彙編7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識字3》是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識字課文。本文是以對對子的形式識字,對子的內容都與大自然有關。文章給孩子們呈現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文章的語言優美,如“和風細雨”、“萬紫千紅”、“鳥語花香”等,因此在教學時,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進行感悟和積累。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我們學校這一屆一年級學生的識字基礎存在差異及朗讀訓練較少的原因,我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技能:會認“霧、朝、”等1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重點指導書寫“秀”、“香”二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朗讀形式,反覆朗讀,做到熟讀成誦。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自然風光的美,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依據對教材的理解,再從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出發,我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難點是瞭解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的美,熱愛大自然。

二、說教法

考慮到一年級學生孩子活潑好動,注意力易分散,學前識字能力薄弱等情況,本課我們主要採用設定情景教學法,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和激發他們的識字慾望,再結合課件直觀演示和朗讀等多種方法,讓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變被動為主動,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

三、說學法

教學中我們讓孩子們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通過情景體驗、圖文識字、遊戲活動等環節來激發我們云溪孩子們主動參與課堂的興趣,從而實現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本課我們將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要求孩子們提前預習,安排一課時完成。

四、說教學過程

我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了五個大環節來進行,即:情境匯入、整體感知、學文識字、指導書寫和課堂總結。接下來,我將對這五個環節一一說明:

(一)、情境匯入(3分鐘)

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引出關於自然風光的圖片,用課件播放。接著,教師化身春姑娘帶領著孩子們走進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風光。通過設定情境來激發孩子們對學習的慾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3分鐘)

在孩子們感受了美麗的大自然風光後,教師再引出課文。出示全文,教師範讀並告訴孩子們這是一首“對子歌”。

在他們對課文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後,讓他們自由讀課文,強調讀書姿勢,並提醒孩子們用鉛筆圈畫出生字和不懂的詞語。教師再指名分節朗讀。(此環節主要是讓孩子們對課文有一個大概的瞭解,培養他們良好的'讀書習慣,也為老師接下來的講解做好鋪墊。)

(三)、學文識字(28分鐘)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因此,我們將“學文識字”環節分為四個小環節來實現:

環節一、圖文識字(15分鐘)

1、學習課文第1小節,教師提問:誰願意讀?教師挑選願意讀的孩子作為小老師進行帶讀。讀完後教師再提問:“孩子們你們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說出來我們一起解決?”讓孩子們主動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併合作解決問題。

2、教師提問“和風”、“細雨”是什麼樣的,孩子們舉手回答。再提問如果去掉中間的“對”字,應該怎麼讀呢?孩子們再齊讀一遍第1節。在總結了第一小節的方法之後,課文的第2、3小節就放手讓他們自主學習。

3、通過聲音遊戲,朗讀詞語,積累詞語。

環節二:遊戲識字(5分鐘)

課堂上,孩子們最喜歡做遊戲了,讓他們在愉快、活潑的氛圍中對“圖文識字”環節中認識了的生字進行鞏固與拓展。在此,我們設計了漢字歸類和猜字謎遊戲。

1、“送我回家吧”(漢字歸類) “雨”房:霧、霜、霞 “禾”房:和、秀 “蟲”房:蜂、蝶 “木”房:李、楊

2、猜字謎

十月十日的一個早上 (朝)

多字少了一半 (夕)

環節三:拍手讀文(6分鐘)

經過以上環節,孩子們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在此基礎上,我們進而引導孩子們通過朗讀課文來感受文字的語言美,感知大自然風光的秀美及培養孩子們從小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主要採取師生對歌,學生拍手讀文的形式,充分調動每一個孩子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環節四:說對子,摘蘋果(2分鐘)

課件出示“天地”、“歡歌笑語、“柳綠花紅”等詞語,以“對答歌”的形式呈現。此環節意在訓練孩子們對知識的遷移以及拓展孩子們的發散思維。

(四)、指導書寫(4分鐘)

1、出示課後“我會寫”中的生字,讓孩子們和生字寶寶打招呼,認讀生字。

2、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一看”:孩子們仔細觀察生字的特點和佔位。

“二寫”:教師指導書寫“秀”、“香”二字。

“三展示”:讓孩子們把自己寫的生字展示給評委們看,進行點評。

(五)、課堂總結(2分鐘)

教師把準備好了的對聯卡片貼在黑板上完成板書設計部分,師生齊讀。最後以音樂結束,讓孩子們歡送今天的新朋友們。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揚州慢》選自於人教版新課標高中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二單元。本單元主要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把握,體會詩歌特有的意境美,而《揚州慢》是一篇經典篇目,需要重點研讀。

二、說學情

本課的教學物件是高二學生,他們通過高一必修課的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詩歌鑑賞的基本方法。因此,在進行本課教學時,要充分利用他們的經驗,使他們能夠對本課進行更深層次的解讀。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作者姜夔及其詞風;

(2)培養學生體會詩歌意境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賞析詞句,理解本詞對比、虛實結合、情景交融等表達技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體會詞中憂國傷時的情感,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把握本詞意境;

教學難點:理解本詞對比、虛實結合、情景交融等表達技巧

五、說教法

通過創設情境,使同學們身臨其境,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再通過問題引領和拓展延伸,使學生能更深入地把握本詞。

六、教學過程

(一)課堂匯入

詞和詩都是抒情的文學,姜夔來到了荒涼的揚州城,他會有哪些感受,抒發了怎樣的感情,通過這些提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介紹作者

介紹作者這一學習任務主要由學生自主進行,,然後由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作補充。

(三)背景介紹

對揚州城昔日繁華的瞭解有利於對詩歌情感的把握;

(四)朗讀課文

通過誦讀,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這是詩歌鑑賞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先由學生自由朗讀,再由教師範讀。並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以便更好地體會本詞情感。

(五)師生互動

教師提問

(1)作者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用所見所聞,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2)“廢池喬木,猶厭言兵。”中哪個字用的好,好在哪裡?

(六)拓展延伸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對這首詞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表現手法已經有了深刻的領會。但理解鑑賞一首詞還不是終極目的,我們還要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還要學會閱讀鑑賞同類作品。通過與《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的對比閱讀,比較兩者的異同。

(七)作業佈置:背誦並默寫本詞。

七、說課後記:

學習古典詩詞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雲房子》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該課是一篇童話故事,全文共有6段,採用擬人的手法,描繪了雨後天空的美麗景色;有云時,雲朵千姿百態逗人喜愛;沒有云時,天空更顯潔淨美麗。另外天空還有小鳥的歡快飛動,這些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與和諧。課文想像豐富,以小鳥活動為線索,透過小鳥的眼睛觀察空中的景色,體現了童話的特點,極受兒童喜愛。此外,語言富有童趣,有利指導學生在朗讀、背誦、想像、美讀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語言,獲得閱讀的樂趣與美的薰陶。

本課教學時間安排為二課時,第一時主要進行生字及第一自然段教學。根據上述課文內容和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理解下面重點詞語:做客、玩耍、笑眯眯、水汪汪,以及課文內容。

2、技能目標:①運用句式“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進行想像說話,培養愛觀察、愛想像的良好習慣。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感受天空的美麗和小鳥的活潑,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第二自然段,該自然段描寫雲房子的各種形狀,讓學生感受天空雲朵的千姿百態。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展開想像,進行說話訓練,動手製作,並從中獲得閱讀的,樂趣與美的薰陶。

二、說學情

經過一年的學習積累,二年級學生已能自主朗讀,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產生情感共鳴,此外該篇課文想像豐富,語文優美,學生非常喜愛,教師極易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這些是學習課文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是本班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普通話水平不高,在想像說話這一環節可能出現語言表達不清楚的現象。因而在教學時,會針對學生的不足,通過賽讀、演讀的方法幫助學生糾正讀音。

三、說教法學法

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依據兒童的心裡特徵及教材特色,我主要採取以下教學方法、學法。

1、情趣教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研究表明,如果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和強烈的`求知慾,教學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時,巧妙創設有形、有聲、有情的環境,誘發學生高昂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因此,上課伊始,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同時輔以感染力的語言描述,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隨著,給學生戴上頭飾,轉變角色,以小鳥身份興致勃勃地投入學習當中,整個課堂充滿了濃濃的童趣、活力。

2、朗讀感悟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給予空間,讓學生置身於藍天,憑藉自身的生活經驗去欣賞雲房子,想像雲房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樂誦讀,通過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在不斷的讀書積累中提高對語言的感悟性。

3、合作學習法

《新課標》指出:課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這一理念,本課教學採用了生生合作製作雲房子,生生討論,生生合作表演等學習方式,使學生在互助中學習,在合作中發展。

說課稿 篇4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我理解為:一是讓學生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在思想上受到薰陶和感染,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二是讓學生初步體會通過人物語言、動作、表情來表現人物的寫作手法,為本單元的習作奠定基礎;三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讓學生感受宋慶齡的誠實守信”作為情感目標;把“初步體會通過人物語言、動作、表情來表現人物”作為知識目標;把“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作為能力目標;把“以讀代講,讀中感悟”確定為教學策略。

大家都知道,食物的味道需咀嚼後才能知道,水果的營養要吃下去才能吸收。所以,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咬文嚼字,反覆誦讀,在體悟情味中賞析語言,在推敲語言中領悟意境。

在讀的'方式上採取由淺入深,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層層遞近的方式讀。如同燒磚,多讀一遍就是多加一份溫,溫度加到一定程度,土坯就變成了磚頭,磚和土的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書讀到一定程度,課文語言和精神營養就會轉化為學生心靈的有機組成部分,就會成為學生語感結構和精神系統中有活力的細胞了。具體做法是:

一讀:統攬全篇,弄清課文寫的人物是誰,具有什麼樣的品質。

二讀:抓詞理句,找出能說明宋慶齡誠實守信的語句;

三讀:進入情境,突出宋慶齡的誠實守信;

四讀:劃分角色,表現宋慶齡的誠實守信。

以上所說的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並從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中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朗讀能力。

3. 通過朗讀對話,體會引用人物的話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後等形式)。

教學重點:

1. 體會宋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裡的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2. 通過朗讀對話,體會引用人物的話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即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後等形式)。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引導學生能通過人物的對話、表情和動作來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教學預設 [ XXJXSJ. ]

一、談話揭題:

1. 談話交流:回顧第二組課文中認識的幾位名人,引出“宋慶齡”。學生自由交流課前所瞭解到的關於宋慶齡的資料。教師隨機引導學生閱讀課後的“資料袋”並適當補充。

2.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我不能失信)齊讀課題。

二、明確要求

1、回憶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2、學習閱讀提示

學生自由讀讀閱讀提示,畫出閱讀要求

三、初讀感知:

1. 整體感知: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讀順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學習生字“耀”、“釋”

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

3、理清線索,弄清人物

課文中講到了哪些人物,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四、合作探究

1、再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品析課題

再讀課題,說說失信是什麼意思?這句話還可以怎麼說?

3. 合作探究

默讀課文:你從哪些語言讀出她是一個守信用的孩子?邊讀邊找,作上讀書記號。

4、 學生交流:(以下是學生可能交流的幾個方面,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指點、引導)

l “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隻呢!”

慶齡很喜歡伯伯家的鴿子,但為了守信用,而放棄去伯伯家的機會。(教師引導學生讀好兩個感嘆號,讀出宋慶齡對鴿子的喜愛。)

小結:那麼漂亮的鴿子等著慶齡去,可為了等小珍,慶齡還是決定不去了,真是信守諾言的孩子啊!

l “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

從“特別高興”和“早就盼著”可以看出慶齡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為想起與小珍的約定而停住了腳步。(是啊,從“特別高興”和“早就盼著”可以看出慶齡一直很想去伯伯家,但她因為想起與小珍的約定而停住了腳步。請同學們說一說,這時小慶齡在想什麼?

l 當父親提出改天再教小珍時,慶齡連說“不行!不行!”,並把手抽回來。

(教師可創設情境,如師生角色對話等,在情境中引導學生讀好慶齡說的話,也可隨機採訪“小慶齡”當時的想法。)從哪裡讓你體會到了小慶齡的守信

l 當母親提出可以回來後再向小珍解釋時,慶齡表示自己不能失信。

(教師可創設情境,如師生角色對話等,在情境中引導學生讀好慶齡說的話。如肯定學生的朗讀:看慶齡說得斬釘截鐵的,肯定是不去的了,真是個守信的孩子!)

l 當父母贊同她留下來時,慶齡點點頭,甜甜地笑了。

(教師引導學生說說慶齡此時在想什麼?為何笑得那麼甜?)

4. 朗讀全文:自由練讀、指名分角色朗讀、師生合作朗讀全文。

5. 回扣課題:如果請你給這篇課文的題目加一個標點符號,你會加什麼符號?指名說,最好能說說理由。(隨機板書標點“!”,感受小慶齡態度的堅決)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再次齊讀課題,昇華主題。

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後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板書設計

我不能失信

爸爸↘ ↗ 伯伯

宋慶齡

媽媽↗ ↘ 小珍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中的一部由歷史小說改編的課文《三顧茅廬》,課文講述了劉備三次親自到隆中拜訪諸葛亮,誠心誠意地邀請他出山,輔佐自己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文中著力刻畫了劉備的動作、語言、神態等,重點表現了劉備求才若渴,同時看出諸葛亮的的確確是一位曠世奇才。本課語言通俗易懂,適合國小生閱讀,細節描寫是本文的重要特色。另外,環境描寫和對比、比喻等修辭方法的恰當使用也是本文的一個亮點,是對學生進行語言積累,強化寫作技巧的一個很好的素材。

二、說教學目標

我的主要從三個方面設計教學目標:

第一是常規目標,就是要求學生學會“顧、茅、廬、恭、塞等”生字詞,理解詞義並且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因為在任何一個學段,在閱讀教學中,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都是首當其衝的,然而要做到這一點解決文字的生字詞又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是核心目標,就是針對中年級學生,新課標要求該學段的學生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抓住細節,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的刻畫以及結合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來表現人物的特點。

第三是內容目標,學生們雖然對《三國演義》的一些小故事略知一、二,但畢竟不夠全面,所以對人物的性格特點及課文的背景也瞭解得也不夠透徹,因此引領學生感知劉備的.求賢若渴、禮賢下士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以上目標,我初步設想通過兩課時完成。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新課標》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中的“教學建議”中認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應注重以生為本,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開放意識,捨得花時間讓學生自主交流,表現其自信,培養其獨立判斷的能力;因此我要求學生通過“讀——思——悟”從而全面闡釋課文的教學方法,運用開放性、拓展性的閱讀教學,長文短教,避免煩瑣的情節分析,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但是以學生為主體,不代表教師可以袖手旁邊,遊離與課堂之外。此刻教師起到的作用就是點撥引導,著名教育家說過課堂的精彩之處不在於預設,而是生成,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反應,根據現場生成抓住契機,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境界。要求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學習,在學習中解決問題,著重培養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這有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增強。

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從分享課外讀物引出中國四大名著,拋磚引玉,教師板書課題,讓全班同學齊書寫,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課文中講的內容。這一環節有利於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

解題釋義,通過分別瞭解三、顧、茅廬的意思,理出故事梗概,並引出兩個中心人物:劉備和諸葛亮。隨即給出生字詞:群眾紛爭、三顧茅廬、茅塞頓開、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麗宜人,要求學生藉助給出的詞,同時補充相應的時代背景和寫作背景,讓同學們自由的對故事進行展開。

(三)研讀感悟

要求同學讀第1、2、3三小節,拿筆劃出關鍵字。提煉“誠”,在這個環節中通過自由讀、指名讀、找夥伴對讀、師生對讀等方式,在閱讀中發現、感悟、提煉並讚美“誠”。

課文開頭寫劉備“誠心誠意”地邀請諸葛亮出山,以下各段都是圍繞“誠心誠意”這個詞語,從劉備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具體分析劉備怎樣“誠心誠意”地邀請、尊敬諸葛亮。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帶著如下的問題閱讀課文:

1.劉備對諸葛亮的“誠心誠意”表現在哪些方面?

抓住“三次”、“捆”、“訓斥關羽”、“半里多下馬步行”、靜靜等候“半晌”加“一個時辰”、“快步走”等細節通過正面和側面描寫分析劉備的誠心誠意。

2.劉備為什麼對諸葛亮這樣“誠心誠意”?

結合歷史背景,抓住兩者的身份,並且結合一種現場感,在表演中加深對“誠”的理解。有劉備跟張飛的對話表演,有劉備與諸葛亮相見的表演。設計這個環節是為了使學生與文字進行交流、碰撞,以便更好的分析劉備為何這麼做。

3.為何劉備能請到諸葛亮?

直至20年後,諸葛亮對這件還記憶猶新,曾寫下這樣一段話:(師讀)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選自《出師表》)

突出分析劉備的求才若渴,以及諸葛亮的如魚得水,相互配合,渾然天成。

設計這樣的閱讀環節,主要遵循“三感”:層次感、推進感、提升感。有利於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步步深入,從而,較好地完成“言——像——意”的轉換,從課文表達的“意蘊層面”到“社會層面”以及劉備的一片誠心都能得到很好的把握。

(四)課後延伸

延續性的活動使學生得到新的實踐機會,實現了在實踐中發展能力的目標。為此,我設計了一道拓展題:

同學們,和三顧茅廬這個三有關的還有很多小故事,三英戰呂布、三讓徐州、桃園三結義也廣為流傳,但要了解更多的故事還需讀《三國演義》,請同學們閱讀《三國演義》一書,並學寫讀書筆記。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旅遊費用》是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數學與交通》中的內容,是一節專題性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本課內容是在三年級下冊學生接觸過“森林旅遊、旅遊中的數學”等專題性實踐活動基礎上,以綜合應用的形式呈現的。本節課圍繞“旅遊費用”專題活動設計了購買門票的策略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瞭解每種優惠方案的含義,然後通過計算總錢數來解決。教材中的試一試:6個大人、3個小孩,怎樣買票省錢?旨在引導學生學會靈活地解決問題。可以綜合兩種計劃進行考慮,即6個大人買團體票,3個小孩買小孩票,這樣最省錢。

二、說學情

學生之前具備了計算能力,解答單個生活問題的能力,比較兩個事物的能力,初步具備了觀察分析、總結概括能力。但是由於受到學生心智發展水平和生活經驗等諸方面的影響,學生沒有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與技能的意識,對生活中的問題不能主動與數學接觸,更不能主動選擇較好的實施方案。故本課旨在培養數學綜合能力,合作能力,讓學生充分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體會數學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遇到生活中的問題能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運用數學知識,選擇最優方案去解決實際問題。為此,我確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依據實際情況,從給定的優惠方案中能選擇較經濟的方案。

2、過程與方法:能夠依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

3、情感與態度: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養成精打細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較經濟的計劃。

教學難點: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多種計劃結合的方式,達到解決問題的最優化計劃。

四、說教法學法

數學實踐活動,應當是教師結合學生的有關數學方面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引導學生一自主摸索與合作交換的方式,開展情勢多樣、豐盛多彩的學習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能夠積聚經驗、感悟、理解數學知識的內涵,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接洽。增強學生利用數學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為今後有效地進行高程度的實踐活動和創新活動打好基礎。

1、基於以上理念,《旅遊費用》一課的教學設計採用如下教學方法: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腕,創設旅遊的故事情境,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將實物抽象成數學問題,並加以解決,形成初步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培育學生的利用意識。

設計猜一猜的活動,利用學生的慣性思維發生的過錯結論形成懷疑,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內驅力。

進一步挖掘教材,通過比一比等活動提出更有挑戰性的問題,

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思維訓練。

2、學法剖析:

本節課把購買門票的策略進行了有序的部署,通過學生猜一猜、自主學習(算一算)、小組交流、討論、班級彙報這些活動,感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感悟到優化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盤算、剖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今後的學習打好基礎。

五、說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國慶長假已經結束了,哪些同學出去旅遊過?老師今天為大家收集了幾個昭君旅遊景點的圖片讓大家一起欣賞。然後提出:如果集體旅遊應考慮什麼問題呢?(租車、買票),在國慶長假期間昭君旅行社針對旅遊費用搞了一個優惠活動,大家想不想看看呀?

板書課題:旅遊費用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激發學習情趣。】

2、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⑴瞭解優惠方案的含義。

(出示優惠方案你都獲得了哪些資訊,兩種方案的區別是什麼呢?(讓學生初步體會到情況不同選擇不同)

⑵出示第一組遊客旅遊的情境圖,提出解決問題的要求

A、猜一猜,應用哪種方案,

B、自主算一算,

C、小組交流

D、指名彙報。

(關鍵讓學生說一說是怎麼解決的)

⑶引入第二個情境問題

①課件出示問題。

(2個大人、4個小孩,哪種方案買票省錢?)

②聰慧的同窗們,我們再來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好嗎?(自主完成)

③指名說理由。

【設計意圖:創設故事情境調動自主參與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自主摸索學習,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

⑷引入第三個情境問題:

(課本58頁試一試,6個大人,3個小孩,哪種方案省錢?)

①自主完成後,小組和交流,選擇最優買票方案。

②全班彙報,

3、小結

比較第一、二、三個問題的解決思路。歸納總結人數的多少與方案的選擇有什麼關係?

【設計意圖: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選擇最優方案去解決實際問題。】

4、課堂應用(課件出示題目)

5、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在考慮怎樣買票省錢時,不僅要考慮大人多還是小孩多,還要考慮總人數,更要考慮其他特殊情況(大人票與小孩票價格的差價)。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下節課我們繼續研究租車費用。

六、說板書

旅遊費用

A方案大人少小孩多

B方案大人多小孩少

AB方案總人數超過團體人數,大人小孩接近或相等時,先按B方案買,剩下小孩按A方案買。

說課稿 篇7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首篇課文《釣魚的啟示》。

一、說教材

《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以第一人稱口吻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在鱸魚捕撈開放日前一個晚上,我和父親去釣魚,結果沒在規定捕撈的時間裡,我釣到了一條特別大,特別漂亮的鱸魚。父親嚴厲地要求我把鱸魚放回湖裡。我特別不理解,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體會到了父親嚴格要求我的真正意義。

富有哲理,給人以啟發是本課的主要特點。

五年級學生,對語言學習已經有了濃厚的興趣,所以依據對教材的理解和五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我確定如下三位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捕撈”等詞語。

2、理解父親沒有商量餘地地要我把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理解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並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獲得,並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的過程。

教學重點:

理解父親讓我放回鱸魚的理由,及我從中所獲得的啟示,從而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抵制魚的誘惑。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對人物內心活動細緻入微的描寫方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結合,所以教學本課,我採用直觀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來完成我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生採用朗讀法,圈點批畫法來完成本科的學習任務。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我的教學將按以下四個環節展開。

(一)談話匯入 揭示課題

我這樣設計我的導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能帶給我一定的啟示,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富有哲理,能帶給我們其實的文章。板書 釣魚的啟示。上課伊始,我就以啟示為談話中心,引出本文課題,然後讓學生查閱工具書,理解“啟示”就是啟發的意思,以啟示為線索,為本文理解中心有更深入的理解做好鋪墊。

(二)整體感知 檢查預習

課伊始,趣亦生,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學生初讀便會對文字產生好感,在有好感的'基礎上,對學習文章便有了很好的幫助。所以在學生躍躍欲試中自讀課文,從而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接著大螢幕出示本課詞語,學生開火車讀詞語,在認讀詞語的過程中,將本課的重點讀音做以強調,如魚餌的餌是捲舌音,魚鰓的鰓的平舌音,嘴脣的脣是翹舌音。同時檢查學生對字形的掌握情況。鉤和釣的區別,戒與誡的不同意思。指導書寫“翼”字,上面的羽字作為偏旁的時候,沒有勾。

經過這樣一輪檢查、強調,學生對本課字詞的掌握已經很紮實了。當然為學習文字掃清障礙,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合作研讀 深入探究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學習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在深入研讀課文的時候,我選擇小組合作學生。圍繞“為什麼我不願意把鱸魚放回湖裡,而父親卻堅持要我這麼做。”這個問題,小組合作交流,暢談自己的閱讀感受。學生彙報自學情況,在回答我為什麼不願意放回鱸魚的過程中,感受我心情的變化,討論之後,出示課後思考題,體會出我由得意——急切不理解——乞求——無可奈何 依依不捨;分析理解爸爸的態度時,體會出爸爸在道德抉擇面前毅然決然的態度。抓住一個“得”字,理解出父親態度的不容置疑。

閱讀感受是獨特的,感情朗讀的表現方式也是千差萬別的,所以在理解出人物的感情變化後,有感情朗讀成為必然。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再次感受釣到鱸魚的快樂,面對道德抉擇的艱難。

至此,長大成人後的一段文字便自然走到我們面前。抓重點句子理解道德的是與非的問題雖然對與這些孩子來說有些難度,但充分地朗讀,大螢幕出示生活中一些事例讓孩子們從字裡行間體會出誘人的“魚”指的是:讓人心動的諸如金錢、地位、榮譽、包括哪些暫時帶給人一點方便,一點好處的事情。結合前文,能在無人知曉,只有自己知道沒有到時間的情況下,能講釣到的那麼大,那麼漂亮的鱸魚放回湖中,從而體會出“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實踐起來卻很難”的道理。重難點的突破有時候很難,但水到成渠,學生就很自然地理解了這個問題。

(四)拓展延伸 佈置作業

生活中,面對就如那條鱸魚一樣誘惑,有一位能如作者的父親那樣嚴格要求你的人,會成為你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完成作業:根據提示寫句子:

三十四年前的那個夜晚是一個怎樣的夜晚?(可以寫月色,也可以寫事情,還可以寫得到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