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國小語文說課稿(精品)

說課稿2.27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語文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語文說課稿(精品)

國小語文說課稿1

學習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創造、轟隆隆”等詞語。

2.複述故事,積累優美生動的詞語。

3.學習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於奉獻的精神。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瞭解女媧是怎樣補天的;

2、引導學生通過文中作者運用的生動語言和豐富奇麗的想像,體會人們的願望和寄託。

課前準備

課文掛圖;課文生字課件。

第一課時

一、設疑匯入,談話激趣

1. 小朋友,我們每天抬頭看著藍藍的天空,廣闊無比,博大的宇宙,深不可測,你們會想到些什麼呢?出示《女媧補天》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想說的?

2.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富有智慧,他們憑藉豐富、大膽的想象,創造出了許多瑰麗、多彩、優美的神話故事,創造出一個個離奇的神的形象,女媧就是其中的一個。(板書:女媧)傳說中的女媧長著蛇的身子,人的頭,她見大地上沒有人類,就用黃泥捏成了小人,創造了人類,她為了人類的生存,不顧辛勞,不怕凶險,不停地工作,為人類造福,創造出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女媧補天》就是其中的一個。(板書:補天)看到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讀。

同學們喜歡這個故事嗎?趕快讀讀吧!(要求:藉助拼音讀準字音,邊讀邊標記課文自然段。

2.同桌互讀。

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如果對方有讀得不準確的地方,請你幫他指出來。

3.默讀。

a.要求學生不指讀,不動脣,不出聲,養成一邊默讀、一邊思考的習慣。

b.想一想,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你能用幾句話說一說嗎?

c. 思考你或他人提出的'問題,相互補充、評議、訂正,然後再派代表彙報。

三、自主學習、走進文字

1.選擇你喜歡的部分閱讀,說說你為什麼喜歡這部分,你從閱讀中獲取了哪些資訊?

2. 彙報閱讀情況,由學生評議、補充、訂正。感情朗讀。

3.全班交流,釋疑解難。

四、合作交流、體會文意

1.討論、交流:女媧是一個什麼樣的神?

2.(出示女媧圖片),現在女媧來到了我們的面前,你想對她說點什麼呢?

3.默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談談你對這一自然段的理解。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的練讀、評讀、再讀,在讀中體會情感、積累語言。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 有感情朗讀課文,鞏固認讀生詞。

2.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讀懂了什麼?

二、互相合作,練講故事

1. 自主練習講故事。(可用上表示順序的詞語:先……然後……接著……最後)

2.小組合作講故事,可以獨立完整地講給同學聽;可以幾個人合作,各講某些情節,連成一個完整故事;也可以講自己最感興趣或最精彩的情節;還可以創造性地改編、續編故事。

3.自願講故事,可獨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4.組織評議。

評議要點:儀態是否端莊大方,故事情節是否完整生動,語言表達是否流暢、有感染力。

三、識記生字,書寫生字

1.自主識記生字,同桌交流識記小竅門。

2.觀察字形,指導書寫。

四、總結全文

1.學了課文,女媧的哪一點精神打動了你?由此,你想到了什麼人?你想說些什麼?

2.指讀全文。

五、課外拓展

1. 把今天學到的故事講給你的親人聽,讓他們評評你講得如何?

2. 收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在班內開展“神話故事會”,評選“神話故事之星”。

板書設計

為什麼 大火、大水

女媧補天 取石

怎麼補 煉石 不畏艱險

潑液

結果造 福人類

國小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從軍行》是唐朝邊塞詩人王昌齡的作品,前兩句描寫了邊塞將士所處的環境,後兩句寫了戍邊將士殺敵立功的雄心壯志;《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是宋朝愛國詩人陸游的作品,前兩句以恢弘的手筆描寫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後兩句通過寫被侵佔地區人民的苦盼表現出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詩人杜甫的詩作,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該詩詩句明白易懂如日常談話,卻又蘊含著深厚、強烈的愛國情感。本課是本年級第四單元的第一課,單元主題是“為國無私”,需要學生深入瞭解詩人,理解詩歌情感,對培養學生的理解發掘能力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二)教學目標

1.認識“仞、嶽”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裳”,會寫“仞、嶽”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背誦;默寫《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3.感受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有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難點:

感受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二、說教法: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朗讀法

古詩需要充分朗讀、熟讀成誦,有感情朗讀。本課的三首古詩風格迥異,更容易在讀中體會到情感的不同,因此主要採用學生跟讀、有感情朗讀和自由朗讀等形式,要求學生在理解詩中情感的基礎上讀出三首詩之間的不同情感。

2.講解點拔教學法

本課的詩都是先寫景,後抒發志向或抒情,學生在讀時可以感受到景物的氣勢,但是在情感把握上需要對詩句內容加以理解才能領會,因此我採取講解點撥教學法,讓學生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領會古詩中蘊含的飽滿情感。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課的教學同時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內容涵蓋作者簡介和古詩相關圖片,課文生字等內容,輔助教學,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讓課堂更生動。

三、說學法。

本課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包括預習生字,大概瞭解課文內容,查詢詩人的相關資料。課內主要是朗讀課文,學習生字和課文內容,結合課後習題,進行適當練習,從而掌握本課要學習的內容。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課時是二課時,要結合課前的預習和課後習題,緊扣教材,結合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流程,以達成教學目標。

(一)佈置預習

1.通讀古詩,把不認識的字詞注音並搞清楚字義。

2.瞭解詩人生平簡介及人物軼事。

3.劃出自己喜歡的詩句,思考為什麼喜歡。

(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分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說起戰士,你們會想到什麼?(自由發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與戰士有關的古詩,領略他們的風采。

二、學習生字

1.學生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課件出示生字。教師檢查預習情況。重點交流的幾個字:仞,摩,遺。

三、學習《從軍行》

1.課件簡介作者,出示對《從軍行》組詩的介紹。

2.學生誦讀古詩,結合註釋,理解詩意。

3.師引導學習一、二句。(交代戍邊將士生活、戰鬥的環境)

4.小組合作學習三、四句,教師引導。(“百戰、穿金甲”)

黃沙萬里,頻繁的戰爭磨穿了戍邊將士身上堅硬的鎧甲,而他們壯志不滅,發誓不打敗來犯的敵人就不回家鄉。表現了戰事的頻繁、激烈、殘酷,突出了士兵們邊塞生活的艱苦。

5.入情入境,體會情感。感情朗讀,讀出氣勢,背誦古詩。

6.歸納主旨:這首詩描寫了邊塞的戰場環境,渲染了戰爭氣氛,表現了將士們保衛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歌頌了戍邊將士殺敵立功的雄心壯志。

7.板書設計:

從軍行孤城遙望保衛祖國

百戰、穿金甲矢志不渝

第二課時

一、學習《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課件出示詩人的介紹,指名解詩題。

2.自由讀,體會感情,說說初步印象。(遺民、淚盡、又一年)

3.揣摩情感,有感情齊讀古詩。合作學習,理解詩意。

漫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巍峨的華山聳入雲霄。(“三萬裡”虛指,“上”動態感覺)

宋朝百姓在胡人的壓迫下眼淚流盡,年復一年盼著宋朝軍隊首付河山。(“遺民”)

4.有感情朗讀,體會人民渴望收復失地、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並背誦。

5.歸納主旨:這是一首愛國詩歌,前兩句讚美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後兩句描寫了被佔領地區人民渴望軍隊收復失地的心情,充分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6.板書設計: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河、嶽→大好河山憂國憂民

淚盡、又→渴望收復

二、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指導正音。齊讀。

2.課件簡介詩人,指名學生講解詩題。

3.自由發言,初步說說對詩的理解和感受。

4.引導學習,理解詩意。

劍門關以南的四川,忽然傳來收復薊北的訊息,初聽到這個訊息驚喜得涕淚交流,沾溼了衣裳。(“淚”既有面對勝利的喜悅;又有對自己長期顛沛流離生活的感慨,飽含著濃濃的愛國之情。)

回過頭來再看妻子和兒子,平日的憂愁已不知跑到何處去了;我胡亂地捲起詩書高興得幾乎要發狂。

白日裡我要放聲歌唱,縱情暢飲,美好的春景正好伴著我返回故鄉。

我們要立即動身,從巴峽乘船,穿過巫峽,順流直下到達湖北襄陽,再從襄陽北上,直奔洛陽。(詩人想象自己回鄉極速飛馳的畫面。“從、穿、下、向”四個動詞表現了詩人迫不及待,歸心似箭的心境。)

5.感情朗讀,揣摩情感。

(1)表現詩人喜欲狂的詞語有哪些?(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放歌、縱酒)

(2)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怎麼會如此欣喜若狂?(濃濃的愛國之情)

6.歸納主旨:這首詩寫出了詩人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訊息後欣喜若狂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

國小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巴德·舒爾伯格。文章主要敘述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母親對此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對此的評價是"糟糕透了",父親和母親對"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評價,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我"在"精彩極了"的鼓勵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長為一名著名作家。並且"我"也明白了,父母對自己的兩個極端的斷言,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

二、說教學目標

本課是第五單元的第2篇講讀課文,教學本課時不但要繼續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要根據課文特點,滲透一點對錶達方法的領悟。在知識體系上,它是前四個單元訓練重點"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複習和鞏固,同時,也為下一單元新的訓練專案"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作了一些鋪墊。為此,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正確書寫,能正確讀寫、理解詞語。背誦、抄寫最後一個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學習對任務動作、語言和心理的刻畫,體會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不同方式表達的愛。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抓住對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描寫的語句,深入品讀感悟,體會作者逐漸理解父母的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四、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激趣,匯入新課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上課伊始,老師引導學生背誦《題西林壁》,以此引導學生領悟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一個人或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進而老師檢查上節課所學內容:對於作者"我"所寫的第一首詩,母親和父親分別是怎樣評價的?從而引入本課的學習。

【這樣的匯入,複習舊知而揭示課文主要內容,既激發興趣,又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精讀課文,悟情明理

新課改指出,教師應定好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位置,變"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者",為激勵、組織學生主動的"學道、悟道"和學生共同參與學習的特殊"學者",這是學生得以自主學習的前提。這種教師角色位置的變換,在這一環節設計中體現尤為突出。

老師過渡:"我既得到母親的讚揚,又得到父親的`批評,究竟這兩種評價對"我"有什麼作用呢?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第二部分的學習。

課文第二部分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老師先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的15——17自然段。接著運用"質疑法"理解課文內容。因為"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積極質疑,把學生提出的有價值,體現教材重難點的問題加以梳理,最後形成兩個重點問題:

(1)作者為什麼說"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

(2)成年後,作者越來越體會到兒時是多麼"幸運"這是為什麼?

學生在小組討論交流、自由發言以後,引導學生領悟到"精彩極了"是一種慈祥的愛,鼓勵式的愛,"糟糕透了"是一種嚴厲的愛,嚴格要求的愛。這兩種愛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作者既擁有母親慈祥的愛,激勵他滿懷信心地前進;又擁有父親嚴厲的愛,使他不至於被一時的成功衝昏頭腦。這樣學生就在讀、悟、問、議的過程中解決課文重難點。最後,多形式的朗讀讀好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求解,讀中品味,讀中明理。

(三)拓展文字,聯絡生活

課程標準要求在課程內容上,注重密切聯絡學生的生活現實,因為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真正實現"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標。因而我們設計了"拓展文字,聯絡生活"這一環節。

首先,安排一場小小的辯論會:如果說愛有兩種,一種是慈祥的母愛,一種是嚴厲的父愛,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麼?在這裡,我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的平臺。實踐證明,辯論不僅是交流思想,鞏固知識的一種手段,而且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合作能力,互相啟發、活躍思維的過程。

在辯論過程中,對於學生的發言,教師應及時予以點撥引導。通過辯論最後得出一致結論:兩種愛都好,缺一不可,關鍵是看我們如何正確對待。這種辯論既活躍了氣氛,又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隨後老師進一步拓展激趣:"人間最美是真情。同學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像巴迪這樣的事情也經常發生,我們就是童年的巴迪。請大家用手中的筆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這樣學生就走出文字,積極主動地學習,創新的潛能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創造性的活動中,師生、生生靈活互動,既滲透了思想教育,又碰撞出哲理的火花。

(四)以詩結尾,昇華情感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精彩極了"和"糟糕頭了"》結課時,老師提供一首現代詩《教育與孩子》讓學生齊讀,來結束我們這次愛的行程。

(六)板書設計

19、"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得意揚揚 痛哭

慈祥 →愛← 嚴厲

國小語文說課稿4

《雲房子》說課一、教材分析《雲房子》是蘇教版第三冊的一篇童話故事。它用清新、活潑、生動的文字和擬人化的手法,描寫了雨後天空的美麗景色:有云的時候,雲朵千姿百態,逗人喜愛;有風的時候,雲朵散去,天空一碧如洗,更加潔淨美麗。本文淺顯易懂,沒有什麼太難的地方,重點在於讓學生感受雲的不同形態,培養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

二、說教法我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採用“美中讀,讀中悟”的閱讀方式指導學生朗讀,抓住孩子們喜歡聽童話故事這一特點,調動孩子們的求知慾和表現欲。教學中充分給學生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採用“讀、想、議、說”等步驟,結合新課標指出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以讀為本,以讀帶講,力求語文味更濃,並在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下學習,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我想讓學生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一”的變調和“兒”化音的讀法。

4、瞭解雨後天空的變化和小鳥的活動情況,感受天空的美麗和小鳥的可愛。

5、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觀察,愛想像的好習慣。

四、教學流程根據以上的目標,我是這樣設計本課的:採用謎語匯入的方式,讓學生知道雲,一起學習與雲有關的童話故事。與學生一起板書課題,(《新課標》指出低年級教學要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對於剛入二年級不久的孩子來說,要打好筆畫、筆順的基礎,在寫正確,端正,整潔的同時,提高寫字質量,注意字的間架結構及佔格方式。然後指導讀好課題,突出一個“雲”。在課題的書中為了讓學生記住“房”我採用了一個兒歌:“扁扁戶字頭,下面一個方字,方字橫稍長,撇在最後才漂亮”。告訴學生學完本課我們將會認識到更多的各種各樣的雲房子,以此為新授做好鋪墊。

一、創設情景,美中讀,讀中悟我以第一段為過渡語,出示課件,師:它們會說什麼呢?學生任意說,指導讀好小鳥的話,讀出高興,驚奇的語氣。師:在小鳥們齊心協力下,不一會雲房子造好了。課件出示幾幢雲房子,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形容一下,所看到的雲房子是什麼樣子。學生們說出了很多。(例:各種各樣多美等)相機板書師:讓我們一起看看書中是怎麼描繪的吧?學習第二段的內容。本段也是本課的重點段,重點是讓學生了解雲的不同形態的變化,指導讀好課文。我先讓學生自由的讀本段,初步感受它的'美。

指導讀好“傻傻地”“美美地”“高”“寬”“一點點小的”讓學生朗讀感悟,你喜歡哪種雲房子為什麼?你能把傻的可愛的語氣讀出來嗎?你能把美化作聲音讀出來嗎?你能用讀書聲讓大家聽出樓房的高嗎?用不同的方式或方法指導讀好這段話,不求整齊劃一,只求學生的個性閱讀。然後,我與學生互動,配上優美的音樂,與學生一起邊做動作邊讀,讓學生的表現力不光體現在讀書的語氣上,也可以用動作來增加。

下一個環節我趁熱打鐵,調動學生的想像力,如果你是小鳥,讓你來當設計師你會造什麼樣的雲房子,先讓學生一個一個地讀,最後引出這樣一個句式“我的雲房子真()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二、發揮想像,追求完美。我是這樣過渡的:同學們真是能工巧匠,造出了這麼的雲房子,小鳥看到這麼

國小語文說課稿5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四季》。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對本節課加以闡述。

一、說教材

《四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學生學習了漢語拼音和識字(一)後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課文共有四句話和四幅圖,每句話配有一幅圖,本首詩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整首詩歌通俗易懂,字裡行間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我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1會認11個生字,四個偏旁,寫好“豎彎鉤”和漢字“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小節。

過程與方法:識字寫字;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徵,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秋季的美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樂於識字,初步認識漢字的形體美。朗讀感悟,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通過觀察、朗讀、想象感受秋天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四、說教法學法

我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結合本課教學目標及學情,我們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本節課,教師通過創設一定情境,播放課件和遊戲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識字指導法:運用拼音識字法、分析比較法、字理識字法、猜謎識字法、拆合識字法、遊戲識字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

引導朗讀法:本著“以讀為本”的教學原則,讓學生通過讀對課文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感情,感受到語句的優美。

在對待學生的學習上,我們以學生的“學”為教學的出發點,讓學生放開手腳,積極參與,大膽求索。本課我們指導學生用如下方法進行學習:

朗讀感悟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熟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本節課,教師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感受文中蘊涵的情感。

自主探究法:明確學習任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節課,我們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習語文。課堂上注重語言訓練,通過朗讀、背誦和說話,實現語感積澱,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生動形象。總之,教學中努力為學生營造和諧、平等、愉悅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自主、自信的學習品質。

五、說教學過程

本課時我們設計了四個環節:(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三)指導朗讀,感悟秋景(四)指導寫字,趣味作業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創造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主動發言。於是,開始上課時,教師繪聲繪色地告訴學生大自然媽媽有四個漂亮的女兒,然後讓學生欣賞美麗的風景圖,學生邊欣賞教師邊配樂介紹,從而引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並板書。這種情境的創設,能讓學生從直觀上感受到四季的美麗,從而激發他們對四季的探索和好奇心。“春、夏、秋、冬”四個字中有三個字都是本課的認讀字,所以教師邊板書邊指導孩子識記,並認識禾字旁。告訴孩子“春、夏、秋、冬”就是一年中的“四季”,板書課題“四季”。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前先欣賞課文的動畫視訊,然後讓學生說說你都看到了哪個季節的什麼景物?學生邊彙報教師邊貼圖。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因為新課標中強調了培養低年級學生傾聽的能力以及觀察的能力,同時有趣的動畫還可以激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初步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後,老師讓孩子們自讀課文,藉助拼音認識生字,並把認讀字多讀幾遍。這樣設計目的是為接下來的識字教學奠定基礎。識字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因此我們設計的識字教學的環節一共有三部:1。拼讀生字,記音。2。認讀生字,記形。3。卡片識字,鞏固。

1。拼讀生字,記音。教師巧妙的把本課的生字按照兩拼音節、三拼音節以及整體認讀音節分成三類,先讓小老師帶大家拼讀,然後請學生觀察發現,進行總結歸類。這樣既鞏固了剛剛學過的拼音知識,又讓學生記住了字音,達到教學無痕的效果。

2。認讀生字,記形。教師讓學生開火車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然後交流識字方法,記住生字的字形。先用“對”字舉例,鞏固加一加的識字方法,然後用同樣的方法記住“肚、就、說、葉、圓”五個字。指導學生用猜字謎的方法學習“雪”字,用“比一比”的識字方法學習“是”字,學完總結學過的識字方法。同時還要指導學生認識“月字旁、大口框和雨字頭”三個偏旁。在識字的同時讓學生練習組詞,造句。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的特點。

3。卡片識字,鞏固。教師用富有童趣的語言創設情境:瞧,調皮的生字寶寶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藏到了兒歌中,你們能猜出每個數字後面藏得都是誰嗎?快把它們找出來排排隊。讓學生們邊動手邊動腦,在玩中學,學中玩,符合低年級的學情特點。

(三)指導朗讀,感悟秋景

由於本課的四個小節結構相似,因此我們在教學時打破一貫從頭到尾按順序、一成不變的教學傳統,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說說現在是什麼季節,你從哪看出來的?從而引出第三小節的.學習,也就是學習秋天的美景。朗讀感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們在教學中讓學生採取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悟秋天的美。教師先指名讀第三小節,然後讓學生找找這一小結描寫了秋天的什麼?學生會找到“穀穗”。穀穗是什麼樣的?學生會找到“彎彎”。教師板書“彎彎”。我們的教學面對的是剛入學的六、七歲的孩子,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兒歌中所涉及到的“穀穗彎彎”不太容易理解,教師結合實物圖片進行教學,直觀明瞭,並指導用疊詞的好處。再通過教師範讀,指導學生讀好“穀穗彎彎”。語文學習落實了“讀”,還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教師出示秋天的石榴的圖片,讓學生也練習使用疊詞,說說石榴怎麼樣,張揚學生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然後教師讓學生找找這一小節中還有哪個詞說穀穗彎?學生會找到“鞠著躬”。教師讓學生一起做做鞠躬的動作,體會穀穗是因為顆粒飽滿太沉了,所以壓彎了腰,再通過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平時給老師鞠躬是在感謝老師的辛勤培育,從而體會出小穀穗是在給農民伯伯鞠躬,感謝農民伯伯這一深層含義。動作表演,既有趣又生動,符合低年級兒童好動、好玩的特點,這樣能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樂在其中。接著教師讓學生體會穀穗的心情,並帶著開心、自豪的語氣讀穀穗說的話。最後師生合作朗讀這一小節,再背誦。

(四)指導寫字,趣味作業

寫字指導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另一個重點,孩子剛剛接觸寫字,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學會觀察筆畫,佔格,進而寫好字。本節課教師先讓學生觀察“豎彎鉤”的寫法,然後再由淺入深觀察“七”的寫法,教師指導書寫。在寫字時還要提醒孩子正確的寫字姿勢,然後教師對學生的字加以展示評價,並修改。

本節課教師設計了兩個趣味作業,讓學生二選其一,體現了作業的趣味性和創新性。

六、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我們追求言簡意賅,用圖片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學情特點。

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多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上實現兩個轉化,也就是學生切實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接著又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和品德。使之實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今天我就說到這裡,不當之處懇請領導老師批評指證。謝謝大家!

國小語文說課稿6

一、本課的設計思路

《木蘭從軍》是一篇歷史傳說故事,學生對花木蘭有一些瞭解,但不多。要讓學生通過本文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簡述悟到花木蘭尊老愛幼、熱愛祖國的優秀品質,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為了較好地完成這個目標,老師作了以下設計:

1、抓住“緊急”、“焦急萬分”讓學生感悟木蘭的尊老愛幼、為國為家。

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圍繞“花木蘭為什麼去從軍”看圖、範讀、思考、朗讀、感悟。在理解了木蘭的心理活動的基礎上,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拓寬學生的思維,拓展“說服了家人”的具體內容,感悟她為國為家敢於自我犧牲的可貴之處。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及插圖可得出,家人包括:父親、母親、弟弟。他們都不同意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要想說明木蘭是怎麼說服家人的,那就得先設定一個場景,家人們是怎樣阻止的,要根據人物的身份,想象出適合特點的語言,這樣,一場勸阻的.口語交際就這樣開始了。

母親勸阻時,(木蘭回答):媽媽,我從小練功習武,身體強壯,在不怕他們。您就放心吧!

父親勸阻時,(木蘭回答)父親,您可是咱們家的主心骨,您一定會健康常壽,我去替您從軍,說不定還能立下戰功呢!

弟弟勸阻說,(木蘭回答)弟弟,你在家要好好照顧父親、母親,我走了,家裡的一切都交給你了,你要做個懂事的孩子。

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鍛鍊了思維能力。

2、抓住表示動作的重點詞感受木蘭的威武形象。

抽象的字元是很難讓二年級學生感受到木蘭的英勇形象,在教學中,老師憑藉多媒體播放可視、可聽的形象畫面,帶給學生視聽感官上的衝擊,激起學生無限的思想情感和想象,著重感受花木蘭躍馬橫槍、英勇善戰的威武形象。人物的形象在孩子們的腦海中漸漸豐滿起來,學生也就有話可說,有情可表。最後引導學生去讀,讓學生通過讀表達自己對花木蘭的敬佩之情。

3、結合插圖、角色想象,體會人們對木蘭的欽佩之情。

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仍以課文插圖引路,結合“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將士,會對木蘭說什麼?”(將士:怎麼英勇善戰的花將軍竟是個女的?我們竟然沒發現!)體會人們的驚訝和對木蘭的欽佩之情。

這樣,通過在一系列多向互動的情境中閱讀、感悟、表達與創新,學生對花木蘭的認識步步深入,情感進一步得到昇華。

二、本課的不足

這節的緊湊度還不夠,老師在指導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這個教學環節還可以緊湊些,不要讓學生講得太多了,應該在讀中悟。還有第二自然段教學中,老師提的一個問題:“木蘭是個女子,她要不要去從軍呢?”學生回答的範圍太廣了,而且會亂,就沒辦法把第二自然段的前半部分講到位。以後還學會再適當的加快些節奏。

國小語文說課稿7

一、說教材

《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滿童趣童真的童話故事,課文主要講了棉花姑娘生病了,它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給自己治病,可它們心有餘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意地吸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把它們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健康地生活著,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於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作用。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有助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對科學常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留心觀察、探索和發現身邊的科學常識的能力。樹立保護益蟲和益鳥的意識。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知識儲備少,對課文朗讀的能力不強,正處在學習的開始階段。不瞭解棉花這種植物的生長特性,現在學生的識字量在900字左右,能初步閱讀課文,對益蟲益鳥有一定的瞭解。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祈使句請求的`語句,讀好文中的角色對話。

3.通過比較,初步體會“碧綠碧綠的、雪白雪白的”表達效果,並進行拓展說話。

4.瞭解不同的動物能消滅不同害蟲的科學常識。

四、說教法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本篇課文,我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我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動畫激趣法”“遊戲學習法”“情境演讀法”等。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媒體之間的情感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努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1.動畫激趣法。一年級的學生都喜歡直觀形象的內容,我利用課件充分發揮文中插圖的作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2.遊戲學習法。在教學中我通過多種遊戲讓孩子們在遊戲中識字,在快樂中自主學習。

3.情境演讀法。葉聖陶先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我採用多種形式朗讀,如:範讀、自由讀、表演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力求達到“以讀代講”“以讀悟情”的教學效果,突破教學難點。

當然,在教學方法中,更重要的是順學而導法,本課的內容比較淺顯,各段的句式相似,在結合上下文聯絡實際理解重點詞語之後,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合作學習。

五、說學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得好不如學得好。新課標也指出“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因此在師生互動的學習中,主要讓學生掌握以下學習方法:

1.“邊讀、邊看、邊想、邊理解”法。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法。

3.有感情朗讀法。

4.積累詞語法。

六、教學過程

(一)出示實物棉花,激趣匯入。

1.談話匯入:出示“棉花”。你們認識它嗎?知道它的用途嗎?現在老師帶同學們到棉花田裡去認識一位新朋友,好嗎?請小朋友們站起來,展開翅膀,閉上雙眼,慢慢地飛起來,飛呀、飛呀,飛過高山,飛過河流,慢慢睜開眼睛,咱們飛到了棉花田裡。

2.課件出示:瞧,這是誰呀?棉花姑娘在向我們親熱地打招呼呢!突然發生了什麼事?棉花姑娘為什麼哭了?

3.同學們:棉花姑娘到底為什麼哭了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學了課文你們就知道了!師相機板書課題——棉花姑娘。(全班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教師範讀課文。(請學生畫出生字、生詞)

2.出示生字詞、句子:多種形式的讓學生反覆地讀、記憶。相機介紹蚜蟲。

3.師:請同學們開啟書102頁,藉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1.請6名同學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傾聽。

2.現在你們知道棉花姑娘到底為什麼哭了嗎?出示第1自然段。相機理解“可惡、盼望”。並指導朗讀。你們想知道棉花姑娘後來怎麼樣了嗎?

3.請同桌合作從2—5自然段中,把棉花姑娘請來的醫生和那些醫生會捉哪裡的害蟲,在課文中圈出來,教師巡視指導。

4.個別學生反饋,師生評價。相機理解重點詞語,提煉板書。

5.組內分角色讀讀2—5自然段。

6.請學生戴頭飾表演課文。

7.同學們,想知道現在的棉花姑娘開心嗎?漂亮嗎?請全班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體會重點詞語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棉花姑娘,現在你最想對誰說點什麼?

2.你知道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益鳥、益蟲?

小結:這些益鳥、益蟲會幫助人類除去害蟲,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今後遇見它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它們!

(1)今天老師帶著大家飛到棉花田裡,認識了棉花姑娘。這節課你們都有哪些收穫呢?

(2)看來你們的收穫可真不少,馬上就要和棉花姑娘告別了,棉花姑娘給我們帶來了一些選做題,請小朋友們帶回家想做哪道題就做哪道題。

(五)佈置作業

1.說一說:把今天學的課文《棉花姑娘》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找一找:蒐集有關益鳥、益蟲的資料,可以在家庭本上畫畫、抄抄。

國小語文說課稿8

尊敬的各位評委:

你們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青蛙和蛇》。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我對這節課的設計: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景。”關於閱讀教學,標準中進一步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根據這些基本理念,我在本課教學時,採取抓關鍵詞理解法、直觀感受法、引導歸納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把學生自選學法,自讀自悟,教師扶助點撥作為基本的教學模式,以師生共同參與學習、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為教學特色。

二、教學目標。

依據《語文新課程標準》以及國小語文第五冊的要求,結合教學重點和學生的實際,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用觀察、歸類、比較的方法學習生字,並查字典理解“以防萬一、彼此羨慕、渾身顫抖、臉色蒼白、習俗”等詞。瞭解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一些聯絡。

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體會“青蛙與蛇”的個性體驗。

過程與方法目標:朗讀、體會、質疑、討論相結合,利用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正確、流利的分角色朗讀課文,學會一定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新課標》關於識字教學策略要求: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本課的識字教學我是這樣安排的:

1、學生自己通過預習學會生字。

2、交流學習方法並歸納總結。

第一、初步檢查生字的讀音、部首和結構,要求學生用語言表述出來;

第二、“你發現了什麼?”要求學生通過歸類、比較來鞏固識記字音、字形和結構,哪些是後鼻音和前鼻音,哪些是翹舌和平舌。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有哪些,寫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如“蛇、擁、勁、接”等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但寫的時候大多數字要左窄右寬,而“勁、斷”卻要左寬右窄。

第三、給生字找朋友,並把生字詞寫一寫,要求寫的規範、美觀、整潔。

3、將生字帶入文中熟讀課文。

(二)創設情境,匯入課文。

播放CAI課件,觀察第一幅活動插圖內容,學生看課件講述青蛙和蛇在一起快樂玩耍的情景匯入課文。

(三)媒體再現,體驗感悟。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學習1-3自然段時,要充分信任學生,在理解“羨慕”一詞時,讓學生找近義詞,並用“羨慕”一詞說話。通過學生的個性朗讀來體會青蛙和蛇在一起的快樂以及他們之間產生的真誠的友誼。

(四)圖文結合,以讀促講,角色演讀。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聽來的容易忘,看到的記不住,做的才學得會。’學習重點段落4-5自然段時,結合活動插圖二、插圖三,放手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讀一讀、演一演。

1、質疑:小青蛙和小蛇

會成為永遠的朋友嗎?

2、觀圖說圖,在文中找出青蛙媽媽的話劃上“——”;讀文說文,體會青蛙媽媽說話時的心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以及個性體驗。

3、緊扣關鍵詞“驚呆、渾身顫抖、臉色蒼白、壞人、遠離”,並在這些能體現人物心情的詞語下加上著重符號,在反覆朗讀這些關鍵詞的基礎上,揣摩青蛙媽媽談“蛇”色變的緊張、懼怕、擔心和為小青蛙捏把汗以及暗自慶幸的複雜心情。

4、在朗讀感悟的基礎上再說說小青蛙的媽媽是一個什麼樣的媽媽,並結合生活實際來體會母愛的偉大,以及母親為孩子擔心的焦慮心情。

5、再次提問:小蛇的媽媽又會怎樣說呢?

先由插圖匯入朗讀此段,對蛇媽媽和小蛇的心情整體感知,再仿效前面一段的學法,找出蛇媽媽和小蛇的話,找出體現蛇媽媽和小蛇表情變化的關鍵詞語,體會、感悟、朗讀。用換句子意思不變的方法來比較,並理解“習俗”一詞,讓學生體會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暗示大自然的.生存要面對殘酷的現實。

此教學環節要在學生認真讀文,細心體會,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得出蛇媽媽和青蛙媽媽一樣,也不同意小蛇和小青蛙在一起玩的結論,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培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五)引發思考,思辯明理。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課文的最後部分,有小青蛙和小蛇想的話:“要是我們能一直在一塊玩就好了”,學生誦讀時,肯定會體會到小青蛙和小蛇內心發出的真誠的願望,學生學到這兒,一定有所感,有所悟,同時也會有疑問。那麼,在學習6-7自然段的時候,很自然的會引發出一個問題:他們的這個願望會不會實現?這時,安排學生開一個現場討論會,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研究的願望,讓他們明白本課的學習重點:自然界是殘酷的,青蛙和蛇是一對天敵,他們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總之,本課的教學設計,我是根據教材的特點,兒童的認知能力,不過多使用其他輔助手段,教學程式力求自然簡潔,重在讓學生自讀、在讀中對語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四、教學拓展。

1、自然界還有哪些動物不能成為朋友,課前佈置學生利用各種查閱資料的方法來尋找相關資料。

2、學生敘說青蛙和蛇以後在一起玩發生了什麼事情,並表演出來。

3、全班交流“天敵”的資料,老師歸納總結。

板書設計:

18.青蛙和蛇

(不能)成為朋友

青蛙————————————蛇

自然法則

國小語文說課稿9

一、說教材。

《畫楊桃》是人教版二年級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請同學們輪流坐到我的位置上看楊桃,發現這個角度看楊桃,確實就像個五角星。老師藉機教育同學們看事物要有自己的角度,並能實事求是地反映。同時要尊重別人的看法。因為即使對待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物在看楊桃時候,體現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最後寫老師的教誨使“我”終身難忘。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觀察有不同結果的思想方法。

二、說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讀準多音字“倒”。

2、能積累“靠、視”等生字拓展的詞語。

3、朗讀課文,能讀出對話的語氣。

4、能說出看到“我”畫的楊桃,老師和同學們的做法有什麼不同,並說說自己受到了什麼啟示。

三、說教法

(1)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教得生動,學得輕鬆,更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增強閱讀教學的趣味性。

(2)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探究能力,最終讓學生學會學習。

四、說學法

基於對教材的分析,這節課我引導學生按“看看—找找—讀讀—說說”的步驟進行探究。即引導學生用心看,想象著說,認真讀,仔細找。

在理解重點的教學中,我想先運用舊知識匯入新課,再用實物吸引學生感官,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學生間自由的交流等手段,讓學生明白道理。

對於難點,我想先採用小組討論、逐句分析的方法找出每句中的關鍵詞,再反覆朗讀,聯絡實際來加以突破。

學生活動過程設想在分析重點段落時,讓學生自讀、自悟,再配以自由讀、分角色讀等方法理解課文,通過實物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感悟一下課文。在理解老師說的這段話的意思時,可以自由的討論研究,再加上剛才現場觀察的感悟概括而出。

五、說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我分為兩個課時完成。按照“激趣匯入——識記生字——整體把握——深入講解——拓展交流”五個環節進行講解。第一課時負責前面的三個環節,第二課時需要複習回顧再完成後兩個環節。

1、激趣匯入。《畫楊桃》是一篇很貼近學生課堂生活的課文,我設計的匯入方式就是用學生上美術課臨摹引出課題,一方面拉近學生和課本的距離,讓學生領悟到課文中的主人公就在我們的身邊,另一方面引出學生們的興趣,畫楊桃會發生什麼呢?

2.識記生字。讓學生自主學習,釋出朗讀任務。課件出示自學要求: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把語句讀通順,同時標出自然段;採用查字典、結合語境、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新詞的意思。

開火車認讀生字詞,檢查認讀情況。引導學生採用各種方法識記生字,比如組詞造句、尋找形近字、比賽認讀等。對於較難的字老師在黑板上板書,提醒學生注意筆順筆畫,學生在練習本上描紅書寫,教師巡視,並對寫得較好的同學提出表揚。

3.整體把握。請小老師帶讀課文,其他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引導學生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方式回答,初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口語概括有一定的幫助。在整體把握文脈後,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明白或者不懂的問題,老師也可以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老師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同學原因,而是讓同學們去“我”的座上觀看?這件事為什麼讓“我”終生難忘

4.深入講解。逐段講解。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和插圖回答自然段的內容、“我”畫楊桃的過程、態度,畫出楊桃畫成了什麼,為什麼畫成這樣?幫助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多媒體展示出楊桃的不同角度圖片,請同學們再次觀察並引導學生理解,不同角度看的楊桃東西也不同。丟擲質疑,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問題一步步地往下深入學習。同學們的反應是什麼?為什麼有這樣的反應?後來怎麼樣了?要求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同學們的這種變化。引出角度不同樣子不同的道理。指導學習朗讀同學們的語氣,強化一開始同學們嘲笑“我”後來不好意思、尷尬的情緒,體會這中羞恥的感覺,讀出這種反差感。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感受這種情緒,另一方面將同學帶入到課文中,體會到老師這樣做的教育目的。指導學生朗讀老師說的話,表現出老師耐心的態度和談心式的教育方法。

請同學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對最後一段的想法。對學生進行模擬設問,比如當別人的看法和想法與自己不一樣時應該怎麼做?深化主題主旨,讓學生將學習到的道理帶入生活中去。

5.拓展交流。和同學一起完成課文後邊的題目。鼓勵大家互相評價,指出優點。聯絡生活實際,互相說說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或者創設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思考行動。

六、說板書設計

13畫楊桃

起因:畫楊桃,畫成了五角星

經過:同學們嘲笑,老師神情嚴肅角度不同,樣子不同

結果:終生難忘

不要……要……,要……要……

這篇課文篇幅較前面較長,所以我採用很簡練的板書設計,幫助學生準確把握大概思路。讓學生明白,無論課文長或者短,我們都可以通過正確方法將之精煉簡化。

國小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小池塘》是國家課程標準蘇教版語文下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本組課文都是描繪了無限美好的祖國春光的。主要讓學生在感悟課文內容中,積累語言,陶冶愛美的情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池塘》是一篇形象生動、內容新疑、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的散文。寫的是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明麗景象。全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醒來的小池塘像明亮的大眼睛。第二自然段寫白雲、太陽、月牙、星星倒映在小池塘裡的景象。第三自然段概括寫小池塘的美。課文運用擬人化的寫法,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給人一種美的愉悅,賦予靜態的池塘以動感和生命。插圖精美,富有兒童情趣。圖文的協調配置還具有引起想象、啟發思維的作用。

(二)課時安排

本課共用兩課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學會7個生字。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並背誦課文。

(三)教學目標

科學地制定教學目標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根據新的教學大剛對一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及一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第二課時的教學

目標定為:

1、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感受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四)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詞語、課文。

(五)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二、說教法

這一課時,我主要採用“直觀教學法”,“以讀代講法”,“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

由於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鮮奇異的東西所吸引。根據孩子的這些年齡特點,這一課我主要利用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教學中還適當地運用貼畫的形式進行教學,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一個非常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

2、以讀代講法

葉老曾經說過:“好文章是讀出來的,美文尤需美讀。”可見“讀”的重要,讀既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有效手段。新大綱也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本節課教學我以讀為主,通過比賽讀、男女分讀、師生對讀、表演讀等,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和感悟能力。

3、情境教學法

本節課我注意創設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我主要是從以下兩方面創設情境的:其一,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啟用學生的思維,讓他們進行補白練習來幫助學習語言。其二,利用掛圖通過老師的表達和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深入體會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明麗,從而使學生受到美好的薰陶,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時主要指導學生借圖朗讀助解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在朗讀中也培養了學生“一邊讀一邊想”的良好學習習慣,並且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說教學程式

(一)、複習匯入

1、認讀生字卡片。

2、讀詞。

這一環節主要是檢查學生對上節課所學生字的掌握情況,以便發現錯誤能及時給予糾正。

(二)、誦讀課文,體驗感悟

過渡: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對小池塘有了一些瞭解,課文把小池塘比作什麼?

板書:大眼睛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小池塘是一隻什麼樣的大眼睛呢?

指導讀好第一自然段。要求:大家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過電影。”再到插圖中找一找,看看像不像。

利用掛圖形象地理解了“池塘”像“明亮的大眼睛”,“蘆葦”像“長長的睫毛”。進而體會出小池塘的明亮。

②齊演讀。

小朋友真了不起,我的眼前的確出現了一個清清的小池塘,一隻明亮的大眼睛。

通過表演讀,即以演促讀,以讀促演,讓學生體會到小池塘的美。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小朋友,仔細觀察同桌的眼睛,你能在小朋友的眼睛裡看見誰呀?(我)

你們知道嗎?小池塘這隻大眼睛也會看。不信,趕快讀一讀第二段。

①自由讀。

②貼畫。(白天,小池塘看見了什麼?到了晚上,小池塘又看見了誰?)

貼畫形象地再現了語言文字所指向的事物,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經驗,與實際事物相聯絡,增加了學生的直觀感受。

③指導朗讀。

這些小池塘的眼睛裡可美啦!分句誦讀,讓學生感受白雲、太陽、月牙、星星倒映在小池塘中的美。

④反覆誦讀表現美。把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讓學生直接面對文字,充分地去讀。這裡通過讓學生多誦讀幾遍自己喜歡的'句子,營造一個有利於閱讀情緒化的“場”,讓學生主動地去讀,並在讀中有所感悟。

⑤指導學生看掛圖背誦這一自然段。

小朋友,你們知道還有什麼也會倒映在池塘裡嗎?

⑥句式訓練:( )倒映在池塘裡,像( )。

孩子的想象力是無窮的,讓學生想象還有什麼倒映在池塘裡,像什麼,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模仿文中句式進行說話訓練,進行了語言的積累。

3、學習第三自然段

能映出這麼多景物,真是 (引讀句子)。

三、總結全文

小朋友,小池塘美在“明亮”,大自然是美的,要靠我們用明亮的眼睛去發現。

四、誦讀課文,積累內化

1、利用插圖指導背誦。

2、閉眼想象背誦。

五、拓展延伸,自主探究

1、讓學生畫一畫小池塘的美景。

2、在晴朗的夜晚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觀察池塘、小河的景色,說給大家聽。

這一設計體現了培養學生跨學科的綜合表達能力,同時也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的理念。

六、說板書

本節課的板書設計,我運用形象的畫面和簡明扼要的文字將課文的主要內容列出來,使學生很容易地理解課文內容,這樣也突出了本課的重點、難點。

國小語文說課稿11

一、教材分析:

(一)內容簡介

人教版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八冊第2單元的《尊嚴》是一篇略讀課文。本課寫的是美國煤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路上,他飢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眼前的食品,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食物,從這件事可以領會到,只有尊重了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引導學生從年輕人樣子容貌形狀、行動和語言的句子中,領會到年輕人有抱負的思想;從傑克遜大叔對女兒的發言中,瞭解到這種自負的難得,是本課講授的重點和難點。選編這篇課文的目標是進一步訓練學生從內容中領會盡想的本領,同時使學生從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樹立自負、自強、自主的精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四個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運用“從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體會人物的品質。

3、情感目標:從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裡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處在向高年級過渡階段,應該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形成自主的學習能力。同時四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認識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易形成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這些對學習本課都是十分有利的。

三、教法與學法:

基於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採用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教學法,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夥伴的教學理念。

四、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

1、同學們,聽到過這麼一句話嗎?“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自然界它會給我們帶來豐收和喜悅;可有時它也會給我們帶來無情的災難。(課件)

(1)1959年至1961年我國發生了建國以後最嚴重的一次旱災,無數人因飢餓而死亡。

(2)1995年,尼加拉瓜發生火山爆發,使數千名災民流離家園。

(3)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亞海域發生了地震並引發了海嘯,遇難人數幾十萬,無家可歸的人不計其數。

2、各種災害過後,面對廢墟與荒涼,災民們飢腸轆轆。看著顆粒無收的'田地飢腸哭無淚。除了排成長隊,等待救濟,他們無計可施。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十飢腸轆轆、筋疲力盡的逃難人,有人將食物送到你面前,你會怎麼做?(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可是有一個年輕人他沒有這麼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讀完《尊嚴》這篇課文,你就知道了。板書課題:尊嚴

(二)自學質疑

l、自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根據閱讀提示自由讀書感悟,勾畫出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想一想,從這些句子中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讀懂的和不懂的問題。

3、質疑問難。

(三)小組合作學習、探究交流。

l、小組合作學習。重點通過年輕人的神態、動作、語言,想象他當時的心理活動,體會他自尊、自強的精神。學生在朗讀中提出不懂的問題,如食物擺在年輕人面前時,從他說的話裡,你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嗎?當聽說“沒活”時,他也會怎麼想?當聽傑克遜大叔說要他捶背時,他又會怎麼想?學生提出問題後再進行朗讀。

2、說一說、演一演、議一議(課件)

(1)說一說:讓學生自由說出文中自己最喜歡的語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在學生自由暢談後,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和欣賞即興表演“對話”部分。

(3)議一議:為什麼傑克遜大叔對女兒說:“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引導學生放開討論,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聯系實際說說自己的體會。

(四)交流收集有關“尊嚴”格言(課件出示)

尊嚴就是拒絕乞討;

尊嚴就是以自尊贏得別人的尊敬;

人必自敬,然後人敬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五)延伸拓展:(課件)

1、模仿格言的寫法,擬一條自己的人生格言。

2、課外找一找有關表現一個人有尊嚴的小故事來讀一讀

五、板書設計:這樣的板書設計既簡明扼要,又重點突出。

(以上幾個步驟的設計,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寬鬆、愉快的學習氛圍,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實現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構建了課內外聯絡、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課程體系,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健康的、自主的發展平臺。)

國小語文說課稿12

【教學內容及分析】

《可貴的沉默》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五組課文的第一篇,本單元的主題是“感受真情,關愛他人”。這篇課文對孩子來說,它是一篇“愛”的教育。課文以一課堂的教學程序為線索,以師生對話交流為載體,以孩子們的情緒變化為描寫的重點。課文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進行細緻生動的描述,講述的是:老師在上課時,發現幾乎所有孩子的爸爸媽媽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然而孩子們卻很少知道父母的生日。在孩子沉默之際,老師引導孩子們要學會關心父母,回報父母的愛。

【教學目標】

1、會讀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祝賀、神氣十足、左顧右盼、迅速、重複、安靜、沉靜、恰恰、緩和、外婆、建議、驚喜、表達、煩惱、享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沉默的可貴,學會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懂得關心父母、關心別人。

4、體會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

【重點和難點】

重點:體會沉默的可貴,懂得關心父母、關心別人。

難點:學習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教法與學法】

教法:創設情境,演讀探究;圖文結合,品讀感悟。

學法:品讀感悟,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描寫,體會孩子們的`情緒變化,理解沉默的可貴。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讀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祝賀、神氣十足、左顧右盼、迅速、重複、恰恰、緩和、外婆、建議、驚喜、表達、煩惱、享受”等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沉默的可貴。

3、體會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沉默的可貴。

難點:體會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同學們,是誰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是誰給了我們生命?誰是對我們最好的人?(答:母親,父親……)

2、誰能說說父母是怎樣愛我們的?(接送上下學,做飯、洗衣,給我們溫暖、關愛……)

3、大家看這幅圖片——生日蛋糕,熟悉嗎?我們一起來唱一遍《生日歌》吧。(大家可以邊唱邊回憶過生日的幸福畫面)

4、父母每年都給我們過生日,送祝福。孩子們,老師問大家:“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嗎?你給父母送過生日祝福嗎?”(沉默)

5、好,大家都沉默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6課——可貴的沉默。(板書課題)

6、沉默——說明同學們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沒有給父母送過生日祝福。那這種沉默為什麼還“可貴”呢?好,我們先來感知課文。

二、聽錄音,跟讀課文。

劃出生字、詞語和你最喜歡的語句。

3、分組演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文中的人物有“老師(我)”、“學生”、“家長”。同學們4人一組,一人演讀“老師(我)”,一人演讀“學生”,一人演讀“家長”,一人旁白。演讀後,思考並討論兩個問題,用自己的話寫下來。

1、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主題分析)本文講述了一位老師通過一節課,教導孩子們懂得並學會如何關心父母,以行動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的故事,課文告訴我們,在接受父母無私的愛的同時,也要懂得回報。

2、和小組成員交流自己的體會感受。

(讀文有感)沉默使孩子們領悟到最為可貴的東西:不能只會接受、享受父母的愛,更應該懂得關心父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給他們帶來快樂。

四、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1、我會讀(9個生字)

xùn yùn shà ?j ì

迅 速蘊 藏霎 時寂 靜

qià fàn zhìzhuō?fán

恰 恰 犯錯誤 稚拙煩 惱

2、我會寫(14個生字)

賀顧迅速復恰犯緩婆議達稚煩享

(學生寫到方格本或米字格中,教師巡視指導)

3、讀寫詞語

祝賀迅速重複沉靜恰恰緩和外婆建議驚喜

表達煩惱享受安靜蘊藏霎時寂然幼稚犯錯

4、理解詞義

異口同聲:形容很多人說同樣的話。

神氣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樣子。

左顧右盼:向左右兩邊看。

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

驕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情緒:人從事各種活動時產生的興奮的心理狀態。

索性:直截了當,乾脆。

阻止:使停止行動。

蘊藏:蓄積而未顯露或未發掘。

依然:依舊。

期待:期望、等待。

追逐:追趕。

赦免:依法定程式減輕或免除對罪犯的刑罰。

繼而:接著。

稚拙:幼稚笨拙。

寂然無聲:非常安靜,沒有聲音。

沉默不語:不說話。

四面八方:泛指周圍各個方面。

五、在“熱鬧”中感受愛——學習第一部分。

1、觀察插圖,你想到什麼詞?從哪些句子能體會到文中孩子們的心情??(興奮、熱鬧、爭先恐後、興高采烈……)

2、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品讀感悟:

(1)“知道!”“知道!”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2)他們驕傲地舉起了手,有的還神氣十足地左顧右盼。

(3)我的情緒迅速地傳染給了他們,他們隨著我一起點起數來,“15、16、17……”越點越多,越點越興奮,聲音越來越響,前排的孩子都回過頭往後看,幾個男孩子索性站了起來,我也不阻止他們。

(4)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樂地交談,談的內容當然是生日聚會、生日禮物、父母祝福……

3、師生討論理解

(1)給1—9自然段劃分層次,用自己的話概括層意:

?①第1自然段:交代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語言簡潔)

時間:上課時地點:教室裡

?②第2自然段:“我”提出問題,引出下文。(拋磚引玉)

?③第3—5自然段:孩子們對“我”的問題完全配合,而且很自信。

“異口同聲”:說明孩子們很高興。

“一片肯定的回答聲”:說明了孩子們正在享受父母的愛。

④第6—8自然段:“我”要數一數有多少孩子是爸媽給過的生日。

“提高了聲音”:點明“我”也有些興奮。

“驕傲”、“神氣十足”、“左顧右盼”:表現了孩子們滿足、高興、自豪。孩子們沉浸在父母的愛中,興奮、情不自禁。

⑤第9自然段:“我”點數的過程中,孩子們交談過生日的情景。

“越點越多,越點越興奮,聲音越來越響”:運用排比句,說明孩子們沉浸在回憶的幸福中,歡快、喜悅、幸福,非常興奮,當時的氣氛很熱鬧。

4、小組練習: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樂地交談,有的說:“_____________ ,”有的說:“___________________ ,” 還有的說:__________________。”

5、總結:課文第1—9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寫在課堂上,當“我”問孩子們父母是否知道他們的生日、是否向他們祝賀的問題時,他們都驕傲的回答“知道”“祝賀”。

六、師生交流,體會寫法。

1、寫法介紹:

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進行生動的描寫。

神態是人的一種行為,指人臉各部分的動作和變化“臉是人感情的晴雨表”,人的內心活動常常從人的臉部顯示出來。

抓住神態動作描寫,能使人物更加生動鮮活。

2、寫法透視:

本文在描寫人物時,恰當的運用了神態、動作等描寫手法。如第7自然段:“他們驕傲地舉起了手,有的還神氣十足地左顧右盼。”

課文的第14自然段,也用了神態、動作描寫,同學們可以課下認真閱讀體會。

七、拓展延伸

1、孩子們會感受愛了,但這還不夠。我想去尋找蘊藏在他們心靈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文中“我”還會給學生們提出什麼問題?課文的題目是“可貴的沉默”,孩子們為什麼會“沉默”?同學們課下可以認真閱讀課文的後半部分,去思考問題的答案。

2、父母的愛永遠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老師要求同學們完成一項“特別的作業”:

1、詢問:向親人和鄰居瞭解,你小時候父母是怎樣疼愛你的。

2、觀察:注意觀察父母平時的辛勞,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

3、回憶:開啟影集,找一找父母教自己走路、陪自己遊戲……的記錄。

八、佈置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詞句。

2、課後閱讀《愛的教育》,跟父母或老師交流你讀了之後的感受。

國小語文說課稿13

說教材

《落花生》是人教版第九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敘事散文記錄了作者許地山小時候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通過對花生好處的談論,以小見大,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雖然文章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和深奧的說法,卻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蘊含了豐富的人文精神。因此,對於本課的教學我從新課標出發,結合本單元的教學任務,本著“以學生為本”的精神,我把《落花生》的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技能目標: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懂得什麼是借物喻人。

2.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花生的默默奉獻的可貴品質,理解心靈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教學重點

由表及裡地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文章採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教學時應突出這一特點。

說教法、學法

良好的教學效果離不開教法和學法的和諧統一。語文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課程應是開放而有活力的。根據教學目標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選擇了多種教法和學法配合實施,體現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的特點,努力追求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1. 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和實物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形象的理解課文,真正的把握文章內涵。

2. 談話法。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課本和學生應是對話和交流的關係,談話法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樑,是我不可或缺的教學方式。

3. 朗讀法。語文課程應以讀為本,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指導,感受課文的深刻含義。

4. 練習法。好的練習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並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

5. 自主、合作、探究法。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生生交流,師生互動,解決重點問題。 教法和學法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本課採用以上五種主要的教法與學法,既突出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又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用活潑簡單的謎語匯入新課:同學們,老師請你們猜個謎語“麻屋子,紅帳子,裡面睡個白胖子”,誰能猜出謎底是什麼?學生猜出謎底後,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花生,讓同學們觀察,隨後我利用多媒體出示花生成長的圖片,邊出示邊講解課題:花生因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植物學上稱之為“落花生”。我這樣設計匯入,主要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二.整體感知,探究學習

本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展開記敘,這一環節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分析課文結構,然後師生交流,把課文分成以下三大段理解: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種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收穫節,併為過收穫節做準備; 第三段(第3自然段至最後):寫父親和我們品花生議花生,父親對花生的讚揚使我們對普普通通的花生產生了敬佩之情。

三.重點導讀,讀中悟理

注重閱讀體驗,加深理解,受到感情薰陶,獲得思想啟迪,是新課標的新要求,也是重要的閱讀教學策略。為了突破“由表及裡地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這一教學重點,我指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閱讀第三段品花生議花生:首先,學生齊讀,初步體會。並討論:姐弟們說到了花生的哪些好處?父親又說到了哪些?(兄妹們說“味美可以榨油便宜大家都喜歡吃”,這些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說的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卻是最重要的特點: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第二,多媒體範讀,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父親怎樣議花生?父親對花生的第一次議論,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的果實是否露在外面來比較,以突出花生即使是成熟了也無聲無息,不急於表露的品格。其中“鮮紅嫩綠”“高高的掛在枝頭上”和“埋在地裡”“矮矮地長在地上”形成鮮明對比,我再一次利用多媒體播放它們的對比圖片,並在圖片上用文字概括出果實的色彩、樣子以及果實生長的位置比較,幫助學生理解花生雖沒有桃子、石榴、蘋果的外在美,卻具有內在的可貴品質。為了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我把課文設計成填空,在課堂上和學生們一起做,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附:填空練習: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裡,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第三,分角色朗讀,深入體會:父親特別指出花生的最可貴之處,目的是希望孩子們能像花生那樣,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最後,我再次拿出花生讓學生們觀察,直觀的體會花生的樸實無華,感受它的可貴品質。

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自主學習是未來社會對人的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請同學們互相交流討論:父親說的“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和作者說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兩句話的含義。學生討論完之後,我請同學們說說自己的觀點,並注意引導學生在外表美和心靈美面前,應該更看重心靈美,更看重能實實在在為人民做好事。一個外表不怎麼美的人,要做出成績,得到大家的認可,也許比外表賞心悅目的人更難,但如能默默無聞、毫無怨言地去努力,給別人帶來好處,應該說更了不起,也更讓人敬佩。這時,我抓住時機,趁熱打鐵地告訴學生課文由議花生講到做人,以小事物闡述大道理,這種寫法就是借物喻人。這時,我在多媒體上打出兒歌: 姐弟種花生,居然收穫豐。 父親巧教誨,影響“我”一生。 我這樣做,目的是想利用淺顯易懂的兒歌,概括全文,突出文章借物喻人的特點,利於學生理解和接受。

五.拓展延伸,把握文章

佈置作業: 思考題:

1. 文中寫“種花生—收花生—品花生—議花生”四個過程,想一想哪些內容詳寫,哪些內容略寫,作者為什麼這樣安排?

2. 聯絡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想一想我們周圍的哪些人也像落花生一樣,樸實無華卻默默奉獻? 動手題:找出文中的好詞佳句,並會用好詞造句。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迴歸生活世界。我的作業有助於學生對生活進行反思、體驗,進而提升、完善。併為本課的第二課時埋下伏筆,做好鋪墊準備,幫助學生深度把握課文。體現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國小語文說課稿14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是劉傑,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小露珠》,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小露珠》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

《小露珠》《小露珠》一課巧妙地運用了童話所具有的特徵——奇特的幻想,採用了擬人化的寫作方法,寫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過程,以及小動物和植物對小露珠的喜愛,讚揚了小露珠的美麗、可愛以及大自然的和諧、融洽。課文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於一體,不僅使課文顯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富於藝術魅力,而且使兒童的思想得以啟迪,性情得以陶冶,知識得以增長,想象力得以發展,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很好的憑藉。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藉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小動物和植物都喜歡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小露珠的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品格。

4、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通過小動物們對小露珠的讚美和植物在小露珠的裝點下發生的變化,來感受小露珠的美麗、可愛,是本課的重點;而如何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則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環節1:匯入新課,我設計的導語是:你見過小露珠嗎?它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首先,教師請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

這為學生閱讀文字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接下來,教師請數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教師請其他學生邊聽邊圈畫出每段的關鍵詞句,理清文章脈絡,教師根據學生板書文章脈絡。(教師板書)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

環節3:研讀賞析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教師以多媒體出示問題,教師請學生先默讀在分組討論。

課文第一小節描繪了小露珠由夜幕降臨時出現到黎明時變成黃豆粒般大小的情景。我在讓學生讀懂這一小節的內容後,放出多媒體動畫,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我緊抓契機,要求學生模仿書上的句子用“越來越”說話,並在畫面下出示句式:“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我看得越來越 ___________”。學生剛剛目睹小露珠的動態演變過程,思維被激活了,有的說:“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我看得越來越清楚。”有的說:“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我看得越來越開心。”還有的說:“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我看得越來越入迷。”老我緊接著評價:“小朋友真是越來越聰明瞭。”

課後練習的第4題要求學生用“越來越”說話,以上教學緊扣這一要求,利用多媒體形象再現“越來越”的動態情境,而後因勢利導要求學生模仿說話,從而使學生造句注意前因後果,反映的內容具有情境性,具有時空氛圍,具有真情實感。這樣指導學生造句,不僅讓學生真正掌握了詞,會使用詞語,而且對學生的說話和作文能準確地表情達意也大有益處。

課文的2—4小節描寫了三個小動物來到小露珠面前讚美小露珠的情景,這三段話有兩個顯著特點:比方形象;動詞確切。為了讓學生感悟第2個特點,我放出多媒體動畫,學生從畫面上形象地看到:青蛙蹦到大荷葉上;蟋蟀爬到草稈上;蝴蝶落在花朵上。這時圖下出示三個句子,引導學生讀一讀,好好體會加點的詞把三個小動物的動作寫得多麼準確啊!

“蹦、爬、落” 這三個動詞生動地寫出了三種小動物不同的活動特點和生活習性。在以上教學中,這些知識不是靠老我空洞的講解傳授給學生,而是通過動畫讓學生心領神會,使字詞訓練落到實處,同時把學生引入課文情境,獲得美的享受。

課文第6小節描繪了一幅小露珠反射著霞光,使得所有的植物都變得格外精神、格外生機勃勃的美景。我在讓學生通過兩次自由讀充分感知這一小節的內容後,出示與這一小節的文字描寫相對應的迷人畫面,露珠還在植物的葉片上閃閃發光呢!這時老師讓學生從書上找出描寫畫面上美麗景物的句子,並體會怎樣把自己從圖和文中獲得的美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傳達出來。在學生美美地讀出相應的句子後,我帶著學生指圖複述,再建議他們當堂試背,學生熱情高漲,很快就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這段文字了。

在以上教學中,雖然學生看圖讀出的句子是直接從書上找到的,但這是經過理解內化了之後的產物。當課文中抽象的文字有了具體可感的畫面作為依託後,學生便積極主動地積累課文中的語言,並進一步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課文最後一節描繪的是小露珠變成水蒸氣離去時,植物們與之深情告別的場面。我放出多媒體動畫:看著向空中飄去的小露珠,向日葵向她點頭,白楊樹向她招手,喇叭花動情地吹奏著樂曲。此時我引發學生想象:如果你就是向日葵,白楊樹,或者喇叭花,看到小露珠要走了,你想說什麼?出示句式:我是________,我對小露珠說:“___________________。”課文學習至此,學生知道動物們喜歡小露珠,植物們更加喜歡小露珠,他們的情感也完全被調動了出來,有的講道:我是向日葵,我會對小露珠說:“小露珠,你回來吧,我們大家捨不得你走。”有的講道:我是白楊樹,我對小露珠說:“是你用身體滋潤了我們,把美麗獻給了我們,你真了不起!”還有的講:我是喇叭花,我對小露珠說:“你不光外表美,而且心靈美,我們會永遠記住你的!”

就這樣,我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進入角色,在引發切身體會的瑰麗遐想中使小露珠的形象漸趨高大,使自己的情感不斷昇華,也使課堂教學掀起空前的**,激越起情意濃濃、餘味無窮的美麗浪花。總之,四次運用多媒體動畫,涵蓋了詞、句教學、想象說話和誦讀訓練,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使整個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環節4:拓展延伸

好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

環節5:課後作業

好處:鞏固知識點(知識類)

發揮學生想象力,理論-實踐,學以致用(作文類)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如下:

小動物 閃 亮

喜歡 小露珠 透 明 外表美

圓 潤

植 物 無私奉獻 心靈美

國小語文說課稿15

【說教材】

《村居》是國小一年級下冊課本中一首普通的古詩。它是清代詩人高鼎寫春天景色的名篇,它的“春之景“和“童之樂”兩幅畫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人景交融的“春之圖”都融合在這一首“春之詩”中。它是寫景詩歌的代表作之一。我用了一個課時來完成這首詩歌的學習。

【教學目標】

1、瞭解詩歌的基本含義和詩歌的人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2、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詩歌。

3、詩歌拓展:以這首詩為跳板,讓學生在課外去收集自己感興趣的詩歌,並背誦下來,看誰背的又多又棒。

【說教法】

1、教授古詩:

因為這首詩是一首描寫春景的古詩,描繪了春天特有的景物,每句詩彷彿都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所以我讓學生採用畫“簡筆畫”的方法,畫出古詩中的各種景物,這樣用來加深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

2、古詩拓展:

這是這一節課的重點,讓學生把課外收集的古詩詞進行背誦和默寫,這樣讓學生既能把以前學過的古詩詞進行復習,又能把沒有學過的古詩詞先一睹為快,這樣的效果也比專門為了背誦而背誦要好很多啊。

【教學過程】

1、初步學文:

先指導學生去初步瞭解每句詩的大概內容,看看寫了那些景物,分別是什麼樣的。

2、畫圖學文:

在讓學生把這些景物結合詩句用簡筆畫畫下來,再把詩句寫在畫的旁邊,做到畫中有詩,詩旁有畫。

3、拓展學文:

利用學生的古詩積累來說說有那些寫春景的詩,寫景的詩……

【教學理論】

《村居》是一首寫景的古詩,再好的文字不如直觀的`畫面,又是學生親手畫的,能畫出來的學生相信對古詩應該有了相當深刻的理解。在新課改的春風下用一種寫生的方法來學習寫春景的古詩,相信這本身就比較有趣味吧!

讓每一首古詩變成一幅幅美麗,充滿色彩的畫卷,讓可愛的學生在其中自由自在的玩耍,讓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一.教材簡析 《黃鶴樓送別》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九冊的課文。本課屬於“文包詩”的形式,即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作情境。故事是詩歌的拓展和闡釋,詩歌是故事的濃縮和提煉,詩文互照,情景同現,的確是培養學生聯絡語言環境理解課文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教材。

課文共五個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寫李白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餞行的情景,後面的部分寫李白在江邊目送孟浩然登船遠去,觸景生情,吟詩抒情。

二、 教學目標

根據20xx年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蘇教版“文包詩”這一類文章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擬訂如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說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意思,並會背誦這首詩。

2、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逐步學會基本的自學古詩的方法。

3、情意目標:

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三、 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形象再現詩歌意境,感受詩歌深遠意境。

難點是:理解詩意,用現代語言來講說古詩的意思。

四、 教法與學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本課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根據本課教材特點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遵循“積極指導自學、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創造學習、前後聯絡、讀中感悟、角色體驗,從而真正掌握學習此類文章的基本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