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實用的說課稿範文彙編9篇

說課稿2.85K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說課稿範文彙編9篇

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

本節內容選自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教科書(必修)化學第一冊第五章《物質結構元素週期律》第二節。教材以1——18號元素為例,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半徑、主要化合價和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幾個方面,闡述元素性質的週期性變化,匯出元素週期律。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教材的教學安排在原子結構的教學之後,由於元素週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結構的基礎上歸納得出的,原子結構知識是研究元素週期律的理論基礎,如此安排,既有利於學生從本質上認識元素週期律,又有利於鞏固原子結構的知識。將本節教材的教學安排在元素週期表的教學之前,由於元素週期表是元素週期律的具體表現形式,它建立在元素週期律的基礎之上。

本節教材內容屬於基礎理論的教學,在學生學習了氧、氫、碳、鐵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鹼金屬、鹵素知識;原子結構的理論知識等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元素性質和原子結構的關係,揭示元素週期律的實質。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既能鞏固原子結構的知識,又能過渡引出元素週期表的教學,因此在本章教材中起承前啟後的作用;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可以促使學生對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概括、綜合,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同時也能使學生以此為理論指導,來探索研究以後將要學習的化學知識。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半徑、主要化合價和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的週期性變化。

(2)瞭解兩性氧化物和兩性氫氧化物的概念。

(3)認識元素性質的週期性變化是原子核外電子排布週期性變化的結果,從而理解元素週期律的實質。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對大量資料、事實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3)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

使學生了解元素週期律的重要意義,認識事物變化由量變引起質變的規律,對他們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四)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

(1)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規律。

(2)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變化的規律。

(3)元素週期律的實質。

2、難點: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變化的規律。

由於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規律是其他規律的基礎,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變化的規律為判斷元素金屬性強弱提供了理論基礎,因此是本節教材的重點。

二、學情分析。

到目前為止,學生已經學習了氧、氫、碳、鐵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還學習了鹼金屬、鹵素知識;初步接觸了原子結構的理論知識,這些為學好本節創造了必要條件。但本節教材內容較抽象,理論性強,為使學生真正理解及靈活運用,須加強演練。

三、教學方法。

為增強啟發性,教材不是直接給出週期律,而是通過課堂討論和邊講邊做實驗,引導學生對大量資料和事實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出週期律。

本節教材可分五步進行:

1、研究核外電子排布變化的規律性

將質子數1~18的元素,仿照表5—5的形式,取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和原子結構示意圖三項,依次在黑板上列出。然後向學生提問:從電子層數、最外層電子數兩個方面分析,同一橫行元素的原子結構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同一縱行元素的原子結構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已學過的鹼金屬和鹵素按上述規律應排入表格的什麼位置?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這些問題,從而發現規律,得出結論,並在小結時指出:如果對質子數大於18的元素繼續研究,同樣可以發現,每隔一定數目的元素,也會出現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象Na到Cl一樣從1個遞增到7個,最後到8個電子的現象,從而揭示核外電子排布規律的普遍性。

在以上教學過程中,適時引入“原子序數”的概念。

2、研究原子半徑變化的規律性

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原子半徑依啟發學生根據電學知識,推測當電子層數相同時,原子內正負電荷越多,靜電引力越大,因而次減小。然後對照教材表5—5,對有關資料進行驗證,並分析總結,得出結論。

3、研究元素主要化合價變化的規律性

組織學生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推測Li到F、Na到Cl的主要化合價。然後組織學生對照教材表5—5,驗證1~18號元素的主要化合價,並完成教材表5—8。

4、研究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變化的規律性。

(1)借鑑已學鹼金屬、鹵素的知識,介紹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組織學生回憶分析,從哪些實驗事實可以說明鹼金屬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金屬性逐漸增強;鹵素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非金屬性逐漸減弱,從而歸納總結出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

(2)推測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金屬性、非金屬性變化的規律性。組織學生討論並指出:當電子層數相同時,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最外層電子數從1遞增到8(或2),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原子核對最外層電子的吸引力逐漸增強,因而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即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3)實驗驗證對11~18號元素的金屬性、非金屬性變化進行實驗驗證及分析。建議增加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實驗。鎂、鋁與鹽酸的反應為邊講邊做實驗,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得出按鈉、鎂、鋁的順序,金屬性逐漸減弱的結論與上面的推論是一致的。教學中,通過Al2O3,Al(OH)3與酸、鹼反應的實驗引入兩性氧化物、兩性氫氧化物的概念,指出鋁雖是金屬,但已表現出一定的非金屬性,歸納教材表5—9。

在研究矽、磷、硫、氯等元素的性質時,教師可和學生一起從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以及跟氫氣反應生成氣態氫化物的難易程度歸納出表5—10,從而得出從矽到氯非金屬性逐漸增強的結論。

還應當指出,對其他元素進行研究,如從鉀到溴,從銣到碘,也會出現類似的結論: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而呈現週期性的變化。

5、概括元素週期律。

組織學生將本節內容歸納,總結得出元素週期律。

四、演示實驗說明和建議。

[實驗5—1]可以用鎂帶跟水反應,不要用表面已氧化的鎂粉跟水反應。反應前要用砂紙擦去氧化膜,反應時要加熱試管至水沸騰。鎂跟冷水的反應相當緩慢,這是由於鎂的化學性質不如鉀、鈉活潑,並且鎂跟水反應時在鎂的表面會形成一層難溶的氫氧化鎂薄膜,阻礙內部金屬繼續跟水反應。因此必須在加熱的條件下才能看到反應迅速地進行。

鎂跟水反應生成的氫氣量較少,不易點燃。為清楚看到氫氣泡,而不是加熱時由於水沸騰而產生的氣泡,應該在停止加熱,水不沸騰是立即觀察。

[實驗5—3]製取Al(OH)3沉澱時,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的量要恰當。如果NaOH的量不足,試管中殘留有AlCl3,當Al(OH)3跟NaOH溶液作用時,將會看到沉澱先增加後減少的現象;如果NaOH過量,試管中有部分Al(OH)3沉澱溶解,生成了NaAlO2Al(OH)3跟H2SO4作用時,也會看到沉澱先增加後減少的現象。上述現象都會影響學生對實驗的觀察,因此原則上AlCl3跟NaOH最好能完全作用,即所用3mol/LNaOH溶液和1mol/LAlCl3溶液的體積應相等。

建議學生思考:如果將1mol/LAlCl3溶液逐滴滴加到3mol/LNaOH溶液中,將會觀察到什麼現象?

五、佈置作業:

課本第101頁第一、三大題。

說課稿 篇2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70頁例3。

二、教學目標

1、學會用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2、能夠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學會用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活動設計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數學課堂。在學習新知識前,我們先來複習上節課的內容。

1、回顧求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請你找出下列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6和92和148和9

第一組:找6和9的最小公倍數,可以先寫出9的倍數,再從中圈出6的倍數,其中從小到大第一個圈出的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第二組:因為14是2的倍數,所以14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第三組:因為8和9只有公因數1,所以兩個數的積72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2、教學例3。

這節課,我們一起利用求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王叔叔在裝修房子時遇到了這樣的問題,請你認真讀一讀,題目中有哪些重要的數學資訊呢?(出示例3)

閱讀與理解:王叔叔裝修牆面用的牆磚是一個長3分米,寬2分米的長方形,要用許多塊這樣的長方形牆磚鋪成一個正方形,而且牆磚必須用整塊的,王叔叔想讓我們幫著找一找,拼成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分米?其中最小是多少分米呢?可以怎麼拼呢,一起試一試。

分析與解答:橫著鋪兩塊,我們先鋪一行,鋪成的圖形顯然不是正方形,再鋪一行,也不是正方形,那麼鋪三行呢?鋪成的圖形是正方形嗎?我們一起算一算,橫著鋪兩塊,它的長就是2個3,6分米,鋪了這樣的三行,豎著看就有3個2,它的長度也是6分米,不錯,我們鋪成了一個邊長是6分米的正方形。

那麼橫著鋪3塊可以嗎?再一起試一試,橫著鋪3塊,它的長是9分米,鋪兩行寬是4分米,鋪三行是6分米,鋪四行是8分米,如果鋪五行就是10分米,因為牆磚必須是整塊的,所以不能鋪成9分米的長度,也就不能鋪成一個正方形。

我們還可以這麼拼,橫著鋪4塊,鋪一行、鋪兩行,顯然都不是正方形,大家想一想,鋪幾行才能鋪成一個正方形呢?有同學說可以鋪6行,大家一起算一算,鋪6行是不是正方形?橫著鋪4塊,長就是4個3,12分米,鋪這樣的6行,就有6個2,也是12分米,真好,我們又鋪成了一個邊長是12分米的正方形。

通過鋪一鋪,算一算,我們鋪成了一個邊長是6分米的正方形,我們也鋪成了一個邊長是12分米的正方形,相信同學們還能鋪成其他很多不同的正方形,那麼為什麼橫著鋪2塊和4塊,都能鋪成正方形,而橫著鋪3塊卻不能鋪成正方形呢?請你仔細觀察,試著找一找,鋪成的正方形的邊長與長方形牆磚之間有什麼聯絡呢?

橫著鋪兩塊的時候,長是6分米,有2個3,我們也可以說6是3的倍數,像這樣鋪3行,就是6分米,有3個2,6也是2的倍數,鋪出的正方形邊長6分米既是3的倍數,又是2的倍數,也就是它們的公倍數。同樣,12分米既是2的倍數,也是3的倍數,也就是2和3的公倍數,所以它們能鋪成正方形。那麼,是不是邊長是2和3的公倍數就能鋪成正方形,如果不是它們的公倍數就不能鋪成正方形了呢?

我們一起看看,橫著鋪3塊牆磚時的情況。橫著鋪3塊,長9分米,是3的倍數,但不是2的倍數,所以另一條邊不可能鋪出9分米。因為9不是2和3的公倍數,所以不能鋪成正方形。

看來只要鋪成的正方形的邊長是2和3的公倍數,也就是鋪成的正方形的邊長是長方形牆磚長與寬的公倍數的時候,就一定能鋪成正方形。

2和3的公倍數有6、12、18……所以鋪成的正方形的邊長可以是6分米,12分米,18分米,還有很多不同邊長的正方形,其中最小公倍數6分米,就是鋪成的正方形的最小邊長。

回顧與反思:回憶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發現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把用整塊的長方形牆磚鋪成正方形的問題轉化成求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數學問題,同學們,你們掌握了嗎?

3、實際應用(練習十七5—12題、生活中的數學)

【P71—6】請你認真讀一讀,題目中有哪些重要的數學資訊呢?李阿姨要給花澆水,月季每4天澆一次,君子蘭每6天澆一次。李阿姨5月1日給月季和君子蘭同時澆了水,她想讓大家幫忙算一算,下一次再給這兩種花同時澆水應是5月幾日?同學們一定想到了,4和6的公倍數是同時澆花的間隔天數,因為是求“下一次同時澆花”,所以要取最小的間隔天數,也就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數。4和6的最小公倍數是12,所以下一次同時給兩種花澆水應是5月13日。

【P71—7】請大家先讀題,找出重要的數學資訊。好,我們一起來看,這些學生可以分成6人一組,也可以分成9人一組,都正好分完。說明這些學生的總人數是6和9的公倍數。又已知總人數在40以內,所以是求40以內6和9的公倍數。40以內6和9的公倍數有18、36,所以這些學生的總人數可能是18人,可能是36人。

【P72—10】接著請大家把教材翻到72頁看第10題,自己先嚐試獨立完成,看看大家能不能將這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相信大家一定做出來了。每隔幾分鐘發車即每過幾分鐘發車,3路車每過6分鐘發一次車,5路車每過8分鐘發一次車,在它們同時發車後,第二次同時發車過的分鐘數就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數。因為6和8的最小公倍數是24,所以兩路公共汽車過24分鐘第二次同時發車。

【P72—11】請大家認真讀題,解答出第1個數學問題後,再嘗試提出其他數學問題並解答。我們一起來看,爸爸跑一圈用3分鐘,媽媽跑一圈用4分鐘,女孩跑一圈用6分鐘。如果爸爸媽媽同時起跑,至少多少分鐘後兩人在起點再次相遇,這裡的“至少”就是取最小的間隔時間,也就是求3和4的最小公倍數,3和4的最小公倍數是12,所以爸爸媽媽至少12分鐘後在起點再次相遇。此時,爸爸跑了12÷3=4圈,媽媽跑了12÷4=3圈。根據題意,我們還可以提出爸爸和女孩,媽媽和女孩以及三人同時起跑,至少多少分鐘再在起點相遇,此時分別跑了多少圈。請你檢查一下,自己做對了嗎?

【P72—12】第12題是一道帶*號的選做題,讓我們一起挑戰一下吧!36可能是哪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請你先試著找一找,看看你能找出幾組。

我們知道當兩數成倍數關係時,較大的數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所以任意一個36的因數,除36以外,與36組合,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都是36。我們先寫出36的所有因數,即1、2、3、4、6、9、12、18、36。去掉36,其他因數與36組合,可以得到8組。此外,兩個數不成倍數關係的還有4組,分別是4和9,4和18,9和12,12和18。

【生活中的數學】我們一起看“生活中的數學”,用洗衣液手洗衣物時,一盆5升3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可以加入《最小公倍數例3》教學設計瓶蓋20毫升的洗衣液調勻。相機可以用《最小公倍數例3》教學設計秒的快門速度曝光,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粗細只有頭髮絲的《最小公倍數例3》教學設計的太陽能電池。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課後,同學們可以繼續尋找生活中與分數有關的例子,還可以尋找生活中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實際應用。

4、課後作業:71頁第5題、第8題,72頁第9題。

這節課就上到這裡,同學們,再見!

說課稿 篇3

我準備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思想,對本課時教學進行系統設計,重視教學過程,努力把教學內容、設計理論和對學生認知水平的定位融為一體,發揮課堂教學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獲得最好的發展。教學設計的內容是靈活多變的,教師在課堂上要隨機應變,可視課堂教學情況的變化而做出修正。

一、激情匯入新課

教師注意激發學生情感,感染學生,以情入課,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用親切的語氣和學生進行交談:世界上許多發明創造都來源於疑問,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俐略的偉大成就,就是從敢於提出疑問開始的。有哪位同學知道有關伽俐略的故事?請學生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匯入語:本節課我們來學習伽俐略年輕時代的一個故事。板書課題: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二、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分自然段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以課文為出發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教師可用啟發性語言鼓勵學生,如:這位同學讀得好極了!誰能和他讀得一樣好?你的聲音真好聽!培養學生讀書興趣。

2、自由讀課文,用鉛筆標記出不明白的地方,學生嘗試獨立閱讀理解。

3、質疑問難,集體討論。學生自由發言。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敢於嘗試,敢於提出疑問,敢於對問題嘗試解決。這既是學生應具有的品質,又是學生應具有的能力。學生要提高就需要學習,學會質疑,學會創造,而這個創造學習的過程恰恰是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思考,探索,讓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培養。不管學生提什麼問題,也不管學生想回答誰提的問題,只要願意回答,也不需要舉手,直接站起來說就行。教師都要注意引導學生,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提出的有的問題可以直接解決,如理解字詞方面;有些問題要在講讀課文過程中解決。如:

(1)伽俐略提出疑問的根據是什麼?

(2)伽俐略是怎樣想人們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那句話是錯的?這件事說明了什麼?

(3)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這個句子是什麼意思?

還有的問題當堂解決不了,如:亞里士多德是怎樣的人?對於這樣的問題,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還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查工具書或上網查詢,或向親朋好友諮詢,學生從這裡學到一個學習方法:課內沒有的知識要到課外去找,主動去解決問題。

三、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根據學生提出的疑問,多媒體出示重點句:

他想: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麼把這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這樣從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結論,這怎麼解釋呢?

1、提問:讀了這幾句話後,你有什麼感想?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交流。教師參與討論。再集體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這種多向動態的學習方式,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要精心組織指導,講究指導的內容、時機和方式。集體討論時,教師板書:如果那麼兩個不同的結論怎麼解釋?

2、伽俐略用什麼方法向人們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是錯的?人們在他實驗前有什麼表現?

找出有關語句。學生自學,小組內解決問題。教師儘量少講,甚至不講,哪怕學生表達得不很準確。也不要再去從頭到位的講,只做引導啟發即可。教師要給學生學習的主動權,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學習的狀態,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3、實驗時的情景怎樣呢?自己找出有關內容。

請學生模仿伽俐略上講臺表演。學生手拿鐵球,踩在板凳上大聲朗誦:伽俐略在斜塔頂上出現了。他右手拿著一個10磅重的鐵球,左手拿著一個1磅重的鐵球。兩個鐵球同時脫手,從空中落下來。同時按照要求去做,全體學生也會看到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時,課堂氣氛必然會活躍起來。教師相機引導:人們除了歡呼以外,會說些什麼?學生展開想象。

這樣開啟學生的思維,讓課堂成為他們想象的場所,教師注意引導和鼓勵,使課堂氣氛再一次活躍起來,讓所有學生在課堂上激情四溢。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有利於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發展。

4、多媒體出示句子: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思考:你從這句話中受到了什麼啟發?學生討論。

正是教師正確的指導,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慾望,學生從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和能力,遠遠勝過了教師課堂上的千言萬語。對學生來說,收穫盡在過程中。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本班幼兒對自己的身體器官很感興趣,常常會提出一些很值得思考的問題;有的孩子在大小便的時候竟忍不住好奇,偷偷看對方,甚至動手去摸……於是,我決定對孩子們現階段最為關注的話題作出正面的、積極的迴應,同時對學前教育階段如何開展啟蒙“性教育”進行探索,為此組織本次活動“身體的祕密”。

2、目標定位: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故目標既要符合幼兒身心特點和實際水平,又要具有挑戰性。我藉助本班幼兒對自己身體器官很好奇這個興趣點,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以《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定了三方面的目標:

(1)瞭解男孩女孩的區別,建立性別意識;認識公共場所男女標誌及其含義,讓幼兒正確區分。

(2)知道身體的隱私部位,不能隨便讓別人碰。

(3)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3、教學重難點:知道身體的隱私部位,不能隨便讓別人碰。

認識公共場所男女標誌及其含義,讓幼兒正確區分。

二、說教法

課改要求:課程內容與幼兒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相聯絡,關注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倡導幼兒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幼兒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本節活動採用多媒體教學法、觀察法、討論交流法、遊戲法等。

三、說學法

為了體現互動主體性的教育觀念,我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為提高認識,也鍛鍊了能力,昇華情感。學法有:

1、多媒體課件觀看法。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引發幼兒學習興趣,增加趣味性。

2、多渠道參與法。《綱要》指出,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引導幼兒聽一聽、看一看 、說一說等多種感官參與,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相關知識。

四、說活動流程

活動中我從激發幼兒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整合,讓幼兒和老師始終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

一、活動匯入,引出性別。

1、播放歌曲《我的身體》,幼兒隨音樂做律動。

2、課件出示男孩女孩圖片,遊戲《找不同》。

二、基本部分

(一)明確隱私部位

1、請幼兒觀看《蠟筆小新》,對小新隨便脫褲子的行為進行討論。

2、出示玩具洋娃娃,請幼兒指出身體的隱私部位。

3、課件出示男女泳裝圖片,演示並標識出男孩和女孩的隱私部位。

(二)認識公共場所中男女的不同標誌

知道了男女的性別和隱私,我們應該選擇正確的男女不同的場所。課件出示公共場所中男女的不同標誌,引導幼兒觀察幷認識。

三、結束部分

播放歌曲《我的身體》,幼兒律動,自然結束。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

《社會生活中的弱勢群體》 是教科版九年級第三單元,第七課中的第一個課時,這課時是學習好第三單元的前提。是對學生很好的道德教育課。

2,課標要求

知道 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夠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體、智慧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 解我國弱勢群體的概念;瞭解我國弱勢群體的主要型別及其生 活 狀況。

能力目標: 掌握討論合作的方法 ,學習觀察研究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 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敏感性,讓學生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培育關心他人的情感和價值取向。

4,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社會弱勢群體的概念,產生的原因和生存狀況,教學內容學生並不難理解,主要是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和多角度瞭解體會我國社會中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在學生了解與體驗中拓展其關心他人的情感和價值取向是本課的難點,不僅要使學生感受到祖國的溫暖,還要讓學生明白自己能為弱勢群體做些什麼。

二,說教法

採用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法,討論交流法,問題探究法等 。

三,說學法

閱讀思考,合作探究,體驗交流法等。

四 , 說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五 , 說教學過程 :

一,引入:看看他們

1,播放一組反映弱勢群體生活狀況的照片。

2,師問:你發現了什麼?

3 、教師:我們看到的這些人確實處在困境之中,他們是生活中的弱者,需要他人的尊重與幫助 , 其實 , 他們一直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注和關心 , 是全國人民想方設法幫助的物件 , 國際上為他們取了個名字叫“弱勢群體”,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他們的情況。 (目的:通過情境幫助學生感受弱勢群體。)

二,什麼是弱勢群體 (閱讀課本第 46 頁 ) —重點

1,弱勢群體的概念。

2 、弱勢群體的特徵。 (學生通過對課本的閱讀可明白。師生談話就可完成。)

三,我國的弱勢群體 —重點

1,在我國弱勢群體的主要型別有哪些?

2,這些弱勢群體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3,這些弱勢群體存在什麼困難?

列圖表幫助學生學習(先幻燈呈現空表格)

弱勢群體的型別

形成的原因

存在的困難

農村貧困人口

交通不便 , 經濟落後 ,

文化水平低

解決不了溫飽

農民工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遠離家鄉 , 舉目無親 , 遇到困難無人關照 ; 工資待遇比較低 , 生活條件艱苦 ; 缺乏醫療保障 , 就醫困難 ; 離開戶口所在地 , 子女入學受到限制等.

身患疾病和殘疾的人

身患疾病和身有殘疾

一些身患重病而又沒有醫療保障的人,因付不起醫療費而要忍受病苦的折磨;一些患有特殊傳染病的人,不但要忍受他人的歧視,生活在極度的痛苦之中;對於一些殘疾人來說,除了病痛之外,最大的痛苦是就業,他們往往因為無法就業而生活沒有著落.

遭遇災禍的人

自然災害 , 意外事故

抵禦災害的能力很弱,生活很困難。

城市下崗失業工人

技術不高,企業倒閉等

難以維持生計

( 本部 分 採用小組合作 、問題探究和 討論交流 的教學法完成,有三個問題都是重點,通過表格,學生可以很好地合作,學習效果明顯。)

四,感受祖國和人間的溫暖

教師:國家和人間為弱勢群體做了什麼(幻燈呈現)

國家 :九年義務教育免除學雜費, “ 兩免一補 ” ,取消農業稅,農村合作醫療,建青藏鐵路,幫助災區人民及災區的重建,制定保護弱勢群體的有關法律,等等. 只要有弱勢群體的地方就有國家的關愛!

人間 :

1 、集體:春蕾計劃,中國扶貧基金會,安康計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等。

2,個人:時代先鋒 ——— 姜麗娟 愛人天使 ——— 高耀潔 好人 ——— 叢飛等等

五,身邊的弱勢群體

教師:講姜麗娟等事蹟,問 : 聽了這些你們什麼想法?

教師:我們雖然沒有姜麗娟等人那麼大的力量,但我們同樣可以幫助我們身邊的弱勢群體。問:你知道我們身邊有哪些弱勢群體嗎?

教師:你會怎麼幫助他們(同學間說交流再告訴老師)

教師:一起看看別人是怎樣幫助身邊弱勢群體的(幻燈呈現)

(四、五環節重在突破難點: 在學生了解與體驗中拓展其關心他人的情感和價值取向 。分別從國家、個人與身邊激發學生關心他人的 情感和價值取向 。)

六,拓展與昇華

教師:讓我們在歌聲中再次感受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 播放《朋友別哭》 ( 由弱勢群體圖片合成的視訊 )

七, 教師總結

弱勢群體確實需要我們關注和關懷,所以我們要走進弱勢群體,和他們成為朋友,幫助他們走向自立、自尊、自強。

八 , 作業

為身邊的弱勢群體做一件事

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教材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節"摘果子". 本單元,是在認識了10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加減法,主要內容為10以內減法的學習.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學習 5以內的減法.教材通過摘果子的情境,將具體的現實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5-2=3,為以後10以內減法及更大數的減法學習做準備.根據數學課程及學生的實際情況,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在具體的活動與情況中,初步體會減法的數學含義,認識減法.

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減法,能用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初步感知減法與生活的聯絡,在運算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初步體會減法的含義,能正確計算5以內減法能運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正確計算5以內減法,並運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上.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教師在黑板上列兩個式子3+2,4+1,準備5個蘋果,然後叫兩名同學來做題,做對的可以吃到蘋果以資獎勵.

二,探究新知:

(1)讓班內的其他同學看5個蘋果,然後拿走兩個,讓同學們回答還剩下幾個,教師在黑板上列式子.

(2)講出減號的意義.

(3)讓學生說說是如何想的.

三,做練習:

(1)教師引導學生讀題,思考.

(2)讓學生獨立試做.

(3)教師給班級學生分組交流討論.

(4)全班彙總.

(5)教師總結並佈置作業.

說課稿 篇7

一、學生分析

剛進校的一年級小朋友絕大多數接受了良好的學前教育,10以內數甚至更大的數對小朋友來說並不陌生,但他們對數的實際意義的理解還不是很清晰。除此之外,部分學生在學前還不同程度地學會了1~10各數的書寫方法,具備了較好的知識經驗,為新課的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文具”一課是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的第五課時。如何從生活中抽象出數的概念,本節課起著重要的作用。教材藉助與學生學習息息相關的文具用品這一情境,通過找朋友的活動,使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是6~10的物體的個數,初步體會到數都是從實際中抽象、概括出來的,體會到數與實物的對應思想。在此基礎上,教材再通過數一數自己鉛筆盒裡的文具、寫一寫、說一說、畫一畫、填一填等數學活動,使學生掌握6~10各數的書寫方法,逐步讓學生體驗實物、符號、數字之間的聯絡,掌握數數的方法,建立數感。教學中要注意在學習活動中給學生充分運用數進行表達與交流的機會,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與生活的聯絡以及學習數學的愉悅。

1、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10的物體個數。

(2)學會6—10各數的讀寫方法。

(3)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的活動中感受數學的樂趣。

2、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讀數、數數。

難點:正確寫數。

三、教學手段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我採用情景教學法,利用動畫課件和數字卡片等來指導教學。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老師剛剛得到一個訊息,淘氣家新開了一家店,淘氣想邀請大家一起去看一看(課件),這就是他家商店所要出售的商品,大家能給這些商品取個名字嗎?……文具(板書課題)。

它們都叫做文具,請你仔細看一看,這個商店都賣哪些文具?現在請同學們開啟數學書10頁,數學書上出現了我們的數字朋友6,7,8,9,10。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方法數一數,連一連?(學生做一做)

老師在螢幕上也請出了數字朋友,誰願意把你的方法跟大家說一說呢?哪一種文具的數量是6?7?8?9?10?(回答時說一說你是怎麼數的?)大家數的非常的棒!

(設計意圖:讓學生先獨立進行思考並練習,然後在全班交流中學會數數,並瞭解到數數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使學生感受到同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辦法解決,有利於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同時在學習與借鑑中,學生能認真傾聽他人的想法,及時地評價、修正自己的思維方法。)

2、數一數自己鉛筆盒裡的文具。並告訴老師你是怎麼數的?在剛才的活動中,老師看到小朋友們很有次序地在數自己的文具,動作也很快,老師課後會獎勵每人一顆“優”章。

(設計意圖:通過數一數、說一說、寫一寫,把觀察與操作、思維與語言、具體事物與數學符號緊密結合起來,給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體會到數都是從實際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就在自己的身邊。)

3、那麼小朋友們再想一想,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能用6~10這些數字來表示呢?或者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些數呢?想一想、找一找。

(設計意圖:通過聯絡實際數一數、說一說的活動,營造一種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展開想像和思維的翅膀,利用原有的生活經驗,學會用數進行表達與交流,理解數的意義,培養數感,進而感受到生活中離不開數學,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價值。)

二、探索新知

1、我們已經認識了6—10這些數字朋友,你們會寫這些數字嗎?開啟書第10頁認真觀察,看一看這些數都是怎樣起筆,怎樣落筆的?在書上描一描,寫一寫。(學生獨立練習寫數字,師巡視指導書寫,糾正學生的書寫姿勢。)

2、誰來說一說在寫的過程中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或者你想提醒其他同學在寫哪個數字時要注意些什麼?

(設計意圖:數字書寫的規範是本課教學的難點。由於部分學生在學前班的時候初步學寫了這些數字,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了寫字教學,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學生經歷碰到困難、提出問題、合力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質疑習慣。)

三、智慧樂園

1、做數學書11頁1和2,(學生先說一說題意,再解答。)

2、做遊戲

(1)找朋友:出示一些物品,請小朋友快速的數出他們的數量,看誰的反映最快!

(2)排排隊:把小動物按照數字的順序排列。

(設計意圖:遊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將學習融入到遊戲活動中,學生樂此不疲,學習效果良好。這一環節通過師生共同開展找朋友的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發現數學知識,感受到實物、符號、數字之間的聯絡,同時體會基數與序數的意義,培養了學生初步的問題意識。)(3)我會數:1~10的數你會數嗎?

在生活中,什麼情況下會倒著數?(火箭發射視訊)現在老師也想倒數這十個數,要求每位同學在我數完前,把桌面收拾的乾乾淨淨,然後坐好姿勢。準備好了嗎?開始。

四、課堂總結

一節課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你有什麼收穫呢?

說課稿 篇8

指紋是每個人都有的,雖然它每天伴隨著每個幼兒,但是卻很少有機會讓幼兒去發現它的存在。指紋畫是用手指的指紋印作為繪畫的基本形,根據這個基本型進行想象創作,使之成為一個生動有趣的形象,這種繪畫形式新穎簡單、富於變化,具有其他畫種所無法獲得的新奇感和逗趣感,更容易引起幼兒濃厚的作畫興趣,讓他們切身感受到指紋的存在,發現原來用自己手上的指紋也能夠作畫。

結合大班幼兒喜歡想象、創造活動等特點,“指紋畫”趣味美術就是一種開發幼兒創造潛能極好的形式,它有利於幼兒對美術興趣的提高,有利於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再次,為了豐富幼兒對不同美術材料的探索,水粉顏料對於我班幼兒來說是第一次接觸,如果選擇過於複雜的繪畫過程,使幼兒會出現一下子無法接受的狀態,循序漸進,指紋畫中簡單的運用到水粉顏料,不僅操作簡單,而且富於樂趣,使幼兒對水粉顏料充滿好奇和興趣,為以後的教學開了好頭。

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因此,整個活動的目標都是圍繞幼兒掌握作畫方法和創作想象展開的,使幼兒在趣味美術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具體目標為:

1、進一步瞭解指紋畫的作畫方法,並嘗試將多個指紋通過添畫等手段組合成一幅美麗的指紋畫

2、對指紋畫產生濃厚的興趣,能大膽想象創作,注意畫面的整體佈局 教學的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幼兒能夠獨立學畫指紋畫,雖然在第一堂的指紋畫中幼兒已經接觸過指紋畫,但是大半幼兒不能很好的完成指紋畫,主要是他們對指紋畫的接觸不深,不能很好掌握它的技巧技法,通過本次活動,希望幼兒能夠更好的將其運用到活動中去。難點是讓幼兒嘗試將多個指紋形象通過不同的手段組合成一幅圖畫,畫面組合幼兒可能沒有接觸過,對於他們來說會有一定的難度,怎樣把畫面的佈局合理更是考驗著幼兒。難點解決:通過欣賞指紋畫的佈局和教師的引導,

幫助幼兒合理佈局畫面。

準備:

1、經驗準備:由於孩子是第一次接觸水粉材料,對其還有很多的不瞭解,因此特在此活動之前設計了一堂和指紋畫相關的活動,幫助幼兒瞭解指紋,瞭解水粉顏料和進行簡單的指紋印畫。

2、材料準備:彩色畫紙---為了使畫面更立體有趣味,選擇彩色畫紙會比白色畫紙效果更好,擦手布---幫助幼兒在換色時擦去手指上的殘餘顏色,印指紋所需的水粉顏料、細黑線筆---提供圖案的添畫,在教學過程中所要用到的作品圖等等教具

教學過程:

以講故事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過程,讓幼兒融入到故事中,跟著故事的主人公一起在探索指紋王國的同時,欣賞了解指紋畫,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一、回憶指紋畫,引出主題

出示教具指紋寶寶,讓幼兒回憶指紋畫,再次引出活動的主題“指紋王國”, 通過指紋寶寶要帶小朋友去指紋王國進行奇妙之旅,引起幼兒的興趣,為接下來的環節埋下伏筆。

二、奇妙的指紋王國之旅

以講故事的形式,探索指紋王國,將幼兒融入到故事中去,讓他們成為其中一員,更好地鍛鍊幼兒的想象能力。

1、載向指紋王國的火車,聽見火車的聲音引出故事,指紋火車是指紋王國特有的它是由指紋繪畫而成,讓幼兒在故事中知道自己是乘坐火車去的指紋王國,更讓他們瞭解到用指紋也可以創造火車形象。

2、指紋王國第一站----動聽的大海,由指紋寶寶帶領小朋友來到了指紋王國的第一站海邊,出示用指紋繪畫的作品圖,裡面有大海和很多指紋國的公民,通過方位的方式講述畫面,幫助幼兒在欣賞指紋畫的同時,對空間佈局有個初步的概念。提問:你知道海邊的美人魚是哪個指頭變出來的嗎?幫助幼兒瞭解回憶創造此指紋人物的過程

3、指紋王國第二站---碧綠的草叢,畫面跳轉,指紋寶寶帶我們來到了第二站草

叢邊,讓幼兒認識由指紋創造出來的各種形象,並講講它們的形態,讓幼兒感受畫面美,以便他們在自己組合畫面時表現畫面美。

4、令人好奇的第三站,讓幼兒充份發揮想象,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想一想第三站會去了哪裡?

三、通過已出示的實物形象,幼兒自己想象創作第三站

由於我班幼兒對抽象物體創造能力的限制,作畫環節還是以畫面的`整體佈局為主目標,其次能夠發揮合理的想象,大膽創作,為了幫助他們更好的繪畫,特提供了一些指紋的實物形象,希望能力較弱的幼兒能夠通過給出的實物形象組合成一幅合理的畫面圖,而能力較強的幼兒能夠通過實物形象大膽聯想,創造出指紋國的第三站。

四、交代要求,幼兒作畫

雖然幼兒已經有了一次的指紋畫經歷,但是接觸不深,還是需要提醒強調指紋畫的一些特性

五、結束活動

延伸活動:

將幼兒繪畫好的作品展示,請作畫的幼兒根據繪畫內容講一講第三站指紋寶寶帶我們去了哪裡?讓其他幼兒欣賞作品的同時,能夠看到別人不同的想象空間,和鍛鍊了講述畫面幼兒的語言能力

5、

說課稿 篇9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比的基本性質》。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章是九年義務教育數學六年級第一冊第三章比和比例,之前已經學習了分數,通過本章的繼續探討將為今後學習正比例函式和反比例函式等打下必要的基礎。我講的是第三章第二節比的基本性質,這一節分兩課時,我主要說的是第一課。這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比的意義,比和分數、比和除法的關係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和除法的商不變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在比和比例這章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知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學生的認識發展規律,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讓學生經歷發現、總結比的基本性質的過程,在感受和理解比的基本性質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使學生在小組探究中掌握運用比的基本性質把一個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的方法,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尊重學生的個性,注重演算法多樣化,使學生在交流、爭論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

過程與方法:

1、經歷比的基本性質的探索過程,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從“特殊”到“一般”的規律,將未知轉化為已知,合理運用歸納思想、整體思想,發展學生的逆向思維,滲透探索問題的思想與方法;

2、在形成猜想與作出決策的過程中,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發展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本節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高高興興地進入數學世界,在探索中激發興趣,從發現中尋找快樂;

2、培養學生做事、待人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良好習慣;

3、由舊知識引入新知識,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並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通過由舊到新、由新到舊的訓練發展學生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比的基本性質及運用比的基本性質進行化簡,通過同學們自主探究,突出重點;

難點:運用比的基本性質計算,通過師生交流互動突破難點。

四、教法與學法:

教法: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基於本節課的特點:有分數的基本性質作為基礎,我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

學法:從猜想——合作交流驗證——發現,即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教學情景,注重教師的導向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五、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1.創設生活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

上課開始,我詢問學生:“同學們喜歡喝菓珍嗎?”大部分同學會說願意並會表示他們願意喝更甜一些的。這時我會適時的向學生說明其實小明同學和大家一樣也喜歡喝甜的菓珍,這不小明的媽媽給小明準備了三杯菓珍,但只能選擇其中的一杯,哪杯甜呢?這下難壞了小明,聰明的同學們,你們願意幫助他嗎?多媒體課件演示:第一杯100毫升的水,10克菓珍;第二杯200毫升的水,20克菓珍;第三杯400毫升的水,40克菓珍.同時我也以此在講臺上做了這個實驗,同學們會興致盎然,想盡各種辦法幫助小明。

(這樣的設計意圖是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熱情的,都是樂於助人的,尤其是願意幫助同學解決問題,因此一聽說幫助同學,學生會產生極大的興趣,興趣就是學生思維的原動力,只要有興趣,就會產生創造性的源泉。另外小明的困難又是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這有利於學生憑藉生活經驗主動探索,實現生活經驗數學化,同時又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

2.引導學生髮現規律,總結比的基本性質

同學們幫助小明解決問題,有的利用商不變性質,有的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學生在師生互動中說出商不變性質,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內容。螢幕出示文字內容。我接著詢問在分數的基本性質裡,有哪些關鍵詞?在商不變的性質裡,有哪些關鍵詞?缺少他們行嗎?為什麼?通過類比讓學生想到比的基本性質,從而引出課題。

(這樣的設計意圖是先通過學生回憶已學舊知,進而猜想比的基本性質從而引出課題,放飛了學生思維,讓他們自主地依據已有知識經驗,在觀察、合作、猜想、交流中展開合理的想象與多角度思考。)

接下來,讓學生觀察商不變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猜一猜,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質應該是怎樣的呢?小組討論,學生根據討論結果發表意見,師生共同總結比的基本性質的內容。最後強調學習了比的基本性質,哪些詞語是很重要,提醒同學們注意“同時、相同、0除外”這些關鍵詞。

(這樣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體會到充分利用已有知識自學新知的學習方法,進一步弄清了比、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絡與區別。然後通過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共同完善比的基本性質,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領悟了利用舊知學習新知的學習方法,溝通了知識間的聯絡,又培養了學生初步的類比推理能力。)

3.理解最簡整數比

通過類比讓學生明白利用商不變性質,我們可以進行除法的簡算;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我們可以把分數約分成最簡分數。同樣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小組討論怎麼理解“最簡單的整數比”這個概念?然後達成共識:(1)是一個比;(2)前項、後項必須是整數,不能是分數或小數;(3)前項與後項互素。

(這樣的設計意圖是“最簡單的整數比”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所以先類比然後讓學生討論最後對這個概念產生共識的方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互動交流中自發地嘗試利用已有的知識來解讀新概念。)

4.教學例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例1 化簡下列各比:

(1)(2) 0.65:1.3 (3) :(4)1.25升:375毫升

化簡之後讓學生小結(1)分數的化簡,用約分方法就可以;

(2)兩個小數的比,通常先化成整數,再化簡;

(3)帶分數與分數的比,先將帶分數化成假分數,然後再化簡;

(4)兩個同類量的比,單位不統一時,先化單位一致,再化簡。

(這樣的設計意圖是試圖通過對較簡單的整數比的化簡,給學生一個運用性質解決具體問題的範例,讓每個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方法及過程,相互討論分析,提示知識規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合作中學生互相幫助,實現學生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往能力。)

5.實踐練習,鞏固知識

練習1 小蝸牛找家(口答)

六個家分別是6:30, 0.1:0.4, 2:6, 2:8, :1, 16:20

五個蝸牛分別是4:5, 1:3, 1:4, 1:5, 2:3找到後連線起來。

(這樣的設計意圖是使原來枯燥乏味的數學題有了“趣味性”,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親切感,從而調動課堂氣氛。)

練習2 填空

1、3:8=(3×2):(8×□)

2、15:10=(15÷□):(10÷5)

3、5:3=(5×□):(3×□)

(這一部分的設計意圖是使學生加深對比的基本性質的理解,尤其是最後一題使學生在填空過程中體會到可以填“除0以外的所有相同的數”,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

練習3判斷下列各題

(1) 16 ︰4的最簡比是4。 ( )

(2) 5︰2.5 的比值是2。 ( )

(3) 6 ︰0.3 的最簡比是20 ︰1。 ( )

(4)比的前項和後項都乘或都除以相同的數,比值不變。 ( )

(這一部分的設計意圖是題目的多樣性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比的基本性質的概念。)

練習4化簡下列各比

(1)48:64 ; (2)4.6:6.9 ; (3)220cm:1.1m ; (4)1.5升:720毫升

(這一部分的設計意圖是進一步鞏固知識,使學生清楚化簡比它是為了得到一個最簡單的整數比,結果可以寫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但不能寫成帶分數、小數或整數的形式。求比值是為了得到一個數,結果可以寫成分數、小數,也可以是整數。)

拓展練習:

為迎世博完成一批紀念品製作,甲單獨作20天完成,乙單獨作30天完成。

(1)寫出甲、乙完成這批紀念品製作所用的時間比,並化簡。

(2)寫出甲、乙完成這批紀念品製作的工作效率比,並化簡。

(這一部分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從實際出發,根據解決問題的條件作全面分析,周密思考,提高了學生全面分析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目的是培養學生辯證地看問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6.課堂小結,回顧所學知識

比的基本性質,是同學們通過自己主動探索,合作研究發現的,並能根據這一性質解決實際問題,回顧我們的學習過程,誰來談談你的收穫和感受。

(這一部分是對學生學習的一種激勵評價,使學生體驗到主動探索,獲取知識的喜悅,激發了學習興趣,樹立學習自信心。)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各們老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