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將心比心》說課稿

說課稿1.57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將心比心》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將心比心》說課稿

《將心比心》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將心比心》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課文,文中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一、在商店裡,阿姨幫奶奶推開沉重的大門,希望自己的母親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二、母親去醫院打針,寬容與體貼沒把針打好的實習護士,是希望別人也能這樣對待即將當護士的女兒。)揭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文中最為感人的是兩處人物的語言描寫,作者通過這兩個事例中的人物對話的描寫來告訴學生: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二、說教材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因為這篇課文主要是通過事例來揭示做人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正確的將課文讀熟。

2、通過學習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理解和寬容。

只體會“將心比心”這一成語的意思,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難,我覺得真正難的是感動學生,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將心比心,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這一學習目標可以很好的讓學生從課文內容中更進一步去理解“將心比心”的意義,從而把它用

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3、進一步培養學生獨六閱讀的能力認真聽別人發言,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和表達能力。

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文中兩處人物的語言和結尾的重點段。 難點:深入理解課文,理解“將心比心”一詞並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三、說教法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應以學生自讀為主,所以我用引導法教學。教學中,我會以學生讀和說為主,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去理解,要求學生讀不順的地方多讀,不理解的地方同桌或小組間討論,解決不了的請教老師,教師再給予引導。

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揭課題

(二)初讀課文

為了達到“讀課文”這個目標,在教學中我主要安排了以下這幾個環節:

1、自由朗讀

朗讀時採用難讀的地方作上記號多讀幾遍,不會的輕聲身別人請教的辦法。檢查朗讀時我會提醒學生難讀的地方,要求他們多讀幾遍或進行領讀。

2、個別檢查

指名學生讀課文,看看學生是否已將課文讀通,讀的時候可採用這樣的方式:點出幾個學生,讓他們一人一段接讀課文。個別檢查後讓全班學生齊讀課文。

(三)品讀課文,深入理解

1、再讀課文,說說故事

a、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後將文中故事複述出來。

(我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讓學生充分的瞭解故事內容並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b、學生說說自己讀後的感受

(這樣做可以加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進一步瞭解學生對故事的理解程度)

2、想一想:課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用“ ”劃出,並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3、說一說:交流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

要求:a、要說清楚自己感動的原因。

b、其他同學說的時候要注意傾聽,聽後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問。

(說一說這個環節是對學生進行說話交流能力和傾聽習慣的訓練

4、抓住重點段,層層深入的朗讀

a、學生分角色朗讀文中兩處人物的對話。

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要讀出文中人物當時的心情,讓學生進入到文中人物的角色中去,讓他們在讀中悟,悟中讀。

b、多次引讀結尾段,以產生層層深入的效果打動學生的心靈。 這一段是文中的重點段,我要求學生反覆朗讀,目的是想讓他們在讀中悟出真理並且在熟讀的基礎上把這一段記下來。

5、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更深一層感悟“將心比心”的內涵 這一點是教學中的難點,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身邊有哪些事情是能夠體現“將心比心”的,另外我會設一個生活中常見的情境故事,讓學生說說應該怎麼去做,看看學生是否已經真正領會“將心比心”的內涵以及課文所要傳授的意圖。

(四)再讀課文,總結

1、生有感情的齊讀課文

2、師總結歸納

五、說板書

板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因為本篇課文是閱讀課文,所以我沒有特別的去設計別樣的板書,只是很普通的板書,但在上課過程中,我會根據需要在黑板上將重點的詞句寫出並講解。

板書:

故事一

故事二

人物:阿姨、奶奶

人物:母親、實習護士

事情:阿姨幫奶奶推開沉重的商店大門 事情:母親寬容沒把針打好的實習護士 從這兩件事中,你從中受到了什麼啟發?

《將心比心》說課稿2

1、教材的地位。

《將心比心》一文,屬於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課文,我想編者之所以將它放在這個位置,是因為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在識字能力、課文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能夠較為輕鬆地體驗文章的情感和態度,並能學以致用。課文分三個自然段,條理簡明而清晰。主要用兩個簡單的故事來講述將心比心這一做人的道理,教育我們做事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 題,這樣社會才會更和諧。

2、教學目標。

首先通過讓學生預習課文解決生字詞的問題,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熟練運用。其次,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學生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理解將心比心的真正含義,同時贊同這種價值取向,並且使學生有見賢思齊的傾向,為這種價值觀所同化。能將文中所學順利運 用到實際生活中。

3、教學重難點。

在對教材有了很到位的瞭解後,我確定瞭如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是:體會文中 關鍵的詞語以及作者所流露出的情感 (如:輕輕地,溫暖;一直等);理解並做到將心比心。

(2)教學難點是:去實踐將心比心。畢竟作為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心、智等方面都不夠成熟,對是非的辨別能力不強, 雖然能夠認識和理解,但並不一定能夠做到。這就需要教師多做引導,即時糾正,重複多次展現積極的價值觀。

4、教法與學法。

首先可以通過對將心比心這一詞的理解,引申出與之相應的故事,並且做一定的總結,讓學生切實體驗什麼是將心比心。在此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討論,交流。這樣既有利於在學生心 中形成基本的框架,同時又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在理解文章中體現人物情感的句子時,教師可以範讀,帶領學生一起體會。最後,和學生再次討論,在學習了這篇課文後有和感受 或者收穫。學生如何學是一個關鍵問題。首先通過預習,讓學生了解相關的事蹟和知識;其次,在課堂 的一開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說說自己的親身經歷,這在增 強表達能力,增進彼此情感的同時,學生了解了更多與課文主題切合的知識。也更有利於運 用。最後,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體會文章內涵。

5、教學過程說法與演示。

課前談話(自由)。

(1)討論匯入,揭示課題 你對“人”字的理解是什麼樣子的?能舉例具體說說嗎?(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 撐。 生活中, 我們用理解、寬容與關愛對待一個個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 一段默默地祝福, 一句輕輕的問候,一次緊緊地依偎,一聲深深的安慰。都是“將心比心”的表現)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今天的課文,也講述了兩個感人的故事(板書:將心比心)

②自由讀文三分鐘,讀完後告訴老師和同學你知道了什麼?(先讓學生自由練讀難讀的地點,然後隨機重點引導:故事主要寫了哪兩件事?經歷了這兩件事的“我”,心裡有什麼感受?)

(3)感悟課文,品味語言。

如果你也親身經歷著這兩件事,你的心裡也會感到暖暖的對嗎?事情的哪些地方溫暖了你的心?請在這些地方做上記號。

①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讓你有了溫暖的感覺?

A、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鬆手”(感悟措辭:沉重、一直) 。

B、句子:“阿姨對老奶奶說的話。 ”

②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讓你有了溫暖的感覺?

A、 “一天……湧到嘴邊的話”:

a、如果你遇到了這樣被紮了兩針的情況,你會怎麼樣?

b、感悟“平靜”中的母親當時心裡怎麼想?

B、 “只見……果然成功了” :

a、感悟“不要緊,再來一次”的豐富內涵。

b、品讀。

c、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③“母親拉著……這段最後”:

a、感悟第二次的“平靜”。

b、現在我的心情是溫暖的是幸福的,一開始我的心情就這樣嗎?

(4)體會文中的真實情感。

①朗讀品情 。

A、阿姨對奶奶的話。“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 (也有人為她開門。) ”

B、媽媽對護士的話。“這是我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 勵。)”

②再讀激情:我們應該這樣想著:是啊,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 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③教師範讀。

(5)昇華、總結。

① 教師提問: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為應該在你的心中裝入一個份量最重的什麼詞?

②學生回答,逐一板書。(幫助、關心、寬容、理解、信任、鼓勵、支援、尊重……)

③結課:同學們,讓我們彼此接納、將心比心,享受愛與被愛的快樂與幸福吧。

6、板書說明與演示:

(1)課題:將心比心。

(2)理解關鍵字詞:一直 沉重 輕輕地 平靜地 溫暖 等。

(3)理解關鍵句子:她正在注視著護士額頭上細細的汗珠,等。

(4)品味含義深刻、情感真摯的句子:

①“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 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

②“這是我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科大學讀 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 容和鼓勵。”

(5)我的收穫:……

《將心比心》說課稿3

1、教材的地位

《將心比心》一文,屬於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下冊課文,我想編者之所以將它放在這個位置,是因為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在識字能力、課文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能夠較為輕鬆地體驗文章的情感和態度,並能學以致用。課文分三個自然段,條理簡明而清晰。主要用兩個簡單的故事來講述將心比心這一做人的道理,教育我們做事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社會才會更和諧。

2、教學目標

首先通過讓學生預習課文解決生字詞的問題,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熟練運用。其次,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學生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理解將心比心的真正含義,同時贊同這種價值取向,並且使學生有見賢思齊的傾向,為這種價值觀所同化。能將文中所學順利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3、教學重難點

在對教材有了很到位的瞭解後,我確定瞭如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體會文中關鍵的詞語以及作者所流露出的情感(如:輕輕地,溫暖;一直等);理解並做到將心比心。

教學難點是:去實踐將心比心。畢竟作為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心、智等方面都不夠成熟,對是非的辨別能力不強,雖然能夠認識和理解,但並不一定能夠做到。這就需要教師多做引導,即時糾正,重複多次展現積極的價值觀。

教法與學法

首先可以通過對將心比心這一詞的理解,引申出與之相應的故事,並且做一定的總結,讓學生切實體驗什麼是將心比心。在此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討論,交流。這樣既有利於在學生心中形成基本的框架,同時又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在理解文章中體現人物情感的句子時,教師可以範讀,帶領學生一起體會。最後,和學生再次討論,在學習了這篇課文後有和感受或者收穫。學生如何學是一個關鍵問題。首先通過預習,讓學生了解相關的事蹟和知識;其次,在課堂的一開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說說自己的親身經歷,這在增強表達能力,增進彼此情感的同時,學生了解了更多與課文主題切合的知識。也更有利於運用。最後,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體會文章內涵。

教學過程說法與演示

課前談話(自由)

一、討論匯入,揭示課題你對“人”字的理解是什麼樣子的?能舉例具體說說嗎?(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生活中,我們用理解、寬容與關愛對待一個個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輕輕的問候,一次緊緊地依偎,一聲深深的安慰。都是“將心比心”的表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今天的課文,也講述了兩個感人的故事(板書:將心比心)

2、自由讀文三分鐘,讀完後告訴老師和同學你知道了什麼?(先讓學生自由練讀難讀的地點,然後隨機重點引導:故事主要寫了哪兩件事?經歷了這兩件事的“我”,心裡有什麼感受?)

三、感悟課文,品味語言

如果你也親身經歷著這兩件事,你的心裡也會感到暖暖的對嗎?事情的哪些地方溫暖了你的心?請在這些地方做上記號。

(一)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讓你有了溫暖的感覺?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鬆手”(感悟措辭:沉重、一直)。

2、句子:“阿姨對老奶奶說的話。 ”

(二)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讓你有了溫暖的感覺?

1、 “一天……湧到嘴邊的話”

(1)如果你遇到了這樣被紮了兩針的情況,你會怎麼樣?

(2)感悟“平靜”中的母親當時心裡怎麼想?

2、 “只見……果然成功了”

(1)感悟“不要緊,再來一次”的豐富內涵。

(2)品讀

(3)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3、 “母親拉著……這段最後”

(1)感悟第二次的“平靜”

(2)現在我的心情是溫暖的是幸福的,一開始我的心情就這樣嗎?

四、體會文中的真實情感

1、朗讀品情

(1)、阿姨對奶奶的話。“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

(2)媽媽對護士的話。“這是我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

2、再讀激情:我們應該這樣想著:是啊,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3、教師範讀

五、昇華、總結

1、教師提問: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為應該在你的心中裝入一個份量最重的什麼詞?

2、學生回答,逐一板書。(幫助、關心、寬容、理解、信任、鼓勵、支援、尊重……)

3、結課:同學們,讓我們彼此接納、將心比心,享受愛與被愛的快樂與幸福吧。

板書說明與演示

一、課題:將心比心

二、理解關鍵字詞:一直沉重輕輕地平靜地溫暖等

三、理解關鍵句子:她正在注視著護士額頭上細細的汗珠,等

四、品味含義深刻、情感真摯的句子:

1“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

2“這是我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

五、我的收穫:……

《將心比心》說課稿4

一.說教材

《將心比心》一文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閱讀課文,本文以“將心比心”為題,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根據文章的特點,我為本課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將心比心”的意思,懂得人與人之間應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根據教材編排和教材本身的特點,我確定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是:根據課文的兩件典型事例,體會“將心比心”的意思。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為:

1、抓住重點語句進行朗讀、體會,組織學生討論。

2、結合典型事例,鼓勵學生大膽表達。

學法指導為:

通過閱讀思考、合作交流、展示點評及擴充套件練習說話,培養學生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我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特點,為了突出“聽說讀”的訓練,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劃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匯入,揭示課題。

我以身邊的小事引出學生的回答,我的評價緊扣課題的意思,以引出今天的課文,同時板書課題:8。*將心比心,並讓學生齊讀課題,隨之提問:這兩個心字的意思相同嗎?是將誰的心比誰的心呢?以此過渡到新課中來。

(二)檢查預習,鞏固基礎知識。

檢查預習的方式由小老師抽查,可以鍛鍊學生的能力,也可以初步瞭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在歸納事例時,我相機板書重點內容。

(三)合作探究,體會事例,理解“將心比心”。

在這個環節,我主要設計了兩個探究點和一個課堂延伸訓練點。為了讓學生在理解事例中體會“將心比心”的含義,我又在前兩個探究點中分別安排了兩個小點和一個補充訓練,補充訓練是針對全班同學而設計,由點評學生引導解答,以幫助學生理解,也達到訓練學生“聽說”能力和培養“小老師”的講解能力。

此外,為了讓學生進一步對課題的理解,我小結了全文,點明瞭中心。為了鞏固學生的理解,我安排了分享生活中”將心比心”的事例。

(四)當堂訓練

這個環節重點安排了理解課題的練習和寫話練習。模仿課文的語言描寫,寫幾句人物的對話,選用第二題中的短語,注意對話語中提示語的位置。

(五)說板書

板書設計針對課文內容,我設計了這個板書(出示)

8*將心比心

阿姨為奶奶開門

溫暖

母親鼓勵實習護士

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又有利於對課文內容一目瞭然,更突出了課文的主旨。

最後,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有助於我的進步,謝謝大家!

《將心比心》說課稿5

尊敬的評委們、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將心比心》,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將心比心》是國小人教版四年級第八冊第八課的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生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已經能自讀自悟課文。本文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即阿姨幫助奶奶推開沉重的大門、母親鼓勵實習護士扎針,使學生明白“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的人生哲理。

二、教學目標

在本環節,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目標:

1、四年級處於第二學段,第二學段的閱讀方法是“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默讀課文。”所以我第一條教學目標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文中兩處人物的語言和結尾的重點段。”

2、本課語言通俗,而且沒有生字僻詞,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說比較容易理解課文內容。我覺得難的是感動學生,讓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將心比心,從文字中受到德育的薰陶,是教育學生的主要目標。所以我定下的第二條教學目標是“通過課文的學習,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在平時的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3、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針對學生實際情況,以學段目標為依據,我定下的第三條教學目標是“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認真聽別人發言,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要求,我確定本課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本文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與文字人物的對話交流,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薰陶,這是教學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通過體會文中人物語言而使表達產生感人的效果。

三、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情景匯入——初感課文——深入體會——課外延伸。

(一)情景匯入

我以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一段公益廣告——媽媽,洗腳 做為切入點,向學生提出“從片中,你看到了什麼?”通過學生的發言,從而揭題。這樣的匯入設計,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營造課堂氣氛,對揭題鋪下了墊筆。

(二)初感課文

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是“初步學會默讀”。所以我對學生提出“讀正確、通順,在不懂的地方做記號”的閱讀要求後,讓學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提出的問題“課文寫了哪幾件事?”這個環節的設計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三)深入體會

在初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幾個問題“課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找出來用?——?劃出,並寫出自己的感受。”“文中誰令你感動?”“阿姨,母親是怎樣做的?怎樣說的?”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找出重點語段,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在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質時,我設計了“移情體會”的環節,提出“如果這位阿姨沒有這樣做,結果會怎樣?”“如果媽媽責備,甚至辱罵那位護士,結果會怎樣?”這兩個“如果”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換位思考,切身體會文中受幫助的奶奶和受鼓勵的實習護士的感激之情,更體會到阿姨“處處為他人著想”和母親對護士的“寬容、理解、鼓勵”高貴品質。這個環節的設計揭示課文的主題,同時實現課文的教學目標和突破課文的重點、難點。

(四)課外延伸

學生受到課文中人物的品質影響,然後讓他們走出文字,聯絡生活實際,提出“生活中,有這樣將心比心的事嗎?模仿課文中的語言描寫,說幾句人物的對話。讓學生交流,說一說,不僅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陶治了他們自己的心靈,同時實現了本課教學的目的,認識到“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接著讓學生試著說說“將心比心”這個成語的理解,體會“將心比心”指的是用自己的心比別人的心,為他人著想。

另外,展示平時看到的一些表示美好心靈的圖片,模仿“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寫一段話,並且聯絡生活實際,你學到了什麼?你又會在平時的生活中怎麼做呢?

最後展示孟子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達的含義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課本靜態的呈現,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有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一目瞭然,更突出課文的主旨。因此我抓住課文中的主要人物“阿姨”、“奶奶”、“母親”、“護士”以及她們之間的關係和文中的關鍵詞句做為板書。

8. 將心比心

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阿姨 幫助 奶奶

母親 鼓勵 護士

《將心比心》說課稿6

一、教學目標設計意圖

學參考中的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將心比心”這一成語的意思。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修改後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文中兩處人物的語言和結尾的重點段。

2、通過課文的學習,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3、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認真聽別人發言,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設計意圖:

《將心比心》一文,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文中最為感人的是兩處人物的語言描寫。所以我將第一條教學目標改為“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文中兩處人物的語言和結尾的重點段”,這樣要求更具體,重點更明確。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將心比心”這一成語的意思。這對於學生來說並不是很難,我覺得真正難的是感動學生,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將心比心,而不是說起來一套,做起來一套。所以我將第二條教學目標改為“通過課文的學習,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是本課教學的一大重點。針對我們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已有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但往往只急於表達自己的看法,不善於吸收別人回答中的長處,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善於表達自己的見解。)我將第三條教學目標改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認真聽別人發言,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教學目標落實手段

為了達成第一條目標,在教學中我主要安排了這幾個環節:

1、自由朗讀時採用難讀的地方作上記號多讀幾遍,不會的輕聲向別人請教。檢查朗讀時請學生提醒難讀之處,有重點地進行領讀。

2、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重點句,相機指導朗讀。

3、三次引讀結尾段,希望產生層層深入的效果,打動學生的心靈。

為了達成第二條目標,在教學中我主要安排了這幾個環節:

1、初讀課文時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品讀課文時讓學生先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用_______劃出,並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然後交流自己的感受,結合朗讀指導,進行說話訓練。

3、抓住結尾的重點段,層層深入的朗讀。

4、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更深一層感悟“將心比心”的內涵。

為了達成第三條目標,在教學中我主要安排了這幾個環節:

1、自讀課文,自己解決讀文關。

2、自己感悟文中感動之處。

3、交流時以自己站起來發言為主,老師點名發言為輔的形式進行。

三、教學困惑

困惑一

“將心比心”在字典上的解釋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著想。但課文中兩個例子,(阿姨幫助奶奶開門,是希望自己的母親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母親寬容與體貼護士,是希望別人也能這樣對待她那即將當護士的女兒。)給人的感覺是他們幫助別人是希望別人也能給他們給予幫助。這與我們平常經常所說的幫助別人不求回報有一定的距離。在教學中,我們該如何處理比較恰當。

 困惑二:

請學生自己站起來回答,對部分愛表現的學生來說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他們會頻頻把握機會。但對那些平時就不願發言的同學來說,他們可能真的被課堂所遺忘了。這又該怎麼辦比較好呢?

四、教學反思:

課前,我雖然意識到應儘量避免給學生留下“幫助人求回報”這種印象,但在教學中,由於教學機智不夠,還是出現了很多遺憾。如,請學生說說生活中將心比心的事情時,有學生說自己沒錢坐車,有同學主動借錢給他。這時我追問他:“你幫助過他嗎?假如他有了困難,你會怎麼辦?”學生的回答是“他曾經幫助過我,我也會幫助他。”還是有鑽入課前所擔心的圈子之感。假如當時我能換一個追問物件,問問借錢給他的那位同學,問他為什麼會主動去幫助別人,相信對學生理解“將心比心”會更有幫助。

看來,教學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以後的教學中,吾將上下而求索!

《將心比心》說課稿7

一、說教材

中國有句成語,叫做“將心比心”。意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將心比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劑,更是構建和諧社會、樹文明新風的主要內容。這組教材是“以誠待人”為專題編寫的,課文的內容生動、感人,有誠實、講信用的父親,有用自己勞動去維護個人尊嚴的石油大王哈默,都從不同的角度讚美了誠實、守信等道德規範。《將心比心》是一篇略讀課文,是本組教材的最後一篇課文,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學生能自讀自悟課文,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明白了“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的人生哲理。

我任教的是來自各個農村的學生,他們學習勤奮,在課堂上表現活躍,性格淳樸,待人真誠,是懂事、有禮貌的孩子。但受地方語言的影響,課外的閱讀量少,學生的表達能力差,如何從文字聯絡到生活,表達自己的正確見解,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困難。

二、說教學目標

1、四年級處於第二學段,第二學段的閱讀方法是“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默讀課文。”《將心比心》一文,最為感人的是兩處人物的語言描寫。所以我第一條教學目標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文中兩處人物的語言和結尾的重點段。”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使用電子文稿演示文中人物語言和作者體會反覆朗讀,體悟文中人物的感情。

2、本課語言通俗,而且沒有生字僻詞,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說比較容易理解課文內容。我覺得難的是感動學生,讓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將心比心,從文字中受到德育的薰陶,是教育學生的主要目標。所以我定下的第二條教學目標是“通過課文的學習,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為了實現這個教學目標,我從網上搜集學生在電視上經常看到的宣傳片——“心在一起”做為匯入,貫穿課堂,營造課堂氣氛,感染學生。媒體資源播發,生動地體現生活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文明行為,學生似身臨其境,受到片中人物的感染,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3、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針對本班情況,以學段目標為依據,我定下的第三條教學目標是“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認真聽別人發言,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教學目標是培養了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與文字人物的對話交流,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薰陶,這是教學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通過體會文中人物語言而使表達產生感人的效果。

為了突破這個重難點,我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媒體課件情景匯入、抓住重點語段品讀、音樂感染等教學方法。

四、說教法、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教學目標,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在教學中,我藉助“心在一起”廣告做為課堂的切入點,抓住重點語段反覆朗讀、體會,引導學生質疑,組織學生討論、探究、交流,最後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本課是獨立閱讀課文,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我適當引導他們從讀中悟,從文字聯絡到生活實際,從而達到薰陶的作用。

五、說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情景匯入——初感課文——深入體會——課外延伸。

(一)情景匯入

我以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一段公益廣告——心在一起做為切入點,觀看後向學生提出“從片中,你看到了什麼?”通過學生的發言,從而揭題。這樣的匯入設計,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營造課堂氣氛,對揭題鋪下了墊筆。

(二)初感課文

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是“初步學會默讀”。所以我對學生提出“讀正確、通順,在不懂的地方做記號”的閱讀要求後,讓學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提出的問題“課文寫了哪幾件事?”這個環節的設計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三)深入體會

在初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幾個問題“課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找出來用‘——’劃出,並寫出自己的感受。”“文中誰令你感動?”“阿姨,母親是怎樣做的?怎樣說的?”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找出重點語段,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質時,我設計了“移情體會”的環節,提出“如果這位阿姨沒有這樣做,結果會怎樣?”“如果媽媽責備,甚至辱罵那位護士,結果會怎樣?”這兩個“如果”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換位思考,切身體會文中受幫助的奶奶和受鼓勵的實習護士的感激之情,更體會到阿姨“處處為他人著想”和母親對護士的“寬容、理解、鼓勵”高貴品質。

在為兩個小故事感動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溫暖”,理解“溫暖”是一詞多義,讓學生通過查字典明白“溫暖”指的是心中感到幸福,試著用“溫暖”說兩句表達意思不同句子。接著一起讀讀作者對這兩件事情的體會——課文的最後一自然段。這個環節的設計揭示課文的主題,同時實現課文的教學目標和突破課文的重點、難點。

(四)課外延伸

學生受課文中人物的品質影響,走出文字,聯絡生活實際,提出“生活中,有這樣將心比心的事嗎?”讓學生交流,說一說,不僅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陶治了他們自己的心靈,同時實現了本課教學的目的,認識到“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這個環節的設計,可能學生都談到別人需要幫助時,自己該怎樣去幫助。這時,我適當引導學生平時傷害別人時,是否能換位思考,體會別人受傷害後的想法。

接著讓學生試著說說“將心比心”這個成語的理解,體會“將心比心”指的是用自己的心比別人的心,為他人著想。

最後與學生一起共勉作家羅蘭的名言:如果每一個人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後想到自己,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那麼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歡樂與和氣,而且可以減少悲劇和恨事。

讀後,隨著音樂“心在一起”響起,“世界那麼大,只要我們心在一起”相信這段話、這首曲對學生的思想帶來很大的觸動,會將聯絡到自己的行為中去,遇事將心比心,做一個處處為他人著想的人。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課本靜態的呈現,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有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一目瞭然,更突出課文的主旨。

我抓住課文中的主要人物“阿姨”、“奶奶”、“母親”、“護士”和文中的關鍵詞句做為板書,這樣的設計簡單明瞭的突出本課的主要內容,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將心比心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將心比心》說課稿8

【說教材】

1、教材簡析:《將心比心》是人教版課改實驗教材第二單元的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文中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一、在商店裡,阿姨幫奶奶推開沉重的大門,希望自己的母親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二、母親去醫院打針,寬容與體貼沒把針打好的實習護士,是希望別人也能這樣對待即將當護士的女兒。)揭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作者通過這兩個事例中的人物對話的描寫來告訴學生: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2、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體會“將心比心”這一成語的意思。

(3)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3、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與本文人物對話的交流,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薰陶。難點:體會作者如何進行人物語言的描寫,而使表達產生感人的效果。

【說教法】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應以學生自讀為主,所以我用引導法教學。教學中,我會以學生讀和說為主,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去理解,要求學生讀不順的地方多讀,不理解的地方同桌或小組間討論,解決不了的請教老師,教師再給予引導。

【說教學過程】

1、通過播放視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讓學生談感受,激發學生興趣,從而揭示課題。

2、讀課文:本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讀通課文,認識生字,理解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知道文中主要寫了兩件事,板書寫出哪兩件事。

3、細讀課文:

⑴本環節主要抓人物物語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人物品質。

⑵圍繞文中哪兒讓你感到溫暖,展開討論。在讀第一自然段時,抓住阿姨的那段話:“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你讀了這句話體會到什麼?為什麼讓你感到溫暖?交流,討論,然後移情體會,讓學生思考:要是你是這位阿姨會怎麼做?如果你是這位老奶奶你有什麼感受?

⑶在閱讀第二自然段時,抓住母親的話重點閱讀體會,如“不要緊,再來一次!”你體會到什麼?(寬容)如:“這是我……女兒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讀到這裡,你體會到媽媽的什麼品質最使你感動?(寬容、理解、鼓勵)

⑷移情體會:如果這位媽媽責備,甚至辱罵那位護士,結果會怎樣?等。

⑸你從這件事中體會到什麼?現在的“我”感到很溫暖,很幸福,之前“我”是怎麼想的?出示小練筆。

⑹過渡:生活中,將心比心的事例比比皆是,齊讀第三自然段。

4、設定情景,深化認識:教師在黑板上用紅粉筆畫個心,導語“……此時此刻,我們的心不會是空蕩蕩的,為了勉勵自己,應該在自己的心中裝入一個分量最終的詞語……”學生說,教師把詞語寫在心型圖案裡。

5、課堂小結:本環節用作家羅蘭的話,深化學生情感。

【說板書】

板書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本節課的板書很簡潔,只是清楚地向學生展示本文中的兩件事以及最後畫心型新增學生所說詞語的互動環節。

《將心比心》說課稿9

一、說教材

《將心比心》一文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閱讀課文,本文以“將心比心”為題,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根據文章的特點,我為本課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2、讓學生通過閱讀,受到“將心比心”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

3、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根據教材編排和教材本身的特點,我確定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是: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二、說教法學法

學法為:

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和學法指導,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我儘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引導學生掌握“讀——思——說——讀”的方法通過讀感知課文內容;通過思,即根據問題認真思考,從深層次上進一步認識課文內容;通過說,進行反饋和交流,檢驗讀和思的效果;再通過反覆朗讀使感情進一步昇華,加深對課文內容的領會,達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文字的特點及學生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劃分為以下幾個環節:引導揭題,檢查預習,閱讀體會,學習昇華,拓展延伸。

1、聯絡生活中的例項展開討論,激發學生興趣,從而揭示課題。

2、讀課文:

本環節主要是讓學生讀通課文,認識生字,理解生詞,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3、細讀課文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閱讀又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圍繞“事情的哪些地方溫暖了你的心?”這一主線問題,學生自主讀課文,做批註,小組交流討論,全班彙報。

(1)本環節主要抓住人物語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人物品質。

(2)在讀第一自然段時,抓住阿姨的那段話:“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你讀了這句話體會到什麼?最使你感動的是什麼?交流,討論後,板書:關心幫助他人,然後讓學生思考:如果你是這位阿姨你會怎麼做?

(3)在閱讀第二自然段時,抓住母親的話重點閱讀體會,如“不要緊,再來一次!”你體會到什麼?(寬容)如:這是我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讀到這裡,你體會到媽媽什麼品質最使你感到了嗎?

(4)現在我的心情是溫暖的,幸福的,開始我的心情是這樣的嗎?生:不是,是抱怨的。師:原來想責怪護士的我,以為母親的話語而感到溫暖和幸福。將心比心,我會想到什麼呢?引起學生的思考:要想得到別人的寬容和理解,就要學會去寬容和理解別人。

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過程。真正的閱讀要是使閱讀者披文入情,能透過文字觸到語言的深層內涵,從而領悟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一。因此此環節教學不能停留在理解內容的層面上,而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4、深入文字,昇華情感

生活中,“將心比心”的表現舉不勝舉,都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思想,這正如作家羅蘭所說:“如果每一個人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後想到自己,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那麼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歡樂與和氣,而且可以減少很多悲劇和恨事。”

5、拓展延伸,提升品味(板畫出心)讓孩子們在這顆心裡裝入一個分量最重的詞,你會裝什麼呢?學生們會寫很多詞,如:幫助,關心,溫暖,理解,寬容,鼓勵,尊重,信任等等,這樣設計能讓孩子們走進文字,產生了感同身受的效果。

四、說板書

板書設計是課文靜態的呈現,針對課文內容,我設計了這個板書

關心幫助

將心比心

寬容理解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又有利於對課文內容一目瞭然,更突出了課文的主旨。

五、教學反思

一堂課結束了,反思這節課我感覺有收穫的是:

學生逐步學會了抓重點句段和詞語體會理解課文的方法,在感受溫暖的過程中,理解了“將心比心”。彙報時雖不夠流暢深入,但卻由心而發,有理有據。

此外,孩子們這節課特別的投入,把心融進了課文情境,並由課文想開去,聯絡生活體驗,感受到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

但本節課也有遺憾之處,我沒能跳出精讀課的圈子,指導、講解過多,還是沒有把學生推上主角。葉聖陶先生說過,略讀指導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今後,我要把握好“精”與“略”,內容上,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課文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要求。方法上,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以後的大量閱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