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實用】說課稿模板彙編十篇

說課稿9.9K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說課稿模板彙編十篇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的內容是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課文《毽子變乖了》。

當高效課堂改革之風剛剛吹起的時候,我就專門研讀了與高效課堂有關的一些基本理念,作為一線教師,我也嘗試進行了種種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希望我今天的彙報就是拋磚引玉,能引出更多好的意見和建議,讓我今後的課堂更加高效。

一、說教材

本文是一篇散文,寫老師教我們踢毽子,剛開始練習時,毽子一點兒也不聽我們的話,後來“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每天練習,毽子就變得聽話了。課文不僅表現了踢毽子給孩子帶來的快樂,而且滲透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本文語言活潑生動,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很能激發低年級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說學情

《毽子變乖了》是第四單元的最後一篇文章,學生們經過前面十篇較長文章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識記生字和自主閱讀、合作探究課文的方法。但是他們良好的朗讀習慣還未養成,學習還在經歷由扶到放的過渡階段。在第一課時,孩子們已經初步讀通了課文,學習了本課的會讀字、會寫字。

三、說目標

根據以上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了本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16個生字詞,瞭解“高與低,陌生與熟悉”兩對反義詞。

2、學習聽讀方法,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到“我”學會踢毽子的過程和樂趣。

3、學習有感情朗讀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懂得用心與堅持的可貴。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簡單的朗讀技巧,有感情朗讀課文。

2、聯絡生活實際,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四、說過程

根據以上目標,綜合各種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我設計了“激趣鞏固,高效識字;整體感知,高效聽讀; 合作探究,高效閱讀;當堂評價,高效拓展”四個導學板塊來組織本堂課的教學。

導學一:激趣鞏固,高效識字。

活動1:出示一組草莓蛋糕圖片,每張圖片下都藏著一個生字寶寶。然後讓每個學生都當小小糾察員,聽兩個組的同學開火車讀字組詞是否正確。

活動2:出示詞語,請全體同學拍節奏讀詞語,然後隱藏拼音,再讓兩個組的學生開火車讀。

活動3:出示兩個句子,請小老師朗讀句子,書空寫生字,說說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

⑴毽子在她的腳上美妙地飛舞著,要它高,它就高,要它低,它就低,要它停在肩上,它就停在肩上。

⑵毽子跟你們還很陌生,它當然就不聽話。

第一學段學生識字與寫字的首要目標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在這一版塊,我先用學生喜愛的的蛋糕圖片吸引他們的注意,然後採用了遊戲讀字、拍手讀詞和當小糾察員、小老師等方法。一方面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讓學生在鞏固舊知時也能做到興趣盎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學生養成“認真聽”和“認真讀”的良好習慣,鍛鍊學生的手、眼、口協調能力。另外,由字到詞,由詞到句,循序漸進的練習,讓學生不僅會認單個的生字詞,而且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認識生字,真正實現了激趣識字的高效。

導學二:整體感知,高效聽讀。

活動1:匯入新授

首先,我拿出一隻毽子,請兩名學生上臺表演踢毽子。

活動結束後提問:毽子在他們腳上乖嗎?你們想讓毽子變乖嗎?如果毽子在你的腳上很乖,你會覺得怎麼樣?那這個課題該怎麼讀呢?

學生反饋後,老師叫大家認識並標出停頓和重音符號,再指名示範朗讀,齊讀課題:毽子/變乖了”。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實物展示和表演踢毽子活動,讓孩子們在新奇和歡快的氛圍中進入了新課的學習。在表演之前,我明確要求大家仔細觀察,準備用一句話說說他們的表演。學生一般都會認真看,仔細想。這樣做,不僅會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而且會使他們覺得有話可說,變被動的“要我學”為主動的“我要學”。另外,對課題的朗讀指導,又為下一學習活動的展開奠定了感情基礎和朗讀技能基礎,實現了新課匯入的高效。

活動2:聽讀課文

先出示聽讀要求,讓學生弄清具體要求後,播放錄音,最後彙報交流。

① 姿勢要正確,並做到“眼睛看著書、手指著書、心裡想著故事內容”。

② 要小聲模仿感受句子的停頓和語氣。

③ 思考:本文講述了一件什麼事?

④ 有答案後用舉手坐端正的姿勢告訴我。

我的這一設計,是讓學生在明確要求的指引下,有的放矢地進行聽讀活動。這有利於培養低年級學生養成“眼到、手到、心到”的讀書習慣,聽讀的效率和答問質量也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導學三:合作探究,高效閱讀。

活動1:分組學習。先明確語文學習小組長,再出示任務,讓學生分組學習,合作探究,比比哪些組完成得又多又好。

:小聲朗讀第三段,想想:毽子不乖時會怎麼樣?老師是怎麼說的?

(用波浪線劃出相關句子,再有表情讀一讀。)

:大聲讀第四段,思考:毽子變乖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找出文中描寫毽子美妙飛舞的句子,劃上橫線。然後練習一邊做動作,一邊有感情朗讀這些句子。

這一環節,讓學生分組學習,合作探究。目的是充分利用生帶生的積極性和廣泛性,達成高效閱讀。一年級小朋友的閱讀方法還未完全掌握,所以我在每個任務前或後都有具體的閱讀指導,學生選擇任務的同時,也明確了自己該做什麼,該想什麼,該準備怎麼交流反饋探究成果。

活動2:交流展示,讀中促學。

交流一:毽子不乖時會怎麼樣?老師是怎麼說的?

出示1:腳一踢,它就/到處亂飛。

讓學生自己說該讀出什麼語氣,該怎麼標朗讀符號;教師在白板上示範後,

學生在課本中標出停頓和重音符號,再練習朗讀。

出示2:毽子跟你們/還很陌生,它/當然就/不聽話。如果你們/經常和它

玩兒,熟悉了,它就會/變得聽話了。

先指名模仿老師的語氣讀;再找出本句中的反義詞,用這兩個詞做口頭造句練習。

交流二:毽子變乖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出示:我/每天都抽時間/和毽子玩兒。

過了不久,毽子/也能在我們的腳上/美妙地飛舞了。

對這兩個句子的分析,除了朗讀示範和指導,我還設計了幾個問題:你認為第一句應該重讀什麼?這個詞說明“我”練習得怎樣?第二句該讀出什麼語氣?你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把這兩話連起來說一遍嗎?在反覆的讀和說中,學生就逐步理解了用心與堅持對學會新本領的重要作用。

交流三:找出文中描寫毽子美妙飛舞的.情景的句子,有感情朗讀。

出示:毽子/在她的腳上/美妙地飛舞著,要它高,它就高,要它低,它就低,要它停在肩上,它就停在肩上。真是/聽話極了!

(指名錶演讀後,評議朗讀情況。再請同學找出句中的反義詞,結合動作理

解:“高” 、“低”。然後讓學生看插圖觀察學生們的表情和動作,進一步體會同學們的驚奇與羨慕之情,最後師生一起表演讀這一段文字。)

在這一版塊,我非常注重朗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通過分析句子的情感和畫朗讀符號,提高朗讀水平。我也很重視培養學生結合語境理解字詞和有感情朗讀課文的習慣。通過比比探究成果、小組表演朗讀、個人讀、齊讀、觀察課本插圖、師生合作表演讀等形式,讓他們確實感受到了踢毽子的樂趣,真正實現了合作探究,閱讀文字的高效。

導學四:當堂評價,高效拓展。

活動1:讀一讀,用“一點兒也不”說句子。先讀例句,再補充句子找到規律,最後和同桌互說。

例句:毽子一點兒也不聽話。

天氣一點兒也不 。

一點兒也不 。

活動2:你們平時愛玩什麼?碰到過像“毽子變乖了”這樣的事情嗎?

一年級學生樂於向其他人交流自己已經做過的事情,這是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有條理地表達的積極因素。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我在這一任務後提供了一個說話的模式:“我喜歡 。一開始 。後來 。我心裡 !”還出示了大量貼近學生生活的圖片,目的是發散學生思維,儘量讓每個學生有話想說,有話會說。實踐證明,這樣做,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靈感和說話慾望。再加上電子白板系統中的話筒擴音效果良好,他們說得很流暢很完整,也很能吸引人,大大滿足了孩子們的成功慾望。

這些拓展評價練習,不僅充分利用了文字的示範性,而且鞏固了課堂教學內容,還能把所學的知識延伸到課外,為的是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本篇課文的板書力求簡潔直觀,抓住重點詞語來突出文章的主要內容,起到了示範和畫龍點睛的作用。

板書: 14.毽子/變乖了

(每天練習)

到處亂飛 美妙飛舞

以上,就是我在本堂課中的設計和構想。出發點都是緊扣新課標對本學段孩子的基本要求,建立有意義和有效率的高效課堂。希望能得到各位專家評審的批評指正和認可,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2

我的說課稿的內容是20xx年初審通過的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七冊第7課《巧思妙貼》我是從學情分析、教材分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五個方面來談我對本課的設計。

學情分析

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深入瞭解美術工具和美術材料,能過運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來表現物體的造型,達到畫面的效果。現在在的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但他們動手能力很差,不能夠學以致用,合作意識淡薄。而《巧思妙貼》這一課就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並努力實現自己的想象,與他人合作學習。

教學內教材分析

不同質地的材料,不同特徵的造型,巧思妙貼一番,呈現意想不到的效果,通過觀看圖片,觀察身邊相同事物的不同造型,做做自己的奇思妙想,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運用各種材料表現自己心中所想,運用小組討論的方法鼓勵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1)教學目標

思想目標: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發現美。

知識目標: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瞭解事物的特徵,運用各種材料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情感的表達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和審美能力。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讓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抓住特徵,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事物,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教學難點:學生製作物體的造型、新穎、美觀。 教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的突破重點,體現課程設計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國小四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學法

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之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在製作作品中解決遇到的問題。

教學過程

為了更還的'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如下:

(1)創設情境

我首先向學生展示一些關於“巧思妙貼”的圖片,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再簡單的拼貼畫中感受到造型藝術的美妙,匯入本課。

(2)引導啟發

讓學生再看貼畫時思考畫中所用的材料,表現手法,結合學生自己在生活中所觀察的,產生的感想感發,並舉例說明可以運用的美術材料,以及每一種材料的表現手法。讓學生分組討論,老師組織各組討論等。在討論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發學生的智力。

(3)自主探究

讓各小組的學生自主學習、互相討論,留出5分鐘讓學生討論,讓他們互相發展自己的見解,瞭解不同的製作方法、製作步驟、製作思路。

(4)大膽製作

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學生在討論好設計稿的基礎上開始分工合作。在製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物體的造型、材料的運用、色彩的搭配。在製作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我鼓勵學生互相討論,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學會解決問題。

(5)展示欣賞

每個小組成員展示自己組的作品,說明自己的創作思路。

(6)課堂小結

讓學生評價每幅作品,說出每幅作品的優缺點,以及在製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及解決方法,最後綜合各種觀點作出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

創設情境——觀看圖片 引導啟發——想問題 自主探究——思考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100頁的“用計算器計算”及相關練習。

2、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計算器已經在各行各業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它給人們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具體計算問題帶來了方便,同時為探索數學問題,揭示數學規律帶來了便利。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學生或多或少地接觸和使用了計算器。學好這部分知識可以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為今後進一步學習電子計算機打下基礎。

本節課內容的編排突出以下三個特點:

①注重計算器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②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

③注重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從學生生活經歷及學生的學情發展方面出發,我擬定本課教學目標為:

①使學生初步認識計算器,瞭解計算器的計算功能。

②能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在計算中體會計算器的優點,激發學生使用計算器的興趣,從小培養學生運用現代資訊科技的意識。

③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4、教學重、難點

為了更好地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按主次輕重處理好教學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如下:

重點:初步瞭解計算器的計算功能,會使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難點:熟練地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說學情

四年級的學生,生動、活潑,富有好勝的心理,並且大部分學生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在生活中,較多的學生對計算器已有所認識,因此這節課我設計了多種活動,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學生輕鬆的學到了知識。

三、說教法、學法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現代教育的根本目標,新的教學理念提倡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根據這一總體目標,教師要培養學生積極觀察,勤於動手操作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使他們從小能博採眾長,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起團隊合作精神。因此,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本節課我採取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課始時多媒體課件情境引入。教師根據課件加以敘述,把學生帶到情境中去開展學習活動。充分利用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既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使學生自覺進入學習佳境。

2、動手操作,互動合作法。

讓學生在“試一試”“想想做做”等活動中自己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從中體會到計算器的優點。還讓學生在“找一找”的活動中通過小組合作找出規律。這些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的良好習慣和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

3、激趣法。

根據兒童爭強好勝的心理,本課設計了“比一比”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說教學程式

本節課以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為主線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我設計了下面四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師:同學們,你們逛過超市嗎?(生答)咱們今天再去逛一下金江的百惠超市,好嗎?

2、出示收銀情境。師:這位收銀員是小麗阿姨,她每天要收上千人的購物款。你們看小明買了4支鉛筆。(出示小明拿了4支鉛筆,並標明每支2元),誰能幫小麗阿姨口算一下,小明應付多少錢?指名回答後,一位叔叔買了一部電視機2859元,一臺電冰箱2507元,一個消毒櫃628元)師問:誰又能口算出這位叔叔應付多少錢呢?(讓學生稍做思考,體會口算時的困難。)師緊接著匯入新課: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用計算器計算”(板書:用計算器計算)

(以上匯入設計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老師用生動的語言加以描述,然後用多媒體展示出生動的畫面,從而把學生帶入到生活的情境中,這樣既能吸引了學生,又能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引到學習活動中來,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認識、使用計算器。

1、師:大家認識計算器嗎?你們知道計算器面板上有什麼嗎?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教師根據學生的介紹情況,適當小結:計算器面板上有顯示器和鍵盤)

2、師: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鍵盤上各個按鍵是做什麼用的?(學生介紹後教師和學生一起重點認識:開機、關機、清除、數字、運算子號等按鍵。)

3、師:你們知道計算器有什麼作用嗎?會使用它進行計算嗎?

(三)梯級練習,鞏固提高

1、“試一試”

765+469 3028-2965 589-76

41600+128 765+469-296 816+68-27

然後說一說:用計算器計算有什麼優點?(準確、快捷)。

(這一活動,放手讓學生單獨練習,使他們在操作中熟悉鍵盤,在操作中養成技巧,並從中體會到計算器在計算中的優點,激發學生使用計算器的興趣,培養學生從小就有使用先進科學技術的意識。)

2、比一比:課文第101頁的第32題

(以比賽的形式進行操作,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防止學生情緒冷卻和學習疲勞,又達到逐步熟練使用計算器的目的)。

3、找一找。

①用計算器計算下列式子。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②小組討論找出式子的規律。

(以上題目,讓學生通過利用計算器算出得數,然後比較得數找規律填第六個式子。既能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來參與學習過程,又培養了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4、聯絡生活,擴充套件延伸。

①回到情境引入的最後一道題(多媒體展示)

②師:同學們,現在請你們用計算器幫小麗阿姨算一下,買電視機、電冰箱、消毒櫃的這位叔叔應付多少錢?

(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明白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學好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並進一步體會到計算器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也迴應了開頭的引入。)

(四)總結:這節課學了什麼?

(這樣的總結既有利於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概括歸納的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用計算器計算

顯示器 例題:38+27和30-18

面板構成 開機鍵(ON)

關機鍵(OFF)

鍵盤 清除鍵(CE)

數字鍵

運算鍵

優點:準確、快捷

(這樣的板書設計讓人一目瞭然,耳目一新。)

總的來說,這堂課我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並通過反覆的操作使學生逐步熟練掌握計算器的操作,整節課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而我在學生學習時只是給予適可的幫助,充分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新課程教學理念。本節課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進行發揮,進行表現,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與興趣,使學生學而不厭,體驗學數學的樂趣,體驗學數學的美。

說課稿 篇4

評委老師:下午好!

教材分析

《岳陽樓記》是我國古代散文的名篇,此次它被選編到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岳陽樓記》既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和古典人文教育的較好載體,也是適應新課改建立古文教學多樣化的典範課例。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和必要的古文知識,並且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與審美能力。在此基礎之上,將朗讀技巧的訓練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可以通過文言文朗讀獲得喜悅感和成就感, 加深對文義的理解。

教學目標

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能實現以下的教學目標:

掌握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認識作者、寫作背景及文體特徵;通過朗讀繼續提高誦讀能力,品味意境;能夠背誦課文; 揣摩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法;感受作者胸襟、抱負的同時、體會作者的政治理想,引發對人生的思考、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借鑑。

根據我的教學安排,接下來我將重點陳述第一課時的相關內容。

教學重點

為了鞏固學生的文言文知識,我將:朗讀和背誦全文;學習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設為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而朗讀技巧的訓練也是一個難點;學生體會文章遣詞用句的精妙也有一定難度。

教法

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特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我將具體運用以下教法:

①學生藉助工具書、網路等資源在課前查詢資料,為課堂學習作好準備。

②以古典音樂和岳陽樓的風景圖片為背景,藉助多媒體播放名家朗誦,營造出詩意的學習氛圍。

③利用本文的語言優勢,進行朗讀技法點撥,引導學生誦讀,提高對於文章字詞句的理解。

④結合課文條理清晰,文意淺顯的特點引導學生充分交流,探究文字的結構及表達方式上的.特點。

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引導,以完成高質量的教學任務。

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於國中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為此,我設計的學習活動有:

多形式的朗讀課文,培養語感,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在賞析環節充分利用勾畫和批註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對文字的感悟;利用合作、討論的方法,採取師生互動的形式,走進文字,與作者對話。

課前準備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在課前準備多媒體教具,PPT展示資料等;同時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與范仲淹、岳陽樓相關的資料。

現在我將具體陳述教學過程的五個環節。

(一)創設情景,匯入課文

在古典背景音樂的烘托下,我用圖片展示介紹我國古代四大名樓或秀美或壯麗的風景,接著吟誦有關的美文妙句,由此匯入《岳陽樓記》。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通過圖片的欣賞,音樂的感染來引導學生感受自然美、情境美和語言美,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二)背景資料展示

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與范仲淹、岳陽樓相關的資料,由我酌情介紹一些補充資料。

設計意圖在交流過程中,大家互通有無,實現資源共享。通過對作者和背景的簡單介紹以及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更容易掌握有關的文學常識,實現相關的知識目標,有助於進一步達到能力目標的要求。

(三) 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文言文教學應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要達到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就誦讀。朗讀技巧的訓練是我此次教學過程中的重點,為此我精心設計了四個環節。

1、首先請學生自讀全文,初識美文,大致瞭解文章內容。

2、然後聽名家誦讀課文,激發朗讀興趣,讓學生情不自禁跟讀起來,初步感受不同段落情緒的差異。

第三第四部分重點指導節奏和語調:

3、指導節奏時,先由我做示範,然後請學生劃分第五段節奏並進行誦讀。

4、指導語調時,先讓學生任選一段自由朗讀,再挑選幾位同學進行對比誦讀,要求讀出抑揚頓挫的語調,品味遷客騷人的情感變化。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感悟,初步把握文章的語氣、語感,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理解文字,背誦課文

①在之前的朗讀基礎上,學生再借助註釋、工具書翻譯課文就不太難了。在此過程中,我會在學生中間巡視,幫助解決疑難,如文言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若有共同的問題,也可以引導全體學生思考,當眾解決。

②接下來讓學生動筆在各段的空白處進行批註,歸納段意,然後由我進行最後的明確,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③最後以第2自然段為例來體會文章遣詞用字的精妙,並由此找到快速背誦的捷徑。比如銜、吞連用,使靜景富於動態和活力;浩浩湯湯,字音響亮,疊字又加強氣勢。,背誦當然還要講究方法,這堂課我重點採用關鍵詞記憶法,同學們根據這種方法嘗試背誦第二自然段,最後請兩位同學當堂背誦。

(五)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我考慮以事、景、情、理四字為主線,並擷取文中相關的關鍵詞進行板書。通過板書進一步理清文章思路結構,並且強化記憶。

(六) 佈置作業

國中語文教學大綱對背誦做了量的規定,我們提倡閱讀古典詩詞和文言文,要能基本上做到當堂背誦,並且在課後還要不斷刺激、強化。在課堂上我們應經做過了快速背誦的訓練,因此我要求學生在課後嘗試背誦全文。通過背誦,學生不僅為下節鑑賞課做好了充分準備,同時他們將文言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以及美文妙句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不斷提升自我。

教學反思

1、這篇課文的教學方式以誦讀和討論點撥的方法為主。文言文教學有多種多樣的方式,朗讀背誦始終是重點,一方面大量優秀的詞句確實需要學生牢記,以增加文化的積澱;另一方面反覆誦讀,既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又能讓學生領悟文章的內蘊和豐富的情味。

2、合作學習是要相互促進,達到合作的目的,而不是對別人的依賴:新課程理念之一就是要開放教學空間和時間,放鬆學生的課堂氣氛,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我在教學《岳陽樓記》的朗讀和翻譯時,就特意讓那些不愛發言的人,站起來讀給大家聽,或者寫給大家看,讓每個人都能在有限的時間裡發揮自己的作用,體會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說課稿 篇5

分析課文

(1)該課在單元教學中的地位和意義。《我與地壇》是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中國現當代散文、外國散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讀課文。該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散文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在前兩課的教學中,我已經圍繞單元重點教給了學生一些基本的鑑賞方法,那麼在這一課裡,我將重點培養學生自己動腦動手鑑賞散文的能力。

(2)《我與地壇》的特點和價值。《我與地壇》原文一共七部分,近13000字,是作者對過去十幾年的回憶和自省,它不是一篇通常意義上的寫景狀物的文章,而是融合了作者由於身體的殘疾而對人生對產生的獨特感悟,在文壇上影響很大。本文節選前兩部分,第一部分寫自己在地壇對生命的思考以及獲得的人生感悟。第二部分寫母親,以及自己讀懂母愛後追悔莫及的心情。

這篇課文最突出的特點是字裡行間包含了作者對生死對人生深刻的思考,語言沉靜、深沉而耐人詢問。因此,學習本課不但要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也要讓學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啟示。

教學目標

一、感受史鐵生散文的特色,揣摩懇切、深沉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二、體驗作者內心深處的痛苦及對母親的理解和痛悔。

三、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生命與親情教育的滲透。

設計理由:目標的第一、二條是教材的基本要求,史鐵生主要成就在小說上,但其散文也十分精彩,學習本課,不僅僅要品味語言賞析手法,還要學以致用,借鑑到日常寫作中,這是語文能力方面的要求。同時,我想,教材的編者將這篇文章收入教材,也不一定只是因為文字方面的特點,更多的還有史鐵生作為一個殘疾作家,其思想和靈魂中有許多光輝點,對當代青少年有很好的教育價值。所以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兼顧其思想價值,特設計了第三條。

教學重點

理解地壇和母親在作者生命求索中的意義

教學難點

1、理解沉寂的地壇為什麼能使作者從悲觀輕生的狀態中走出來並有所感悟。

2、理解母親給予作者了哪些人生的啟發,以及掌握細節描寫在人物刻畫中的意義。

設計理由:這是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學生最容易出現障礙的地方。教師必須在學生閱讀時給予必要的啟示和指導,才能使之弄清楚。

教學方法

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獨立討論,獨立總結。

教師:組織、提示和補充。

設計理由:這樣做是因為本課為自讀課,同時也是實踐新課標的需要,培養學生自己動手能力的需要。

教學方式

課堂講授和多媒體輔助,以及分發閱讀材料。

設計理由

要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僅僅依靠課本上的7000字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在課前印發相關的閱讀材料,或者使用投影儀將有關文字投到螢幕上,這樣可以在有限的課堂上增加容量,另外還有必要利用多媒體播放聲音材料,這樣可以為學生理解課文創造一個氛圍。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匯入課文

陶淵明為自己寫過《五柳先生傳》,下面是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為自己寫的簡介:史鐵生,一九五一年生於北京。七歲上國小,十三歲上中學,國中二年未盡文化革命開始,自此與上學無緣。十八歲時上山下鄉運動展開,自願去陝北農村插隊,種一年地,喂兩年牛,衣既不豐食且難足,與農民過一樣的日子,才見了一個全面的中國。三年後雙腿癱瘓,轉回北京;住院一年有半,治療結束之時即輪椅生涯開始之日。身殘志且不堅,幾度盼念死神,幸有親人好友愛護備至,又得幽默大師卓別林指點迷律,方信死是一件最不必急於成的事。二十三歲到一家街道工廠做臨時工,七年。工餘自學英語,但口譯、筆譯均告無門,徹底忘光。又學畫彩蛋,終非興趣所在,半途而廢。然後想起了寫作。據說不能四處去深入生活者,操此行當無異自取滅亡,雖心中憂恐,一時也就不顧。莽莽撞撞走上寫作這條路,算來已近載,雖時感力不從心,但“上賊船容易不賊船難”,況且於生命之河上漂泊,好歹總是要有條船。三十歲上舊病殃及雙腎,不能勝任街道工廠的工作,謝職回家。一九七九年後相繼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絃》《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等小說與散文發表。一九九八年終致尿毒症,隔日“透析”至今。“透析”後有隨筆集《病隙碎筆》和散文集《記憶與印象》出版。作品多次獲獎。現為北京作協合同製作家。

設計理由:(1)採用史鐵生自選集上自我介紹的文字,這樣既算作匯入,也是很好的作者簡介。(2)這段文字寫得頗幽默,可見作者對待命運的從容,有助於學生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另外,可適當補充史鐵生身殘志堅的材料,例如:史鐵生說:左右蒼茫時,總也得有條路走,這路由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筆去找。

2、學生自讀課文,初步瞭解全文內容並處理生字詞。

3、由學生默讀第一部分,並思考下面的問題

(1)地壇在作者心中有什麼樣的位置,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2)文中有幾處景物描寫,各有什麼特點?

(3)作者從地壇獲得了哪些生命感悟,地壇為什麼能改變作者的人生態度?

授課說明:請學生主動討論答案,教師適當點撥和總結。這是本課時授課重點,要引導學生從作者的景物描寫中發現改變他人生態度的東西。

4、思考與拓展

同學們現在回憶一下,我們熟悉的人物中,有沒有和史鐵生的命運相似的人,請將其故事大致講述一下。並總結他們有什麼共同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補充說明:人物例如張海迪,霍金,貝多芬,海倫,桑蘭等。有必要的話,可以講一下張海迪的《輪椅間的對話》。

設計理由:

任何人想突然面對苦難時,都難免一時消沉,但可貴的`是有人能從絕望中掙扎起來,重新面對生活,甚至活出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像史鐵生他們。現在的學生生活優越沒有經歷過挫折和磨難,對苦難的理解相對較少,適當的例子,會使他們從這些人物身上受到啟發,在面對人生的風雨時,能從容淡定。

史鐵生之所以能最終走出困境,不僅因為有母愛的默默支撐,還有地壇給作者提供了一個安靜的沉思的環境,可以使其慢慢療傷。而我們現代人在快節奏的喧囂生活中,心靈疲憊至極,恰恰需要像史鐵生一樣尋一個幽靜的環境給自己一個自省反思的機會。而且,生命唯有思考才會豐富多彩才會有滋有味。可以在授課時談談思考對於心理健康的意義。

第二課時

1、匯入

首先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母親》,使學生沉浸在感恩母愛的氛圍中。

2、讓學生帶著聽歌而來的強烈情感默讀第二部分,並思考下面的問題。

(1)母親去世前與去世後,作者的思想發生了哪些變化,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2)第二部分有哪幾處對母親的描寫,請找出來。

(3)作者對母親的描寫屬於細節描寫,這些描寫有什麼作用?能不能舉例說明。

授課說明:這是本課時重點,可以找幾位學生回答,並討論總結答案。

設計理由

(1)關於第一個問題的設計:世間有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恰好可以以這句話來理解作者失去母親的痛悔心情。人們總是在擁有時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要追悔,所以在課堂上可以配合學校的感恩教育,談談感恩和回報的問題。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不懂得忍讓不曉得感恩,即使有知道感恩的也總想著以後有錢了,事業有成了再回報,殊不知,時不待人,而且父母親人所需要的也不完全是物質,更是點滴的寬慰。我們應該從小事從平日做起。

(2)關於第二、第三個問題的設計:細節描寫可以使人物更真實更生動更具有感染力。

在講解細節描寫時,可以將《母親》的歌詞展示出來,請學生欣賞其中的細節描寫。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他)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啊,不管你走多遠無論你在幹啥到什麼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

你身在(那)他鄉住有人在牽掛你回到(那)家裡邊有人沏熱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淚你露出(那)笑容時有人樂開花啊,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咱的媽。

3、閱讀課前分發的材料《合歡樹》《秋天的懷念》請學生進一步體會母愛的偉大和賞析其中的細節描寫。

作業佈置

1、獨立處理課後作業,可參考有關資料。

2、分發閱讀材料《我與地壇》另外的五部分,供學生課外閱讀,並向學生推薦史鐵生作品。

說課稿 篇6

《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詩作、詩題意為夜晚停船於楓橋,全詩寫的是一位旅途中的遊子,夜泊楓橋時所領略到的一種悽清、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思鄉愁緒。學習這首詩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在這之前學生已學生了杜牧的《山行》,對於詩中蘊含的情感已有所接觸,因此,學起這首詩也有個基礎。

根據教材特點及大綱的要求,下面四個教學目標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得以體現:

一、理解詞義句意,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通過作者對環境的描寫,體會詩人思鄉、思念親人而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的情感。

三、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在這些目標中,要求人人都能理解詞義句意、體會作者情感、朗讀和背誦此詩;但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和對意境的欣賞等,要求則高一些,這是讓基礎好的學生有所發展。

我針對此課的教材與目標,是如此設計《楓橋夜泊》的古詩教學的: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讀題解題

1、事先安排了學生查詢有關詩人及該詩的一些資料,因此,讓學生說說了解到的有關情況,為學習該詩營造氛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2、老師簡介詩人張繼(唐朝詩人,其詩多為登臨紀行之作,不事雕琢,《楓橋夜泊》較有名)。

3、學生讀題,嘗試理解題意。

二、明確目標,嘗試學習

明確學習目標,可以讓學生知道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要學會什麼,要掌握什麼知識,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根據三年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先讓他們嘗試滂習,開動腦子積極思考,理解能獨立學懂的知識,並發現疑難。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其迅速進入角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這首詩前疏後密,前兩句“月落馬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十四個字寫了六種景象,後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則寫了一件事情:臥聞寒山寺半的鐘聲。密處意象迭出,可以主畫,疏處點石成金,意趣盎然。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扶放”結合的學習方法,針對“嘗試”學習所反映出來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進行“解字詞、明詩意”的指導。

1、“扶”學生學習第一、二句,通過師生合作探究進行學習。

這兩句寫的是詩人所見到的景象,通過觀察課文插圖結合理解“月落、馬啼、霜滿天、江楓、漁火”這幾個詞的意思。

老師要講解“江楓漁火對愁眠”的理解要調整詞序並適當地進行補充,使其變得通順,大意為:(看到這一切)面對江邊的楓樹和漁船上的燈火,(我)心裡很憂愁,很難睡得著。

老師指導學生串講前兩句詩意。

老師總結學習方法:“先解字詞,再串講句意,便可理解詩句。”

如此“扶著”學生進行學習,其目的是為了在方法上教學生“如何學習。”

2、“放手”學生自學三、四句。

全詩的三、四句較一、二句,有些難度,所以先自學理解字、詞的意思,再試著串講句意。

首先,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自由討論學習,然後派出代表彙報學習的.結果,老師正好可以藉此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於理解有所偏差的地方,及時予以糾正,可以加深學生對此的理解,鞏固了學習成果。

三、品味想象,欣賞意境

對詩句意境的欣賞是學生在理解詩意基礎上的進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進行朗讀的前提條件,是古詩教學的關鍵之一,我主要採取了這種方法對學生進行意境欣賞的指導。

想象法:

提出:詩人寫的是什麼季節、什麼時候的情景?(從“霜、江楓”中可以看出是秋季,從“月落、漁火、夜半鐘聲”可看出是深夜)。

在這首詩中作者寫了哪些景物?

(月落、馬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寒山寺)

老師再提示:如果你一人出門在外,遠離故鄉多日,有一天夜晚泊船於楓橋邊,看到了月亮落下了,滿地的白霜……聽到了烏鴉的啼叫及寒山寺的鐘聲,這時,你有何感想?

這讓學生立刻感受到了該詩灰暗而沉鬱的色彩,強化了對詞義句意的理解,加深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印象,品味到了遊子濃濃的愁緒。

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說說全詩的內容,在認識上已有所不同,有了提高。

四、指導誦讀

古詩音韻和諧優美,節奏鮮明,但如果體會不到該詩的情感,則讀不出意境,讀不出美感。

我這樣引導學生:

提示:1)帶著遊子出門在外思念故鄉、親人的時候,必中滿滿的憂傷來讀。

2)讀時語調要緩。

五、遷移訓練

要求:在該詩中選一句你最喜歡的詩句,為它配上一幅你認為最能表達它所描述的內容的畫。

我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比較注重學生的智力及技能的訓練,旨在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語言文字的學習中同時培養了一定的審美能力。

說課稿 篇7

各位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來自張公國小的苟小芳。我說課的題目是《數蛤蟆》,下面我按照六個環節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國小音樂二年級上冊第九課。《數蛤蟆》是一首四川童謠,它的歌詞和曲調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學生聽起來風趣幽默,但學習起來卻有一定難度。

二、學情分析:

本堂課面對的是二年級的小朋友,雖然他們對事物好奇,而且好動,願意參加各種活動,模仿力較強,能模仿簡單節奏,但是他們以形象思維為主,對音樂認知還不夠,所以我設計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性,來輔助學生對音樂進行認知。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和二年級學生認知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學生唱會歌曲《數蛤蟆》。

2、學生找出歌曲中旋律、節奏相同的樂句。

3、學生為歌曲創編歌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4、激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並樹立環保意識,保護益蟲從我做起。

四、教學重、難點:

由教學目標和學生認知水平,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能用輕鬆、愉快有感情的聲音熟練地演唱歌曲《數蛤蟆》。

教學難點:

找出歌曲《數蛤蟆》中旋律、節奏相同的樂句,為歌曲編創歌詞。

五、說教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在本課我採用了情景教學法、模仿教學法、直觀教學法。

六、教學流程:

為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我設計了下面的教學環

1、快樂猜謎,揭示課題。

首先以小朋友喜歡的猜謎語引出本課的.主角蛤蟆。播放圖片,向小朋友介紹蛤蟆的本領,激起孩子們對蛤蟆的喜愛之情,並揭示課題。

2、看動畫,回答問題。

播放動畫視訊《數蛤蟆》,讓小朋友帶著問題觀看動畫。看

一看動畫中地上有什麼,水裡有些什麼,然後分小組討論進行彙報。

3、師生遊戲、學習歌曲。

先播放本課中的歌曲,讓孩子初聽音樂,從中感受歡快的節

奏。之後請小朋友來當老師的小回聲的遊戲,學習歌曲中的節奏。我準備了歌曲中的三條節奏,用手拍打,讓學生模仿;然後出示歌詞,師生按照節奏讀歌詞,同時手拍節奏;最後師彈鋼琴以問唱的方式,引導學生答唱,這樣互助學習歌曲。師生互助學習,這樣練習了學生的模仿能力、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接著播放《數蛤蟆》音樂,讓孩子先聽一遍,對比一下,再完整地跟唱一次。

4、反覆實踐、辨別樂句。

結合學習歌曲時拍打的節奏,來引導小朋友找出旋律、節奏

相同的樂句,用一樣的顏色標出來,然後小組分工合唱歌曲。

5、師生合作、分工完成音樂會。

學生分組演唱,給演唱的同學分發蛤蟆頭飾,戴著頭飾演唱。沒有唱的同學拍節拍,老師彈鋼琴一起完成演唱會。

6、開動腦筋、編創歌詞。

最後是為歌曲編創第二、三段歌詞的環節,我在課件中,製作並出示第二隻和第三隻蛤蟆的出現,學生對直觀形象的畫面,樂於接受、易於理解。有了多媒體資訊的加入縮短了學生認識事物的時間,使課堂變得更有趣味。把小朋友回答的歌詞填入歌曲之中唱一唱。

7、德育滲透

學習了《數蛤蟆》這課之後,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我們了

解了蛤蟆是益蟲,是我們的好朋友,教導小朋友應該保護蛤蟆、保護動物、還要愛護我們身邊的花草樹木,更應該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說教材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翠鳥》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一課,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愛護動物、植物,關愛大自然,保護環境。這篇文章共五個自然段,通過對翠鳥美麗的羽毛、小巧玲瓏的外形和活動機敏特點的描寫,最後歸納到對翠鳥的喜愛,進而昇華為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

2、說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瞭解翠鳥的外形特點,通過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的語言美,讓學生受到愛鳥情感的陶冶。

難點:抓住動物特點,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有順序的描寫。

二、說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覆朗讀,抓住有關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的詞語,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學生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三、說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瞭如下幾個教學環節:

1、由於學生沒有見過翠鳥,對翠鳥的知識瞭解甚少,在一開始就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

這樣的設計,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並培養了學生學習課外知識的能力。

2、學生質疑,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文字、走進翠鳥,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去欣賞《翠鳥》的美文,讀後六人小組內交流讀書收穫。

這樣的設計,一是讓學生養成看到課題思考內容的學習方法;二是製造懸念,引起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使讀書明確了目標,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學的能力,起到了幫助學困生讀懂課文的'作用。

3、出示翠鳥圖片,讓學生看圖口述翠鳥的外形。

這樣的設計,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運用知識遷移的規律進入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我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讀讀、議議、劃劃、聯絡上下文、實物,重點理解"鮮豔"、"小巧玲瓏".還努力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注重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自由讀,默讀,男女合讀,齊讀)這樣的設計,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自覺,主動,熱情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中讀文、交流,在交流中產生一種成就感。

5、在瞭解翠鳥的外形之後,我讓學生同桌或小組合作,拿出畫筆,把老師事先發給學生的翠鳥輪廓圖塗上美麗的顏色,要求是必須按課文中的描寫順序和特點進行塗色。

這樣的設計,一方面是讓學生更直觀的瞭解翠鳥的外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鞏固了課文內容,更能激起學生對翠鳥的喜愛;另一方面使學生更牢固的掌握作者的這種抓住事物的特徵按一定順序運用準確的語言把事物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6、課外拓展。

我設計了一個問題"這樣美麗的鳥兒,老師真想捉一隻回家可以嗎?"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這樣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懂得愛鳥,保護小動物,維護生態平衡,增強環保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7、課外提升。

讀說結合,讓學生運用"抓住事物的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的寫作方法,說說你心中喜歡的小動物。

這樣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學著作者的這種寫法進行仿說,為本單元的寫作訓練目標的達成做充分的準備。

四、說流程

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1、你們喜歡小動物嗎?說說你們都喜歡哪些小動物?

2、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翠鳥。(師板書課題,強調注意事項:"翠"是平舌音,第一筆和第四筆是橫折,不是橫折鉤),讓我們一起跟它打個招呼吧!(齊讀課題)師介紹翠鳥,生交流有關翠鳥的資料。

3、質疑:看著課題你們想知道什麼呢?

課堂展示,自主學習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小組交流讀書收穫。

3、翠鳥圖片,師:仔細觀察,口述翠鳥的外形!

4、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翠鳥?按照什麼順序?(用先寫……接著寫……再寫……最後寫的順序來回答)各部分有什麼特點?抓住哪些關鍵詞來寫?比喻句中把什麼比作了什麼?

5、生合讀(男生讀總起句,女生讀分句)

6、學們同桌或者小組合作,拿出彩筆,把老師事先發給大家的翠鳥輪廓圖塗上美麗的顏色,一定要按課文描寫的順序給翠鳥塗色。

7、展示作品,相互評議。

課外延伸,昇華主題

1、帶著感情朗讀課文。

2、設問,昇華主題:翠鳥這樣美,老師真想捉一隻來飼養,這樣想對嗎?為什麼?

3、我們也學著作者的這種寫法,試著說說你們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板書設計

翠 鳥

小爪子 紅色

頭上 橄欖色的頭巾

外形美 羽 毛(鮮豔) 背上 淺綠色的外衣 愛(小巧玲瓏) 腹部 赤褐色的襯衫眼 睛 透亮靈活

嘴 又尖又長

說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專家,早上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____》,我將從___幾個方面來進行我今天的說課。

一、分析本課教材(教材結構、內容、地位)

《 ____》是人教版國中新教材第___ 冊第___ 章第 ___課。本節內容是____ 。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_____ ,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這節課,在 ___中,佔據_____ 的地位。

二、 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依據________課程標準,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 ,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力目標:___________________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______________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瞭解學生________________特點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___________。

難點:___________ 。

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___________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依據本課教材的特點,我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應著重採用的教學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_____________中,要特別重視_____________學法的指導。

教學手段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教學過程:

1、由_____________ 引入:

在實際情況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易於保持,而且易於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

2.新授_____________,採用--方法,突出--重難點。

3.能力訓練。__________________,由易到難,由淺到深,達到--目的。

4、總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性內容的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儘快化為學生的素質;並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目標。

六、佈置作業。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板書。____________(要寫在黑板上;如用投影,則要事先做好ppt。)

我的說課結束,敬請各位專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說課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互斥事件》。

高中數學課程應具有多樣性與選擇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首先,來談一下我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選自北師大版高中數學必修3第三章第2節2.3內容《互斥事件》第一課時,本節課主要講授了什麼是互斥事件以及互斥事件的加法概率公式。在本節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隨機事件和古典概型,本節內容是為以後學習相互獨立事件和n次獨立重複試驗做好鋪墊,因此本節的學習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二、說學情

接下來談談學生的實際情況。高中學生本身身心已經趨於成熟,管理與教學難度較大,那麼為了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高中教師,深入瞭解所面對的學生可以說是必修課。本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已經非常成熟,能夠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所以應該積極發揮這種優勢,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瞭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互斥事件的概念,並能利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解決簡單的概率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的過程,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苦難的信心和決心。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從教學內容上說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學重點的確立與我本節課的內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麼根據授課內容可以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互斥事件概念及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教學難點是: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適用範圍。

五、說教法和學法

那麼要想很好的呈現以上的想法,就需要教師合理設計教法和學法。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我認為應該選擇講授法,練習法,學生自主思考探索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新課匯入

我採用實物匯入,拿出一枚骰子,並提問:“丟擲這枚骰子,可能出現哪些情況?點數2朝上和點數3朝上可以同時發生嗎?”學生很容易給出答案。這樣從學生們熟悉的身邊事物入手,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數學與生活產生聯絡,以此引出課題。

(二)新知探索

首先提問在例1中,隨機地從2個箱子中各取出1個質量盤,“總質量至少20kg”與“總質量不超過10kg”能否同時發生?學生回答後,我會引出互斥事件概念——在一個隨機試驗中,我們把一次試驗下不能同時發生的兩個事件A與B稱作互斥事件。

接下來繼續提問:在圖中,“向左拐彎”與“向右拐彎”是否是互斥事件?“去書店”和“不去書店”是否互斥?你還能舉出一些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嗎?學生可能會回答投擲硬幣後硬幣的正反面、投骰子每次向上的點數等等。通過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對互斥事件的理解。

之後我會將教材上例3呈現在多媒體上,提問讓學生找出哪些是互斥事件哪些不是。學生通過之前學習很容易得出結論,我會加以強調:可以同時發生的不是互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