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關於說課稿模板彙編9篇

說課稿2.63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說課稿模板彙編9篇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是國小資訊科技組,第02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的課題是《神

奇的畫圖》。

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法、學法、說教

學支援條件、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這七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神奇的畫圖》是雲南人民出版社新綱要雲南省實驗教材 資訊科技三年級第一冊第二單元第一課的內容。本課是學習畫圖軟體的第一課,是教材關於畫圖知識的初步認識,它貫穿著以後整個畫圖知識的教學,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使用畫圖的基礎,同時也是形成“瞭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本課主要介紹了啟動、退出“畫圖”程式的方法和了解“畫圖”視窗的組成及初步認識繪圖工具箱。在本書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根據教材內容的分析,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熟練掌握啟動和退出“畫圖”視窗的操作方法及“畫圖”視窗的組成。

難點:認識工具箱中各類工具的用法。

二、學情分析

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資訊科技課,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很濃,樂於探究利用計算機做自己想做的事,特別是對電腦繪畫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三年級的孩子比較好玩、好問、好奇,注意力維持的時間短。對理論性強的知識點不易理解,對具體的操作較容易接受。他們開始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應多培養他們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但由於受社會文化背景(少數民族聚集地)等因素的限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層次差異較大,因此,我在教學中創新教學思想,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層次的收穫。

三、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國小資訊科技新課程標準》及教材內容的分析,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我確定了以下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理解、掌握畫圖軟體。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畫圖軟體靈活運用操作技能達到個性化創作,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四、教法、學法分析

教法:基於以上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情的分析和資訊科技的學科特點決定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參透基礎知識”,我嘗試構建了“任務驅動法——自主探究法——操作實踐”的教學模式,主要採取“情境導學”、“分組討論”、“任務驅動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操作實踐,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在課堂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獲取知識。

學法:新改革下的資訊科技教學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要以學生為主心。使學生處於主動的地位。因此,我通過自主探究學習和討論協作學習相結合的學法來引導學生來完成學習任務 。

五、教學支援條件分析

硬體準備:帶多媒體教學系統網路教室

軟體準備:windows作業系統,多媒體網路教室軟體

素材準備:課件、圖片等素材

六、教學過程分析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資訊科技課程學科特點,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1、“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 所以開課時,我直接對同學們說:“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那麼平時同學們是用什麼來畫畫的呢?”

2、接著我展示一些繪畫作品,簡單介紹這些作品是用windows“畫圖”軟體畫出來的。然後又問學生:“這些畫美麗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走進“神奇的畫圖世界”。這時我抓住時機提出本節課的任務:讓學生開啟課本29頁,以2人為1小組,仔細閱讀課文內容。明白從哪兒可以開啟畫圖程式,利用這種方式引導學生自學。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我先讓學生說說他是怎樣啟動畫圖程式?然後引導學生先按步驟自己嘗試再和我一起學習啟動“畫圖”程式。我進行一個總結,畫圖程式的啟動方法是:

第一步:單擊工作列上的按鈕“開始”;

第二步:選擇“所有程式”——“附件”——“畫圖”命令。 最後找一名學生演示關閉“畫圖”程式。之後我再給學生3分鐘的時間進行操作練習“畫圖”程式的啟動及關閉方法。這樣即鞏固了新知識,又給了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

2、接著我順勢引導學生認識“畫圖”視窗。我先出示課件,向學生簡單介紹“畫圖”視窗是由標題欄、選單欄、工具箱、畫圖區、狀態列和顏料盒組成。然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記憶。我以遊戲的形式進行一個檢查,看看學生的記憶情況。這樣不但讓學生掌握了新知識,而且加深了記憶。

3、待學生對“畫圖”視窗有了一定的認識,我再次提出,我們的畫紙有大有小,那麼我們“畫圖”中的“畫紙” 的大小如何改變呢?這一知識點我採用邊講解邊演示的方法,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畫紙”四周的8個點,這些點我們稱為“控制點”,我們只要把滑鼠指標移到控制點上,待滑鼠指標變雙向箭頭,按住滑鼠左鍵不放拖動滑鼠,就可以調整畫紙的大小。接著我給學生3至5分鐘的時間,以2人為1小組合作練習,我巡視指導,之後指名學生到教師機進行演示,我及時給予鼓勵。

(三)拓展延伸,體驗成功

這時學生已經對畫圖這一工具有了一定的認識,也對繪畫的方法與技巧有了一定的掌握。我設計了以下練習:

1、自己獨立創造一副自己喜歡的畫。

2、小組合作創作出一幅內容豐富的畫面。

學生在操作的同時,我走到學生中間,引導學生處理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並對各個層面的孩子多鼓勵多表揚,讓每個孩子都有收穫都有成就感。這樣學生在我的指導下就能輕鬆地解決難題。

(四)、作品展示,講解評價

一堂課,畫龍點睛之筆也很重要。在此環節,我這樣設計:我把學生的作品展示給全班同學,先讓學生們自評互評,我再適時的進行點評,讓學生在比較中收穫更多,讓學生嘗試到成功的喜悅與創造的快樂,這樣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也陶冶了學生的美好情操。 為了讓學生對這節課有個系統的回顧,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

1、說說繪畫的操作步驟。

2、你還有什麼疑問和設想。

3、請學生說說這節課你收穫了什麼?

對已以上問題,我讓學生各抒己見,對已學知識的一個鞏固和記憶。

總之,這節課我通過學科整合,引領學生自學——嘗試——創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新知識,掌握操作要領;讓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問題快樂化,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中國古代壁畫》是一堂以欣賞為主的美術課,課本選取了三種具有代表的壁畫形式:墓室、洞窟和寺觀壁畫進行講解,讓學生認識到中國壁畫具有的獨特藝術魅力。一、墓室壁畫部分我們選取了北齊《儀衛出行》和本地特有的《中江塔樑子墓葬》和《柑桔樑子東漢崖墓》兩處介紹,這樣使得美術知識和本地的資源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二、洞窟壁畫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伎樂圖之反彈琵琶》詳細講解,並結合以前所學內容分析唐朝藝術表現形式的特點。三、寺觀壁畫部分選取了永樂宮的壁畫。最主要介紹了元代壁畫藝術的最高典範《朝元圖》。

二、說教學

教學目的: 1、通過壁畫這樣的繪畫形式,瞭解壁畫藝術發展的悠久歷史和當時社會經濟文化以審美意識。

2、通過作品使學生了解、欣賞中國古代壁畫精湛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和技巧,以及獨特鮮明的民族藝術風格。培養學生感受、體驗、鑑賞藝術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分析中國漢、唐、元各時期各地壁畫的特色、比較各種表現技巧的異同。

三、說教法

針對本課的特點,依據“自主探究式”教學法,對學生分組進行導學,並採取精講深化、分析綜合、設疑辯論等教學方法,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四、說學法

引導學生了解漢、唐、元各時期壁畫特點,並分析其特點形成的原因,讓學生學會分析美術作品的方法,並充分利用自學、討論、辯論等方式,讓學生積極動腦、動口、動手,增強學生的參與協作意識。

五、說教學構思

(一)匯入新課

出示一些精美的壁畫圖片,導人新課,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瞭解壁畫的概念:裝飾壁面的畫。包括用繪製、雕塑及其他造型或工藝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主要是建築物內外表面)上製作的畫。

(二)講授新課

1古代墓室壁畫:

首先,引導學生分析北齊的《儀衛出行》,瞭解其創作背景。然後讓學生列舉本地相似的藝術作品,從而引出本地的塔樑子墓葬、柑桔樑子東漢崖墓墓室壁畫藝術。這樣很好的和當地實際緊密結合起來了,增強了藝術的真實性,也讓學生明白藝術創作很多是具有實用性和再現性的。

2.中國古代洞窟壁畫:

播放《飛天舞》的相關視訊,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後再出示《伎樂圖之反彈琵琶》讓學生明白很多現代藝術創作來自於古代的繪畫作品。並通過以其它時代藝術形象比較分析知道唐朝藝術表現形式的獨特性(以胖為美),從而知道藝術作品是時代的反映這一要素。

3.中國古代寺觀壁畫:

出示永樂宮的壁畫《朝元圖》,讓學生觀察畫中人物形象和背景。並結合前面漢唐兩代的作品一起分析,知道永樂宮壁畫繼承了唐、宋以來優秀的繪畫技法,又融匯了元代的繪畫特點形成了永樂宮壁畫的可貴風格,成為元代寺觀壁畫中最為引人的一章,從而讓學生明白藝術創作不僅有獨特性還有傳承性和融合性。

(三)課堂小結

藝術創作具有實用性、再現性、傳承性和融和性,能反映各時代的歷史風貌,是瞭解歷史的重要資料。

六、說板書設計

講完課後可以讓學生設計板書,或者教師自己設計如下:略

七、說問題設計

教師可以依據教材中的相關內容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從而更好的掌握知識。

八、說教學手段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在區角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對錶演區的面具、頭飾特別感興趣。與其讓孩子買那些千篇一律的塑料面具,還不如讓孩子們動手動腦自己製作有個性的面具。《綱要》中指出“要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活動。”依據這一指導要點,我設計了本次藝術活動。活動中我會引導幼兒多次觀察、嘗試利用彩筆、羽毛、廢毛線等常見材料通過粘、貼、撕、畫等各種技巧製作面具,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創造美,並體驗藝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綱要》中指出要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依據這一目標要求,並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通過粘、貼、畫、撕自制面具,增強動手能力。

2、讓幼兒體驗藝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中,我將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力,把製作面具過程中鍛鍊幼兒粘、貼、畫、撕等各項技能作為重點。由於以往活動中幼兒沒有使用過毛線、羽毛這一類材料,所以合理利用和貼上時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將巧妙運用各種材料作為活動的難點。

二、說教法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幼兒已經有設計和製作藝術品的經驗這一現狀,本次活動中我將時刻遵循《綱要》精神,做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關係。在活動中我會使用:觀察發現法、操作法、表演法等教學方法來完成教學活動。

三、說學法

整個活動中我將始終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幼兒自主創作的興趣。讓幼兒在看、想、說、學、做的過程中去發現、去探索,最終提升能力。

四、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完成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經有一定的設計和製作藝術品的經驗;對化妝舞會有初步瞭解。

2、物質材料準備:各種面具及面具圖片、羽毛、卡紙、彩筆、廢舊毛線等。這些材料為幼兒探索、操作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為突出重難點做好鋪墊。

五、說活動過程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並結合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一)、匯入部分:設定情境,引出主題。

為了使整個活動更加富有童趣,讓孩子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我設計了“貓咪小姐開化妝舞會”這一故事情境。我的匯入語是:“孩子們,今天我們要去參加貓咪小姐的生日派對,讓我們出發吧!”

(配課老師扮演貓咪出場,引出本次活動主題。)

(二)、基本部分:觀察探索,動手製作。

1、觀察面具,獲得經驗。

有了上一環節的鋪墊,相信孩子們興趣的火把已被點燃。我將趁熱打鐵,和孩子們一起觀察實物面具,引導孩子們找到面具的基本特徵。我將這樣提問:“你喜歡哪些面具?”“這些面具有那些共同點?”(這一環節我會引導幼兒邊觀察邊討論,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根據幼兒的發言進行小結,幫助幼兒瞭解面具的基本特徵,獲得經驗。)

2、觀察圖片,提升經驗。

這一環節我準備了許多色彩鮮豔、造型誇張,不同材料製成的面具圖片,幫幼兒開啟想象的翅膀。活動中我們會一起觀察圖片,和幼兒一起分析面具的製作方法和材料,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幼兒設計創意麵具的經驗,為幼兒設計製作開啟思路。

3、認識材料,大膽嘗試。

有了前面的.鋪墊,孩子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動手嘗試,在他們充分認識各種製作材料後,我會鼓勵孩子們大膽想象,動手設計。“貓咪小姐為我們準備了這麼多材料,你會選擇哪些呢?”(我會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瞭解孩子們的想法,進行師幼互動,也可以讓孩子之間進行互相借鑑學習,生生互動,豐富自己的設計思路。在孩子們回答問題時,我會適時示範貼上毛線、羽毛等材料,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孩子們還等什麼呢?讓我們趕快動手做起來吧!”(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我會觀察孩子們的製作過程,幫助孩子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鼓勵他們自由發揮,創意製作富有個性的面具。)

(三)、結束部分:參加舞會,展示面具,推向高潮。

讓幼兒戴上自制的個性面具,興高采烈的參加貓咪小姐的化妝舞會,體驗成功的樂趣。(本次活動在歡樂愉悅的氣氛中結束)。

說課稿 篇4

一、設計意圖

各位老師好,我是12級學前8班的xx,今天我帶來的說課內容是大班美術活動《鞋底花紋》。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對大班初期的孩子來說,學習裝飾畫有一定的難度,請幼兒設計鞋底花紋是一個巧妙的突破口。並且《綱要》中指出:"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大膽表達自己的想象,分享創造的快樂。"因此,我精心設計了美術活動《鞋底的花紋》,讓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中大膽想象,自己設計鞋底花紋,鼓勵他們用點、線、面進行有創意地作畫,體驗獨立創作的趣味,展示幼兒藝術活動的魅力。

二、活動目標

再說說我的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我確定了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認識鞋底的花紋是由各種各樣的圖案構成的。(認知)

2、能用點、線、面設計鞋底花紋。(技能)

3、感受鞋底花紋的對稱美並且樂意參與裝飾鞋底花紋的活動。(情感)

活動重點能用點、線、面進行有創意地作畫,體驗獨立創作的趣味活動難點是感受鞋底花紋的對稱美並且樂意參與裝飾鞋底花紋的活動。

三、活動準備

為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我做了如下準備:

1、物質準備:乾淨的鞋子人手一雙;各種作畫工具;硬紙板剪成大小不同的鞋底若干。

2、經驗準備:事先從網上了解一些簡單的點、線、面構成的圖形。

四、教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據《綱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①觀察比較法

②操作法

③講解法

④欣賞評價法等。

五、學法

再來說學法,本次活動以幼兒為主體,以幼兒發展為本,幼兒採用的學法主要有:

①討論評議法

②操作法

③觀察法等。

六、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共有4個環節:

1、激發興趣,匯入活動

(1)參觀鞋子王國,初步瞭解鞋底的祕密。

通過鞋子王國的情景創設,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想帶小朋友一起去參觀鞋子王國。鞋子王國的國王他們在鞋底藏了許多祕密,想考考小朋友,看看誰能發現,我們一起去看一看,看看鞋底到底藏了哪些祕密。

(2)引導幼兒自己觀察自己的鞋底的花紋。

引導幼兒觀察各自鞋底的花紋,並且相互比一比,說一說各自的鞋底花紋有什麼不一樣。這些鞋子的鞋底一樣嗎?他們有哪些不同呢?然後讓幼兒與同伴交流討論,鞋底的花紋是怎樣的?請幼兒說說自己鞋底的花紋是什麼樣子的,有些什麼圖案?激發幼兒大膽表述。

(3)小結:其實鞋底的花紋就是由一些點,線條,一塊塊的圖案組成的。

2、引導幼兒尋找花紋組合的規律和特點,激發幼兒創意設計的願望。

(1)教師拿出幾隻鞋讓幼兒觀察鞋底,分析瞭解花紋組合的一些特點:有對稱的線條和圖形,有動物圖案,有字母的等等。再詢問幼兒:"你們知道為什麼要在鞋底上設計這些花紋嗎?"

(2)讓幼兒仔細觀察看看自己兩個鞋底的花紋,講講有什麼發現?引導幼兒感知鞋底花紋的對稱美。

(3)幼兒互相交流,說說自己的猜測。

概括總結:這些花紋不僅美觀,漂亮,還給我們帶來很大的作用,可以防滑。工人叔叔本領真大,能造出花紋對稱的鞋底!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雙有漂亮花紋的鞋底呀?怎樣做呢?(幼兒自由交流)

3、設計鞋底花紋。

(1)讓幼兒按自己的構思需求選擇工具。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進行創作。

(3)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討論:用什麼方法畫能讓兩隻鞋底的花紋對稱。

提示:將畫有鞋底的紙對摺,中間放一張自己喜歡的複寫紙,用鉛筆進行創作,就會出現花紋對稱的美麗的鞋底了。

(4)相互欣賞,交流,介紹作品,請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鞋底花紋,老師對作品給予肯定。

提問:你喜歡哪一種鞋底的花紋?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設計的特點和風格。

4、佈置活動教室。

將鞋底花紋塗上好看的顏色,並沿邊剪下,佈置在活動教室裡。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後找爸爸媽媽鞋底的祕密。

2、在區域活動中開展"為爸爸媽媽設計鞋底花紋"的活動。

七、活動特色

我選擇了孩子們熟悉的物品--鞋子,讓孩子們給鞋底設計花紋,這樣的活動一呈現在孩子們面前,他們就充滿了欣喜和探索的興趣。另一方面,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將點、線、面有機結合,構成美麗的圖案。在評價作品時,讓孩子和老師一起帶著賞識的情緒觀賞同伴的作品,幼兒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作畫經驗。

我的說課結束了,謝謝!

說課稿 篇5

設計理念

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是一個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並用多種數學語言分析它,用數學方法解決它,從中獲得相關的知識與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感受教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獲得對數學較為全面的體驗與理解。因此,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獲得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教材處理及目標確定

《倒數的認識》是一節概念教學課,它是在分數乘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為後面學習除法作準備的,所以本節課的教學效果將會直接影響分數除法的教學進度。在教學中,必須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更好地學習分數除法掃清障礙,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根據學生特點和大綱的要求,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和掌握求一個數(0除外)倒數的方法。要想使學生真正理解倒數的意義,必須抓住“互為”這個關鍵詞,所以準確透徹地理解倒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難點。

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0除外)倒數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概括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選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利用多媒體課件不但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本節課使用多媒體課件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

教法設計

這是一節概念教學課,為了更好的突出本節課的重點,突破難點,主要採用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1、激趣教學法。如:倒著說遊戲,出示的漢字、練習題、倒影圖片等,都具有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激發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投入學習,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2、自主探究法。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客易掌握其中的規律。”這裡所說的“發現”其實就是兒童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和體驗對數學知識進行的再創造。教學實踐證明,學生進行“再創造”時,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並從中學到方法,品嚐到探索之趣、成功之樂。如教學倒數的意義時,通過學生先計算、觀察、歸納、總結,從而引出倒數的意義。理解倒數的.意義時,讓學生先自己舉例說一說,再聯絡生活對“互為”進行理解,形成共識。

學法指導

學習數學的過程不僅是計算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能夠在推理、思考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學會合作和交流。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安排了多次自主交流活動:如“議一議”小數有無倒數,讓學生及時反饋獲得的數學資訊,實現資訊共享,提高學生對比、分析、概括、歸納的能力。

教學程式的安排

本節課的設計特點是: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的主陣地。因此,我將教學過程分為:

1、遊戲組織教學,滲透“倒數”。長期以來,一些學生對數字、甚至數學課的興趣越來越淡漠,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學與現實聯絡不夠緊密。但事實上,數學課應該是融於生活的,從生活中發現數學、探索數學。基於這樣的思考,在講授新課時,我與同學一起做“倒著說”的遊戲,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2、談話引入,揭示課題。從漢字的結構特點,杏-呆,吳-吞之間變化規律,匯出數學中的“數”也存在“倒”的現象,從而引出課題—倒數。

3、觀察思考,探索發現。通過學生計算、觀察、交流,引導學生髮現倒數的意義,突破教學的難點。並通過課件演示,自主交流,總結出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的方法,突出教學的重點。

4、即時訓練,鞏固新知。在利用習題鞏固新知時,我通過“填一填”、“說一說”、“找一找”等有層次、有梯度、形式多樣的練習題,不但使學生掌握了學習內容,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個體參與率,充分體現了課堂練習的量、度、序。

5、全課小結、自主回顧。通過讓學生自己說一說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收穫,評價自己的表現,既回顧梳理了知識,又提高了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6、展示圖片,總結全課。利用課件展示自然界中的“倒影”,既增強了學生對美的認識,又感受了現實中的“倒著的現象”。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及會考分析

酸鹼鹽的複習是國中化學複習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酸鹼鹽與現實生活聯絡密切,是會考中基礎題(如填空題、選擇題)、實驗探究與開放性題、資訊題型的知識區域,考查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與方法,實驗探究能力,滲透理論聯絡生產生活實際的意識。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本節課主要達到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常見酸鹼鹽的化學性質和用途,認識酸鹼的腐蝕性;初步瞭解稀釋濃硫酸的方法;知道酸鹼性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生長的影響;瞭解食鹽、純鹼等鹽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稱和作用;會用酸鹼指示劑和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鹼性。

2.過程和方法:通過酸鹼鹽知識的討論、歸納小結,培養學生總結知識,使知識系統化、網路化的學習能力;在知識遷移題、實驗探究性問題、開放性試題、趣味性題、資訊題的'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應用酸鹼鹽知識全面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立學科內多知識點的聯絡,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保持和增強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樹立保護環境、關心愛護環境的意識。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化學實驗,將常見的酸鹼鹽的性質進行對比總結,培養學生對類似酸鹼鹽的性質進行推測的知識遷移能力。

2、教學難點:根據酸鹼鹽的性質分析常見離子的檢驗,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

四、說教學方法選擇

為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準備採用包括問題和實驗探究法、講授法、討論歸納法等過程式教學方法。採用"問題探究式"和“討論式探究”的複習法,即先給出實驗題例,通過對題例的探究暴露錯誤,討論發現問題,帶出知識點,引出方法,由此教會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的能力和科學探究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用能力,實現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複習。

五、說教學過程設計

圍繞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編排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提問,實驗習題,在練習、討論探究中讓學生複習酸鹼鹽的知識的同時,能力和思維得到提高,科學素養得到昇華。

引入課題:由前面物質分類中的化合物引入,這節課複習化合物中的酸鹼鹽,重點掌握它們的性質和用途。

1、常見的酸鹼鹽

活動探究一,讓學生討論回顧常見酸鹼鹽,提出問題:你對它們有多少認識?讓學生了解它們的俗名和化學式,並探究這些物質的類別,引導學生如何認識酸鹼鹽,認識實驗臺上提供的物質的類別,為下一個活動打下基礎。說出你最熟悉的一種物質的用途。

2、酸鹼鹽的性質和用途

由用途體現性質過渡到化學性質的複習。首先提問:同學們你對常見酸鹼鹽的化學性質有哪些認識?如鹽酸、氫氧化鈣、碳酸鈉、硫酸銅分別能跟哪些物質發生反應?揭示課題:通過化學實驗,驗證某些物質之間能發生反應,觀察並描述實驗現象,並正確書寫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部分學生板演,師生共同評價,從而歸納出酸、鹼、鹽的性質。從所寫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歸納出置換反應和複分解反應的概念。

3、探究應用

展示另一個探究活動題目,以碳酸鈉的性質為主線,通過魔術實驗,製取“雪碧”、“牛奶”、“葡萄酒”,引導學生討論分析並給以適度的引導,在探究中複習鞏固酸鹼鹽的化學性質。再由學生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鞏固複分解反應,在興趣、討論、質疑中愉快的學習,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說總結評價與反思

讓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進行自我總結回顧,不但要弄明白學到了什麼?明白了什麼?還有哪些問題沒弄清楚?通過展示板書設計進行反思回顧,整理歸納,並通過精選的練習拓展延伸,並提示下節課將從物質的鑑別,推斷,實驗研究,除雜等反面進行綜合複習。

說課稿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嘗試運用印染和繪畫的方式表現故事小土坑的有趣情節。

2、喜歡印染繪畫,體驗倒影帶來的驚喜。

【活動準備】材料準備:白紙、炫彩棒、盆子、刷子、清水。

經驗準備:圖形組合表現正面直立常見動物造型的經驗;熟悉繪本故事《小土坑》。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小土坑》匯入。

師:大家還記得《小土坑》的故事嗎?(師出示圖片)看,今天誰來了?

——母雞、公雞、大肥豬、小山羊、老黃牛。

二、小土坑。

1、繪畫動物。

師:今天,四個小動物都來到了小土坑旁邊,它們發現還缺了個小夥伴,是誰呀?(小豬)“別急別急,我來了。”是白豬還是黑豬呀?小白豬我們就用淡一點的顏色。師根據幼兒講述即興繪畫小肥豬。

畫小豬:小豬胖胖的頭,尖尖的`耳朵,圓圓的鼻子,小豬的眼睛小小的,比牛的眼睛小,胖胖的身體,細細的尾巴捲起來。

裝飾小豬:小豬喜歡吃什麼水果?那我們把紅紅的蘋果畫在小豬身上,畫上咖啡色的柄。臉、耳朵、身體也打扮得漂亮一點。

2、有趣的倒影。

師:打扮好了嗎?雖然我是最後一個來,但我離小土坑最近。小豬來到小土坑邊,嘩啦啦,下雨了。小雨落下來,小土坑裡面積水了(哦,水可不能很多哦,記得沾好了後,刷子要在旁邊舔一舔,不然小土坑要被水沖走了)。哦,小雨下得剛剛好,不多也不少。小豬走過去瞧一瞧,再走近點。會有什麼呢?——小手來回用力搓一搓,啊,小豬的倒影出來了。

3、哇,小豬的倒影真美啊,小土坑邊開出了漂亮的小花朵。

三、幼兒創作討論。

師:猜一猜,還有誰會來小土坑邊?周圍會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呢?

四、幼兒自由創作,師巡迴指導。

1、請你選一支自己喜歡的炫彩棒畫一隻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畫得稍微大一點,不然就看不到小土坑裡面的倒影了,當然不能太大,不然超過了小土坑等下就照不到全身了。畫好了身體請你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在小土坑邊上畫上漂亮的小花、小草。

2、用刷子蘸好水,在盆子邊沿刮一下,刷滿整個小土坑。

3、將紙對齊重疊,用手用力來回壓一壓。

五、展出作品,講評。

1、現在照到的都是小動物的什麼?(倒影)

2、你看到了誰?(小貓)

3、師幼遊戲驗證。

師:到底是不是?我們問問看。

師幼:“小貓小貓是你嗎?”

師:喵喵喵,是我呀。我到土坑瞧了瞧,不好啦!小貓掉進土坑裡啦!

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本課題內容與實際生活和生產有密切的聯絡,所以,教材專門編成一個課題來說明。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酸和鹼的一些性質,通過學生的活動與探究引入中和反應比較自然;同時,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還能增強對這部分知識的認識。教材設計了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的探究實驗來讓學生知道酸和鹼之間能發生中和反應。為了說明中和反應的產物,簡單介紹了鹽的概念。而後再通過討論的方式瞭解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

2、教學目標:

⑴知道酸和鹼之間能發生中和反應,瞭解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⑵學會藉助指示劑判斷酸鹼發生中和反應的探究方法,會用分析、歸納的方法對有關資訊加工處理。

⑶培養理論聯絡實際,關注社會實際問題的意識,進一步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

3、教學重點:酸鹼之間的中和反應。

4、教學難點:中和反應概念的理解及其應用。

二、教法學法:

1、學情分析:通過本單元課題1的學習,學生對常見的'酸和鹼的性質及其用途有了初步的認識,課題2提出酸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順應了學生深入學習的需要,會激發他們繼續探究的慾望。酸鹼溶液混合後沒有明顯的現象發生,學生對中和反應能否發生可能會產生疑惑,這正是探究活動的切入點。學生在本單元課題1中已經掌握了檢驗溶液酸鹼性的方法,這就為實驗探究該問題準備了條件。本單元課題1的學習還為學生從離子的角度認識酸鹼之間的反應作了鋪墊。但要較好地認識中和反應的實質,對於一些抽象能力欠佳的學生來說還是有一些困難。關於中和反應的概念,學生可能會錯誤的認為是生成鹽和水的反應。

2、教學方法:實驗引導探索法、歸納練習法。

3、難點突破:

⑴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結果體現的結論。

⑵採用對比法,將實驗所體現的結論進行歸納,提煉。

⑶將實驗得出的結論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

三、教學設計:

1、設計思路:從生活中的事例引出中和反應——通過實驗探究得出中和反應及其實質——通過問題討論和交流,瞭解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評價與反思。

2、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課件展示一起濃硫酸洩漏事故及當時的應急處理措施。

【提問】為什麼可以用熟石灰搶險?

(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為課題的引入作鋪墊,引發學生提出酸與鹼能否反應的猜想。)

【過渡】酸和鹼之間是否會發生化學反應?如果發生化學反應,又會有什麼特點?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

【課件展示】熟石灰與濃硫酸反應的探究實驗方法。

【學生活動】學生四人一組按上述方法進行實驗。

【質疑】你看到了什麼現象?你能從中得出什麼結論?

(通過指示劑的指示作用和加入蒸餾水的對比實驗,讓學生從實踐中感受到熟石灰與濃硫酸之間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同時為下面探究氫氧化鈉和稀鹽酸能否反應做知識和方法的鋪墊。)

【過渡】其他的酸和鹼之間是否也能發生化學反應呢?

【演示】用滴管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稀鹽酸,觀察現象。

(兩溶液混合後看不到明顯的變化,形成學生的認知衝突,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質疑】你認為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發生化學反應了嗎?怎樣用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交流,設計方案驗證猜想。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相互合作能力、觀察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得出正確的結論,加深對實驗探究新知識的認識,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愉悅感和自信心,讓學生從實踐中感受到酸鹼之間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

【引導歸納】什麼是中和反應

【課件展示】展示圖片,從微觀角度揭示中和反應的實質。

(通過課件展示,加深對中和反應的認識,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化學反應微粒觀。)

【課件展示】

①一塊土壤酸性太強,不利於作物的生長,怎樣降低土壤的酸性?

②做完實驗後剩餘的酸性或鹼性非也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中?應怎樣處理?

③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的主要成分是Al(OH)3,它的作用原理是什麼?

④被蚊蟲叮咬後,叮咬處很快腫成大包,這是因為蚊蟲能在人的面板內分泌出蟻酸,從而使面板腫痛。用什麼溶液塗抹可以減輕痛癢?

【學生活動】討論交流

(通過討論交流,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生產、健康的密切聯絡,體會化學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環保意識。)

【評價與反思】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家有什麼感悟?

(使學生能對自己一節課的收穫、不足進行總結,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業】教材P65 4、6、8。

(書面作業強化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四、板書設計:

課題2 酸和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

說課稿 篇9

此環節達到新課標的分段目標是:1、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並從中享受樂趣。2、能夠創作2~4小節旋律

總結階段

我讓學生自己談談收穫,這種採訪式小結讓學生分享收穫,並提醒學生課後多關注少數民族文化藝術。

教學評價

對於本節課的教學評價,我是這樣設計的,採用自評、互評和他評等多種形式。通過在三年級上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接受了新課程改革下的評價方式。在小組的分工當中,各個小組長也基本上能把握對小組成員的評價。而本節課主要注重的是學生參與學習的態度及進行舞蹈創作時對音樂情緒的把握和審美的能力,因此,我設計了三個部分的內容。1、小組長對成員進行評價,從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和所創作作品的效果兩方面來評價;2、教師對小組進行評價,包括小組協作的一些配合,作品完成情況來進行評價;3、對個性、創作性進行評價。這樣能給予學生一個展現自我、張揚自己個性的平臺,能夠在實踐中發展思維。

我認為我這節課的'亮點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將創造力的培養貫穿於各個教學環節,通過舞蹈創編和旋律創編,啟發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藝術表現,培養自信心,讓學生充滿自信地大聲說“我會編,還會演”。是為了更好地表現歌曲,表現藝術!

我還有個反思:通過課堂實施的效果讓我得到啟發,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更加關注學生,引導他們唱好,而且唱得更美!

我的說課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