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關於說課稿範文彙編7篇

說課稿1.67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說課稿範文彙編7篇

說課稿 篇1

一、 說“課標”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的依據,也是新課程組織教學的依據。準確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精神,並在實際教學中加以落實,這是教師組織教學的關鍵環節。教師在上課之前,要經常性的研讀《語文課程標準》,領悟《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語文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培養鑑賞詩歌和散文的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作出恰當的評價,學習古代詩詞格律基礎知識,瞭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學習鑑賞詩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詩歌散文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

二、 說教材

高中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包括詩歌、散文兩部分,詩歌、散文各三個單元。詩歌部分,教材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從把握詩歌的創作背景、瞭解作者人生經歷、把握作品主旨入手;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從把握詩歌的意境入手,引導學生學習詩歌鑑賞的方法;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從詩歌聲韻的角度,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古代詩歌美妙的音韻,感受作者濃烈的情懷。

三個單元,各有側重,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閱讀、鑑賞,在閱讀鑑賞中,提高學生對古詩文的感受能力,發展學生想像能力和審美能力。

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單元設計的意圖就是培養學生誦讀詩詞的習慣,通過誦讀進入詩詞的語境,體會作者創作時的情感狀態,真正進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單元所選的作品,都是極富音韻、情韻、美感的經典之作,是對學生進行誦讀指導,培養學生語感最為適用的材料。

因此,誦讀教學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在反覆誦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對精要語句的玩味、賞析,進而達到品味詩詞的優美意境和情感世界的目的。

《將進酒》是第三單元的賞析示例作品,單元設計是通過本文的賞析示範,引導學生學會賞析古代詩歌作品的方法,感受詩歌音韻、情韻、美的意蘊,獲得審美的愉悅,獲得情感的陶冶,獲得思想的提高。

三、 說學習目標

根據教材《賞析指導》和單元教學重點的要求,結合文字的藝術特點,確定如下學習目標:

①掌握誦讀的要領:掌握關鍵字的讀音、語句的節奏、語氣,體會作品的音樂美、情韻美;

②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理解作者複雜的情感;

③學會古詩鑑賞的方法:個性化解讀文字,寫出鑑賞文字。

四、說教法

1。藉助《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概述》對作者的介紹,藉助課文註釋,藉助《高中課程新學案》30頁“相關連結”的“背景資料”,瞭解詩人特定的時期的人生經歷,引導學生從巨集觀上把握作品的創作背景。

2。藉助《賞析指導》,藉助文後賞析,結合單元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句式長短的變化、韻腳的轉換,學會進入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從關鍵詞句的揣摩、賞析、玩味入手,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複雜情感的變化。

4。師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師與學生一同誦讀,一同寫作,品嚐下水的快樂。

5。靈活的課堂組織方式,或默讀、朗讀、齊讀、指名讀、品讀,或小組研討,或課堂成果展示,或教師明確,採取靈活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閱讀、鑑賞、寫作。

五、說教學過程

(一)目標定向,知人論世。

1。匯入: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在吟誦詩文時可以說既是歌者,又是舞者;這種獨特的誦讀方式,是歷代文人欣賞經典詩文的一種獨特手段,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絕學。這個單元我們將通過對中國古典詩歌聲律特點的把握,通過對《將進酒》學習,學會有感情的吟詠、誦讀作品,品味作品音樂美、音韻美,理解作品的情感。(板書)

2。出示學習目標。

①掌握誦讀的要領:掌握關鍵字的讀音、語句的節奏、語氣,體會作品的音樂美、情韻美;

②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理解作者複雜的情感;

③學會古詩鑑賞的方法:個性化解讀文字,寫出鑑賞文字。

3。背景預覽。

①學生圈劃教材43頁註釋①,瞭解作品產生的背景;

②學生閱讀《高中課程新學案》30頁“相關連結”閱讀圈點“背景資料”;

③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64頁《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概述》第三部分對李白的介紹:“李白並不完全是一個超現實的浪漫主義者……而李白卻毫不掩飾他對功名事業的嚮往,同時又因為自己不能為富貴利祿而自卑其格,故多苦悶憤激之詞。他熱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對其中不合理的現象毫無顧忌地投之輕蔑……他詩中的形象往往是個性化的,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想像奇特,手法誇張。”

(二)誦讀文字,整體感悟。

1。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結合註釋、工具書標註重點詞語的讀音,要讀準字音,正確斷句,瞭解關鍵句子的意思,掃清文句障礙;

2、同桌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讀準字音,正確把握節奏、語氣;

3。同桌交流《高中課程新學案》30頁“知識清單”的題目,教師巡視,糾正明確關鍵字音。

4。學生朗讀:學生糾正朗讀錯誤,教師進一步明確;

5。全班齊讀課文:要求讀準易讀錯的字音,把握節奏,注意斷句、停頓;

6。教師範讀課文:學生圈點關鍵詞語、停頓、重音、語氣,體會作者感情。

7。學生默讀課文,初步概括層次要點,整體把握文字內容,體會作者感情。

8。小組研討、小組發言,教師點評。

9。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同桌相互檢查。

(三)涵詠品讀,揣摩探究。

1。學生研讀文後賞析文字:結合最後一段的賞析說明,結合具體詩句,圈點詩中句式變化,並進一步誦讀全文。

2。學生研讀文後賞析文字:結合對詩句賞析,找出表達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3。小組研討:誦讀要抓住文中關鍵詞語(“悲”、“歡”、“樂”、“寂寞”、“愁”),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由“悲”為“歡”,進而“歡暢”、“憤懣”,最後轉為“激越”、“超脫”、“曠達”。

4。學生齊讀:鞏固品讀成果。

(四)鑑賞交流,展示成果。

1。教師賞析指導:

《將進酒》感情色彩濃烈,行文氣勢恢巨集。在鑑賞本文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1)要結合《賞析示例》,在準確把握文字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詩作分為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作者大筆一揮就有雷霆萬鈞之勢,筆挾天風,墨裹海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極寫自然的偉力與永恆;筆鋒一轉,“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慨嘆歲月流逝,人生易老,心中不免悲涼。但,詩人性格狂放,消沉在他心中僅是曇花一現,“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人的曠達豪放,實際也是憤激中的無奈與自我安慰。

第二部分,酒香飄逸、情懷畢露,詩人舉杯、豪飲、高歌,心中湧動的是感情的激流:狂放之情,愈變得憤懣、激越。

(2)把握詩作句式長短的變化,韻腳的轉換。在誦讀中,準確把握聲音這種變化,急緩交錯,高低迴環,進一步加深對詩作情感,對作者特定背景下複雜情感的理解。

(3)詩作比、興、對仗手法的運用,找出相關詩句,可結合詩句進行分析、鑑賞。

2。學生小組研討:結合課文背景,討論文中“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愁”的內涵及產生原因。

3。學生鑑賞成果交流:只要學生言之有理、有據,就應該予以肯定。

4。創新提高:

教師提示:剛才我們已從整體上把握了詩歌的內容、作者的情感變化,“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是全詩的主旨,詩人借題發揮,盡吐鬱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也流露了施展抱負的願望。你對此是如何認識的,請寫一段短文,談談自己的看法。(寫作要求:應當是課文詩意的再現,可以是自己對原文個性化的解讀,自我獨創的發揮)

①學生寫作,小組交流、評點,典型習作展示。

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行:

大家好!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探討《靈活多樣的版面設定》這一課的教學構想。

(出示:課題)

一、說教材(首先我談談對教材的理解)

《電子板報》是重大版《國中資訊科技》八年級上冊第2章的內容,本章主要介紹電子板報的製作過程,培養學生處理文字資訊的能力。《靈活多樣的版面設定》是本章的第3節,是在第1節學生認識電子板報和第2節學會製作板報的基礎上,重點介紹電子板報版面設計的基本技巧,為後面內容的學習提供方法指導。

基於上述教材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出示: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掌握電子板報版面設計的基本技巧,構建“美”的視覺效果

能力目標: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鑑賞與審美能力。

電子板報的版面的設計要求做到規範、美觀,因此設計“交錯版面”、“異形版面”、“圖文結合版面”是我的教學重點;同時電子板報作為一種宣傳方式,構建“美”的視覺效果成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國中資訊科技課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部分,不能象以前那樣只注重講練結合,而應該強調學生如何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現代資訊科技教學應該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主線的教學原則。為此我主要採取創設情景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本課教學。

(展示教法:創設情景法 任務驅動法 )

三、說學法

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八年級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在生活中也積累了一些資訊科技知識。但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需要加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既要讓學生敢於肯定自己的能力水平,也要讓學生能夠發現自身的不足,實現自我超越。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著任務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和成果展示等學習方式逐步完成任務,使學生活動過程中實現知識傳遞、遷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展示學法:自主探究法 合作交流法 成果展示法 )

四、說教學過程

國中資訊科技課的特點是實踐操作性強。為此,我將從以下七個板塊來構建這堂課的教學。

1、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事例是他們最容易接受和感興趣的。正好《春暉》文學社池社長委託我在八年級年級學生中尋找部分文字編輯,因此,我用這則招聘啟事來引出今天的新課。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為後面的課堂教學服務。

(出示我校《春暉》文學社招聘編輯的啟事)

2、“試題”為引、初設版面

學生上節課學會了在板報中新增文字和圖片,那麼怎樣讓這些物件漂亮地出現在板報上呢?接下來組織學生參與“假如我是小編輯”活動。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展示活動的具體要求)

然後我利用網路教學管理軟體,向學生傳送本次招聘文學社編輯的“試題”。

(傳送招聘“試題” )

3、熱身訓練、互動交流

指導學生上機操作,引導學生從字型、顏色、背景、圖形、圖片等方面對板報版面進行設定。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練習結束後,將部分作品通過網路教室演示系統展示給學生,並請學生思考這樣一些問題:“還有其他方法使作品更漂亮嗎?”、“請你出出主意,怎樣讓這些板報更美觀?”。這樣學生會積極思考,不至於無事可做,學生的注意力會更集中。

接著我讓學生欣賞一些與我校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電子板報。學生一定會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板報呢?

(展示宣傳板報)

4、教師引領、突破重點和難點

在學生欣賞第一幅板報的時候,讓學生思考“為什麼內容與內容之間要相互交錯?”,學生經過思考,原來這樣做的目的是節省板報空間,從而理解了使用“交錯版面”的效果。

當學生看到第二幅板報裡面各個欄目形狀有多邊形、圓形等多種形狀。請同學們想想,如果我們都使用方塊形,整個版面還會這樣生動靈活嗎?很多同學這時才想起自己剛才一直使用的是文字框,版面自然很單調。學生腦海裡有了“異形版面”的印象。

“好漂亮,那不是校園門口為慶祝‘婦女節’準備的宣傳板報嗎?”,學生在欣賞第三幅板報時發出這樣的感嘆。原來這幅板報是用了一張圖片來作為背景,這樣版面結構和色彩搭配更加合理,激起學生的學習。

5、自主探究、活動遷移

古人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新課程條件下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探究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實現知識的遷移。因此我指導學生先自行閱讀教材,通過“我的版面我作主”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怎樣使自己板報版面靈活多樣。

(出示“我的版面我作主”活動的要求)

活動完成後,讓學生相互交流評價,談自己的`體會和收穫,部分學生可能對教材內容理解還不夠清晰,教師可以讓他們與基礎好的同學結成對子,在同學的幫助下進行學習,完成自己的作品。通過這樣的任務驅動,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掌握方法和技能,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他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的品質,提高了學生的鑑賞與審美能力。

最後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也讓他們的成就感得到滿足,這種成就感也許是他們在有些課堂獲取不到的。

6、課後延伸、迴歸生活

為了讓學生把課堂知識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學以致用,並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我設計了下面的課外實踐活動:

(出示:奧運宣傳板報製作:今年8月,北京將舉辦第29屆奧運會,人們以各種各樣的活動來迎接奧運的到來,宣傳奧運的板報隨處可見。請你收集與奧運相關的文字、圖片等資訊,利用所學知識,製作一份宣傳北京奧運的電子板報並在你的班上展出,老師將把部分好的作品報送我校校園藝術節組委會進行評獎。)

7、活動總結、評比頒獎

課堂表現優異的同學評為《春暉》文學社特約文字編輯,併發放聘用證書。

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三袋麥子》是西師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課文,本單元的選文是一些引人思考的故事,目的是讓學生在充滿思辨故事中明白其飽含的人生哲理。《三袋麥子》是本單元的第三個故事,是一篇批讀課文,講了土地爺爺送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麥子,由於各自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方法,就有了不一樣的結果。引出“不同做法會有不同結果”的道理。這篇課文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很適合兒童閱讀。

 說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極富童心童趣。雖然通過前五個單元中幾篇批讀課文的學習,學生對批讀課文的特點和學習方法,有了初步瞭解,但是,他們剛剛從低年級的識字學習進入中年級的閱讀學習,閱讀興趣還不濃,閱讀方法還沒習得,閱讀習慣還沒養成。為此,如何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教給閱讀方法,培養閱讀習慣,仍是我設計這堂課優先考慮的問題。

 說教學目標

根據編輯意圖和學情,在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理解第一部分內容的基礎上,我確立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借助旁批讀懂這個故事,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評價三個小動物,明白“不同的做法會有不同的結果”的道理。

初步掌握批註的方法,並嘗試批註。

說教學難點

為了有效地引導學生閱讀,達成教學目標,我還根據我們山區農村學生的學情,把“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評價三個小動物,嘗試批註”作為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把明白“不同做法會有不同的結果”的道理作為本課時的教學難點。

 說教法學法

我在教法上的策略是:指導、引領和點撥,讓學於生,引導學生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生與文字間的對話、討論、交流等手段,給學生創設一個開放的課堂,讓學生在自我體驗中,凸顯自己的獨特感悟和理解。整堂課我是鼓勵式地“導”,學生則自主合作式地“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第二學段閱讀教學要求學生能複述故事性作品的大意,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所以我首先讓學生回憶課文第一部分的內容,指名講這部分的故事;接著讓學生猜一猜後來那三袋麥子還剩下多少。這樣做既將新舊知識銜接,又為突破難點做準備。

二、導“學”導“批”,品讀理解

1.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採用設疑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一年以後,土地爺爺又來了,他所看到的情況和我們猜想的一樣嗎?”引出本課時內容。

2.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第6自然段和旁批,勾畫描寫小豬的詞語;接著師生交流,指導學生讀旁批、讀勾畫的重點詞,懂得小豬的麥子全吃光了;然後引導學生評價小豬,寫批註。“認真寫好漢字”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因此我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書寫要做到工整美觀。我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獨特感受,只要是符合小豬特徵的詞都給予肯定,並板書“憨厚可愛”。這部分教學體現批讀文教學的“扶”。

3.學完第6自然段,我與學生一起總結本段的學習方法,然後遷移運用,學習剩下的課文,讓小組自主選擇喜歡的部分,合作學習。這個設計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個人的情感體驗,讓他們自主選擇,更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我將深入課堂,及時點撥,體現出批讀文教學的“半扶半放”。

4.合作學習結束後,我採取小組彙報、交流,其他同學傾聽、評價的方式,讓孩子們通過思維與思維地碰撞,提高評價能力。我並擇機板書“節儉”“聰明能幹”。

三、朗讀表演,昇華情感

1.各學段目標都要求重視朗讀和默讀,做到有感情地朗讀。所以,我以“三個小動物中你最欣賞誰的做法,為什麼?”引出學生最喜歡的動物,並自由朗讀自己喜歡的那種動物的段落。通過範讀、指名讀、分組讀等方式,抓住“舔了舔嘴脣”、“神祕”、“自豪”等詞語,大膽想象小動物說話時的神態、動作,有感情地朗讀。

2.分角色練習表演整個故事;推薦小組上臺表演,及時進行鼓勵性評價。這個設計是為了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也是利用角色扮演加深學生對文字的感悟理解。

四、總結全文,揭示道理

為了引導學生懂得這個故事揭示的道理,我利用板書讓學生總結課文內容,並齊讀旁批,我則板書“不同做法會有不同結果”。接著詢問學生要是你的話,你會怎麼做呢?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文的最後一處批註:要是我的話,我會……。 (五)說寫練習,拓展提升

1.按照“中年級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或感受”的要求,突出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的宗旨,我設計了一個小練筆:你想對文中各有特點的三個小動物說點什麼?寫下來。寫完以後,讀給大家聽,學生間相互評議。

2.根據“能複述故事性作品大意”的目標,我讓學生課後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或小夥伴聽。

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先貼上動物頭像的設計,直觀形象,符合三年級學生特點,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接著根據教學進度,板書對小動物的評價,簡潔明瞭;最後引領學生通過對比的方法,引出道理,完成板書,使板書具有概括性、整體性和教育性。

附板書設計:

29.三袋麥子

小豬 小牛 小猴

憨厚可愛 節儉 聰明能幹

不同做法會有不同結果

說課稿 篇4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除法和小數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既是小數除法的起始點,又是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基礎,因為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都要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教材創設精打細算的現實生活情境,提出了數學問題哪個商店的牛奶便宜,讓學生體會到小數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並引導學生對此展開研究,在交流時,尊重學生個性差異,使學生了解在計算時應注意什麼,突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在總結比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重點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與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相類似,只要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如果除到小數部分有餘數,可以添0再繼續除。最後將學生所學的新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

【學生分析】

1.學生已有知識基礎:學生已學習了整數除法和小數的意義,在小數乘法中已初步體會了將小數看作整數進行計算的轉化思想,然後再確定小數點位置。而在這節課中,學生依託生活情境和已有知識基礎,比較容易通過元與角的單位換算,將11.5元轉化為整數計算,在此基礎上,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逐步抽象推理出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自然成為本節課的重點和關鍵。

2.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在生活中學生在購物時已初步接觸過、甚至是簡單運用過關於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

3.學生學習該內容可能的困難:理解商的.小數點為什麼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除到小數部分有餘數,可以添0再繼續除。

4.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方式和學法分析:通過闖關遊戲和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來自主探索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再通過觀察、比較、討論,體會豎式計算的簡便實用。

我的思考:計算教學一直是讓教師們比較頭疼的內容,尤其是公開教學更是避之不及,主要是課堂氣氛沉悶,難以出現亮點,算理難以講清,演算法學生掌握不紮實。在這節課中,我運用闖關形式來進行教學環節的連線,讓學生在不斷的自我認同、自我肯定下推進教學流程,實現有效教學。同時讓學生們利用自己已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充分經歷探索過程,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盡力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教學活動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學習帶來的樂趣,並且通過不斷地相互質疑、討論,再加上課尾出示的小數點的悲劇的故事,讓學生從一節課中不僅學會小數除法,在生活中要注意精打細算,更要養成一種細心、嚴謹的良好品質。本節課是小數除法的第一課時,重點是通過教學讓學生充分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方法,由於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經歷探索的過程,並且在本節課中還要解決商中間用0佔位的型別題,因而將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沒有在練習中進行體現,放置到了後續教學內容之中。

【學習目標】

1. 知識與技能: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正確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並能利用這些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利用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發展推理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 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學會質疑並與他人交流。

②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③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細心、嚴謹的良好品質。

【教學過程】

(一)(第一關)複習鋪墊:(5分鐘)

1. 下面各數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數的大小不變?

7.10 15.20 100 0.070 1.01 2.0

2.(第二關)昨天,淘氣逛商店的時候,用115元買了5箱牛奶,小紅用126元買了6箱牛奶,兩種牛奶品牌質量一樣,誰買的便宜?你能幫淘氣算一算嗎?

請學生上前板演,其餘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讓學生說出列式根據:總價數量=單價)

集體訂正 ,板書精打細算

(設計意圖:複習小數的性質和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為小數除法的學習作好鋪墊,同時對學生進行前期知識基礎考查,若有疑問,進行復習和強調。)

(二)(第三關)創設情境,提出問題:(3分鐘)

1. 今天老師打算去買牛奶(出示幻燈情景圖),你從圖上得到了什麼資訊?

2. 你建議老師去買哪個商店的牛奶?為什麼?(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3. 我們現在就來計算一下每個商店牛奶的價格,誰會列算式呢?

請學生列出算式:11.55= 12.96=

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算式與複習題,它們有什麼特點?

(這兩題的被除數都是小數,除數都是整數。)

師:我們今天就來研究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看看淘氣到底應該買哪個商店的牛奶。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小數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三)探索新知,解決問題:(20分鐘)

1. 兩個商店牛奶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呢?我們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價格,現在同學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經掌握的知識先自己想一想,並且嘗試計算,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交流一下想法。

2. 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 請小組選派代表彙報討論結果,指名學生板演(或教師板演)。

4. 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彙總的各種方法,認為哪個方法比較簡便實用?(學生可能會將11.5元轉換為115角進行計算,教師應追問:為什麼要化成115角進行計算?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將小數轉化成整數進行計算的思想和方法。也可能有學生直接運用豎式進行計算,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引匯出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5. 理解算理:師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數點為什麼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先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再進行引導。將11.5元平均分成5份,先將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還剩1元,再將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單位是角,寫成以元為單位的小數時,3應寫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數點在3的前面,正好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也可從個位上的1是10個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總共是15個十分之一,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個十分之一,因而小數點應在3的前面。教師視學生回答角度進行引導闡釋。)

6. 引導彙總,明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按照整數除法的方法計算;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7. 學生嘗試計算乙商店牛奶價格,有疑問則小組交流

8. 集體交流,教師引導彙總:除到小數部分有餘數時,可以添0再繼續除。

9. 集體鞏固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把問題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探究尋覓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但學生的語言不一定很規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

(四)(第四關)鞏固練習,延伸拓展:(10分鐘)

1. 練習: 14.412= 8.25=

2. (第五關)試一試:

7.427 = 15.915 =

3. 出示糾錯練習

4. 出示關於小數點悲劇的故事。

(設計意圖:及時進行練習鞏固,並充分相信學生在整數除法的基礎上,能遷移出類似的小數除法,並且通過糾錯練習和關於小數點悲劇的故事,引導學生養成細心、嚴謹的良好品質。)

(五)總結反饋(2分鐘)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呢?請大家評價一下自己的表現,說說自己的體會、感受或想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對本節課進行多方面的反思與回顧,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

說課稿 篇5

一、分析教材、引發思考:

1.教材內容:

生命多麼神奇、生命多麼美好!

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這三個小故事中,抒發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2.教材的特點和作用:

課文寫作者從親身經歷的三件小事中,引發對生命的感悟。文章的內涵與本組“感受生命的美好”的主題非常吻合。課文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很好地體現“引導學生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訓練重點。

思考:反覆讀這篇課文,我總是沉醉其中,總會被那意蘊深遠的對生命的獨特感悟所打動,每讀一次,心靈就受到一次震撼!為什麼作者對生命的感悟這般深刻?那是因為:作者杏林子12歲時染上類風溼性關節炎,致使全身癱瘓,命運的坎坷使她對生命的感悟更加深刻。

而這有點沉甸甸的生命話題,四年級的孩子能感受到嗎?他們能從中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從而珍愛生命嗎?

如何實現文章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向學生的轉移,實現三情融合,怎樣進行有效的學生與文字的對話,學生與作者的對話,從而感悟生命的價值?

首先,教學目標要明確,也就是通過本課的學習,將要達成課程標準規定的三維目標是什麼。

3.明確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掌握“震撼、慾望、糟蹋、騷擾、茁壯、有限”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過程與方法:抓住重點詞語,聯絡課文或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的內容和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語,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句子含義。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確定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我的教學思路越來越清晰,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選擇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選擇教法,明確思路:

情境教學法:以情動人,以美感人。情境教學法突出了語文教學的審美特性,強調了教學中以激發愛,以情打動人。本文語言簡練,情味濃厚,運用情境教學法,切合文字的特點。

點撥法:點撥法的精髓,就是“相機誘導,適時點撥”。生命的話題有點厚重,學生通過讀文,雖然也能讀出自己的體會,但是,遊離於文字,脫離體驗的體會只能是口號似的。所以,教學本課,必須通過教師相機誘導,適時點撥,點撥促悟,才能達到光憑學生自悟無法企及的高度。

三、學法指導,形成能力:

1.自讀自悟: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

2.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賞析:積累和豐富語言,運用語言。

四、理念指導,精心設計:

(一)抓住語文字色,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是母語教學的課程。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言,是閱讀教學責無旁貸的任務。教學本課力求達到在賞析語言中感悟生命內涵,在感悟生命中習得語言,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二)遵循閱讀教學的規律,重視體驗感悟。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體驗感悟,正成為閱讀教學新的增長點。

在以上理念的指導下,力求通過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達成三維目標,促進學生髮展。

教學流程統覽

1.創設情境,感知生命。(導其入境,感知生命的神奇和美好)

2.整體把握,梳理脈絡。(符合學生先整體感知的閱讀心理)

3.導讀賞析,品味語言。(領悟生命的堅持,體會生命的頑強,感悟生命的價值)

4.迴歸整體,昇華情感。

5.閱讀推薦,課外延伸。

五、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感知生命:

1.出示課題,引出問題:生命是什麼?

2.動畫課件,創設情境:(師配音)嫩芽從土裡鑽出來,綠葉舒展,生命的誕生是多麼神奇!五彩繽紛的`花兒欣然怒放,生命多麼美好!花叢中蜜蜂嗡嗡,辛勤採蜜,生命的價值在於勞動,在於奉獻。

(通過直觀的畫面,引導學生入其境,輔之以教師詩意的語言,生動的描述,讓學生對生命的神奇,生命的美好發出由衷的讚歎)

然後,輕輕的音樂響起,介紹杏林子的坎坷命運。(一揚一抑,緊扣“生命”主題)

就是這樣一位全身癱瘓的人,她是怎樣感受生命的,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整體把握,梳理脈絡:

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然後,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三個事例,並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

(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梳理課文脈絡,體現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的教學思路)

(三)導讀賞析,品味語言:

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畫下來,體會體會,在書上做上批註。

交流讀書的體會,教師相機點撥、引導。

首先交流“飛蛾求生”的小故事中,作者的感受是什麼?

““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在學生交流完自己的體會之後,教師適時引導: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飛蛾那強烈的求生慾望的?(引導學生迴歸文字,找出關鍵詞語——極力鼓動雙翅)再通過動作表演,比較體驗:鼓動雙翅和極力鼓動雙翅有什麼不同,學生一下子感悟到:“極力”這個詞,生動地刻畫了飛蛾求生的強烈渴望。

當然,教師並不滿足於此,而是進一步通過換位體驗,引導學生思考:

飛蛾外表那麼醜陋,又是那麼渺小,它何必苦苦掙扎呢?如果你是那隻飛蛾,你會怎麼想?

杏林子看著手中的極力掙扎的飛蛾,她又會怎麼想?

從以上兩處巧妙的點撥,不難看出,老師正在引導著學生從文悟情到體察作者杏林子的情,實現了文字的情,作者的情向學生的移情。

再如:研讀“作者靜聽心跳”的事例中,出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暢談體會之後:教師的引導同樣體現在扣緊關鍵詞語,引導加深體會。

(1)扣緊“糟蹋”“好好使用”,聯絡課文說說,怎樣是白白糟蹋?怎樣是好好使用?

(2)教師進一步點撥:

杏林子全身癱瘓,她如何珍惜生命,對自己負責的呢?

隨即出示杏林

為您服務

為您服務 子生前筆耕不輟,出版的系列作品,進一步驗證:怎樣是好好使用生命。

(3)入情入境朗讀,讀出對生命的感悟。

(四)迴歸整體,昇華情感

此時的迴歸整體,不是簡單的內容上的重複,而是以討論、感悟“生命因為什麼而美麗”為切入點,進一步豐富生命的內涵,感受生命的真正價值。

1.杏林子全身癱瘓,行動不便,你覺得杏林子的生命美麗嗎?你認為她的生命因為什麼而美麗?(也許學生會說,她的生命因為頑強的毅力而美麗,也許學生會說,她的生命因為執著,因為堅持而美麗……)那麼飛蛾呢?香瓜子呢?

2.教師再引導:讓學生聯絡身邊的普通人,認識的名人、偉人,來說說生命還因為什麼而美麗。

在學生對生命的內涵有了自己個性化的感悟之後,教師深情小結:生命的美麗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珍視生命,活出意義和價值。

3.朗讀名言、詩歌,昇華情感:

引進的名言和詩歌,都與課文的內容直接相關,都是為了促使學生深化對生命的領悟,活而不濫,活而有序,基於教材,又適度地超越了教材。

生命的長河永無止境,讓我們繼續走進一個個珍視生命的靈魂深處,去了解他們的生命歷程,感受他們動人的生命故事。

(五)閱讀推薦、課外延伸:

讀一本好書,感受一段人生——推薦閱讀杏林子的著作及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六、板書設計

結束語:

讓我們抖開騰飛的雙翼, 擁抱美好生活,充實人生意義!

為您服務

說課稿 篇6

各位專家、評委老師: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裡能有向大家說課的機會。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等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匯入新課

1.媒體映示課題,介紹中國古代繪畫的悠久歷史,獨特的藝術傳統,發展過程和正式形成的時期。

提示:由於以描寫人物活動為主的人物畫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畫,而山水畫,花鳥畫是後來從人物畫中分離出來形成今天的獨立畫科。

Δ按畫科分:人物、山水、花鳥按技法分:工筆、寫意媒體映示作品,工筆畫《張卿子像》,寫意畫《李白行吟圖》,配以文字解釋什麼是工筆畫,什麼是寫意畫。

(二)中國畫的特點

1.映示標題文字說明:中國古代人物畫對於人物的描繪不僅滿足於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與內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謂傳神。

2.映示圖片投影:五代畫家顧閎中作品《韓熙載夜宴圖》,慢速播放長卷,並配文字介紹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Δ顧閎中南唐畫家,善畫人物,據記載,他奉南唐後主李煜之命夜至韓熙載家中,窺視其夜宴情景,憑現場目識心記,創作了此畫。

Δ韓熙載,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貴族,避難來到南唐,初有恢復中原巨集圖大志,但李煜對他猜忌,他為免遭不測便沉緬於聲色之中,以放蕩頹廢的生活來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無所作為。

3.再把《韓熙載夜宴圖》分成五個獨立畫面。

聽樂,觀舞,歇息,清吹,散宴。每個畫面放大,主要人物區域性再次放大,配音樂。

(1)第一段聽樂:(映示畫面)

作者緊抓一個“聽”字,把握不同聽眾的情緒反應,不論轉身注視著彈琵琶歌伎的賓客,還是半掩在屏風後面探頭傾聽的女子,都統一到聽樂這個中心,在場的每個人都被迷人的音樂陶醉。

提示:區域性放大鏡頭,看到韓熙載神情憂鬱,眉宇間含著沉思與隱憂,這種出色的心理描寫達到極其傳神的境界。

(2)第二段,觀舞(映示畫面)

畫面區域性放大韓熙載為助興站起親自擊鼓,舞伎翩翩起舞,眾人也站立,擊掌,打板,合著節拍。

提示:韓熙載雖擊鼓助興,但臉上沒有笑意,流露出悶悶不樂。提問學生為什麼。

另外畫面放大映示,後排穿黃色袈裟的和尚,處在觀舞賓客中,並不正視舞女,而是眼看擊鼓的韓熙載,人物表情內心活動,畫得很出色。

(3)第三段,歇息夜宴中休息的場面,此段情節輕鬆,使《夜宴圖》有張有弛,富有節奏變化,是整個宴會情節上的一個間歇。

4.第四段:清吹描寫韓熙載欣賞樂伎演奏的場面,休息後的韓熙載更換了衣服,袒胸露腹,盤腿而坐,右手揮扇欣賞管樂。故作不拘小節,疏狂自放的姿態。

五個樂伎雖並排一起吹奏,但表情姿態不同,有合有分,絲毫沒有呆板之感,使人彷彿聽到高亢豐富的管樂和聲。畫家用的線描,有粗細、輕重、疾緩之分,充分顯示了衣衫的質感。五個樂伎服裝主色調是淺色,由紅綠兩色相互穿插,有對比又有呼應,顯得豐富而統一,畫的極其工細。

5.第五段,散宴

這段收尾用一對男女隔著屏風對話的情節,自然過渡到最後一段送別(映示對話圖)

韓熙載的其它賓客都在與歌舞伎調笑言歡(映示畫面並放大)

唯獨韓熙載一人在獨立深思,揮手與客人道別,為什麼?

提示:聯絡前四段的形象,反映了他在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下,強顏歡笑的矛盾心理和內心苦悶。

6.最後再次用錄影配樂形式完整放映一遍長卷圖,加深體會《韓熙載夜宴圖》在刻劃人物心理狀態,用筆沒色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

四.作品欣賞

1.《虢國夫人遊春圖》

2.《搗練圖》

3.《簮花仕女圖》

4.觀後交流,討論,請學生根據《虢國夫人遊春圖》中人物動態、表情服飾等因素判斷誰是虢國夫人?

五.全課總結

1.中國古代繪畫的形成和發展

2.中國古代繪畫的分類和表現技法

3.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特點。

中國古代人物畫這一講內容多,年代跨度大,在有限的課時內全面展開介紹有一定難度,應在內容的側重點進行調整,把人物畫的產生和發展過程縮短,略講一下,避免學生厭煩,另外在課程內容順序上也進行調整,把古代人物畫的分類,技法放到前面上,而把人物畫的特點放後講,講繪畫技法時選了兩張有代表性的工筆畫和寫意畫,一張是明代曾鯨畫的《張卿子像》,另一張是宋代畫家梁楷畫的寫意畫《李白行吟圖》,講到寫意時可在課堂上邊介紹邊演示技法,也請有興趣的學生上來畫,一下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讓他們體會在宣紙上作畫的感覺,充分感受和領悟中國傳統繪畫的藝術魅力和藝術震撼力,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熱愛。

學生進入角色後,為下面的作品欣賞打下了較好的課堂基礎,在進入講解中國古代人物畫特點時,我選用了一張學生較熟悉作品,五代人物畫家顧閎中畫的《韓熙載夜宴圖》,讓學生感到即親切又陌生,很想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這張畫的內容,我首先把課件的長卷緩慢的放映一遍,同時介紹畫的時代背景、作者,畫中的主人公,給學生一個初步印象,再把長卷分為五段聽樂、觀舞、歇息、清吹、散宴,分別詳細介紹,為加強效果,每段都選用了不同的中國古典音樂配置,做課件時,把重要人物都用影象軟體進行區域性處理,拉近,放大,比原畫更清晰,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五段分別欣賞完後,再以錄影的形式配上音樂慢慢的放映一遍,把學生的思維不由自主地帶進充滿遐想的繪畫藝術境界中。

最後教師點出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特點,不僅僅滿足於外形的肖似,而是更著重人物性格與內心世界的揭示,即傳神,形神兼備,而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這張畫把握得是很好的,最後結束這張作品的分析。

為了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瞭解中國古代人物畫,還選取了幾張盛唐時期的人物畫進行欣賞。

張萱畫的《虢國夫人遊春圖》和《搗練圖》,周肪畫的《簮花仕女圖》,讓學生先說說喜歡這些作品的哪些方面,各抒己見,然後教師再每幅作品詳細講解,為充分調動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興趣,結束時佈置同學們課後通過找資料查出《虢國夫人遊春圖》中的虢國夫人,下一次上課時告訴大家,給學生增加一點懸念,期待下次上美術課時知道結果。

我認為高中美術欣賞課如何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有效途徑是打破常規,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別出心裁而有創意的課程設計,結合學科特點,營造情趣盎然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自主性,適時尋找教學契機和切入點,這些都是上好每節高中美術欣賞課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說課稿 篇7

各位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將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成員間的關係》,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成員間的關係》是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看圖找關係》專題中的第2節。《成員間的關係》雖然只是作為一個專題知識來呈現,前後知識之間的聯絡不是那麼緊密,但它是發展學生符號感的重要的一節課。

數學思想方法分析:符號表示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符號是數學的語言,是人們進行表示、計算、推理、交流和解決問題的工具。數學課程的一個任務就是使學生感受和擁有使用符號的能力。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力圖讓學生:懂得符號的意義、會運用符號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本身的問題,發展學生的符號感。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圖對刻畫事物或數之間關係的作用,能分析一些簡單的關係。發展有條理思考和表達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親情樹”為引子,讓學生經歷“從具體的事物 符號化表示”這一過程,發展其符號感,並會運用符號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本身的問題。

3.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親情樹”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著課程標準,在我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圖能直觀、清晰、簡捷地刻畫事物或數之間的關係。

難點:能分析一些簡單的關係;發展有條理思考和表達的能力。

四、學情分析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中潛藏著“符號意識”,這是發展學生“符號感”的重要基礎。比如,路口有標誌 ,表示禁止通行;某場地有標誌 表示可以停車;還有地圖上的各種標識,等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生就生活在一個被“符號化“的世界裡,這些都為今天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數學教學中,學會“符號運算”似乎是一個極大的難題。原因何在?主要的問題在於我們以往的教學不承認學生經驗中的“符號世界”,沒有給學生提供機會經歷“從具體事物 學生個性化的符號表示 學會數學地表示”這一逐步符號化、形式化的過程。

五、教法

我認為,作為一名數學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數學思想、數學意識。基於以上的'學情分析,我打算著重採用主體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發揚教學民主,鼓勵學生大膽實踐。教師激思激疑,學生積極探究。堅持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引導點撥,利用孩子們身邊的生活素材,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

六、學法

以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學習方法。

最後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七、教學程式及設想

本節課我打算通過“說一說”、“畫一畫”、“看一看”、“試一試”四個活動環節讓學生經歷“從具體事物中來 學生個性化的符號表示 學會數學地表示 應用到生活當中去”這一逐步符號化、形式化的過程。

1、說一說

同學們現在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從小到大,你們的成長得到了很多人的關心和愛護,尤其是自己的親人為你們付出的就更多了,是不是呀?

那誰來說一說你的家裡都有哪些家庭成員呢?

(注:親戚之間的稱呼各地可能不統一,學生也不一定知道,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適時明確。)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談自己家裡的家庭成員,讓學生明白數學並不是深不可測的,它就來自我們的身邊。談話引入,讓學生倍感親切,非常自然地進入主題。

2、畫一畫

聽了大家的發言,老師瞭解到每個同學家裡都有不少的親戚朋友,你們真幸福,被濃濃的親情包圍著,他們為你們的成長付出了很多,你們長大後要回報和孝順他們。那你們能用自己的方法列出你的親戚關係,繪製成一棵親情樹嗎?

要求從這棵親情樹上能讓大家清楚地看出你家庭成員間的關係,待會兒看誰的設計最有創意!

都繪製好了嗎?先在四人小組裡互相交流、展示一下。

哪個小組的代表先來彙報一下你們組同學的設計?還有哪個組也想說?(注意對學生設計的鼓勵性評價,同時瞭解學生中的各種不同表示方法)

教師在這個環節注意瞭解學生中的不同表示方法,對學生的設計給予鼓勵性評價。並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繪製自己的親情樹,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親情樹既為我們學習成員間的關係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又為我們的感恩教育提供了潛移默化的沃土。從學生的“親情樹”中可以得到很多的生活例項,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使學生體會圖能夠清晰、簡潔地表達人物、事物或數之間的關係。

3、看一看

有一個叫小冬的同學也把他家成員間的關係表示出來了,在我們書上83頁,請同學們開啟書看一看他是怎麼表示的?

要求大家邊看邊思考書上提出的問題,想好後請舉手。

讓學生看一看書上小冬家的家庭成員是怎樣表示的,通過學生討論使學生明白家庭成員還可以用字母來表示。當然,還可以允許學生用其它不同的方法來表示,組織交流時注意傾聽學生的不同想法,只要有道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當學生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成員間的關係時,再讓學生嘗試用字母來表示自己家裡的成員關係,改好之後,給同桌看看,互相說說對方寫的字母各表示誰。

最後,教師再問學生:用字母來表示家庭成員間的關係,你感覺如何?讓學生通過談自己的感覺,明白用字母來表示家庭成員間的關係,更加直觀、清晰、簡潔。

這個環節設計的意圖:雖然親情樹為我們建立數學模型提供了生活素材,但還是要讓學生從現實的生活情境中迴歸到數學模型,用數學的方法來表示生活中事物間的關係。這是我們在教學中所要重視的。

4、試一試

通過讓學生完成書上83頁的“試一試”和84頁的“練一練”中的題目,強化學生用字母表示成員間的關係。

5、總結與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你還存在哪些不足?

 八、結束語:以上,我僅從分析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程式等方面說明了“教什麼”和“怎麼教”,闡明瞭“為什麼這樣教”。希望各位專家領導對本堂說課提出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