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漢語 > 咬文嚼字

漢字趣編(之十五)山

漢字趣編(之十五)山

中國人對山嶽的崇拜,來自萬物有靈的自然觀。從“禹封九頂”算起,祭祀山神的聖典,在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禮記•祭法》:“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至於那些高入霄漢、形象奇特、難以攀登的險峻山嶽,更認為是通天之處,為神靈仙人所居。《山海經》上說:“崑崙之丘,實惟帝之下都。”他們認為那最高的崑崙山,“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
  從孔子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到秦漢時代的“自然比德”,則來源於更深層的天人合一意識。人與天地結構是一體化的: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宇宙有金、木、水、火、土,人有心、肝、脾、肺、腎;自然有五嶽,社會有五帝,五方神祇,人有仁、義、禮、智、信五德……這種“天人合一”觀念,分明把人的感情、意志、倫理透射在外部世界,自然山水打上了人文精神的印記。
  漢代陰陽五行說,則直接導致中國特有的“風水論”:風水論用抽象的氣來解釋自然環境。按照氣的運動變化規律,陰陽兩氣交流而生出各種變化,濁者沉為地,清者浮為天。山高而巍峨者,稱為後龍,後龍之後的山脈稱為來龍或祖山,祖山必綿綿婉蜒,方顯生氣勃勃。左右宜有小山護衛合抱,稱龍砂。這樣的山勢環境,才有天地氤氳之氣往來。後龍正面還要有遠山對景,稱為案山或朝山。山巒疊嶂,負陰抱陽,草木方顯旺盛,乃為瑞氣蔥蘢的徵兆。所以仙山、佛國常建在這些山勢奇特、林深木茂之處,因是神仙佛祖所居之聖地,自然被稱為風水寶地。
  魏晉以來,佛教興盛。由於文人與僧人交遊往來,而寺院又往往成為文人政治避難的世外桃園。魏晉文人寄情暢神於自然山水,不僅找到“山水以形媚道”老莊玄學表達的最佳方式,而且發現了山水的自然美。因此多把莊園與寺院建在幽靜的山林之中,既可以全身遠禍,過一種閒雲野鶴般的適意的生活,又可以超脫紅塵,有利於文人“澄懷觀道”,甚至還包括希冀延年益壽的生理需求在內。唐以後的禪宗,改變了早期佛教持缽行乞的苦行僧的生活方式,更講究人與自然的融合關係。禪師們常常沉浸在青山白雲、流水清泉之中,領悟生命的真諦。深山裡的古剎,常常是禪師們悟道之所;叢林禪院,成為僧人們參禪打坐的清淨之地。傳入中國的佛教,顯然已經淡化印度人那種狂熱而痴迷的神山朝拜意識,而把宗教的修煉化為一種生活的情趣,一種審美的意念,甚至包括上述深層意識下形成的中國特有的風水之論。這也就是為什麼“天下名山僧佔多”的原因吧。
  道教、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都把名山命名為一個個的神山。智(五臺山)、行(峨眉山)、悲(普陀山)、願(九華山)四大法門互為關聯,千百年來形成了以“金色世界”五臺山、“銀色世界”峨眉山、“琉璃世界”普陀山、“蓮花世界”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而聲名遠播。四大道教名山為: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齊雲山。五嶽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其中泰山為五嶽之首。金庸、古龍等武俠小說都與名山有關。
  中國人喜歡山,崇尚山,依靠山。中國文化與山結下了不解之緣。以“山”字開頭的成語為例,數量十分大。如:山包海容 、山崩川竭 、山崩水竭、 山崩地裂 、山崩地坼、山崩地塌 、山崩地陷、山崩海嘯、山崩鐘應 、山長水闊 、山長水遠 、山川米聚 、山膚水豢 、山高皇帝遠 、山高水長 、山高水低 、山公倒載、 山光水色 、山河表裡、 山河易改本性難移 、山積波委、 山節藻梲 、山砠水厓 、山枯石死、 山虧一簣 、山林隱逸 、山盟海誓 、山明水秀、 山南海北 、山棲谷飲 、山清水秀 、山窮水斷 、山窮水盡、山窮水絕 、山容海納、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山童石爛 、山行海宿 、山餚野蔌 、山餚野津 、山餚野蔌、山搖地動 、山遙水遠 、山餚海錯 、山陰乘興、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山陰夜雪 、山吟澤唱 、山歌民謠、山雨欲來風滿樓 、山珍海錯、 山珍海味 、山止川行 、山峙淵渟 、山立水聚、山中無好漢猢猻稱霸王 、山重水複 、山陬海澨等等。
  中國的各大名山,留下了無數文人俠客的蹤跡,留下了無數名人的蹤跡,也留下了無數的詩文、石刻、傳說、動聽的故事。中國山文化,源遠流長;中國的山文化,博大精深。
標籤:趣編 漢字 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