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美術課說課稿模板

說課稿1.3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課說課稿模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課說課稿模板

美術課說課稿模板 篇1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9頁至13頁《圓的周長》,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想。

首先我對教材作一個簡單的分析。

  一、說教材

《圓的周長》選自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圓”的第三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直線圖形,上節課我們又學習了“圓的認識”,這些知識為本課的教學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教材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比較、歸納中理解“圓的周長”的含義,經歷圓周率的形成過程,推導圓周長的計算方法。為學習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等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它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是國小几何初步知識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圓的周長前已經理解了周長的意義,掌握了關於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也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知道半徑,直徑的關係並且會畫圓,能測量出圓的直徑。這節課是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前面的知識為這節課的學習活動做好了鋪墊。但是圓是曲線圖形,是一種新出現的平面幾何圖形,這在平面圖形的周長計算教學上又深了一層。特別是圓周率這個概念也較為抽象,探索圓周率的含義以及推導圓周長計算公式是教學難點,學生不易理解。但學生對各項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非常感興趣,老師只要充分發揮、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他們還是樂意做課堂的主人的!

那麼,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三、說教學目標

⒈知識目標:使學生認識圓的周長,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和掌握圓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

⒉能力目標:通過對圓周長測量方法和圓周率的探索、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推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⒊情感目標: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研究事蹟,瞭解圓周率的發展史,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如果學生能理解“任何圓的周長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這個問題,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歸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因此,讓學生理解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及其實踐運用是本節課的重點,而探索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理解圓周率的意義則是教學的難點。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麼,如何體現新課程所提倡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呢?

我的思路是:

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我採取直觀演示法使學生認識圓的周長,滲透轉化思想。利用動手實驗法引導學生認識理解圓周率,並推匯出圓周長計算公式,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接著運用自學輔導法,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培養“說”的能力。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啟發誘導法”層層設疑,給學生造成思維衝突,從而“逼著”學生去思考、測量、計算,最終發現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關係。同時在教學中,注意獨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組交流等學習方式的互動運用,達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標。

六、說教具和學具

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學習的需要,我所準備的教具是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的學具是:每個小組都準備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形紙板、直尺、軟尺、繩子、合作記錄單等。

七、說教學流程

根據教學內容,我將教學過程分為5大環節。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複習匯入,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入新課時,我先利用學生了解的圓形的特點,讓他們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在找的過程中,引入“圓形的車輪”,學生非常熟悉,趁機我讓學生大膽提問:看到圓形的車輪,你想知道什麼?學生興趣高漲,趕緊問出他生活中都有得疑惑:車輪向前轉動一週能走多遠?一語激起我們這節課探索的焦點問題:車輪的周長,也就是圓的周長。我利用這個問題設下了認知障礙,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⒈自主學習,認識圓周長。

我讓每個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圓來,摸一摸,指一指圓的周長並用自己的話說說到底什麼叫圓的周長。然後通過電腦螢幕上的動畫演示讓學生再次感知了“圓的周長”後,揭示圓的周長概念(並完善板書)。培養了學生把思維過程轉化為外部語言,更增強了學生對圓周長的感性認識,並形象理解圓周長的意義。

2.結對學習,探究測量圓周長的方法。

揭示了“圓周長”的概念後,我以一個實物圓為例,問學生可以怎樣測量圓的周長?將你的方法與同桌交流。孩子們想到了用毛線繞一週來測量,想到了把圓在尺子上滾動一週測量,還想到了用皮尺測量等。我在學生彙報的時候,特意讓他們嘗試給自己的方法起個名字,像“繞繩法”、“滾圓法”、“軟尺法”等方法,目的是讓他們便於記憶和理解。最後啟發學生們總結這幾種方法的共同點就是“化曲為直”,並滲透了這樣的一種思想。

學生們會測量圓了,這時,我讓同桌合作測量手中圓片的周長並記錄下來。3、揭示矛盾,產生探索新知慾望。

我快速掄起的小球,讓學生說說用以上的方法如何測量這個圓的周長?顯然,用剛才的“線繞法”、“滾動法”都無法測量,產生矛盾,從而使學生產生了去探討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的慾望,為後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

4、合作交流,猜測驗證發現圓周率。

(這一部分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分成3個層次進行教學)

第一層次:觀察猜想。

(出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讓學生猜一猜,圓的周長與它的.什麼有關係呢?有怎樣的關係?引導學生初步得出:圓的直徑越長,它的周長就越長。

第二層次:驗證猜想。

我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圍繞導學記錄單,共同學習:通過彙報測量圓的周長,指名學生彙報,並板書一組由學生測量、計算出的圓的周長除以它的直徑的“商”,並逐一把這些商寫在黑板上。3、18、3、17、3、15、3、14、3、19,(板書)讓學生觀察資料,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第三層次:演示課件

對於學生的發現,我並不急於表態,而是演示用“滾動法”測量圓的周長的動畫過程。進一步突出“3倍多一點。”

得出:任何一個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長度的3倍多一點,突出了重點,突破了本節的難點。

通過以上這3個層次的教學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的能力和小組合作精神。

⒋介紹圓周率

①首先介紹“這個3倍多一些的數”,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我們稱它為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並介紹π的讀寫法。

②其次介紹“周髀算經”這本書和數學家祖沖之與圓周率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③最後指導看書,並讓學生說一說,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⒌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根據圓周長與它的直徑關係,通過思考學生獨立地推匯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所以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用字母表示為C=πd或C=2πr(板書)。這樣通過思考、探索、分析、發現並總結規律,使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

6、實踐運用: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圓的周長和圓周率有了比較清晰地認識,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運用知識。如何運用我們本課所學的知識呢?我安排學生解決以下3個問題。

①第1個問題:你現在能求“車輪”的周長了嗎?

②第2個問題:你能解決快速掄起的小球旋轉一週的周長嗎?

學生利用周長公式很快就解決了課前所無法解決的2個問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思維,並讓學生體驗成功解決問題所帶來的快樂。

㈢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在學生初步感受成功的快樂時,我又安排了3道習題:進一步鞏固新知,形成熟練技能。這一程式我主要從基礎練習、綜合練習、開放練習及解決課始問題等不同層次的練習題。促進了學生從不同角度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提高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基礎練習。基礎練習及時檢查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綜合練習。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做到靈活運用,培養學生活學活用的本領。通過圓周長公式的應用,使得學生內化了公式,掌握了新知,並充分體會到數學xx於生活又作用於生活的思想。

3、開放練習。通過有一定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的親身體驗思維的樂趣,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思維。

1、判斷題。

(通過判斷,幫助學生鞏固新概念,加深對圓周率的理解)

2、看圖題。

3、求半圓的周長

由於本課是“圓的周長”的第一課時,所以這3道題的安排以基礎練習為主,適當補充了提高練習。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很多關於圓的周長的知識,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穫?

引導學生自己小結本節知識,使學生對圓的周長有了更明確的認識,進一步深化重點。

美術課說課稿模板 篇2

  一、說教材

1、分析本課教材(地位和作用)

素描靜物寫生是高中階段美術課的必修課程,在繪畫過程中佔據很重要的位置,本課主要是通過講解、示範、討論為主,並結合作品欣賞為以後的美術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靜物組合的一半要求和原則,探索形體結構特徵,色調變化及物體質感量感的一般規律。

能力目標:是學生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思維方法和表現方法,從而提高構圖和造型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繪畫熱情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靜物寫生的意義,靜物組合的原則,質感量感的表現和作畫過程。

難點作畫時靜物色調變化質感量感的表現

二、說學生

三、教學方法

要抓住學生的特點和心理髮展規律通過講解法,示範法,討論法和課堂作業講評等方法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

四、教學過程

1、教具:PPT課件範畫

2、教學課時:兩個課時

3、教學內容:

(1)靜物寫生的意義

所謂靜物,一般是指適合於室內進行寫生的室內用具與幾何形體相比靜物更富有生活氣息和親切感,靜物的各種造型、質感、色彩、用途及美感更加豐富多彩,通過靜物寫生練習,可以獲得更豐富的表現技法,積累更多的作畫經驗,可以說,靜物寫生時藝術面向生活走向生活和學會變現生活的開始。

(2)靜物組合的原則

A。體現生活氣息,合乎情理

B、有中心,有變化,有對比

C、光線和背景

D、構圖和形式美

(3)、難點把握

A、色彩與明度

B、質感的表現

C、量感的表現

以上所述只是構圖的基本原則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應靈活運用。可以說組織和擺放靜物的過程就是藝術實踐的過程,就是學習和提高的過程。所以應學會組織靜物,從而畫出較理想的作品。

4、素描靜物寫生的步驟

靜物寫生,對形體質感的表現,主要靠筆觸、線條和色調的對比變化。例如表現堅硬光滑的.物體如鐵器、陶器玻璃等,要有嚴密的線條,均勻的色調,筆觸不要很明顯,表現鬆軟物體如毛絨製品棉花等,要用較鬆軟的線條色調不要過於均勻,要有明顯較瑣碎的筆觸。學習表現不同的物體的質感可以豐富表現技巧,提高造型能力,但由於素描工具的侷限性,只能要求質感的相對真實。

A、觀察思考

B、構圖

C、起大形

D、定大的比例關係

E、深入刻畫

F、整體調整

3、欣賞畫稿並討論

4、板書

A、題目:素描靜物寫生

B、靜物寫生的意義

C、靜物組合的原則

D、難點把握

E、素描靜物寫生的步驟

五、佈置作業

美術課說課稿模板 篇3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美版美術教材第14冊第二課《手繪條影象——立體影象的表達》,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式四個方面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難點

《手繪線條立體影象表達》是美術教學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學習好了能夠促進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以簡單會意的方式表達出來,達到表現自我、自我展示、交流和抒發情感的目的。

二、說教學目標:

針對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基於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對教材的分析一下幾點作為本接客教學的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感受從平面到立體的變化,提高學生對立體形態的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2、使學生掌握豐富的線條表達方法,客觀忠實的表達物體。

3、鼓勵學生以獨特的視角或真實的感受描繪物體,使其手繪立體影象有個性且極具想象力,從而達到提高技能的作用。

三、說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的突破:指導理解立體影象,通過作品分析、教師引導和示範,指導學生對立體影象科學的認識,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力求使學生放開手腳,大膽表現自己的認識。

2、教學難點的突破:立體影象的觀察和立體表現,學生往往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力求著意引道學生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主動表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並表現在自己的作品上。

四、說教學方法:

本節課我運用了引導、欣賞、示範、討論交流、練習、評價的教育策略,這一課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瞭解形體的結構和外部內部特徵通過分析作品和實物,讓學生把對形體的主題特徵搞清楚。讓學生在現實主觀的感受中提高敏銳的觀察力和表現力、創造力,和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法上主要運用觀察法、實驗法、演示法、欣賞法等。

五、說學法

國中一年級學生在上學期學習了<手繪線條的'表達>能夠對基本的形體能做簡單的表現。因此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在對形體的表現上有一個提升。雖然有前面的基礎做鋪墊,但是學生不能夠對實物形體作很好的表現。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求知慾和表現欲,喜歡別人欣賞自己、欣賞自己。那麼通過本節課力求調動學生的情緒在學法上主要運用連下發、平書法和討論法等。

六、我的課前準備:

製作多媒體課件,查找了一些平面圖形與立體影象的資料以及“立體影象表達”的拓展資料。本節課課本上的資料圖片的運用全部是線條變現黑白圖片顯得枯燥,調動不了學生觀察物體認識物體的情緒,為此我在課前準備了相關圖片以作補充。

教學過程:

(一)提問引入

教師提問: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哪些立體的影象?

學生回答後,教師補充

(二)新授

1、教師展示現實生活中的立體影象的圖片(調動學生對立體影象的主觀認識的情緒。)

2、教師提問:什麼是立體影象?你對立體影象有哪些認識?

課件展示:立體影象的定義。

3、教師提問:立體影象表達有什麼意義,和為什麼我們要用線條表現立體影象。

4、引入本課內容

立體影象有哪些表現方法:(引導讀取課xx字)

(1)表達直觀感受的方法

較為直觀的真實地再現各種立體形體一般要符合透視規律。

透視變化在表達立體影象的過程中主要表現為近大遠小。(請學生列舉生活中近大遠小的例項。)

展示一組平行透視與成角透視的影象,要求學生進行比較,發現它們有何異同。

學生回答後,教師補充:空間中的立體形,如果有一組平行線條與我們記錄物件的畫面平行我們就把這一組平行線的方向看成是不變的,其它方向上的平行線好像都有指向遠處的一點,我們把這種稱為平行透視。

空間中的立體形,如果沒有一組平行線與我們記錄物件的畫面平行各個方向上的平行線都指向各自在遠處的消點。我們把這種透視稱為成角透視。

(2)、結構分析的方法

展示一組物品圖紙和結構素描圖片,教師提問:這種表達立體的方法有什麼特點?

(以線條為主、主要表現物體內外結構和輪廓)

(3)、表達主觀理解的方法

展示一組圖片,要求學生嘗試回答部分作品的作者是出於怎樣的思考才這樣畫的?

學生回答後,教師補充:

以上圖片中的作者能將自己的理解通過線條的形式表現出來,我相信我門大家面對一個立體形的時候也會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也一定能大膽地根據自己的理解把自己所面對的立體形象表達出來。

4、教師示範一些立體影象的表現加強學生的主觀認識。

5、知識拓展:

翻一翻其他學科的課本,看看有哪些是利用手繪線條來表達立體形象的?這些表達方法有什麼不同,學生可以互相討論。

小結1:課件展示,引導講解不同物體表現的方法。

小結2:我們怎樣才能畫好立體影象?

總結:我們今天學習了立體影象的各種方法,相信大家已經對現實中的影象有了較強的認識,希望大家在以後的實踐中加以應用從而學以致用。

6、課堂練習:

選擇一種立體影象的表達方法畫一件物品。(教師巡視指導,邊指導邊評價。)

(三)全課總結

1、整體評價

這節課,同學們用科學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把立體影象較真實的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達到了我們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2、全課總結:希望下去後運用今天所學習知識,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加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