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關於說課稿錦集8篇

說課稿7.6K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說課稿錦集8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等差數列為人教版必修5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數列是高中數學重要內容之一,它不僅有著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一方面,數列作為一種特殊的函式與函式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學習數列也為進一步學習數列的性質與應用等內容做好準備。而等差數列是在學生學習了數列的有關概念和給出數列的兩種方法——通項公式和遞推公式的基礎上,對數列的知識進一步深入和拓廣。同時等差數列也為今後學習等比數列提供了學習對比的依據。

二、說學情

對於我校的高中學生,知識經驗比較貧乏,雖然他們的智力發展已到了形式運演階段,但並不具備教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課時注重引導、啟發、研究和探討以符合這類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本節課我採用啟發式、討論式以及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慾,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夠準確的說出等差數列的特點;能夠推匯出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並可以利用等差數列解決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在領會函式與數列關係的前提下,把研究函式的方法遷移來研究數列,鍛鍊知識、方法遷移能力;通過階梯性練習,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等差數列的研究,激發主動探索、勇於發現的求知精神;養成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善於總結的良好思維習慣。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等差數列的概念,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推導過程及應用。

【難點】等差數列通項公式的推導,用“數學建模”的思想解決實際問題。

五、說教法與學法

數學教學是師生之間交往活動共同發展的課程,結合本節課的特點,我採取指導自主學習方法,並在引導分析時,留出學生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去聯想、探索,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圍繞中心各抒己見,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弄清。

六、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類比函式,複習提問數列的函式意義,即數列可看作是定義域為正整數對應的一列函式值,從而數列的通項公式也就是相應函式的解析式。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為本節課用函式思想研究數列問題作準備,將課堂設定成為階梯型教學,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

(二)新課教學

教師創設具體情境,從具體事例中抽象出數學概念。

1.小明目前會100個單詞,他打算從今天起不再背單詞了,結果不知不覺地每天忘掉2個單詞,那麼在今後的五天內他的單詞量逐日依次遞減為:100,98,96,94,92

2.小芳只會5個單詞,他決定從今天起每天背記10個單詞,那麼在今後的五天內他的單詞量逐日依次遞增為5,10,15,20,25

通過練習1和2引出兩個具體的等差數列,初步認識等差數列的特徵,為後面的概念學習建立基礎,為學習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由學生觀察兩個數列特點,引出等差數列的概念,對問題的總結又培養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能力。

接下來由學生嘗試總結歸納等差數列的定義:

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開始它的每一項與前一項之差都等於同一常數,這個數列就叫等差數列,

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來表示。

(三)深化概念

教師請學生深度剖析等差數列的概念,進一步強調

①“從第二項起”滿足條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後項減前項所得;

③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必須是同一個常數(強調“同一個常數”);

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由學生將等差數列的文字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歸納出數學表示式:an+1-an=d(n≥1)

同時為配合概念的理解,我找了5組數列,由學生判斷是否為等差數列,是等差數列的找出公差。其中第一個數列公差小於0,第二個數列公差大於0,第三個數列公差等於0。由此強調:公差可以是正數、負數,也可以是0。

(四)歸納通項公式

在歸納等差數列通項公式中,我採用討論式的教學方法。由學生研究,分組討論上述四個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通過總結對比找出共同點猜想一般等差數列的通向公式應為怎樣的形式整個過程由學生完成,通過互相討論的方式既培養了學生的協作意識又化解了教學難點。

猜想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an=a1+(n-1)d

此時指出:這種求通項公式的辦法叫不完全歸納法,這種匯出公式的方法不夠嚴密,為了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在這裡向學生介紹另外一種求數列通項公式的辦法---迭加法:

在迭加法的證明過程中,我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

利用等差數列概念啟發學生寫出n-1個等式。

對照已歸納出的通項公式啟發學生想出將n-1個等式相加。證出通項公式。

在這裡通過該知識點引入迭加法這一數學思想,逐步達到“注重方法,凸現思想” 的教學要求

接著舉例說明:若一個等差數列{an}的首項是1,公差是2,得出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是:an=1+(n-1)×2,

即an=2n-1,以此來鞏固等差數列通項公式的運用。

同時要求畫出該數列圖象,由此說明等差數列是關於正整數n一次函式,其影象是均勻排開的無窮多個孤立點。用函式的思想來研究數列,使數列的性質顯現得更加清楚。

(五)應用舉例

這一環節是使學生通過例題和練習,增強對通項公式含義的理解以及對通項公式的運用,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先讓學生求等差數列的第20項、30項等。向學生表明:要用運動變化的觀點看等差數列通項公式中的a1、d、n、an這4個量之間的關係。當其中的部分量已知時,可根據該公式求出另一部分量。

此外還可以聯絡實際建模問題,如建造房屋時要設計樓梯,已知某大樓第2層的.樓底離地面的高度為3米,第三層離地面5.8米,若樓梯設計為等高的16級臺階,問每級臺階高為多少米?

這道題我採用啟發式和討論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注意每級臺階“等高”使學生想到每級臺階離地面的高度構成等差數列,引導學生將該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等差數列。

設定此題的目的:

1.加強同學們對應用題的綜合分析能力;

2.通過數學實際問題引出等差數列問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3.再者通過數學例項展示了“從實際問題出發經抽象概括建立數學模型,最後還原說明實際問題的“數學建模”的數學思想方法。

(六)小結作業

小結:(由學生總結這節課的收穫)

1.等差數列的概念及數學表示式。

強調關鍵字:從第二項開始它的每一項與前一項之差都等於同一常數。

2.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an=a1+(n-1),會知三求一。

3.用“數學建模”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作業:現實生活中還有哪些等差數列的實際應用呢?根據實際問題自己編寫兩道等差數列的題目並進行求解。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將數學知識應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不僅回顧加深了本堂課的教學內容,開闊學生思維,還鍛鍊了學生學以致用、觀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說板書設計

在板書中突出本節重點,將強調的地方如定義中,“從第二項起”及“同一常數”等幾個字用紅色粉筆標註,同時給學生留有作題的地方,整個板書充分體現了精講多練的教學方法。

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湘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七課《夸父追日》,這是一則富有傳奇色彩的神話故事。今天我要說課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下面我將結合互動式電子白板課堂,從設計理念,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反思這五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

一、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從創設情境和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為真實語言的輸出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互動式電子白板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通過和語文課程的整合,通過視聽結合,聲像並茂,動靜變換的表達形式,創設情境,生動形象地展示出教學內容,讓學生更有興趣用自己的語言交換資訊,交流情感從而表達情感。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思維開始由形象思維向初步的抽象思維過渡。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開始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因此,我預設在整堂課中,教師扮演的是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地讀、積極思考,並上臺動手圈畫實踐,自己揭開隱藏在圖畫後面的內容,由此來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基於以上考慮,我精心製作了SMART白板課件。並制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課文內容,感受夸父的巨人形象,體會夸父身上所折射出來的人文精神。(重點)

2、能力目標:鍛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課文體會神話故事的神奇。(難點)

四、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提煉問題,明確學習任務

上課伊始,我直接出示上節課提出的三個問題:夸父為什麼追日?夸父是怎麼追日的?追到了沒有?並請學生反饋這三個問題各是課文的哪些自然段講述了,我利用白板當中的劃線筆功能直接在白板上寫出三個問題各在課文的哪些自然段,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接著直奔重點品讀課文,體會夸父的精神。

第二環節、品讀課文,體會人物精神

這一環節我將重點引導學生圍繞上節課提出的三個問題集中學習課文,探究夸父追日的原因,經過,結果。

1、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段,找出夸父追趕太陽的原因。通過資料的補充、齊讀再讀的方式反覆強調夸父之所以追趕太陽是出於光明的渴求,這樣一來,使夸父這個神奇的`夢想牢牢印在了學生的心上。並順勢進入經過的學習。

1、在學習夸父追日的經過這一環節時,我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中的相關句子,並請學生動手劃出夸父追趕太陽的動詞並讀一讀。在這裡,我利用白板的劃線功能請學生上臺在白板上給動詞劃線,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並培養了學生動手做筆記的習慣。同時抓住“像風似的奔跑”這樣的比喻句以及“一眨眼”“霎時間”等關鍵詞語讓學生感受夸父奔跑速度之快、飲水量之大,並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與夸父的行為進行比較,從而將神話故事的神奇色彩逐步滲透進課堂。

2、在學習生字“拋”的時候,我又利用白板當中魔術筆的放大功能,單獨放大出示“拋”字,使學生的眼睛一下子集中在了“拋”字的上面,學生的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之後,教師接著進行講解,直觀有效,更加深了學生印象。並引導學生從夸父“拋”這個動作中感受夸父的遺憾,以及他堅持到最後也不放棄,追求光明的精神。至此,本課的重點也得到了較好的突破。

3、最後我將事先遮蓋住的桃林拉開展現在了學生面前,並配以深情地講述,頓時使學生和夸父之間的距離無限接近,如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表達的慾望噴薄而出,自然地訴說出對於夸父堅強不息、追求光明的敬佩之情。魔術般地遮屏,學生在感受白板的神奇之餘,對故事的神奇也有了初步地體會。

第三環節、總結方法,鍛鍊概括能力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中高階段教師應逐步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學完課文以後,我及時引領學生回顧課前提出的三個問題,並出示填空題提示學生回答,學生經過前面的學習,可以很自然地總結出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初步懂得事情的三要素,並學會從這三方面去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四環節、延伸思考,領悟故事神奇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有深度的課堂,教的不僅是課文中的知識,有時,應跳出課文思考課文背後的問題。於是我設計了這樣的思考:找一找,在這個故事當中,有哪些地方是我們人類做不到的?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呢?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充分感受到神話故事當中種種的不可思議,因此暢所欲言。此時,我又利用白板的相簿功能,邀請發言的學生上臺拍氣球,氣球爆炸後顯示出了相對應的答案,學生驚奇之餘思維一下子得到了引爆,發言的積極性高漲並由此充分體會到了神話故事誇張的寫法以及神話故事的神奇之處。本課的難點在此也迎刃而解。最後,我總結了神話故事之所以歷久不衰,獨具魅力的原因就在於它的神奇以及寄託了人們美好的願望。最終結束了整堂課的學習。

五、教學評價及反思

互動式電子白板在語文課堂當中的運用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它以其獨有而強大的功能,極大地擴充了語文課堂的容量。其中放大、劃線、toolkit 2.0等多種互動功能的使用,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也活躍到了頂點。其中學生親自動手圈畫或點選,更是加深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使學生確實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翁。

最後,祝願互動式電子白板的發展如同夸父追尋的腳步,永不停歇!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公路》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以“我”的親身感受告訴我們網路的用處,反映了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理解課文內容,抓住的要點,初步認識網路的用處,增長學生的見識,激發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這是本課的選編意圖,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教學本課,應根據課文特點和課文的選編意圖,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學習經驗,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理解、體驗、感悟。因此,我通過直觀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種手段的朗讀,加深學生對的理解;通過小組合作、互動、共學,使學生解決疑難達到自我領悟。

二、說教學目標:

我將教學目標定為認知目標、情感目標、能力目標。

認知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理解關鍵性詞語的意思,如“資訊、資訊高速路、便捷、網上購物、拍賣、五州四海、電子郵件、羨慕”等詞。

2、理解課文內容,抓住的要點,初步認識網路的用處。

3、繼續增強學生將網路成為自己學習夥伴的意識。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增長學生的見識,激發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

能力目標:

1、能自學或是與同伴一起合作學習,提高自己網上合作能力。

2、能利用網路資源,檢視、收集、瞭解資訊高速路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什麼?進行交流。

3、能用留言板進行網上交流與學習。

三、教學環節: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四點:

(一)通過聲像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因此在課前,那麼本課教學一開始,我就對學生說:“小朋友,你們喜歡看動畫故事嗎?學生肯定會興趣盎然。隨後我就播放錄影並說:“有一位明明也和大家一樣,對網路充滿了好奇,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感受一下作者在網上時大開眼界時神奇經歷。(揭示課題)”

(二)通過聲像介入,啟用學生情感:

在揭示完課題之後,我就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下面,就讓我們小朋友邊看動畫、邊聽課文錄音,待會兒請你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這時,我就向學生播放課文錄音和動畫。這樣一來,通過媒體的介入,通過網路聲像效果的作用,使原本靜態的東西變得生動形象起來,學生在感官刺激下,激活了內在的情感。而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對本文也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為我下面的深入教學做了一個鋪墊。

(三)網上協作學習,解決學生疑難。

由於,我班學生差異性較大,好的學生學習能力很強,在課堂上經常會感覺“吃不飽”;而有些學生學習能力較差,經常會感到“不宜消化”;在教學中,我也往往會感到顧此失彼。那麼如何兼顧到每一個學生呢?網上合作、互動學習就為我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深入教學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下面就請各個學習小組根據自學建議自學課文的小節。自學建議:1、輕聲讀課文,用你喜歡的方式學習字詞。2、想一想:為什麼說,通過找關鍵字、關鍵句來闡明你的觀點,並在BBS上釋出。這時,學生可以通過反覆讀課文,抓關鍵詞句來說明自己的觀點。資訊能力強的同學就可以直接將自己找到的內容和感受釋出在BBS上;資訊能力差的學生則允許他走出座位,與他人共同合作、研究、學習。這樣一來,強者帶動弱者,尊重了學生個體間的差異。而網上釋出,又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改變了以往課堂教學小組討論中,只有能說會道的學生出盡風頭,搶著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一些膽小、缺乏自信的孩子永遠縮在後面,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隨後,我就讓學生到大組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我就對學生交流的`內容及時進行點撥、歸納、評價。並對學生找到的詞句指導朗讀。

葉聖陶先生說:“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而不是給學生講書的。”學生只有在多讀中才能感知、理解課文,從而達到自我消化與吸收。因此,在大組交流之後,學生理解了,我就讓學生再去讀讀課文,加深學生對的理解。這時,學生可以戴上耳機再一次傾聽老師的示範讀或跟著讀;可以邀請夥伴合作讀或比賽讀;也可以點選音樂配樂讀或點選錄象配音讀;還可以邀請老師挑戰讀。這樣一來,通過多種手段的朗讀,使學生的情感達到了高潮。

(四)課後拓展訓練,開拓學生視野。

一篇就是一個語言文字的大千世界,教師要善於挖掘課文的空白處,精心選取訓練點,同時還要注意練習答案的多樣化,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思維的廣闊空間。在課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課前,我們小朋友,還查到了網路的許多作用,那黃老師將你們的資料進行了簡單的歸納整理,你們想看嗎?

這時,通過網上資訊交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而在瀏覽過程中,學生也會注意到老師將自己找到的資料分類歸納在哪裡。教師就通過自己的示範,潛意識地培養了學生要逐步學會歸納整理資料的意識。這樣一來,整個教學就突破了狹小的教室空間和短暫的課堂時間侷限,開拓了學生的視野。

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修飾簡報》是泰山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冊下第五章第三節的內容。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製作簡報》的基礎上,對簡報進行的修飾與美化,本節主要有四個知識點,分別是:插入藝術字、插入聲音、應用設計模板和設計背景,是PowerPoint綜合運用,也是本單元的重點。同時為後面章節中的插入超連結和動態設計創造基礎。

二、學生分析

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規劃與籌備簡報》、《製作簡報》,已經熟悉了powerpoint20xx的程式介面,具備了製作簡報的基本技能。但是由於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的學習興趣點不同,計算機應用水平不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對於基礎好的學生我放手讓他們自學,在自己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幫助小組內的其他同學。對於應用水平差的學生,讓他們在老師和同學的示範作用下完成任務。

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要求、教材特點、學生的水平,本課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

(1)學會使用藝術字,以提高標題的可讀性;

(2)能使用模板、背景等技術提高版面質量;

b、過程與方法

通過教師創設情景加以引導,讓學生了解修飾簡報的必要性,並知道從哪些方面對簡報進行修飾;通過教師演示、學生自主練習、討論交流等方式學會修飾簡報的基本方法。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學習中鍛鍊自己的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提高資訊素養。

(2)在修飾簡報的過程中,感受創造美的樂趣,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

2、教學重點:模板與背景的應用

3、教學難點:運用審美的觀點修飾簡報,提高表達的效果

四、教法與學法

1.教學方法

(1)匯入法與驅動法。

本節課採用匯入法匯入本節的學習內容,採用任務驅動的方法來組織教學。根據每個知識點選擇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2)講練結合和小組合作學習

採用教師講解和學生上機練習的方法,並將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分在一個小組,在學習基本技能的時候讓學習快的學生幫助學習較慢的學生一起完成任務,在製作作品的.過程中,由小組成員分配不同的任務共同設計完成作品。

2、學法

採用學生觀看教師演示、自己上機操作、小組互助的學習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在大螢幕播放幻燈片簡報製作的數字故事《改變世界1.0》和《改變世界2.0》,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比較1.0和2.0的區別,認識修飾簡報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引導學生思考切入正文。

2、新課講解和佈置學習任務:

本節課包括四個知識點,本著講練結合的原則,在每個知識點的講解完後,安排學生上機練習。將課前準備好的未經美化的簡報傳送給學生,讓學生經過本課的學習後完成對該文件的美化。

(1)插入藝術字

主要講解幻燈片製作封面的一般過程。教師示範操作製作一個幻燈片封面。讓學生操作體驗,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2)插入聲音

主要講解插入聲音的操作步驟,認識自動播放和單擊時播放的區別。

(3)應用設計模板。

教師示範操作應用設計模板的操作過程,重點介紹如何使用幻燈片母版。

(4)設計背景

演示設定恰當的背景使幻燈片生動豐富,講解可以設計為背景的種類以及基本的操作步驟。向學生講解背景與前景在色彩方面要注意搭配,與展示的內容也要協調。

3、學生上機操作

老師講解演示完以後,學生上機操作。完成任務快的學生要幫助完成慢的學生完成教學任務,也可以適當的嘗試對作品進行其他美化的修改。教師進行巡視並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講解演示、個別指導。

4、展示學生作品

在完成任務後教師將每個小組製作好的幻燈片展示給學生,展開分組討論探究,讓學生評選出最佳的作品並給與表揚。讓學生多實踐多練習,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自學能力和審美能力。最後教師總結並示範講解學生遇到的問題。

5、課堂總結

根據學生實際表現,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總結。通過教師示範,學生回答的過程,鞏固本課所學知識。

6、作業設計

我設計瞭如下兩個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選作其中的一個。

(1)修飾教師製作的“美麗校園”簡報(本作業涉及課本知識點難度較小)。

(2)利用本單元製作的《我國特有的珍惜動物》幻燈片,修飾簡報要求顏色搭配合理,同時蒐集一些小動物的視訊插入到簡報中。

六、設計理念:

本節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進行設計。採用任務驅動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於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我進行分組教學,通過小組合作互助,減輕教師的負擔,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在設計教學過程中,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練習,真正實現了學以致用,並在運用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動手操作能力。通過欣賞他人的作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作品進行評價,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

七、板書與媒體應用

本節課的板書主要投放在銀幕上,使用的多媒體有:計算機教室、投影儀、電子教室軟體、本課課件、課前收集的學生作品、教師修改好的學生作品、需要修飾的簡報作品、音樂檔案以及網路環境下學生可以搜尋並下載的照片和音樂。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我們的生活到處充滿了線條,但要讓學生認識到線是相對而言的。例如長城相對於地球來說就是一條起伏多變的線,但對一個站在他腳下的人來說則是一個龐大的體積;還要讓學生認識到由於材質不同,生活中的線豐富多彩,各具特色,流暢舒展的,遒勁的,軟的,硬的,輕盈的……。

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體會運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力度和速度可以畫出豐富的線來,瞭解線的造型功能。難點是讓學生用線對不同美感和情感進行表達。

二、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如果引導他們發現自己身邊的事物特徵並進行適當的表現,他們將是非常高興的。這一時期的學生,在文學修養上,已經儲備了相當詞彙,引導得當,基本能運用語言對藝術品傳達的特徵和美感進行簡單描述。所以,適當提高用語言表達對藝術品的感受,從而更加充分認識線條這種重要的藝術語言是可以做到的。

三、教學設計思路

以教師的示範讓學生直觀感受線的表現力及表現技術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充分地發現生活中的線及其美感牲特徵。運用多媒體手段加大圖片資訊,在直觀的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中感受藝術家是如何用線進行造型和表現情感及描繪物件本質特徵的,開拓視野。在中西藝術的對比中,加強本土文化的教育,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傳承的責任感。繪畫、書法、建築、音樂、舞蹈、文學……多角度探索線條的表現領域,與大師直接對話,快速進入線條的表現狀態;同學之間交流,在同齡人中汲取經驗。

四、教法分析

4.1講授談話與學生探究合作交替進行,整個學習過程呈分析歸納過程。

4.2多媒體演示法:通過課件演示,使學生觀察獲得最直觀效果,明確所學內容,節省時間,增大課堂容量,激發學生興趣。

五、學法分析

5.1討論法的應用:通過討論、互相啟發、提示使真理越辯越明,可以加強教學互動效果、啟用學生思維、啟發創造靈感,使資訊更加多元化。

5.2遊戲法:可以增加學習興趣,培養探究學習習慣。在玩中學,在玩中找規律。

5.3練習法:通過練習能夠表達自己想法,使自己能力得到充分鍛鍊。

六、教學目標:

本課為第一課時

6.1能夠感覺體會線條是繪畫的重要語言,線條的不同形態、質感及組合形式,會產生迥然不同的表現效果。

6.2能用語言表述經典藝術作品中藝術家是如何運用線條來表現事物特徵及情感的。

6.3提高對美術基本語言的感受能力,增強對傳統文化遺產的傳承意識,和多元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第一課時:側重對線的感受和表達,以中國書畫藝術為主,以中國書畫為媒價,重情感表現。

第二課時:側重線的造型表現,以西方藝術為主,以速寫為主要訓練手段,重造型表達。

七、教學準備

拓展課堂容量的繪畫書法圖片、視訊,音訊、課件。多媒體裝置。不同的筆,墨,紙。

說課稿 篇6

二氧化硫的性質與作用

各位評委晚上好:

我是XX班的XX。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二氧化硫的性質與作用》,本節內容選自蘇教版化學1專題四第一單元,為本單元的第一課時。教材以硫酸型酸雨為背景,以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質為主線,引導學生掌握SO2的性質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還重點介紹了硫酸型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本節內容被安排在《化學1》的最後一個專題,是在學生學習了部分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了硫及其化合物的相關知識,是對高中化學必修階段無機化合物知識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同時也將為本專題後續的硫酸的製備以及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轉化等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

基於以上分析並結合《學科指導意見》的要求,我將本節課教學重點定為,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以及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辦法。

本課時以當今社會熱點問題“酸雨”為背景,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之前學生已完成了氧化還原反應、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識等的學習,為SO2性質的學習起做了鋪墊。同時,高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敏捷、活躍,比較喜歡動手做實驗並且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是操作尚不夠嚴謹,對SO2 性質的探究實驗可能停留在觀察階段,缺乏深層次的分析。因此,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通過探究實驗,掌握SO2的化學性質。

針對以上內容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說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2.知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和應用;

3.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增強自主探究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酸雨等環境問題,樹立環保意識;

2.通過了解二氧化硫的應用,樹立辯證認識事物兩面性的哲學觀點。

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和《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實驗探究、交流討論、歸納分析等方法,並結合講授法、自主學習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來實現我的教學目標。

我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首先,我會播放一段關於二氧化硫漂白性的視訊,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二氧化硫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並提出疑問:二氧化硫有這麼多功勞那它又有哪些過呢?引發學生思考,並播放另一段酸雨危害的視訊,以視覺衝擊深深觸動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樹立辯證認識事物兩面性的哲學觀點,並引入酸雨的罪魁禍首二氧化硫的性質探究。

2.實驗探究,掌握性質

我將引導學生從觀察到的現象出發,通過觀察分析→推測性質→實驗驗證→得出結論這種探究式教學方式,達到教學難點的突破。

我會演示“模擬酸雨”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現象:鮮花褪色,藍色石蕊試紙變紅等,據此推測SO2可溶於水,且溶液顯酸性,SO2還具有漂白性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

探究一:驗證SO2可溶於水,且溶液顯酸性。我將組織學生交流討論,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根據實驗結果得出反應方程式,認識到H2SO3的不穩定性,並掌握SO2作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探究二:探究SO2的還原性以及被氧化後的產物。我會向學生提供資料BaSO3沉澱可溶於稀鹽酸,BaSO4沉澱不溶於稀鹽酸,同時引導他們進行對照實驗,得出亞硫酸根被氧化為硫酸根。

探究三:探究SO2的漂白性。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得出探究SO2漂白性的實驗方案,並提供改進實驗操作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根據結論,引導學生分析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並與氯水的漂白原理進行對比。

在此基礎上我還將對SO2的弱氧化性做簡單補充。

3.學以致用,課外延伸

我將引導學生分析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可能途徑,並通過查閱資料瞭解酸雨的防治方法,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4.課堂小結,複習鞏固

我將對課堂進行小結,並佈置形成性練習。

板書設計:

二氧化硫的性質與作用

一、二氧化硫的性質

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

2.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

(1)酸性氧化物

(2)還原性

(3)漂白性

二、酸雨的形成、防治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一)說設計意圖:

《耳朵上的綠星》這一內容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語言詼諧有趣,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擴充套件孩子的詞彙量;其二是現在的孩子由於受生活環境限制,缺乏與周圍人相處的經驗,普遍存在對周圍事物缺乏感情的行為,所以這一內容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因此,我從能力和情感兩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從能力上,a理解故事的情節、內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b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2、從情感上,使幼兒懂得,做事要多為他人著想,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故事情節、內容,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別人著想,教學難點是請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二、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小松鼠等角色教具,教學圖片一套,故事課件一套,表演用頭飾若干個。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角色遊戲等教學方法。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採用直觀法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圖片、看課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或課件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採用角色遊戲法是因為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進行角色表演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四、說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等。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出示主要角色,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2、結合圖片,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3、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他人著想。

4、幼兒進行角色表演。

1、出示小松鼠,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以一個孩子們喜歡的角色吸引了他們的眼球,並且通過一個提問直接進入了課題:今天晚上,小松鼠要上臺表演唱歌,請小朋友幫它出出主意,怎樣才能打扮得很美呢?(請幼兒討論並說說)

2、結合圖片,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此環節我運用了直觀法和提問等方法,把故事進行分段講述。

說課稿 篇8

我說課的題目是《小石潭記》,它是人教版八年級(下)第六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陳述我的教學設計和設計理念。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六單元選的課文都是歷來傳誦的名家名篇。《小石潭記》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遊記“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從不同角度描繪了小石潭的各種景物,著意渲染它的寂寞、淒寒、幽愴的氣氛,借景抒發自己在貶官失意時的悲涼、悽愴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卻清晰地記敘了作者出行、遊覽、返回的全過程,描寫生動、細緻,充滿詩情畫意。

新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優美意境,提高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二、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設定

根據新課標提出的“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等要求。結合本單元的教學和課文自身的特點,本篇文言文的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1、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對景物入微地觀察並抓住特點寫景,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對美的鑑賞能力;

3、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獨悲涼的心境。

本文個別語句晦澀,詞語活用現象較多,是學生理解課文的一大障礙,因而疏通文意、積累文言實詞、虛詞是本課的重點;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本文作者感情流露又很含蓄,理解文中的樂與憂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方法設計

隨多媒體的推廣運用,不少語文課都引入音樂,但常常是教師配好曲子堂上一放,確實能啟發學生感悟,那麼反過來,引導學生選擇相應的曲調配上,不也同時引導了學生感悟作品情感嗎?如果可以以曲調感悟,那麼以美術、以影視等等其它藝術形式不也可以幫助解讀文學作品嗎?所以我設計讓多種藝術形式走入文字,營造課堂品味文學美的氛圍;通過合作探究,瞭解文章、瞭解文風,啟迪思維。

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思考”。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把握遊記散文的優美意境,培養學生閱讀鑑賞能力和對美的感受能力,在課堂上,我十分重視調動學生對各種藝術形式的感受力,引導學生將《小石潭記》改編成一首樂曲、一幅圖畫、一部風光片以喚起他們對美的切身感受,在情感體驗與探究學習中整體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從而達到提升個人語文素養、提高藝術感知力的目的。

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徵,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誦讀教學法、情景激勵法、課前資料交流法、開放式討論法、提問法、練習法等。

四、學法指導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於國中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通過教學應使學生能熟練朗讀課文並能在課後背誦,能運用已有的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進行自主的學習。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學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為此我設計的學習活動有:

1、藉助工具書和註釋,在自己領悟的基礎上與學習夥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語感,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嘗試用其它的藝術形式解讀文學作品,體會文章抑鬱憂傷的感情基調;

4、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與作者同遊,體會課文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借景抒情的寫法,提高寫作能力。

五、課時安排

二課時。

六、教學工具

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為學生合作疏通字詞句義。

1、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給生字注音;

2、對照課文註釋與工具書,口頭翻譯課文,讀懂課文大意;並整理出預習中解決不了的疑難字詞;

3、佈置預習任務利用網路或書籍,收集有關柳宗元與《小石潭記》的資料。

對於文言文閱讀,新課標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能利用圖書館、網路蒐集自己需要的資訊和資料”,“瞭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之所以佈置這樣的預習題目,它的好處在於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課時

藉助其他藝術手段解讀文學作品。

一、走進音樂世界,感悟文章情感基調

1、聆聽文章的配樂朗讀,展開想象,在自己的心靈深處會傳來一曲什麼風格的音樂?

2、找出文章點明情感的語句,質疑:柳宗元來到小石潭到底是樂還是悽?

3、為了更好的解讀文章的感情基調,請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作家、作品的資料;教師視學生交流的內容作補充(用多媒體展示柳宗元的生平、“永州八記”以及寫作的背景)。老師總結:《小石潭記》是一首抑鬱憂傷的古典樂曲。

通過想象音樂的曲調,引入對柳宗元宦海失意的經歷的瞭解,使學生懂得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魚兒,帶給他淡淡的喜悅是短暫的;空寂的環境、冰冷的石頭,勾起他濃濃的愁緒,這才是他永遠抹不去的痛。從而解讀文章的感情基調。而資料的整理、彙報、交流,又是對學生蒐集、處理、利用資訊資源一次有益的鍛鍊。

4、請學生飽含感情的自由朗讀,教師放一曲《高山流水》的音樂請一名學生配樂朗讀,並給予聽讀要求──將《小石潭記》繪成一幅畫。

古人云:“三分詩七分讀”。文言文教學應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感悟,初步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

二、走進美術世界,感悟文章情景交融

1、複習課文翻譯:

疏通文意,找出文中描寫到的景物有哪些?這個畫面的風格如何?展示課件中相關的畫面,教師總結《小石潭記》是一幅寂靜清幽的圖畫,從而加強學生的藝術直觀感受。

2、學生自由發言:

談談自己最喜歡的景物是什麼,並說出原因。在學生髮言過程中,老師相應做出引導總結出文章言簡意豐景中含情的語言特色,比喻擬人方法的運用使文章更生動。

3、質疑:

為文章改名如何?改稱:秀竹潭、歡魚潭、茂林潭如何。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體會到潭因石而美,人因石而感,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寫作特色。

4、隨筆寫作練習:

找出自己最心神嚮往的景物或是最能使自己展開想象的景物,進行描寫。

在這個環節中鍛鍊學生靈活模仿文章語言特色的寫作能力。

新課標要求學生 “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說出自己的體驗”,而且“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絡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這一教學步驟,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思想感情,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三、與柳宗元同遊

1、請學生在教師展示的圖片中齊讀課文,感受課文所描寫的寂靜清幽的景色特點。

2、學做攝影師,拍攝“小石潭”的自然風光篇。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忠於柳宗元的原著把握好你的鏡頭?請找出你鏡頭變化的內容。學習小組展開討論,小組代表總結髮言。從而明確本文是一部遊蹤清晰的風光片。(由“篁竹”遠遠的廣鏡頭,逐漸地拉近到潭底、潭周,並漸近到特寫潭中魚,然後又把鏡頭再拉遠,“望”潭之源,最後把鏡頭拉高拉遠。 看來柳宗元不僅是一位作家,還是一位導演,由“西行”到“而去”,清晰的遊蹤讓景物也移動變換起來,這叫“移步換景”法。)

我設計這一環節,既訓練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有利於鍛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學習

1、教師總結:《小石潭記》是一首抑鬱憂傷的古典樂曲。《小石潭記》是一幅寂靜清幽的圖畫。

2、宗元懷才不遇失意的悲涼鬱悶,透過文字顯現出來了。柳那麼還有那些中國文人用文字來書寫心中壯志難酬的情感?(李白──王安石──劉禹錫──辛棄疾──李商隱──韓愈──陸游……失意的文人只有藉助他們的筆,寄情于山水,或抑鬱、或灑脫、或大氣……)

新課標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我設計這一環節一方面為了讓學生回顧本節課學習的要點,另一方面能夠引導學生對過去已讀過的古代詩文作品加以總結、梳理,培養學生對文章內涵的拓展延伸。

標籤:說課稿 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