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合集七篇

說課稿2.44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說課稿模板合集七篇

說課稿 篇1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初識資訊——資訊與資訊的特徵》。下面我將從:1.教材分析;2.學情分析;3.教學目標 4.教學重、難點;5.教學方法與策略;6.教學過程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取自《資訊科技基礎》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一必修教材,第一章第一節的第一課時。這節共設定了兩部分內容:一、什麼是資訊;二、資訊的主要特徵。從認識資訊的含義作為出發點,然後瞭解資訊的基本特徵。本節課是資訊科技基礎的起始篇,也是以後章節學習的基礎。但是,這些知識內容往往又都比較枯燥抽象,容易引起學生厭學,因此在初始階段如何採用得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掌握資訊與資訊特徵的基礎上,同時產生對資訊科技學習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慾,是本節教學中的關鍵。

二、學情分析:

本課是高中資訊科技課程的第一課,作為高一新生,他們資訊科技的知識基礎、理解能力與操作能力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另外本節課的特點是:沒有相關操作內容,基本是描述性的知識介紹與現實事例的判別。所以,教學中應考慮學生的差異性,注意增加學生感興趣的案例,有利於學生積極地參與案例分析,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養成。

三、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將該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 知識與技能:

(1)、能夠結合生活當中的資訊例項,從資訊的表現形式、傳播過程等方面去理解資訊的含義。

(2)、能舉例說明資訊的基本特徵。

2、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從日常生活、學習當中發現並準確把握有價值的資訊;

(2)、通過分組活動形成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任務驅動體驗資訊對生活與學習的重要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理解資訊科技對日常生活和學習、對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保持對資訊科技強烈的求知慾,養成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使用資訊科技、參與資訊活動的態度。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

資訊的含義及特徵

難點是:

舉例說明資訊的某項特徵

五、教學方法與策略:

本節是高中的第一節課,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及對本課程的學法不甚瞭解,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方式對今後整個課程內容的學習具有開啟含義。由於本節課內容理論性較強,如果只是由教師來講,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所以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以合作學習、交流討論為主,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感受資訊形態及應用,發揮學生的想象,並自我構建資訊的基本特徵。這樣能讓學生積極參與,活躍課堂氣氛,既讓學生學到知識,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將學習與生活聯絡的習慣。

六、教學過程:

對於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設計的:

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在本環節,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情景的創設,匯入新課。

首先用投影顯示“生存實驗”:某海軍陸戰隊在原始森林進行為時一個月左右的生存實驗,具體要求如下:第一,每個隊員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隨身只能帶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過二公斤;第二,隊員都是由飛機空降到半徑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帶,要求在一個月時間內從森林裡走出來。問題:隊員帶哪三件物品最合適?請同學們4人一組組合成探究小組,在1分半鐘內給出一個可能的答案。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激烈的討論,然後抽選三個小組進行課堂提問。答案會很多,五花八門。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分析,而學生在教師分析答案的同時也會不斷的提出新的方案,通過不斷的分析、引導,最後得出一個較為理想的答案:鋼刀、火石、指南針,而它們所對應的分別是獲取物質、能量和資訊。

此時學生初步得出結論:人類要在世界上生存與發展,就要獲取物質、能量、資訊三大要素。對於物質和能量學生能夠理解,而資訊到底是什麼?它有哪些主要的特徵?它又為何能並列為人類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呢?帶著這些疑問,就很自然的匯入新課,進入到下一環節。

2、通過活動,認識資訊。

帶著滿腹的疑問,學生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認識一下資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資訊?那麼是不是隻有現代人類社會才存在資訊?此時給學生安排兩個小活動:

活動一:古詩詞是記載歷史時期當時人們的生活環境生產活動的文化經典。讓我們在古詩詞中探尋古人的資訊活動。

首先教師舉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其中的資訊為:烽火、家書。然後學生思考、討論、課堂提問,要求學生舉例並指出詩詞句中資訊的所在。

活動二:尋找自然界中的資訊。

首先教師舉例:蜜蜂跳八字舞,蜜蜂的舞蹈所透漏出的是蜜源的所在。然後學生思考、討論、課堂提問,要求學生舉例並指出自然界現象所透露出的是什麼資訊。

通過念古詩詞、講大自然、聽小故事,讓學生在汲取與分享智慧的氛圍當中去領悟“資訊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以及“資訊的重要性”。那麼“資訊”到底是什麼,此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專家學者對於“資訊”的不同定義,結合之前的引入和活動對資訊的含義從以下方面進行梳理:信源、傳遞(載體)、信宿。

3、拓展訓練,協同探究。

在此環節,教師事先準備一些關於描述資訊的各個特徵的例子,使資訊的特徵更直觀、更具說服力:

(1)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例如:《田忌賽馬》的故事。

(2)真假難辨。例如:孫臏“減灶退敵”的故事。

(3)老黃曆看不得。例如:找路時,使用舊的交通地圖往往會誤事。

(4)一傳十、十傳百。例如:中國載人航天成功的訊息已廣為人知。

(5)玉不琢,不成器。例如:孟浩然的詩詞直白易懂,多為反覆修改、推敲而成。

學生分析它們分別描述了資訊的哪些特徵,然後讓學生每4人為一組,選擇兩至三項作為研究題目,從生活、經濟、戰爭等多領域中搜集與題目有關的典型例子,通過分析和概括,深入瞭解資訊的某種特徵。學生帶著問題上網學習,各學習小組內部可進行相互討論,以最快的速度從網上收集資料加工取捨解決問題。完成報告表(1)。

報告表1

資訊的特徵

實 例

傳遞性

好事傳千里。例如:一條精彩的祝福簡訊,從一部手機中傳送到成千上百部手機上。

……

……

……

……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和引導思路,讓學生對照問題主動上網求知,引發學生多思,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適應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學生展示,測試反饋。

在完成上環節的拓展訓練後,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組與組之間在展示中互補,在互補中汲取更多的知識。

每組選派學生以報告表(1)的形式展示收集到的的例子,邊演示邊講解分析自己蒐集的例子,以及所描述的是資訊的什麼特徵。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指導和補充,充分體現民主意識,不要恥笑或蔑視那些“愚蠢的錯誤”,而要寬容“幼稚”,鼓勵申辯;還要體現專業風範,以理服人。

通過展示交流,可以檢測反饋所學知識,學生可即時瞭解練習結果的正誤並找到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糾正,在培養學生的思維分析和知識運用能力的同時,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學習評價。

5、課堂總結,放眼未來。

在本節課的最後,對所學的內容進行總結。要求學生在課後蒐集身邊的、生活中的常見的例子。引導學生關注:人們是如何利用資訊為生活、生產服務的。

今天,我們共同參與了一系列的資訊活動,感受到了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資訊。我們發現,原來資訊一詞雖抽象卻又實實在在存在於我們身邊,一幅圖片,一個動作,一個數字都透露著這樣或那樣的資訊。它總是從發出方那裡藉助一定的載體進行傳遞來到接收方。各個小組還積極協作共同捕捉了資訊的基本特徵:依附性、可處理性、共享性、傳遞性、時效性、價值相對性和真偽性等。

在資訊時代的今天,資訊往往就是先機、是財富,要想準確把握有價值的資訊,作時代的先行者,我們就要學會把握資訊以及各種資訊處理技術,而我們今後的課程就是為這一切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的說課結束了,請各位領導評委對本堂說課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國小數學第九冊第一單元第二小節教學內容之一,本節課教學P20—P21的例4、例5以及第21頁的做一做中的題目,練習五第1-4題。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一個數除以小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在國小數學學習中點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它是在學生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商的不變性質”等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好本節課教學內容,旨在讓學生初步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算理,掌握計演算法則,滲透轉化的數學方法來培養相互聯絡的辯證觀點、教材把列表、轉化等方法作為途徑,幫助學生理解計算方法,從而建立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法則,為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簡單問題和今後進一步學習打下初步基礎。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算理,掌握計演算法則。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提高計算能力,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及事物之間互相聯絡的辯證觀點。

二、教學思路

1、利用遷移,明確轉化原理

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演算法則的算理是“商不變的性質”和“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後就用“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計演算法則進行計算。先利用20頁上的填表,複習除數、被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這一性質,為“轉化”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做發了輔墊,然後引疑,造成學生認知上的衝突,激發學生興趣,產生探究的衝動。

2、試做例題,掌握轉化方法

明確轉化原理後,讓學生試算例題。在試做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抽象出轉化時小數點的移位方法,最後概括總結出移位的法則。具體做法如下:①學生試做例題4,並講出例題小數點移位的方法。②學生試做例5。③引導學生概括總結出轉化時移位的方法,同時在此基礎上歸納出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計演算法則。在得出計演算法則後,還要注意強調:

⑴小數點向右移動的位數取決於除數的小數位數,而不由被除數的小數位數確定。

⑵整數除法中,兩個數相除的商不會大於被除數,而在小數除法中,當除數小於1時,商反而比被除數大。

⑶要注意小數除法裡餘數的數值問題。對這一問題可舉例說明。如:57.4÷24,要使學生懂得餘數是2.2,而不是22。

3、專項訓練,提高“轉化”技能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後,被除數可能出現以下情況:被除數仍是小數;被除數恰好也成整數;被除數末尾還要補“0”。針對上述情況可作專項訓練:

①豎式移位練習。練習在豎式中移動小數點位置時,要求學生把劃去的小數點和移動後的小數點寫清楚,新點上的小數點要點清楚,做到先劃、再移、後點。這種練習小數點移位形象具體,學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橫式移位學習。練習在橫式中移動小數點位置時,由於“劃、移、點”只反映在頭腦裡,這就需要學生把轉化前後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瞭然。

三、教學中體現的新理念

教學中如何成功的體現:教師的“教”立足於學生的“學”。

1、從學生的思維實際出發,激發探索知識的願望,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存在差異,處於同一階段的不同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也存在著差異。人的智力結構是多元的,有的人善於形象思維,有的.人長於計算,有的人擅長邏輯思維,這就是學生的實際。教學要越貼近學生的實際,就越需要學生自己來探索知識,包括髮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在引導學生感受算理與演算法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嘗試,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並適時調動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方法,然後讓學生自己去比較方法的正確與否,簡單與否。這樣學生對算理與演算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既明於心又說於口。

2、遇到課堂中學生分析問題或解決問題出現錯誤,特別是一些受思維定勢影響的“規律性錯誤”,比如學生在處理商的小數點時受到小數加減法的影響。教師針對這種情況,是批評、簡單否定還是鼓勵大膽發言、各抒己見,然後讓學生髮現錯誤,驗證錯誤?當然應該是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法、想法。學生對自己的方法等於進行了一次自我否定。這樣對教學知識的理解就比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學生通過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分析或解決的問題提出質疑,自我否定,有利於學生促進反思能力與自我監控能力。

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是一個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並用多種數學語言分析它,用數學方法解決它,從中獲得相關的知識與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感受教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獲得對數學較為全面的體驗與理解。因此,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獲得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要使下列各小數變成整數,必須分別把它們擴大多少倍?小數點怎樣移動?0.009

2、把下面的數分別擴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1.582130.63.95

3、填寫下表。

被除數151501500

除數5505

根據上表,說說被除數、除數和商之間有什麼變化規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4、根據商不變的性質填空,並說明理由。

(1)5628÷28=201;(2)56280÷280=();

(3)562800÷()=201;(4)562.8÷2.8=()。

(重點強調(4)的理由。(4)式與(1)式比較,被除數、除數都縮小了10倍,所以商不變,還是201,即562.8÷2.8=5628÷28=201)(該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學生的講與練,理解其轉化原理是:當除數由小數變成整數時,除數擴大10倍、100倍、1000倍……被除數也應擴大同樣的倍數。)

(二)探究算理歸納法則

1、學習例4:做一條短褲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可以做多少條短褲?

(1)學生審題列式:56.28÷0.67

(2)揭示課題:

這個算式與我們以前學習的除法有什麼不同?(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個數除以小數”。板書課題:一個數除以小數。

(3)探究算理。

①思考:我們學習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現在除數是小數該怎樣計算呢?(把除數轉化成整數。怎樣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呢?)

②學生試做:

板演學生做的結果,並由學生講解:

解法1:把單位名稱“米”轉換成釐米來計算。

56.28米÷0.67米=5628釐米÷67釐米=84(條)

解法2: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0倍,再計算。5628÷67=84(條)

答:可以截成84(條)。

講算理:(為什麼把被除數、除數分別擴大100倍?)

把除數0.67轉化成整數67,擴大了100倍。根據商不變的性質,要使商不變,被除數56.28也應擴大100倍是5628。

小結:這道題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法把除數轉化成整數?

(①改寫單位名稱;②利用商不變的性質。)

(4)練習:完成做一做第1題91.2÷3.80.756÷0.18

思考:你用哪種方法轉化?為什麼?

同桌互相說說轉化的方法及道理。獨立計算後,訂正。強調: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把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多少倍,由哪個數的小數位數決定?

(由除數的小數位決定。因為我們只要把除數轉化成整數就成了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如:0.756÷0.18=75.6÷18。)

說課稿 篇3

《埃》是國標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說明文。課文著重介紹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築歷史,寫出了外觀樸實、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其建造金字塔所採用的方法,讚美了古埃及人民傑出的智慧。

本文條理清楚,語言平實,描寫細緻,第二~三自然段詳細描寫了金字塔的特點和古埃及勞動人民的不朽智慧。這兩段文字語言精確,說明方法多樣,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探究課文是怎樣寫的,以及這樣寫的好處,反覆朗讀品味。

基於對教學物件的分析,我認為,埃及金字塔的修建歷史和原因,學生了解不多,對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形成一定的障礙。因此,在引導學生感受金字塔的巨集偉、精巧時,要注意適度地引導學生感受古埃及勞動人民工作的艱辛。

鑑於以上的認識和分析,本課設定如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4個(重點指導廓的音和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正確理解課文,懂得作者是怎樣寫工程的巨集偉與精巧的,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其中,目標3既是重點,又是難點;目標4是教學重點。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分兩教時組織教學。

第一課時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練習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指導朗讀的同時結合生字詞語理解的檢查和指點,在學生初步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瞭解課文的敘述條理和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本課時主要採用抓住文字的重點和難點,充分體現教師的導和學生的讀悟的'方式組織教學。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課文的重點段落第三自然段進行讀悟品,理解金字塔的巨集偉、精巧的特點,並聯系生活實際,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恰當的方法說明這些特點的,進而感悟這樣巨集偉而精巧的工程,集中體現了古埃及勞動人民不朽的智慧。

一、複習匯入。

回憶課文的主要內容:工程巨集偉、結構精巧

二、精讀感悟。

1、首先讓學生總覽全文,尋找概括金字塔特點,涵蓋全文內容的一句話(第四自然段起句),然後從這裡切入金字塔的特點。

2、體會金字塔的特點。

(1)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的146米、40層、1千米、230萬塊、2.5噸等數字,抓住第二自然段中刀片都插不進去等詞句,引導學生探究作者都用了哪些方法來說明金字塔的特點,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2)結合對上述文字的說明方法的體會,感悟古埃及勞動人民建造金字塔的付出的血汗和其不朽的智慧。

(3)抓住對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方法的理解,感受古埃及勞動人民的勤勞和聰明,進一步感受金字塔和古埃及人民智慧的不朽光輝。

3、以讀帶講,感悟末節。

最後一段,設計讓學生通過朗讀感悟其迴應上文,點明中心的作用。

三、課堂練筆。

結合對第三自然段說明方法的體會和小結,引導學生遷移寫法,學習描述生活中的一處景物(並組織交流)。

四、拓展延伸。

佈置學生課後蒐集一些關於埃及金字塔和其它一些被成為世界奇蹟的古代文明,感受世界各國人民的不朽智慧。

板書設計:

14

埃及的金字塔

巨集偉

精巧

埃及的勞動人民

勤勞

聰明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活動內容

未來出版社大班教材《健康》中的內容。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遵守交通規則的益處,知道基本的交通規則內容;

2、從小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

通過遊戲知道基本的交通規則內容。

活動難點

從小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

二、說教法

情趣法:用具有親和力的語言和幼兒交流,激發幼兒的興趣,使他們願意參與活動。

引導法:幼兒是整個活動的主體,老師是引導者。

啟發法:幼兒通過參與活動,瞭解了一些基本的交通規則,並告訴周圍的人,把愛心傳遞下去。

多媒體教法:在活動中藉助了多媒體,充實了活動的內容,讓幼兒知道不遵守交通規則會很危險甚至會傷害到生命。

遊戲法:本次活動以遊戲為主,通過遊戲讓幼兒親自全部參與,成為活動的`主人,認知並感受遵守交通規則的益處。

三、說學法

興趣法:有動畫歌曲,有課件圖片,有獎勵的交通標誌卡片,有遊戲用的許多道具,幼兒能不感興趣嗎?

觀察法:通過看視訊、看卡片能瞭解到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

感受法:通過遊戲讓幼兒感受到遵守交通規則給自己帶來的益處以及參與好動的愉快心情。

遊戲法:幼兒最感興趣的就是遊戲,在遊戲中輕鬆快樂地掌握了知識,而且記憶深刻。

四、說過程

(一)律動入室

跟著動畫歌曲《幸福拍手歌》進行律動,帶著幼兒入室,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為下一步做鋪墊。

(二)談話匯入

點明主題,引起幼兒的注意。

(三)遊戲活動

這兩個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重點部分。

1、遊戲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很輕鬆地讓幼兒掌握了知識。

2、通過遊戲,讓幼兒真實地感到遵守交通規則帶來的益處。

3、能全部參與活動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

4、通過過馬路能讓幼兒體會到勝利者的愉快心情。

(四)師幼互動

看課件圖片讓幼兒說說這些做法對不對,並說明理由,教育幼兒不做類似的危險動作;獎品都是交通標誌,讓幼兒認識常見的交通安全標誌,豐富了交通知識。

(五)遊戲出室

按手中的交通標誌分組排隊,跟著老師指示的紅綠燈走出活動室。

這樣安排再次讓幼兒感受到如何在紅綠燈指示下過馬路,也為了讓活動結束。

說課稿 篇5

各位尊敬的老師上午好 我要說的課是四年級思品的第一單元《誠信是金》的第一課時《我不能說謊》

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的主題是誠信是金,通過對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明白誠實是自尊自愛的表現,誠信是事業成功的法寶,是現代社會正常執行的基本保障,要讓學生努力做一個誠實講信用的人。這一單元分為八課時,第一課時的教學讓學生充分認識誠實的含義及其重要性,知道撒謊的危害性,從小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在教學活動設計中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根據學生實際需要組織教學活動,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對教材中的範例進行合理的取捨或加以適當的拓展,積極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饒有興趣地學習、探究、體驗,在學習中愉快地成長、獲取對社會的整體認知,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孩子們的年齡大多在十歲左右,思維非常活躍,好學習奇心較強,通過多年的學習與生活,他們已經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生活常識,也瞭解了一些社會現象,但實際操作與現實表現還有待加強。

教學措施:

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精心設計課堂上的趣味較濃的活動,讓學生在輕鬆的氣氛中學習,在愉快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得到教育。

本課時活動目標:

1、讓學生認識誠實的的含義,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2、瞭解撒謊的危害性,學習正確地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不隱瞞錯誤,學習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為,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體會誠實的可貴。

3. 引導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培養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建立自己的誠信小檔案,努力做一個講信譽的人。

教學的重點:

理解誠實的含義及其重要性,知道撒謊的危害性

教學難點:

能不斷的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提高,體會誠信的可貴。

教學準備:

1、古今中外有關誠實的經典事例。(列寧與華盛頓的小故事)

教學活動設計上圍繞教學目標,重難點分為八個步驟

活動一利用狼來了的 故事匯入,學生交流自己認為故事中的小孩被狼吃掉的原因,老師明確活動主題,明確誠實的含義,及撒謊的危害性。相機板書:我不能說謊

活動二、讓學生誇誇自己在家裡在學校裡的誠實表現。自由發言。老師總結。在誇的過程中加深對誠實的認識。去感受做一個誠實孩子的輕鬆和坦蕩。跟深一步明確誠實的含義

活動三.身邊有很多誠實的人和事讓我們感動,讓我們誇誇這些人,講講這些事。在講與誇的同時對學生的情感進一步的提升,明白誠實的重要性,同時增強對學生語言表達上的培養。

活動四、通過創設情境演一演如果真遇到下面這些情況又該怎樣做呢?

(1)自己貪玩,上課遲到了。

(2)別人有好玩的玩具,我偷偷的拿走了。

(3)考試我有一題不會做,偷看同桌得了100分

通過表演這一環節,在生活和學習上應該怎樣正確對待,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感受撒謊的.危害,使學生懂得做誠實的人,說實話,才有利於自己的進步。

活動五、學生講列寧小時侯打破姑媽家花瓶勇於承認的故事。

砍倒櫻桃樹的小男孩喬治.華盛頓的故事,更深一步的體會誠實和講信用的可貴。

活動六. 交流各自曾經說謊的經歷。分析撒謊的心理,反思撒謊的原因。在輕鬆愉快的交談下讓學生做到自我反思自我提升。

活動七 、通過拓展延伸,出示一段視訊,讓學生去體會愛的謊言,去正確的使用愛的謊言,在情感上做進一步提升。

活動八. 課外實踐。讓學生收集關於誠實的格言與諺語,培養學生收集資料及整理資料的能力。

以小組建立“誠實小檔案”進行自我表揚,自我批評的記錄,培養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

這節課說完了謝謝各位老師請多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五冊《小露珠》一課巧妙地運用了童話所具有的特徵——奇特的幻想,採用了擬人化的寫作方法,寫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過程,以及小動物和植物對小露珠的喜愛,讚揚了小露珠的美麗、可愛以及大自然的和諧、融洽。

全文共七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先交代小露珠形成的時間,再寫小露珠形成的地點,最後寫小露珠在形成時是怎樣變化的。小露珠就這樣巧然無聲、毫不張揚地來到了世上。第二至五自然段寫小露珠受到小動物們的喜歡。小動物們見到小露珠紛紛和她打招呼,並且讚美她“像鑽石那麼閃亮”“像水晶那麼透明”“像珍珠那麼圓潤”,歸結起來,這些讚美的是小露珠美麗的容顏和純潔的品質,這也正是小動物們都喜歡小露珠的原因。第六自然段寫小露珠裝點了花草樹木。小露珠不僅本身很美,而且還會用自己的美來裝點別人,讓植物們顯得更精神更美麗。第七自然段寫小露珠消失的過程,植物與她依依惜別。

課文融科學知識、優美語言、思想啟迪於一體,不僅使課文顯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富於藝術魅力,而且使兒童的思想得以啟迪,性情得以陶冶,知識得以增長,想象力得以發展,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很好的憑藉。

二、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藉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小動物和植物都喜歡小露珠的原因,感受小露珠的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的品格。

3、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小動物們對小露珠的讚美和植物在小露珠的裝點下發生的變化,來感受小露珠的美麗、可愛,是本課的重點;而如何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則是本課的'難點。

四、說教學過程我在教學這篇優美的童話故事時,精心製作了四組多媒體動畫,引導學生從感悟品味→咬文嚼字→內化積累→想象說話,使整堂課高潮迭起,妙趣橫生。

(一)形象演示,感悟品味

課文的2—5小節描寫了三個小動物來到小露珠面前讚美小露珠的情景,這三段話有兩個顯著特點:比喻形象;動詞確切。為了讓學生感悟第2個特點,我設計了讓學生親自表演:青蛙蹦到大荷葉上;蟋蟀爬到草稈上;蝴蝶落在花朵上。引導學生讀一讀,好好體會動詞的交換,把三個小動物的動作寫得多麼準確啊!

“蹦、爬、落” 這三個動詞生動地寫出了三種小動物不同的活動特點和生活習性。在以上教學中,這些知識不是靠老師空洞的講解傳授給學生,而是通過動畫讓學生心領神會,使字詞訓練落到實處,同時把學生引入課文情境,獲得美的享受。

(二)、抓住關鍵詞句,品讀課文。

課文的第六自然寫小露珠美化、滋潤了植物。教學時,抓住“精神”“生機”和“金黃的向日葵,碧綠的白楊樹,紫紅的喇花,還有數不盡的鮮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麗珠寶”等詞句進行對比練習,品味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

(三)圖文互補,內化積累

課文第6小節描繪了一幅小露珠反射著霞光,使得所有的植物都變得格外精神、格外生機勃勃的美景。我在讓學生通過多次朗讀充分感知這一小節的內容後,出示與這一小節的文字描寫相對應的迷人畫面,露珠還在植物的葉片上閃閃發光呢!這時老師讓學生從書上找出描寫畫面上美麗景物的句子,並體會怎樣把自己從圖和文中獲得的美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傳達出來。在學生美美地讀出相應的句子後,我帶著學生指圖複述,再建議他們當堂試背,學生熱情高漲,很快就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這段文字了。

在以上教學中,雖然學生看圖讀出的句子是直接從書上找到的,但這是經過理解內化了之後的產物。當課文中抽象的文字有了具體可感的畫面作為依託後,學生便積極主動地積累課文中的語言,並進一步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四)創設情境,想象說話

課文第7自然段,講的是小露珠和植物分手時依依惜別的場面,教學這一段時,我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大家與小露珠分手時依依不捨的感情,抓住這一環節,讓學生想像:在分別時刻,大家還有什麼話想對小露珠說,學生通過品讀、想象、補白,生成了屬於自己的形象和情感,更能深刻地體會到植物們對小露珠的戀戀不捨。

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如下:

閃亮

15 小露珠 透明 (美) 裝點(生機勃勃)

(無私奉獻 )圓潤

說課稿 篇7

各位老師好!我製作的是《我們的班級》第一課時“我們長在同一棵樹上”

《我們的班級》是蘇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是班級的主人”主題活動的第1課。本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自覺做到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能夠處處為班集體添光彩。 結合本課程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活動內容:

1、匯入時,先觀看一組學生在集體中生活的圖片。告訴學生我們要健康地成長,就需要有一個健康的班集體。從而引出課題《我們的班級》。

2、接著我們一起閱讀五(2)班學生劉小皖的日記,傾聽她的心聲。

●發現劉小皖的困惑:我和班級之間到底是一種什麼關係?我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班級呢

● 老師舉例用樹葉和樹比喻我和班級之間的關係。

●小組討論:你能不能用一個形象的比喻把我們每一個人和班級的關係說清楚呢?

●各組展示成果,師生共同點評:各組的比喻有什麼優點?又有什麼不足?哪組的比喻最形象?

(這個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發學生對“我”與“班集體”這一問題的思考,進一步在學生的大腦中建構起對班集體的`理性理解。)

3、課堂朗誦表演 。 播放配樂詩歌《我是——》,鼓勵學生用不同的組合方式進行朗誦,加深學生對“個人”與“集體”關係的進一步理解。

4、製作“集體大樹”。 啟發學生每人做一片葉子,可以寫上自己的理想、特長、愛好,也可以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等。寫上自己的名字,將代表自己的葉子貼在“集體大樹”上。

5、走進“三味書屋”。閱讀一段記述,通過回顧一幕幕集體生活,重新感悟集體生活的快樂和幸福。

●出示思考題: 我從集體生活中得到了() 我從集體生活中懂得了 () 我從集體生活中()

這一環節是為了讓學生明白:集體因為有了我們的存在才充實,才充滿活力;我們因為有了集體的愛護、培養,才能夠茁壯成長。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維護它,用我們的雙手將它建設得更加美好!

6、畫畫咱們的班主任 一個好的班集體離不開一個好的班主任,班主任為了我們這個集體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勞動!她是我們中間不可缺少的一員今天,就讓我們來畫畫咱們的班主任,並把我們最想對班主任說的話也寫在畫像的旁邊。

●把“班主任畫像”製作成精美的賀卡,贈送給班主任吧!

通過說說畫畫這一環節加深師生間的情感聯絡,是我們的班集體更上一層樓。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