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篇1

可以說,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很重要的認數教學的內容,這個階段的數概念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計算的基礎,也是認識更大的自然數(萬以內的數、大數的認識)的基礎,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對100以內的數有著廣泛的接觸。通過課前調查發現孩子們對於數100以內的數並不陌生。通常的孩子都能數到100,但是在數法上可能並不是很標準,很多孩子習慣了簡單的口語式數數把幾十幾數成几几(如二十一數成二一等)。另外,拐彎處的數數也是一個難點,尤其在59 、69、79、89後面接著是幾十,還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停頓一下想一想再數下去。

在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時,我發現數數、理解數的組成、比較數的大小大部分學生掌握不錯,不僅會一個一個地數、兩個兩個地數、五個五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還會三個三個地數,順著數倒著數基本沒問題。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數到幾十九,接下去就不知道該數幾十,三個三個的倒著數基本不會。在比較大小方面,學生不僅會比較,更重要的是他們能說出比較的`方法,而且這些方法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來的。

教學中我用四種數數方式進行了數的鞏固:

一是讓學生集體從0數到100;

二是分組數數,一二組用五個五個數的方法數到100,三四組十個十個的方法數到100;

三是分男女同學,女同學數100以內的雙數,男同學數100以內的單數。

這樣,不但鞏固了數的順序,還加深了學生對單雙數的概念和記憶。關於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達到了要求,而且不僅能會算,還能與老師、同學和家長交流演算法。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篇2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本節課採取了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組交流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具體表現在:

一、以形象的和擺小棒教學,非常適合低年級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徵

我設計了非常精美好玩的教學,引導學生先複習20以內數的認識,然後說我們全班要坐大客車去參觀美麗的大草原,接著出示了一輛大客車,上面寫著限乘56人,我問學生這輛車夠我們全班同學和兩位老師坐嗎?學生都回答能坐開,於是就出現了美麗的大草原,學生紛紛驚呼太美了,慢慢出現了兩群羊,讓學生猜有多少隻,我和學生一起數,是20只,然後又出現了很多羊,讓學生猜有多少隻。學生知道這節課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於是齊聲回答100只,我就讓他們數一數驗證究竟是不是100只,師生一起數,沒數完10只就圈起來,初步認識了10個十是100。接著又出示了很多10個十的圖畫,學生非常感興趣。學得非常高興。

我提前一天給學生布置每人帶10捆小棒,每捆10根。學生同位合作,互相擺小棒認識數的組成,符合國小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

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成熟、不完整,在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高。例如35裡面有3個十和5個一,這種數的組成反覆讓學生說,分小組說,同位說等。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鞏固了數的組成。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篇3

100以內的數是學生在學習了0-20數的基礎進一步教學的。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陣列成;繼續培養學生數數的興趣和估算意識,拓寬學生的思維,為以後學習數學奠定基礎。

一年級的學生經過了幼兒園的學習,已經能數出100以內的數,但孩子們的數感不強,只是單純的數數,還沒有在頭腦中形成100以內數的概念。所以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們的估算意識和數數能力,利用猜猜教室裡有多少位學生及百羊圖,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猜數、點數(手口一致)感知100有多少,親身體驗出了100是比以前數過的數大得多。

在教學數的組成時由於課前複習了20以內數的組成及小棒的擺法,學生很順利地擺出38根小棒,對數的'組成也非常得心應手,由此往後擺到40根小棒,學生捆了4捆,很好的突破了教學中幾十九後面的數是幾的難點。

反思本課的不足有以下幾點:1、由於數數大部分同學都會所以學生非常活躍,但課堂秩序有點混亂,不利於後進生的關注,今後還需在保護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規範學生的課堂紀律。2、本課沒有很好的拓展學生的知識,在課後的5個5個數數及倒著數數的練習題中有一部分同學出錯很多。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篇4

本節課我採取了活動課形式進行教學,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感知100,感受到數量很多時如何數數。

本節課全部是孩子自己動手操作,我引導孩子們:

1、我說9,生:拿出9根小棒,說一說他表示什麼?(舉手回答)

2、我說10,生:拿出10根小棒,你該怎麼辦?

生1、捆起來,

生2、看見這樣一捆小棒,就知道是10.

師:一捆小棒表示什麼?

一個十

3、我說17,生:拿出17根小棒,他表示什麼?(同桌互相說)

1個十和7個一

4、我說20,生:拿出20根小棒,現在你又該怎麼辦?他表示什麼?(小組內互相說)

兩捆小棒,也就是2個十是20.

5、我說28…

…………

我說89,生:拿出89根小棒(8捆小棒和9根小棒),他表示什麼?(同桌互相說,然後彙報)

8個十和9個一

我說90,生:在剛才的基礎上又拿了一根小棒,然後將這10根小棒捆起來和那8捆小棒合起來是9捆小棒。他表示。。。

9個十是90.

99,……

我說100,生:在剛才的基礎上又拿了一根小棒,然後將這10根小棒捆起來和那9捆小棒合起來是10捆小棒(一大捆)。他表示。。。

10個十是100。

從1開始讓孩子感受100的含義,從而加深對百的理解。以及知道在數較多物體時,可以10個10個數。

這節課我在讓學生捆小棒時採用同桌比賽、男女生比賽,不僅比速度,而且比看誰反應快和理解能力。讓孩子眼腦手口並有,邊拿邊說,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展。

這節課孩子們非常高興,下課了,我們班王子涵跑到我跟前說:“老師這節課非常有趣,我非常喜歡。”在一旁的蔡葉萱聽到了說:“這節課像手工課一樣,特有意思。”我說:“那我們以後經常上這樣的課行嗎?她們倆個高興地說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孩子們喜歡,他們才能學好,看來數學課的形式不能單單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動手操作,學生看,不能再因害怕有學具而影響教學程序。應該把它還給課堂的主人——學生。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篇5

我在上100以內數的認識時,就是要為學習萬理大的數的認識基礎。在學生的認識還很有限的基礎上,如何讓學生能儘快地建立起大數的概念和意識,在這裡我用的方法如下。

1、在整節課中,我充分利用了小方塊來幫助學生建立數的表象。

通過讓學生來估計小方塊的數量,到具體地數出,10個一列(10個一是10),100個一片(10個十是100),充分感知個、十、百之間的關係,為學生建立了形象的感性認識。指導學生動手撥計數器,讀數,進行多樣性的練習,突破了拐彎數的難點。

2、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

抓住學生喜歡玩遊戲這點,來以遊戲的.方式貫穿始終,從開始的“猜一猜,數一數,看誰猜得對”到最後的“填數遊戲”,從新課的匯入到最後的結課。

總的來說,我覺得培養學生的數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從課內擴充套件到課外,校內延伸到實際生活。從而能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體驗數感。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篇6

學生上學期已經認識了20以內的數,知道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一個十,2個十是20,也知道把1捆和幾根合起來表示十幾,在此基礎上,學生進行100以內數的認識,重點是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難點是理解幾十九添上1是幾十。

匯入部分,我採用“圖圖的困惑”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擺23枝鉛筆,怎樣擺可以讓爸爸一眼就看出是23枝?很顯然,學生之前已經擁有了100以內數的數數經驗,問題剛一提出來,不少孩子已經舉起小手躍躍欲試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二十三的`組成,我還是組織學生進行了擺小棒的操作活動,在實踐操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2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二十三”。反思這一環節,我給學生準備的是2捆帶10根小棒,聯絡20以內的認識經驗,學生很容易就想到先擺2捆、再擺3根的擺法,也許我可以考慮進一步加大這一環節的開放性,直接給學生一把小棒,讓學生自主地數出10根捆成一捆,這樣就可以對20以內數進行一個簡單的複習,也可以為下面的滿10根即捆成一捆的操作活動做好鋪墊。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篇7

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很重要的認數教學的內容,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計算的基礎,也是認識更大的自然數的基礎。

學生在平日的生活中對100以內的數有很多的接觸。通過課前調查發現通常的孩子都能數到100,但是在數法上不是很標準,很多孩子習慣了簡單的口語式數數,把幾十幾數成几几(如三十四數成三四等)。另外,拐彎處的數數也是一個難點,尤其在幾十九後面接著是幾十,還是有些孩子不太熟練。

因此,我精心設計本節課的教學,整堂課下來,感覺在以下幾個方面做的比較好。

1、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礎上,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擴大了取材的範圍,準備了書本以外而又是學生熟悉的一些材料:玉米、小棒、花生、回形針、三角形片、瓜子、大米等。為學生提供了更廣泛的思考空間,同時讓學生估計這些物品的數量,使學生自覺產生更想知道其有多少的問題,從而引出課題。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程度。學生不是一張白紙,即使一年級的學生也有一定的數學活動經驗和知識的積累,特別是一百以內數的認識這一內容,學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接觸過。因此,我在進行教學時,不是讓學生被動地吸取、模仿、記憶和反覆練習,而是創設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情境。通過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學習,讓學生共同數出100粒瓜子,讓學生認識並感受100有多少。然後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數一百以內的數,並進行猜數遊戲。最後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一百以內的數,充分鞏固了學生對一百以內數的認識。在這樣的教學設計中,沒有教師生硬的`講解,而是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知識。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力圖體現一百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意義,讓學生體會到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養成有條有理的習慣。我們教師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善於在教學中挖掘各種素材對學生進行教育。根據本節課的內容,我在學生學習完後,讓學生從自己身邊尋找數。例:我們教室有多少張凳子,多少張桌子等。

總之,這節課我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參與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並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篇8

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內容,主要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方法的教學。《標準》指出: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本節課採取了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組交流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具體表現在:

一、以遊戲的形式教學,非常適合低年級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徵

在開始學習新課時,我設計了一個分兩大組進行比賽的遊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兩大組派代表上臺抽數按遊戲規則來放在個位、十位上,再引導學生歸納出比較大小的方法;這樣一來既能讓學生在玩中學習新知,又能讓學生在玩中感悟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

二、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在教學新課時,我從學生喜愛的故事入手,國小一年級畢竟年齡小,喜歡聽故事,將例題設計改成兩個貓咪進行比賽的對話,引出要求解決的問題,調動了學習的興趣,體現了數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實際中感受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感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作用。把數學經驗生活化,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是數學學習的出發點和歸宿

三、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注意思想方法的`滲透

比較大小首先從比較兩隻貓咪釣魚開始,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使抽出的概念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從新課的教學過程和做一做中都反映出轉化思想的滲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數學的薰陶。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

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成熟、不完整,在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高。

本節課,我和同學們融為一體,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不足的地方:

一、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過程中能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索過程,但沒能激發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並表現在行為上、思維上、情感上的積極參與。沒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練習太枯燥,沒有接近生活

練習環節的設計較枯燥,要是在練習設計方面能使練習接近生活或設計成遊戲,或者故事,這樣就更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總之,今後,我要繼續學習新課程、新理念提高教學水平。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篇9

一、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數感。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特點,我通過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在充分動手操作的認知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感。先讓學生猜猜方盤裡的糖果有多少個再確認,有利於提高學生對100的感知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二、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通過提出問題,誰能數100個糖果,還能數100個什麼物品?學生說很多,有的說100個人、100條魚、100頭牛、100間房子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在生活中的中的積累,把這種積累經驗釋放一下,交流一下,很有價值,也體現了100這個數的廣泛應用。當然,學生說的'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物,我們拿來所用,其實我們人身上就能找到100,手指頭人人都有,把它們結合起來,我覺得會很親切、自然,也很有趣味。再通過問學生怎麼讓大家看到100個手指頭?這樣用手指頭當學具,使學生非常親切地感受到數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就在我們身上,自然地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絡起來。

三、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體會數是數出來的。

在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多次經歷數數的過程,看老師數糖果,數100個手

指頭等,數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體驗,是別人不能代替的,學生必須要親自去數,所以這一過程很重要。我為學生每桌準備一袋紅豆,讓他們共同合作,親自經歷這一過程。這樣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數出物體的個數,體現數是數出來的。

整堂課氣氛活躍,我與學生融為一體,較好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迫使我今後應繼續學習新課程、新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篇10

學生在接受學前教育時,在未學習這一課前,已能數出100以內的數,而在他們的生活體驗中,常常會接觸到100以內的數。但還未有100以內數的概念,本節的課教學要幫助孩子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為以後學習數學其他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本課的學習是建立在20以內數的認識和已有基礎上的,學生對100以內的數看似瞭解,卻概念模糊,教學設計上重點培養學生的數感,通過觀察、估計、比較,逐步建立數感。

數100這一環節以學生操作學具為主。要求學具選擇正好要數出100,還得讓人一眼看出有100。提出這些要求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選擇自己認為方便、快捷的方法把任務完成得又快又好,並在操作中發現10個十是100,100裡面有10個十這一知識點。通過數出數量是100的實物,讓學生經歷數1到100的過程,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逐步突破本課的難點──數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渡。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篇11

《100以內數的認識》這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20年以內數的認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要使學生會準確地數出100以內的數,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一年級學生在入學前一般就能數到100,但在實際數實物時卻很容易發生錯誤,因為在實際數實物時涉及到他們在具體數物品時能力大高低以及有無好的數數品質。為了十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是100的物品,掌握數的組成,培養良好的數數品質,我為每位學生準備了數量是100的物品。選取這麼豐富的.材料,一是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是很貼近生活的,二是讓學生在數完不同物品後可以交換不同的數數策略,使能力得到提升,三是直觀地感受數學的組成,讓學生在實際操作活動中數數能力的提高。

在教學時,我事先為每個學生準備了數量為100的不同東西,但他們大多數數出來的結果卻不是100,當時擔心時間不夠用,只是教育學生要仔細地數數就草草地結束了這部分的教學。在認真反思後,我在另一次教學時做了修改,注重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為數不同的物品的方法是不同的,同一個人數不同的物品方法也不同,所以我為學生準備了數量在100以上的各種物品或學具,這些豐富的學具本身就刺激了他們,我還增設了交換物品數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更具體的體驗,有體驗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在檢查別人數的過程中,學生們顯得極為仔細,並且有自己的主見,會選擇更好的方法來數數。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篇12

總複習說它簡單,也簡單,做練習題也行。可是每到總複習時,我總是感到比上新課還要難,如何複習既不讓孩子感到是在燙剩飯,又能起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呢?

本節課的複習內容是100以內數的組成、100以內數的數、讀、寫。複習目標是使學生能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合作,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1、設計了一個課前談話,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課前我給學生明確這節課的上課形式:同學們,這堂課我們來進行一場比賽,比賽的題目是“爭奪小紅星”。比賽以小組為單位,我把我們班按座位分為四個小組(明確小組的分法),哪個小組的小朋友主動發一次言,而且正確,我就獎給他一個紅星(出示紅星)。最後我們統計一下看哪個小組得的紅星最多,哪個個小組就是冠軍。大家想不想得冠軍呀?(想)想就要積極思考、大膽發言。聽到這裡,所有的同學都躍躍欲試了。當場兌現的小紅花和為小組爭榮譽的.心理極大地高漲了學生的熱情,而學生課前準備的蘋果卡片以及在教學過程中穿插的各種遊戲,使一堂枯燥的複習課變得生機勃勃。

2、不平均使用力量,用重點內容和核心概念的複習來帶動其它知識的複習。這節課就是以數位的概念和數的組成來帶動其它知識的複習。

3、正確處理部分與整體的關係,按照“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思路組織複習內容,使全冊內容形成系統的、結構化的知識體系。這一教學策略在本冊教科書中的具體體現是:

(1)整體回顧全冊知識內容。由於這堂課是總複習的第一課,所以一開始我就用一定的時間組織學生簡單回顧全冊知識內容。在學生回憶整理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適當的歸納概括,讓學生形成對全冊知識結構的整體印象。

(2)把整體分解為部分,讓學生從整體與部分聯絡的基礎上提高對各部分知識的掌握水平。在學生對全冊書的知識有一個整體印象的基礎上,緊接著我就給學生明確這堂課的複習目標,這樣學生對這堂課的學習任務心中有數。複習時又要抓住每部分的重點內容,讓學生在複習過程中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3)精心設計複習內容,不貪多但求精,妥善處理提高複習質量與減輕學生負擔的關係。“100以內數的認識”包含的知識點比較多,最初設計時我把所有的知識點都包含進去了,但後來發現內容太多,容量太大,恐怕學生一堂課掌握起來很困難,所以忍痛割愛,刪掉了“比較數的大小”這部分內容

4、複習課不是簡單的練習課,在複習中不是隻抓知識技能的目標,而是注重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的知識系統化和條理化。如在複習了數數後,教師隨即小結:大家真了不起,會用各種方法數數,會1個1個地數,2個2個地數,5個5個地數,還會10個10個地數,還會倒著1個1個地往前數等;在看圖讀數、寫數、撥數並找規律後,教師及時小結方法:按一定的順序寫數,先要看清這些數是從大到小還是從小到大變化的,再看每一次是增加幾個還是減少幾個,最後填上合適的數。

5、有效地利用開放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如“()、()、()、46、()、()、()”這道題,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獲得不同的答案(可以遞增;可以遞減;等差可以是1;可以是2;還可以是5、10……),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再如“說出個位上是5的所有兩位數”等題,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靈活性,而且有利於訓練思維的有序性和周密性,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6、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感。本節課我儘可能都讓學生在一個輕鬆的、愉快的、生動活潑的氛圍中複習100以內的數。如,當場兌現的小紅花,在蘋果卡片上寫自己喜歡的數,請你想請的小朋友來猜數,而數數與寫數都是以遊戲的方式來進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還不時用欣賞的語言調動了所有學生的熱情,將整堂課組織得井井有條,生動活潑。

我意識到在這堂課中我有幾個地方需要改進:

1、在看圖讀數與寫數時,應該對學生明確他它們的不同。每一幅圖下面應該既有“讀作:xxxx”也有“寫作xxxx”,這樣學生就容易區分了。

2、在學生說出所有十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同的兩位數後,教師提出:最大的兩位數就在這些數裡面,你能把它找出來嗎?比它大1的數是幾?它是幾位數?在這裡應該將知識再延伸一下,可以讓學生說出最小的兩位數。

總而言之,本節課力求突破傳統複習課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參與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較好的體現了新課程新理念,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篇13

曾經聽過一節吳正憲老師的講座,名稱是“讓孩子們在‘好吃’中享受‘有營養’的數學”。在裡面談到:為什麼那麼多有“有營養”的數學,學生卻不喜歡,不愛學,我們能否讓“好吃的數學”與“有營養的數學”在課堂中得到和諧統一,讓孩子們在“好吃”中享受“有營養”的數學。所以本節課我力求突破傳統複習課的教學模式,將“有營養”的複習課變成”好吃的”,孩子能接受的課堂,引導學生主動而又全面地梳理“100以內數的認識”的有關知識,溝通各部分內容的聯絡,深入理解,發展數感,培養學生初步的整理歸納能力。

首先選取生活中常見物體作為數學學習材料,開展了“估一估”的遊戲。簡單的材料讓學生感到了數學的親切,簡單的.遊戲讓課堂變得其樂融融,讓學生增強了數感、提高了估計意識、複習了數數的方法,從而獲得了豐富的數學“營養”。

其次選擇計數器這一學具開展一系列“數字娃娃”的遊戲,又讓課堂成了孩子們樂於參與、敢於創造的舞臺;也在其中複習了數的讀寫,數的組成,數的順序與大小,數位等知識;並使學生在關注問題的同時,增強思考的目的性,提高思維的有序性和嚴密性。

最後通過幫數字娃娃“50”找朋友,讓學生髮現數字中存在的規律,這是一道發散性練習,不僅起到綜合應用知識的作用,而且開拓了學生的思路,發展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求異性。並通過“50”這一個數延伸到生活中,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到處都有數。讓課堂學習成為課外學習的起點,讓他們在教室外去尋找一片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讓他們的數學思想得到了儘可能大的提升,延伸了數學課堂學習的生命意義。

認識100以內的數教學反思 篇14

昨天,江蘇省國小珠心算教育實驗20xx年春季教材培訓會在開發區實小進行。我們學校全體一年級數學老師都參加了這次活動。

豐富的活動中,最打動我的,是黃為良老師所做的關於一下教材修訂的講座.黃老師逐個逐個單元為老師講解修訂的目的,原因,內容,依託的數學思想等。

其中,講到第三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黃老師講到一點:“要根據事物數量特點,引導學生選擇不同數數方法。”

我聯想第三單元第一課時,教材有意識地安排讓學生數課桌、椅子、數5個一把的香蕉。:

看得出教材有意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數數方法去數。尤其是第2題直接標上了指向性明確的要求:5根5根地數,一共有多少根香蕉”

在學生學完新知,進行實踐性學習的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看到要求按部就班地數,缺少了自己思考選擇何種數數方法的過程,反而不利於對不同類數數方法的體悟。

於是,我這樣處理了教材:

師:我們認識了100以內的數,現在來數數教室裡有多少張桌子。誰來作代表帶著大家數?

一生上臺,邊走邊數,其餘學生跟著一起數,教室裡好有動感。

師:請你來完整地說說,教室裡一共有多少張桌子?

生:教室裡一共有28張桌子!

師:剛才***帶著大家是怎麼數的?

生:1個1個數的!

師:桌子可以一個一個的數,現在我們再來數數椅子——

有學生忍不住嚷嚷:2、4、6、8……

老師作噓的動作——

一生作代表來數,他選擇一個一個地數椅子。

當他數完時,師:剛才我聽到有人有不同的數法。

又一生作代表,兩個兩個地數。

師請學生評價,你喜歡那種數法?為什麼?

學生認為2個2個地數比較好。因為簡單。

師幫助學生總結,因為剛才桌子是一張一張單獨排下去的,我們可以1個1個數,現在椅子是兩張兩張一起放的,我們可以2個2個地數,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數法去數。

接著,出示書本上香蕉題,我沒有用光碟,而是用實物投影把題目放到螢幕上,把題目要求“5根5根地數,一共有多少根香蕉”給遮住了。學生代表上臺,他想了想,數的時候,按照一共有幾把來數,數成了一共有5根。其餘孩子忙糾正,問的是一共有多少根!我也乘機打趣:明明有好多,你卻說只有5根,是不是想偷偷藏起來一個人吃掉呀!接著又有孩子代表上臺,5、10、15、20、25、30、35。他流利地數出了一共有35根香蕉。其餘孩子也立刻發現,他是5根5根數的。

接著我引導學生反思,為什麼他會選擇5根5根的數?

學生說出自己朦朧中感受的事物排列特點:因為這裡的香蕉正好是5個5個放的。我們數的時候就可以正好5個5個地數。

標籤: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