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說課稿

《正比例》說課稿

說課稿8.06K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正比例》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正比例》說課稿

《正比例》說課稿1

各位領導、老師:

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正比例》,這是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期第二單元《正比例和反比例》中第二節的內容。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對這一節課進行詳細的說明。

一、說教材

我從三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在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安排了比的意義、比的化簡與比的應用等內容。體會了生活中存在的變數之間的關係。正比例關係是數學中比較重要的一種數量關係,為此,教材密切聯絡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設計系列情景,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相關聯的量,他們之間的關係有共同之處,從而引發學生的討論與思考,並通過具體的討論,使學生認識成正比例的量以及正比例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教材從不同的角度(實際生活、圖形)提供了有利於學生探索並理解正比例意義的情景。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乘法的時,已經初步接觸了正比例的變化規律,在六年級上冊已經學習了比的意義、比的化簡與比的應用等。學生最容易掌握的是判斷有具體資料的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最難掌握的是離開具體資料,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

(三)說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結合例項認識正比例。

2、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利用正比例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感受正比例關係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本著在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學法和教法上談談。

二、說學法

本節課的教學本著“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原則,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學會小組合作交流。教學中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情景,讓學生通過具體問題,具體情境認識成正比例的量,初步感受生活中存在很多成正比例的量;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教學活動,自主發現正比例的變化規律,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三、說教法

本節課我運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設疑誘導法、操作發現法和自學討論法。

四、說教學過程

我們知道“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而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秉著這樣的指導思想,整個設計力求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具體設計如下:

(一)複習匯入

讓學生舉例說說什麼是兩種相關聯的量。這樣設計,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較好地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到新舊知識的結合點。同時也為了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思考,發現內在的規律。

(二)自主建構

通過具體問題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發現正比例量的特徵,並能正確判斷正比例的量是本節課的中心任務,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在教學中安排了三次感知、體驗正比例的活動:

(1)在比較中繼續感受成正比例量的特徵

在這一環節,我展示了正方形的邊長與周長,邊長與面積的變化情況圖表,請同學們完成表格,並觀察其變化規律。

像這樣同時出現正面與反面的例子,是為了讓學生在比較中把握正比例量的本質特徵。引入影象進行比較,是為了讓學生對正比例的特徵有更形象地認識,在頭腦中形成更豐富的表象,達到數形結合,從而使學生真正建構正比例的意義。

(2)從正面初步感受,成正比例量的特徵

在這一環節中,我出示兩組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讓同學們觀察、比較,並發現其變化規律。

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學生模仿前面找規律的方法,自主發現正比例量的特徵。

(3)嘗試歸納正比例的意義。

最後讓學生在前面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嘗試歸納正比例的意義,從而真正建構正比例的意義。

(三)分層提高

練習的設計力求體現多樣性、層次性和發散性。在這一練習中,正比例的量不止一組,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四)小結提升

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穫。主要是藉助板書,讓學生對新知識進行一次全面的回顧梳理,內化過程,培養學生總結概括能力!

(五)拓展延伸

出示兩道拓展題,讓學生將新知識的學習與鞏固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對於本節課我就先說到這裡,由於課堂上存在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部分環節可能會稍作改動,另外,本節課在教學設計和具體環節的安排上,可能還存在著不足的地方,懇請各位領導和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正比例》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正比例的意義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西南師大版第十二冊第3單元的內容。本節教科書安排的是正比例,其內容主要是正比例的意義和正比例影象,並通過例1和例2介紹這些內容。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法、分數和比的知識等的基礎上教學的,是本套教材的一個重點內容。教材通過例項說明: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擴大(或縮小)若干倍,另一種量也隨著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這兩種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係叫做正比例關係。另外從具體的資料中看出: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擴大、縮小的變化規律是它們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商)總是一定的,寫成關係式就是:y/x=k(一定)。引導學生學習正比例的影象,並利用正比例影象解決問題,通過正比例意義的教學,向學生滲透初步的函式思想。

二、說目標

1、使學生通過具體問題情境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義,並能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關係,能找到生活中成正比例的例項,並進行交流。

2、通過探索正比例意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感受事物中充滿著運動、變化的思想,並且特定的事物發展、變化是有規律的。

3、通過觀察、交流、歸納、推斷等教學活動,感受數學思維過程的合理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歸納能力和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義,並能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關係

難點: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感受事物中充滿著運動、變化的思想,並且特定的事物發展、變化是有規律的。

四、說學情

學生在前面已經初步接觸了正比例的變化規律,學習了比的意義、比的化簡與比的應用等。學生最容易掌握的是判斷有具體資料的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最難掌握的是離開具體資料,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

五、說教法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學會利用舊知構建新知的方法、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小結的方法等等。例1利用小區收水費的事件,引導學生體會在單價一定的前提下水費隨用水量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並根據這種規律概括出正比例的意義。為了便於學生髮現規律,用表格分戶把用水量和水費對應起來,使學生一看就容易發現“用水量擴大幾倍,水費就擴大幾倍”的變化規律。例2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正比例的影象,並利用正比例影象解決問題,與傳統的國小數學教科書相比較,這是一個全新的內容。教科書仍然用實際問題引入,通過小麥和麵粉之間的正比例關係引出影象,教科書只作了在方格紙上描小麥質量和麵粉質量對應點,並連線表示兩者之間正比例關係的方法提示,而正比例影象包括描點、連線等步驟都由學生自己完成。重要的結論教科書都沒有將結果寫出來,而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方式去概括出來。教學過程中我給學生也留下了自主探索的空間。首先是正比例的意義,我讓學生根據兩個具體事例通過討論交流,從三個方面得出概念的內涵。其次,正比例影象教科書不僅讓學生在方格紙上作圖,同時還通過問題“觀察上圖,你發現了什麼?”向學生提出探究任務,讓學生根據其影象去探究正比例中兩個相關聯的量的變化趨勢。

六、說學法

在本節課中,我著重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學會小組合作交流。具體表現在學會思考,學會觀察,學會表達,學會思考教師要設計好問題,學會觀察教師要指導學生觀察表格和影象,學會表達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說,並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樂於說,善於說。

七、說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匯入新課

二、引導觀察,探究新知

三、鞏固練習,深化提升

四、全課小結教師:這節課你們學到了哪些知識?用了哪些學習方法?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五、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