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漢語 > 咬文嚼字

《論語》是非辨析,為政之四


【原文】『⒉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是非辨析,為政之四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學習怎樣管理國家,到了三十歲終於學成了。四十歲對所有治理國家的難題都想到了妥善的對策。五十歲的時候知道了怎樣判定人或國家的命運。六十歲的時候能坦然面對各種不同的治國思想。七十歲可以非常輕鬆地運用一整套治國方案來治理國家。

【評析】首先,我覺得這裡的“學”不是我們今天的“上學讀書寫字”的意思,而是指學習怎樣做人,怎樣管理國家。這裡的“學”,與“學而優則仕”的“學”是一個意思,都是指治理國家的學問。
其次,“三十而立”不是我們今天所理解的“成家立業”的意思,而是指學業完成的意思,也就是通過十五年的學習,才掌握了治理國家的知識。後面的歲數,也都是講對這套治理國家的知識的不同階段,而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那樣:人到了四十歲就不迷惑了,人到了五十歲就能知到自己的命運了,人到了六十歲什麼意見都聽得進去,人到了七十歲就可以隨心所欲不違背規矩了。
最後我們來看看以前的那種理解是多麼地不切實際。現實生活中三十歲就能事業有成的人只能是極少數,以此標準要求自己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挫折感。事實上,孔子三十歲不但沒有事業有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孔子一身都是比較潦倒不得意的。孔子的成就,是在他去世之後,由他的弟子和其後的統治者極其文人們創造的。當然隨著知識時代的到來,那種一張文憑吃一生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一個人如果不能持續學習,終身學習,就可能被淘汰,以為到了四十歲就能不迷惑幾乎是一個幻想 。五十歲可以知天命嗎?五十九歲現象已經徹底粉碎了這個可能。六十歲耳順,也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現實生活中往往是越老越固執。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嗎?沒錢許多事都不能,而有些事,則又有心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