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漢語 > 咬文嚼字

《論語》是非辨析之,學而篇六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論語》是非辨析之,學而篇六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自重就沒有威信,如果善於學習就不會固步自封,要講忠誠,講信譽,不要與不講忠誠不講信譽的人為友,有了錯誤不要回避,要勇於改正。”

【評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威信,父母希望在子女面前有威信,老師希望在學生面前有威信,管理者希望在部下面前有威信政府官員希望在公民面前有威信,然而現實生活中常常會遇到沒有威信的困擾。學習了這一段文章,相信會有助於我們懂得怎樣才能樹立自己的威信,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自重,自己尊重自己。比如說,一個自己不遵守紀律的管理者,卻去要求部下嚴守紀律,他怎麼可能在部下面前有威信呢?政府機構甚至也拖欠老師的工資,拖欠建築工人的工資,怎麼可能在社會上形成誠信的風氣呢?連法院都沒有解決“執行難”的問題,又怎麼可能在社會上樹立起依法治國的共識呢?
善於學習,不要固步自封,講忠誠,講誠信。這些是孔子一貫的主張,而在這一段中特別提出了不要與這方面不好的人為友。有的人把“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話理解成“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我覺得是不對的,其一,我們在交朋友的時候難道先要考核對方的能力之後才決定是否交朋友嗎?其二,我們應該如此勢利嗎?其三,老師可不可以和學生交朋友呢?所以我覺得孔子絕對不是一個主張老師不可以和學生交朋友的人,而是強調:人是會受環境的影響,如果一個人經常與不誠信的人在一起,就可能受到消極的影響。
有了錯誤不要怕改正。這雖然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要求,但是對於管理者,特別是較高職位的管理者來說,往往是一個很難做到的要求,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許多高層管理者往往會文過飾非,明明錯了也堅持不改,甚至用新的錯誤去掩蓋舊的錯誤。更有許多人,為了虛榮的面子,堅持不改正自己的錯誤,使許多原本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其結果不但傷害了自己,更傷害了別人,甚至傷害了整個社會。